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选读纲要
庄子选读纲要(繁体)
莊子選讀綱要參考書目注釋部分:1、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曹礎基、黃蘭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2、林希逸撰、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3、焦竑撰:《莊子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8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4、釋德清撰:《莊子內篇注》(黃曙輝點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5、王夫之撰:《莊子解》,《船山全書》第13冊,長沙,嶽麓書社,19926、宣穎撰:《南華經解》(曹礎基點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7、郭慶藩撰:《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8、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內附:劉武撰《莊子集解內篇補正》。
沈嘯寰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9、胡遠濬撰:《莊子詮詁》(吳光龍點校),合肥,黃山書社,199610、劉文典撰:《莊子補正》(趙鋒、諸偉奇點校),合肥/昆明,安徽大學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199911、張默生原著、張翰勳校補:《莊子新釋》,濟南,齊魯書社,199312、錢穆撰:《莊子纂箋》,《錢賓四先生全集》第6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3、關鋒撰:《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196214、陳鼓應撰:《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初版;2009,修訂版15、曹楚基撰:《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修訂版;2007,修訂重排版16、王叔岷撰:《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7研究部分:1、曹礎基撰:《莊子淺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2、劉笑敢撰:《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3、崔大華撰:《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陳鼓應撰:《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崔宜明撰:《生存與智慧:莊子哲學的現代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王德有撰:《以道觀之: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陳少明撰:《〈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8、王博撰:《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9、愛蓮心撰:《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周熾成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10、吳怡撰:《逍遙的莊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緒論:莊子的生平與著作莊子(369BC-286BC),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
庄子选读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者,蒙人也,(1)名周。周尝为蒙漆园 吏,(2)与梁惠王[1]、齐宣王同时。其学无 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 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3)作《渔 父》、《盗跖》、《胠箧》,(4)以诋訿孔 子之徒,(5)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 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6)然善属书离辞, (7)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8)虽当世宿 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 (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庄子选读
庄子名言警句
1.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2.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4.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山木》 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让王》
7.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 齐物论》 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 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 言。——《庄子· 外物》
注(7)[正义]属音烛。离辞犹分析其辞句也。 注(8)[正义]剽,疋妙反。剽犹攻击也。 注(9)[索隐]洸洋音汪羊二音,又音晃养。 亦有本作“漾”字。[正义]洋音翔。己音纪。 注(10)[正义]威王当周显王三十年。 注(11)[索隐]孤者,小也,特也。愿为小豚 不可得也。[正义]不髃也。豚,小猪。临宰 时,愿为孤小豚不可得也。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 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 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 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和文学家。
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 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 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 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 物论》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史记》有传。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庄子》选读 五 恶乎往而不可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答案:(1)“齐”通“脐”,肚脐 (2)“亡”通“无”,不 (3)“ 县 ” 通 “ 悬 ” , 倒 悬 (4)“ 翅 ” 通 “ 啻 ” , 亚 于 (5)“取”通“娶”,与女子成亲 (6)“知”通“智”,智慧 “规”通“窥”,预测 (7)“滑”通“汩”,乱
8
2.古今异义 (1)其心闲而无.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事情 (2)其妻.子.环而泣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21
(4)唯命之从(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伟哉夫造物者(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爪剪(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课件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庄子》选读 五 恶乎往而不可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
2
五 恶乎往而不可
3
卷首清音 人不过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走过短暂的一程,一些人把 一生投入到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中,又有一些人生活在对死亡的 忧惧之中,所以很多人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幸福,只有淡泊名利、 安时处顺、德性充足才会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才会“宠辱 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 腰弓起的背,心、肝、脾、肺、肾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
