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类药物的剂型选择

合集下载

藿香正气淡香滴丸剂型最合适

藿香正气淡香滴丸剂型最合适

藿香正气淡香滴丸剂型最合适
“天人合一”是祖国传统医学由来已久的观念。

因而,中医认为,用药除了对症、适合病人体质,也要切合当季气候。

夏季到了,感冒发烧也要对症用药,而藿香正能符合这种需求。

夏天藿香正当季
藿香的茎、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醚等,可提取芳香油。

其茎叶入药,性微温,味辛甘,有健胃止呕、化湿、醒脾、发汗等功效,同时也可快气、和中、辟秽、祛湿。

主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呕吐泄泻、口臭。

可配伍佩兰、苏叶、厚朴等,解暑祛湿,主要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配以半夏、生姜治胃寒呕吐有和胃止呕之功,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配伍砂仁、木香等可芳香化浊,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症。

夏季炎热,经常会出现头痛发热、胸闷腹胀、呕吐、泻痢等症。

以藿香为君配伍的成药则是治疗夏季感冒、肠胃不适、水土不服等症的良方。

因暑热病邪入侵,加上人体正气不足,易导致外邪侵袭而发病。

而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更在烈日炎炎下时时困扰病人,还容易引起中暑。

此时就可以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对症治疗。

藿香正气正是一类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原方出自宋代的《和剂局方》,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

夏季暑湿感冒、胃肠道不适、外出水土不服等致上吐下泻,均可服祛湿化浊的藿香正气类药物。

滴丸剂型五六分钟发挥作用。

“藿香正气”多种剂型该咋选?

“藿香正气”多种剂型该咋选?

“藿香正气”多种剂型该咋选?作者:曹聪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1年第10期很多人都知道中暑了用“藿香正气”,其实是小瞧了它,它的作用大着呢,抗洪、防疫都少不了它。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藿香正气胶囊(滴丸、水、口服液)被推荐用于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有乏力伴胃肠不适症状者;而《河南省洪涝灾害成人常见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2021年版)》中,藿香正气胶囊(滴丸、水、口服液)被推荐用于治疗痢疾、泄泻。

“藿香正气”最早的记载出自我国宋代颁布的国家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时多将其制成散剂服用,最初的药名是藿香正气散,临床应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现代又制成了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胶囊等多种剂型,使用时到底该选哪种剂型呢?藿香正气制剂具有解表祛湿、理气和中的功效。

藿香正气制剂常被用来治疗中暑,但需注意,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中暑都适用,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藿香正气制剂主要用來治疗“阴暑”,如平素脾胃虚寒者因夏月贪凉,以致寒湿之邪侵袭,脾胃失和,临床表现为畏寒、虚汗、肢冷、呕吐、泄泻等。

由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肌表和消化系统所致的脾胃型感冒,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也可使用藿香正气制剂。

虽然藿香正气制剂的主治基本相似,但不同剂型的起效时间和用药特点是有差别的。

具体为:藿香正气水:乙醇(酒精)含量高达40%~50%,口感较差,对酒精过敏者要慎用,且服药后不能驾驶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以及操作精密仪器。

藿香正气口服液:药效虽然不比藿香正气水,但是不含酒精,口感较好,对肠胃没有刺激,适合不喜欢酒味或对酒精过敏的人群服用,以及老人、妇女、儿童服用。

藿香正气软胶囊:软胶囊剂型稳定性好,用药剂量准确,容易吞咽,吸收快,药效比丸剂快,比较适合不习惯中药苦味的人群服用。

藿香正气胶囊:胶囊剂型稳定性好,剂量准确,携带方便,可以掩盖中药的苦味。

藿香正气水、正气液、正气丸、正气合剂,有什么区别?

藿香正气水、正气液、正气丸、正气合剂,有什么区别?

