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课七十六:《老子》三章
老子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老子第三章原文及翻译老子第三章原文及翻译老子这本著作的第三章讲述了怎样的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老子第三章原文及翻译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注释]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
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
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
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
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
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
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引语]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用以治国安邦。
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和学者都提出“尚贤”的主张,这原本是为国家之本着想。
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竞相争权夺位。
抢占钱财,给民间也带来恶劣影响。
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于动荡、大变动的形势。
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所推崇的“尚贤”这一主张,老子在第三章里提出不尚贤的观点,同时也批评了由“尚贤”而引起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
这一章里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他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学习笔记老子<道德经> 第三章学习笔记(2008-03-17 17:47:11)转载▼分类:学习笔记标签:文化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原文的理解:不要树立榜样,这样民众就不会把精力放到争当先进上面去了;不要过于看重稀有的财物,民众就不会为此而去偷盗;把能引起民众欲望的东西收藏起来,这样民心才不会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民众心里的欲望越少越好,但是要让他的肚子能吃饱饭;不要让民众有什么雄心大志,但是要使他们身体健康。
只要做到了不让民众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有不该有的欲望,即便是那些有点聪明的人也不敢轻举妄为。
如此这般,看似无所作为,却可以达到无所不治的效果。
对字的理解:不贵难得之货:贵,以为贵,重视的意思。
对本章的体会:在管理天下方面,老子认为关键在于民众的管理者要做出正确的引导,于是老子讲了这段劝导为政者的话。
乍看起来,这段话似乎有点消极,其实不然。
因为老子清醒地知道:人的认识能力是有不同的。
不尚贤,本身就说明贤者是有的,任何一个人,通过对“道”的不断修炼和体验,都是可以达到贤者的境界的。
但对于认识能力有限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会看到表面现象,如果一味尊崇贤能,他们就会争相效法其表,而忽略了背后的实际意义;在争夺名利的过程中还会引起许多争端。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偷盗的方法去获得难得之物,但用适当的方法去避免总是有意义的。
把容易引起人的欲望而又不可能均享的东西适当收藏起来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愚民政策,是消极的,其实不然。
适当地树立一些榜样,对广大民众是有一定引导作用的,我们以前经常倡导人们向某些英雄人物学习,这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而“不尚贤”,就是提醒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和依赖榜样的作用,要引导人们学习榜样的精神实质而不是表面的具体做法。
《老子》三章
《道德经》
《道德经》为道家学 派经典,今通行本分上 下两编,上编《道经》 三十七章,下编《德经》 四十四章,共计八十一 章。
老子“道”的含 义
• • • •
构成世界的本体 创造世界的原动力 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 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老子》的哲学思想
自然之道 道生万物、道法自然
为政之道》三章
学习要点
• 了解老子其人、其书、其“道” • 认识老子抱朴、守柔、谦下、 不争的处世观念 • 体会《老子》在语言、修辞上 的特色
老子生平
老子 ,即老聃,姓李名 耳,字伯阳,“楚苦县厉乡 曲仁里人也”,曾任周守藏 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 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适周, 曾向他问礼。后弃官归隐。 著《老子》,亦称《道德 经》。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老子(约前57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老子道德经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老子》三章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 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译文:
江海所以能成为众河流汇集的地方, 是因为善于居处在低下之处,因而能 成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
本章思想:
用水的特性来阐述君王治理国 家的道理和方法。
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 水,而攻坚;强 莫之能先。其无 以易之。故弱胜 强,柔胜刚,天 下莫不知,莫能 行。
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 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东西 能胜过它的,它也是没有什 么东西可以代替的。所以,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 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却 没有人能遵循它。
课文分析
•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道德经》 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所选几章均 以自然界“水”的无私品质来喻道,以此 来阐明“道”及“道”的特点和功用。老 子提出,人也应该像“水”,学习“道”, 即利万物而不争,心存包容,守柔为刚, 与万事万物和谐共处。道、水、人,三者 本不相干,但就这么被老子巧妙的联系在 了一起。道理浅显易懂,却发人深省
《老子》 三章
老子
李智慧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 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
