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设计的现状与理念
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
![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b68208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8.png)
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
隧道设计是与城市交通规划紧密相关的重要领域,为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流畅性和品质,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设计理念。
隧道设计的新发展理念应注重可持续性、智能化和人性化。
首先,新发展理念要注重隧道设计的可持续性。
在隧道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采用绿色技术和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同时,隧道设计应考虑隧道使用寿命的延长,降低维护成本和时间,使其更具经济性和可靠性。
其次,新发展理念应注重隧道设计的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隧道设计中应加入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化设备,提升交通管理和运行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
例如,可以在隧道入口处设置智能识别设备,实现车辆自动收费和快速通行,同时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进行交通、安全和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新发展理念要注重隧道设计的人性化。
在隧道设计中,应关注乘车人员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为乘车人员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服务。
例如,可以在隧道内设置适当的亮度和通风设备,提高隧道的可见度和通风状况,减少交通堵塞的时候乘车人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另外,隧道内应设置适当的紧急逃生通道和应急设施,保证乘车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总之,隧道设计的新发展理念应注重可持续性、智能化和人性化。
通过推行这些理念,可以提升隧道设计的质量和效益,改
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居民的出行品质和生活质量。
隧道设计行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逐步迈向更加智能、绿色和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关于隧道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简要概述
![关于隧道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简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0209e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f.png)
关于隧道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简要概述隧道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城市交通流量大幅上升,交通拥塞、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市地铁作为一种安全、快捷、高效、环保的交通形式,迅速成为许多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
目前,世界40多个的国家80多个城市已开通了城市地铁线路,发达国家均拥有高度发达的城市地铁设施.在欧洲,英国于1863 年和1870 年先后建成了伦敦大都会铁路、伦敦塔地铁,现存最早的盾构法地铁隧道亦位于伦敦.截至2013年,我国开通城市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共有19个,运营线路总计 83 条,运营总长度约2 059. 7 km,运营车站总数1 664 座,未来 3 年,我国城市地铁运营里程将新增1 000 km,相当于过去40 年我国地铁运营里程总数的一半,到2020 年,我国城市地铁里程将达到近6000 km.值得一提的是,在近50 年的城市地铁建设中,我国引进、完善、开创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地铁隧道施工方法,并已初步形成了专业体系.其中因盾构法施工对环境影响小,不受地形、地貌、江河水域等条件限制,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针对不同区域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不同施工情况下盾构法修建技术的总结与实践。
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在我国已进入广泛使用阶段。
为了满足在城市繁华地区及一些特殊工程的施工,大量的新型盾构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这些新型技术使得盾构技术的效率,精度和安全性都大大提高。
施工新技术:(1)出洞技术(出发):出洞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于对竖井地下连续墙进行改进。
由于使用一般的地下连续墙,在出发时需要将墙体开口,并对墙体后部采取加固、降水等措施。
为了能够省去这些辅助施工而直接推进,开发了可开挖混凝土墙体,一般称为NOMST出洞技术。
NOMST出洞技术是在连续墙的盾构通过部位,代替钢筋而使用盾构机可以直接切削的NOMST构件,达到可以直接推进的目的。
隧道工程施工发展及现状
![隧道工程施工发展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5855a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3.png)
隧道工程施工发展及现状一、引言隧道工程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施工发展和现状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隧道工程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和总结,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隧道工程施工发展历程隧道工程作为地下空间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施工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传统隧道工程施工传统隧道工程施工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机械设备,工序较多,工艺冗杂,施工周期较长。
隧道施工主要采用掘进法、盾构法等方式,其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障,难以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2.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革新随着科技的发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革新,各种新型施工机械设备逐渐应用到隧道工程施工中,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隧道工程施工逐渐发展为智能化、自动化施工,极大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隧道工程施工环保意识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隧道工程施工在保护地下水、避免土壤侵蚀、减少噪音污染等方面得到了引起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和环境保护得到了更好的平衡。
三、隧道工程施工现状分析1. 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施工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盾构机、隧道掘进机等高端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隧道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 施工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环保意识的提升对隧道工程施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了环保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同时,隧道工程施工材料的研发也更加注重环保性能。