藿香正气水、正气液、正气丸、正气合剂,有什么区别?身为冷静淡定理智的…(此处省略一万字)一名现代中医粉兼贤内助,这个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吃了寒凉的食物能拉出来,证明他寒湿的身体最近还行,通过调理有进步了。

经过辨证后,我让他干了两瓶藿香正气口服液。

当时大曹师兄说,为什么不用藿香正气水?腹泻严重拉水次数多,这个时候喝进去的水都是负担,用藿香正气水更快。

可是,喝正气水有个问题又出现了,需要开车的话,喝了就是酒驾了。

为什么正气水喝了会是酒驾呢?藿香正气口服液和正气水不都是水剂吗?药店里购买藿香正气的时候,店员会推荐水、口服液、丸,问需要买哪种,还说效果都一样?会不会感觉有点懵圈了?不怪我们会懵圈,要怪就怪藿香正气家族过于庞大。

藿香正气家族成员,分别有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合剂、藿香正气丸(浓缩丸)、藿香正气胶囊、加味藿香正气丸、加味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等等。

功能主治都差不多写着: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都是针对中焦虚寒为主,特别是中焦湿重的情况,可兼有轻微的太阳表证。

但是,那究竟要如何区分和使用呢?下面我们从剂型、处方组成、制法着手来看看。

剂型,是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一种药物可以制备多种剂型,药理作用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

所以,药店的店员说的不同的藿香正气剂型效果都一样也不完全错。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方式。

常用的剂型有40余种,分类方法有多种。

这里介绍按给药途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为一类。

先来探探藿香家族的太爷爷:藿香正气散,现在药店比较少见。

来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官方确定的成方。

藿香正气方药的剂型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藿香正气方药的剂型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藿香正气方药的剂型分类及其临床应用作者:吕丽华毕文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2期【摘要】藿香正气作为千年的经典古方,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概况,对藿香正气方药近年来发展的各种剂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其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目的是为了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藿香正气;剂型分类;临床应用藿香正气方药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此方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炙甘草组成,具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的作用。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等证候者。

近年来随着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又制成了各种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藿香正气方的剂型和应用介绍如下。

1 剂型分类1.1 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分为蜜丸、水丸,是药物用细粉以水或蜜为粘合剂制成的制剂。

特点:药效持久,但吸收较慢,且服用量较大,儿童服用困难,多用于成人及慢性病的调养[1]。

1.2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将药物用60%乙醇作溶剂而制成的液体制剂,特点:含药量高,服用剂量小,发挥作用迅速亦易于保存。

但其口感不好,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又因乙醇本身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所以酒精过敏者,小儿、孕妇及年老体虚者慎用藿香正气水。

1.3 藿香正气颗粒、冲剂藿香正气颗粒、冲剂是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特点﹕剂量较小,服用携带,贮藏均较方便,味道可口,吸收凑效较快,其抗病的能力优于丸剂。

但有一定吸湿性,包装不严易结块。

1.4 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液是将药物用煎煮法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

特点﹕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不含酒精,口感好[2],便于小孩服用。

适宜于不喜酒味及对酒精过敏者。

1.5 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是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辅料充填于空胶囊或软性囊材中制成的剂型。

特点﹕藿香正气胶囊服用方便,便于携带[2]。

藿香正气8种剂型的区别及特色!附6款联合用药

藿香正气8种剂型的区别及特色!附6款联合用药

藿香正气8种剂型的区别及特色!附6款联合用药▍来源:药店经理人▍特约撰稿:李思博天气转暖,夏季正慢慢向我们走来,这一时段胃肠感冒的患者增多,人们都爱选择藿香正气,可是,藿香正气有八种剂型,分别是丸、颗粒、口服液、水、片、软胶囊、合剂、滴丸,那么药店人你能分清楚各自的特色吗?藿香正气八种剂型成份及功能简释在进行对比之前,先以常用的藿香正气水(口服液)为例,对其成份、功能主治进行介绍,因为这两种剂型常销售,同时藿香正气水即可内服又可外用。

藿香正气水(口服液)成份: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苍术、厚朴(姜制)、生半夏、茯苓、陈皮、大腹皮、甘草浸膏。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笔者整理了藿香正气八种剂型的成份(包括辅料)以及功能主治,发现基本相同,由于剂型不同存在着个别成份有不同之处。

