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庄子》选读

合集下载

《庄子选读》第八讲《寓言》《天下》选段

《庄子选读》第八讲《寓言》《天下》选段
要点:不直接说,而是借助于故事等方式传达想法。

重言:1、重复前贤或古人的言论 2、借重先哲时贤的言论
要点:引用权威言论来支持自己的看法
卮言:1、“夫卮,满则倾,空则仰,非持故也。况 之于言,因物随变,唯彼之从,故曰日出。”(郭象注) 2、“卮,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 之卮言耳。”(成玄英疏)
重言:借助权威的作用平息争辩。 权威不仅来自于年龄,更在于对人生基本道理的洞 见。
关于“卮言”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不言 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言无言, 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
基于卮言进行推衍,可以使人尽享天年。 言与物的关系:有心之言破坏了万物的齐同
日常生活中,语言首先是区分事物。人在区 分事物后,会将价值标准附加在区分之上。

“言无言”:说话的原则,要说没有成心的话。
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 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 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 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 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藉外”:不直接说,借别的话题或事物
亲父不为其子媒:别人会认为亲生偏私;而且一般 人只认同和自己相同的观点,这是怕损害自己利益。 寓言的作用在于避开直接利害冲突引起的猜疑,让
人自己去悟。
关于“重言”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 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 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
3、“酒后的话”、“漏斗式的话”等说法
要点:无心之言,没有成见的话。

《庄子二则》课件知识讲解

《庄子二则》课件知识讲解

• “倏、忽、浑沌”命名,即生动形象又充满幽默 与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庄子想象的奇诡。

• 以人的有为,来凿就自然的无为。有为的所谓成就, 就是无为的死亡了
• 3、“倏”和“忽”为什么要给混沌凿开“七窍” ?结果如何?
• 他们想报答混沌对他们的友善。(谋报混沌之德 )
• 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混沌死了。
• 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
• 原因:倏忽报德 • 经过:日凿一孔 • 结果:浑沌死
• 2、回答下列问题,体会故事中“倏、忽、浑沌” 命名的意义。

文中“倏、忽”意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
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
• 混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的自然 状态,代表无为。
• 4、《浑沌之死》蕴含了什么道理?
• (1)做事快而不加思索,对客观事物不不去 作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单凭主观热情,盲 目好动,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不按规律办 事,就会好心办坏事。
• (2)告诫人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尽 量减少和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 (3)做事虽出于好心,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 规律,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相反结果。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快要死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准备厚葬自 己的老师。庄子知道后用幽默的口气说:“我死 了以后,大地就是我的棺木,日月就是我的连璧, 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 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丰厚么!你们还能再增加 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他说:“老师呀! 要那样的话,我们还不是怕乌鸦老鹰把老师吃了 么?”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 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 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 心眼呢?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3课东海之大乐(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3课东海之大乐(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4)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 译文:_认__为__没__有__谁__能__赶__上__自__己__。___ (5)莫大于海。(状语后置) 译文:_没__有__什__么__比__大__海__更__大__。___ (6)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译文:_说__的__就__是__我__啊__!___ (7)莫能吾若也。(宾语前置) 译文:_没__有__谁__能__够__像__我__这__样__。___
【答案】 ①想象瑰奇,哲理深刻。庄子借虚构的寓言故事,将黄河拟人 化为河伯,将大海拟人化为北海若,通过他们的对话展开故事,通过两种精神 世界的交锋,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显现出认识无止境的哲理。
②直观的形象,雄阔的意境。作者先描绘河水暴涨的景象,并用河伯与北 海若两个生动形象的描绘,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可感,将不可道之道传达 得鲜明清晰、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③巧妙对比,凸显主题。首先是两种景象之比。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 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其次,感悟对比。河伯感受,“欣 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将其踌躇满志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河伯见 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为自己的孤陋寡 闻叹息,为大海的广阔无垠感叹,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次,动作神态对 比。
文脉梳理
[文脉·梳理]
秋水时至黄 ↓ 大河 海— —河 北伯 海( 若小 () 大)
↓ 大
学无止境 境界无限
东海之大乐
相对主义 坎井之蛙(窄)
不自满 求上进

