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初中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特性
细菌的生理特性
生理特性
生理——生命活动机理(食、住)
生命活动——营养、呼吸、环境卫生 营养物及其获取方式——营养 营养物质的代谢
——呼吸
那些环境因素使细菌病、死?——环境
卫生
• 食(营养、呼吸)
营养物的种类、用途及营养物的吸收方式
水、盐、“粮食” 异养-自养;吸收方式—四种
提问:什么是化能自养菌? 自养——碳源CO3- 化能——以
?物质氧化产能
S、H2S、H2、NH3、Fe
• 种类:硫细菌 ( 硫化细菌和硫磺细菌 ) 、(亚)硝
化细菌及铁细菌、氢细菌。
• 例如,亚硝化细菌进行有机物合成反应如下 • 2NH3 + 2O2 HNO2 + 4 H + 619千焦耳 • ATP • CO2 + 4 H [CH2O] + H2 O
① 无机营养细菌(自养菌)
无机(自养)—CO2、CO和CO32提问:能否也利用有机物呢?
• 绝大多数能, “能吃苦也能享福”,优先利
用; • 又根据能源不同 • 又分为光能自养型细菌和化能自养型细菌。
(1)光能自养细菌(无氧有光)
只有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
较洁净的光照池塘无氧臭(H2S) 区
10%~20%干物质 10%无机盐
70%~90%水
90%有机物
细菌化学成分示意图
一、细菌营养物组成及生理功能
传统上根据功能不同对营养物归类
水、无机盐和碳源、氮源、能源、生
长因子等。
(一)水
提问:水对细菌有哪些作用?
1)溶剂作用
2)运输物质的载体
3)参与生化反应(如脱水、加水反应)
02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原理:
葡萄糖
丙酮酸 大肠杆菌分解 (无脱羧酶) 乙醛 乳酸 甲酸 琥珀酸 乙酰甲基甲醇(呈中性) (pH>5.4) 碱性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产气杆菌脱羧酶作用
乙酸
乙醇
二乙酰
(pH≤4.5) 与蛋白胨中精氨酸的胍基作用
加入甲基红
pH 4.4-4.6
(红→黄)
呈红色 ( V.P. -) M.R. +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2-1 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按其功能分 为:物质摄取、生物合成、聚合作用 及组装四个步骤。
一、物质摄取 :指从周围环境获得营养 。 营养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1、单纯扩散(被动扩散):细胞膜两侧的 物质靠浓度差(浓度梯度)进行分子扩散的 过程。 特点:1)无特异性和选择性,速度较 慢。 2) 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2、促进扩散:指某些物质与位于细胞膜上 的特异性载体蛋白相结合,而将其转运到细 胞内的过程。 特点:1)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 2)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
四、组装:细菌细胞结构的组装有两种方 式: 1、自我组装:如鞭毛、核糖体等 2、指导组装:如细菌表面的膜结构等
§2-2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1、繁殖方式:二等分分裂法。 2、繁殖速度: 世代时间: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所需 的时间 称为世代时间。 有的细菌繁殖快,如大肠杆菌及许多其 它病原菌(体)在适宜的条件下,20分钟 分裂一次(即一代),而有的细菌繁殖慢, 如分枝杆菌需18-24小时才分裂 一次。
3、主动输送:指某些物质与位于细胞膜上的 特异性载体蛋白相结合后逆浓度梯度“泵”入 细胞内的过程。 特点: 1)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 2)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4、基团转位:指物质在运输的同时受到化学 修饰,从而源源不断输入细胞的过程。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二、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与其他生物类似 吸收的各种前体代谢物通过各种代谢途径, 合成所需物质: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及其大分 子物质。但细菌不能自身合成,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细菌 的合成途径和合成能力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以及代谢产物也 不尽相同,可作为细菌鉴定指标。
三、聚合作用(polymerization)
3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此时因营 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 速度下降,死亡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 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该朔细菌的形态 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革兰氏阳性菌此时 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大多此时产 生。大肠杆菌的稳定期持续约8h。 4、衰亡期 (decline phase)细菌开始大 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 新的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细菌 的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进 行鉴定。
特点:
需要特异性的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消耗能量
运输SO42-、PO43-、糖(真核)
胞外
细胞膜
胞内
促进扩散示意图
3、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
特点: 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方式 可逆浓度梯度运输,耗能 需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运输有机离子、无机离子、氨基酸、乳糖等糖类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主要内容:
细菌的代谢
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生化试验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有独立的 生命活动,涉及复杂的新陈代谢。 细菌的生理涉及细菌的组分、营养 要求、能量代谢、生物生长合成繁 殖及基因调控等。
细菌与动物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有如下几点:
病原微生物学,第二章细菌的生理,包括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细菌的代谢
典型的生长曲线 (Growth curve)
延 滞 期 对 数 期
稳定期
衰亡期
时期的划分:按照生长速率常数(growth race constant)不同。
第四节 细菌的代谢
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细胞内发生的各 种化学反应的总称,由分解代谢和合成代 谢两个过程组成。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1. 发酵: 2. 呼吸:需氧呼吸
