环评技术方法复习要点
环评技术方法知识总结
![环评技术方法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f5bd53783e0912a3162a16.png)
环评技术方法知识总结篇一:环评技术方法复习要点《技术方法》复习要点环境影响评价师精品资料:1第四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概述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掌握)(1)减量化———清洁生产(2)资源化—一综合利用(3)无害化——安全处置二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熟悉)(1)预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2)堆肥处理(3)卫生填埋(4)一般物化处理(5)安全填埋安全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也是对其在经过各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所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
(6)焚烧处理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7)热解法例题:一种把危险废物防止或储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此法为(B)a卫生填埋法B安全填埋法c堆肥处理法d热解法三固体废物常用的处理与处置技术1.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1)固体废物的压实(2)破碎处理(3)分选2.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以把固体废物堆肥分为好氧堆肥法和厌氧堆肥法。
故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好氧堆肥法。
例题: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d)a低温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c绝热堆肥法d好氧堆肥法3.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燃烧系统中有三种主要成分:燃料或可燃物质,氧化物及惰性物质。
为防止二次污染,工况控制和尾气净化则是污染控制的关键。
例题: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a) 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烧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
a21%B26%c37%d29%4.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四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熟悉)1.城市垃圾的收运(1)城市垃圾的收运路线(2)城市生活垃圾的转运及中转站设置中转站的选址原则①尽可能位于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6daf46258fafab069dc02d5.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1章概论第1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熟悉]按评价对象划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按时间顺序划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与拟议规划或拟建项目的特点相结合◆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政策◆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正确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选择适当的预测评价技术方法◆环境敏感目标得到有效保护,不利环境影响最小化◆替代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可行第2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工程分析[熟悉]:(1)工程分析的原则当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先复核校对再引用。
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尽量给出定量的结果。
(2)工程分析的对象工艺过程,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厂地的开发利用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泄漏等情况发生时的污染物不正常排放(3)工程分析的重点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的开发利用是否进行分析及分析的深度,应根据工程、环境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决定。
(4)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与工程分析根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将建设项目分为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工程分析。
(5)工程分析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5b1516e45c3b3567ec8b94.png)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要点第一章1.环境工作定义(法定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是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出的状态。
3.环境质量的价值: 环境质量与人类需要之间客观地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关系----环境质量的价值。
4.基准指环境中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与受它作用的不同对象产生的反应关系的表述,一般以浓度(或剂量)—时间—效应关系表示。
5. 环境标准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排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由政府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
6.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所做的规定。
它是环境政策的目标,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尺和准绳。
7.污染物排放标准 :国家(或地方、部门)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和数量所做的限量的规定。
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手段,其作用在于直接控制污染源,限制其排放的污染物,从而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二、基本问题1.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A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质量变异。
由量变到质变、速度有快有慢。
单个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因环境要素间的连锁作用而引起整体变化。
B自然力导致环境质量的变异。
空间上:地带性非地带性时间上:节律性非节律性2.环境质量价值的主要特点(1)多维性:生存价值、文化价值、发展价值、生态价值(2)动态性3.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对象、本质特点目的:为了能够行动,而为了行动,就要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对象:环境质量价值本质:环境质量价值的反映。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重点(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重点(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ed2ddf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b.png)
第⼀章 概论 1、环境现状调查的⽅法(3种):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和遥感法。
2、环境影响预测⽅法(4种):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3、环境影响评价的⽅法主要有(8种):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辅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等。
4、评价、现状调查、预测、验收范围。
根据建设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评价的⼯作登记,确定各环境因素的现状调查范围。
原则上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于评价区域。
预测点的位置和数量除应覆盖现状监测点外,还应根据⼯程和环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要求⽽设定。
预测范围应等于或略⼩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验收调查范围⼀般与建设项⽬环境影响评价⽂件⼀致,若⽂件未能反映出实际⽣态影响,应予以调整。
