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合集下载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的现状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0%。

国内机器人企业也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1. 产业应用领域广泛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创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发展。

在创造业方面,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创造、电子创造、物流等行业。

在服务业方面,机器人被应用于医疗护理、餐饮服务、物流配送等领域。

在农业方面,机器人被用于农田作业、果园采摘等农业生产环节。

2. 技术创新成果丰富中国机器人企业在人工智能、感知技术、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例如,某国内机器人企业研发出了能够通过语音交互与人类进行沟通的机器人;某企业推出了具备自主导航、智能识别等功能的无人配送机器人。

这些技术创新为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2022年,中国发布了《中国创造2025》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研发经费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二、国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国外机器人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以下是几个主要国家的机器人发展现状:1. 日本:作为机器人技术的先驱,日本在机器人领域向来处于率先地位。

日本机器人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2. 美国:美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特别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美国的机器人企业在军事、医疗、航天等领域的研发应用方面具有优势。

3. 德国:德国的机器人产业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导,德国机器人企业在汽车创造、机械加工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实力。

4. 韩国:韩国的机器人产业在服务机器人、军事机器人等领域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机器人技术是当代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而我国也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发展国家。

本文将分析我国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并探讨未来机器人产业的趋势。

一、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2413.7亿元,同比增长14.4%。

机器人在工业制造、服务行业、医疗健康、农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工业制造领域,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大约7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中。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服务行业中,机器人能够提供自动化服务,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例如,智能机器人在酒店、银行、医院等场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减轻人力资源的压力,提高服务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在医疗健康领域,机器人技术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成为医疗机构中的必备工具。

这些机器人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能帮助病患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照料,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农业领域,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种植、收获、植保等环节。

例如,农业机器人可以自动化地进行大田作业,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

二、我国机器人发展的未来趋势1.人工智能的融合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使机器人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机器人将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智能性,更好地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2.技术创新的推动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鼓励各领域开展机器人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融合。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许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技术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机器人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机器人技术目前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工业生产、医疗健康、农业和日常生活等。

在工业生产方面,机器人已经成为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够高效地完成重复性工作,并取代人工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在医疗健康领域,机器人在手术操作、康复训练和老年护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并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在农业领域,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农田管理和植物种植,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此外,机器人在家庭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智能家居、保洁和陪伴等方面。

不仅如此,机器人技术在人工智能、感知技术和运动控制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机器人能够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的能力,不再仅仅是机械设备的扩展。

感知技术的进步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环境,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运动控制技术的提高使得机器人能够进行更加精细和准确的动作,逼真地模拟人类的行为。

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在未来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并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以下是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人机交互的改善:未来机器人技术将更加注重人机交互的流畅度和自然度。

随着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与机器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亲切和智能化。

机器人将能够理解我们复杂的需求,并能够根据情境做出相应的回应和决策。

2. 社会服务的延伸: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需求的增加,机器人技术将在社会服务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的机器人将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医疗护理、家庭陪护、社区服务等。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

目前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医疗、教育、服务等领域,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本文将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自然而然就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从单一的机械和传感器结构,发展到各种智能芯片、多维传感器和微电机的应用,再到当前正在发展的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技术。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和应用。

例如,无人机可以用于拍摄地图、检测天气、观测野生动植物等等,现有的智能家居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打扫卫生、煮饭、洗衣,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监控服务;医疗机器人可以用于手术、康复训练、护理等多个领域;服务机器人可以在酒店、餐厅、超市等场所提供服务,例如导游、点菜、送餐等等。

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上文提到的领域,还包括了很多其他领域。

1、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主要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化生产等。

机器人能够以高效和精准的方式完成重复性的工作,而且随着制造业标准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2、医疗健康医疗机器人是一种应用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产品,它可以完成一些手术或康复训练,并能够对身体进行监测,诊断和治疗。