功效方面,功能相同,主治大体一致。

成份:丸剂、合剂一般用的是白术,片剂、颗粒、口服液、水、软胶囊和滴丸用的是苍术。

丸剂用的是半夏(制),颗粒、口服液、水、软胶囊用的是生半夏,片剂用的是清半夏,合剂用的是法半夏。

辅料方面有的藿香正气水明确标明含有乙醇,这样的剂型就应该提醒顾客乙醇(酒精)过敏及同时服用头孢类药品的禁用。

白术和苍术,法半夏和清半夏又有什么区别呢?白术:益气健脾为主,多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还能利尿、止汗、安胎。

苍术:苦温燥湿健脾为主,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苍术还能发汗解表、祛风湿、明目。

白术与苍术,古时统称为“术”,后世逐渐分别入药。

二药皆有健脾、燥湿功能,均可用治湿阻中焦,脾失健运之证。

所以,八种剂型的藿香正气成份中的白术和苍术没有太大的区别。

法半夏:又称制半夏、制法夏、制地文、制地八豆。

毒性低,长于燥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藿香正气的最佳剂型——藿香正气软胶囊

藿香正气的最佳剂型——藿香正气软胶囊

藿香正气的最佳剂型——藿香正气软胶囊达人【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1页(P31)【作者】达人【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千百年来,藿香正气方剂在治疗时疫吐泻、四季风寒和暑湿感冒等大众常见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由广藿香、紫苏叶等10味药组成。

我们知道中医常说“芳香解表”、“芳香化湿”等药物用语,其中的芳香就是指中药里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成分,此类成分在高温作用下极易挥发损失,因此中药汤剂煎法中有一些医嘱“后下”的药物,就是为了防止煎煮时间过长降低药效。

而藿香正气方中含挥发性的药物占60%,现代药理证明,这些挥发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因此选择剂型就必须考虑如何保存其中的挥发性成分,才能确保药效。

藿香正气处方已制成的剂型有散剂、丸剂(蜜丸、水丸、浓缩丸)、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酊剂、滴丸剂和颗粒剂等。

为了确保挥发油的加入,又不含酒精,最佳剂型的选择即为软胶囊。

藿香正气软胶囊不含酒精,是在藿香正气水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第一个中成药复方软胶囊,自1989年投放市场以来深受人们欢迎。

软胶囊剂型解决了必须依赖高浓度酒精(40%~50%)保存挥发性成分的难题,将水溶性、脂溶性成分及挥发油利用特殊乳化工艺均匀混合,有效保证产品的均一性,消除了苦味、辣味,方便了酒精过敏者、司机、妇女、儿童及老年人服用。

藿香正气软胶囊含高浓缩成分。

软胶囊内药物经过多重提取和浓缩过程,其有效成分含量大大提高,每次2粒所含有效成分是一次量藿香正气水的1.5倍、藿香正气口服液的3倍。

而2粒藿香正气软胶囊体积比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口服液小很多,更方便携带和服用。

藿香正气软胶囊易于吸收,胶囊内容物呈膏状,是以油包水形式存在,不需固态溶解和置换过程,药物很容易被小肠绒毛吸收。

藿香正气软胶囊口感好、疗效高,属全封闭式,使所含高浓度挥发油得以保存,不易挥发损失,保证药效。

藿香正气散,剂型不同用处有别

藿香正气散,剂型不同用处有别

感相对其他剂型而言较好。

藿香正气水与藿香正气口服液相对其他的剂型而言,芳香性较强,同时藿香正气水因使用乙醇作为辅料,芳香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藿香正气散疗效显著,但也应当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对药物的适应性选择合适的制剂。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适用于体质比较壮实,能够耐受较强药物气味刺激的患者;且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故不饮酒者或对乙醇过敏者禁用,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而正气丸弱,适应于体质较弱、不能耐受药物刺此次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提及在医学观察期,若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可予以藿香正气类药物治疗,正是取其芳香化浊,辛散表寒,表里同治之功。