一般20 min分裂一次,一个细菌经10个小时可以繁殖 10亿个,24小时可以繁殖272个细菌。
3.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生 长 曲 线
1.迟缓期:(lag phage) 2.对数期:(logarithmic phage):20 21 22 2n
3.稳定期:(stationary phage) 4.衰亡期:(decline phage)
引起发热的物质。
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G-菌,热原质即其细
胞壁的脂多糖。
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气灭菌(121℃、20
min) 不被破坏,250℃高温干烤30 min或180℃,4 h才 能破坏热原质。
2. 毒素(toxin)与侵袭性酶:
外毒素: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繁 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毒素,毒性强,化学成分: 蛋白质。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 解后才能大量释放到菌细胞外,毒性较弱。 侵袭性酶:损伤机体组织,促进细菌、毒素入侵。
厌氧呼吸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㈠ 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不同细菌的酶不完全相同,对同一种营养物 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也不相同,因此可 以通过不同的代谢产物来鉴定细菌。
1.糖发酵试验:
葡萄糖 HCOOH 脱氢酶 CO2+H2
2.细菌的生理
三、繁殖方式与速度 细菌的生理
在培养物中不 断加入新鲜营养物 质,同时移去其中 的大量代谢产物, 使细菌长期保持对 数生长状态。 连续培养装置
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概念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三、繁殖方式与速度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
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
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3、鉴别细菌的生化检测试验有哪些?
菌体重量增加和体积长大
生长(growth)
细菌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开 始分裂,个体数目增加
繁殖(multiplication)
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概念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细菌的生理
1. 营养物质(nutrients) 水 碳源:自养菌(autotroph) 异养菌(heterotroph) 氮源 无机盐:嗜盐菌(halophile)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常用培养基种类
厌氧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增菌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生长情况
固体培养基中 菌落(S型) 菌落(R型)
菌苔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液
体
培
养
基 中
沉 淀 生 长
混 浊 生 长
表 面 生 长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半 固 体 培 养 基 中
无动力
有动力
细菌的生理
致病性
细菌素—细菌分型、流行病学调查 抗生素 维生素
治疗
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概念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三、繁殖方式与速度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3)流动蒸汽消毒法
(4)间歇蒸汽灭菌法 应用: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的灭菌
(5)高压蒸汽灭菌法
应用最广泛,灭菌效果最好 压力—103.4KPa(1.05kg/cm2) 温度—121.3℃ 维持时间—15~20分钟
应用: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
相同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力比干热大,原因: 1、蛋白质在有水的条件下,易变性 2、湿热穿透力强 3、湿热存在潜热
3.鉴别培养基 利用细菌分解糖类 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 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底物和指示剂, 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
如:单糖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 培养基、克氏双糖铁琼脂等。
4.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抑 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利于所需细菌的生长。
如: SS琼脂
麦康凯培养基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
一、分类原则与层次
❖ 原则:传统分类、种系分类 ❖ 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 ❖ 在细菌中常用属和种、亚种、型(噬菌体
型、血清型、生物型等)
❖ 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 同菌株(strain)
❖ 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具有某种细菌典型 特征的菌株
❖ 最具权威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殖体(包括结核杆菌)、真菌和大多数病毒 (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含碘消毒剂:
皮肤黏膜、物体表面等
醇类消毒剂:
3、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
细菌芽胞、结核杆菌及某些抵抗力较强的真 菌和病毒 (包括季铵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氯己定 (洗必泰)、高锰酸钾等)
皮肤黏膜、物体表面、 地面等
(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波长:265~266nm 原理:损伤细菌DNA 特点:杀菌力强、穿透力弱
第二章细菌生理
㈡细菌的营养类型
1.自养菌 本身具有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强, 能以简单的无机碳化物作为碳源,合成菌体所 需的复杂的有机物质。
2.异养菌 无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差,必 须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 机物质
㈢细菌摄取营养的方式
1.被动扩散(简单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㈠水分(75~85~90%)芽胞含水50% 1.游离水或自由水,它是菌体内物质的溶剂。 2.结合水。与细菌体内其它成分结合。 ㈡干物质
1.无机物(2~3%):磷、钾、硫、钙、镁、 铁、钠、氯及锰等。 2.
