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答题模板1〕有关“唯物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答题模板2〕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答题要素:真理特点+认识过程+材料①真理特点:真理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②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探索实践过程。

答题要素:实践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过程①实践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

③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答题模板3〕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命题(1)体现了联系观的哪些知识?答题要素: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材料)。

《生活与哲学》答题

《生活与哲学》答题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1.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资猜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 、“探究世界”知识进行阐述时(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这要求我们全部从本质出发,脚踏实地。

资猜中(2)意识对物质拥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使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挡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要自觉建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战胜错误的思想意识。

资猜中(看资料而定)(3)规律拥有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要充足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尊敬客观规律。

资猜中2. 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资猜中要求用“认识论”或“相关认识的看法”或“追求真谛”进行阐述的(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根源、动力、查验标准、目的和归宿,资猜中(2)认识拥有上涨性、无穷性和频频性。

资猜中(3)追求真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资猜中3.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资猜中要求用“实践与认识关系”进行阐述的(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资猜中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资猜中③实践是查验认识正确与否的独一标准。

资猜中(看资料而定)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资猜中( 2)认识对实践拥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拥有指导作用。

资猜中4.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资猜中要求用“真谛的条件性、详细性”进行阐述时( 1)真谛有合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关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详细的历史的一致。

资猜中( 2)真谛和错误常常相伴而行。

资猜中(看资料而定)5.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资猜中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看法(没有指明是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认观)进行阐述时( 1)联系是广泛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看法看问题。

资猜中(2)整体和部分既互相差别,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要求建立全局看法,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

(3)发展拥有广泛性,这要求我们要求用发展的看法看问题。

资猜中(4)事物发展是行进性与波折性的一致。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套路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套路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唯物论常用的观点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⑷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认识论常用的观点⑴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⑶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⑵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如何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⑴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绝对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⑵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⑶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⑷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总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向前发展的,注意: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生活与哲学》解题技巧

《生活与哲学》解题技巧

《生活与哲学》解题技巧1.三胞胎:(1)凡讲到“文化/精神的作用/意义”,如:“政治文明”、“科学发展观”、“载人航天精神”、评先进述英模等有关材料都可考虑用: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反作用);②认识反作用实践;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凡讲到与“自主创新”有关的题时都可考虑用上:①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②发展的实质;③辨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讲依据(原因)时还要答“创新的作用”。

(3)凡讲到“根据”、“按照××”、“随着××”,而“作出××决定、部署”,或进行××改革,或现实决定“方针政策”“思想”“路线”的,都可用上:①物质决定意识(辨证唯物论);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论);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

2.双胞胎(这两个往往是同时体现的):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论);②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法)。

3.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利益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

区分好出发点与落足点。

4.意识的产生必须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二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且二者在意识产生时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根源、关键,后者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绝对不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人脑,只能说意识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

5.凡出现“在(以)××思想(观)指导下,取得了(做到)××”,或“××思想(观),对××具有重大意义”等可以考虑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6.凡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都体现了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为人类造福。

但并不是改变联系(条件性)。

7.联系具有客观性,起作用又是需要条件的,所以人们不能改变联系本身,但可以改变联系起作用的条件,让联系起作用或不起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答题方法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答题方法解析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答题方法解析注意抓住范围:(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理、(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辩证)唯物论(探索真理)(6个)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客观情况)制定××(政策、方案)。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

3.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

4.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如弘扬某种精神等。

5.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

——目标蓝图、预测、计划、行动步骤等。

6.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如兴修水利等。

设问方式答案组合用物质和意识辩证辩证关系原理1+2/4/5(看材料)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3+6原理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角度2+4+5用(辩证)唯物论/探索真理的知识1+2+3(其余看材料)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发对主观主义2、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全面把握实际,做到既……又……4、原理3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世界)(5个)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答题模式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答题模式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答题模式“★”越多,意味着需重点掌握的内容。

