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微观世界剖析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课课件“微观世界中的物质变化”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微课课件“微观世界中的物质变化”
依据:“分子是否改变”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
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了。
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了,变成了新的分子。
中考热点
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2.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3.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发生了变 化
×

今日播下辛苦的种子,来日收下美好的回忆
:从 分子 角度 看, 水的 蒸发 有什 么变 化?
水 的 蒸 发
分离
+
氢原子
重新组合
氧分子O2
水分子H2O
氧原子
氢分子H2
化学变化
氢气在氯气中 燃烧生成氯化氢。

合 成 新 的 分 子 。
分 子 分 裂 为 原 子 , 原 子 再 重 新 组
化 学 反 应 的 实 质 :
从分子的角度,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努力是柴,成功是火,要想火旺,必须加柴
我愿为你的“火”添“柴”加油!加油!
微观世界中的物质变化

作者单位:高邑县第三中学 作者姓名: 孔翠彦


适用对象: 九年级
科目: 化学(人教版)
思考: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时,什么变了,
什么没有改变?
同种物质三种状态的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质在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 改变了。
思考
小结 :分子
角度解 释“物 理变化 ”,分 子本身 没有变 化。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PPT课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PPT课件

横行(周期):将 电子层数 相同的
元素,按 最外层电子数 递增的
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氢H
氦H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表格信息
3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16
S

32.06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练一练
(2019天水)静静发现炒菜所用的食盐为加碘食盐。
经查阅资料可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下图所示信息。
为遥 有知 暗不 香是 来雪 。,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态
练一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 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C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D 海绵能吸水
练一练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
的解释,合理的是( C )
A如.:质不子能数讲不氢同、氧两个元素B.相对原又子讲质个量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如外:层1电个子氧数原不子同
书写
大写 一大二小 F N Na Ca
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所有元素符号都有)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所有元素符号都有)
3、表示该元素的单质(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和 C Si P S)
3、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元素
D.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
有自己热爱的事, 是一种幸运。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① 5个氧原子 5O ② 2个铜原子 2Cu
③ 氮元素 N

最新人教版_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_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_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_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1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

1“最小粒子”是指构成这种物质的最小粒子,而不是粒子最小。

因为分子还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其物理性质。

因为一些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分子聚集表现出来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其物理性质。

2、分子的特点:①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②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③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一般地,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分子间间隔大小:气态>液态>固态利用①③两条特点可以解释: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间的变化、气体压缩等。

3、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考点2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1这里的最小粒子是指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特点1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2分子、原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3分子间、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实例水H2O、氢气H2铁Fe、硅Si、金刚石C、汞Hg主要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还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相互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考点3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变化概念主要特征微观结构举例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分子、原子都不变水蒸发变成水蒸汽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2、纯净物和混合物1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纯净物的组成、性质固定。

2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混合物的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3、注意: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元素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用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来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变化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变化
2. ⑴图1中⑴、⑵、⑶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盐酸与硝酸银溶液 反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
① ★以上均为复分解反应 ③ ★ ★三个反应的微观本质分别为: H+ + OH- = H2O; Ag+ + Cl- = AgCl↓; 2H+ + CO32- = H2O + CO2↑
⑵判断下列物质由何种粒子构成:
①H2、②O2、③Fe、④He、⑤CO、 ⑥CO2、⑦CuSO4、⑧K2CO3
其中①、②、⑤、⑥由分子构成 ③、④由原子直接构成 ⑦、⑧由离子构成
探究活动一、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组成、分类
⑶从微观角度认识酸、碱、盐的组成特征:
H+ ClA
Na+ OHB
Na+ Na+ CO3 2C
2. ⑴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⑵(m+2n):m 3. ⑴Zn+2HCl=ZnCl2+H2↑
⑵⑤④①②③
⑶ 2N
热烈感谢 各位专家莅临指导!
探究活动二、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
1. ★观察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H+ H+ 图4
H+
Cl-
SO42-
图1
图2
图3
⑴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⑵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⑶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⑷这两种酸溶液中都含有H+;
小结: 结构
决定
性质
探究活动三、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
1.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 列问题。
从微观视角 认识物质及变化
紫石中学化学组
探究活动一、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组成、分类

