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的种类及活动特征共27页
雷暴和微下击暴流
六、飞行中如何正确处臵
飞行中如何正确处置
飞行前飞行人员要认真向气象部门详细了解飞行区域天气 情况,特别是对有可能产生雷暴天气的区域,要认真研究 雷暴的性质、位臵、范围、强度、高度、移向移速、变化 趋势等,同时考虑到绕飞方案及注意事项 飞行人员只要有可能尽量避开雷暴活动区,其方法是推迟 起飞时间、改变航线及飞行高度、空中等待、绕飞、改降、 返航等 飞行时应用机载雷达监视天气变化,当发现积雨云回波后, 应不断注意其强度变化 绕飞雷暴时,基本原则以目视不进入雷暴云,力争在云上 或云外飞行。绕飞时应根据雷暴强度在雷达回波边缘25公 里以外通过。穿越两块积雨云空隙中一定要慎重,防止从 两块强回波之间通过
雷暴的消散阶段
消散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下降气流占主导地位 寒冷的下降气流切断了上升气流和水汽的供应 当雨停并且下降气流停止,代表着消散阶段的结束 当雷暴的所有个体都完成了这个阶段,就只剩下了一些无 害的云
三、雷暴的种类
雷暴的种类
雷暴按其成因和持续时间可分为两类
气团雷暴 系统雷暴
课程结束,谢谢!
微下击暴流
微下击暴流的尺寸
微下击暴流通常直径1英里 从云底一直下降到距离地面1500ft 然后变成水平方向,扩大到2英里直径
微下击暴流的危害
微下击暴流的下降气流可达6000fpm 地面的水平风速可达45kt 飞机在遭遇微下击暴流时,将遭遇前后90kt的风 切变,并伴有强烈的下降气流,如在接近地面处 遭遇,飞机很难改出
微下击暴流的发生
微下击暴流通常发生于雷暴的大雨期间 但也可能发生于微弱的、看上去无害的、有微量 的雨水甚至没有雨水的对流云底下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
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雷暴天气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还会给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雷暴天气的特征,探讨对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下将从雷暴天气的基本特征、影响及预警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雷暴天气的基本特征1.频率:雷暴在全球各地广泛存在,每年全球平均会发生4000多万次雷电,中国境内平均每年发生雷暴天气达到400多天。
2.发生时空性强:雷暴的发生具有极大的时空性差异,常常表现为短时强烈、局部性强。
3.多变且复杂:雷暴天气的发展既受大气环境多种因素的作用,也受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其发展模式与规律复杂多样,很难完全预测。
二、雷暴天气的影响1.人身安全:雷暴天气中,极易导致雷电伤害和溺水事故,同时还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农业生产:雷暴天气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灾害性的影响,例如,农作物的生长遭到阻碍和破坏,导致农业丰收减少,甚至影响粮食安全。
3.交通运输:雷暴天气常常导致道路、铁路交通受阻,水路运输者也必须停航,这对当代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三、雷暴天气的预警措施1.观测监测:对雷暴天气的观测监测是预防、制定应对措施的基础,通过各种天气监测设备,如雷达、卫星等,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并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2.预警发布:根据监测数据,制定预警级别,及时将预警信息发布给相关部门和社会群众,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应急响应: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应对预案,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实施抢险救援等工作。
综上所述,雷暴天气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安全和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应对雷暴天气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特征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时事热点总结:雷暴(含习题专练)
一、雷暴的概念及特征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
雷暴来临时一般会带来以下天气变化气温雷暴来临气温下降气压雷暴移来之前气压一直下降雷暴临近时气压开始上升风雷暴移来之前风向雷暴吹去;雷暴移来,风向雷暴前方吹去;冷空气中心过后,风吹向雷暴后方阵雨阵风后,一般是强度较大的阵雨雷电云与地面、云与云间都会出现闪电。
