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者,蒙人也,(1)名周。周尝为蒙漆园 吏,(2)与梁惠王[1]、齐宣王同时。其学无 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 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3)作《渔 父》、《盗跖》、《胠箧》,(4)以诋訿孔 子之徒,(5)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 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6)然善属书离辞, (7)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8)虽当世宿 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 (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庄子选读
庄子名言警句
1.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2.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4.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山木》 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让王》
7.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 齐物论》 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 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 言。——《庄子· 外物》
注(7)[正义]属音烛。离辞犹分析其辞句也。 注(8)[正义]剽,疋妙反。剽犹攻击也。 注(9)[索隐]洸洋音汪羊二音,又音晃养。 亦有本作“漾”字。[正义]洋音翔。己音纪。 注(10)[正义]威王当周显王三十年。 注(11)[索隐]孤者,小也,特也。愿为小豚 不可得也。[正义]不髃也。豚,小猪。临宰 时,愿为孤小豚不可得也。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 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 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 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和文学家。
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 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 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 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 物论》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史记》有传。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十九篇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十九篇1、望洋兴叹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
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
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
'我就是这样的人啦!”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2、屠龙之技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3、随珠弹雀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之《东海之大乐》
•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 [tí]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 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 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 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稊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 的数量叫做‘万物’,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
•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 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 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 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 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 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 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
译为:“不是…… 就……” )
•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是古
汉语常见的固定格式,可译为“认为……是” )
• 一词多义
•若
• 望洋向若而叹 (传说中的海神名 ) • 以为莫己若 (比得上)
•闻
• 闻道百 (动词,听说)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名词,见闻,学问 )
•始
• 河伯始旋其面目(才) • 始吾弗信(开始,起初)
•见
• 不见水端(看见)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与“于”一起表被动)
•于
• 吾长见笑于大方家。( 被) • 拘于虚也。( 被) • 今尔出于崖涘。( 从) • 莫大于海。(比) •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在)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讲了七个小故事,思想高远,手法奇特。庄子善于 讲故事,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蕴藏在这些故事里面。庄子善用各种修 辞手法,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 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现。我们学 习时要重点体味故事的内涵,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
1.词语理解
语言积累
(1)通假字
①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通“_瞬___”,“__恂__目__”__,__眨__眼__、__眼__睛__转__动___
②牵巨钩, 没而下 通“_陷___”,__沉__陷___ ③骛扬而奋鬐 通“_鳍__”,_鱼__鳍__ ④苍梧已北 同“_以___”,_自____
⑤趣灌渎 通“_趋___”,_趋__向__、__奔__向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译文:_我__昨__天__来__的__时__候__,__道__中__有__呼__救__的___声__音__。__我__回__头__看__看__路__上__车__ _轮__辗__过__的__小__坑__洼__处__,__有__条__鲫__鱼__在__那__里__挣__扎__。__ (6)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译文:我__将__要__到__南__方__去__游__说__吴__国__越__国__国__王__,__引__蜀__江__的__水__来__迎__接__你__,__ _行__吧__?__ (7)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我__失__去___了__我__平__日__相__处__的__水__,__我__没__有___安__身__的__地__方__。__眼__下__我__能__ _得__到__斗__升__之__水__就__可__以__活__命__了__。_
知识讲解_《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编稿:李晓旭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3、能恰当地、一分为二地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或稍后,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