龙牟之辩东海之鳖(阔)


文本层析
[文本·层析] 1.海神若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庄子》选读 五 恶乎往而不可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庄子》选读 五 恶乎往而不可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7
答案:(1)“齐”通“脐”,肚脐 (2)“亡”通“无”,不 (3)“ 县 ” 通 “ 悬 ” , 倒 悬 (4)“ 翅 ” 通 “ 啻 ” , 亚 于 (5)“取”通“娶”,与女子成亲 (6)“知”通“智”,智慧 “规”通“窥”,预测 (7)“滑”通“汩”,乱
8
2.古今异义 (1)其心闲而无.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事情 (2)其妻.子.环而泣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21
(4)唯命之从(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伟哉夫造物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爪剪(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课件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庄子》选读 五 恶乎往而不可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
2
五 恶乎往而不可
3
卷首清音 人不过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走过短暂的一程,一些人把 一生投入到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中,又有一些人生活在对死亡的 忧惧之中,所以很多人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幸福,只有淡泊名利、 安时处顺、德性充足才会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才会“宠辱 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 腰弓起的背,心、肝、脾、肺、肾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
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 上了,肩膀高过头顶了,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了,阴阳之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4课尊生(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4课尊生(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本文包括两个部分,分别节选自《让王》和《人间世》。第一部分写许由、 子州支父、善卷不愿接受禅让和亶父为保全百姓弃王的故事,明确阐述了重视 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第二部分的中心是讨论 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 的哲学观点。所选部分用树木不成材避除了许多灾祸而终享天年来比喻说明“无 用”之为有用,保全生命乃为大用。
【答案】 第一则选自《让王》,提出尊生的主旨,成为后文的总纲。前三 段分别叙述了许由、子州支父、善卷不受王位的故事,叙述虽有雷同但都简洁 明了,突出了他们的共同选择和尊生思想。在前两段叙后跟议,画龙点睛,一 语道破,更加突出了尊生重于得天下的道理。最后一段也是先叙事再说理,水 乳交融,相得益彰。同时善卷“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大王“杖策而去” 等细节描述,充分展示了人物的个性情态及理想追求,可谓妙笔。在生动活泼、 富于变化的文字背后,处处透射着“尊生”的主旨,体现了文笔的娴熟,思想 的博大,确为文之上品。
文白对译
尧 以天下让许由,许由 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 1.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
“以我为天子,犹之①可也。虽然,我 适 有 幽 忧 之 病, “让我做天子,倒还可以。虽然这样,我碰巧有很厉害很顽固的病,
方且治之, 未暇治天下也。” 夫天下 至重也,而不以 正将治疗它,没空儿治理天下啊。”天下是最贵重的,却不能因为它伤
2.概括叙述栎社树寓言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选讲33页PPT

《庄子》选讲33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讲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庄子知识点归纳总结

庄子知识点归纳总结

庄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庄子的生平和思想背景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同时也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和多元化的时期之一,各种思想流派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交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庄子的哲学思想得以充分发展和宣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受到了周易、老子等先贤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深受当时著名思想家韩非、墨子等的启发和批判。

庄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对自然、人生、宇宙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他提出了“无为而治”、“自由自在”、“道法自然”等核心理念,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庄子》的主要内容《庄子》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其中内篇以“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德充符”等篇目为代表,主要涉及庄子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哲学观念;外篇则以“骈拇”、“外物”、“恶辞”等篇目为代表,主要聚焦于庄子的思想批判和哲学反思。

在内篇中,庄子主要探讨了人的自由境界、道的本体、自然之道等问题。

他以诗文的形式,通过对虚幻、变化、自由、快乐等境界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提出了“大梦”、“蝴蝶”、“齐物论”等著名理论。