九年级化学小专题(二) 微观模型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小专题(二) 微观模型示意图

滚动小专题(二) 微观模型示意图1.构建模型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

“”“”“”分别表示氢、氧、氯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C)2.(2017·成都二诊)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3.(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 .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 .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4.(2017·黔东南)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有五种分子参加反应B .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3∶1C .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D .此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5.(2018·黔南)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

如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3__种氧化物;(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O +2CO=====催化剂2CO 2+N 2__;(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__不变__(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6.(2017·自贡)下面是A 、B 、C 、D 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是上述物质中的__A__(填字母)物质的水合物。

(2)上述物质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是__C__(填字母)。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B__(填字母),属于有机物的是__CH 4__(填化学式)。

(4)物质构成的最准确说法:D 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__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__构成的。

7.(2018·凉山)研究和探索物质间的性质,总是建立在宏观与微观之间,现有下列图示:(1)若C 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则C 与D 的质量比是__14∶27__;(2)若C 是氧化物,且A 与B 的分子个数比为4∶7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4NH 3+7O 2=====一定条件4NO 2+6H 2O__。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 物质构成的奥秘-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重难点.pdf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 物质构成的奥秘-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重难点.pdf

构成物质的微 粒
基本性质
1、体积、质量小 2、分子不停地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分 子
变化
4、? 物变:分子间隔的变化,而分子种类不变
应用 实质
物质变化的微观实质
物理变化:升华、凝华、气化、液化、冷缩热胀
化学变化:

水蒸气
通 电 氢气 + 氧气
nH2O
H2 O2
构成物质的微粒 1、体积、质量小
基本性质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Cl- 、O2- 、F- ) (由非金属得电子形成)
补充: 同类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氕、氘、氚
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的原子
【例2】若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微粒,则他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3
实际质量比 相对原子质量比
原子
定义: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相对原子质量 =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mC * 1/12 单位:1
金属:Mg、Al、Zn、Fe、Ag、Hg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He、Ne、Ar、Kr、Xe
结构
某些固态非金属:C、S、P 原子核 (+) 质子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 (-) 中绕子核做(不高带速电运) 动(H无中子原) 子序数
物质构成的奥秘-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重难点梳理及常考题型
构成物质的微粒 1、体积、质量小
基本性质
2、分子不停地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固小
4、?

分子
应用
变化 实质
物变: 化变: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变化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变化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变化——基于微粒观构建“换个角度看世界”的主题复习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郭建虹【学材学情】《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

微粒观是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构建的基本观念之一。

化学学习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可观察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符号构成的符号世界。

微粒观的形成对学生在三个领域的学习都有重要意义:利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事实和现象,利于学生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利于学生深化对微观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涉及物质微粒性的内容主要有: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复习课中怎样把这些散落在教材中的“珍珠”串联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是本节课设计的难点。

本节课以教材中化学的定义‘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为明线,以不同表征的变换为暗线,对教材中相关知识进行整合。

本节课,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通过三个主题活动,应用宏观与微观结合、思维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变换认识化学世界的角度。

从熟悉的教材插图出发,可视化的微观示意图将微观世界宏观化,利于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的转化;不同反应的机理比较,拟人化的粒子战争,将化学变化的本质展露无遗;学生亲历经典实验的探究,探究“电解水实验中,水在电极端所发生的变化”,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宏观探究出发,到微观世界的探秘,再到符号表征的解密,进一步构建微粒观,感悟“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常见物质的微观模型再辨识,建立构成物质的粒子决定物质性质的思想。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再分析,从微观角度辨识不同化学变化的不同本质。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许多实验表明,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如水是由水的微粒构成,高锰酸钾是由高锰酸钾微粒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的微粒构成的。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这与构成它们的微粒有关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又能化合生成水,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微粒不同,而构成它们的微粒就体现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二、微粒的特点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无论气体、液体、固体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而这些微粒都是不断运动的,当我们走近花圃,会闻到花香,打开酒精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些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