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 上了,肩膀高过头顶了,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了,阴阳之
《庄子》导读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庄子》内篇精读
英文名称
Reading Zhuangzi
教学目的与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国文化经典。一方面把握庄子哲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学会阅读中国文化经典的方法。课Βιβλιοθήκη 负责人陈怡课程类型
□文化素质课√□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实验/实践为主□专题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为主□自学为主□其它
授课语言
□中文√□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
□英文 □其他外语
学分学时
学分
2
总学时
32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撰写课程论文(50﹪)加考核(50﹪)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中文
外文
教材
陈鼓应《庄子今读今译》
第一讲 《庄子》与经典: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如何读经典;庄子其人;《庄子》其书;读《庄子》的方法;《庄子》寓言选读
第二讲 《逍遥游》与庄子的人生观:《逍遥游》的涵义;《逍遥游》的结构分析;庄子哲学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讲 《齐物论》与庄子的认识论:《齐物论》篇名解析;《齐物论》的结构分析;《齐物论》的核心观点;《秋水》简介
第四讲 《养生主》和庄子的养生之道:《养生主》的核心观点;《达生》简介
第五讲 《人间世》和庄子的处世观;
第六讲 《德充符》和庄子的道德观;
第七讲《大宗师》和庄子的本体论;
第八讲《应帝王》和庄子的政治观。
上课方式:每周一次,一次连续3小时;以讲授为主,间以讨论;提倡独立思考,百家争鸣。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讲了七个小故事,思想高远,手法奇特。庄子善于 讲故事,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蕴藏在这些故事里面。庄子善用各种修 辞手法,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 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现。我们学 习时要重点体味故事的内涵,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
1.词语理解
语言积累
(1)通假字
①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通“_瞬___”,“__恂__目__”__,__眨__眼__、__眼__睛__转__动___
②牵巨钩, 没而下 通“_陷___”,__沉__陷___ ③骛扬而奋鬐 通“_鳍__”,_鱼__鳍__ ④苍梧已北 同“_以___”,_自____
⑤趣灌渎 通“_趋___”,_趋__向__、__奔__向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译文:_我__昨__天__来__的__时__候__,__道__中__有__呼__救__的___声__音__。__我__回__头__看__看__路__上__车__ _轮__辗__过__的__小__坑__洼__处__,__有__条__鲫__鱼__在__那__里__挣__扎__。__ (6)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译文:我__将__要__到__南__方__去__游__说__吴__国__越__国__国__王__,__引__蜀__江__的__水__来__迎__接__你__,__ _行__吧__?__ (7)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我__失__去___了__我__平__日__相__处__的__水__,__我__没__有___安__身__的__地__方__。__眼__下__我__能__ _得__到__斗__升__之__水__就__可__以__活__命__了__。_
知识讲解_《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编稿:李晓旭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3、能恰当地、一分为二地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或稍后,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
他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庄子》善于虚构,《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单元知识树】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单元概览·知人论世
【先贤金名刺】 庄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1.生平简介 庄子生卒年不详,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 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出身于一 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 多。在诸子百家中,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 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史祖老子并称“老庄”。
古今朋友圈】
1.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荀子
2.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
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司马迁
3.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生死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
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其言宏绰,其旨玄妙。
2.主要成就 (1)在哲学上,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天人合一” 和“清静无为”。为中国知识分子在人生仕途不顺时,提供了一个心灵避难所; 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了哲学依据。 (2)文学上,《庄子》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想象奇特,代表了先秦散文的 最高成就。 清朝学者金圣叹把《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 《西厢记》命名为“六才子书”,《庄子》被排在了第一位。
——晋·郭象
4.(庄子散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
5.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 二、鹏之徙于南冥
• 句式: • 1、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 •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固定句:是…还是… 宾语前置 •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瘀者。 (否定句动词宾语前置)
• 4、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
(疑问句动词宾语前置)
尧让天下于许由
• 重点字词
合时宜的 劳: 辛劳 • 时: 做天子 致: 交还 立:
听课文朗读
北冥 鲲鹏 抟 迁徙 坳堂 草芥 夭阏 决起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蜩蝉 tiáo míng
kūn tuán xǐ ào jiè è xuè
舂粮 chōng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斥鴳 chì yà n 泠然 líng rè n 万仞 hāo 蓬蒿
第一段
鲲 、鹏 野马、尘埃 大 对比 小 比喻 海运将徙 以息相吹 强调 嘲笑大鹏 反驳 (比喻)行路备粮
《鹏之徙于南冥》 • 重点字词: 记 奋发,奋起 志: 离开 • 怒: 击:击打 去: 到,去 之: 这 凭借 以: 之:到 适: 长 穿越 南: 修: 图: 计划,考虑 绝: 向南飞,名作动 灰心,失望 • 誉 :赞美 劝:努力 非:责怪 沮:
通假字:
通“凭” 飡: 同“餐”反: 通“反” 垂:同“陲” 培: 小大之辩 : 通“辨”,区别、辨别 而: 通“能”,能力 六气之辩: 通“变”
共同进步!