在这些篇目中,庄子对自由、幻想、境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释,展现出了独特的思想风貌和哲学理念。

在外篇中,庄子则主要对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和学派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他以讽刺的口吻,运用寓言和比喻的手法,对墨家、儒家等学派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和辩护。

同时,他也对一些时事和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和观察,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人生命运的一种关怀和担忧。

以上内容只是《庄子》的主要内容,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全文来深入了解庄子的思想观点和哲学体系。

接下来,我们将对庄子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精华思想。

三、庄子的主要思想1. 自由境界:庄子的主要思想之一是自由境界,他认为人应当摆脱世俗的牵绊和束缚,追求一种超然的自由状态。

《庄子》选读之《尊生》 (1)

《庄子》选读之《尊生》 (1)

匠石之齐
《庄子·人间世》
【原文】
匠石之齐(1),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2)。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3),其高 临山(4),十仞而后有枝(5),其可以为舟 者旁十数(6)。观者如市,匠伯不顾(7), 遂行不辍(8)。弟子厌观之(9),走及匠石 (10),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11),未 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 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12), 以为舟则沈(13),以为棺槨则速腐(14),以为 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15),以为柱则蠹 (16)。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 寿。‛
5、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庄子曰: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 以利累形”。是说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 孟子强调仁义高于生命,是反对世人为了 求生、避患而无所不为、寡廉鲜耻;而庄 子则强调生命高于一切名利,反对世人以 养伤身、以利累形,珍重自己的生命。
全文写了十六七个小故事,本文是节选。第 一部分至‚终身不反也‛,写许由、子州 支父、善卷和石户之农不愿接受禅让的故 事,明确阐述了重视生命的思想,天下固 然‚至重‛,但却不能以此害生。本部分 在阐明题旨上处于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至 ‚此固越人之所欲得为君也‛,写周文王 的祖父大王亶父迁邠和王子搜不愿为君的 故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重 视生命的思想。
【解读】
有个名叫石的匠人带领一行人到齐国去,走到曲辕那个 地方,看见那里以栎树为社树。树冠之大可遮蔽数千头牛, 树干的周长达百围,树高接近山巅,离地约十五米之上才有 树枝,可用来制造十数艘大船。到那里观看的人,就像赶集 一样。匠石是他们一行人中的头领,对此不屑一顾,前行不 止。徒弟们虽然顺从,但觉得扫兴没有看够,赶到匠石身边, 说:“自从我执斧子跟随师傅学艺以来,还不曾见过如此壮 观的大树啊!先生不肯停下来多看一会儿,这是为什么呀?” 匠石说:“行了,不要再奢谈它的美了!那只不过是无用而 徒享天年的树木罢了。如果用来它造船就会沉没;用它做成 棺材外面的套棺就会很快腐朽;用它做成用具就会很快破损; 用它制作门窗就会脂液渗出;用它做成房柱就会遭蛀虫咬坏。 正因为是不成材之木,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能保留这样长 久。”

《庄子》选读之《尊生》 (2)

《庄子》选读之《尊生》 (2)