3. 施工资金投入增加隧道工程施工所需资金投入不断增加,隧道的建设不仅需要巨大的施工资金,还需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持。
这也是当前隧道工程施工发展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四、隧道工程施工的新技术应用1. 盾构法盾构法是一种先进的隧道开挖方法,具有工序简洁、效率高、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怎么写
![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a3a59f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7.png)
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怎么写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
隧道设计一直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隧道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新的发展理念正在逐渐成为隧道设计的主流,为工程建设带来了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首先,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注重整体规划和设计。
在过去,隧道设计往往是以单一工程为主,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
而现在,隧道设计更加注重整体规划,将隧道与周边环境、交通网络等进行有机结合,使得隧道建设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划,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其次,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注重智能化和信息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隧道设计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隧道的自动化管理和运行,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实现对隧道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隧道建设往往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而新的发展理念则更加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隧道建设的环保性。
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可以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实现隧道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隧道设计新发展理念的出现为隧道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隧道设计也将不断创新,为城市交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信随着新的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隧道设计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城市地铁建设中的隧道断面设计要点
![城市地铁建设中的隧道断面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35ae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0.png)
城市地铁建设中的隧道断面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地铁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隧道作为地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断面设计对于地铁的安全、舒适性以及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隧道断面设计的几个要点进行探讨。
一、通行能力地铁隧道的通行能力是隧道断面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行能力主要取决于隧道断面的宽度和高度。
对于城市地铁来说,通行能力的设计应该以满足高峰期的运输需求为目标。
因此,在设计隧道断面时,应充分考虑乘客的流量,确保隧道宽度和高度能够容纳足够的乘客流量,避免拥堵和安全隐患。
二、安全性隧道断面的设计要考虑地铁的安全性。
首先,隧道断面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地铁列车的运行压力和地下水压力。
其次,隧道断面应考虑到应急疏散通道的设置,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此外,隧道断面还应考虑到防火、防烟等安全设施的设置,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三、舒适性地铁隧道断面的舒适性对于乘客的体验至关重要。
隧道断面的设计应考虑到乘客的站立空间和座椅设置,以及通风、噪音和振动等因素对乘客的影响。
合理的隧道断面设计能够提供乘客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噪音和振动对乘客的干扰,提高乘坐体验。
四、可持续性地铁隧道断面的设计应具备可持续性。
随着城市地铁的不断扩张,隧道断面的设计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
隧道断面的设计应具备可扩展性,方便未来的线路延伸和改造。
此外,隧道断面的设计还应考虑到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节能减排等措施。
五、美观性地铁隧道断面的美观性对于城市形象和乘客体验也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断面的设计应考虑到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地铁线路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色彩,打造出美观、富有特色的隧道断面。
美观的隧道断面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也能够给乘客带来愉悦的乘坐体验。
综上所述,城市地铁建设中的隧道断面设计要点包括通行能力、安全性、舒适性、可持续性和美观性。
这些要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
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课件
![我国隧道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43a7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a.png)
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隧道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隧道总长度超过 1000公里,高速公路隧道总长度超过150公里,城市地铁隧道总长度超过300 公里。
隧道施工技术和装备
施工技术
我国隧道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已熟练掌握了包括盾 构法、矿山法、顶管法等多种施工方法,并成功应用在各种 复杂的地质条件下。
02
国际隧道技术发展现状
国际隧道建设规模和里程
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国际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攀升,涵盖了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隧道项目,从城市地下交通到跨国铁路和高速公 路的建设,都展示了隧道技术的广泛应用。
里程数不断增加
随着隧道建设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建设的隧道里程数也在不断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隧道总里程已经达到了惊 人的数字,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装备