注意事项1.忌烟、酒,以及辛辣、生冷、油腻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质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者,以及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4.服药吐泻严重或者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时,应嘱咐患者及时就诊。

■(发稿编辑:李瑞枫)2020.02 No.5阵地知多点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试点省份临床观察显示:清肺排毒汤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紧急启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据统计,截至2月5日0时,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组方合理,性味平和,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也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该方也可用于普通感冒和流感患者。

但该方为疾病治疗方剂,不建议作为预防方使用。

藿香正气不同剂型药效学实验对比研究

藿香正气不同剂型药效学实验对比研究
医药与临床
医药界 2019 年 3 月第 5 期
藿香正气不同剂型药效学实验对比研究 任 虹 王梦琪 连 艳通】目的:选择液、丸、胶囊、颗粒四种剂型,展开药效学实验,比较藿香正气以上剂型的药效学差异,为临床选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 将小鼠分为空白、模型、阳性和实验组。观察单次量灌胃给药后,小鼠的稀便率、稀便级数及稀便指数;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各实验组,采用灌胃营养半固体 糊方法,观察其对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藿香正气的以上剂型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产生微弱止泻作用;四种制剂均能促进胃排空和肠推进且 强弱程度不同。结论:以上四种剂型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无明显止泻作用,但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四种制剂均能促进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其中藿香正 气丸组作用最强,藿香正气胶囊最弱。
现藿香正气滴丸有明显的止呕,镇吐作用。 1. 材料
(一)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 18-22g,雌雄各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许可证号 SCXU(川)2013.15。 (二)药品 藿香正气胶囊,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15070260;藿香正 气丸,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批号 1606012;藿香正气颗粒,太极集 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 1703004;藿香正气口服液,太极集团重庆涪 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 16070590;复方黄连素片,湖北香连药业有限责任公 司,批号 20161101;番泻叶,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标本中心提供,经蒋桂华教授 鉴定为狭叶番泻叶 Cassia angustifolia Vahl 的叶。 (三)番泻叶样品制备 提取方法为水煎,取番泻叶 50g,加适量水煮沸约 10 min,两层纱布过滤, 滤液加热浓缩制成生药含量为 l g/mL 药液供实验用。 (四)营养半固体糊制备 取 10g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 250mL 蒸馏水中,然后加 16g 奶粉,8g 糖,8g 淀粉,2g 炭末粉,搅拌均匀,配制成 300mL 约 300g 的半固体糊,置冰箱中冷藏 12h,使用前 2h 取出恢复至常温。 2. 方法

藿香正气散及其多种制剂

藿香正气散及其多种制剂

老年人2019年第2期藿香正气散及其多种制剂问:药店里面,有很多藿香正气类药品,水啊液啊丸啊,有区别吗?如何选择?湘乡市何厚莲答:藿香正气散,为我国南宋时期官方组织修订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药物。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当时官药局生产中成药的依据本。

藿香正气散原方药物组成为:藿香30克、白芷10克、紫苏10克、茯苓10克、半夏曲20克、白术20克、姜炙厚朴20克、桔梗20克、炙甘草25克。

以上各药经分别炮制后,共同混合干燥、研粉。

每次服6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主要用于解表化湿、理气、调和脾胃,用治外感风寒、内有寒湿积滞,见畏寒发热、头痛、胃脘胀闷、饮食减少、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腹胀腹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症状者。

后因散剂服用不方便,以及中药剂型的改进,在原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逐渐推出了藿香正气丸(水丸)、藿香正气片,20世纪70年代推出藿香正气水(即采用酒精提取制成的酊水制剂,含乙醇40%~50%)。