2、微粒之间有空隙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就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三、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很小(2)分子的体积很小(3)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4)分子间有空隙(5)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了水分子,水分子也不再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

四、原子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而原子不能再分。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二: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二: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二: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化学是一个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它探究了世界万物的本质,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揭示了原子、分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化学的学习中,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化学实验和应用的基础。

在化学学习的早期阶段,学生们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二: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为学生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理解。

一、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重要性在学习化学时,需要将物质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

物质的微观结构关系到化学反应的进行和化学变化的发生。

毫无疑问,深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只有理解了物质的微观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简介在上述教案中,我们将学习什么是物质在微观上的结构,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我们将会详细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结构,并掌握如何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确定它们的化学性质。

我们还将学习键的概念,重点讨论原子间键的形成和类型。

本课程将介绍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以展示学生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程度。

三、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在化学学习的初期,学生可能会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感到混淆不清。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讨论它们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并且在理论上做出明确的解释。

2. 原子间键的种类学生们需要了解原子间键的种类,包括金属间的金属键、原子间的共价键和离子间的离子键。

学生可能会认为它们很相似。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理论和实验上详细掌握它们的区别和共性,这样学生们才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3. 课程应用的问题在本教案中,我们将讨论几个实际的应用问题。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微观世界剖析.doc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微观世界剖析.doc

专题二:物质的微观世界(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和原子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 分子很小 (体积小、质量小 )(1)原子很小 (体积小、质量小 )(2)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性质(2)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 分子间有间隙(3)原子间有间隙(4)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构成的描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如:双原子分子:由 2 个原子构成的分子 (如: H2、 O2、 N2、HCl 等 )多原子分子:由 2 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如 H2O 为三原了分子, )2、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2)原子结构示意图① m 决定元素种类;② n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③m=2+8+ n;④在化学反应中,n 可变, m 不可变。

(3)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普通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叫做离子,如Na+、Cl-、SO42-等。

(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 (或原子团 ),如 Na+、 Mg 2+、 NH4+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或原子团 ),如 Cl-、 S2-、SO42-(3)离子的形成:金属原子一般失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一般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4)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电荷,数目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或1 个单位负电荷时,“ 1省”略不写。

如Na+、Cl-、 Mg 2+、 S2-、 SO42-等。

(5)原子和离子的比较粒子种类离子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粒子结构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区别粒子电性中性正电负电联系(二)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分类1 、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对宏观现象进行微观分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对宏观现象进行微观分析

对宏观现象进行微观分析专题复习(2)——离子之间的反应广州市晓园中学练梦婷一、学情分析物质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后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但初中生对微观认识能力比较弱,对宏观(现象)表征、微观(结构)表征、符号表征不能有效地统一、迁移和深化,如看不懂微观变化示意图,不能解决一些有关微观粒的题目,因此有必要进行物质微粒观和解题思维方法培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能写出离子符号。

(2)能用微粒观观点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原因。

(3)知道宏观现象——微观分析——符号表达之间的联系,并进行准确地表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形成“宏观现象──微观──符号”的化学学科思维方法。

(2)通过类比、类推,加深对类推法、类比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化学学习中形成物质微观构成的认识,加深对世界物质观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 用微粒观观点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原因。

2、难点: 掌握宏观现象—微观分析—符号表达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地表达。

(3)硫酸铜溶液中的微粒有___ ________________。

【小测2】溶液的颜色:含的溶液一般呈蓝色;含的溶液一般呈浅绿色;含的溶液一般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色。

蓝色沉淀主要是红褐色沉淀主要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投影学生答案【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对宏观现象进行微观分析。

让我们先来回顾酸碱盐的第一类反应——复分解反应【学生】回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设疑】为什么呢?【类型一】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演示实验】1、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①、把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②、把稀盐酸滴入已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学生】描述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物质的微观世界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物质的微观世界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物质的微观世界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之物质的微观世界,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物质的微观世界及化学基本概念,其中原子核中原子的组成、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同位素、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中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

