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
(又称随意后注意)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
(正迁移、负迁移)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心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动力:是指人对各管事物的态度以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和基本动力。
3.心理特征: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并稳定表现的特征。
4.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和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
5.相关研究法:是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的方法。
6.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7.心理测验法:是运用标准化测验工具(问卷或量表)度量个体间对某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中的反应差异。
8.调查法:是指就某问题要求被调查者自由表达意见或态度,以此分析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9.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10.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
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1.无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12.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反射,其神经连系是暂时的。
13.经典型条件反射: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着某个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
14.动力定型:在社会实践中,如果一个人长期的从事某项活动,客观刺激按先后与强弱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具有系统性机能,把这些刺激有规律的协调成条件反射链锁系统。
15.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个体的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16.强化:是个体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及任何可以增加先前反应频率的事件。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学科: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致力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级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
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心理健康: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行为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并记录及进行分析,以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调查法:就某个问题要求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谈话法:根据预先拟定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级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
测验法(人格):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索和鉴别的方法。
横断研究法: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纵向研究法:对被试进行较长时间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观察、记录。
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的质的变化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法: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投射测验: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动机、态度。
感情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
意识与注意意识(心理活动):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无意识:不能觉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前意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过度层面。
催眠: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注意: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4.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5.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6.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7.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8.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9.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10.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式,即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11.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13.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14.突触: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15.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16.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17.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18.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它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仪器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2、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4、主观能动的反映: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屏息:在注意紧张时,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歇的现象,即所谓屏息。
7、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8、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9、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有意注意在认识地位、作用逐渐提高和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10、注意的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11、注意的稳定性: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上时间的长短。
12、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在进行某种活动的时候,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
13、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6、知觉的选择性: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17、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18、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
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一、1、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2、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3、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4、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5、学习: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6、智慧技能:加涅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之一,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7、情境性问题解决: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结构不良问题。
8、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9、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10、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11、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三、12、学习的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13、图式:这里指巴特利特的术语,是个体头脑中原有的观念,对个体的记忆和提取新信息会产生重要影响。
14、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描述的一种条件作用形式,指原先的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重复匹配呈现,获得了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15、操作条件反应:斯金纳描述的条件作用形式,指机体自发的反应因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
16、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P4)2、被试:指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P13)3、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
(P19)4、因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
(P19)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P41)6、绝对感受性:人能觉察出客观事物最小的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P50)7、差别感受性:指人刚刚能觉察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P50)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P51)9、感觉对比:指感受器因同时有两种刺激或先后相继的两种刺激,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P52)10、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反映。
(P55)11、空间知觉: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和远近等空间关系的反映。
(P65)12、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P66)13、运动知觉: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及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
(P67)14、记忆: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以及再现。
(P83)15、外显记忆: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的提取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P87下)16、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有意提取的情况下,个体已有的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P88上)17、遗忘:指信息不能够从信息系统中提取,或者提取发生错误。
18、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作用。
(P103)19、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作用。
(P103)2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P135)21、抽象: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进行认识的过程。
(P137)22、集中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2、意志:与改造世界相联系的自觉确定目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并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两个部分,其中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4、注意:是意识或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它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5、注意的起伏(动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现象。
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12秒。
6、注意的分散(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7、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8、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9、注意:注意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在观察之前,要确定目的,拟定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要始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观察过后还要进行归纳和整理,所以说观察又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10、记忆:是人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比感知觉更复杂的心理现象。
11、遗忘:识记过的内容不能或者错误的恢复和提取叫做遗忘。
12、表象: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呈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3、想象:是人脑对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14、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 xīn lǐxué]基础释义•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学科。
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
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任务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详细释义•研究心理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
据不同研究领域和目的分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
例句• 1. 对于心理学我是一窍不通,所以不敢对这篇文章妄下雌黄。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歪曲的知觉。
5、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6、观察力:指敏锐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的知觉能力,是人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7、绝对感受性: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8、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9、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量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10、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1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2、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叫~。