再后来,又陆续推出藿香正气颗粒、浓缩丸、合剂、滴丸、胶囊、软胶囊、口服液等剂型,其药物组成因剂型不同亦稍有调整,制备方法多有改进。

根据临床使用情况看,酊水剂藿香正气水的疗效更可靠,但缺点是小儿不宜用,不会饮酒或对酒精过敏的人不宜用,且口感不好,刺激性较大,有的人不愿意用。

目前,藿香正气口服液使用较广,其服用比较方便,儿童亦可用。

但无论哪种剂型的藿香正气制剂,其运用要点基本一致,即有恶寒发热、呕吐、泄泻、舌苔白腻、脉浮等症状,且在春夏之交时用之较多。

现代临床多用于胃肠型感冒,即外有风寒感冒症状,又见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等症状者。

还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寒湿型胃及十二肠溃疡、慢性结肠炎、妊娠恶阻等属于外感风寒、内有湿滞的病症。

另外,也可用于轻度中暑、呕哕等病症。

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酊水剂,即藿香正气水,含酒精,不适宜小儿、妇女、老人。

不善饮酒者服后可引起醉酒样反应,出现颜面、颈部灼热感、头晕、眼红、视物模糊。

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工艺规程

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工艺规程

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工艺规程一、引言藿香正气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以藿香、白芷、陈皮、苍术、厚朴等药材为主要原料,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化痰、理气止痛的功效。

藿香正气丸浓缩丸是一种经过浓缩加工制成的剂型,具有服用方便、剂量精准的优点。

本文将对藿香正气丸浓缩丸的工艺规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供相关生产和研究人员参考。

二、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原料的准备1.原料药品选用藿香正气丸(浓缩丸)的主要原料有藿香、白芷、陈皮、苍术、厚朴等,这些原料应当选用优质的中药材,保证其药效成分的含量和质量。

2.原料的加工与处理将选用的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包括洗净、晒干、粉碎等步骤,以便后续的提取和制剂加工。

三、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制剂工艺流程1.药材的提取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料药品进行提取,可以采用水提取、醇提取等不同的方法,提取得到的药液应当符合标准的药效成分含量。

2.药液的浓缩将提取得到的药液进行浓缩,去除多余的溶剂和水分,得到浓缩药液。

3.药液的造粒将得到的浓缩药液进行造粒处理,使其成为颗粒状的剂型,以便后续的包装和存储。

4.药丸的成型将造粒得到的药料进行成型,成为藿香正气丸浓缩丸的剂型。

5.药丸的包装对成型得到的藿香正气丸浓缩丸进行包装,使其便于存储和销售。

四、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制剂工艺的关键工艺技术1.提取工艺技术提取是藿香正气丸(浓缩丸)制剂工艺的关键步骤之一,提取工艺技术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最终药品的质量。

提取工艺技术应当选用合适的方法和工艺参数,保证所得药液的药效成分含量和纯度。

2.浓缩工艺技术浓缩是将提取得到的药液去除多余溶剂和水分的过程,浓缩工艺技术的好坏将影响到后续制剂加工的效果。

浓缩工艺技术应当保证浓缩药液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因过度浓缩而导致药液中药效成分的损失。

3.成型工艺技术成型是将造粒得到的药料进行成型成为藿香正气丸浓缩丸的过程,成型工艺技术的好坏将影响到藿香正气丸(浓缩丸)的剂型质量和稳定性。

成型工艺技术应当选用合适的方法和工艺参数,保证成型所得药丸的质量和分布均匀性。

藿香正气散临床新用

藿香正气散临床新用

藿香正气散临床新用藿香正气散作为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千百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藿香正气散的新用途也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应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藿香正气散的新用。

一、藿香正气散的简介藿香正气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首创于明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原名“茯苓薤白白术汤”。

后来,《金匮要略》注解中,因形态特征具有藿香、半夏、草果、陈皮、白芷、甘草等药物,故而也被人们称为“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化痰、平喘化痰的作用。

主要用来治疗肺热肺燥、胃热胃痛、湿热黄疸等症状。

二、藿香正气散的新用1. 藿香正气散用于肠胃疾病藿香正气散因其燥湿化痰、平喘化痰的功效,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肠胃疾病。

如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抑制肠道感染等,主要用来治疗腹泻、呕吐、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等症状。

临床试验证明,藿香正气散对消化道功能性不良患者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较为安全、有效。