他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善于虚构,《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寓言选读——神龟(附译文)
庄子寓言选读——神龟(附译文)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
'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
'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
'君曰:'令余且会朝。
'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
'君曰:"献若之龟。
'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
'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
虽有至知,万人谋之。
鱼不畏网而畏鹈鹕。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参考译文]宋元君半夜里梦见有人披散着头发在侧门旁窥视,说:"我来自名叫宰路的深渊,我作为清江的使者出使河伯的居所,渔夫余且捕捉了我。
'宋元君醒来,派人占卜,说:"这是一只神龟。
'宋元君问:"渔夫出名叫余且的吗?'左右侍臣回答:"有。
'宋元君说:"叫余且来朝见我。
'第二天,余且来朝。
宋元君问:"你捕捞到了什么?'余且回答:"我的网捕捉到一只白龟,周长五尺。
'宋元君说:"献出你捕获的白龟'。
白龟送到,宋元君一会儿想杀到,一会儿又想养起来,心理正犯怀疑,卜问吉凶,说:"杀掉白龟用来占卜,肯定大吉。
'于是把白龟剖开挖空,用龟板占卜数十次推断起来也没有一点失误。
孔子知道后说:"神龟能显梦给宋元君,却不能避开余且的鱼网;才智能占卜数十次也没有一点失误,却不能逃脱剖腹挖肠祸害。
《庄子》选读之《尊生》 (1)
匠石之齐
《庄子·人间世》
【原文】
匠石之齐(1),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2)。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3),其高 临山(4),十仞而后有枝(5),其可以为舟 者旁十数(6)。观者如市,匠伯不顾(7), 遂行不辍(8)。弟子厌观之(9),走及匠石 (10),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11),未 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 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12), 以为舟则沈(13),以为棺槨则速腐(14),以为 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15),以为柱则蠹 (16)。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 寿。‛
5、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庄子曰: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 以利累形”。是说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 孟子强调仁义高于生命,是反对世人为了 求生、避患而无所不为、寡廉鲜耻;而庄 子则强调生命高于一切名利,反对世人以 养伤身、以利累形,珍重自己的生命。
全文写了十六七个小故事,本文是节选。第 一部分至‚终身不反也‛,写许由、子州 支父、善卷和石户之农不愿接受禅让的故 事,明确阐述了重视生命的思想,天下固 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本部分 在阐明题旨上处于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至 ‚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写周文王 的祖父大王亶父迁邠和王子搜不愿为君的 故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重 视生命的思想。
【解读】
有个名叫石的匠人带领一行人到齐国去,走到曲辕那个 地方,看见那里以栎树为社树。树冠之大可遮蔽数千头牛, 树干的周长达百围,树高接近山巅,离地约十五米之上才有 树枝,可用来制造十数艘大船。到那里观看的人,就像赶集 一样。匠石是他们一行人中的头领,对此不屑一顾,前行不 止。徒弟们虽然顺从,但觉得扫兴没有看够,赶到匠石身边, 说:“自从我执斧子跟随师傅学艺以来,还不曾见过如此壮 观的大树啊!先生不肯停下来多看一会儿,这是为什么呀?” 匠石说:“行了,不要再奢谈它的美了!那只不过是无用而 徒享天年的树木罢了。如果用来它造船就会沉没;用它做成 棺材外面的套棺就会很快腐朽;用它做成用具就会很快破损; 用它制作门窗就会脂液渗出;用它做成房柱就会遭蛀虫咬坏。 正因为是不成材之木,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能保留这样长 久。”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单元知识树】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单元概览·知人论世
【先贤金名刺】 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1.生平简介 庄子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 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出身于一 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 多。在诸子百家中,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 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史祖老子并称“老庄”。
古今朋友圈】
1.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荀子
2.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
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司马迁
3.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生死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
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其言宏绰,其旨玄妙。
2.主要成就 (1)在哲学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天人合一” 和“清静无为”。为中国知识分子在人生仕途不顺时,提供了一个心灵避难所; 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了哲学依据。 (2)文学上,《庄子》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想象奇特,代表了先秦散文的 最高成就。 清朝学者金圣叹把《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 《西厢记》命名为“六才子书”,《庄子》被排在了第一位。
——晋·郭象
4.(庄子散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
5.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
《庄子》选读(巩固练习)
《庄子》选读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提.防dī 便笺.qiān 寒砧.zhēn 怙恶不悛.quānB、毗.邻pí风靡.mǐ 连累.lěi 踽.踽独行yǔC、混淆.xiáo 棕榈.lǘ 瘙.痒sào 怏.怏不乐yàngD、精髓.suǐ 庇.佑bì蕴藉.jí翘.首以待qi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谩骂愁怅殒身不恤毛骨悚然B.寒暄景仰梦寐以求徇私舞弊C.沧桑菲薄要言不繁黯然失色D.缉毒发愤起承转和倚老卖老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________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无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______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因此,地区合作、________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 防御整合沟通B.防御整治勾通C.抵御整治沟通 D.抵御整合勾通4、下列各句中,加红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五 恶乎往而不可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五、恶乎往而不可释文题《庄子·大宗师》中“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