⑴蛋白质(50~80%)核物质、细胞浆和 其它构造中均含有蛋白质 。
第二章细菌生理
二、细菌的营养 ㈠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1. 水 80%(湿重)营养物质的吸收、排泄及 代谢过程中的有关反应均需在有水的条件下进 行。
2.氮源 有机氮化物——氨基酸、蛋白胨(供 合成碳、原生质和其他构造用)
3.碳源 糖类(单糖、多糖、有机酸、醇类、 脂类、氨基酸)
4.无机盐类 钾、钠、钙、镁、磷、硫、铁 5.生长因子 B族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 嘧啶等。
4.基团转位 在主动运输营养物质的同时实现营 养物质磷酸化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在细菌细 胞膜上有一种磷酸转移酶系统,能使糖分在进 入细胞膜的同时发生磷酸化。
第二章细菌生理
细胞膜构造
自由扩散
第二章细菌生理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特点
• 物质进入细胞的动力是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 这种运输方式不消耗能量,扩散速度慢. • 没有特异性,被运输物质不与膜上物质发生
异性。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热、酸、碱 都不稳定。 ⑵酶的种类 可分为胞外酶与胞内酶,胞外酶由 细菌产生,分泌于培养基中,大都属于水解酶; 胞内酶含于菌体细胞内,大都是氧化还原酶 。 2.细菌的酶类在医学上的意义 许多病原菌能合成与该菌毒力有关的酶。 利用各种酶的反应,对病原菌的鉴别、疾病的 诊断和发病机制的阐述等均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需要消耗能量; 营养物质可以进行逆浓度转运。
1. 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2. 化学渗透驱使转运系统
3. 基团转移
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
化学渗透驱使转运系统
基团转移
三、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营养物质 氢离子浓度(pH)
嗜中性菌:pH 6.0~8.0 (病原菌 pH 7.2~7.6) 嗜酸性菌:pH 3.0 嗜碱性菌:pH 10.5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
小分子 外界 营养物质
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
胞 质
分解代谢 catabolism 合成代谢 anabolism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发酵:细菌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
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以有机 物为受氢体。
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无机盐的作用
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
参与能量的储存和转运;
维持细菌的渗透压平衡; 参与细菌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营养物质必须先溶于水。 碳源---来源于糖类,提供能量。 氮源---来源于蛋白质、氨基酸等,合成菌体成分。 无机盐---钾、钠、钙、镁、磷、硫等。 生长因子---生长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如维生素、 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侵袭性酶 损伤机体组织,促进细菌侵袭和扩散
3. 色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色素(脂溶性) 铜绿假单胞菌—— 绿色色素(水溶性) 可用于细菌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4. 抗生素(antibiotics)
细菌的生理(重点)
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营养物质和合成各种所需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
细菌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能力,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获得能量,具有代谢旺盛、繁殖迅速的特点。
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一、化学组成1.与其他生物细胞相似,含有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糖类、脂类和核酸等多种化学成分。
2.水占75-90%,为主要成分。
3.去除水分后,主要为有机物,包括碳、氢、氮、氧、磷和硫。
还有少量无机离子,包括钾、钠、铁、镁、钙、氯等,用以构成菌细胞的各种成分、维持酶的活性和跨膜化学梯度。
4.还含有一些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组成,如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等。
二、物理性状1.光学性质细菌为无色半透明小体,细菌悬液呈混浊状态。
观察-染色法-相差显微镜。
2.表面积细菌体积微小,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细菌的内外物质交换。
3.带电现象细菌的固有成分50-80%是蛋白质,主要为兼性离子氨基酸组成。
G+菌的等电点pH为2-3G-菌的等电点pH为4-5因此,在弱碱性或近中性环境中细菌均带负电荷,等电点越低带负电荷越多。
意义:细菌的带电现象与细菌的染色反应、凝集反应和抑菌杀菌作用有着密切关系。
4.半通透性意义:细菌为了利于内外物质交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其细胞壁和细胞膜都为半通透性。