5、⼯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建设项⽬的⼯程特点(⼯程性质、⼯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量及类型、源项等);项⽬的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建设项⽬的建设规模;国家或地⽅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6、⽣物监测:利⽤⽣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质量及其变化所产⽣的反应和影响来阐明环境污染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从⽣物学⾓度评价环境质量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从⽣物学⾓度评价环境质量的过程。
⽣态监测:观测与评价⽣态系统的⾃然变化及对认为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对各类⽣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变量的测定。
⽣态影响评价(关键词:定量):通过定量地揭⽰与预测⼈类活动对⽣态的影响及其对⼈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作⽤分析,来确定⼀个地区的⽣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态评价:⽣态环境影响评价实在应先识别、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进⾏的。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141749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a.png)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
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篇一
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
(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
(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
(3)体现产业政策方向与要求。
政策包括环境政策、资源政策、产业政策等。
预防为主是首要的政策取向。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篇二
大气污染物类型:
(1)还原型(煤烟型)污染:常发生在以使用煤炭和石油为主的地区,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
在低温、高湿、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阴天,污染物易在低空生成还原性烟雾。
(2)氧化型(汽车尾气型)污染: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企业产生的主要的一次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的照射下能引起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
(3)石油型污染: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石油冶炼及石油化工厂的排放,包括二氧化氮、烯烃、链烷、羰基等等。
(4)混合型污染:包括以煤炭为燃料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以及从各类工业企业排出的各种化学物质等。
(5)特殊型污染:由工厂排出的特有污染物而造成的大气污染。
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要知识点汇总篇三
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查包括:
①植被(覆盖率、生产力、生物量、物种组成);
②动、植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法定保护生物和地方特有生物的种类、种群、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
③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稳定性与脆弱性;
④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
环评师技术方法考试要点
![环评师技术方法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490db24afe04a1b071de61.png)
1、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重点是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因素。
2、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
主要内容应包括:(1)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2)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3)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4)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3、施工期的施工活动对生态影响的途径:①主要通过不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场地布设使区域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致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②或者由于生态因子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
③此外施工人员施工活动对生态也将产生影响。
4、运行期对生态影响的途径:主要是不同营运方案以及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导致不同生态影响。
工程运行或突发环境风险事故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进而影响自然资源状况。
5、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6、熟悉工程选址可行性和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
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
图中应标明:①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②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③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
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候、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如搬迁、防护等)7、工程分析的方法物料平衡法、类比法、资料复用法、实测法和实验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要点(三十四)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要点(三十四)](https://img.taocdn.com/s3/m/44079e9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70.png)
本讲主要内容技术⽅法中部分难点重点归纳ø 污染型项⽬⼯程分析的⽅法⽬前可供选⽤的⽅法有类⽐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法。
1、类⽐法2、物料衡算法3、资料复⽤法1、类⽐法类⽐法是⽤与拟建项⽬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程分析的⼀种常⽤⽅法。
注意分析对象与类⽐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性。
(1)⼯程⼀般特征的相似性。
(2)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3)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类⽐法也常⽤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采⽤经验排污系数法计算时,必须对⽣产⼯艺、化学反应、副反应和管理等情况全⾯了解,掌握原辅材料、燃料成分和消耗定额。
⼀些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存在误差,在实际⼯作中应注意结果的⼀致性。
2、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是⽤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法。
在具体建设项⽬产品⽅案、⼯艺路线、⽣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的情况下,运⽤质量守恒定律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即在⽣产过程中投⼊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品数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
其计算通式如下:3、资料复⽤法此法是利⽤同类⼯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程分析的⽅法。
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程分析中使⽤。
ø ⼯程分析的⼯作内容1、⼯程概况2、⼯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般情况下,⼯艺流程应根据⼯艺过程的描述及同类项⽬⽣产的实际情况进⾏绘制。
环境影响评价关⼼的是⼯艺过程中产污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所以绘制污染⼯艺流程应包括涉及产污的装置和⼯艺过程,其他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的⼯序列出主要反应式。
并在总平图上标出污染源准确位置,以便为其他专题评价提供可靠资料。
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①对于新建项⽬污染物排放量②技改扩建项⽬污染物源强(2)物料平衡和⽔平衡①取⽔量②重复⽤⽔量③耗⽔量耗⽔量:指整个⼯程项⽬消耗掉的新鲜⽔量总和。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考试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8d8c3d3968011ca30091c9.png)