我国隧道施工装备在逐步实现国产化,已有多家企业自主研 发了先进的盾构机、钻爆台车、喷锚机等隧道施工装备,不 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隧道建设成本和效益
建设成本
我国隧道建设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地质复杂、技术要求高、人力和材料成本上 升等因素所致。
效益
我国隧道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仅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运输 效率,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同时,隧道建设还为我国在土木工 程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隧道建设成本和效益
高昂的建设成本
隧道建设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成 本,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来 完成。因此,隧道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投 资回报和经济效益,以确保项目的可行 性和可持续性。
VS
良好的社会效益
隧道建设不仅带来了交通的便利和改善, 还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隧道建设还可以改善环境状况,减 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地铁隧道设计的现状与理念
![地铁隧道设计的现状与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afbcf59633687e21ae45a9c1.png)
地铁隧道设计的现状与理念地铁作为特殊的地下公共建筑,具有空间封闭、人流密度大、通道狭长、疏散条件有限等特点。
地铁隧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产生的烟气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庞大的客流不能及时疏散,将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
因此,参考借鉴国外优秀的地铁隧道设计理念,不断完善我国地铁隧道设计、使逃生疏散平台更加人性化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各主要城市纷纷加快推动地铁建设。
地铁作为特殊的地下公共建筑,具有空间封闭、人流密度大、通道狭长、疏散条件有限等特点。
地铁隧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产生的烟气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庞大的客流不能及时疏散,将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因此地铁隧道设计至关重要,但可惜的是,我国地铁隧道设计存在诸多弊端,严重影响地铁隧道的安全。
随着现代科技、新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国现存地铁隧道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有必要参考借鉴国外优秀的地铁隧道设计,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我国地铁隧道设计现状我国地铁隧道设计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1•破坏隧道的主体结构。
安装线缆需要大量的锚栓固定支架,造成对隧道结构的破坏,另外,承重荷载的增加使隧道的防水和防腐蚀功能受到影响(图1、图2、图5);2•增加人工安装成本。
大量使用锚栓和支架增加了人工的安装成本3•锚栓和支架的材料成本高。
大量使用锚栓和支架固定线缆和逃生板影响地铁项目的整体造价;4.存在安全隐患。
(1)乘客从车厢疏散到纵向疏散平台时,由于纵向疏散平台宽度为0.60m,仅能容纳1人勉强通过且平台外侧未设置栏杆,因此,利用平台向车站方向做单向疏散较为困难,发生大规模挤伤等二次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另外疏散平台距离道床约1m 高,乘客从疏散平台跳至道床时,容易受伤,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国内地铁工程对人员在道床上的疏散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有:道床面上普遍设置中心水沟且水沟上不设置盖板,水沟里淤泥堆积,导致乘客在道床上疏散困难;横穿道床的电缆管线、水管、道床面上的信标等,未采取无障碍处理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现状论文
![隧道工程施工现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c217b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4.png)
隧道工程施工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隧道工程施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一、隧道工程施工现状1. 工程规模及难度不断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隧道工程的规模和难度也在逐年增大。
目前,我国隧道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地铁、高速公路、铁路、水利等领域,且逐渐向深山、海域、城市中心等地区延伸。
此外,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长距离、大直径、高难度隧道工程逐渐成为常态。
2. 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国工程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隧道施工设备和技术。
例如,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泥水平衡盾构机、钻爆法施工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隧道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施工风险。
3. 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国政府及企业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优化施工方案、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等。
同时,隧道工程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环保因素,力求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4. 安全管理日益加强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安全法规,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此外,隧道工程施工中还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技术,如瓦斯监测仪、地震监测仪、隧道监控系统等,有效降低了施工事故的发生率。
二、隧道工程施工发展趋势1. 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发展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施工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例如,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施工方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隧道工程的施工效率等。
2. 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如节能减排、环保材料、水资源循环利用等。
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5cc7b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2.png)
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与优化作为工程专家和国家专业的建造师,我在地铁隧道结构设计与优化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专业性角度。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隧道作为地铁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其设计与优化对于地铁运营的安全、舒适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中,我们应注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保证。