名耳,生卒年不详。老子思想以 “道”为核心,崇尚自然,政治 上主张“无为而治”,讲求“无 为而无不为”,倡导“道法自 然”、“绝圣弃智”、“小国寡 民”。人生态度上主张守柔、不 争、谦退等处世哲学,崇尚养生。 道教兴起后,老子被奉为道教教 主,称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
相传为老子所著,是中国古代著 名的哲学著作,全书共分81章, 文约意丰,论题广博,充满智慧。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 除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 地;心善渊;与 善人;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 争,故无忧。
《老子》原文及译文
《老子》原文及译文《老子》原文及译文《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老子》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
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
“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
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老子《道德经》完整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完整原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译文《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
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
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
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
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
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
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老子》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dào 道kě可dào道,fēi非c hánɡ常dào道。
mínɡ名kě可mínɡ名,fēi非c hánɡ常mínɡ名。
wú无mínɡ名t iān天dì地z hī之s hǐ始;yǒu有mínɡ名wàn万wù物z hī之mǔ母。
ɡù故c hánɡ常wú无,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m iào妙;c hánɡ常yǒu有,yù欲yǐ以ɡuān观qí其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两z hě者,tónɡ同c hū出ér而yì异mínɡ名,tónɡ同wèi谓z hī之x uán玄。
x uán玄z hī之yòu又x uán 玄,z hònɡ众m iào妙z hī之mén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t iān 天x ià下j iē皆z hī知měi美z hī之wéi为měi美,sī斯è恶yǐ已。
j iē皆z hī知s hàn善z hī之wéi 为s hàn善,sī斯bú不s hàn善yǐ已。
yǒu 有wú无x iānɡ相s hēnɡ生,nán难yì易x iānɡ相c hénɡ成,c hánɡ长d uǎn短x iānɡ相xínɡ形,ɡāo高x ià下x iānɡ相yínɡ盈,yīn音s hēnɡ声x iānɡ相hé和,q ián前hòu后x iānɡ相s uí随。
2024版老子及《老子》三章课件
老子及《老子》三章课件目录•老子及《老子》概述•《老子》第一章解读•《老子》第二章解读•《老子》第三章解读•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应用•老子及《老子》影响与传承01老子及《老子》概述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
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函谷关守将尹喜,久仰老子大名,真诚邀请老子在函谷关小驻。
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后,飘然西去,不知所踪。
《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老子》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老子》成书年代历来有争议,根据现有史料推断,成书年代不会晚于战国中期。
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自魏晋以来,《老子》传本益多,唐代韩愈说《老子》之书“其说驳杂”,大概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010204《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
“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
“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三章解说
《⽼⼦》第三章解说第三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之治也,虚其⼼,实其腹,弱其志,强其⾻:恒使民⽆知⽆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已。
则⽆不治矣。
这⼀章,是接着上章关于圣⼈“居⽆为之事,⾏不⾔之教”的话题说下来的。
体认到这⼀点是正确解读这⼀章的关键。
【解说⼀】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1、这是三个复句,从每句的后⼀分句中都有“使民”的字样,可知三句都是讲如何治民,或好的民风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是三句都缺主语,所以不好判断,这究竟是介绍曾经有过的圣君明主是如何施治也即如何治民的,还是陈述三条有关“治道”的规律,启⽰当今君主该怎样治民和营造好的民风呢?换⾔之,这是追述古圣的“治道”(三个“使”字前略去了“以”字),还是表达好的民风形成规律的三个充分条件假⾔命题(“使”字前略去的是“则”字)?这⼆者虽然“可以统⼀”,但并不是⼀回事,必须结合下⽂来确定。
——我认为应取后解,理由是:这⼏句中并⽆“圣⼈”字样,下⽂却明确地是讲“圣⼈之治”,⼜是⽤“是以”⼆字领出,⾜见“圣⼈”是从上述“道理”⽽⾮古圣“榜样”得到启发⽽想出他的“治法”的,如果此三句确是追述古圣如何治民,接着这样⾏⽂就不合适了;特别是,具体交代圣⼈“治法”的⽂字(四个“其”字句)并不是讲他如何“施治”,⽽是讲他如何“修⾝”,即是讲他“因此就”想怎样通过⾃⼰的榜样作⽤去实际“肯定”上述三个假⾔命题的前件,从⽽客观上收到三个后件所说的“社会作⽤”。
——看了我的下⽂,就知对四个“其”字句为何要如此理解。
2、头句的前半句(前⼀分句)“不上贤”,王本作“不尚贤”。
这⽆关紧要,因为“上”在这⾥是动词,“以……为上等”的意思,故通“尚”,翻译为推崇、嘉许、赞赏,都不错(王弼注⽈:“‘贤’犹‘能’也。
‘尚’者,嘉之名也。
”)后半句头上的“使”字是动词,相当于“致使”、“导致”,不可误解为连词(“使”有假如义)。
巜老子》三则原文和翻译
巜老子》三则原文和翻译《老子·三章》不尚贤①,使民不争②;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④。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⑤。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也⑥。
〔注释〕①尚:崇尚、推崇。
贤:才、能;清魏源称“贤(者)”为“瑰财畸形”(《老子本义》)。
尚贤:好名(据明代释德清《道德经解》)。
②不争:不争功名,返自然也(西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
