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合集下载

电子制造作业指导书

电子制造作业指导书

电子制造作业指导书【正文】作业指导书电子制造第一章介绍1.1 概述电子制造是指通过电子技术手段进行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加工、组装和质量检测等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电子制造人员提供操作指引,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2 目的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电子制造人员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导,帮助他们正确操作设备、进行组装、调试和测试等工作,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

同时,通过规范的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1.3 读者对象本指导书主要针对从事电子制造工作的操作人员,包括工厂生产线上的工人和相关技术人员。

读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制造基础知识,并能理解和执行本指导书中的操作指引。

第二章设备操作2.1 设备准备在进行电子制造作业前,需确保所使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设备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开机、检查仪器仪表、连接电源等步骤。

2.2 设备操作规程2.2.1 加工设备操作根据产品制定的工艺流程,将原材料放入设备,并按照规定的参数进行加工操作。

操作人员应注意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加工完成后,及时清理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维护。

2.2.2 组装设备操作根据产品的组装流程,操作人员需将各个组件按要求进行组装,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组装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2.2.3 调试设备操作对组装完成的产品进行调试前,操作人员需了解产品的功能和调试流程。

按照产品要求,进行电源接入、信号测试和参数调整等工作。

调试完成后,记录调试结果并进行测试验证。

2.3 安全操作在进行设备操作时,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穿戴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 注意设备的安全操作指引,避免误操作;- 注意使用锋利工具时的安全操作;-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打开设备的保护罩;- 发现设备故障时及时报修。

第三章质量检测3.1 检测准备在进行质量检测之前,操作人员需准备好所需工具和测试设备。

电子厂电子产品品保部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经典

电子厂电子产品品保部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经典

毅力電子貿易有限公司電威電子有限公司電科電子有限公司品質系統工作指導書(ISO9001:2000)文件名稱:可靠性試驗工作指導書文件編號﹕NL-QUA-WI—04發行日期:Aug.01。

2002控制碼﹕NL-MAN-F051.0目的為確保公司所有產品的質量達到國際標準或客戶要求,特制定本文件闡述對有關產品進行可靠性試驗的工作指引,以確保各產品的可靠性試驗項目均能按規定執行, 並使公司產品達到具有高度可靠及安全性能的目的。

2.0适用范圍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品管部及對本公司所有開發及生產的產品進行可靠性試驗(包括原材料)。

3.0用語定義3.1可靠性試驗:指對本公司開發的產品在量產前(即試產後)、量產中,或產品的原材料物件進行的各種可靠性試驗,以確保產品能夠滿足客戶的要求,並符合安全性、耐久性、適用於目的地區使用性,在一般環境下操作或運輸過程中不容易被損壞等情況。

產品改良後或原材料試驗需經總管級以上批准。

可靠性試驗項目類別一般分為以下九大類:a.一般動作檢驗:產品在試驗前及試驗後,必須在常溫下進行外觀及性能等檢測,檢測的方法、標準按品管部要求[詳細請參閱《品管部工作指導書(QC)》NL-QUA-WI-02]。

b.環境試驗:對產品在高溫高濕、低溫環境流通或使用時的外觀及性能進行檢測,並與常溫檢驗標準作比較.c.運輸模擬試驗:對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所受振動及沖擊等破壞程度的測試.d.安全性能試驗:對高壓、絕緣和內部安全性能的測試.e.耐久性試驗:對產品零部件壽命、零部件強度進行測試.f.防腐蝕試驗:對產品外殼絲印、噴油顏色及螺絲、拉杆天線等金屬零部件防腐蝕能力進行測試。

g.老化性試驗:對產品進行加/減電壓、常電壓連績老化測試。

h.靜電試驗:用模擬靜電發生器對產品進行靜電放電破壞測試。

i.cd抗震能力測試:對產品cd防震能力進行測試。

3.2室溫:又稱常溫, 通常指在20℃~26℃範圍。

4.0權責4.1品管部經理a.負責統籌可靠性試驗室的一切運作, 確保本公司產品質量均能達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电子行业产品开发作业指导书

电子行业产品开发作业指导书

电子行业产品开发作业指导书第1章产品开发概述 (4)1.1 产品开发流程 (4)1.1.1 市场调研 (4)1.1.2 概念设计 (4)1.1.3 详细设计 (4)1.1.4 样机制造与测试 (4)1.1.5 优化改进 (4)1.1.6 批量生产 (4)1.1.7 市场推广与售后服务 (4)1.2 电子行业产品发展趋势 (5)1.2.1 智能化 (5)1.2.2 互联网化 (5)1.2.3 节能环保 (5)1.2.4 轻薄化 (5)1.2.5 高功能 (5)1.3 产品开发策略 (5)1.3.1 技术创新 (5)1.3.2 市场导向 (5)1.3.3 合作共赢 (5)1.3.4 品牌建设 (5)1.3.5 人才培养 (5)第2章市场调研与分析 (5)2.1 市场调研方法 (5)2.1.1 文献调研 (6)2.1.2 问卷调查 (6)2.1.3 访谈调研 (6)2.1.4 网络数据分析 (6)2.1.5 实地考察 (6)2.2 竞品分析 (6)2.2.1 确定竞品范围 (6)2.2.2 收集竞品信息 (6)2.2.3 分析竞品优劣势 (6)2.2.4 竞品策略借鉴 (6)2.3 用户需求挖掘 (6)2.3.1 用户画像构建 (7)2.3.2 用户访谈与观察 (7)2.3.3 用户行为分析 (7)2.3.4 用户反馈收集 (7)第3章产品规划 (7)3.1 产品定位 (7)3.1.1 市场定位 (7)3.1.3 应用场景 (7)3.1.4 产品优势 (8)3.2 产品功能设计 (8)3.2.1 基本功能 (8)3.2.2 高级功能 (8)3.3 产品形态与类别 (8)3.3.1 形态 (8)3.3.2 类别 (8)第4章硬件开发 (9)4.1 电路设计基础 (9)4.1.1 电路设计原则 (9)4.1.2 电路设计流程 (9)4.1.3 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9)4.2 元器件选型 (9)4.2.1 元器件选型原则 (9)4.2.2 元器件选型流程 (9)4.3 硬件调试与验证 (10)4.3.1 硬件调试方法 (10)4.3.2 硬件验证方法 (10)4.3.3 调试与验证注意事项 (10)第5章软件开发 (10)5.1 软件架构设计 (10)5.1.1 架构概述 (10)5.1.2 架构设计原则 (10)5.1.3 架构设计方法 (10)5.2 编程语言与工具 (11)5.2.1 编程语言选择 (11)5.2.2 开发工具与环境 (11)5.2.3 编码规范 (11)5.3 软件测试与优化 (11)5.3.1 测试策略 (11)5.3.2 测试工具与方法 (11)5.3.3 优化策略 (12)第6章用户体验设计 (12)6.1 设计原则与方法 (12)6.1.1 设计原则 (12)6.1.2 设计方法 (12)6.2 界面设计 (13)6.2.1 视觉设计 (13)6.2.2 布局设计 (13)6.2.3 内容设计 (13)6.3 人机交互 (13)6.3.1 交互逻辑 (13)第7章结构设计 (14)7.1 结构设计基础 (14)7.1.1 设计原则 (14)7.1.2 设计流程 (14)7.1.3 设计规范 (14)7.2 材料选择与应用 (14)7.2.1 材料选择原则 (14)7.2.2 常用材料 (15)7.2.3 材料应用实例 (15)7.3 结构仿真与优化 (15)7.3.1 结构仿真分析 (15)7.3.2 结构优化设计 (15)7.3.3 仿真与优化软件 (15)第8章生产工艺与制造 (16)8.1 电子制造工艺 (16)8.1.1 工艺流程规划 (16)8.1.2 印刷电路板制造 (16)8.1.3 元器件焊接工艺 (16)8.1.4 组装与调试 (16)8.2 质量控制与管理 (16)8.2.1 质量管理体系 (16)8.2.2 质量检验与控制 (16)8.2.3 不良品处理 (16)8.2.4 持续改进 (16)8.3 供应链管理 (17)8.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17)8.3.2 物料采购管理 (17)8.3.3 库存管理 (17)8.3.4 物流配送 (17)8.3.5 合同管理 (17)第9章产品测试与认证 (17)9.1 测试方法与工具 (17)9.1.1 测试方法 (17)9.1.2 测试工具 (17)9.2 产品可靠性测试 (18)9.2.1 测试内容 (18)9.2.2 测试要求 (18)9.3 认证与标准 (18)9.3.1 认证 (18)9.3.2 标准 (18)第10章产品发布与市场推广 (19)10.1 产品发布策略 (19)10.1.1 发布时间选择 (19)10.1.3 发布形式与内容 (19)10.2 市场推广渠道 (19)10.2.1 线上推广 (19)10.2.2 线下推广 (19)10.2.3 媒体合作 (19)10.3 售后服务与用户反馈 (19)10.3.1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9)10.3.2 用户反馈收集与处理 (20)10.3.3 用户满意度调查 (20)第1章产品开发概述1.1 产品开发流程1.1.1 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是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包括市场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用户需求挖掘等,为产品开发提供明确的方向。

