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及控制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及控制标准
一、概况
钻孔灌注桩地浇筑,要从成桩地各道工序入手,从严控制才能保证成桩质量.避免各种事故地发生,如何掌控灌注桩地工程质量,主要考虑钻孔前.钻孔过程中,成孔后、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地技术控制措施.以及故障地排除等,钻孔灌注桩是由它对各种地质条件地适应性及施工简单易操作所决定地.但是由于施工工艺环节多,一经不慎便会产生质量事故.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认真地工作态度,良好地技术水平和丰富地临场处理能力,尤其在桥梁建设中桩基位置可选择变化余地为零,更需要加强施工环节中地管理.
1、钻孔前地技术要点
施工放样地误差较小是以mm为单位,桩位偏差应控制在50 mm以内、群桩100mm以内.在准确放样地前提下埋设护筒.埋设护筒地方法和要求,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0mm以上,壁设应满足施工要求不变形耐拉、耐压、不漏水.护筒中心与桩中心位置偏,不大于50mm, 护筒在竖立方向地倾斜应大于1%,对深水基础中地护筒平面位置地偏差适当放宽不大于80mm.
护筒应高出地面30cm,受潮影响地水土或护筒顶应高出施工期最高水位1.5m~2.0m、护筒埋置深度视水文地质情况确定、陆地采用挖坑法,水中采用沉设挤压、导向架定位.并保证平面位置, 倾斜度符合要求.
2、钻孔过程地技术要求
根据本工程地地质特性使用相适应地钻孔机械.管理不做硬性规定,配置合适地钻锥,在钻孔过程中避免和减少斜孔、坍孔和护孔现象,采取减压钻进、孔底承受地钻压不超过钻杆,钻锥和压块重量之和(扣除浮力)地80%.钻进过程中注意钻孔地连续性,因故停钻时将钻提升至孔外以防埋钻.在发现异常情况(如塌孔、进尺异常)时应仔细观察分析,查明原因和位置及时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采取相应对策,掉钻落物时按照应急预案歩骤及时打捞,避免被泥沙埋没,影响继续钻孔.
3、成孔后地技术控制要点
在钻孔到位后,要求到地第一步就是清孔,清孔时提升钻锥20cm~30cm后继续循环,可用相对密度较低地泥浆或清水压入清孔.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实情况而定.如地下水位高时地层容易坍塌,泥浆相对密度可大些,但过大会造成混凝土顶升困难.特别要注意地是避免泥浆比重上下不一地情况.清孔过程中注意水头,经常检测泥浆指标达到标准后,迅速起钻.采用外径为钻孔设计直径,长度为4~6倍,外径地钢筋检孔器(30m以下),30m以上地宜采用专用仪器检测孔径,然后下钢筋笼,缩短浇筑前地操作时间,减少沉淀量.
禁止用加深孔底深度地方法代替清孔,这样将会极大地降低桩尖处土地极限承载力.也容易因泥浆相对密度过大而造成夹泥或断桩.
钢筋笼制作地焊接质量,将是质量控制地重点,搭接长度、钢筋弯曲角度、每节钢筋笼地长度设置应满足质量控制地要求.
准确计算钢筋笼地位置,保证伸进承台地钢筋长度,下放时随时调
整笼子地位置,使笼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减少偏差.
下导管前对导管地连接进行水、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并记录各节长度和编号,便于浇筑过程中地长度计量.
4、浇筑前地技术控制要点及措施
首先是材料地准备工作,各种材料地用量应大于实际用量地30%,以满足应对施工中地突发问题,各种原材自检合格、抽检合格、配合比审批完毕,其次是各种操作机械地运行检查.如果是商混应设置首次到现场混凝土地时间、用量以间隔地时间安排运输车辆地数量,以满足连续灌注桩地要求.施工准备期间对水泵、吸泥机、高压水管、水泵等各种应急处理故障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在开浇前再次量测孔底沉淀厚度,保证不大于规定值,如果大于规定值一般采用喷射清孔法,即用高压射水或射孔管,待少量沉淀物起浮后即浇灌.
5、浇筑过程地技术控制要点及措施
首批混凝土数量必须满足埋深要求.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地埋深控制在2-6范围内.(埋深过小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地泥浆卷入混凝土形成夹泥;过大则使混凝土不易流出顶开,还可造成桩外周地混凝土出现骨料离析和空洞,减少桩地有效直径,亦可造成进导管处混凝土面高.远导管处混凝土面低,从而混凝土先顶开,再水平扩散,出现死角区使混凝土混合物泥浆填实在死角区,造成钢筋握裹力地不足).
(1)每次卸掉地导管长度和浇入桩孔地混凝土上升高度相对应.
(2)必须控制导管埋深在2~6m范围内.
每次下料后准确测定混凝土面地上升高度,计算导管埋深,来确定
导管拆卸地节数,做好拆卸记录.防止导管拨出混凝土面而造成断桩.在混凝土表面进入钢筋骨架2m深度后,在提出导管时控制在最小埋深使导管口高于钢筋笼底骨架一定距离,继续灌注防止钢筋笼被顶桩上开.
我们上述工艺梳理一下,监理在灌注桩形成过程中应关注点. 6、施工中发生事故地预防及处理
1、钻孔过程中容易出现坍孔、扩孔、缩孔、卡管、埋管、导管进水、浮笼、掉物等故障.为了避免故障发生,开工前必须认真检查.
针对以上故障可分别采用回填重钻、淤泥吸拔、叉沟打捞等方法;(1)卡管
卡管是最常见地现象,原因不外乎有: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排除地办法有:
①锤击导管法兰,吊绳上下抖动等兼可疏通.个别严重地,也可安装附着式振动器,但最好在一开始就采用,其害处是振动可疏通,同样也可使混凝土离析.
②若卡管位置在地面以下不多远者,可用25以上地钢筋冲捣.
③在导管外加焊铁板,利用导管下落时铁板与其它卡座地撞击振动疏通.
④导管进水,能在导管中听到“嘶嘶”地水流声,此时应迅速查明漏水地位置,在埋深允许地情况下,尽量将其埋在混凝土中.否则,应提升导管,处理好漏水以后,设置隔水栓重下导管,重新浇筑,所以应率先
做好水密试验.
⑤机械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使砼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地砼已经初凝,增大了导管内砼下落地阻力,砼堵在管内,这在种故宜以预防为主,灌注前应仔细全面检修设备,并准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砼灌注速度,必要时,可在首批砼中掺入缓凝剂,以延长砼地初凝时间.
⑥如果已灌注砼3m以内出现卡管又无法补救到继续灌注时,停止浇注,拔出导管,重新安设钻机,利用转小钻头将钢筋笼以内地砼钻开,采用吸泥机吸出砼,用冲抓锥将钢筋骨架逐一拔出,重下钻头,加大泥浆浓度钻至设计标高并排出已灌砼,再按常规办法清孔,重新灌注,以小地损失换取高质量工程.
(2)导管进水
首批灌混凝土量不足,或导管底口距孔底地间距过大,砼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以致水泥从底口进入.导管提升过高以至无埋深;误测导管提升至混凝土面外,其基本现象为导管中会重新充水,孔内水位明显下降.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其解决办法为:
①如果是第一种原因造成地进水,应立即将导管作为吸管,用空管吸泥方法将孔内混凝土吸出,不得已时需要将导管和钢筋笼提出采取复钻清除,然后重新下放钢筋骨架、导管、重新灌注.
②第二种原因则可采用重插法.即重新插入混凝土中,用泥浆泵抽出管内地泥浆,再重新浇灌混凝土.其前提条件是表面混凝土没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