2. 藿香正气散用于过敏性鼻炎藿香正气散的成分含有草果,可以促进肺部水分的排出,有利于减缓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同时,草果还具有化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缓解症状具有显著的作用。

另外,藿香正气散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具有缓解作用。

3. 藿香正气散用于支气管哮喘藿香正气散因其清热解毒、平喘化痰的功效,也被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

临床试验证明,藿香正气散对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而且藿香正气散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没有明显的副作用,适用于长期服用。

4. 藿香正气散用于神经衰弱藿香正气散的成分含有甘草、半夏等药物,能够缓解神经衰弱、焦虑等问题。

另外,藿香正气散还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气血、调节心肺功能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对于神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藿香正气散的剂型和用法1. 剂型:片剂、颗粒剂、口服液2. 用法:口服,一次3-9克,一日2-4次;或按相关处方调剂四、藿香正气散的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肝肾功能受损者应谨慎使用。

藿香正气 你用对了吗

藿香正气 你用对了吗

藿香正气你用对了吗夏天中暑了,喝藿香正气水;腹胀腹泻了,吃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是夏季很多家庭的必备药品,主要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头晕头重、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藿香正气虽好,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并且不同剂型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不同剂型藿香正气用法有差别藿香正气可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常见的藿香正气有酊剂即正气水、浓缩丸剂、滴丸、胶囊等多种剂型,虽然同属藿香正气,但是不同剂型的适用人群、使用范围有所区别。

藿香正气水含有乙醇,对酒精过敏者或肠胃功能不好者,应慎用或改用其他剂型,如藿香正气胶囊或藿香正气滴丸。

由于藿香正气水口感较差、刺激性较浓,小儿和年老体虚者以及孕妇服用时应有医生指导。

藿香正气滴丸气味较淡、且颗粒细小,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同时不含乙醇和糖,对糖尿病患者适用。

而且,携带也方便,但相应的是,滴丸的价格稍高。

从起效的时间来看,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胶囊,效果依次减慢。

比如中暑、急性腹痛,藿香正气水见效最快,但很多患者无法耐受其刺激性。

首先要看清适应证,然后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个人的耐受力来选择使用相应的剂型。

同时,不同剂型的用量也各有不同。

因此,在服用藿香正气时,要按照说明书推荐来,切不可过量服用,超量服用往往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于儿童来说,用量可以根据体重来简单换算,以60公斤体重的量为依据的话,30公斤的儿童用量就应减半。

这些情况不能乱用藿香正气藿香正气多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亦可和胃止呕,多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

同时可芳香化浊,常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

但是,服用时要注意下面提到的几种情况。

1.适用于“空调型中暑”,但久晒中暑不宜用。

大汗淋漓后直接进入空调房,温差较大,易出现发热、胸闷、腹胀、恶心、舌苔白腻等症状,这时可用适量藿香正气缓解症状。

藿香正气诸多剂型,如何选

藿香正气诸多剂型,如何选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被推荐用于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有乏力伴肠胃不适症状者。

藿香正气最早的记载出自我国宋代颁布的国家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时多将其制成散剂服用(将药物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用,煎服时,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故最初的药名是藿香正气散。

其临床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谓久经考验的经典良药。

关于“藿香正气”这个名字,还有个小故事。

当时宋朝的国都在现代中原地带的开封,而江南地区尚属蛮夷之地,很多地方没被开发,大面积森林、荒野中有非常浓重的“瘴气”。

宋朝士兵征讨南方,在行军作战过程中,来自北方的这些士兵本身就不适应南方的潮热气候,再加上恶劣的“瘴气”熏染,很多人便出现了胸闷、头晕等症状。

当时的“蛮夷人”在日常生活中常随身携带一种叫藿香的野生植物,以防御“瘴气”,使自己保持清醒。

于是,宋朝的军医们便也采摘了一些藿香来给病倒的士兵治病,发现其治疗效果很好。

因为,这种“瘴气”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一种邪气,而藿香可用于压制这种邪气,故而有了藿香正气中的“正气”二字。