电子元件制造作业指导书

电子元件制造作业指导书

电子元件制造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电子元件制造是一项精密的工艺,旨在生产各种电子元件,如电阻器、电容器、晶体管等。

为了保证电子元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制造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高度的专业知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电子元件制造工人提供清晰明确的作业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材料准备1. 工艺文件:根据产品要求提供的工艺文件,包括制造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

2. 原材料: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如金属薄片、半导体材料、电介质材料等。

3. 工具和设备: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钳子、焊接设备、测试仪器等。

三、作业流程1. 检查工艺文件:根据提供的工艺文件,仔细阅读并理解制造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等要求。

确保熟悉所需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2. 准备工作:a. 清洁工作台和工作环境,确保操作场所整洁无尘。

b. 检查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运行。

c. 准备必要的辅助材料,如焊接剂、电子胶等。

3. 处理原材料:a. 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将原材料切割成适当尺寸或形状。

b. 清洁原材料,确保其表面无杂质。

4. 元件组装:a. 根据工艺文件要求,将预处理后的原材料按照组装顺序进行焊接、粘贴等操作。

b. 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关键参数,确保组装质量。

5. 检查和测试:a. 对组装好的元件进行目视检查,确保无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b. 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对元件进行功能性测试,检测其电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包装和标识:a. 将合格的元件进行包装,确保其安全运输和储存。

b.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相应的标识和记录,包括产品型号、批次号等信息。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严格质量控制: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质量控制,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要求,以避免产品缺陷和质量问题。

3. 操作规范:遵循工艺文件指导,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每一步骤,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电子信息产品与设备制造作业指导书