5.渗透压细菌体内由于含有高浓度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其渗透压极高。
革兰阳性菌渗透压高达20-25个大气压,革兰阴性菌也有5-6个大气压。
意义:细菌一般处于相对低渗的环境,有坚韧的细胞壁保护不致崩裂。
细菌若处于高渗环境中,菌内水分逸出,胞质脱水浓缩,细菌就不能繁殖。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1.水:溶解营养物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
2.碳源:主要来源于糖类,是合成菌体的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成分,又是细菌的能量来源。
3.氮源:来源于氨基酸、蛋白质等,合成菌体成分。
细菌的生理ppt课件
毒素和侵袭性酶
❖ 内毒素 G-菌的脂多糖
❖ 外毒素 G+菌和少数G-菌产生的蛋白质
❖ 侵袭性酶 损伤机体组织,促进细菌侵袭和扩散,
如卵磷脂酶(产气荚膜梭菌)、透明质酸酶( 链球菌)。
色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色素(脂溶性) 铜绿假单胞菌——-绿色色素(水溶性) 可用于细菌鉴别
无鞭毛 细菌
云雾状生长
沿穿刺线生长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 病原性诊断、治疗 医学中的应用 • 细菌学鉴定、研究
• 生物制品的制备
工农业
• 制造各种产品
生产中的应用 • 处理垃圾
• 制造菌肥农药等
基因 工程中的应用
表达重组DNA制备产品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细菌的分类层次 :以大肠杆菌为例
界 —— 原核生物界 域 —— 细菌域 门 —— 变形菌门 纲 —— γ-变形菌纲 目 ——肠杆菌目 科 —— 肠杆菌科 属 —— 埃希菌属 种 —— 大肠埃希菌种
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培养基 cultrue m品。
常用培养基种类
1、按物理性状分: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含1.5%琼脂 半固体培养基:含0.3-0.5%琼脂
2、按营养组成和用途分
厌氧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增菌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 固体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菌落(colony):
单个细菌分裂 繁殖成一堆肉眼可 见的细菌集团。
菌落(R型) 菌落(S型)
菌苔
• 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
混浊、沉淀、菌膜
沉
混
淀
2 细菌的生理 ppt课件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 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仅能在
有氧环境下生长
➢ 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 ➢ 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
能,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 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氧化还
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绝大多数细菌 pH为中性或弱碱性(pH 7.0-7.6)
❖个别如霍乱弧菌
pH为碱性 (pH 8.0-9.2)
❖结核杆菌
pH为酸性 (pH 6.5-6.8)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种名 属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属名+sp.(单数)或spp.(复数): 泛指某一属的细菌,不特指其中的某个菌种
如:Salmonella sp.表示沙门菌属中的细菌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葡萄糖 HCOOH 脱氢酶 CO2+H2
酵
试
验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阴性阳性VP Nhomakorabea试
大肠杆菌:-
验
产气杆菌:+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阳性 阴性
对照
甲 基 红 大肠杆菌:+ 试 产气杆菌:验
2020/10/10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李敏 副教授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4、气体环境
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与否,可分为四类: 专性需氧菌 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 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结核 杆菌、霍乱弧菌 专性厌氧菌 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 它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且 游离氧分子能杀死细菌。 微需氧菌 细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氧 浓度 ≻10% 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空肠弯曲菌、幽 门螺杆菌。 兼性厌氧菌 可以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但以有氧是 最好。大多数细菌。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 2. 3. 4. 5.