地铁隧道处于地下,并承受来自地面、地下水和交通载荷等多种力,因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结构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应选择高强度、高韧性和耐腐蚀的材料,如高强度钢筋混凝土。
在结构形式的选择上,采用圆形或椭圆形截面是常见的做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受力性能,并减少应力集中现象的发生。
其次,在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中,我们应注重地震和火灾等特殊情况的考虑。
地震是地铁隧道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地铁隧道地下,对地震的响应较大。
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合适的地震设计参数,并进行地震荷载计算和结构抗震分析。
另外,火灾是地铁隧道中常见的事故情况之一,对于火灾的防控,我们应设计合理的消防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系统、烟雾探测系统和紧急疏散通道等。
此外,在地铁隧道的结构优化中,我们应注重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地铁隧道通常位于城市的繁忙地区,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的居民和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考虑采用隔音和隔振措施,如在隧道壁体中设置隔音材料或隔振垫层,减少地铁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传递。
最后,在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与优化中,我们应注重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隧道施工涉及到多个行业,包括地质、结构、机电等,需要严格的施工计划和协调配合,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如施工方便性、材料可获性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
此外,考虑到地铁隧道的运营周期较长,我们还应注重结构的经济性,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地铁 隧道 规划方案
![地铁 隧道 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2ce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8.png)
地铁隧道规划方案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地铁交通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
在地铁交通系统中,隧道是连接不同地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制定合理的地铁隧道规划方案对于地铁交通系统的顺利建设和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铁隧道规划方案的相关内容。
地铁隧道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地铁隧道规划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涉及到地铁线路的布置、隧道的位置选择、隧道施工的技术要求等。
一个合理的地铁隧道规划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铁线路的长度,提高地铁线路的运行效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保证地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地铁隧道规划的原则和考虑因素制定地铁隧道规划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和因素:1.地质条件:地铁隧道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下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土层稳定性等。
在选择隧道位置时,需要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困难的地区,以减少施工风险。
2.社会影响:地铁隧道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和建筑物的影响,避免对居民和建筑物造成过大的影响。
如果需要通过居民区或历史建筑群等敏感区域,应采取相应的减振和隔音措施。
3.运营效率:地铁隧道规划需要考虑地铁线路的运营效率,尽量减少地铁线路的长度,合理选择站点设置,确保地铁运营的顺畅性和高效性。
4.环境保护:地铁隧道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地铁隧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地铁隧道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前期调研:通过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交通需求的分析,确定地铁线路的大致走向和总体长度,并初步确定可能的隧道位置。
2.拟定隧道规划方案: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结合地质条件、社会影响等因素,制定初步的隧道规划方案。
该方案可以包括隧道位置、隧道长度、隧道断面等技术要求。
3.评估和优化:对初步的隧道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包括地质评估、社会评估、经济评估等。
根据评估结果,对隧道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方案。
浅谈地铁隧道建设创新
![浅谈地铁隧道建设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93d60cebb4cf7ec4afed01c.png)
浅谈地铁隧道建设创新摘要:地铁隧道的隧道的建设也成为中国中铁的一大重要工程项目。
我国的地铁隧道建设进入了一个创新大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极大的促进了地铁隧道的发展,但是这种创新的力度仍需加强。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关于地铁隧道建设创新的思想,分别从地铁隧道建设创新的紧迫性,创新的途径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地铁隧道建设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制度近些年铁路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地铁隧道的建设也成为中国中铁的一大重要工程项目。
我国的地铁隧道建设进入了一个创新大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极大的促进了地铁隧道的发展,但是这种创新的力度仍需加强。
一、地铁隧道建设的紧迫性地铁隧道建设虽然有了很多的创新之举,我们的地铁隧道建设和其他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一)我国的国情要求我们创新我国的国情就是我们的基础相对较差,我们开始铁路建设的时间又比外国的铁路建设的时间晚,所以我们的发展之路还很长。
国外的铁路建设发展时间很长,建设技术相对也较为成熟,在地铁隧道建设方面,他们也走在了我们前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永远跟在他们后面,亦步亦趋,只要我们进行地铁隧道建设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但又不能全盘照搬他们的技术,因为所有的技术都是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想结合的,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到具体的地点和时间来进行我们的地铁隧道建设,传新性的进行我们的地铁隧道建设。
(二)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创新世界经济逐渐的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地铁隧道建设也在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以往的创新都是一个单位内部进行创新,这样的创新力度显然是不够的,地铁隧道建设的产业化发展要求我们进行广范围多领域的创新。