③不贵:贱。
不贵难得之货:贱珍;河上公注曰:“言人君不御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也。
”(《老子道德经章句》)盗:偷、窃。
④可欲:可以惹引人之欲望的(事或物),如美色、美味、美物等。
⑤四“其”字均指人。
虚:虚寂、净化。
实:哺饱。
弱:减(削)弱。
强:强壮、强化。
⑥知:通“智”。
无知无欲:无欺诈争盗的心智和欲念,返朴守淳(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
〔鉴赏〕本章为《二章》之继续,是老子治世之道——政治观的进一步发挥。
老子从常见的人们争逐名位、贪图财货这一现象出发,提出了矫世之弊的方法。
认为,一方面治政需要满足人们适当的生理要求:安饱,即“实其腹”、“强其骨”,另一方面治政要净化社会环境,即不尚贤,不贵货,这样人们就能“虚其心”、“弱其志”,就不会有争名夺利的现象发生了,社会也就会太平下来,故此章也被河上公题为“安民”。
本章被河上公题为“安民”,其方法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但实际上老子提倡“不尚贤”的方法,在世上是难以行得通的。
相反的是,有史以来,“尚贤”倒是跟随着其始终,从先秦“尚贤”(举贤),到汉代“举孝廉”乃至后来的举贤、招贤,都是“尚贤”的不同表现形式。
然而,历史又证明,社会一旦需要“尚贤”、“举孝廉”,这社会也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所以同生于衰世的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对此唐成玄英疏解道:“此起譬也。
《老子》三章
五、章节串讲 :知人者智(三十三章)
1 全文词句串讲,翻译全文:识别他人的算是智慧,认识自己的算是高明(聪明);战胜别人 的叫做有力,战胜自己的叫做刚强(坚强);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坚持不懈的就是有志;不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品时代背景: 诸子百家散文繁荣的背景: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处于变革阶段;文化的下移和士(代表先进生 产力)的崛起;诸侯并争的局面和养士用士,这三点原因导致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的《道德 经》产生于这个时候。 二、《老子》一书的成书体制与思想内容: 1 老子( 约前 571 年 ?—前 471 年 ?),姓李 ,名耳,字聃,号伯阳,又称老 聃,春秋时期 楚国苦县(今 河南省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 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 学派创始人,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 2《老子》:用韵文写成的道家哲学著作。书分成八十一章,上下两编,约五千多字。其中,上 编三十七章,称《道经》,下编四十四章,称《德经》。后来《老子》一书被尊为道教经典,又 称《道德经》。全文以韵文为主,运用对偶,排比等句式,常以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文字流 畅,琅琅上口。
万物兴起而不逆其发展潮流;对于外界不可掌控的大环境不是我们可以逆转的。万物生成 而不据为私有;对于内部可以掌控的小变化我们不可以私自占有。有所施为,而不求回报,功 业成就而不自居,才是悟道求真,找回真实自我的境界。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不被名利所 扰,不被声色所迷,就不会损伤自己。没有私欲,无欲则刚,反而成就了大道。
填表说明:1、各栏目填写内容较多时,可附页; 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老子》三章
生平:
•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 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 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 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 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 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 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
传说
•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 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 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 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 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 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 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 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 “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 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仕途之路
老子有着满腹学问,至于活了多少岁也说不清,只知道200年后,被 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 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 武王继位后,老子负责记录朝廷朝政议论。成王执政的时候,曾派 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由于这 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学识渊博,今人钦敬,所以,各国的君主朝 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 轮到昭王执政,老子事周已近百年。料知将要干戈四起的老子,再 也忍不下这尔于我诈的争斗,于是,他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 西出函谷关,去昆仑山隐德修行。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关 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 也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老子》。 老子其人到底有多大本事,当时无人知晓,因其留下的《道德经》 太过玄妙,后世众人景仰之余,相互传诵,越传越奇,遂将老子 捧为寿与天齐的神仙,并以神话的方式描述。
《老子》三章
《老子》三章1.老子与《老子》老子,生卒不详。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谓姓李名耳,字伯阳,一说老聃。
春秋时楚国苦县人。
可能与孔子同时而长于孔子,相传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
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
后周室衰微,老子辞官后骑青牛而去,至函谷关受关令尹喜之请著《老子》一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如其所终。
"老子被尊奉为道家之始祖,其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对中国哲学影响及其深远。