谁够称得上做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
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然一体的,人们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
这就叫做“道”。
“恶乎往而不可”语出《庄子·大宗师》,意思是“到哪里去不可以呢”。
原文为:“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
究其原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现在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那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
所选部分还是寓言故事,让人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体悟深刻的思想。
明主旨本课所录两则选文,就是想通过寓言故事,借助奇特的想象,来告诉人们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包括病痛、死亡、长相丑陋……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纵然折射着灵魂的随遇而安,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
在危难丛集的人世间,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它蕴含着对社会、对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颐隐于齐.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女.恶之乎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亡.,予何恶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予因以求时.夜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⑥不翅.于父母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⑦佚.我以老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⑧取.妻者止于外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⑨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⑩故不足以滑.和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⑪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⑫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⑬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脐 肚脐 ②汝 你 ③无 不 ④司 “时夜”即“司夜” ⑤悬 倒悬⑥啻 只,仅仅 ⑦逸 安逸,这里为使动用法 ⑧娶 婚娶 ⑨窥 窥察 ⑩汩 乱 ⑪悦 愉悦 ⑫隙 空闲的时间或地方 ⑬是 善、美(2)一词多义①更⎩⎪⎨⎪⎧岂更.驾哉: 更.上一层楼: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②罪⎩⎪⎨⎪⎧ 彼何罪.焉: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③善⎩⎪⎨⎪⎧ 乃所以善.吾死也: 素善.留侯张良:④济⎩⎪⎨⎪⎧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⑤意⎩⎪⎨⎪⎧ 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⑥信⎩⎪⎨⎪⎧ 不至乎期年,而寡之信.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一,无端崖之辞原文+译文1.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
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
我想跟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庄子》选读(1)无端崖之辞》
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以未尝闻任氏之 风俗,其不可与经 于世亦远矣。
小说:偏颇琐屑的言论 干(gān):请求,求取 县令:一县之长 是以:这是因为 风俗:传闻,传说 经于世:管理世事
这则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
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刻画目 标远大、干大事业的任公子形象。
的是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 道家学派的代表 • 极其博学的人 • 特立独行的人 • 崇尚自由的人 • 提倡回归于自然、本真的人 • 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的人 • 非常善于运用寓言说理的人 • 语言风格汪洋恣肆的人 • …… • ——眼极冷,心极热的人(鲍鹏
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 候》)
个以课 什及堂 么你思 样自考 的己: 人的结 。积合
2.《庄子》产生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成语,请查找资 料,解释下面成语的意义(写在作业本上拍照上 传)。
相濡以沫、庄周梦蝶、鼓盆而歌 坎井之蛙、对牛弹琴、涸辙之鲋 望洋兴叹、呆若木鸡、越俎代庖 邯郸学步、鹏程万里、东施效颦
《庄子》中的成语
相濡以沫:比喻亲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 助,延续生命。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共渡难关。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湖。
• 奇文有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艺术价值,但不能传达对 社会、人生有害的信息,不能流于荒诞。
(3)课外拓展:由庄子到李白
庄子,是思想家,又是诗人;李白,是诗人, 又是思想家。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李白;李白,是 盛唐时期的庄子。
庄子与李白的作品有着五个方面的共同特色: 丰富、奇幻的想象;大胆、任意的夸张;直率、质 朴但却豪放、恣纵的语言;超凡脱俗的意境;深刻 的思想或讽刺、辛辣的笔触。
庄子选读教案
《庄子》选读【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文学写作特点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无端崖之辞》【三维目标】㈠、知识目标:1、重点学习第3、4、7则选文的内容2、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认识文中所表达出的庄子的思想㈡、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㈢、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三、走近作者1、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2、《庄子》①、《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②、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3、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四、研读课文(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2、3则,正字正音(二)集体朗读(三)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字词句,划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在班内交流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由老师点拨(四)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释词】:(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人垩(è):白灰漫:涂(2)匠石:人名,木匠祈(zhuó):砍(3)斤:斧(4)失容:失色(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6)质,质对,对象【译文】庄子为亲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旁回过头来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端抹上一点白粉,象蝇子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