世界经济具有鲜明的竞争性,地铁隧道建设方面也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创新。
我们的地铁隧道建设不可能一直是在我国国内进行建设,我们需要走向世界,这也需要我们进行技术的创新,进行技术创新攻关是非常必要的。
2024年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ff123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2.png)
2024年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铁路隧道建设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当前铁路隧道建设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截至目前,中国的铁路隧道总里程达到xx万公里,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其中,高铁隧道建设和城市地铁线路隧道建设是市场主要的两个细分领域,它们的需求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3. 竞争格局当前,铁路隧道建设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市场集中度: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然而,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市场并未形成明显的寡头垄断现象,仍然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技术优势:在铁路隧道建设市场中,技术先进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这些企业通常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施工服务。
•品牌影响力:铁路隧道建设是一项长周期的工程,需要长期合作。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企业的品牌声誉和信誉度成为重要的评判标准。
4. 发展趋势铁路隧道建设市场的发展正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将在未来推动铁路隧道建设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铁路隧道建设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压力。
建筑信息模型(BIM)、无人机等新技术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将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区域协同: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跨区域铁路隧道建设迎来新的机遇。
区域协同将成为未来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5. 总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铁路隧道建设市场的前景广阔。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绿色环保意识的普及,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97af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d.png)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分析地铁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地铁隧道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保障地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效率,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地铁隧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技术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特点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质条件多变:城市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地下构造复杂,地铁隧道施工面临地质条件多变的挑战。
2. 城市环境复杂:地铁隧道施工通常发生在城市中心或繁忙的地区,环境复杂,交通、市政等设施集中,施工难度大。
3. 地下空间有限:城市地下空间有限,地铁隧道施工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同时尽量减少对地上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4. 安全要求高:地铁隧道施工需要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且不影响地上和地下设施的安全运行。
5. 环保要求严格:地铁隧道施工需要兼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水平。
二、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问题目前,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难点: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水土条件不稳定、地下水位高等情况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面临较大的困难。
2. 软土地铁盾构施工难题:软土地铁盾构施工技术受软土层结构和物理性质制约,施工中容易发生地层沉降,影响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稳定。
3. 地铁隧道施工噪音和振动控制:地铁隧道施工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振动,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需要加强对噪音和振动的控制。
4. 高压土压力下盾构机施工技术难题:在一些地铁隧道施工中,面临高压土压力的情况,盾构机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发展趋势为解决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面临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未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发展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 新型盾构机技术应用:新型盾构机技术包括双壳密闭式盾构机、双模式盾构机等,可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国内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管片结构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国内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管片结构设计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1b7231433d4b14e84246803.png)
国内地铁盾构区间隧道管片结构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摘要:近几年国内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的结构设计相对于早期的上海地铁一号线又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盾构法普及后工程条件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管片形式和结构分析方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将逐步做到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地铁;隧道区间;隧道盾构法;管片衬砌;结构设计;综述1引言国内地铁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开始于世纪年代上海地铁一号线试验段,在其前后也有部分小型盾构隧道先后施工,内径以3~4m居多,主要用于引排水、人防及交通工程项目。
大型盾构隧道国内修建很少,主要为上海跨越黄浦江的两条公路隧道。