↓
什么才是“逍遥游”
↓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老庄思想的积极意义:
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 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 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 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 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如 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本, 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 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
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五 恶乎往而不可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五、恶乎往而不可释文题《庄子·大宗师》中“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
谁够称得上做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
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然一体的,人们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
这就叫做“道”。
“恶乎往而不可”语出《庄子·大宗师》,意思是“到哪里去不可以呢”。
原文为:“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
究其原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现在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那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
所选部分还是寓言故事,让人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体悟深刻的思想。
明主旨本课所录两则选文,就是想通过寓言故事,借助奇特的想象,来告诉人们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包括病痛、死亡、长相丑陋……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纵然折射着灵魂的随遇而安,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
在危难丛集的人世间,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它蕴含着对社会、对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颐隐于齐.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女.恶之乎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亡.,予何恶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予因以求时.夜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⑥不翅.于父母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⑦佚.我以老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⑧取.妻者止于外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⑨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⑩故不足以滑.和 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⑪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⑫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⑬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脐 肚脐 ②汝 你 ③无 不 ④司 “时夜”即“司夜” ⑤悬 倒悬⑥啻 只,仅仅 ⑦逸 安逸,这里为使动用法 ⑧娶 婚娶 ⑨窥 窥察 ⑩汩 乱 ⑪悦 愉悦 ⑫隙 空闲的时间或地方 ⑬是 善、美(2)一词多义①更⎩⎪⎨⎪⎧岂更.驾哉: 更.上一层楼: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②罪⎩⎪⎨⎪⎧ 彼何罪.焉: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③善⎩⎪⎨⎪⎧ 乃所以善.吾死也: 素善.留侯张良:④济⎩⎪⎨⎪⎧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⑤意⎩⎪⎨⎪⎧ 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⑥信⎩⎪⎨⎪⎧ 不至乎期年,而寡之信.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庄子》
后世评价
鲁迅先生称赞“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 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 文学”。
——《杂篇.秋水》
他的一生淡泊名利, 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 无待。一直过着深居简出 的隐居生活。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 并称“老庄”,他们的哲 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 界尊为“老庄哲学”,代 表作品为《庄子》。
《庄子》其书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 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 文。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 “三玄”。《庄子》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
《 庄子》选读
典故:知鱼之乐
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 (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y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 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典故:鼓盆而歌
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jī jù)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 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 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 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 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一,无端崖之辞原文+译文1.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
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
我想跟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庄子》选读(1)无端崖之辞》
饰小说以干县令, 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以未尝闻任氏之 风俗,其不可与经 于世亦远矣。
小说:偏颇琐屑的言论 干(gān):请求,求取 县令:一县之长 是以:这是因为 风俗:传闻,传说 经于世:管理世事
这则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奇特的夸张、大胆的想象,还用了对比、衬托的
手法,雄浑壮阔的描写,极尽写作之能事来刻画目 标远大、干大事业的任公子形象。
的是让自己的心志愉快。
• 道家学派的代表 • 极其博学的人 • 特立独行的人 • 崇尚自由的人 • 提倡回归于自然、本真的人 • 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的人 • 非常善于运用寓言说理的人 • 语言风格汪洋恣肆的人 • …… • ——眼极冷,心极热的人(鲍鹏
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 候》)
个以课 什及堂 么你思 样自考 的己: 人的结 。积合
2.《庄子》产生了大量形象生动的成语,请查找资 料,解释下面成语的意义(写在作业本上拍照上 传)。
相濡以沫、庄周梦蝶、鼓盆而歌 坎井之蛙、对牛弹琴、涸辙之鲋 望洋兴叹、呆若木鸡、越俎代庖 邯郸学步、鹏程万里、东施效颦
《庄子》中的成语
相濡以沫:比喻亲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 助,延续生命。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共渡难关。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湖。
• 奇文有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艺术价值,但不能传达对 社会、人生有害的信息,不能流于荒诞。