电子信息产品与设备制造作业指导书

电子信息产品与设备制造作业指导书第1章产品与设备基础知识 (4)1.1 电子产品概述 (4)1.2 设备制造基本工艺 (4)1.3 电子信息产品分类及特点 (4)第2章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验 (5)2.1 常用电子元器件介绍 (5)2.1.1 电阻器 (5)2.1.2 电容器 (5)2.1.3 电感器 (5)2.1.4 晶体管 (5)2.1.5 集成电路 (5)2.2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原则 (5)2.2.1 功能指标 (6)2.2.2 可靠性 (6)2.2.3 质量等级 (6)2.2.4 成本效益 (6)2.2.5 供应商信誉 (6)2.3 电子元器件的检验方法 (6)2.3.1 外观检查 (6)2.3.2 参数测试 (6)2.3.3 功能测试 (6)2.3.4 环境适应性测试 (6)2.3.5 老化测试 (6)第3章电路设计及PCB制作 (7)3.1 电路设计基本流程 (7)3.1.1 需求分析 (7)3.1.2 搭建原理图 (7)3.1.3 仿真分析 (7)3.1.4 设计评审 (7)3.1.5 设计迭代 (7)3.2 电子元器件布局与布线 (7)3.2.1 元器件布局 (7)3.2.2 布线 (7)3.3 PCB设计规范与审查 (8)3.3.1 设计规范 (8)3.3.2 审查要点 (8)第4章电子装配与焊接工艺 (8)4.1 电子装配工艺流程 (8)4.1.1 元器件准备 (8)4.1.2 元器件插装 (8)4.1.3 焊接前的检查 (9)4.1.4 焊接 (9)4.1.5 焊后检查 (9)4.1.6 功能测试 (9)4.1.7 装配 (9)4.2 焊接技术与操作要点 (9)4.2.1 焊接方法 (9)4.2.2 焊接材料 (9)4.2.3 焊接设备 (9)4.2.4 焊接操作要点 (9)4.3 质量控制与缺陷处理 (9)4.3.1 质量控制 (10)4.3.2 缺陷处理 (10)第5章整机装配与调试 (10)5.1 整机装配工艺 (10)5.1.1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0)5.1.2 装配顺序与方法 (10)5.1.3 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0)5.1.4 装配后的检查 (10)5.2 调试工艺及方法 (10)5.2.1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0)5.2.2 调试流程与方法 (10)5.2.3 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处理 (11)5.3 故障分析与排除 (11)5.3.1 故障诊断 (11)5.3.2 故障分析 (11)5.3.3 故障排除 (11)5.3.4 故障记录与分析 (11)第6章产品结构与外观设计 (11)6.1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11)6.1.1 结构设计概述 (11)6.1.2 结构设计基本要求 (11)6.1.3 结构设计流程 (12)6.2 外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12)6.2.1 外观设计概述 (12)6.2.2 外观设计原则 (12)6.2.3 外观设计方法 (12)6.3 设计与制造工艺衔接 (13)6.3.1 设计与制造工艺衔接的重要性 (13)6.3.2 设计与制造工艺衔接的主要内容 (13)6.3.3 设计与制造工艺衔接的注意事项 (13)第7章产品可靠性测试与评价 (13)7.1 可靠性测试方法 (13)7.1.1 概述 (13)7.1.2 测试方法 (13)7.2 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 (14)7.2.1 概述 (14)7.2.2 测试内容 (14)7.3 产品寿命评估与改进 (14)7.3.1 概述 (14)7.3.2 评估方法 (14)7.3.3 改进措施 (14)第8章产品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 (15)8.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5)8.1.1 质量政策与目标 (15)8.1.2 质量组织结构 (15)8.1.3 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 (15)8.1.4 质量策划 (15)8.1.5 质量改进 (15)8.2 生产过程控制与优化 (15)8.2.1 生产流程规划 (15)8.2.2 工艺控制 (15)8.2.3 在线检测与监控 (15)8.2.4 生产数据分析 (15)8.2.5 持续改进 (16)8.3 供应链管理 (16)8.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16)8.3.2 供应链协同 (16)8.3.3 物流管理 (16)8.3.4 质量追溯与召回 (16)8.3.5 供应链风险管理 (16)第9章产品安全与环保要求 (16)9.1 安全标准与认证 (16)9.1.1 安全标准概述 (16)9.1.2 安全认证 (16)9.2 环保法规与材料选用 (16)9.2.1 环保法规概述 (17)9.2.2 材料选用原则 (17)9.3 电子产品回收与处理 (17)9.3.1 回收体系建立 (17)9.3.2 回收处理方法 (17)9.3.3 环保处理要求 (17)第10章案例分析与未来发展 (17)10.1 成功案例分析 (17)10.2 行业趋势与发展方向 (18)10.3 创新技术与设备制造应用展望 (18)第1章产品与设备基础知识1.1 电子产品概述电子产品是指运用电子技术,将电子元器件、电路板、集成电路等组装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设备。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QB/H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QB/H.JS.05.03-2015技术标准质星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2015-01-01 发布2015-01-01 实施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QB/H. JS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公司生产设施编写2015年1月1日发布2015 年1月1日实施目录1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2插件作业指导书 (5)3波峰焊接作业指导书 (7)4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8)5交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0)6直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2)、STM 贴装工艺流程*检验 ---------- *修板、STM 贴装工艺要求一、 工位操作内容1. 先开气,再开机,检查设备里面有无杂物,做好活洁,确保无误后开机 -设备归零-选择生产程序2. 程序名称为:在菜单中选择所要生产的程序3. 每次使用时确认机台程序名称与版本一次, 核对上料位谿一次,基板编号与材料 规格以元件活单为准,并做好记录,对所做工作负责4. 贴片机操作遵循操作说明书5. 换料时以元件活单为准,上料后要由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开机生产, 上料后做好记 录6. 每30分钟查看一次用料情况,对快用完的料提前准备7.贴片时按印刷之先后顺序,采用先印先贴的原则8. 换料后贴出的第一块 PCB 要检查所换料元件,是否有反向,有则改程序贴装角 度 9. 时刻观察贴片位谿,连续发现同一位谿有偏移的,重新调整取料位谿和贴装位置二、 注意事项:1.使用时第一步就是核对站台位,检查上料情况2. 每1小进确认一次抛料率,对某一站位经常性抛料后要查找原因, 及时调整,并 做好记录,找工艺解决3. 所有真空包装零件皆为潮湿敏感零件,注意零件保存;上料时并确认IC 标签有无 过期,上料时要注意方向,IC 管料要检查方向,二极管,三极管注意跟前批是 否一致,做好换料记录4. 定位板子时要注意调整宽度及定位针高度,避免损坏设备、 PCBgt 现任何异常马版 号:A作业指导书版 号:A文件编号:QB/H.JS.05.03.01标题:SMTB 装作业指导书 共2页第1页SMT!占装作业指导书锡膏印刷*设备贴装 贴装检验 ■再流焊文件编号:标题:SMT?工贴装作业指导书共2页第2页QB/H.JS.05.03.01上通知工艺或主管插件作业指导书、作业要求及步骤先取PCBK 按丝印面朝上平放丁平台上。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流程作业指导书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流程作业指导书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流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原材料准备 (4)1.1 原材料的选择与采购 (4)1.1.1 选择原则 (4)1.1.2 采购流程 (4)1.2 原材料的检验与储存 (5)1.2.1 检验标准 (5)1.2.2 检验流程 (5)1.2.3 储存要求 (5)1.3 原材料的管理与配送 (5)1.3.1 管理制度 (5)1.3.2 配送流程 (5)1.3.3 库存控制 (6)第2章设计与研发 (6)2.1 产品设计规范 (6)2.1.1 设计原则 (6)2.1.2 设计要求 (6)2.2 硬件设计流程 (6)2.2.1 需求分析 (6)2.2.2 电路设计 (6)2.2.3 元器件选型 (6)2.2.4 硬件调试 (6)2.3 软件开发与调试 (6)2.3.1 软件架构设计 (6)2.3.2 编码与实现 (7)2.3.3 软件调试 (7)2.3.4 驱动程序开发 (7)2.4 产品样品试制 (7)2.4.1 样品试制计划 (7)2.4.2 样品制作 (7)2.4.3 样品测试 (7)2.4.4 问题反馈与改进 (7)第3章工艺流程规划 (7)3.1 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7)3.2 关键工序确定 (8)3.3 工艺参数优化 (8)3.4 生产设备选型 (8)第4章 SMT贴片工艺 (8)4.1 SMT生产线布局 (8)4.1.1 设备选型与布局 (9)4.1.2 生产线流程设计 (9)4.1.3 生产环境要求 (9)4.2.1 元器件选用 (9)4.2.2 元器件包装及存储 (9)4.2.3 元器件贴装 (9)4.3 SMT贴片程序编写 (9)4.3.1 程序设计 (9)4.3.2 程序调试 (10)4.4 SMT焊接质量检测 (10)4.4.1 检测方法 (10)4.4.2 检测标准 (10)4.4.3 检测结果处理 (10)第5章焊接工艺 (10)5.1 焊接方法选择 (10)5.1.1 手工焊接:适用于小型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具有操作灵活、成本较低的优点。