厦门网讯 名字带有个“雅”字的邢雅洁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了篇 很“雅”的高水平满分作文,她是目前为止“浮出水面”的惟一 一位来自厦门的高考满分作文得主。 邢雅洁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接触到这个作文题目时, 甚至还有点懵,她花了10分钟在题目的思考上,后来,在“果汁、 咖啡和矿泉水”三者中,她选择了以“平淡”切题,一下子就将 矿泉水和自己所喜欢的庄子联系了起来,“喜欢庄子那种淡泊、 洒脱的人生态度”。出考场后还有点小后怕——会不会跑题了 ? 这篇满分作文的题目出自苏轼词《定风波》里的一句“一 蓑烟雨任平生”,是说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淡然处之、不畏坎 坷的超然情怀。在作文拟题时,邢雅洁根据所描述的语境进行了 改动。 之所以写庄子,邢雅洁说,是因为她很喜欢在很多同龄人 看来是不好“接近”的庄子,尤其是《逍遥游》等作品。
《庄子.人世间》
安徽
金盛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
过程与方法:
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庄子散文中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人文情怀。 2、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文本研读
第1节:
(一)梳理字词
蔽: 遮蔽 絜: 测量 临: 从高处往下看,意即“俯瞰” 可以: 可以用来 市: 赶集 旁: 将近
给彼此空间,是尊重彼此的表现。是与人相处 之道的硬道理。 不信的话,仔细回想一下,有没有与人相处不 愉快的经历,或是别人的经历,是由于没有给 彼此空间而闹的不愉快呢?我相信大家会有同 感的。手捧沙子,可以有满把的沙子,可是要 攥紧拳头呢,沙子恐怕就所剩无几了
与人相处之道,是需要学习和修炼一辈子的
1968年 北京 作者:食指
(二)相处与尊重
人与人相处之道——尊重每一个生命,并给彼此空间

《〈庄子〉故事两则》知识讲解

《〈庄子〉故事两则》知识讲解
考题例析 1.(2015•贵州黔南中考)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
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B.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
把握重点
《惠子相梁》
1.文章中哪几个词能够表现惠子比较看重功名利禄呢?
文章中有两个词可以表现惠子比较看重功名利禄,一个是“恐”,一个是“搜”。
2.文章中鹓 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文章简洁的语言中可以看出,鹓 是一种奇鸟,它有个性,有追求,不会因为现实而改变自己的
理想。
3.庄子在《惠子相梁》一文中,通过什么方式来说理的,这样说理有什么好处?
2.于是:在这时。 (于是惠子恐) 3.夫(fú):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 (夫鹓 发于南海)
4.是:这。 (是鱼之乐也) 5.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6.全:完全,确定是。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7.安:怎么(哪里)。 (汝安知鱼乐)
8.云者:如此如此。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9.既:已经。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古今异义 1.止 古义:栖息。 (非梧桐不止) 今义:停止。 2.于是 古义:在这时。 (于是鸱得腐鼠) 今义:因果关系。 3.国 古义:国都。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今义:国家。 一词多义 1.之 代词,他,代惠子。 (庄子往见之) 代词,代“鹓 ”这种鸟。 (子知之乎) 代词,代鸱。 (鹓 过之) 结构助词“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于 介词,引出动作处所,从。 (夫鹓 发于南海) 介词,引出动作处所,在。 (而飞于北海) 介词,在。 (于是鸱得腐鼠) 3.吓 语气词,hè,模仿发怒的声音。 (仰而视之曰:“吓!”) 动词,吓唬。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4.固 本来。 (子固非鱼也) 固然。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5.安 表疑问,怎么。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表疑问,哪里。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6.于是 表承接,“于是”。 (于是惠子恐) 在这时。 (于是鸱得腐鼠) 7. 子 古代著书立说,代表一个流派的人。 (庄子曰) 人物代词,你。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8.见 看望,拜见。 (庄子往见之) 引见。 (胡不见我于王) 词类活用 相:辅佐君主的人。这里是做宰相的意思。名词作动词。 (惠子相梁) 重点句式

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五恶乎往而不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选读五恶乎往而不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七页,共47页。
女恶.之乎(厌恶,动词) (10)恶又卫恶有.知恶.散人木焉((怎丑么陋,,代形词容)词)
恶.乎往而不可(哪里,代词) 唯命之.从(相当于“是”,宾语前置的标 志,助词) (11)之寡而人况召全而德观之.之人.(乎代(哀助骀词它“,的代”词)) 是之.谓才全(主谓之间,助词)
第八页,共47页。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4.请赏析“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页,共47页。
(9)无几.何.也 古义:__多__少__ (duōshǎo) 今义:数学的一种 (10)丈.夫.与之处 古成义年:(_c_h_é_n_g_n__iá_n_)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第十三页,共47页。
第 5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吾与之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 (2)人.耳(名词用作动词,成了人) (3)轻用吾身而亡.其国(使动用法,使……陷于危亡) (4)今一.以天地为大炉(数词用作副词,完全) (5)寡人丑.乎,卒授之国(形容词用作动词,惭愧) (6)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
第五页,共47页。
(4)为我为.且天必子为之.镆诸铘御((制做造,,动动词词)) (5)始而始.知也不,能吾规以乎南其面而始.君者天也下((开起始初,名,词名)词) (6)和和成.而和.不之唱修(也应(和平静,动,词安)适,形容词)