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措施从工程项目自身的合理选址选线、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合理的施工建设方式和有效的管理出发来减少生态环境影响,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最具有可行性。
这些措施也是项目建设者应尽的环保责任。
1.合理选址选线从环境保护出发,合理的选址和选线主要是指(1)选址选线避绕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不对敏感保护目标造成直接危害。
这是“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
(2)选址选线符合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含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或者说能够与规划相协调,即不使规划区的主要功能受到影响。
(3)选址选线地区的环境特征和环境问题清楚,不存在“说不清”的科学问题和环境问题,即选址选线不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4)从区域角度或大空问长时间范围看,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不影响区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潜在价值的地区或目标,即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受到损害或威胁。
2.工程方案分析与优化从以经济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重大战略转变,也是环境保护战略和环评思想与方法的重大转变。
许多工程建设方案是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行设计的,这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战略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总战略方针),但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就可能不完全合理,因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效益的最佳化,或者说发展战略以单一经济目标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综合目标。
因此,一切建设项目都须按照新的科学发展观审视其合理性。
环境影响评价中,亦必须进行工程方案环境合理性分析,并在环保措施中提出方案优化建议。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工程方案的优化措施主要是:(1)选择减少资源消耗的方案。
最主要的资源是土地资源、水资源。
一切工程措施都需首先从减少土地占用尤其是减少永久占地进行分析。
例如,公路的高填方段,采用收缩边坡或“以桥代填”的替代方案,需在每个项目环评中逐段分析用地合理性和采用替代方案的可行性。
水电水利工程需从不同坝址、不同坝高等方面分析工程方案的占地类型、占地数量及占地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给出土地资源损失最少、社会经济影响最小的替代方案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b6a4c0665ce0508763213c1.png)
第一章概论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3.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5.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6.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7.按评价对象,环评可分为: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
8.按环境要素和专题,环评可分为: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固体废物,土壤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9.按时间顺序,环评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1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在通过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且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方法和制度。
12.工程分析的范围:主铺公环储及依托。
13.工程分析以工艺过程为重点,按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14.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15.环境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16.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17.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铺助法,指数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环评工程师复习资料总结
![环评工程师复习资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7e6a1a83d049649a66580b.png)
需熟练掌握的公式一、大气部分:1、等标排放量计算公式:(导P33)(m3/h)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记住<2.5×108和≥2.5×109为界。
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
2、源强计算公式:(技P38、技P125)QSO2=G×2×0.8×S×(1-ηs)Q烟尘=G·A·ηA ×(1-η)Qi(kg/h)= QN·C i×10-6QN—废气体积流量,m3/h;(常用引风机风量)3、抬升高度公式:有风,中性和不稳定条件(1)Qh≥21000KJ/s,且ΔT≥35K时:城市、丘陵(城市及近郊区):Qh=0.35PaQvΔT/Ts平原农村(农村或城市远郊区):(2)当2100KJ/s≤Qh≤21000KJ/s,且ΔT≥35K时:城市、丘陵(城市及近郊区):平原农村(农村或城市远郊区):(3)当Qh<2100KJ/s,或者ΔT<35K时:4、污染源下风向轴线浓度公式:He—排气筒有效高度。
He =H+ΔH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P—分城市和乡村,E、F在一类。
σ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m;σz—铅直扩散参数,m;σy =γ1Xα1,σz =γ2Xα2 为取样时间0.5h时。
σy1 =σy0.5(τ1/τ0.5)q 时间修正。
1h时q取0.3。
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X——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
5、气温垂直递减率:γ<γd,稳定;γ>γd,不稳定;γ=γd时,中性。
二、地表水部分:1、混合过程段长度公式:B—河流宽度;H—平均水深;u—河流平均流速m/s;g—重力加速度,9.81m/s2; I—河流底坡,m/m。
2、完全混合模式(零维稳态模式)3、一维稳态模式K1—耗氧系数;K3—沉降系数。
2023-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2023-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74b55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b.png)
2023-202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达西定律适用于()的情况。
A.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大B.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C.紊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大D.紊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答案】 B2、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d越小,K越大B.d越大,K越大C.K与d无关,与液体粘滞性相关D.K与d相关,与液体粘滞性无关【答案】 B3、河流的纵向混合系数DA.8.3B.0.25C.0.23D.2.5【答案】 D4、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 )。
A.间歇入渗型B.连续入渗型C.径流型D.含水层间越流型【答案】 C5、关于收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资料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B.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C.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D.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答案】 B6、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重大危险源需根据()判断。
A.涉及的不同种类危险物质的毒性B.涉及的不同种类危险物质的数量C.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D.发生重大事故时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答案】 B7、下列关于地下水质渗透系数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B.由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水力坡度为为1时的地下水渗流速度C.渗透系数的大小仅取决于介质的粒度成分,颗粒排列D.地下水运动大多数情况下符合达西定律条件【答案】 C8、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时合理的混合液污泥浓度是()A.500mg/LB.2000mg/LC.5000mg/LD.8000mg/L【答案】 B9、当建设项目对生态敏感保护目标可能产生影响时,采取的最好保护措施是( )。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方法复习要点汇总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方法复习要点汇总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a45600f61fb7360a4c655d.png)