雷暴虽然是一种强烈的天气,但它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
Ø积云阶段:云中没有降水和下沉气流出现;Ø成熟阶段:有降水和下沉气流出现;Ø消亡阶段:云中以下沉运动为主、上升减弱二、雷暴的种类及活动特征根据形成雷暴的冲击力可以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锋面雷暴。
1热雷暴由热力对流产生的雷暴称热雷暴夏季:白天,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晚上,热雷暴也可能在高空出现。
冬季:热雷暴可能出现在沿海地区;当冷的潮湿空气移动到暖海面上时形成。
特征:范围小、孤立分散、各个雷暴云间通常有间隙,有明显的日变化;大陆上: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入夜后逐渐消散。
海洋湖泊:出现在夜间或黎明,白天减弱和消散。
2地形雷暴暖湿空气在山脉迎风坡被迫抬升形成常很快形成,雷暴云沿山脉走向成行出现而不大移动,且面积较大;云中气流剧烈,降水强度大,有时还会降冰雹;云底高度较低,常能遮住整个山头。
3锋面雷暴冷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雷暴冷空气强烈冲击暖湿不稳定空气而形成,锋面坡度大、移动快、暖空气不稳定、湿度大时,有利于冷锋雷暴的形成。
准静止锋雷暴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锋面上升,或由低层气流辐合上升而形成;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多产生在后半夜,白天减弱或消散。
暖锋雷暴不如冷锋雷暴强烈,与准静止锋雷暴相似,夜间出现更多些。
三、图解雷暴的分布与危害四、避雷常识雷暴发生时您如果还在户外,要注意下面几点:(1)不宜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
航空气象学 5.2 雷暴的种类及活动
B;在暖锋前面形成的雷暴 C;与冷锋或飑线相联系的稳定性雷暴.
4:根据冰雹的形成条件,分析并判定下列那些情况 是正确的
A;强烈雷暴含有大量冰雹普通雷暴含有少量雷暴.
B;在具有强上升气流和大水滴的雷暴中常出现大 冰雹.
间、陆地、海上都能出现,日变化较小, 移动速度快
冷锋雷暴与高空槽
(2)静止锋雷暴
• 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锋面上升, • 或由低层气流辐合上升而形成
特点:
• 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 • 雷暴云常隐藏在深厚的层状
云系中,常有明显的日变化 • 日变化:多产生在后半夜,
白天减弱或消散
静止锋雷暴
(三)暖锋雷暴
3.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
• 空气暖湿不稳定时, 槽线和切变线附近强 的辐合产生大范围强 烈上升运动,形成雷 暴
4.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
• 雷暴常发生在副热带高 压脊线以北的西南气流 中,副高在西进或东退 时,出现较多
二、雷暴活动 的特征
(一)雷暴的移动与传播
• 一般雷暴,随风飘移;强雷暴主 要是自身传播
雷暴的传播
雷暴的移动规律
• 一般雷暴的移动方向与对流层 中平均风的风向一致;强烈雷 暴偏向于对流层中层风之右方 移动;天气系统雷暴的移动方 向与天气系统一致
雷暴移动的特点
• “东闪日头,西闪雨” • • “雷暴不过河”
(二)雷暴的季节变化
•雷暴出现最多的季 节是夏季,春、秋 季次之
练习
1:谚语雷暴不过河通常指的是下述何种雷暴 A;热雷暴 B;地形雷暴 C;冷锋雷暴 2:静止锋雷暴常常是晚上加强,其原因是 A;晚上冷空气活跃 B:晚上近地面层气温降低.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现象,它可以对人类和物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有数千人被雷击,其中一些人会因此失去生命。
因此,了解雷电分类和如何防范雷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简要介绍雷电分类和防御措施。
根据雷电产生的位置和环境,雷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雷云地闪雷:这种雷电是由云层产生的,常常发生在山区或者高地。
当云层内部电荷不平衡时,会引发闪电,这种雷电会从云层直接击中地面。
2. 云间闪电:这种雷电是由云层之间的电荷不平衡引起的。
通常发生在云团间和云层间之间。
这种雷电对人类和物体的危害比较小。
3. 地面放电:这种雷电通常在雨后的晴天发生。
当地面湿度较高时,会形成一些小型电荷,如果有足够的电荷积累,就会引发雷电。
防御措施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防御雷电的措施:1. 在闪电前保持警惕。
如果您正在户外活动,可以通过观察天空的形态来预估雷暴的形成。
如果天空开始产生雷暴,最好尽快回到室内。
不要在露天场所避雨,因为这可能加重雷击的危险。
2. 避免与地面接触。
如果您在户外,最好找到一些安全的地方躲避。
不要趴在地上或者接触任何金属,因为这些都可能让您更容易受到雷击。