模块一:辩证唯物论注意:辩证唯物论=唯物论=探索世界:一、主要原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或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用于分析我国各项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稳中求进)★★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生活与哲学大题套路答题模板

生活与哲学大题套路答题模板

辨证唯物主义:(第四课至第十课)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至第六课)唯物论(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第四课至第五课)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界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例题:提神创论,提到人类起源,提宇宙,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简述时只要第三行规律原理:(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变化都是有规律的(3)规律具有客观性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方法论之一: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方法论之二: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述: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五课、把握思维奥妙:1、意识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

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综述:在解答哲学试题时,审题时要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制,组织答案时一般要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板块知识作答。

特别提示:在回答哲学问题时,要注意“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分析”的模式。

“依据类”应着力于原理,“如何做”“启示”应重点阐述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识别的关键词: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基础)制定或实行…方针、路线、政策或发展战略╱制定…计划、路线、方针、政策或发展战略由…客观情况决定╱立足或着眼于国情、省情、县情╱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识别的关键词: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如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代表、生态价值观)╱抵制、批判…错误思想或理论╱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实施…战略、计划、方案╱坚持…方针╱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识别的关键词: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做事遭遇╱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挠╱发扬……的精神╱4.把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识别的关键词:办事情,把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发扬科学精神╱某事取得成功╱办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做事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5.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高考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高考复习之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一、唯物辨证论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物质有阻碍作用)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世界观:①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造福人类。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观:(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世界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真理的条件和范围,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错误在所难免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记核心考点及部分答题模板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记核心考点及部分答题模板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记核心考点及部分答题模板高频考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及认识过程、真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系统优化的方法、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必记核心考点:一、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决定意识。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或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把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要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扩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5、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答题要素: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活与哲学 答题模板

生活与哲学 答题模板

1.如何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围绕哲学的本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方面去把握。

具体包括: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如何结合具体科研成就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认识对象、认识任务、具体作用不同;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如何全面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解答此问题,可以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容、表现、意义、原因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2.唯心主义典型观点列举(1)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王阳明:心外无物。

③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⑤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⑧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⑨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生活及哲学答题标准模板.docx

生活及哲学答题标准模板.docx

生活与哲学答题模板1.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或“ 唯物” 、“探索世界”知行述?( 1)物决定意,意是物的反映。

要求我一切从出,事求是。

材料中⋯⋯(2)意物具有能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促客事物的展,的意阻碍客事物的展。

要求我要自立正确的思想意,克服的思想意。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3)律具有客性。

要求我要充分主能性,同要尊重客律。

材料中⋯⋯2. 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 ”或“有关的点”或“追求真理”行述的?(1)践是的基;践是的来源、力、准、目的和宿,材料中⋯⋯(2)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

材料中⋯⋯(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程。

材料中⋯⋯3.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 践与关系” 行述的?( 1)践是的基① 践是的来源,材料中⋯⋯② 践是展的根本力。

材料中⋯⋯③ 践是正确与否的唯一准。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④ 践是的目的和宿。

材料中⋯⋯( 2)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践具有指作用。

材料中⋯⋯4.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行述?( 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都是相于特定程的,是主与客、理与践的具体的史的一。

材料中⋯⋯( 2)真理和往往相伴而行。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5.在《生活与哲学》主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法”的点(没有指明是系、展、矛盾、否定)行述?( 1)系是普遍的、客的,要求我用系的点看。

材料中⋯⋯(2)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又相互系,相互影响。

要求立全局念,立足整体,最目,又要搞好局部。

(3)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要求用展的点看。

材料中⋯⋯(4)事物展是前性与曲折性的一。

要求既要未来充信心,支持和保新事物的展,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不断克服前道路上的困,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