(3)课外拓展:由庄子到李白
庄子,是思想家,又是诗人;李白,是诗人, 又是思想家。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李白;李白,是 盛唐时期的庄子。
庄子与李白的作品有着五个方面的共同特色: 丰富、奇幻的想象;大胆、任意的夸张;直率、质 朴但却豪放、恣纵的语言;超凡脱俗的意境;深刻 的思想或讽刺、辛辣的笔触。
庄子选读教案
《庄子》选读【教学目标】1、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文学写作特点2、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3、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庄子的思想、及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得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无端崖之辞》【三维目标】㈠、知识目标:1、重点学习第3、4、7则选文的内容2、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3、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认识文中所表达出的庄子的思想㈡、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㈢、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2、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二、课前积累《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但是比不上从前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三、走近作者1、庄子其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2、《庄子》①、《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②、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3、庄子的品质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正因为世道污浊,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正因为爱的热烈,所以他才恨的彻底,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四、研读课文(一)请三位同学朗读第1、2、3则,正字正音(二)集体朗读(三)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字词句,划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在班内交流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由老师点拨(四)梳理三则内容(学生讲解,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第1则:【释词】:(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人垩(è):白灰漫:涂(2)匠石:人名,木匠祈(zhuó):砍(3)斤:斧(4)失容:失色(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6)质,质对,对象【译文】庄子为亲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旁回过头来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端抹上一点白粉,象蝇子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头把鼻端的白粉砍掉匠石挥动斧头,漫不经心地砍掉了它,白粉完全砍去而鼻子却不受伤害郢人站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失去常态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情,把匠石找来对他说:'请你试着为我表演一次匠人说:'我曾经能够砍掉鼻端白粉,虽然如此,但我的施技之人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施先生死去之后,我没有施技之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了!"【内容】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第2则:【词语积累】[1]镝(dí):箭头[2]闚:同"窥" [3]恂(xún):惶恐[4]殆(dài):害怕【译文大意】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伯昏无人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寓意】这个故事试图说明的是,虽然列御寇的射箭功夫很高,但真正射箭的本领不是把箭射到靶心,而是"不射之射",那才是老庄思想推崇境界正是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工,而目不瞬"人生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自由境界高下之分王国维用诗词给为学之路分了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是第一个寻找目标方向的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个探索奋斗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水到渠成,渐入佳境的第三个阶段而为人处世自然也有层次境界之分,我以为列御寇射箭当属第二境界,如果身处乱石高岗之上,面临生死存亡之际,让然能从容如常、百发百中,那当是第三境界,而那些只能平地射箭,亦不可加杯于肘者,则只属第一境界或者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射中的,那恐怕是没有境界了【题旨】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第3则字词积累】倏(shū):同儵,虚设的神名忽,虚设的神名浑沌:虚设的神名待,款待,之:他们,指倏、忽甚善:特别好谋报:商量报答之:的七窍,耳目口鼻七个孔穴视:看食:吃喝【译文】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和忽时常在浑沌地方见面,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倏和忽共同商量报答浑饨的美德,说:"人们都有七窍用以看、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给他凿成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七天浑沌就死了【寓意】成人之美,予人方便,知恩图报都是做人的美德但是,倏与忽却一片好心,使恩人遭受了灭顶之灾本来为了报答混沌的善待之恩,却断送了恩人的性命,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违背了客观规律而导致了不想要的后果倏与忽始料未及,只有扼腕痛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物质千差万别,各自有着各自的特性,遵循着他们的规律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主观臆想看待和处理客观事物,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别人,把好事办成坏事要说倏与忽铸成大错是因为无知的话,那我们现代人的做法就太不仁义了!【题旨】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五)齐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思考: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2、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3则寓言故事的理解(明确: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文革"、"大跃进"、盲目地建设"开发区"等等)五、小结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我们应联系生活现象理解六、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资源》68页"理解和运用"七、作业:熟读课文,探讨庄子文章的现实意义【板书设计】1、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2、有高明的技术,若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就会一事无成无端崖之辞3、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会造成惨重的后果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本节课学习第4、5、6则选文一、温故知新齐读前三则选文二、研讨选文内容(一)指名读三则选文,师生共同正音(二)疏通文意第4则【译文】任国一位公子制成了巨大的鱼钩和很长的钓线,又用五十条壮牛晾制的干肉做成肉饵,蹲在会稽山上,鱼钩甩到东海然后,天天地那里专心地钓着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没有钓着鱼后来,终于有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钩负痛直下,潜入海底只见它东冲西撞,上下翻腾,奋鳍挣扎海面上,白浪如山,海涛呼啸,好象神呼鬼泣,声震千里任国公子捕得这条大鱼后