如果不能找到避雷安全的地方,那么就跳到附近的河流或者湖泊中。
这会让你避开雷电,因为水是一种良好的导体。
3. 保持远离金属物体。
金属物品很容易引起雷电,所以最好不要靠近金属物品。
比如,在游泳池边或者球场上,不要接触金属门或者围栏。
如果您开车,那么最好将车停在室内或者停车场。
4. 保持室内不漏电。
在室内,要确保所有的电线和电器都是安全的。
如果您已经收到了闪电警报,那么您应该在电器和电线中断器上关掉所有的电源。
总之,了解雷电分类和如何正确防范雷电是非常重要的。
这将帮助我们减少雷电造成的损害,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关心的人们。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雷电是一种能量高、破坏力强的天气现象,它的发生对人类和设备都有很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防御雷电,我们需要了解雷电的分类以及防御方法。
一、雷电的分类1.地闪雷电:地闪雷电是指闪电在云层和地面之间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雷电主要发生在雷暴云团和地面之间,约占所有闪电的70%以上。
地闪雷电是最常见的一种闪电形式,其伴随的声音为雷声,是由闪电造成空气振动的结果。
2.云闪雷电:云闪雷电是指云中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雷电主要发生在云层内部,通常是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相互放电。
它的特点是闪电出现在云团内部或者云与云之间,闪电路径地面没有表现出来,因此云闪雷电也被称为“霹雳”。
3.冰雹雷电:冰雹雷电是指在冰雹暴中,当冰雹与积电荷的云和地面之间相对运动时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雷电的伴随声为冰雹撞击地面或物体的声音,其声音比普通的雷声要轻微。
二、雷电的防御1.建立防雷设施:在需要防雷的建筑物或场所上,应建立符合标准的防雷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接地系统、避雷针、引下线、避雷网等。
这些设施能够将闪电引向地下,减缓电流的流动,从而保护建筑物或场所不受雷电伤害。
2.预测和监测雷电:通过雷电预测和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天气变化,预测雷电的发生和强度,提前进行防御措施。
目前的雷电监测系统包括雷电探测器、雷电观测站等,这些设施能够实时监测雷电,提高雷电防御的准确性和效果。
3.制定雷电应急预案:在建立完善的防雷设施和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还需要针对雷电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人员疏散、设备关停、断电断网等方案,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雷电的分类和防御措施都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雷电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公众在雷电防御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雷暴的种类及活动特征
一、雷暴的种类
• 根据结构可以分为: 一般雷暴 强烈雷暴
• 根据形成雷暴的冲击力可以分为: 热雷暴 地形雷暴 天气系统雷暴
(一)热雷暴
由热力对流产生的雷暴称热雷暴
夏季 白天,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 晚上,热雷暴也可能在高空出现。
冬季 热雷暴可能出现在沿海地区 当冷的潮湿空气移动到暖海面上
间、陆地、海上都能出现,日变化较小, 移动速度快
冷锋雷暴与高空槽
(2)静止锋雷暴
• 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锋面上升, • 或由低层气流辐合上升而形成
特点:
• 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 • 雷暴云常隐藏在深厚的层状
云系中,常有明显的日变化 • 日变化:多产生在后半夜,
白天减弱或消散
静止锋雷暴
(三)暖锋雷暴
3.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
• 空气暖湿不稳定时, 槽线和切变线附近强 的
• 辐合产生大范围强烈 上升运动,形成雷暴
4.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
• 雷暴常发生在副热带高 压脊线以北的西南气流 中,副高在西进或东退 时,出现较多
二、雷暴活动 的特征
(一)雷暴的移动与传播
• 一般雷暴,随风飘移;强雷暴主 要是自身传播
时形成。
特征:
• 范围小、孤立分散、各个雷暴云间 通常有间隙,有明显的日变化:
大陆上: 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 入夜后逐渐消散。
海洋湖泊:出现在夜间或黎明, 白天减弱和消散 。
(二)地形雷暴
• 暖湿不稳定空 气在山脉迎风 坡被强迫抬升 而形成
特征