13、有意注意:有……,需要……。
14、有意后注意:有……,但不需要……。
15、注意的广度: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注意的对象的数量的多少。
16、注意的稳定性:我们的注意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17、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18、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和要求,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
19、元认知:人对于自己认知的认知。
2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1、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现象。
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心理学:是以研究心理现象、探究心理本质、揭示心理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注意:一般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心理本质: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操作事件而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脑作为物质基础,通过后天的社会影响和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高原现象: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上升,有时会岀现暂时停顿现象,叫做高原现象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记忆的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缺一不可。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高级认识活动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
心境:是一种具有持续性、弥漫性的微弱情绪状态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成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
人格:又称为个性,是指体有别于他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受一定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气质:是反映心理活动的动力反面的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天赋性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岀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识记:是反复感知信息材料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
根据识记时的目的性和是否需要付岀意志努力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是否理解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内部组织起来的,调控学习思维等活动的程序性知识技能:是指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的方法能力的个体差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简答题: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意识的基本特征:觉知性、能动性、历史制约性无意识的特点:自发性、隐蔽性、非理性非逻辑性、持久性稳定性无意识的功能:选择的功能、内控-调节的功能、引导作用、评价功能意识的特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意志的品质: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思维的基本过程:1 .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 .系统化和具体化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生物性和社会性气质的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性格的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以后注意心理学基本研究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出现2.无关动作停止3.呼吸变的轻微而缓慢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意志的基本过程: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描述、解释、预测、运用和控制情绪情感的作用:适应环境、调控认知和行为、传递信息、影响身心健康意识的感念:1.意识是一种觉知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学名词解释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2、思维:是人脑间接地概括地对客观事物的放映。
人的思维是借助概念、表象和动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
3、情绪: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ion)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是个体对当前所面临的事物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形成的观点之间的关系的体验和反映。
4、心境:心境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5、人格:一般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性格:性格(character)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7、潜意识: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原始冲动或本能欲望。
8、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如情绪状态、记忆、智力等。
9、心理应激: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10、认知评价: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同时也估计面临应激源时个体可动用的应对应激源的资源。
11、应对: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稳定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12、心身疾病: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sysiological diseases),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的合,差异特征。
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如望梅生津。
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一般分为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觉感受性。
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
由感觉器官。
传导神经。
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 .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心境:是微弱而持久地情绪状态。
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规律性的答应活动。
3、观察法: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4、品德:品德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
品德的形成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也受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5、道德情感:它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按内容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和自尊感。
6、道德意志:它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7、意义障碍:学生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
8、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身以外的标准所支配。
9、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
10、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个人之间、群体内部以及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持社会安定团结、发挥群体的实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心理相容:班级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
12、小团体:班级是一种正式群体,其中还包含若干由于小学儿童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简称小团体。
13、规范: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某种集体期望。
就其本质而言是对面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因为规范实际上表明班级希望其成员做什么和怎么做。
14、舆论:它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
它具有评论作用。
15、凝聚力:它是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班级凝聚力是在一系列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16、个性: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6.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但广义的讲,它也包括动物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只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师资培训和学业考试,并推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等。
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章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规律的科学。详细的说,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它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
第三章感觉与感知
1.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他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影象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3.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一集中。
4.生物节律:人和动物的一些行为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比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动物的冬眠;人的心理活动也体现着周期性变化,比如白天工作,夜晚睡觉,等等。这些节律称为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他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时间的进程。
5.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他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的循环,此外,也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比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研究发现,在完全与外部时间线索隔离的条件下。人依然能够显示出日节律。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中隔离的情况下,周期为25小时。
心理学 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探讨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原理和规律。
二、认知:认知指的是人们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知觉、思维、记忆和决策等方面。
三、情绪:情绪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快乐、愤怒、悲伤等不同的情感状态。
四、行为:行为是个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反应,包括生理上的动作和心理上的表现。
五、研究:研究是通过经验或训练改变行为的过程,包括条件反射、观察研究、语言研究等不同形式。
六、记忆: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历进行存储和回忆的能力,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
七、意识:意识是人们对外界和内部体验的感知和认知,包括
觉醒状态、注意力、自我意识等方面。
八、人格:人格是个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包括性格、价值观、态度等方面。
九、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
思维和情感等方面,探讨群体、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问题。
十、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
中的心理发展,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等不同阶段。
十一、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通
过评估、诊断和治疗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和疾病。
以上是一些心理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与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就是同义语。
3、习得性无助感: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与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课件)4、有意后注意:就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的特征,它与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5.知觉:可以被瞧作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
6、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就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与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与提取的过程。
(课件)7.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8、遗忘:就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与再认或者就是错误地重现与再认的现象。
9.思维:就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就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与内在联系。
10、想像:就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情商:就是人认识情绪与管理情绪的能力,包括五部分,即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挫折承受能力。