\17 \17 \17 \17 \17 \1712 3 4 5 6一、考试目的及大纲主要内容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 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所必需的技术方法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以提高环境 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把握和运用的能力。
考试大纲规定,技术方法中需掌握的问题共有 29个,熟悉的问题共有40个,了 解的问题共有26个。
下面我们按照考试大纲逐条进行讲解和学习。
本讲主要内容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计算与应用; 熟悉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 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 掌握水平衡计算方法; 熟悉无组织排放的含义; 熟悉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
内容讲解 一、工程分析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掌握物料平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计算与应用( p22-23) 1、物料平衡法 此法是用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即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
其 计算通式如下: 刀g 投入二刀g 产品+刀流失 式中:刀g 投入一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Eg 产品一产出产品总量 刀流失一物料流失总量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1)总物料衡算公式 Eg 排放二Eg 投入一Eg 回收一Eg 处理一Eg 转化一Eg 产品式中:刀g投入一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Eg产品一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刀回收一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E处理一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E转化一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E排放一某污染的排放量(2)单元工艺过程或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对某单元过程或某工艺操作进行物料衡算,可以确定这些单元工艺过程、单一操作的污染物产生量。
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科目知识点摘选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科目知识点摘选](https://img.taocdn.com/s3/m/58a8b63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5.png)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科目知识点摘选1.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科目知识点摘选篇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一)按评价对象分类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二)按环境要素分类大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固体废物等。
(三)按时间分类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落实程度和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科目知识点摘选篇二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资源用量、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首先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通过项目组成分析找出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列出项目组成表,为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提出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结合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给出主要原料与辅料的名称、单位产品消耗量、年总耗量和来源,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还应给出组分。
3.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科目知识点摘选篇三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的经济技术指标;介绍工程特征,并给出工程特征表;介绍工程项目组成(包括施工期临时工程),给出工程的项目组成表;阐述工程施工和运营设计方案,并给出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工程布置示意图;比选方案。
应给出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图、物料(含土石方)平衡图和水平衡图等工程基本图件。
2.初步论证。
包括:⑴CP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⑵CP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和总图布置的合理性;⑶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可行性,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点学习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重点学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96aaf1f8c75fbfc77db2af.png)
基本概念环境容量是指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特定的环境(如城市、水体等)的容量与该环境的社会功能、环境背景、污染源位置(布局)、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环境自净能力等因素有关。
环境容量是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依据,排放总量小于环境容量才能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
按照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要求,并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到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固体废物分类处置的原则要求。
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①选择总量控制指标:烟尘、粉尘、so2。
②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
③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④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即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
⑤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 (按5年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控制主要内容:①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因子:COD、氨氮。
②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
③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如常年径流的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河流/湖泊:水环境容量,河口/海湾:水环境容量/最小初始稀释度,(开敞的)近海水域:最小初始稀释度];对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
④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⑤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基于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两类指标中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
环评工程师核心知识点速记技巧
![环评工程师核心知识点速记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7f3ad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f.png)
环评工程师核心知识点速记技巧作为一名环评工程师,掌握核心的知识点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在日常的学习和备考中,我们需要寻找一些速记技巧,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环评工程师核心知识点的速记技巧,帮助您在备考和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点。