,将它分割腌制成干肉制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最后全都吃腻了后世一些饶舌的庸人们都大惊小怪,奔走相告那些成天拿着短竿细线,跑到小水沟旁,守着鲵鳅小鱼的人,想钓到大鱼,是完全不可能的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高高的美名,对于达到通晓大道的境界来说距离也就很远很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的志趣,恐怕也不可以说是善于治理天下,而且其间的差距也是很远很远了寓意:它告诉我们,目光短浅,贪图小名小利之人,是永远成不了大器的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小才不能得大道,经世者当志于大成后以"任公钓"喻济世的远大抱负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题旨】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同家管理第5则通假字王说之(说---悦)反于宋(反---返)夫处穷闾阨巷(阨----隘)【译文】宋国有个叫做曹商的人,为宋王出使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得到宋王赠与的数辆车子;秦王十分高兴,又加赐车辆一百乘曹商回到宋国,见了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自己的编织麻鞋,脖颈干瘪面色饥黄,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随从的车辆达到百乘之多,这又是我超过他人之处"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开吧!"【寓意】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第六则【译文】庄周家境贫寒,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即将收取封邑之地的税金,打算借给你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忿忿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谁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我问它:'鲫鱼,你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吧'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失去我经常生活的环境,没有安身之处眼下我能得到斗升那样多的水就活下来了,而你竟说出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店里找我!'"【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这则寓言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于水也"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票害死人)三、品读以上选文探讨:你读了庄子的文章,有哪些感受和启发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多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参考:第二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而生存生活有的时候,在你看不清的时候,你反而闯过去了,在你仅仅看到一些表象的时候,你就被彻底吓晕了,而你真正看清楚生活中的安与危它之间制衡的时候,也许我们鼓起勇气,心怀恐惧,但还能战胜自我的走过去其实这个时候,行走作为一种技巧重要吗?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技巧并不重要,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于丹心语)第五则这个故事,说明"利"这个字,困不住庄子庄子,把这些东西看得太淡了,所以,利束缚不了他庄子觉得,要我为了利丧失我很多自由,很多心智,让我用心去为形役,不值得这个道理今天也许有一些高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到第二层,破名,则要比破利难得多我可以不为金钱所动,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生前一世,为的是死后追封一个谥号,由君王追封他忠,他孝,他文,他武当这个谥号刻上墓志铭,他会觉得生前的一切失落在这个永恒的墓碑上得到了补偿这就是辛弃疾所谓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四、成语积累扶摇直上、鹏程万里御风而行越俎代庖大相迳庭、不近人情肌肤胜雪形如槁木大言炎炎朝三暮四庄周梦蝶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旁门左道盗亦有道唇亡齿寒人人得而诛之独来独往善始善终莫逆之交唯命之从冥冥之中勃然作色虚与委蛇不徐不疾、得心应手相濡以沫吐故纳新见笑大方井蛙之见夜以继日望洋兴叹何罪之有君子之交淡若水亦步亦趋哀莫大於心死失之交臂不知天高地厚化腐朽为神奇无所不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捉襟见肘分庭抗礼变化无常大同小异对牛弹琴能者多劳螳臂挡车小巫见大巫支离破碎每况愈下沉鱼落雁五、小结六、课堂练习完成《学习资源》"阅读与品味"练习题七、作业布置1、完成《学习资源》本课练习2、熟读课文并识记《庄子》中的成语板书设计4、要树雄心,立壮志,开拓进取,干前人未曾做过的伟大事业5、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无端崖之辞6、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第七则选文2、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3、探讨庄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教与学师生互动】一、温故知新《学习资源》有关习题讲解二、研读第七则选文1、齐读第七则选文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知识3、正音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惠子相梁(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非梧桐不止(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5)于是鸱得腐鼠(6)鱼出游从容(7)是鱼之乐也学生明确:(1)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国:国都、京城(3)止:栖息(4)安:疑问代词,怎么(5)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6)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7)是:这5、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鵷鵮,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鵷鵮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三、理解感悟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鹓刍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3、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结合前一篇试作分析--《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四、课外延伸。
5-5恶乎往而不可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翅通“啻”) . 佚我以老(佚通“逸”) . 取妻者止于外(取通“娶”) .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规通“窥”) . 故不足以滑和(滑通“汩”) .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兑通“悦”) 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郤通“隙”)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人 教 版 语 文
渴、寒和暑等一切变化,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
通畅而不失于愉悦,充满盎然的生机。他高超的德行就在 于养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摇荡的内心的纯和。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而正是由于他大大超越了常人的德行,使人们都忘记
了他形体的残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巨大魅力。 跟哀骀它相似,子舆、子来都面临着某种困境。子舆大病 一场,变得腰弯背弓,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上, 肩膀高过了头顶,弯曲的颈椎骨指向了天空。然而他安然 处之,世俗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子来有了病, 气喘吁吁地将要死亡。可是他以天地为炉,以造化为大冶, 变成鼠肝也好,变成虫臂也罢,无往而不可。这种奇特的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亡,予何恶(同“无”,不) . 亡寡人恤焉若有亡(失去) .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 .