电子产品与组件生产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与组件生产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与组件生产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子产品生产准备 (4)1.1 生产线的规划与布局 (4)1.1.1 生产线的规划 (4)1.1.2 生产线的布局 (4)1.2 员工培训与技术指导 (4)1.2.1 员工培训 (5)1.2.2 技术指导 (5)1.3 设备调试与维护 (5)1.3.1 设备调试 (5)1.3.2 设备维护 (5)1.4 物料采购与质量控制 (5)1.4.1 物料采购 (6)1.4.2 质量控制 (6)第2章印制电路板(PCB)生产 (6)2.1 PCB设计规范 (6)2.1.1 设计原则 (6)2.1.2 设计要求 (6)2.2 制版工艺流程 (6)2.2.1 制版准备 (7)2.2.2 制版过程 (7)2.3 PCB钻孔与层压 (7)2.3.1 钻孔 (7)2.3.2 层压 (7)2.4 PCB镀覆与焊接 (7)2.4.1 镀覆 (7)2.4.2 焊接 (7)第3章电子组件安装 (8)3.1 组件选型与检验 (8)3.2 自动插件机操作 (8)3.3 手工焊接技术 (8)3.4 组件固定与防震处理 (9)第4章线束与连接器加工 (9)4.1 线束加工工艺 (9)4.1.1 线束加工概述 (9)4.1.2 线束加工流程 (9)4.1.3 操作要点 (10)4.2 连接器选型与安装 (10)4.2.1 连接器选型 (10)4.2.2 连接器安装 (10)4.3 线缆剥皮与端子压接 (10)4.3.1 线缆剥皮 (10)4.4 线束测试与防护 (11)4.4.1 线束测试 (11)4.4.2 线束防护 (11)第5章散热器与风扇安装 (11)5.1 散热器选型与安装 (11)5.1.1 散热器选型 (11)5.1.2 散热器安装 (11)5.2 风扇固定与接线 (11)5.2.1 风扇固定 (12)5.2.2 风扇接线 (12)5.3 散热功能测试与优化 (12)5.3.1 散热功能测试 (12)5.3.2 散热功能优化 (12)5.4 静音设计与应用 (12)5.4.1 静音设计 (12)5.4.2 静音应用 (13)第6章电源适配器生产 (13)6.1 电源适配器设计规范 (13)6.1.1 设计要求 (13)6.1.2 设计原则 (13)6.2 线路板组装与元器件焊接 (13)6.2.1 线路板组装 (13)6.2.2 元器件焊接 (13)6.3 电源测试与老化试验 (14)6.3.1 电源测试 (14)6.3.2 老化试验 (14)6.4 安全认证与防护措施 (14)6.4.1 安全认证 (14)6.4.2 防护措施 (14)第7章产品装配与调试 (14)7.1 装配工艺流程 (14)7.1.1 总体要求 (14)7.1.2 装配流程 (15)7.2 关键部件安装与调试 (15)7.2.1 关键部件安装 (15)7.2.2 关键部件调试 (15)7.3 整机功能测试 (15)7.3.1 测试项目 (15)7.3.2 测试方法与步骤 (16)7.4 故障分析与排除 (16)7.4.1 故障分析 (16)7.4.2 故障排除 (16)第8章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16)8.1.1 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 (16)8.1.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6)8.1.3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16)8.1.4 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 (16)8.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6)8.2.1 制定过程控制计划 (17)8.2.2 生产过程监控 (17)8.2.3 巡检与抽检 (17)8.2.4 供应商管理 (17)8.3 成品检验与测试 (17)8.3.1 成品检验标准 (17)8.3.2 成品检验流程 (17)8.3.3 成品测试 (17)8.3.4 检验记录与报告 (17)8.4 不良品处理与追溯 (17)8.4.1 不良品判定 (17)8.4.2 不良品隔离与标识 (17)8.4.3 不良品原因分析 (17)8.4.4 不良品追溯与处理 (17)第9章产品包装与物流 (18)9.1 包装设计规范 (18)9.1.1 包装设计原则 (18)9.1.2 包装设计要求 (18)9.2 包装材料选用与工艺 (18)9.2.1 包装材料选用原则 (18)9.2.2 常用包装材料 (18)9.2.3 包装工艺 (18)9.3 产品防护与防震包装 (19)9.3.1 防护包装 (19)9.3.2 防震包装设计 (19)9.4 物流运输与交付 (19)9.4.1 物流运输 (19)9.4.2 交付 (19)第10章售后服务与维修 (19)10.1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19)10.1.1 确立售后服务目标 (19)10.1.2 售后服务网络布局 (19)10.1.3 售后服务团队建设 (19)10.1.4 售后服务流程优化 (20)10.2 产品维修与技术支持 (20)10.2.1 维修服务标准 (20)10.2.2 技术支持与培训 (20)10.2.3 维修设备与工具 (20)10.3 维修备件管理 (20)10.3.1 备件库存管理 (20)10.3.2 备件质量控制 (20)10.3.3 备件物流配送 (20)10.3.4 备件信息管理 (20)10.4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持续改进 (20)10.4.1 客户满意度调查 (20)10.4.2 数据分析与改进措施 (20)10.4.3 持续改进 (20)10.4.4 售后服务监督与考核 (20)第1章电子产品生产准备1.1 生产线的规划与布局生产线规划与布局是电子产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QB/H 海红技术股份标准
QB/H.JS.05.03-2015
技术标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
产品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生产)
2015-01-01发布2015-01-01实施
海红技术股份发布
海红技术股份
产品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生产)
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公司生产设施编写
2015年1月1日发布 2015年1月1日实施
目录
1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 (3)
2插件作业指导书 (5)
3波峰焊接作业指导书 (7)
4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8)
5 交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0)
6 直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2)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
一、STM贴装工艺流程
二、STM贴装工艺要求
一、工位操作容
1. 先开气,再开机,检查设备里面有无杂物,做好清洁,确保无误后开机-设备
归零-选择生产程序
2. 程序名称为:在菜单中选择所要生产的程序
3. 每次使用时确认机台程序名称与版本一次,核对上料位臵一次,基板编号与材料。