• 常很快形成,雷暴云沿山脉走向成行 出现而不大移动,且面积较大;云中 气流剧烈,降水强度大,有时还会降 冰雹;云底高度较低,常能遮住整个 山头。
雷暴
雷暴(Thunderstorms)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必定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属强对流天气系统。
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
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得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
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
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
我国雷暴是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
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只在我国南方偶有出现。
雷暴出现的时间多在下午。
夜间因云顶辐射冷却,使云层内的温度层结变得不稳定,也可引起雷暴,称为夜雷暴。
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有时还引起火灾等。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
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
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雷暴
雷暴文章目录*一、雷暴的概述*二、雷暴如何逃生急救*三、雷暴的急救注意事项*四、雷暴的形成原因*五、雷暴的前兆雷暴的概述雷暴(Thunderstorms)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它通常伴随着滂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时甚至会随暴风雪而来,因此属强对流天气系统。
雷暴如何逃生急救被雷电击伤后如衣服等着火,应该马上躺下,就地打滚,或爬在有水的洼地、水池中,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以防呼吸道烧伤窒息死亡。
救助者可往伤者身上泼水灭火,也可用厚外衣、毯子裹身灭火。
伤者切记不要惊慌奔跑,这会使火越烧越旺。
烧伤处可用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的手帕或洁净的布包扎。
如果雷电时发现有人突然倒下,口唇青紫,叹息样呼吸或不喘气,大声呼唤其无反应,表明伤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
这时应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据统计,在伤者心跳骤停的6分钟内若能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其抢救成活率可达40%以上;但延误抢救时间,成活率明显下降,若心跳停止15分钟后才进行心肺复苏,伤者生存希望几乎是零。
而且在伤者心跳骤停6分钟后即使复苏成功,也给神经系统等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如长期昏迷最终死亡。
现场心肺复苏也叫初级生命支持,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方(同时注意急救人员安全),然后敏捷地、轻轻地将伤者仰面平放在地上,救助者两腿分开,跪在伤者胸部的一侧,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将伤者颏部托起,保持呼吸道通畅,用自己的口将伤者的口包住,另一只手捏紧伤者的鼻子,吸气后用力吹到伤者肺部,看见伤者的胸部膨起,然后放松手、放开口,看见伤者胸部回落。
连续两次吹气后,接着做心脏按压。
心脏按压的方法是一只手的掌根放在伤者胸骨和两乳头连线的交点上,紧贴伤者胸壁,另一只手重叠在第一只手上,以身体的重力垂直按压,使伤者胸廓下陷4~5厘米,按压频率约每分钟100次。
一般来说,心脏按压15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式吹2次气。
在心肺复苏同时呼叫120,争取及时过渡到高级心肺复苏。
雷暴 自然现象
雷暴自然现象雷暴(thunderstorms),是热带和温带地区可见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
雷暴发生时可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和强降水,例如雨或冰雹。
雷暴可发生于春季和夏季,常见的例子是夏季午后,但也可能在冬季随暴风雪发生,被称为雷雪(thundersnow)。
雷暴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其生命周期包括积云阶段(cumulusstage)、成熟阶段(maturestage)和消散阶段(dissipatingstage)。