医疗机器人主要能够用于精细的手术,如微创手术、神经手术等,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3、教育机器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很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程技巧,达到一种互动学习的效果。

4、服务行业服务机器人在服务行业领域使用较多,主要应用于酒店、餐厅、超市等场所,为顾客提供导游、点菜、送餐等服务。

2024年移动机器人(AGV)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移动机器人(AGV)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移动机器人(AGV)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移动机器人,即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是一种能够自主导航并执行任务的机器人。

在现代物流和制造业中,AGV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本文将对移动机器人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以及潜在的发展机会。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移动机器人市场的总价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1.自动化需求增加:随着物流和制造业的发展,自动化需求不断增加。

AGV作为一种能够代替人工执行任务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越来越重视降低劳动力成本。

AGV能够替代人工执行繁重、单调的任务,具有较低的运营成本,成为企业节约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

3.物流和制造业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全球贸易的增加,物流和制造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AGV作为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背景下将得到广泛应用。

增长趋势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增长将主要受到以下几个趋势的影响:1.技术创新: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不断提升。

例如,AGV现在能够通过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从而更加灵活、高效地执行任务。

2.行业需求差异化:不同行业对移动机器人的需求存在差异。

例如,在医疗行业,AGV可以用于医院内部物流和药品配送;而在仓储行业,AGV可以用于货物搬运和仓库管理。

未来,随着更多行业对自动化的需求增加,移动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3.合作与整合:随着移动机器人供应链的形成,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和整合也将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

通过合作,各个企业可以共同开发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提高市场竞争力。

潜在发展机会除了上述趋势外,移动机器人市场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发展机会:1.个性化定制: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增加,移动机器人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机器人逐渐从科幻电影中走进现实生活。

如今,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发展现状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

最初的机器人多用于工业生产领域,如汽车厂、电子厂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逐渐具备了一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视觉和语音任务。

例如,在酒店或商场中,我们常见到的服务机器人,就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给予相应的服务。

同时,智能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手术辅助机器人,还是康复训练机器人,都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

此外,智能机器人在警察、消防员等危险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危险任务,从而保障人们的安全。

二、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智能机器人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未来的趋势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首先,智能机器人将会更好地适应人类日常生活的需求。

例如,智能家居机器人将能够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打扫、烹饪等家务,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体验。

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将得到提升。

目前,主要通过预设程序或规则进行操作的机器人将会向更加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机器人转变。

它们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变化进行自我学习和优化,并且能够采取灵活的行动。

另外,智能机器人将不仅仅是机械结构,更加融合了人文关怀。

在医疗领域,智能机器人将能够给予病人更加温暖的陪伴和关怀。

在教育领域,智能机器人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辅导和教学。

三、挑战与未来展望当然,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

增加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需要更加强大的算法和计算能力支撑,同时还需要解决机器人自主决策中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其次是人机合作的挑战。

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使得人类和机器人的互动更加频繁。

然而,如何确保人机之间的顺畅沟通和合作仍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智能移动机器人是具有思维、感知和行动功学、人工智能,微电子学,光学,传感技术、材料科学仿生学等学科的综合成果。

智能移动机器人可获取、处理和识别多种信息,建立并实时修正环境模型,自主地完成较为复杂的操作任务,因此,比一般的工业机器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机动性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2O世纪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的脑力劳动自动化成为可能,60年代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出现开辟了智能生产自动化的新纪元。

机器和生产系统的智能化,用机器人代替人完成各种任务,这是人类智慧发展和机器进化的飞跃。

智能移动机器人作为新一代的生产工具,在制造领域中应用,能排腺人为的不可控因素,实现高节奏、高效和高质量生产,并是未来智能生产系统(如CIMS)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非制造领域,如核工业、水下、空间,建筑、采掘,教灾排险和作战等方面,可代替人完成人所不适或力所不及的各种工作,在原予能、水下和外层空间可开辟新的产业。