岂更驾哉(更换) . 更更上一层楼(再) . 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经过,经历) . 彼何罪焉(罪过) . 罪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 (惩处,处罚)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
为的是留作他人御风寒;蜡烛燃烧自己,是为照亮别人。 春蚕和蜡烛的无私奉献,连失去生命都在所不惜,生命为 了爱情而燃烧,给心爱之人送去光明和温暖是生命的本色 与辉煌。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去追求真挚的爱情是生命的绝 响。
教师版: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庄子的文章非常有特色,鲁迅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庄子著书,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清代学者林云铭也说《庄子》是“文字中的鬼神”,“不可不全读”。
【学习目标】1、了解庄子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基础知识。
3、能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积累名言警句。
【课前预习】一、关于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另一说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
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
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二、关于《庄子》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一、无端崖之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分析、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3、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
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庄子》选读-教学设计解析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 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及
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共三十三篇,想象奇特, 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极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逍遥游》是其中最有名的篇目之一。
《逍遥游》节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 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 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 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 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 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 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 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 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 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江泽民
全社会要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习近平
读一读“拓展活动”中的故事, 它能带给你什么体会或启示?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庄周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 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 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 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
朝三暮四 望洋兴叹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庄周梦蝶 螳臂挡车 沉鱼落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庄子,名周,战国时
代宋国人。我国古代著名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曾做过漆园吏,当时诸 侯混战,争霸天下,他不 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 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 一生淡泊名利,崇尚自在, 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选读纲要参考书目注释部分:1、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2、林希逸撰、周启成校注:《庄子鬳斋口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3、焦竑撰:《庄子翼》,《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4、释德清撰:《庄子内篇注》(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王夫之撰:《庄子解》,《船山全书》第13册,长沙,岳麓书社,19926、宣颖撰:《南华经解》(曹础基点校),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7、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8、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附:刘武撰《庄子集解内篇补正》.沈啸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9、胡远濬撰:《庄子诠诂》(吴光龙点校),合肥,黄山书社,199610、刘文典撰:《庄子补正》(赵锋、诸伟奇点校),合肥/昆明,安徽大学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11、张默生原著、张翰勋校补:《庄子新释》,济南,齐鲁书社,199312、钱穆撰:《庄子纂笺》,《钱宾四先生全集》第6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3、关锋撰:《庄子内篇译解和批判》,北京,中华书局,196214、陈鼓应撰:《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初版;2009,修订版15、曹楚基撰:《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修订版;2007,修订重排版16、王叔岷撰:《庄子校诠》,北京,中华书局,2007研究部分:1、曹础基撰:《庄子浅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2、刘笑敢撰:《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崔大华撰:《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陈鼓应撰:《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崔宜明撰:《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王德有撰:《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视角》,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陈少明撰:《<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王博撰:《庄子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爱莲心撰:《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周炽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0、吴怡撰:《逍遥的庄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绪论:庄子的生平与著作庄子(369BC—286BC),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庄子·列御寇》,郭庆藩撰:《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册,第1049—1050页。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839页,中华书局,1983。