【强力推荐】电子产品工艺作业指导书

【强力推荐】电子产品工艺作业指导书

【强力推荐】电子产品工艺作业指导书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装配报告课题名称数字实验电路板工艺文件姓名许煜、梁元钧学号16 、14班级电子S08-1班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所在系电子技术系指导教师王述欣完成日期2010.6.28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工艺文件封面工艺文件第1 册共1 册共35 页文件类别:电子专业工艺文件文件名称:数字实验电路板工艺文件产品名称:数字实验电路板产品图号:AAA本册内容:产品工艺文件文件编号改订 1 决起案审议工艺文件名目序号工艺文件名称页号备注19 产品规范1920 焊点检验1 2021 焊点检验2 2122 组装2223 专门元件安装2324 贴片介绍2425 品管抽样检查2526 不合格实物图2627 常见的不良焊点及其形成缘故1 2728 常见的不良焊点及其形成缘故2 2829 静电防护2930 各站静电要求3031 动态测试3132 调试流程及常见问题3233 修理站3334 产品包装3435 实训心得3536 36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 机种名/版本 3 制定日期2010/6/28 4 工程名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 审议 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 机种名/版本3 制定日期2010/6/284工程名元器件清单元 器 件 预成 型线路板 插 件插件检查线路板焊接线路板补焊SMT 贴片 贴片检查 回流焊 焊后检查功能测试线路板组装总装元器件清单序号器件类型器件参数数量备注1 NE555芯片 22 SN74LS04芯片 13 CD4511BE芯片 24 轻触开关6*6*4.3 55 IC座DIP14 16 电源座∮6 17 三端稳压器L7805CV 18 六角铜柱10mm+6mm 49 测试座40PIN 110 贴片电容0805 1511 贴片电阻0603 6012 散热片15*10*2013 2位共阴数码管 114 红色发光二极管915 绿色发光二极管816 拨动开关1317 电位器 118 安规电容 119 二极管4007 120 保险管 121 电解电容470uF/25V 10uF/25V 2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 机种名/版本 3 制定日期2010/6/28 4 工程名仪器仪说明细表仪器仪说明细表序号型号名称数量备注1 高频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3V稳压电源4 毫伏表5 指针万用表6 数字万用表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 机种名/版本 3 制定日期2010/6/28 4 工程名工艺过程表工艺过程表序号工位顺序号作业内容摘要备注1 插件1 插入数码管,拨动开关,4511芯片2 插件2 插入发光二极管3 插件3 插入轻触开关,圆角型排座4 插件4 插入40PIN测试座5 插件5 插入波动开关6 插件6 插入电容,LED,电源座,三端稳压管,散热片7 插件7 插入555芯片,电容,电阻,74SL04芯片8 插件检验检验整个电路板9 浸焊印制电路板焊接10 补焊1 修补焊点11 补焊2 修补焊点12 装硬件1 装入电位器13 装硬件2 装入4个固定管柱14 装硬件3 装入螺帽15 开口量工作点、整机电流16 基板调试调试各个模块17 总装1 装拉线,焊线18 总装2 焊喇叭线,整理,进壳19 整机调试1 调试电源部分20 整机调试2 调试数码显示和LED显示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 机种名/版本 3 制定日期2010/6/28 4 工程名工艺消耗定额表工时消耗定额表序号工序名称工时数/s 数量备注1 插件1 5 22 插件2 5 33 插件3 6 44 插件4 7 65 插件5 5 46 插件6 6 57 插件7 4 38 插件检验 6 19 浸焊8 110 补焊1 7 111 补焊2 6 112 装硬件1 5 113 装硬件2 5 114 装硬件3 5 115 开口 6 116 基板调试8 117 总装1 8 118 总装2 8 119 整机调试1 8 120 整机调试2 8 1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 机种名/版本 3 制定日期2010/6/28 4 工程名材料消耗定额表材料消耗定额表序号型号名称数量备注1 NE555芯片 22 SN74LS04芯片 13 CD4511BE芯片 24 6*6*4.3 轻触开关 55 DIP14 IC座 16 ∮6电源座 17 L7805CV 三端稳压器 18 10mm+6mm 六角铜柱 49 40PIN 测试座 110 0805 贴片电容1511 0603 贴片电阻6012 15*10*20 散热片13 2位共阴数码管 114 红色发光二极管915 绿色发光二极管816 拨动开关1317 电位器 118 安规电容 119 4007 二极管 120 保险管 1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手插 1 操作顺序及方法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1、核对产品(线路板的型号是否与工艺文件所指型号规格相同)2、确定本工位所使用的资材和工具3、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腕带4、领取电路带及本工位所需元件放入料盒中5、随时保持工作台清洁作业顺序;1如图所示位置插装本工位元件2固定线路板与夹具中3将元器件按图示为时插入线路板中(注意极性)4将本工位的元器件进行焊接(注意锡量及加热时刻防止虚焊)5检验本工序及上道工序无误转入下到工序使用资材名NO 资材名位号材料描述规格数量1 CD4511BE 1、2 集成芯片 22 LG4021AH3 数码管 13 K4 拨动开关 1 1、集成芯片,数码管查到位且正确2、材料盒元件要和料盒中的料型号一致,定时定量投放元器件3、元件插装时应对元件编号再次确认4、当元件中显现不良元件放到废料盒中与良品分离放置5、发觉专门现象不能解决及时通知主管人员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手插 2 操作顺序及方法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作业前预备事项1核对产品(线路板的型号是否与工艺文件所指型号规格相同)2确定本工位所使用的资材和工具3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腕带4领取电路带及本工位所需元件放入料盒中5随时保持工作台清洁作业顺序;1如图所示箭头位置插装本工位元件2固定线路板与夹具中3将元器件按图示为时插入线路板中(注意极性)4将本工位的元器件进行焊接(注意锡量及加热时刻防止虚焊)检验本工序及上道工序无误转入下到工序使用资材名NO 资材名位号材料描述规格数量4 LED (红)56 发光二极管∮385 LED(绿)7 8 发光二极管∮38 6、发光二极管查到位且正确7、材料盒元件要和料盒中的料型号一致,定时定量投放元器件8、元件插装时应对元件编号再次确认9、当元件中显现不良元件放到废料盒中与良品分离放置10.发觉专门现象不能解决及时通知主管人员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手插 3 操作顺序及方法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作业前预备事项1核对产品(线路板的型号是否与工艺文件所指型号规格相同)2确定本工位所使用的资材和工具3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腕带4领取电路带及本工位所需元件放入料盒中5随时保持工作台清洁作业顺序;6如图所示箭头位置插装本工位元件7固定线路板与夹具中8将元器件按图示为时插入线路板中(注意极性)9将本工位的元器件进行焊接(注意锡量及加热时刻防止虚焊)检验本工序及上道工序无误转入下到工序使用资材名NO 资材名位号材料描述规格数量6 圆角型排座9 47 轻触开关10 6*6*4.3 4 11、排座,轻触开关查到位且正确12、材料盒元件要和料盒中的料型号一致,定时定量投放元器件13、元件插装时应对元件编号再次确认14、当元件中显现不良元件放到废料盒中与良品分离放置15、发觉专门现象不能解决及时通知主管人员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手插4 操作顺序及方法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作业前预备事项1核对产品(线路板的型号是否与工艺文件所指型号规格相同)2确定本工位所使用的资材和工具3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腕带4领取电路带及本工位所需元件放入料盒中5随时保持工作台清洁作业顺序;1如图所示箭头位置插装本工位元件2固定线路板与夹具中3将元器件按图示为时插入线路板中(注意极性)4将本工位的元器件进行焊接(注意锡量及加热时刻防止虚焊)检验本工序及上道工序无误转入下到工序使用资材名NO 资材名位号材料描述规格数量8 测试座11 40PIN 1 16、测试座查到位且正确17、材料盒元件要和料盒中的料型号一致,定时定量投放元器件18、元件插装时应对元件编号再次确认19、当元件中显现不良元件放到废料盒中与良品分离放置20、发觉专门现象不能解决及时通知主管人员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手插 5 操作顺序及方法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作业前预备事项1核对产品(线路板的型号是否与工艺文件所指型号规格相同)2确定本工位所使用的资材和工具3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腕带4领取电路带及本工位所需元件放入料盒中5随时保持工作台清洁作业顺序;1如图所示箭头位置插装本工位元件2固定线路板与夹具中3将元器件按图示为时插入线路板中(注意极性)4将本工位的元器件进行焊接(注意锡量及加热时刻防止虚焊)检验本工序及上道工序无误转入吓到工序使用资材名NO 资材名位号材料描述规格数量9 拨动开关12 12 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21拨动开关查到位且正确22材料盒元件要和料盒中的料型号一致,定时定量投放元器件23元件插装时应对元件编号再次确认24当元件中显现不良元件放到废料盒中与良品分离放置25发觉专门现象不能解决及时通知主管人员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手插 6 操作顺序及方法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作业前预备事项1核对产品(线路板的型号是否与工艺文件所指型号规格相同)26、电容,二极管,LED等查到位且正确27、材料盒元件要和料盒中的料型号一致,定时定量投放2确定本工位所使用的资材和工具3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腕带4领取电路带及本工位所需元件放入料盒中5随时保持工作台清洁作业顺序;1如图所示箭头位置插装本工位元件2固定线路板与夹具中3将元器件按图示为时插入线路板中(注意极性)4将本工位的元器件进行焊接(注意锡量及加热时刻防止虚焊)检验本工序及上道工序无误转入下到工序使用资材名NO 资材名位号材料描述规格数量10 电容13 470uF 211 拨动开关14 112 LED 15 红 113 电源座16 114 二极管17 4148 115 三端稳压器18 L7805CV 116 散热片19 1元器件28、元件插装时应对元件编号再次确认29、当元件中显现不良元件放到废料盒中与良品分离放置30、发觉专门现象不能解决及时通知主管人员4领取电路带及本工位所需元件放入料盒中5随时保持工作台清洁作业顺序;1如图所示箭头位置插装本工位元件2固定线路板与夹具中3将元器件按图示为时插入线路板中(注意极性)4将本工位的元器件进行焊接(注意锡量及加热时刻防止虚焊)检验本工序及上道工序无误转入下到工序使用资材名NO 资材名位号材料描述规格数量17 电位器20 118 轻触开关21 6*6*4.3 119 集成芯片22 74S04 120 电阻23 1K 421 电解电容24 10uF 122 独石电容25 103 323 安规电容26 100 124 集成芯片27 555 2 34、当元件中显现不良元件放到废料盒中与良品分离放置35、发觉专门现象不能解决及时通知主管人员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手插检验操作顺序及方法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作业前预备事项1核对产品(线路板的型号是否与工艺文件所指型号规格相同)2确定本工位所使用的资材和工具3操作时必须戴防静电腕带4领取电路带及本工位所需元件放入料盒中5随时保持工作台清洁36、各元器件查到位且正确37、材料盒元件要和料盒中的料型号一致,定时定量投放元器件38、元件插装时应对元件编号再次确认作业顺序;1如图所示箭头位置插装本工位元件2固定线路板与夹具中3将元器件按图示为时插入线路板中(注意极性)4将本工位的元器件进行焊接(注意锡量及加热时刻防止虚焊)5检验本工序及上道工序无误转入下到工序使用资材名NO 资材名位号材料描述规格数量1 集成芯片 1 52 数码管 2 13 电阻 3 44 电容 4 75 开关 5 146 LED 6 177 稳压器7 18 排座8 5 39、当元件中显现不良元件放到废料盒中与良品分离放置40、发觉专门现象不能解决及时通知主管人员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改订日期1 决裁起案审议制品名数字实验板 2机种名/版本 3制定日期2010/6/28 4工程名焊接基础知识1、手工焊接技术:使用手工电烙铁进行焊接,把握起来并不困难,然而要有一定的技术要领。