目前,我国和许多国家都把智能移动机器人列为迎接未来挑战的高技术课题,并制订发展规划,拨出巨款给予支持。

移动机器人是一种在复杂的环境下工作的具有自规划、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机器人。

在移动机器人的相关技术研究中,导航技术可以说是其核心技术,也是其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和完全的自主移动的关键技术。

导航研究的目标就是没有人的干预下使机器人有目的地移动并完成特定任务,进行特定操作。

机器人通过装配的信息获取手段,获得外部环境信息,实现自我定位,判定自身状态,规划并执行下一步的动作。

下面我就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导航、路径规划、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细胞神经网、高智能情感移动机器人等技术进行部分说明。

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方式很多,有惯性导航、视觉导航、基于传感器数据导航、卫星导航等。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结构化环境与非结构化环境。

(1)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是一种最基本的导航方式。

它利用机器人装配的光电编码器和陀螺仪,计算机器人航程,从而推知机器人当前的位置和下一步的目的地。

移动机器人调研报告

移动机器人调研报告

移动机器人调研报告
《移动机器人调研报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解现今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移动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移动机器人已经进入了许多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军事防卫等。

在工业生产中,移动机器人可以协助人类完成一些重复性、枯燥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在医疗保健领域,移动机器人可以用于辅助手术、照料老年人等方面。

在军事防卫领域,移动机器人可以用于侦察、搜救等任务。

其次,我们调研了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我们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的移动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灵活化,可以在更复杂的环境中完成任务。

同时,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化能力也将得到加强,可以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

最后,我们对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我们认为,移动机器人在未来会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助力,将为人类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益。

同时,我们也认为,需要加强对移动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和自主化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需求。

总的来说,移动机器人在现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未来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期待移动机器人能够在各个领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徐国华谭民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引言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所有领域。

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早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关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

关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首先,要考虑移动方式,可以是轮式的、履带式、腿式的,对于水下机器人,则是推进器。

其次,必须考虑驱动器的控制,以使机器人达到期望的行为。

第三,必须考虑导航或路径规划,对于后者,有更多的方面要考虑,如传感融合,特征提取,避碰及环境映射。

因此,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或挑战性的理论与工程技术课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更由于它在军事侦察、扫雷排险、防核化污染等危险与恶劣环境以及民用中的物料搬运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对它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关注。

二、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从移动方式上看,移动机器人可分为轮式、履带式、腿式(单腿式、双腿式和多腿式)和水下推进式。

本文重点放在轮式、履带式机器人,对水下机器人和两足人形机器人不做详细讨论。

1.国外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概况1.1室外几种典型应用移动机器人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曾预言: 20世纪的核心武器是坦克,21世纪的核心武器是无人作战系统,其中2000年以后遥控地面无人作战系统将连续装备部队,并走向战场 。

为此,从80年代开始,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专门立项,制定了地面天人作战平台的战略计划。

从此,在全世界掀开了全面研究室外移动机器人的序幕,如DARPA的 战略计算机 计划中的自主地面车辆(ALV)计划(1983 1990),能源部制订的为期10年的机器人和智能系统计划(RIPS)(1986 1995),以及后来的空间机器人计划;日本通产省组织的极限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计划;欧洲尤里卡中的机器人计划等。

初期的研究,主要从学术角度研究室外机器人的体系结构和信息处理,并建立实验系统进行验证。

虽然由于80年代对机器人的智能行为期望过高,导致室外机器人的研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却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探讨人类研制智能机器人的途径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推动了其它国家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

进入9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机器人开始在更现实的基础上,开拓各个应用领域,向实用化进军。

由美国NASA资助研制的 丹蒂II 八足行走机器人,是一个能提供对高移动性机器人运动的了解和远程机器人探险的行走机器人。

它与其他机器人,如NavLab,不同之处是它于1994年在斯珀火山的火山口中进行了成功的演示,虽然在返回时,在一陡峭的、泥泞的路上,失去了稳定性,倒向了一边,但作为指定的探险任务早己完成。