《《庄子》选读(1)无端崖之辞》

《《庄子》选读(1)无端崖之辞》

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以未尝闻任氏之 风俗,其不可与经 于世亦远矣。
小说:偏颇琐屑的言论 干(gān):请求,求取 县令:一县之长 是以:这是因为 风俗:传闻,传说 经于世:管理世事
这则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
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刻画目 标远大、干大事业的任公子形象。
的是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 道家学派的代表 • 极其博学的人 • 特立独行的人 • 崇尚自由的人 • 提倡回归于自然、本真的人 • 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的人 • 非常善于运用寓言说理的人 • 语言风格汪洋恣肆的人 • …… • ——眼极冷,心极热的人(鲍鹏
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 候》)
个以课 什及堂 么你思 样自考 的己: 人的结 。积合
2.《庄子》产生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成语,请查找资 料,解释下面成语的意义(写在作业本上拍照上 传)。
相濡以沫、庄周梦蝶、鼓盆而歌 坎井之蛙、对牛弹琴、涸辙之鲋 望洋兴叹、呆若木鸡、越俎代庖 邯郸学步、鹏程万里、东施效颦
《庄子》中的成语
相濡以沫:比喻亲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 助,延续生命。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共渡难关。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湖。
• 奇文有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艺术价值,但不能传达对 社会、人生有害的信息,不能流于荒诞。
(3)课外拓展:由庄子到李白
庄子,是思想家,又是诗人;李白,是诗人, 又是思想家。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李白;李白,是 盛唐时期的庄子。
庄子与李白的作品有着五个方面的共同特色: 丰富、奇幻的想象;大胆、任意的夸张;直率、质 朴但却豪放、恣纵的语言;超凡脱俗的意境;深刻 的思想或讽刺、辛辣的笔触。

国学经典《庄子》要点知识点2023

国学经典《庄子》要点知识点2023

国学经典《庄子》要点知识点2023《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

它以幽默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传递着人们追求自由、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介绍《庄子》中的要点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1. 庄子的生平及思想核心庄周,即庄子,原名周,生活在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之间。

他是战国时期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庄子的思想主要强调虚无与自由,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在无为的境界,超越善恶对错的界限,融入大自然的变化之中。

他提出了“庄生之术”的思想,主张人应该活得轻松、无忧无虑,融入自然的流变之中。

他的哲学观点以“无为而治”、“齐物论”和“大梦以为人”等观点为核心。

2. 《庄子》的主要篇章《庄子》一书由庄子及其门徒完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其中,《内篇》注重理论阐述,阐明庄子的哲学思想;《外篇》则以讲述寓言故事和乐府歌谣的方式,将哲学思想融入生活中;《杂篇》内容丰富多样,讨论了众多的思想问题。

3. 突出的知识点《庄子》中有许多值得一提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是“大梦以为人”这一思想,庄子提出人的一生可以类比为大梦一场,人们沉湎于名利、功成名就的欲望中,都忘记了自己的本源,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梦中人。

其次是“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的观点,庄子认为对于真正有用之物的追求,人们应该超越功利心态,而追求那些无用之用的价值。

另外,《庄子》中还谈论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人的自由与命运、道与德、生死观等重要的思想议题。

4. 对当代生活的启示《庄子》的智慧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对当代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忙碌和焦虑的社会中,而《庄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放松、无为而治,享受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流变。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从《庄子》中找到平衡、超脱和自在的力量。