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诸多剂型,如何选?文/刘宝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管中药师藿香正气可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是治疗暑湿型感冒的常用药,也是“暑湿圣药”。

藿香正气常被用来治疗中暑,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类型的中暑都适用,仍应辨证应用。

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

“阳暑”多是因夏季烈日下工作或远途奔波,酷热暴晒而发生的伤暑证,可表现为发热、汗出、渴不欲饮、便结、溲赤、脉洪等;“阴暑”则是素体脾胃虚寒者因夏日贪凉,以致寒湿之邪侵袭,脾胃失和,临床表现为畏寒、虚汗、肢厥、呕逆、泄泻、脉微等。

藿香正气主要是用来治疗“阴暑”。

藿香正气剂型多为了解决藿香正气散服用不便的缺陷,后世医家又将其制成了丸剂。

抗疫防暑选用藿香,藿香正气类怎么选?

抗疫防暑选用藿香,藿香正气类怎么选?

抗疫防暑选用藿香,藿香正气类怎么选?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针对医学观察期人员出现的“乏力伴胃肠不适”等表现时,推荐使用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上海发布的《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诊疗专家共识(2022春季版)》中成药治疗方案中,也将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用于无症状湿重于热者的治疗。

3年的抗疫实践中,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其中藿香功不可没。

夏季来临,暑湿侵袭,加之“新冠肺炎”为患,选用藿香,可抗疫防暑。

【藿香功用】藿香,又名广藿香、鲜藿香,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为“夏日祛暑除湿良药”。

中医认为,藿香性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之功,本品性温而燥热,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用于暑湿症及湿温症初起,为暑令常用之品,本品又能和中止呕,常用于呕吐,对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最为适宜。

《本草纲目》言其“治脾胃呕逆,为最要之药”。

《本草正义》言“藿香芳香不嫌其猛烈,温煦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并有收敛止泄和扩张微血管而略有发汗作用。

藿香入药有藿香叶、藿香梗、鲜藿香之别。

藿香叶长于发表散邪,藿香梗长于和中止呕,鲜藿香燥性微弱,长于清化暑湿,故暑月湿热蒸腾时日用之最宜。

夏季常用本品嫩茎叶凉拌服食,或取本品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着,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纳差食少,恶心呕吐等,卓有效验。

但本品辛温,阴虚火旺、舌绛光滑者不宜选用。

【藿香正气类功用】藿香正气类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出自宋《和剂局方》,方由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陈皮、半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秋季节常用的中成药。

藿香正气系列的4种剂型该如何应用?4个辨别点2个联用方案即学即会!

藿香正气系列的4种剂型该如何应用?4个辨别点2个联用方案即学即会!

藿香正气系列的4种剂型该如何应用?4个辨别点2个联用方案即学即会!入夏在即,藿香正气系列制剂即将进入热销阶段。

藿香正气系列组方均以经典方剂藿香正气散为基础方,各种剂型在此基础上加减而成。

在药店,藿香正气制剂有10多种不同剂型,以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软胶囊、合剂4种剂型较为常见。

剂型不同,药物在组方、功效以及适应证上存在差异。

药店人在门店服务的过程中,该掌握什么知识,才能做到精准荐药?药理分析不可少1、看组方藿香正气水: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苍术、陈皮、生半夏、姜制厚朴、茯苓、甘浸膏、大腹皮,10种中药。

藿香口服液: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苍术、陈皮、生半夏、厚朴(姜制)、茯苓、甘草、大腹皮,10种中药。

藿香正气软胶囊: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白芷、苍术、陈皮、生半夏、厚朴(姜制)、茯苓、甘草、大腹皮,10种中药。

藿香正气合剂: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陈皮、半夏(姜制)、姜制厚朴、茯苓、甘草、大腹皮、桔梗、大枣、生姜,13种中药。

2、看成分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软胶囊的成分相同,均由10种中药组成,均含有苍术和生半夏。