化学键及其基本类型中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的基本类型;影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熔沸点的因素等。

最新-九年级化学 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知识点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最新-九年级化学 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知识点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原理复习方法指导化学基本概念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化学思维的细胞,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反映。

就初中化学而言,概念繁多(有近百个),要较好地掌握概念应做到以下几点:1、弄清概念的来胧去脉,掌握其要点,特别注意概念的关键词语。

2、要分清大概念和小概念,掌握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概念分成块,串成串,纵横成片,形成网状整体,融汇贯通。

3、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化学概念的意义。

化学基本原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化学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要较好掌握这些理论,应做到以下几点:1、掌握理论的要点和涵义。

2、抓住理论要点和实际问题的关系,注意理论指导实际,实际问题联挂理论。

3、加强练习,深化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

知识结构梳理专题1 物质的微观构成一、中考复习要求1、 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将它们进行区分。

质量守恒定律 可溶性碱 不溶性碱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无氧酸含氧酸 氧化物 化学方程式 溶液 混合物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吸热现象 放热现象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原子结构简图 离子结构简图 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化学式 化合价 物质 分类 变化 元素 原子分子 离子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组成结构 质子 电子 中子 核外电子排布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溶剂 溶质2、会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准确描述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从微观角度简单认识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

二、基础知识回顾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2、原子的结构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原子的质量。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 种类。

原子核 ①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利用微观模型再认识物质的分类和认识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利用微观模型再认识物质的分类和认识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课利用微粒模型再认识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引课: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我们初中化学学习上的一重点、难点问题。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到现在还有部分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比较难于清楚的掌握有关内容。

今天这节复习课我们再一起复习相关内容,利用微粒模型再认识物质的分类和变化,使同学们能有更多的收获!学习目标:能根据微观模型: 1.会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2.会判断物质发生变化的类型;3.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回顾教材中几种分子的模型: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H2O O2H2一、根据微观模型对物质分类检测题1:用分子的观点看,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检测题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二、根据微观模型判断物质的变化检测题3科学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 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一倍,则M 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 B C D思考:请从分子的角度,结合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模型,想一想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A B C D温度升高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三、根据微观模型写化学方程式请根据上面的模型图,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检测题4下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测题5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 4︰1︰3B. 3︰1︰2C. 4︰1︰2D. 3︰1︰3检测题6右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物质的微观世界(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1)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分子间有间隙(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1)原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2)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原子间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2)原子的构成:由单原子构成的物质如:Fe、C、S、Cu等(3)分子构成的描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如:双原子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如:H2、O2、N2、HCl等)多原子分子:由2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如H2O为三原了分子,)2、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2)原子结构示意图①m决定元素种类;②n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③m=2+8+n;④在化学反应中,n可变,m不可变。

(3)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普通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Na+、Cl-、SO42-等。

(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Mg2+、NH4+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S2-、SO42-(3)离子的形成:金属原子一般失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一般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4)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电荷,数目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或1个单位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Na+、Cl-、Mg2+、S2-、SO42-等。

(5)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粒子电性中性正电负电联系(二)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分类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类原子”包括:(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Cl-35、Cl-37两种原子都属于氯元素;(2)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化合价的元素,如0、+1、+3、+5、+7、-1价的氯元素;(3)质子数相同的单核离子,如Cl-属于氯元素。

2、分类:(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3、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4、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

(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关系元素是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分子、离子是物质的微观组成。

分子:一部分单质和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氢气(H2)、氧气(O2)、水(H2O)等。

原子:金刚石等固体非金属(有例外,如碘)、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离子:离子化合物均由离子构成,如氯化钠,典型的金属元素(如Na、Mg等)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如F、O、Cl、S等)形成的化合物均是离子化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当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时,叫作氧化物一、化学式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