下简称“陈译”。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为何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第4册,第920页。
陈译,第205页)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係履而过魏王。
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山木》,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第3册,第687-688页。
陈译,第515页)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徐无鬼》,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第4册,第843页。
陈译,第641页)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天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秋水》,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第3册,第605页.陈译,第442页)或聘于庄子。
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列御寇》,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第4册,第1062页.陈译,第850页。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杆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秋水》,郭庆藩撰:《庄子集释》,第3册,第603-604页.陈译,第441页。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也;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如太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其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以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册,第2145页。
)兹将刘笑敢先生统计的道、德、性、命、精、神、道德、性命、精神这九个词语或概念在九种先秦典籍中出现的情况(次数)表示如下:逍遥游对于什么是“逍遥”,在魏晋时期,就有两种十分著名而又互不相同的解释。
一种是郭象的解释。
郭象说: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郭庆藩撰:《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册,第1页)另一种是支道林的解释。
支道林说: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
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旨鹏鷃.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鷃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
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
此所以为逍遥也。
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烝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0-221页)文章开头,庄子便编造了一个由大鲲化为大鹏并飞往南冥的寓言,随后又引《齐谐》以及“汤问棘”以证其寓言,是谓寓言之中有重言。
《庄子》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庄子·杂篇·寓言》)林希逸曰:“此段只是形容胸中之广大之乐,却设此譬喻,其意盖谓人之所见者小,故有世俗纷纷之争,若知天地之外有如许世界,自视其身虽太仓一粒,不足以喻之,戴晋人所谓蜗角蛮触亦此意也。
”(林希逸撰、周启成校注:《庄子鬳斋口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2页) 大鹏并不逍遥。
曾运乾先生曰:“彼大鹏必抟扶摇,一待也;海运必以六月息,二待也;九万里之积风,三待也;背负青天莫之夭阏,四待也。
其所待者四,尚何逍遥之有乎?”(杨树达撰:《曾运乾传》,载曾运乾撰《音韵学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卷首)水不深,其载大舟也无力;风不厚,其负大翼也无力。
无大风,则大鹏难以起飞。
此即支道林所谓“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第220-221页) 蜩与学鸠之讥大鹏,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即支道林所谓“鷃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第220-221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与蜩、鷃、学鸠同。
宋荣子、列子,虽与众人异,然亦非逍遥者也.潘雨廷先生曰:“宋荣子者,明其小而去之,惜尚未树于大也;列子者,大而犹有所待者也。
”(潘雨廷撰《庄子析文》,《易与佛教·易与老庄》,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1页)王夫之曰:自“知效一官"以上,三絫而乃逰无穷。
前三者,小大有殊而各有穷也。
穷则有所不逍,而不足以及遥矣。
视一乡一国之知行,则见为至人:彼之所不至者多;而此皆至也。
视宋荣子则见为神人:彼于分有定,于境有辨,以形圉而不以神用;而忘分忘辨者,不测之神也。
视列子则见为圣人:彼待其轻清而遗其重浊,有所不极;若逰无穷者,尘垢糠粃皆可御,而不必泠然之风,则造极而圣也。
于乡国见其功名,唯有其己;内外定、荣辱辨,乃以立功;御风者,去己与功而领清虚之誉、远垢浊之讥,自著其名而人能名之。
(王夫之撰:《庄子解》,《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第13册,第86—87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乘天正、御六气者,乘化也。
乘化者,顺化也,顺其自然也。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成玄英曰:“至言其体,神言其用,圣言其名。
故就体言至,就用言神,就名言圣,其实一也。
诣于灵极,故谓之至;阴阳不测,故谓之神;正名百物,故谓之圣也.一人之上,其有此三,欲显功用名殊,故有此三人之别。
此三人者,则是前文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人也。
欲结此人无待之德,彰其体用,乃言故曰耳。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册,第22页)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其中论无我之境数语,似可为《庄子》“至人无己”一语作注。
名者实之宾也.林希逸曰:“名不出于我而出于人,则是在外者也,以名对实,则是实为主而名为宾.吾不为宾者,言吾不以外物自丧其身也。
”(林希逸撰、周启成校注:《庄子鬳斋口义校注》,第7页)王夫之曰:其神凝“三字为一部《南华》之旨”.又曰:“神人之神,凝而已尔.凝则逰乎至小而大存焉,逰乎至大而小不遗焉。
物之大小,各如其分,则己固无事,而人我两无所伤."(王夫之撰:《庄子解》,《船山全书》,第13册,第89页)《庄子·外篇·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