而藿香正气合剂添加了桔梗、大枣、生姜,由13种中药组成,用的是白术和姜半夏。

白术 VS 苍术:均可燥湿健脾,但白术能补气、止汗;苍术的燥湿作用比白术强,还可散邪发汗。

因此,脾弱的虚证多用白术,湿盛的实证多用苍术。

生半夏 VS 姜制半夏:生半夏含一定毒性,姜制半夏药性较温和。

值得注意的是,含生半夏的制剂,儿童及孕妇禁用。

3、看功效藿香正气水(口服液、软胶囊):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对应症状为头痛昏重、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藿香正气合剂: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暑湿感冒所致的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4、用药建议藿香正气水:起效较快,可用于急症。

但藿香正气水含生半夏和酒精,儿童及孕妇禁用。

同时,藿香正气水不能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服,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藿香正气类药物的剂型选择
作者:王玫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45期
藿香正气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由藿香、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多用于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秋季节常用的中成药。

目前,藿香正气类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颗粒等,虽然同属藿香正气类中成药,但由于剂型不同而使功效略有差异,应辨别使用。

藿香正气类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科学选择藿香正气类药物时,主要考虑原料是否地道、生产工艺是否先进及剂型是否具有优势。

藿香正气类药物剂型较多,不同剂型功效略有差异,总体来说藿香正气软胶囊相对具有剂型优势
藿香正气类药物不同剂型的功效差异
藿香正气方剂源自于我国宋代官方颁布的方剂药典《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它的剂型先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先后研制了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颗粒、藿香正气合剂、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多种制剂,其不同制剂功能各有差异。

●藿香正气丸药效持久但吸收较慢,服药量相对较大,多用于成年人。

●藿香正气颗粒剂、冲剂作用迅速,体积较小,服用方便,抗病毒能力优于丸剂。

●藿香正气口服液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

●藿香正气软胶囊不含酒精,适宜儿童、不喜酒味的患者。

稳定性好,剂量准确,质地柔滑,容易吞咽,在胃肠道中崩解快,比丸剂和散剂吸收得快,携带方便,对于惧怕中药苦味的患者来说,比较合适。

●藿香正气水由于含有乙醇,口感刺激,不利于儿童、老人用药。

●藿香正气口服液口感较温和,微甜,适合儿童及老人服用。

藿香正气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通过口服引起,共计41例,其中外用有1例。

大多用于治疗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

其中有3例是自行服用,明确有乙醇类过敏史者4例,有过敏体质者1例。

不良反应按照由多到少排列大致为中毒(17例),过敏性皮疹(13例,多伴胸闷气促、烦躁、冷汗),过敏性休克(3例),过敏性哮喘(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肠梗阻(1例)等。

当然,乙醇是造成不良反应的一个因素(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对神经系统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而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常表现为动作不协调、行走不稳、心律改变、皮肤苍白、体温下降、定向及判断力差、嗜睡等,重者引起昏迷、呼吸麻痹),还有一些原因可能是用药不当(包括药不对证、用量过大、盲目使用等),或者是乙醇以外其他成分的作用等。

其他剂型搜索相关文献,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软胶囊均未见相关临床不良反应。

藿香正气丸有2篇:《藿香正气丸致肝脏损害l例》是因患者自行一次性服用300粒引起;《藿香正气丸致暖气l例报告》是因患者自服藿香正气丸不对证,均为用药不当导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用过藿香正气类中成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尽量以后避免服用。

科学选择藿香正气类药物,主要从原料是否地道、生产工艺是否先进及剂型是否具有优势等几个方面考虑,对于前两者,患者一般无法去考证,应尽量选择知名企业生产的药物。

对于剂型选择,分析如下:藿香正气水是藿香正气类药物的传统剂型,应用时间较长,但因其口味较重,味道难闻,导致患者服用困难;藿香正气胶囊剂型密封效果不佳,藿香油成分容易挥发;藿香正气丸服用量大,不便于患者服用和携带;藿香正气软胶囊剂型将药物成分高度浓缩,稳定性好,质地柔滑,容易吞咽,在胃肠道中崩解快,比丸剂和散剂吸收得快,服用无味且便于携带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