头把鼻端的白粉砍掉匠石挥动斧头,漫不经心地砍掉了它,白粉完全砍去而鼻子却不受伤害郢人站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失去常态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情,把匠石找来对他说:'请你试着为我表演一次匠人说:'我曾经能够砍掉鼻端白粉,虽然如此,但我的施技之人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施技之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内容】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第2则:【词语积累】[1]镝(dí):箭头[2]闚:同"窥" [3]恂(xún):惶恐[4]殆(dài):害怕【译文大意】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伯昏无人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寓意】这个故事试图说明的是,虽然列御寇的射箭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工,而目不瞬"人生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自由境界高下之分王国维用诗词给为学之路分了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第一个寻找目标方向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个探索奋斗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的第三个阶段而为人处世自然也有层次境界之分,我以为列御寇射箭当属第二境界,如果身处乱石高岗之上,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让然能从容如常、百发百中,那当是第三境界,而那些只能平地射箭,亦不可加杯于肘者,则只属第一境界或者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射中的,那恐怕是没有境界了【题旨】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第3则字词积累】倏(shū):同儵,虚设的神名忽,虚设的神名浑沌:虚设的神名待,款待,之:他们,指倏、忽甚善:特别好谋报:商量报答之:的七窍,耳目口鼻七个孔穴视:看食:吃喝【译文】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寓意】成人之美,予人方便,知恩图报都是做人的美德但是,倏与忽却一片好心,使恩人遭受了灭顶之灾本来为了报答混沌的善待之恩,却断送了恩人的性命,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违背了客观规律而导致了不想要的后果倏与忽始料未及,只有扼腕痛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物质千差万别,各自有着各自的特性,遵循着他们的规律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主观臆想看待和处理客观事物,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别人,把好事办成坏事要说倏与忽铸成大错是因为无知的话,那我们现代人的做法就太不仁义了!【题旨】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五)齐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五、小结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我们应联系生活现象理解六、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资源》68页"理解和运用"七、作业:熟读课文,探讨庄子文章的现实意义【板书设计】1、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2、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无端崖之辞3、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本节课学习第4、5、6则选文一、温故知新齐读前三则选文二、研讨选文内容(一)指名读三则选文,师生共同正音(二)疏通文意第4则【译文】任国一位公子制成了巨大的鱼钩和很长的钓线,又用五十条壮牛晾制的干肉做成肉饵,蹲在会稽山上,鱼钩甩到东海然后,天天地那里专心地钓着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没有钓着鱼后来,终于有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钩负痛直下,潜入海底只见它东冲西撞,上下翻腾,奋鳍挣扎海面上,白浪如山,海涛呼啸,好象神呼鬼泣,声震千里任国公子捕得这条大鱼后,将它分割腌制成干肉制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最后全都吃腻了后世一些饶舌的庸人们都大惊小怪,奔走相告那些成天拿着短竿细线,跑到小水沟旁,守着鲵鳅小鱼的人,想钓到大鱼,是完全不可能的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寓意:它告诉我们,目光短浅,贪图小名小利之人,是永远成不了大器的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小才不能得大道,经世者当志于大成后以"任公钓"喻济世的远大抱负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题旨】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第5则通假字王说之(说---悦)反于宋(反---返)夫处穷闾阨巷(阨----隘)【译文】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数辆车子;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车辆一百乘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的编织麻鞋,脖颈干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随从的车辆达到百乘之多,这又是我超过他人之处"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寓意】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第六则【译文】庄周家境贫寒,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即将收取封邑之地的税金,打算借给你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忿忿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谁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我问它:'鲫鱼,你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吧'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我经常生活的环境,没有安身之处眼下我能得到斗升那样多的水就活下来了,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店里找我!'"【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这则寓言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票害死人)三、品读以上选文探讨:你读了庄子的文章,有哪些感受和启发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参考:第二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而生存生活有的时候,在你看不清的时候,你反而闯过去了,在你仅仅看到一些表象的时候,你就被彻底吓晕了,而你真正看清楚生活中的安与危它之间制衡的时候,也许我们鼓起勇气,心怀恐惧,但还能战胜自我的走过去其实这个时候,行走作为一种技巧重要吗?