在国内大量修建的主要为地铁盾构区间隧道,上海地铁一、二号线暗挖区间都采用盾构法施工广州地铁一号线有两个区间、二号线有四个区间南京地铁一号线有六个区间,北京地铁五号线试验段以及深圳地铁部分区间都采用盾构法施工,即将开工的成都地铁试验段两个区间也将采用盾构法施工。
因此,盾构法在国内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管片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管片的构造设计、结构分析。
具体内容见表。
2 管片构造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2.1单层、双层衬砌的选择国内地铁区间隧道很少采用双层衬砌,只在盾构法最初阶段,例如在上海地铁试验段一段区间隧道中采用了双层衬砌,以进行试验研究,其后皆采用单层衬砌。
根据国内的设计、施工经验和地铁区间的运营情况,单层柔性衬砌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等均可控制在预期的要求内,能够满足地铁隧道的运营要求,且单层衬砌的施工工艺单一、工程实施周期短、投资省、防水效果从施工情况看优于矿山法区间隧道,因此单层衬砌占据主导地位。
但是由于国内盾构区间隧道的运营时间还不长,结构的抗震性能、防水性能以及结构的耐久性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这方面只能结合国外经验进行比较:在欧美盾构隧道以单层衬砌为主,双层衬砌很少使用;在日本双层衬砌和单层衬砌都多有采用。
比较双方的差别,可能主要由于大的地质构造方面的差异,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高发带,而欧洲相对比较稳定。
2024年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34e7d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8.png)
2024年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隧道作为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连接线路、缩短线路距离、提高运输效率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铁路隧道建设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铁路隧道建设市场概述铁路隧道建设市场是指铁路隧道建设所涉及的一系列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包括隧道设计、隧道施工、隧道勘察、隧道安全监测等。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隧道建设市场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铁路隧道建设市场的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铁路隧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成为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创新的驱动技术创新是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隧道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项目成本。
例如,隧道施工中的机械化作业、无人机勘察等技术创新对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政策支持的加强政府对铁路隧道建设市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政策的配套措施和财政支持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铁路隧道建设市场面临的挑战虽然铁路隧道建设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资金短缺随着铁路隧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投资额也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
铁路隧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解决资金短缺是当前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
技术人才短缺铁路隧道建设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人才支撑。
然而,当前市场上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制约了市场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环境保护需求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建设活动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关注。
铁路隧道建设市场也面临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铁路隧道建设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地铁工程区间隧道总结报告
![地铁工程区间隧道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81d2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5.png)
地铁工程区间隧道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加,地铁成为缓解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地铁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次总结报告将对地铁工程区间隧道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二、工程背景地铁区间隧道作为地铁线路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地铁线路的行车和运输功能。
区间隧道工程的建设对于地铁的运行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交通需求,减少汽车污染,提高城市人民的出行质量。
三、工程设计1.地铁区间隧道的设计应参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地铁区间隧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隧道掘进方式和支护结构,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推进。
3.地铁区间隧道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通风、照明、防水、排水等方面的要求,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乘客舒适的出行体验。
四、施工过程1.施工前,应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调查,明确地质条件,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相关标准。
3.施工过程中,需加强现场管理,并且建立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五、经济效益1.地铁区间隧道的建设能够通过发展经济、提高城市配套设施水平,推动城市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地铁区间隧道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便捷性,缓解交通拥堵现象,降低城市交通事故发生率。
3.地铁区间隧道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促进土地价值提升,增加税收收入。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1.地铁区间隧道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资源,需要从经济角度综合考虑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时间和施工方式,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的干扰。
3.地铁区间隧道的建设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需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管和质量检验。
七、结论地铁区间隧道的建设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隧道工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隧道工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a48946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9.png)