12、智力:就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13.比率智商: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IQ=(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100%14、离差智商:以智力的正太分布曲线为基础,将人们的智商瞧做就是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太分布,离差智商=100+15*标准分(标准分=(被试测验得分-团体的平均分数)/团体分数的标准差)15、性格:就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6、个性: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与。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关键期:有些研究者根据动物心理实验提出了“关键年龄”或“关键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3.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出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
4.智商:是智力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5.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6.诱因: 指能够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和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7.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8.挫折: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反应。
9.构想:指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成特质。
10.焦虑(障碍):指受不合平现实或不合平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11.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12.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下由催眠师生诱导形成的。
13.心向:也称“心理定势”,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14.概念: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示。
15.内涵:概念所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外延:是概念的范围16.推理: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17.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名句1. 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的学科,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2. 认知:认知是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3. 注意:注意是指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 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5. 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 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描述或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7.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描述,而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以下是心理学经典语句的解读:1. “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感知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人的存在是通过自己的感知来确认的,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都是独特的,因此每个人的存在也是独特的。
2. “他人即地狱。
”——这句话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冲突和矛盾,这些经历可能让我们感到痛苦和不安。
但是,通过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成长和启示。
3. “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限制。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做不到某件事情,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限制,认为自己不能做到。
通过挑战自我限制,我们可以发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超越。
4. “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去做。
”——这句话鼓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心理学中,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幸福的关键。
5. “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一种需要被满足的渴望。
”——这句话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目标。
人们之所以会做出某种行为,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或渴望。
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以及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些经典语句在心理学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2、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3、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
4、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特性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5、问卷法,将要研究的问题印在纸上,并要求参与者以答卷的方式作答。
6、测量法,是运用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儿童进行测查,从而研究儿童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7、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的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测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8、文化比较法,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发展维度,对来自不同文化或亚文化北京的研究对象加以观察、测量、实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9、胎教,就是通过调整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对胎儿进行训练和教育,以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10、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冲动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11、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1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发展与儿童的生活、游戏、学习有密切联系。
13、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记忆是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4、再认,是注意到当前刺激时过去曾经历过的刺激。
15、回忆,是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的过程。
16、定向反射,就是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
17、习惯化,是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不再产生变化或是反应下降的定向反应。
18、条件反射,是指主体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
19、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无意性特点,记忆内容的不完整。
20、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来源于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1、无意想象,是指无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22、有意想象,是指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23、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24、创造想象,是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的内容不仅新颖还具有开创性。
25、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主观反映。
26、直观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
27、具体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的思维,它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形态,也是思维发展的毕竟阶段。
28、抽象逻辑思维,是在实践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
它是以表象为材料的。
29、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
30、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对事物间或者事物与它们特征间的联系的反映。
31、推理,是判断与判断间的联系,是在已有判断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
32、元认知,是指反映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知”。
33、“妈妈语”,又称为“儿向语言”,通常指母亲指向婴儿的语言,它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高度夸张等特征,并具有强烈的起伏性。
34、语音范畴知觉,是指能够听出口语中分属不同范畴的语音之间的差异。
35、词汇语义,指的是理解句子中各个词语的意义。
36、命题语义,即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
37、快速映射,指在单独的一次或几次接触中,幼儿就能够快速习得某个单词的全部或部分意思。
38、心理理论,是个体为了解释和预测行为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39、语法,是由一系列语法单位和有限的语法规则构成,是语言中最为抽象的基础系统。
40、语用,即对语言的运用。
包括对语言意图的把握和语言后果的觉察等。
41、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我向”语言,是儿童自己给自己说话,其主要功能不在于交际。
它对言语、心理发展起作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
42、社会化语言,是一种“他向”语言,其目的是对听话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传递信息、批评与嘲笑、祈使与威胁、提问与回答等。
43、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事物和内部需要的关系的主观体验,包括生理、表情和体验等多种成分。
44、高兴,是个体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45、社会性微笑,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的婴儿的微笑。
46、生气,是愿望不能实现或目标受阻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47、伤心,是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或在自己的理想或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48、害怕,是因为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
49、陌生人焦虑,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的反应。
50、移情,是儿童观察他人情绪反应时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
51、自我意识情绪,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个体根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
包括感到自豪、羞愧、内疚等。
52、情绪理解,是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和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53、表情识别,是反映出儿童通过表情推测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能力。
54、社会参照,当婴儿遇到不熟悉的情景或陌生的物体时,他们会主动从信任者那里寻找情绪线索作为行动参照。
55、情绪线索,儿童根据表情、情景、个体等多种线索来推断情绪。
56、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57、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
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58、亲自关系,是指在血缘和共同生活的背景下,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
59、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的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60、陌生情境技术,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进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
是爱因斯沃斯发明的测量孩子依恋情感发展的。
61、同伴,是指儿童相处的,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62、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儿童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63、师幼关系,指的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其他早期教养机构中形成的师生关系。
64、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基于生物性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品质特征,包括性别概念、性别角色知识、性别行为模式等三方面。
65、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和精神面貌。
个性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结构。
66、气质,是与个体生理特征,特别是与脑神经活动特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67、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68、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69、智力,是儿童认识世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儿童完成各种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70、自我,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部原因。
71、自我概念,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
它是指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方面或描述性内容,所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
72、自尊,是一个个体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73、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所支持的、据以对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调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74、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判断。
75、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76、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77、道德判断,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