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29

合集下载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单选题(共50题)1、一条河流宽100m,平均水深2m,流速为1m/s,河流坡度为1‰,岸边有一排污口,则污染物在河流中达到均匀混合的长度为()。

A.37.30kmB.1.18kmC.30.53kmD.1.31km【答案】 A2、在水土流失评价中,某地的土壤水力侵蚀模数为2500~5000t/(kmA.轻度侵蚀B.中度侵蚀C.强度侵蚀D.极强度侵蚀【答案】 B3、(2019年)西北地区拟建铁路须经过野骆驼迁徙通道,为最大限度减轻铁路对该动物迁徙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优先考虑的是()。

A.架设桥梁B.生态补偿C.放缓路基边坡D.降低路基高度【答案】 A4、环境振动监测中无规振动采用的评价量为()。

A.铅垂向Z振级B.铅垂向Z振级最大值C.累计百分铅垂向Z振级D.累计百分振级【答案】 A5、(2019年)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时合理的混合液污泥浓度是()A.500mg/LB.2000mg/LC.5000mg/LD.8000mg/L【答案】 B6、水环境容量计算时,污染因子应包括()、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

A.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B.国家规定的重点污染物C.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D.当地居民规定的重点污染物【答案】 A7、输油管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工程施工对植被影响的重要措施是()。

A.加快施工进度B.减少施工机械数量C.缩短作业时段D.缩小作业带宽度【答案】 D8、(2014年真题)技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中,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无需考虑的是()。

A.现有工程排放量B.拟建工程排放量C.区域污染源削减量D.“以新带老”削减量【答案】 C9、固体废物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来自(),其是最确定的典型的污染源。

A.点源B.线源C.面源D.体源【答案】 A10、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2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2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24(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除尘器宣布置在除尘工艺的______。

SSS_SINGLE_SELA 负压段上B 正压段上C 前端D 后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2.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_。

SSS_SINGLE_SELA 吸附法B 吸收法C 冷凝法D 膜分离法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解析]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吸附选择性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

3.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主要适用于______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

SSS_SINGLE_SELA 吸收效率和吸收速率均较低B 吸收效率和吸收速率均较高C 吸收效率较低和吸收速率较高D 吸收效率较高和吸收速率较低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4.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主要适用于______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

SSS_SINGLE_SELA 高浓度B 中等浓度C 低浓度D 有机废气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5.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气态污染物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等,工业应用宜采用______。

SSS_SINGLE_SELA 固定床B 移动床C 流化床D 板式床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6.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去除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更合适?______SSS_SINGLE_SELA 吸收法B 吸附法C 冷凝法D 膜分离法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7.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废气流量较大、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和压力较高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处理采取下列哪种方法更合适?______SSS_SINGLE_SELA 吸收法B 吸附法C 冷凝法D 膜分离法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A8.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00—2010),对于大气量、高、中浓度的恶臭气体,宜采用______处理。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单选题(共30题)1、以下()不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法。

A.活性污泥法B.接触氧化法C.UASBD.氧化沟法【答案】 C2、(2019年)某有机废气焚烧处理设施进口气量为3000m3/min,非甲烷总烃浓度3000mg/m 3,处理后出气量4700m3/min,出口气体中氧浓度为3%,非甲烷总烃浓度为70mg/m 3,则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为()。

A.98.6%B.98.0%C.97.7%D.96.3%【答案】 D3、某磷限制型湖泊,总磷浓度出现趋势性下降,叶绿素a浓度出现趋势性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

A.总磷内负荷增加B.水温趋势性上升C.湖内累积负荷影响D.滞留时间趋势性延长【答案】 B4、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3/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3/s,农业用水量为1.5m3/s。

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A.2.0m3/sB.3.5m3/sC.5.5m3/sD.6.5m3/s【答案】 C5、下列污水处理单元中,本身具有污泥沉淀功能的是()。

A.生物接触氧化池B.曝气生物滤池C.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D.生物转盘【答案】 C6、Carlson根据透明度、总磷和叶绿素三种指标建立了一种简单的营养状况指数(TSI)用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当()时湖泊富营养化为中营养。

A.TSI<40B.TSI<50C.TSI>40D.TSI为40~50【答案】 D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厂界噪声监测频次无连续监测条件的测()。

A.1dB.2dC.3dD.4d【答案】 B8、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潜水循环慢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答案】 C9、某化工厂废水特点为氨氮、氟化物浓度高,BOD5/COD为0.25,COD浓度为2000mg/L,以下污水处理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单选题(共200题)1、(2020年真题)某傍河潜水含水层模拟模型确定时,该潜水含水层傍河一侧边界条件可以概化为()。

A.已知水头边界B.隔水边界C.定流量边界D.零通量边界【答案】 C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邻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的预测受体。

A.不同代表长度上B.不同代表宽度上C.不同代表高度上D.不同代表朝向上【答案】 C3、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公众公开全本报告书的时间是()。

A.征求公众意见前B.交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审前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理后D.环境管理部门批复后【答案】 B4、(2019年真题)生态影响型项目的工程分析中,应关注退役期影响分析的项目是()。

A.公路项目B.水电项目C.管线项目D.矿山项目【答案】 D5、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参数。