其它机器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需要人参与或支持。

丹蒂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为实现在充满碎片的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表面进行探索而提供一种机器人解决方案。

美国NASA研制的火星探测机器人索杰那于1997年登上火星,这一事件向全世界进行了报道。

为了在火星上进行长距离探险,又开始了新一代样机的研制,命名为Rock y7,并在Lavic湖的岩溶流上和干枯的湖床上进行了成功的实验。

德国研制了一种轮椅机器人,并在乌尔姆市中心车站的客流高峰期的环境和1998年汉诺威工业商品博览会的展览大厅环境中进行了实地现场表演。

该轮椅机器人在公共场所拥挤的、有大量乘客的环境中,进行了超过36个小时的考验,所表现出的性能是其它现存的轮椅机器人或移动机器人所不可比的。

这种轮椅机器人是在一个商业轮椅的基础上实现的。

7国外还研制了一种独轮机器人,它与具有静态稳定性的多轮移动机器人相比,具有很好的动态稳定性,对姿态干扰的不敏感性,高可操作性,低的滚动阻力,跌倒的恢复能力和水陆两用性。

这是运动性的一种新概念。

1.2高完整性机器人没有一个系统可以做到100%可靠。

一个可靠机器人是指它一直正常地工作。

一个高完整性机器人则时刻监视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运转。

因此,一个高完整性机器人并不一定要连续工作,但工作时,一定是正确的。

1.3遥控移动机器人对机器自主性的挑战来自要求完成的任务和高度非结构化和变化的环境。

在大多数室外环境中,要求机器完全自主地完成任务,目前还有一定的困难。

远程操作的半自主机器人,毫无疑问,是一个发展方向。

因此先进的远程操作技术是将来必需的。

完全遥现是实现远程操作一个或几个移动机器人的最佳可能方案,但太贵。

研制一套适于远程操作的、使用起来既自然又容易的人机交互方案是必需的。

在未知和变化的环境中,头部跟踪系统有帮助,且是可行的。

1.4环境与移动机器人集成H.Ishi g uro通过对以前机器人研究工作的回顾,发现过去智能机器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自主性上。

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感知信息基础设施。

就象人需要道路、交通信号灯等一样,机器人为了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行动,也同样需要基础设施。

作者将一个用于导航移动机器人的分布式视觉系统作为例子,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实验在一个缩小了1/12的城镇模型中进行,内有阴影,树的结构,草地和房屋,足够代表室外环境的真实情况,并安装了用于机器人导航用的16个摄像机智能体,实现了移动机器人与环境的融合。

1.5生态机器人学(生物机器人学)生态机器入学就是把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移动机器人设计中去的实践。

目前所用到的原理,现简述如下: 由于机器人和环境的不可分离性,因此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机器人的行为是由这个系统的动力学创现出来的。

基于感知和行为的直接关系,为了达到系统的一个期望状态,机器人的任务就是将已有的信息映射到受其管理的控制参数上。

环境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使产生自适应行为成为可能。

因为机器人在环境中,因此环境不必在机器人之中。

也就是说,无需一个中心模型,但要留出空间用于具体任务记忆和学习。

1.6多机器人系统美国DARPA的战术移动机器人计划,是一个4年研究计划,于1998年开始。

分两阶段进行:技术开发和系统设计。

技术开发包括三个方面:机器感知、半自主操作和机器人运动。

目的是研究和开发由许多小的、低价的、半自主的移动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团队的协调与控制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战略重要情况。

如正在发生军事冲突的市区的侦察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市区中人口稠密,建筑物多,涉及的人员分布在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从而使作战部队处于危险和不可预测的境地。