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技巧并不重要,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于丹心语)第五则这个故事,说明"利"这个字,困不住庄子庄子,把这些东西看得太淡了,所以,利束缚不了他庄子觉得,要我为了利丧失我很多自由,很多心智,让我用心去为形役,不值得这个道理今天也许有一些高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到第二层,破名,则要比破利难得多我可以不为金钱所动,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生前一世,为的是死后追封一个谥号,由君王追封他忠,他孝,他文,他武当这个谥号刻上墓志铭,他会觉得生前的一切失落在这个永恒的墓碑上得到了补偿这就是辛弃疾所谓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四、成语积累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御风而行越俎代庖大相迳庭、不近人情肌肤胜雪形如槁木大言炎炎朝三暮四庄周梦蝶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旁门左道盗亦有道唇亡齿寒人人得而诛之独来独往善始善终莫逆之交唯命之从冥冥之中勃然作色虚与委蛇不徐不疾、得心应手相濡以沫吐故纳新见笑大方井蛙之见夜以继日望洋兴叹何罪之有君子之交淡若水亦步亦趋哀莫大於心死失之交臂不知天高地厚化腐朽为神奇无所不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捉襟见肘分庭抗礼变化无常大同小异对牛弹琴能者多劳螳臂挡车小巫见大巫支离破碎每况愈下沉鱼落雁五、小结六、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资源》"阅读与品味"练习题七、作业布置1、完成《学习资源》本课练习2、熟读课文并识记《庄子》中的成语板书设计4、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5、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无端崖之辞6、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第七则选文2、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3、探讨庄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教与学师生互动】一、温故知新《学习资源》有关习题讲解二、研读第七则选文1、齐读第七则选文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知识3、正音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惠子相梁(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非梧桐不止(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5)于是鸱得腐鼠(6)鱼出游从容(7)是鱼之乐也学生明确:(1)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国:国都、京城(3)止:栖息(4)安:疑问代词,怎么(5)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6)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7)是:这5、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鵮,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鵮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三、理解感悟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刍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3、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结合前一篇试作分析--《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四、课外延伸。
《庄子》选读-教学设计解析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 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及
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共三十三篇,想象奇特, 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极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逍遥游》是其中最有名的篇目之一。
《逍遥游》节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 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 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 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 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 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 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 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 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江泽民
全社会要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习近平
读一读“拓展活动”中的故事, 它能带给你什么体会或启示?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周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 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 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 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
朝三暮四 望洋兴叹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庄周梦蝶 螳臂挡车 沉鱼落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庄子,名周,战国时
代宋国人。我国古代著名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曾做过漆园吏,当时诸 侯混战,争霸天下,他不 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 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 一生淡泊名利,崇尚自在, 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时《庄子》选读
教学目标
1.初读庄子的《逍遥游》,了解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
2.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深入理解“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的道理。
2.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
名周,字子休,宋国人。
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着述,但从游者不多。
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二、《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
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三、《逍遥游》(节选)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而实无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号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
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
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
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
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
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
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
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赏析】同样的一件事物,因为认识的方法或角度不同,就体现出完全不同的价值,这就是“道”。
如果对事物抱着固有经验的眼光,或者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没有创新的思想,不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跳不出平庸俗碌的圈子,结果就会戕害可能发挥巨大作用的东西或人才。
四、故事链接
阅读《望洋兴叹》,对庄子更进一步的感知。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庄子的生平资料,加深了解。
2、课下阅读庄子的《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