通过对《庄子》要点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这部文化经典的独特魅力。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 知识梳理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 知识梳理

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知识梳理
《庄子二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庄子》中的两则寓言故事。

本文将对《庄子二则》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一、《胠箧》
《胠箧》是《庄子二则》的第一则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将
庄稼的种子埋在地里,却坐在家里等待收获的故事。

这个寓言通过
描绘种子自己一直在土地里自由自在地生长,不受外界干扰,最终
成为一棵高大的树,强调了自然的力量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二、《秋水》
《秋水》是《庄子二则》的第二则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梦
见自己化身为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然后醒来后不确定自己是人
还是蝴蝶的故事。

这个寓言通过比喻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个体
与整体的融合和人的存在状态的多样性。

结论
通过对《庄子二则》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哲学中强调自
然与人的关系、自由发展和存在状态的多样性。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
代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现代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人的自由与价值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以上是对部编历史八下《庄子二则》的知识梳理,希望能够对你理解该文本起到一定帮助。

《庄子》选读-教学设计解析

《庄子》选读-教学设计解析
(《忙里偷闲读庄子》)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 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及
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共三十三篇,想象奇特, 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极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逍遥游》是其中最有名的篇目之一。
《逍遥游》节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 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 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 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 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 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 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 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 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江泽民
全社会要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习近平
读一读“拓展活动”中的故事, 它能带给你什么体会或启示?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周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 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 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 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
朝三暮四 望洋兴叹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庄周梦蝶 螳臂挡车 沉鱼落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庄子,名周,战国时
代宋国人。我国古代著名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曾做过漆园吏,当时诸 侯混战,争霸天下,他不 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 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 一生淡泊名利,崇尚自在, 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选读编稿:李晓旭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3、能恰当地、一分为二地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或稍后,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

他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善于虚构,《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字词汇总通假字(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恂,通瞬)(2)鹜扬而奋鬐(鬐,通鳍)(3)趣灌渎(趣,通趋)(4)王说之(说,通悦)(5)夫处穷闾阨巷(阨,通隘)(6)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7)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8)而后乃今培风(培,通凭)(9)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10)而征一国者(而,通能)(11)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12)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息,通熄)(13)吾以是狂而不信也(狂,通诳)(14)是其言也,犹时女也(女,通汝)(15)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虚,通墟)(16)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卒,通萃)(17)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豪,通毫)(18)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然异之(汒,通茫)(19)公子牟隐机大息(机,通几)(20)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竟,通境)(21)无档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反,通返)(22)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亡,通忘)(23)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旁十数(旁,通方)(24)实熟而剥(剥,通扑)(25)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齐,通脐)(26)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县,通悬)(27)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佚,通逸)(28)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取,通娶)(29)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兑,通悦;郤,通隙)(30)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时,通是)一词多义(1)为尝试为寡人为之(替;做)北海之帝为忽(叫做)任公子为大钩巨缁(制作)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表示反诘或感叹)(2)说王说之,益车百乘(通悦,高兴)客得之,以说吴王(游说,说服)(3)活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使……活下来,救活)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活命,活下来)(4)从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跟随)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使……跟随,率领)(5)辩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通“变”)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通“辨”)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辩才)(6)是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正确的)是非坎井之蛙与(这)(7)适适百里者,宿舂粮(到,去,往)予适有幽忧之病(恰好)(8)知之二虫又何知(知道,了解)小知不及大知(通“智”)古今异义词(1)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常用作关联词,表转折(2)适矢复沓复沓古义:两个词语,“复”是“又”的意思,“沓”是“合”的意思今义:一种修辞方法的称呼(3)犹象人也象人古义:木偶人今义:两个词语(4)五十犗以为饵以为古义:用……作为……今义:认为(5)莫不厌若鱼者厌古义:满足今义:常表示厌烦(6)饰小说以干县令小说古义:偏颇琐屑的言论今义:指一种文体(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羊角古义:羊角状弯曲而上行的旋风今义:羊的角(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劝古义:努力今义:劝说(9)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东面古义:面向东今义:方位词,东方(10)乃逸而走走古义:奔跑今义:步行(11)因杖策而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12)恐吾无其实其实古义:它的实际今义:实际情况;实际上,事实上词类活用(1)揖御寇而进之(进,动词使动用法,使……走向前)(2)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腊,名词动用,做成肉干)(3)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悟,动词使动用法,使……醒悟)(4)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下来)(5)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相,名词动用,做宰相)(6)不过数仞而下(下,名词动用,落下,飞下)(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名词动用,往上飞)(8)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动用,往南飞)(9)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尸,名词动用,指在其位而无所为)(10)裂地而封之(裂,动词使动用法,使……分裂,划分)(1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轻,形容词意动,轻视,看不起)(12)然不然,可不可(然、可,意动用法,以为……为然、为可)(13)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困、穷,形容词使动,使……穷尽)(14)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极,形容词使动,使……尽,穷尽)(15)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衣,名词动用,穿)(16)虽贫贱不以利累形(累,动词使动用法,使……操劳)(17)吾以南面而君天下(面,名词动用,面对;君,名词动用,统治)(18)轻用吾身而亡其国(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19)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劳、息,动词使动;佚,形容词使动)重点句式(1)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背负青天而莫夭阏之者,宾语前置)(3)五十犗以为饵。