因此,本项目的一个长期目标,就是在发生战斗的条件下,使用机器人团队,在现场的内外,为部队提供支持。

附带的另一个长期目标是建立和发展一个自制的工业标准基础,以迎接将来国防对军用机器人的需求。

美国的MDARS项目是在著名的保安机器人RO B ART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多移动机器人平台,用来在指定地点执行随机巡逻任务。

第一期任务是用于国防部仓库和储蓄场自动化闯入探测和库存量的查定。

关于第一期任务,在经历了实验室到模拟实验场地之后,已经在一个作战用的真实仓库环境内,进行了成功的演示。

第二期任务主要强调在国防部的室外仓储地的应用。

美国的FETC H计划是在BUGS计划的基础上,研究使用一群小的、坚固的自主的移动机器人去清除地表上的未爆炸的M42炮弹。

首先建立一个实验床,由四个机器人和一个陪同的操作员控制单元组成,研究如何确定任务要求和一个有效的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参数。

在这些参数中,要考虑自主与半自主机器人控制的比较,用于确定弹药位置的随机与直接搜索策略的比较,整个场地与有限移动驱动系统的比较。

决定性的因子来自于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和实际的性能。

整个计划的最终目标是用一到两个得到基本训练的爆炸物处理8专家,监控多达50个机器人,在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现场上,并行地工作,清除军用品。

任务完成的标志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搜集尽可能多的手榴弹。

对机器人的要求:一是小且轻,以便搬运到现场,能在铺满自然障碍物和冲突后的残骸的现场中导航,能在现场的边界上停留,提高操作速度;二是成本不高,以便意外损坏是可以容忍,装有适应的和可重用的部件。

机器人正在从工厂的结构化环境进入人们每天的生活环境 医院、办公室、家庭、建筑工地和其它杂乱及不可控环境。

要求机器人不仅能自主完成工作,而且能与人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或在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这就需要机器人具有下述能力:移动和操作集成于一体的能力,在多机器人之间的协作能力,与人的交互能力和无碰路径的实时修改能力。

Khatib等讨论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有关的模型、策略和算法的开发,并在斯坦福大学的两个完整性移动平台上进行了演示。

自从1996年成功地举行了第一次世界机器人足球赛以来,现在,一年一度的世界机器人足球赛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团体参加,极大地推进了多移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成为研究和验证人工智能成果的实验床。

关于多移动机器人的一些新的提法,如认知机器人学、生态机器人学、协作机器人学、社会机器人学以及广义社会学等,这里不再说明。

2.国内移动机器人研究概况国内在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研究尚处于某个单项研究阶段,主要的研究工作有:清华大学智能移动机器人于1994年通过鉴定。

涉及到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基于地图的全局路径规划技术研究(准结构道路网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具有障碍物越野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自然地形环境下的全局路径规划);基于传感器信息的局部路径规划技术研究(基于多种传感器信息的 感知一动作 行为、基于环境势场法的 感知一动作 行为、基于模糊控制的局部路径规划与导航控制);路径规划的仿真技术研究(基于地图的全局路径规划系统的仿真模拟、室外移动机器人规划系统的仿真模拟、室内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系统的仿真模拟);传感技术、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差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磁罗盘和光码盘定位系统、超声测距系统、视觉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智能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智能移动机器人THMR III的体系结构、高效快速的数据传输技术、自动驾驶系统)。

香港城市大学智能设计、自动化及制造研究中心的自动导航车和服务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AGV和防爆机器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自行设计、制造的全方位移动式机器人视觉导航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96年研制成功的导游机器人等。

这里就不详细列举和介绍。

三、移动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现状机器人的研究,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条是日本和瑞典所走的 需求牵引,技术驱动 ,结合工业发展的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特定应用的机器人,如:弧焊、点焊、喷漆、装配、刷胶、建筑等等,从而形成了庞大的机器人产业;一条是把机器人作为研究人工智能的载体,即:单纯从技术上模仿人或动物的某些功能出发,研究有关智能的问题和智能机器人,如:美国、欧洲的一些大学及研究所进行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