《老子》,又名《道德经》,河上公之《老子章句》将其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
《老子》一书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后来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
2.内容分析老子》三章分别选自《老子》的第一、第二及第八十章。
这三章内容各有侧重,体现了老子思想的几个侧面。
2.1.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所在。
在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道"这个老子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
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玄虚微妙;它不具有任何质的规定性,无法用言语加以描叙;它是一种神秘的精神实体,是一种最高的抽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为名词,一般认为指宇宙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第二个"道"为动词,意为表达。
第一个"名"和第三个"名"为名词,指概念,名称;第二个"名"为动词,称谓,称道。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声音,没有实体,恒久不变,涵含宇宙万物之理的"道",是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
《老子》三章
三、老子思想及其影响
• 道与德密不可分,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 道是德的根据,德是道在事物中的具体表现
三、老子思想及其影响
• 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然和无为。 • 道的运动方式就是“反”
四、课后思考
• 谈谈你对老子思想的认识。
• 译文二:运用道法的德政一旦形成了安定 的习俗(法规)就容易持守,德政决策不 应依靠兆卜之术,而适合用分析谋划的智 慧方式。德政一旦脆弱、力微,就容易导 致社会叛乱、瓦解。解决该问题的政治作 为方式是不推动私有化,施政要在天下未 乱之前。合抱的大树,生于微弱的小苗。 九层的祭祀高台,起于一层层垒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步积累。
•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 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并且不 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 间万物立下显著功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
《老子》三章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语文教研室
一、老子简介
• 道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一名重耳,又号老聃,春 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 曲仁里人),曾做过周朝 的守藏史,著《道德经》 五千言。后世道教将他尊 奉为祖师。
二、文本解析
• 译文一: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时候,丑就出来了;天下的人都知 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的时候,恶就产生了。所以,有了“有”,才产生“无”, 有了“无”,才产生“有”,“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有了困难,才 懂得容易,感到容易,才知道困难。困难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长和短, 是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 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老子(背诵版)
《老子》《老子》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知恶即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虚心实腹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第四章和光同尘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第六章谷神玄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第七章无私成私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十章如婴儿乎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无之为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老子三章赏析
老子三章赏析
道德经的第三章被认为是整部著作中最经典之作,这三章分别从道德、天地、万物三个方面阐述了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
以下是这三章的赏析:
一、道德
第二章中,老子提出了“道”这个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无为而治、无名之名、无状之状”,强调了道作为宇宙本源的超越性和无为而治的统治方式。
在第三章中,老子进一步阐述了道德的重要性,他说:“道德之上,则无为而治,万物皆备于我矣。
”这句话表明了道德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道德,人们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和平发展。
同时,老子也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他认为,最好的治理方式不是通过强制手段,而是通过道德引导和自然无为的方式,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二、天地
第四章中,老子谈到了天地的创造和存在,他说:“无名之名,天地之始;有名之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表明了天地的无名和有名,强调了天地的存在和万物的起源。
在第五章中,老子进一步阐述了天地之间的关系,他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句话表达了天道的公正和人道的不公,强调了天地万物之间的平衡和共存。
三、万物
第六章中,老子谈到了万物的生成和存在,他说:“无名之名,天地之杂,万物之宗。
”这句话表明了万物的无名和有名,并强调了万物的生成和存在。
在第七章中,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万物之间的关系,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句话表达了万物的柔弱和坚强,并强调了万物之间的相互
依存和相互作用。
道德经的第三章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它阐述了道家思想中的道、道德、天地、万物等方面,强调了天地万物之间的平衡和共存,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老子三章课件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
为人处世——不争 第八章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你能针对《老子三章》的某些说法提出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吗?