A.弥散过程B.弥散方向C.弥散能力D.弥散速度【答案】 C6、(2014年真题)按照越流系数的概念,1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黏土相当于()。

A.1 mm厚渗透系数为10-10cm/s HDPE膜B.1 mm厚渗透系数为10-9cm/s HDPE膜C.1 mm厚渗透系数为10-8cm/s HDPE膜D.1 m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 HDPE膜【答案】 A7、某声音的声压为0.05Pa,则其声压级为()。

A.63dB.65dBC.68dBD.70dB【答案】 C8、(2019年)下列统计量中计入工业重复用水统计量是()。

A.地下水取水量B.企业达标污水回用量C.地表水取水量D.城市达标污水回用量【答案】 B9、(2011年)某工厂正常生产时东厂界处实测声级为63.0dB(A),停止生产时东厂界处实测声级为60.0dB(A)。

则该工厂在东厂界处排放的环境噪声()dB(A)。

A.60.0B.63.0C.61.5D.64.8【答案】 A10、适宜对数值解法进行检验和比较、拟合观测资料以求得水动力弥散系数的是()。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大气降水使表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以饱和状态渗流形式进入含水层,这种污染属于______污染。

A.间歇入流型 B.连续入渗型C.含水层间越流型 D.径流型2、地下水的入渗是以______方式实现的。

A.非饱和渗流 B.淋溶C.稳定渗流 D.水动力弥散3、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地下水入渗方式是______。

A.水动力弥散 B.淋溶C.稳定渗流 D.非饱和渗流4、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______。

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C.径流型 D.含水层间越流型5、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渗透速度等于实际速度 B.渗透速度小于实际流速C.渗透速度大于实际流速 D.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无关6、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d越小,K越大 B.d越大,K越大C.K与d无关,与液体黏滞性相关 D.K与d相关,与液体黏滞性无关7、降雨初期的地下水入渗方式主要是______。

A.水动力弥散 B.淋溶C.稳定渗流 D.非饱和渗流8、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一般为______。

A.饱水带 B.非饱和带C.天然隔水层 D.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9、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潜水循环慢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10、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易污染B.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易污染C.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不易污染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不易污染11、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______。

A.获取水文资料 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C.评价地下水质量 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12、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______的参数。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工业废水处理中,过滤、隔油方法属于()。

A. 物理法B. 化学法C. 物理化学法D. 生物处理法2.(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灌溉入渗补给量计算方法包括()。

A. 田间灌溉试验法B. 田块的水量均衡法C. 断面流量差法D. 渗流断面法3.(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关于土壤环境影响预测计算,要分析比较输入量和输出量,计算土壤中某种物质的增量。

通常来说,输出量可不考虑的是()。

A. 淋溶作用或径流排出B. 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C. 土壤缓冲消耗D. 植物吸收量某建设项目位于一般区域,工程占地范围20km2,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

A. 一级评价B. 二级评价C. 三级评价D. 生态影响分析5.(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2013年)根据项目外排污水的污染因子进行河道水质预测因子排序,其排序指数ISE的可能值有()。

A. 0B. 100C. -100D. -16.(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与不同时段内的飞行次数有关,下列时段划分正确的有()。

A. 7~19时B. 7~22时C. 19~22时D. 22~7时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是AERMOD模式中表征大气边界层层结的参数,不稳定层结时,()。

A. L=0B. L>0C. L<0D. L→∞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是AERMOD模式中表征大气边界层层结的参数,不稳定层结时,()。

A. L=0B. L>0C. L<0D. L→∞9.(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下列属于固体废物的为()。

A. 废塑料B. 渣土C. 粉煤灰D. 废有机溶剂E. 放射性废物F. 畜禽排泄物A. 活性污泥法B. 接触氧化法C. UASBD. 氧化沟法1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关于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29
一、单项选择题
各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预测某发声源在10m处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为70dB,而该预测点的背
景值为60dB,则该处的预测等效声级为 。
A.65dB
B.67.3dB
C.70.4dB
D.72dB

答案:C
2. 水采浮游动物调查分三个级别,是 。
A.20~200μm、200~500μm、大于500μm
B.20~100μm、100~500μm、大于500μm
C.20~50μm、50~500μm、大于500μm
D.20~50μm、50~200μm、大于200μm

答案:A
[解答] “了解海洋生态凋查方法”是2012年大纲的新增内容。

3. 某建设项目位于一般区域,工程占地范围20km2,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为 。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生态影响分析
答案:B
[解答] 在一般区域,工程占地面积大于或等于20km2,或长度大于或等于100km,
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4. 某河流: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某一断面平均流量为2000m3,该河流断面以上区
域面积为1000km2,则该河流断面的径流模数为 。
A.2000L/(S·km2)
B.0.002L/(S·km2)
C.2000mm
D.0.002mm

答案:A
[解答] 径流深的计算公式Y=QT/1000F,表示将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
水层厚度,单位是mm;径流模数公式M=1000Q/F,表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
域面积的比值,单位是L/(s·km2)。

5. 一级评价项目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
取上风向为0°, 。
A.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
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
监测点
B.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
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C.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
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
监测点
D.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
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