国内隧道工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内隧道工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介绍了我国现有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状况,并展望了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的发展前景。
1. 我国遂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交通、水利水电、市政、地下工程开发和利用等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十年来,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利水电隧洞、市政共同沟以及城市地铁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在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1. 1 交通类隧道交通隧道主要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及城市地下铁路工程,其中铁路隧道目前在数量、长度、设计及施工技术上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截止到2005年12月已建隧道6874座,4158km。
1949年以前664座156km,共7538座4314km。
长度大于5km的53座。
2006年在建的1758座,2164km。
即将开工的高速铁路隧道146座,184km。
规划建设客货共线铁路隧道2100km,10km以上隧道760km。
在建客运专线隧道有:武广222座172.152km广深24座32.016km郑西38座76.876km石太32座74.904km合武37座64.706km甬温59座88.115km温福59座149.423km福厦37座40.406km广珠4座4.172km10km以上的长大铁路隧道:秦岭隧道18.4km大瑶山隧道14.295km乌鞘岭隧道20.05km太行山隧道27.8km(在建)吕梁山隧道20.8km(在建双洞)东秦岭铁路隧道12.26km地铁工程目前仅有京、津、沪、穗四市约 80km正在运营 ,而在建工程则很多,目前上述四城市仍在继续扩建地铁,其中北京规划了20条线路共700km,上海规划了17条线路共450km,天津规划了4条线路共248km,广州规划了7条线路共206.5km,深圳规划了9条线路共254km。
铁路隧道建设理念和设计原则
![铁路隧道建设理念和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df26f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e.png)
一、前言交通发展,铁路先行。
随着对环境、能源问题的深入认识,我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而隧道工程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末,我国共建成铁路隧道6874座,总延长4158 km,连同建国前修建的664座、总延长156 km的铁路隧道,已建成的铁路隧道已有7538座、总延长4314 km。
在新一轮的铁路建设中,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铁路线有宜万线、兰渝线、贵广线、大瑞线、成兰线等,这些线路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所占的比重大,隧道修建的难度也很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铁路隧道正以每天增加3 km的速度向前推进,建设速度之快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铁路隧道建设的安全和之后的运营安全,需要在深刻总结以往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建设理念和设计原则。
二、铁路隧道建设理念(1)隧道与地下工程是不可逆工程,不具备拆除重建的条件,因此必须是遗产工程。
不允许是遗憾工程和灾害工程。
(2)隧道与地下工程是风险性很大的工程,必须实事求是,科学地进行风险性评估。
评估主要内容为:施工安全评估、施工质量评估、环境评估,最后是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评估。
在建设全过程中应对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进行全方位工程风险分析。
据国际隧道工程保险集团对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原因的调查结果表明,将施工方作为工程安全唯一主体是不科学的,目前五个阶段的风险界定不清,而这些风险往往到施工时才反映出来,由施工方完全承担这些风险是不合理的。
(3)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合理合同、合理施工方案是隧道建设检验科学发展观的4条标准。
如青藏铁路复线西格段的关角隧道(32 km)设计,应考虑小TBM+钻爆法施工新模式。
利用二线导洞快速施工+横通道模式,取消斜井,取消费工费时、造价高的向上运输方式。
(4)必须进行信息化动态反馈设计。
通过支护参数调整,确保施工安全,不改变设计是不科学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会有错误和失败,必须及时修正。
地铁隧道设计
![地铁隧道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ee23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1.png)
地铁隧道设计地铁隧道设计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地铁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
本文将从隧道设计的背景和重要性、设计原则及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地铁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背景和重要性地铁隧道作为城市地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背景和重要性。
1.1 城市交通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出行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的交通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地铁作为大容量、高效率的城市交通工具,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选择。
1.2 地铁线路扩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出行需求,地铁线路的扩建已成为许多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而隧道作为地铁线路的基础设施,需合理设计以满足地铁线路的需求。
1.3 安全与运行效率:地铁隧道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率。
合理的隧道设计能够确保地铁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地铁运输的效率。
二、设计原则地铁隧道设计应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
2.1 地质勘探和分析:在进行地铁隧道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分析工作。
通过了解地层、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情况,确定合适的隧道设计方案。
2.2 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根据地下条件、地下水位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3 环境和气候因素考虑:地铁隧道设计应考虑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因素,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隧道设计在各种极端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2.4 设计的可持续性: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地铁隧道设计也应考虑可持续性。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节能减排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设计流程地铁隧道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和环节。