最新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最新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QB/H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QB/H.JS.05.03-2015技术标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2015-01-01发布2015-01-01实施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公司生产设施编写2015年1月1日发布 2015年1月1日实施目录1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 (3)2插件作业指导书 (5)3波峰焊接作业指导书 (7)4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8)5 交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0)6 直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2)SMT贴装作业指导书一、STM贴装工艺流程锡膏印刷设备贴装贴装检验再流焊检验修板二、STM贴装工艺要求一、工位操作内容1. 先开气,再开机,检查设备里面有无杂物,做好清洁,确保无误后开机-设备归零-选择生产程序2. 程序名称为:在菜单中选择所要生产的程序3. 每次使用时确认机台程序名称与版本一次,核对上料位臵一次,基板编号与材料规格以元件清单为准,并做好记录,对所做工作负责4. 贴片机操作遵循操作说明书5. 换料时以元件清单为准,上料后要由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开机生产,上料后做好记录6. 每30分钟查看一次用料情况,对快用完的料提前准备7. 贴片时按印刷之先后顺序,采用先印先贴的原则8. 换料后贴出的第一块PCB要检查所换料元件,是否有反向,有则改程序贴装角度9. 时刻观察贴片位臵,连续发现同一位臵有偏移的,重新调整取料位臵和贴装位置二、注意事项:1. 使用时第一步就是核对站台位,检查上料情况2. 每1小进确认一次抛料率,对某一站位经常性抛料后要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并做好记录,找工艺解决3. 所有真空包装零件皆为潮湿敏感零件,注意零件保存;上料时并确认IC标签有无过期,上料时要注意方向,IC管料要检查方向,二极管,三极管注意跟前批是否一致,做好换料记录4. 定位板子时要注意调整宽度及定位针高度,避免损坏设备、PCB发现任何异常马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数学(理科)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i 是虚数单位,复数ii+12的实部为 A .2 B .2- C .1 D .1-2. 设全集R U =,集合{}2|lg(1)M x y x ==-,{}|02N x x =<<,则()U NM =A .{}|21x x -≤<B .{}|01x x <≤C .{}|11x x -≤≤D .{}|1x x < 3. 下列函数中周期为π且为偶函数的是 A .)22sin(π-=x y B. )22cos(π-=x y C. )2sin(π+=x y D .)2cos(π+=x y4. 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532,3a a a ==,则9S = A .90 B .54C .54-D .72-5. 已知m 、n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l m ⊥,l n ⊥,且,m n α⊂,则l α⊥B .若平面α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βα//C .若n m m ⊥⊥,α,则α//nD .若α⊥n n m ,//,则α⊥m6.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与左视图均为半径是2的圆,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 .16πB .14πC .12πD .8π 7. 已知抛物线x y 42=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l PA ⊥,垂足为A ,4PF =,则直线AF 的倾斜角等于正视图 俯视图左视图。

电子料作业指导书

电子料作业指导书

电子料作业指导书电子料作业指导书:一、前言电子料作业指导书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完成电子料作业而编写的指南。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详细的步骤说明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