营养物质 酸碱度 温度 气体环境 渗透压
1、营养物质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
2、酸碱度
参与反应的酶需要适宜的PH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pH7.0~7.6。 特例:结核杆菌 pH6.6~6.8 霍乱弧菌 pH8.8~9.0
3、温度
病原菌均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7℃。
6、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抗 菌作用的蛋白质,杀伤有近缘关系的细 菌
掌握细菌生长繁殖所需条件 了解细菌的新陈代谢和人工培养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代时、热原质、抗生素 2、 细菌正常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 3、 什么是细菌的生长曲线?各期有何 实际意义?
4、VP试验
产气杆菌能使丙酮酸脱羧、氧化(在碱 性溶液中)生成二乙酰,后者可与含胍 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称 VP阳性。 大肠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VP阴 性。
5、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的细菌如 产气杆菌,分解枸橼酸盐生成碳酸盐, 同时分解培养基的铵盐生成氨,由此使 培养基变为碱性,使指示剂溴麝香草酚 蓝(BTB)由淡绿转为深蓝,此为枸橼 酸盐利用试验阳性。 大肠杆菌在含枸橼酸盐的培养基上不能 生长。
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的生理
Bacterial Physiology
教学大纲
❖ 掌握内容
细菌的生化反应及意义
细菌的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 熟悉内容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繁殖的规律
培养基的种类、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 了解内容
细菌的理化性状 细菌新陈代谢的特点 培养基的用途 细菌的属、种、型、株的概念
3.需氧呼吸: ——EMP+三羧循环+电子传递链(呼吸酶系) 1×G —— CO2 + H2O + 38×ATP
4.厌氧呼吸 1×G —— 乳酸+2×ATP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生化反应实验: 酶系不同 对底物分解能力不同 最终代谢产物不同
常见的生化反应
对
主要以糖类为底物,通过氧化或酵解释放能量, 并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ADP、ATP)储存起来。 具体的产能方式及其途径如下:
1.EMP(糖酵解) 1×G=2×丙酮酸+2×(NADH+H+)+ 2×ATP 2.磷酸戊糖途径(一磷酸己糖途径,HMP) 己糖——戊糖+12×( NADPH+H+)+ 1×ATP
对 糖 的 发 酵
VP试验 甲基红试验 单糖发酵试验
蛋
白
吲哚试验
质
的 发
硫化氢试验
酵
其
他
尿素酶试验
试
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分解代谢产物与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酶不一样,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样 ❖ 糖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伤寒沙门菌发酵葡萄糖,不发 酵乳糖
大肠杆菌具有甲酸脱氢酶 葡萄糖 HCOOH 脱氢酶 CO2+H2
微生物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
细菌类型 生长范围 最适生长温度 嗜冷菌 -5~30℃ 10~20℃ 嗜温菌 10~45℃ 20~40℃ 嗜热菌 25~95℃ 50~60℃
26
3.氢离子浓度(pH)
H+影响代谢过程酶活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多 数细菌最适pH7.2-7.6。 每种细菌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生长pH。 嗜中性细菌生长的pH范围是6.0~8.0 嗜酸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低至3.0 嗜碱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高达10.5。 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在宿主体内极易生存; 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在 pH8.4-9.2 生长最好 , 结核分枝 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5-6.8.