(以五十犗为饵,宾语前置)(4)投竿东海。

(投竿于东海,省略句)(5)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以是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宾语前置)(6)子何为者邪。

(子为何者邪,宾语前置)(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以奚之九万里而南为,宾语前置)(8)之二虫又何知?(之二虫又知何,宾语前置)(9)彼且奚适也?(彼且适奚也,宾语前置)(1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以为莫若己者,宾语前置)(1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1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被动句)课文精要把握重点《无端崖之辞》《庄子送葬》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并未因观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

庄子与惠子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唯一的挚友。

都说高手孤独,从庄子和惠子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意在说明射箭绝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必须内守大道,外忘一切,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妙境。

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

《南海之帝为儵》说明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

一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强调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国家管理。

《宋人有曹商者》讽刺世上那些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之徒。

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

《庄周家贫》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

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

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

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

空头支票害死人。

狭隘、贪婪、自私的人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地奚落了他,将他比作是吃腐臭老鼠的猫头鹰。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以凤凰自比,志当高远。

不为名利所羁绊,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和快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和自在。

这岂是贪名逐利者所能体会得到的!《鹏之徙于南冥》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通过“尧让天下于许由”一节,庄子要告诉我们“重实而不重虚的人才是具备最高境界的人”,其主旨在于论证“圣人无名”。

通过“肩吾问于连叔”一节,庄子要告诉我们“惠及苍生而又不求功、不居功的人才是具备最高境界的人”,其主旨在于论证“神人无功”。

《惠子为庄子曰》这段寓言,庄子主要是想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事物无所谓大小或好坏,关键看是什么人在用,同一样东西,如果是那些智量大,见地境界高的人去用,那么它就会有无穷大的作用,相反,如果是那些被自己已有的成见、知识、欲念、情感等隶属于自己的东西所蔽塞和拘囿的世俗之人去使用,那么它将一无是处。

因此“那些不被自己已有的成见、知识、欲念、情感等思想观念蔽塞和拘囿的具有高境界、大智量的人才是具备最高境界的人”,所谓“至人无己”。

什么是真正的有用?事物无论大小皆有用,但最好是无用,无用则无害,也无困苦,因而无用就是大用。

《东海之大乐》【高清课堂:庄子最后两讲】《秋水》篇开头,河伯起初自以为是,自以为天下第一,后来在北海若的面前,终于自愧不如,从此知道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庄子借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实际上是要谈“小大之辩”的问题,是要谈“有穷与无穷”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