二、背景知识1. 电子料定义:电子料指的是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材料,包括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电子接插件等。

2. 电子料分类:根据功能和特性,电子料可以分为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封装材料等。

3. 电子料特点:电子料需要具备导电性、绝缘性、稳定性等特点,以保障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作业步骤1. 确定作业要求:仔细阅读作业要求,了解要求完成的电子料作业内容及截止日期。

2. 收集必要材料:根据作业要求,收集所需的电子料样品、工具及其他相关材料。

3. 研究电子料特性:针对所选电子料,进行相关研究,了解其特性、用途及最佳使用条件。

4. 电子料正确处理:根据安全操作规程,正确处理和包装电子料,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5. 作业实践: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实际操作,测试电子料的功能和性能。

6. 完成作业报告:根据作业要求,撰写作业报告,包括电子料的选取原因、实践过程以及测试结果等。

7. 作业检查与提交:仔细检查作业报告的内容,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然后按要求提交作业。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操作过程中,务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个人安全和材料安全。

2. 严格遵循作业要求:确保作业内容与要求一致,避免错误。

3. 保持环境整洁和设备完好:在操作电子料时,保持工作环境整洁,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

4. 注意保存和保管电子料:正确保存和保管电子料样品,防止其损失或污损。

5. 尊重知识产权:在作业过程中,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慎重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实验结果。

五、总结电子料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子学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指导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料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顺利完成作业。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一、引言产品作业指导书是一份详细说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文档,旨在提供给生产人员参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产品生产的标准格式的产品作业指导书。

二、产品信息1. 产品名称:XYZ电子产品2. 产品型号:ABC1233. 产品描述:XYZ电子产品是一款高性能、多功能的智能设备,具有XXX功能和YYY特点。

三、生产流程1. 原材料准备a. 原材料清单:列出所需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原材料检验:描述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 组件组装a. 组件清单:列出所需组件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组件组装步骤:详细描述组装过程,包括零部件的安装顺序、紧固力度、焊接要求等。

3. 装配过程a. 装配工序:按照工艺流程,描述装配过程的各个环节。

b. 装配要点:提供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点和技巧。

4. 调试与测试a. 调试步骤:详细描述调试过程,包括电路连接、参数设置、功能测试等。

b. 测试标准:列出各项测试指标和要求,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5. 防静电措施a. 防静电要求:描述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防静电措施,包括穿戴防静电服、使用防静电工具等。

b. 防静电检测:说明防静电设备的使用和检测方法,确保产品不受静电伤害。

6. 终检与包装a. 终检步骤:描述终检过程,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质量评估等。

b. 包装要求:说明产品的包装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四、质量控制1. 检验标准:列出产品各项检验指标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2. 检验方法:描述各项检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等。

3. 不良品处理:说明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包括修复、返工、报废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电气安全:描述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电气安全规范,包括使用绝缘手套、避免电击等。

2. 化学品安全:说明使用化学品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储存、防止泄漏等。

电子电器厂生产部作业指导书文档

电子电器厂生产部作业指导书文档
3、焗板操作:
3.1、作业前准备:
3.1.1、每班生产前先用酒精做好炉内清洁工作。
3.1.2、开机升温(先打开烤箱总电源开关,后再开电热开关)。
3.1.3、检查各控制键和控制仪表是否正常。
3.1.4、检查进风及排风效果,保持良好。
3.1.5、打开焗炉房内总抽风开关。
3.2、作业步骤:
3.2.1、焗炉焗板范围:每层3-4架,保持炉内运风通畅,关好炉门。
35min
第一面18分钟,第二面25分钟
固化干绿油
150℃±5℃
35min
第一面10分钟,第二面35分钟
固化字符
150℃±5℃
50min
印第一面字符焗10min,印第二面字符后焗50min
固化感光油墨
150℃±5℃
电金板40min
高碳板20min
喷锡板60min
电金板电二铜前或电锡前焗板
100℃
10min
6.2、生产过程出现品质异常时,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7、附表:《开油记录表》
编写:
审核:
核准:
XXX电子电路板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焗板作业指导书
版本
F
文件编号
PD-III-41
生效日期
2007-12-1
页数:P1
共1页
1、目的:明确焗炉焗板操作,并确保良好品质。
2、适用范围:曝光房焗板工序、单面丝印部焗板工序。
3.6.9、所有显影出来的板必须依最宽工艺边插架或插猪笼架,减少擦花绿油等。
编写:
审核:
核准:
XXX电子电路板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曝光房显影作业指导书
版本
D
文件编号