成熟的雷暴表现为高度发展的积雨云(cumulonimbuscloud),其对流中心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四周则为下沉运动,可形成下击暴流和飑锋。
按中尺度环流结构,雷暴可分为4类:单体雷暴(singlecellthunderstorms)、多单体雷暴(multi-cellthunderstorms)、飑线(squallline)和超级单体雷暴(supercellthunderstorms);按触发机制,雷暴可分为热雷暴(thermalthunderstorm)、锋雷暴(frontalthunderstorm)和地形雷暴(orographicthunderstorm)。
雷暴带来天气的剧烈变化并可能成为气象灾害。
在特定条件下(例如热带洋面),多个雷暴可聚合发展为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ConvectiveSystem,MCS)并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干雷暴可通过云地间放电造成火灾。
对雷暴的记录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早期。
古中国、古罗马和美洲古文明皆有与雷暴相关的神话。
雷暴常出现在春夏之交或炎热的夏天,大气中的层结处于不稳定时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流,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发生放电,有时雷声隆隆、耀眼的闪电划破天空,常伴有大风、阵性降雨或冰雹,雷暴天气总是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联系在一起。
在天气预报中,人们常常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就是指伴有强风或冰雹这种雷暴天气。
由于雷暴的发生发展与积雨云联系在一起,从雷暴云的出现到消失,它有很强的局地性和突发性,水平范围只有几公里或十几公里,在时间尺度上也仅有2-3小时,因此,这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在预报上有一定的难度。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
雷电分类及防御概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雷暴是指在大气中形成了巨大的电荷,当这些电荷被释放时,就会产生闪电。
雷电可以分为正常雷电、暗雷电、离地闪电和间歇电。
正常雷电是指自云层间冰霰等负电性颗粒运动到地球表面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电子发生沿着离子径向移动的过程。
当这些离子在地面或水面上与其中的离子或原子碰撞时,就会产生闪电放电。
【1】通常情况下,正常雷电主要发生在雷暴云内部,是一种常见的雷电类型。
暗雷电通常发生在云中,而不是地面。
这种闪电比正常雷电更难观察到,但它们同样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暗雷电可以带来极大的危险,因为它们往往是不可预测的。
离地闪电是指闪电从云层中向地面释放,它会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伞状的电流。
这种闪电是最危险的类型之一,因为它们往往会给人们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
间歇电是指两个云中形成电荷不平衡时,发生的一种介于正常雷电和离地闪电之间的闪电。
这种闪电在云层中来回移动,有时也会与地面上的正常雷电相连。
为了解决雷电带来的危险,人们研究出了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最常见的是使用避雷针。
避雷针是一种通过金属针尖将云层中的电荷释放到地面或水面上的装置,从而减少雷电的危害。
另一种防雷措施是通过提前预警来避免雷电的危害。
目前,许多国家都配备了雷达系统,用来监测雷暴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以便及时通知居民采取避雷措施。
一些建筑物和设施也配备了专门的防雷系统,用来保护人们和财产的安全。
这些系统通常由导体材料和避雷设备组成,以确保在雷电发生时,建筑物和设施内部的电荷能够安全地释放到地面上。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为了减少雷电带来的危险,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防雷措施,如使用避雷针、提前预警和建造防雷系统。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和财产,减少雷电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2】。
第二讲 雷暴及其他对流性天气
第二节 雷暴的种类及活动特征
• 知识要点:
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 统雷暴的形成条件; 热雷暴、地形雷暴的特点; 雷暴的移动和传播规律
• 课前提问:
我国夏天为什么多雷暴?