系列生化反应。
5
(二)、无机盐:
占细菌重量的2%~3%; 常量营养元素:
P、 K、 Ca、 Mg、 Na、Cl、 S等 微量营养元素: Cu、 Fe、 Zn、 Mn、 Si、Al、Co等。 作用: 构成菌体成分 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 调节渗透压
6
(三)、有机物
1.蛋白质和含氮化合物:
第二章 细菌生理学
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和合成营养物质, 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整个生理活动 的中心是新陈代谢,细菌的代谢活动十分活 跃而且多样化,乃至繁殖迅速是其显著的特 点。
研究细菌的生理活动不仅是基础生物学科 的范畴,而且与医学、环境卫生、工农业生 产等都密切相关。
1
2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4)化能异养菌:能量来源于化学反应,以有机物作为碳源。
病原菌
33
腐生型: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获得营养物质 寄生型:从活的寄生体内获取营养物质。
中间类型(兼性腐生或兼性寄生)如大肠杆 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细菌和其他生物细胞相似,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水分是菌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细胞总重量的75%~90%。菌细胞去除水分后,主要为有机物,包括碳、氢、氮、氧、磷和硫等。还有少数的无机离子,如钾、钠、铁、镁、钙、氯等;用以构成菌细胞的各种成分及维持酶的活性和跨膜化学梯度。细菌尚含有一些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组成,如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吡啶二羧酸等。这些物质在真核细胞中还未发现。
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细菌的转运营养物质的方式不同,即使对同一种物质,不同细菌的摄取方式也不一样。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环境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
营养物质充足的营养物质可以为细菌的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氢离子浓度(pH)每种细菌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 以及最适生长pH。大多数嗜中性细菌生长的pH范围是6.0~8.0,嗜酸性细菌最适生长 pH可低至3.0,嗜碱性细菌最适生长pH可高达10.5。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在宿主体内极易生存;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在pH8.4~9.2生长最好,结核杆菌生长的最适pH为6.5~6.8。细菌依靠细胞膜上的质子转运系统调节菌体内的pH,使其保持稳定,包括ATP驱使的质子泵,Na+ /H + 和K+/H+ 交换系统.
2.化学渗透驱使转运系统(chemiosmotic-driven transport system):该系统利用膜内外两侧质子或离子浓度差产生的质子动力(proton motive force)或钠动力(sodium motive force)作为驱使营养物越膜转移的能量。转运营养物的载体是电化学离子梯度透性酶,这种酶是一种能够进行可逆性氧化还原反应的疏水性膜蛋白,即在氧化状态与营养物结合,而在还原状态时其构象发生变化,使营养物释放进入胞质内。
生长因子许多细菌的生长还需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包括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少数细菌还需特殊的生长因子,如流感嗜血杆菌需要Х、Ⅴ两种因子,Ⅹ因子是高铁血红素,Ⅴ因子是辅酶Ⅰ或辅酶Ⅱ,两者为细菌呼吸所必需。
三、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水和水溶性物质可以通过具有半透膜性质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营养物需经细菌分泌的胞外酶的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细菌约20 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一个细胞经7 h可繁殖到约200万个,10 h后可达10亿以上,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耗竭,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渐减,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带电现象细菌固体成分的50%~80%是蛋白质,蛋白质由兼性离子氨基酸组成。革兰阳性菌pI为2~3,革兰阴性菌pI为4~5,故在近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细菌均带负电荷,尤以前者所带电荷更多。细菌的带电现象与细菌的染色反应、凝集反应、抑菌和杀菌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半透性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都有半透性,允许水及部分小分子物质通过,有利于吸收营养和排出代谢产物。
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的方式有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系统。
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指营养物质从浓度高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其驱动力是浓度梯度,不需要提供能量。将不需要任何细菌组分的帮助,营养物就可以进入细胞质内的过程称为简单扩散。如果需要菌细胞的特异性蛋白来帮助或促进营养物的跨膜转运称为易化扩散。如甘油的转运就属于后者,进入细胞内的甘油要被甘菌对温度的要求不一。藉此分为嗜冷菌(psychrophile),其生长范围-5~30℃,最适生长为10~20℃;嗜温菌(mesophile),生长范围10~45℃,最适20~40℃;嗜热菌(thermophile),生长范围25~95℃,最适50~60℃。病原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人体环境,均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人的体温,即37℃。当细菌突然暴露于高出适宜生长温度的环境时,可暂时合成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这种蛋白对热有抵抗性,并可稳定菌体内热敏感的蛋白质。