电子装配作业指导书

电子装配作业指导书

电子装配作业指导书篇一:电子装配作业指导书1插件作业指导书一、生产用具、原材料生产线、元件切脚整形机、镊子、电子元件、线路板、自熄管二、准备工作1、将需整形的元件整形.2、了解新产品插件注意事项,对特殊材料对人员的职能培训. 投料前检查品保检验合格单,产品批号,了解物料的完整性及可靠性.三、操作步骤1、按PCB板标识图及样品整流器,把各元件插入PCB板中,达到样品或要求的规定的成型高度.四、工艺要求: 1、元件的整形、排列位置严格按文件规定要求,不能损伤元器件.2、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电感是有方向性,必须按PCB板上的方向进行插件.3、无极性元件的在插件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一致性.元器件不得有错插、漏插现象.5、不同包装的三极管不得混用,发现异常元件及异常外型材料及时反馈组长,由技术部、品保部、物控部决定处理.6、每天下班前清理工作台面,并及时把多余元器件上交组长处理.7、完工后清理设备及岗位.五、注意事项1、后工序员工或检验员发现漏插元器件不能擅自将元器件插入线路板,必须经组长鉴别.2、每批次组长负责与技术部一起制作首板,以后批量制作严格按首板插件标准执行,每批制作前必须经过首检合格后方可批量投入生产.3、杜绝元件插件不到位,漏插、插反,插错,碰脚流入下一道工序.4、注意操作员工双手及操作工具、设备卫生,确保产品清洁浸焊、切脚、波峰焊作业指导书一、生产用具、原材料焊锡炉、排风机、空压机、夹子、刮刀、插好元器件的线路板、助焊剂、锡条、稀释剂、切脚机、斜口钳、波峰焊机.二、准备工作1、按要求打开焊锡炉、波峰焊机的电源开关,将温度设定为255-265度(冬高夏低),加入适当锡条.2、将助焊剂和稀释剂按工艺卡的比例要求调配好,并开起发泡机.3、将切脚机的高度、宽度调节到相应位置,输送带的宽度及平整度与线路板相符,切脚高度为1-1.2mm,将切脚机输送带和切刀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4、调整好上、下道流水线速度,打开排风设备.5、检查待加工材料批号及相关技术要求,发现问题提前上报组长进行处理. 6、按波峰焊操作规程对整机进行熔锡、预热、清洗、传送调节速度与线路板相应宽度,直到启动灯亮为止.三、操作步骤1、用右手用夹子夹起线路板,并目测每个元器是否达到要求,对不达到要求的用左手进行矫正.2、用夹子夹住插好件的线路板,铜泊面喷少许助焊剂,用刮刀刮去锡炉锡面上的氧化层,将喷好助焊剂的线路板铜泊面浸入锡炉,线路板板材约浸入0.5mm,浸锡时间为2-3秒.3、浸好锡后,手斜向上轻提,并保持平稳,不得抖动,以防虚焊、不饱满.4、5秒后基本凝固时,放入流水线流入下一道工序.5、切脚机开始进行切脚操作,观察线路板是否有翘起或变形.6、切脚高度为1-1.2mm,合格后流入自动波峰焊机7、操作设备使用完毕,关闭电源.四、工艺要求1、助焊剂在线路板焊盘上要喷均匀.2、上锡时线路板的铜板面刚好与锡面接触0.5mm即可,不得有锡尘粘附在线路板上.3、不得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铜铂起泡现象,锡炉温度为255-265度(冬高夏低),上锡时间2-3秒.4、焊点必须圆滑光亮,线路板必须全部焊盘上锡.5、保证工作台面清洁,对设备定时进行记录.五、注意事项1、焊接不良的线路必须重焊,二次重焊须在冷却后进行.2、操作过程中,不要触碰锡炉,不要让水或油渍物掉入锡炉中,防止烫伤.3、助焊剂、稀释剂均属易燃物品,储存和使用时应远离火源,发泡管应浸泡在助焊剂中,不能暴露在空气中.4、若长期不使用,应回收助焊剂,密闭.发泡管应浸在盛有助焊剂的密闭容器中.5、焊接作业中应保证通风,防止空气污染,作业人员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6、链爪清洁储液箱体应经常添加与定期更换,液面高度为槽高的1/2—2/3处,注意调整毛刷与链爪间隙.7、换锡时,注意操作员工安全,避免烫伤.8、经常检验加热处导线,避免老化漏电.9、注意检查锡液面,应不低于缸体顶部20mm.补焊作业指导书一、生产用具、原材料电烙铁、镊子、斜口钳、锥子、支架、切脚好的线路板、焊锡丝、功率表、调压器、测试架、镇流器、毛管二、准备工作1、插上电烙铁电源.2、连接好功率计、调压器、测试架、毛管线路.3、打开功率计电源开关,调节到文件规定电压值.三、操作步骤1、目视法查看元器件平整度,漏插、错插及损伤情况,若发现有批量缺陷,立即向组长汇报.2、斜口钳将切脚高度超过1-1.2mm的管脚剪平.3、检查线路板,用烙铁将虚焊短路、断路、虚焊、错焊、连焊等不良焊点焊好.用锥子将需要开孔的灯丝孔、电源线孔打开.4、对未到位的元器件扶正.5、清洁线路后,将镇流器定位槽对准测试架上的定位针,并用适度力垂直下压镇流器,点亮灯,检测灯电性能,将不符合要求的镇流器挑出.6、将检验合格的镇流器排放整齐的放入周转箱,并清楚填写好标色卡.四、工艺要求1、剪脚后的元件脚长度为1-1.2mm.2、线路板不得有短路、断路、虚焊、少焊、铜箔脱落、堆锡现象.3、元件不得有歪斜现象.4、补焊时采用0.8mm的焊锡丝.5、对过高元件,如工字型电感、电解、三极管焊盘必须补焊到饱满.6、电烙铁在焊盘上停留时间不能太长,在2秒左右,整流器轻拿轻放、不能用电烙铁戳或挑线路板元器件、焊盘,以免损伤器件及板子.7、每测试5000个镇流器更换一支测试灯管,测试前灯管先燃点至少10分钟.8、测试时,功率表输出端必须安全防止,地板使用绝缘材料填起.9、测试回路串联短路灯泡.10、完工后清理好台面工作现场,关闭使用电源.五、注意事项1、补焊烙铁、功率表输出电源测试端注意放置,防止事故发生.2、发现电参数异常时,及时与技术部仪器校对,避免误判. 篇二:装配作业指导书(精典)编制:第1页,共13页编制:第2页,共13页编制:第3页,共13页编制:第4页,共13页编制:第5页,共13页篇三:电子产品工艺作业指导书-装配报告装配报告篇四:电气控制柜组装作业指导书电气控制柜作业指导书顾鸣2013年7月12日一目的:对电气控制柜装配工序及组装接线进行控制,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B/H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
QB/H.JS.05.03-2015
技术标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
产品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生产)
2015-01-01发布2015-01-01实施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产品作业指导书(电子产品生产)
兰州海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作业指导书
(电子产品生产)
依据相关产品标准及公司生产设施编写
2015年1月1日发布 2015年1月1日实施
目录
1 SMT贴装作业指导书 (3)
2插件作业指导书 (5)
3波峰焊接作业指导书 (7)
4手工焊接作业指导书 (8)
5 交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0)
6 直流配电监测系统及监测模块检测、老化作业指导书 (12)
作 业 指 导 书
修改状态:0 文件编号:
QB/H.JS.05.03.01
标题:SMT 贴装作业指导书
共2页第1页
SMT 贴装作业指导书
一、STM 贴装工艺流程
二、STM 贴装工艺要求
一、工位操作内容
1. 先开气,再开机,检查设备里面有无杂物,做好清洁,确保无误后开机-设备
归零-选择生产程序
2. 程序名称为:在菜单中选择所要生产的程序
3. 每次使用时确认机台程序名称与版本一次,核对上料位臵一次,基板编号与材料
规格以元件清单为准,并做好记录,对所做工作负责 4. 贴片机操作遵循操作说明书
5. 换料时以元件清单为准,上料后要由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开机生产,上料后做好记

6. 每30分钟查看一次用料情况,对快用完的料提前准备
7. 贴片时按印刷之先后顺序,采用先印先贴的原则
8. 换料后贴出的第一块PCB 要检查所换料元件,是否有反向,有则改程序贴装角

9. 时刻观察贴片位臵,连续发现同一位臵有偏移的,重新调整取料位臵和贴装位置 二、注意事项:
1. 使用时第一步就是核对站台位,检查上料情况
2. 每1小进确认一次抛料率,对某一站位经常性抛料后要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并
做好记录,找工艺解决
3. 所有真空包装零件皆为潮湿敏感零件,注意零件保存;上料时并确认IC 标签有无
过期,上料时要注意方向,IC 管料要检查方向,二极管,三极管注意跟前批是否一致,做好换料记录
4. 定位板子时要注意调整宽度及定位针高度,避免损坏设备、PCB 发现任何异常马
锡膏印刷
设备贴装 贴装检验
再流焊
检验
修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