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它是由磷(P)元素与氧(O)元素组成的,每个五氧化分子物质原子离子结合得、失电子失、得电子分解二磷分子中有2个磷原子,5个氧原子,所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 2O 5。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H 2O 为例)⎩⎨⎧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一种物质:水宏观1)(⎩⎨⎧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微观)2(⎩⎨⎧的质量=1:8质量比:氢的质量:氧表示组成物质各元素的=2:1之比:氢原子:氧原子中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一个分子表示物质进行量的计算)()3(3.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

(1)化学式的书写:(2)化学式的读法①固态单质直接读名称:如Cu 读作铜;气态单质在名称后加“气”,如H 2读作氢气。

②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某化某”,例如:ZnS 读作硫化锌。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个数,如Fe 3O 4读作四氧化三铁。

4.化学符号周围各数字的意义写在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叫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跟化学式中所有元素的原子都有关系。

如果化学式前填上化学计量数,它们就只有微观含义了。

因此,数字的位置不同,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也就不同。

如:要点提示要正确理解符号中2的意义:2H 2表示2个氢分子;2H 表示两个氢原子;H 2O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H 2表示一个氢分子。

二、化合价 1.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叫做元素的化合价,它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非常密切关系。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元素化合价是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其化合价,它与离子符号的书写是有一定区别的,如下表是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跟离子表示方法的区别:3.化合价的一些规律(1)在化合物里,氧通常显-2价(因为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

氢通常显+1价(因为氢原子外层只有1个电子,易失去或使一对电子对偏离)。

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易得到电子或使电子对偏向)。

但在非金属氧化物里,氧显负价,另一种非金属元素显正价(因为氧原子得电子能力很强)。

(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

例如,在FeCl2、FeCl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3,在H2S、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

可变的原因是这些元素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既可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也可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而且得失电子数目可以不同。

(5)某些原子团也表现出一定的化合价。

例如,在硫酸锌里锌为+2价,硫酸根为-2价;又如,在氢氧化钙里,钙为+2价,氢氧根为-1价〔简要说明: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组成该原子团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例如氢氧根的化合价是(-2)+(+1)=-1〕。

4.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化合价与化学式关系归纳成下表:5.牢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联系主族原子的结构图进行推导!()记忆要诀一价钾钠银氢氟,二价钙镁钡和锌,铝价正三氧负二,以上价态要记真;铜一二来铁二三,碳硅二四要记全,硫显负二正四六,负三正五氮和磷;氯价通常显负一,还有正价一五七,锰显正价二四六,最高价数也是七。

6.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7.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原子团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才能成为物质。

8.化合价的计算计算元素的化合价首先要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其次要了解化合价遵守的法则,即在一切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为零,以不变应万变。

如:计算高锰酸钾中锰的化合价时依据钾(K)+1,而氧(O)-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根据化合价法则,+1+x+(-2)×4=0,x=+7,所以KMnO4中锰的化合价为+7。

9.化合价的应用(1)检验化学式正误(代数和是否为0)。

(2)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要点提示①只有确切知道某物质存在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而绝不能根据化合价,随意乱写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②一般把正价元素写在前面,负价元素写在后面,但也有不能这样写的,如NH 3,N 为-3价,H 为+1价。

③如果需标明原子团的个数时,应把原子团加上括号,再把数字写在右下角。

三、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计算(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100⨯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质量分数=(3)元素的实际质量=物质的实际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量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例如:计算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氮的相对原子质量⨯⨯即100%=35%316212142⨯⨯+⨯+⨯⨯14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要点提示在计算质量分数时,一定把所求元素的原子个数找清楚,不要漏掉,如例题中每个硝酸铵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

因此计算氮的质量分数时一定要注意用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2,有时在进行此类题的计算时,通常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一定量的某物质中所含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练习题1、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听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B.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食物腐败说明分子发生了变化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间隔很小;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酒精挥发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3、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干冰B.碳酸钠C.金刚石D.铜4、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

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5、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食盐、干冰B.胆矾、石灰水C.红磷、烧碱D.水银、生理盐水6、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7、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