一、环评法律法规环评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就是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地记忆和掌握这些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四步法”:第一步,整体把握:先大致浏览一遍,了解整个法律法规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二步,分条列举:将每一条的关键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列举出来,形成条目清单。
第三步,重点标注:对于重要的条目,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或符号进行标注,以便于记忆。
第四步,归类总结:将相关的条目进行归类总结,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或总结表格,以帮助理清思路。
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环评中的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备考和实际工作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在记忆和理解这些指标时,我们可以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第一,制作思维导图:用主题作为中心,将各个关键指标以分支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
第二,图文结合: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可以辅以相关的图片或图表,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忆和理解各个指标。
第三,实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将指标与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以加深对指标的理解和记忆。
三、环评技术方法环评技术方法是环评工程师必须要熟悉和运用的内容。
对于这部分知识点,我们可以采用“三步记忆法”:第一步,概念理解:将每个技术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清晰的概念框架。
第二步,分类总结:根据技术方法的分类,将相似的技术方法进行归类总结,方便记忆和理解。
第三步,案例分析:运用实际案例对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加深对技术方法的记忆和理解。
四、环评报告要点在撰写环评报告时,掌握报告的要点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采用“逻辑框架法”来帮助记忆:第一,逻辑框架:将报告的结构以逻辑框架的方式进行梳理,包括引言、研究方法、环境影响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可行性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方法》复习要点环境影响评价师精品资料: 1第四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概述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原则(掌握)(1)减量化———清洁生产(2)资源化—一综合利用(3)无害化——安全处置二固体废物处置常用的方法概述(熟悉)(1)预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2)堆肥处理(3)卫生填埋(4)一般物化处理(5)安全填埋安全填埋是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也是对其在经过各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所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
(6)焚烧处理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焚烧处置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7)热解法例题:一种把危险废物防止或储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此法为(B)A 卫生填埋法B安全填埋法C堆肥处理法D热解法三固体废物常用的处理与处置技术1.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1)固体废物的压实(2)破碎处理(3)分选2.固体废物堆肥化技术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以把固体废物堆肥分为好氧堆肥法和厌氧堆肥法。
故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好氧堆肥法。
例题:目前,国内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制造堆肥的工厂,绝大多数采用(D)A低温堆肥法B厌氧堆肥法C绝热堆肥法D好氧堆肥法3.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燃烧系统中有三种主要成分:燃料或可燃物质,氧化物及惰性物质。
为防止二次污染,工况控制和尾气净化则是污染控制的关键。
例题: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A)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烧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
A21% B26% C37% D 29%4.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四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熟悉)1.城市垃圾的收运(1)城市垃圾的收运路线(2)城市生活垃圾的转运及中转站设置中转站的选址原则①尽可能位于垃圾收集中心或垃圾产量多的地方。
②靠近公路干线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③居民和环境危害最少的地方。
④进行建设和作业最经济的地方2.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及运输3.生活垃圾的填埋场(1)垃圾填埋场的类型①衰减型填埋场②半封闭型填埋场③全封闭式填埋场前两种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后一种适用于危险废物处置。
(3)垃圾填埋方式①山谷型填埋②平地型填埋(又分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首页>环境影响评价师>复习指导>正文环境影响评价师精品资料:《技术方法》复习要点2 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
(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
(3)体现产业政策方向与要求。
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特别注重保护三类地区:一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要预防对其破坏;二是生态系统特别重要的地区,要加强对其保护;三是资源强度利用,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处于高度稳定或正在发生退行性变化的地区。
例题: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特别注重保护下列哪些地区(BCE)?A城市居民区B生态良好地区C生态系统特别重要的地区D工业开发区E资源强度利用,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处于高度不稳定或正在发生退化的地区(4)满足多方面的目的要求。
注重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
例题: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以保护(B)为核心,保护生物的生境。
A植被B生物多样性C物种D群落(5)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原理。
(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
措施包括勘探期、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建设期、营运期及营运后期的措施。
(7) 突出针对性与可行性。
二.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应遵守以下原则(熟悉)(1)凡涉及珍稀濒危物种和敏感地区等生态因子发生不可逆影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保护措施和方案。
(2)凡涉及尽可能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和敏感地区,必须制定补偿措施加以保护。
(3)对于再生周期较长,恢复速度较慢的自然资源损失,要制定恢复和补偿措施。
(4)对于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的资源损失,当其恢复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逆转时,不必制定补偿措施。
(5)需要制定区域的绿化规划。
(6)要明确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费用的数量及使用科目,同时论述必要性。
三.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措施(熟悉)从工程项目自身的合理选址选线、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合理的施工建设方式和有效的管理出发来减少生态环境影响,使最有效的方法,也最具有可行性。
1.合理选址选线①避绕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
②不使规划区的主要功能受到影响。
③选址选线不存在潜在环境风险。
④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受到损害或威胁。
例题: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措施有(ACDE)A合理选址选线B项目规划论证分析C工程方案分析与合理化建议D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E施工方案分析与合理化建议2.工程方案分析与优化①选择减少资源消耗的方案。