无机盐细菌需要各种无机盐以提供细菌生长的各种元素,其需要浓度在10-3~10-4mol/L的元素为常用元素, 其需要浓度在10-6~10-8 mol/L元素为微量元素。前者如磷、硫、钾、钠、镁、钙、铁等;后者如钴、锌、锰、铜、钼等。各类无机盐的功用如下:① 构成有机化合物,成为菌体的成分;② 作为酶的组成部分,维持酶的活性;③ 参与能量的储存和转运;④ 调节菌体内外的渗透压;⑤ 某些元素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致病作用密切相关。例如白喉棒状杆菌在含铁0.14mg/L的培养基中毒素量最高,铁的浓度达到0.6mg/L时则完全不产毒。在人体内,大部分铁均结合在铁蛋白、乳铁蛋白或转铁蛋白中,细菌必须与人体细胞竞争得到铁才能生长繁殖。 具有载铁体(siderophore)的细菌就有此竞争力, 它可与铁螯合和溶解铁,并带入菌体内以供代谢之需。 如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毒株和无毒株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有一种称为分枝菌素(mycobactin)的载铁体,而后者则无。一些微量元素并非所有细菌都需要,不同菌只需其中的一种或数种。
细菌的生理活动包括摄取和合成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整个生理活动的中心是新陈代谢,细菌的代谢活动十分活跃而且多样化,乃至繁殖迅速是其显著的特点。研究细菌的生理活动不仅是基础生物学科的范畴,而且与医学、环境卫生、工农业生产等都密切相关。诸如对于人体的正常菌群,特别是益生菌(probiotic),如何促进其生长繁殖和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对于致病菌,了解其代谢与致病的关系,设计和寻找有关诊断和防治的方法。利用细菌的代谢来净化环境,开发极端环境的微生物资源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3.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
4.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有游离氧存在时,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且还将受其毒害,甚至死亡。如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
二、细菌的营养物质
对细菌进行人工培养时,必须供给其生长所必须的各种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水细菌所需营养物质必须先溶于水,营养的吸收与代谢均需有水才能进行。
碳源各种碳的无机或有机物都能被细菌吸收和利用,合成菌体组分和作为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病原菌主要从糖类获得碳。
氮源细菌对氮源的需要量仅次于碳源,其主要功能是作为菌体成分的原料。很多细菌可以利用有机氮化物,病原性微生物主要从氨基酸、蛋白胨等有机氮化物中获得氮。少数病原菌如克雷伯菌亦可利用硝酸盐甚至氮气,但利用率较低。
异养菌(heterotroph)该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如蛋白质、糖类等,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异养菌包括腐生菌(saprophyte)和寄生菌(parasite)。腐生菌以动植物尸体、腐败食物等作为营养物;寄生菌寄生于活体内,从宿主的有机物获得营养。所有的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部分属寄生菌。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细菌为半透明体。当光线照射至细菌,部分被吸收,部分被折射,故细菌悬液呈混浊状态。菌数越多浊度越大,使用比浊法或分光光度计可以粗略地估计细菌的数量。由于细菌具有这种光学性质,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表面积细菌体积微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如葡萄球菌直径约1μm,则1cm3体积的表面积可达60000cm2;直径为1cm的生物体,每cm3体积的表面积仅6cm2,两者相差1万倍。因此细菌的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主动转运系统主动转运系统是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其特点是营养物质从浓度低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并需要提供能量。细菌有如下三种主动转运系统:
1.依赖于周浆间隙结合蛋白的转运系统(periplasmic-binding protein-dependent transport system):营养物与周浆间隙内的受体蛋白结合后,引起后者构型的改变,继而将营养物转送给细胞膜上的ATP结合型载体(ATP-binding cassette-type carrier),导致ATP水解提供能量和营养物通过细胞膜进入胞质内。革兰阳性菌以膜结合脂蛋白作为该系统的受体蛋白。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
1.迟缓期(lag phase)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短暂适应阶段。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迟缓期长短不一,按菌种、接种菌的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 4 h。
气体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四类。
1.专性需氧菌(obligate aerobe)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如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
2.微需氧菌(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在低氧压(5%~ 6%)生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细菌分裂时菌细胞首先增大,染色体复制。革兰阳性菌的染色体与中介体相连,当染色体复制时,中介体一分为二,各向两端移动,分别将复制好的一条染色体拉向细胞的一侧。接着染色体中部的细胞膜向内陷入,形成横隔。同时细胞壁亦向内生长,最后肽聚糖水解酶使细胞壁的肽聚糖的共价键断裂,分裂成为两个菌细胞。革兰阴性菌无中介体,染色体直接连接在细胞膜上。复制产生的新染色体则附着在邻近的一点上,在两点间形成的新细胞膜将各自的染色体分隔在两侧。最后细胞壁沿横隔内陷,整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代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