一、雷暴的种类
热雷暴
定义: 由热力对流产生的雷暴称热雷暴。 形成: 夏季午后近地层空气受地面辐射而迅速增温,气层趋向 于不稳定;由于地表性质分布不均,会有热力对流产生。如果 空气中有充沛的水汽,积状云就会迅速发展成雷暴。夏季晚上 热雷暴也能在高空出现。冬季,能出现在沿海。 特点: 范围小、孤立分散、各个雷暴云间有明显间隙,有明显 的日变化。
形成:它是在暖锋向前移动时,由暖湿不稳定空气沿暖锋上升而形成的。 在850hPa或700hPa上有切变线配合时,暖锋上才比较容易出现雷暴。 特点:与静止锋雷暴相似。 暖锋雷暴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都能出现,但夜间出现更多些。
2.冷涡雷暴 北方冷涡雷暴: 常出现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出现时,天气 变化很突然,有明显的日变化,多出现在午后 或傍晚。 南方冷涡雷暴:主要指西南涡。西南涡东移时,辐合上升运动 加强,在西南涡的东部和东南部偏南气流中产 生雷暴。 3.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 形成:夏半年,槽线和切变线附近气流的强烈的辐合,能产生较 大范围的强烈上升运动,有利于雷暴的形成。 特点:空中槽雷暴常沿槽线呈带状分布,或呈零星块状分布。 4.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 在副热带高压西部,雷暴常发生在高压脊线以北的西南气 流中,且副高在西进或东退时,出现较多。
云中飞行时对雷暴的判断
1.根据无线电罗盘指针判断 2.根据通讯受的干扰来判断 3.根据天气现象来判断颠簸逐渐增强,大量降水和积冰 的出现,是飞进雷暴云的标志。
使用气象测雨雷达和机载气象雷达探测雷暴
14雷暴的结构和天气
14雷暴的结构和天气雷暴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的是由于大气中存在强烈的上升气流和不稳定的能量分布而形成的电子磁场波动,产生电荷分离并产生闪电和雷声的过程。
雷暴通常伴随着强风、暴雨、冰雹等天气现象,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业产生很大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暴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雷暴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的强大垂直气流所引起的,这些气流使湿空气上升至高空。
在上升的过程中,水汽开始冷却并凝结成云。
云中存在着大量的冰晶和水滴,它们之间的碰撞以及与空气的摩擦会产生静电,从而引发了雷电现象。
当雷电放电时,会伴随着光和声的释放,形成闪电和雷鸣。
雷暴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对流层顶、对流层云顶、对流层顶低温区和对流层下降层。
对流层顶位于对流层的最顶部,高度约为10-15千米,这里的温度非常低。
在对流层顶的下方,云顶开始形成。
云顶的高度和温度因地区和季节而异,一般位于对流层顶以下5-10千米。
在云顶的下方,有一个温度递减的区域,被称为对流层顶低温区。
最后,对流层下降层位于对流层底部。
雷暴天气的特征主要包括风、降水和电活动。
雷暴通常带来强劲的上升气流,造成强风和瞬时性强降水,即暴雨。
因为雷暴中的降水颗粒比较大,下落速度较快,所以暴雨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降水强度。
此外,雷暴还会带来冰雹,即在云中形成的冰球,这些冰球在云中上升和下降多次,最终降落到地面上。
冰雹的大小取决于雷暴中的垂直气流强度和云中的冰晶大小。
雷暴中的电活动非常强烈。
雷电通常是在云之间或云与地面之间产生的大气电场放电。
当云中的正电和负电之间的电压差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
这些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形成闪电和雷鸣。
闪电是由于电流在气体中流动时释放的强烈光辐射,而雷鸣则是由于闪电产生的爆炸声和震动声在大气中传播而产生的。
总之,雷暴是一种伴随着强风、暴雨和冰雹的天气现象。
它的结构主要包括对流层顶、对流层云顶、对流层顶低温区和对流层下降层。
雷暴天气的特征主要包括风、降水和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