3.1 方案设计:在进行具体的地铁隧道设计之前,需要进行方案设计,确定隧道的走向、截面形状等基本参数。
方案设计要综合考虑地铁线路的需求、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隧道设计的现状与理念
地铁作为特殊的地下公共建筑,具有空间封闭、人流密度大、通道狭长、疏散条件有限等特点。
地铁隧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产生的烟气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庞大的客流不能及时疏散,将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
因此,参考借鉴国外优秀的地铁隧道设计理念,不断完善我国地铁隧道设计、使逃生疏散平台更加人性化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各主要城市纷纷加快推动地铁建设。
地铁作为特殊的地下公共建筑,具有空间封闭、人流密度大、通道狭长、疏散条件有限等特点。
地铁隧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产生的烟气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庞大的客流不能及时疏散,将会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因此地铁隧道设计至关重要,但可惜的是,我国地铁隧道设计存在诸多弊端,严重影响地铁隧道的安全。
随着现代科技、新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国现存地铁隧道的设计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有必要参考借鉴国外优秀的地铁隧道设计,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我国地铁隧道设计现状
我国地铁隧道设计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破坏隧道的主体结构。
安装线缆需要大量的锚栓固定支架,造成对隧道结构的破坏,另外,承重荷载的增加使隧道的防水和防腐蚀功能受到影响(图1、图2、图5);
2.增加人工安装成本。
大量使用锚栓和支架增加了人工的安装成本;
3.锚栓和支架的材料成本高。
大量使用锚栓和支架固定线缆和逃生板影响地铁项目的整体造价;
4.存在安全隐患。
(1)乘客从车厢疏散到纵向疏散平台时,由于纵向疏散平台宽度为0.60m,仅能容纳1人勉强通过且平台外侧未设置栏杆,因此,利用平台向车站方向做单向疏散较为困难,发生大规模挤伤等二次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另外疏散平台距离道床约1m高,乘客从疏散平台跳至道床时,容易受伤,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国内地铁工程对人员在道床上的疏散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有:道床面上普遍设置中心水沟且水沟上不设置盖板,水沟里淤泥堆积,导致乘客在道床上疏散困难;横穿道床的电缆管线、水管、道床面上的信标等,未采取无障碍处理措施。
以上均未考虑到乘客在道床面上无障碍疏散的需求,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3)火灾扑救困难,隧道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温度可达到1 350℃高温;含氧量下降,烟气集聚;火灾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
(4)裸露的线缆遇火容易加剧火灾的蔓延;
5.传统的混凝土逃生板重量重不便于运输和安装。
二、现代地铁隧道的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科技、新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国外地铁隧道逐渐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如德国科隆地铁、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铁路隧道、德国埃森地下铁道、柏林总站、德国科伯根隧道、法国蓝地隧道、法国庞坦门地铁站等都采用现代地铁设计理念,取得了良好效果,经受了考验。
总结现代地铁隧道设计理念,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
1.安全简洁的设计方案。
现代地铁隧道的设计理念中,使用的产品能在隧道火灾中承受1 350℃高温两小时性能不受影响;双向逃生通道(图B1),为逃生疏散创造更多的宝贵时间。
2.综合成本合理。
现代地铁隧道的设计理念中,部分线缆通过线缆槽安装(类似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法)(图B2)减少锚栓和支架的大量使用,合理降低地铁建设的造价,材质轻(水泥基玻璃纤维等矿物质)便于安装和运输,耐高温(1 350℃)、耐腐蚀、防滑、防潮。
3.哈芬槽的应用。
现代地铁隧道的设计理念中,接触网是地铁隧道的关键部位,成熟的哈芬槽技术为地铁提供更安全稳定的运行,便于安装和调试,保证结构的安全。
4.优化疏散路径。
现代地铁隧道的设计理念中,区间隧道内应为乘客提供多种疏散路径,提高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效率,可参考国外地铁逃生线路,轨道专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排水沟设置于轨道两侧。
对轨道管线、道床上的通讯信号设备的布置,均可采取通过线缆槽形式的无障碍设计。
5.商业价值:现代地铁隧道的设计理念中,简洁美观的隧道设计便于隧道墙体商业、公益广告的安装。
三、现代地铁隧道设计成功案例
隧道安全性标准主要是:①在火灾中面对迅速增高的温度和火势蔓延的情况下如何保护结构混凝土;②如何设置可靠安全的逃生通道;③如何保证电气设备功能完好。
在现代化铁路隧道中使用的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板由于具有综合特性而特别适用于地下交通运输设备,因此,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板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经受了考验。
(1)2015年德国科隆地铁的隧道使用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材料作为轨道两侧水泥槽盖板,以此作为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平台,使用面积为2400平方米。
(2) 201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铁路隧道使用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板作为防火墙和防火吊顶,使用面积分别为10000平方米和7500平方米。
(3) 2015年德国埃森地铁隧道使用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材料作为轨道两侧水泥槽盖板,部分有涂R13级防滑涂料,以作为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平台,使用面积为1700平方米。
(4) 20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高速公路隧道使用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板作为防火吊顶,通过了RABT火灾曲线测试,使用面积为23000平方米
(5) 2008年德国柏林泰格尔机场隧道使用纵向线缆槽以保护线缆,使用长度为1900米,线缆槽的耐火等级为E 90。
(6) 2012年德国杜塞尔多夫科伯登(Kö-Boden)隧道使用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板作为防火吊顶,使用面积为11500平方米,通过了RABT火灾曲线测试。
(7) 2011年法国蓝地隧道,使用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板作为防火吊顶,使用面积为38000平方米,通过了ISO火灾曲线测试和HCM火灾曲线测试。
(8)2011年法国庞坦门地铁,使用玻璃纤维轻混凝土防火板作为防火吊顶,使用面积为30000平方米,通过了ISO火灾曲线测试和HCM火灾曲线测试。
我国各地地铁业主和设计院逐渐意识到我国地铁隧道设计存在的缺陷,目前,已开通的北京地铁多条线路,以及其他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建线路,均在行车方向的左侧设置了纵向应急疏散平台,设置高度一般在850-950mm之间,宽度最小600mm左右,疏散平台与联络通道处的底板设置同高,一般疏散平台沿隧道壁连续通畅设置(除无法设置地段外)。
当列车失去动力停在隧道区间时,乘客首先从疏散平台纵向进行疏散。
同时乘客也可直接利用道床疏散,即通过设置在列车前、后端的应急疏散楼梯到达轨面,再通过道床沿纵向进行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