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鲁迅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宇宙真谛。 毛泽东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马云行商数十载,唯独此书不曾离身。 古今中外的高人,谈起这部经典,已经不再是读没读过的问题,而是一生读了多少遍。
老子(约公元前600—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 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 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 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 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 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 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 退隐,著《老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課七十六:《老子》三章
老子三章一天
下皆知美之為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①;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②。
故有無相生③,難易相成,長短相刑④,高下相盈⑤,音聲相和⑥,先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⑧,生而不有⑨,為而不恃⑩,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注釋①惡已:惡、醜。
已,通“矣”。
②斯: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
⑤盈:充實、補充、依存。
⑥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
⑦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最高層次的典範人物。
居,擔當、擔任。
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憑人們去幹事。
⑧作:興起、發生、創造。
⑨生而不有:輔助萬物生長,而不據為私有。
⑩為而不恃:有所作為,但不要想有什麽倚靠。
譯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美的時候,醜就出來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善的時候,惡就產生了。
所以,有了“有”,才產生“無”,有了“無”,才產生“有”,“有”和“無”是互相對立而產生。
有了困難,才懂得容易,感到容易,才知道困難。
困難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
長和短,是互相
比較才能夠體現;高和下,互相對照才有了分別;音和聲,由於對立才顯得和諧動聽;前和後,彼此排列才有順序。
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自然法則來對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語言來教訓別人。
這就像天地一樣讓萬物按照自然發展而生長,他滋養了萬物並且不橫加干涉,撫育了萬物而不自誇自傲,萬物靠它生長但它並不據為己有。
它為世間萬物立下顯著功勳卻不自局其功。
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績就不會失去。
二天之道,猶張弓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①?高者抑之,下者舉之②,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③。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④,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⑤,其不欲見賢邪!注釋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天的原則,大概就像把弦安在弓上一樣吧?,,原則;② 高者抑下,下者舉之:過高了就把弦壓低,太低了就把弦升高;③人之道:指人類社會的一般法則、律例。
④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過緊了就把弦放鬆,太鬆了就把弦拉緊;⑤處:居;譯文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
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
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
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
的人才可以做到。
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
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三小國寡民小國寡民①。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②;使民重死而不遠徙③;雖有舟輿④,無所乘之;雖有甲兵⑤,無所陳之⑥。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⑦。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注釋①小國寡民:小,使……變小,寡,使……變少。
此句意為,使國家變小,使人民稀少。
②使:即使。
什伯之器:各種各樣的器具。
什伯,意為極多,多種多樣。
③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輕易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事。
徙:遷移、遠走。
④輿:車子。
⑤甲兵:武器裝備。
⑥陳:陳列。
此句引申為佈陣打仗。
⑦結繩:文字產生以前,人們以繩記事。
譯文一個國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
這樣子的話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也用不上了。
使老百姓重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背井離鄉,遷徙遠方。
即使有船和車子,也沒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鎧甲和兵器,也沒有地方要陳放它。
讓百姓回到結繩記事的時代。
人人恬淡寡欲,吃的雖是粗食,但也覺得很甘美。
穿的雖是破衣服,但覺得很漂亮。
住的雖是陋室,但覺得很安逸。
風俗雖是儉樸,但覺得很快樂。
與鄰國之間彼此能聽到對方的狗犬雞叫,但人民從生到死都不相往來。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白雲出岫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