②采用环境友好的方案。
③采用循环经济理念,优化建设方案。
④发展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方案。
例题:作为减少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措施之一,工程方案分析与优化要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其优化的主要措施包括(ABDE)A选择减少资源消耗的方案B采用环境友好的方案C选择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设计方案D采用循环经济理念,优化建设方案E发展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方案3.施工方案分析与合理化建议①建立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制度。
②合理安排施工次序、季节、时间。
③改变落后的施工组织方式,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
例题:生态工程施工方案分析与合理化建议包括(CDE)A施工成本分析B施工机械使用C建立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制度D合理安排施工次序、季节、时间E改变落后的施工组织方式,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2010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精选复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工程分析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d )a.工程分析的方法由类比法、物料衡算法和资料复用法b 类比法是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c.物料衡算法理论上来说是最精确的d.资料复用法常用于评价等级较高的建设项目2.下列公式中,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总物料衡算计算方式( c )a. ad=bd—(ad+bd+cd+dd)b ∑g投入=∑g产品+∑g流失c ∑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d q+a=h+p+l3.工程分析方法中,类比法是指(d )a.将已建工程项目的资料作为拟建项目的工程分析内容b.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核算污染物排放量c.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对已建项目进行必要的修正d.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4.新建项目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是(c )p16a.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消减量b.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c. 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减去按治理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消减量d.新建项目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的污染物排放量(二)多项选择题1.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中分析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内在因素的重要环节,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可以将工程分析分为( a. c.)p9a.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b.清洁生产工程分析c.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d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分析2.工程分析的作用有(abcd )p9a.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b.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c.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d为环境科学管理提供依据3.工程分析常用方法有(acd )a.物料衡算法b.节点计算法c.类比法d资料复用法4一般来说,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都应根据(bcd )等技术资料进行工作。
a.环境影响评价送审材料b.项目规划c.可行性研究报告d设计方案5.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abc )a.总物料衡算b.有毒物料衡算c.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d水量衡算6.类比法使用过程中,分析对象和勒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指的是(abc )p10a.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b.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c.环境特征的相似性d实测数据的准确性7.关于物料衡算法,下列正确的是(abd)a.是用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b.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核算污染物排放量c.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品数量d从理论上讲,该方法用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是最精确的2010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精选复习题(3)1.水平衡中,q定义为取水量,a为物料带入水量,h为耗水量,p为排水量,l为漏水量,其水平衡关系方程式应为(b )p17a.q-a=h+p+lb. q+a=h+p+lc. q+a =h-p-l d q+a = h-p-l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耗水量的是(d )p18a.产品含水量b.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c.水处理用水量d地下水取水量3.无组织排水是针对有组织排放而言的,主要针对(a. )p18a.废气b.废水c.废渣d粉尘4.工程分析中一般将没有气筒或者排气筒低于(c )m的排放源定为无组织排放。
p18a.10b.5c.15 d 20多选题1.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p19a.分析环保措施方案以及所选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b.分析和处理工艺有关的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c.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d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2.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p22a.工程概况b.施工规划c.生态环境源分析d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一般要求的是(abcd )a.工程组成完成b.重点工程明确c.全过程分析d污染源分析4燃煤锅炉作为污染源分析的过程中,通常设定的污染因子为(bc). p26a.氨氮b.烟气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5.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工作内容包括(abc)p20a.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b.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c.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d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6.污染型项目的工程概况中,需要根据工程组成和工艺,给出(bcd)p12a.污染源分布b.主要原料和辅料的名称c.主要原料和辅料单位产品消耗量d主要原料和辅料年总耗量和来源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精选复习题(4)1.收集资料法的缺点是(d )a.应用范围广、收效大b.受到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c.费用较大d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2.现场调查法的优点是(b)a.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b 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c 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特点d.应用范围广、收效大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环境调查基本内容的是(b)a.社会经济b地形地貌c.人群健康状况d.文物与景观4.下列属于自然环境调查内容的是( d )a.人群健康状况b.文物与景观c.社会经济d地下水环境5.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b)a≥6 b≥10 c≥8 d>106.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d)的连续观测;a3个月b6个月c10个月d一年7 空气的水平运动成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b)个方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