材料中。

(5)量是的必要准,是量的必然果。

要求做好量的累,果断抓住机,促。

材料中⋯⋯(6)矛盾就是立一,要求我要用全面的点看。

哲学生活题型及解题方法

哲学生活题型及解题方法

02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 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 “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
【名师论 剑】
“启示”类设问
【例】(2011·长沙模拟)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 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 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二 百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深深影响到了萨姆索岛生活 的方方面面。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小岛的命运会不可避免地在大海中 飘摇。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 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
2.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解题思路:“启示”类设问的解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分析材料,明确材 料中的做法。对材料要全面分析,特别要分析状态和措施两个层次。从 状态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 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 从措施的角度看,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又有 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或应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 们不应该或不可以这样做,这就是对我们的启示。二是回归课本,找到 知识的对应点。在上述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再回归课本,把分析得出的 结论与教材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应起来,即弄清材料对我们的启示— —“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在课本上的内容到底是哪些, 然后把材料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

《生活与哲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生活与哲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生活与哲学》常见命题角度及必背答题术语[命题热点]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主观试题从设问看,生活与哲学部分主观试题集中在第二、三、四单元。

考查的高频考点有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和认识、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观、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试题主要是从分析原因依据、分析措施启示、论证观点正误等角度设置问题,个别题目属探究或开放类试题;试题一般都是微观切入,突出考查对具体知识点的细化理解、确切把握、灵活运用。

[临考嘱托](1)一定要重视对主干知识与高频考点的考查,例如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对哲学原理的复习一定要重视微观切入,尤其是注意用一个原理分析一个具体问题。

(2)注意审题,明确设问指向:分析原因依据、分析措施启示、论证观点正误、探究具体问题等;结合设问要求去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3)注意答案要点的组织和呈现,在准确运用哲学观点或术语的同时,注意将材料信息融合其中,保证答案要点的充实性和层次性。

与地方卷答案设置不同的是,全国卷哲学题答案只在开头简单表述一下原理,接下去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对问题的分析文字量占全部答案的70%~80%左右。

一、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1.唯物论常用的观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应注意的观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生活与哲学》主要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总结(按照最新版教材整理)

《生活与哲学》主要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总结(按照最新版教材整理)

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主要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补充材料】常用哲学主观题解题方法总结(一)、解题三部曲: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实际。

(二)、注意答题范围:①(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哲学道理(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原理(世界观)、哲学依据(世界观)、哲学启示(方法论)的区别。

(三) 、注意答题角度1、是什么:①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或运用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②运用具体哲学道理分析: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③哲学启示型: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为什么: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①含义;②书本要点;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的唯物论(即唯物论)第二单元:探索世界(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⑴【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具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①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规律具客观性和普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常见命题角度及必背答题术语
[命题热点]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主观试题从设问看,生活与哲学部分主观试题集中在第二、三、四单元。

考查的高频考点有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和认识、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观、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试题主要是从分析原因依据、分析措施启示、论证观点正误等角度设置问题,个别题目属探究或开放类试题;试题一般都是微观切入,突出考查对具体知识点的细化理解、确切把握、灵活运用。

[临考嘱托]
(1)一定要重视对主干知识与高频考点的考查,例如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对哲学原理的复习一定要重视微观切入,尤其是注意用一个原理分析一个具体问题。

(2)注意审题,明确设问指向:分析原因依据、分析措施启示、论证观点正误、探究具体问题等;结合设问要求去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3)注意答案要点的组织和呈现,在准确运用哲学观点或术语的同时,注意将材料信息融合其中,保证答案要点的充实性和层次性。

与地方卷答案设置不同的是,全国卷哲学题答案只在开头简单表述一下原理,接下去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对问题的分析文字量占全部答案的70%~80%左右。

一、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1.唯物论常用的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应注意的观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
1.认识论常用的观点
(1)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2.应该注意的观点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三、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1.联系常用的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注意系统内部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2.应该注意的观点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四、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1.发展常用的观点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物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5)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2.应该注意的观点
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与外因。

五、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
1.矛盾常用的观点
(1)矛盾普遍性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2)矛盾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5)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7)对立统一的观点。

(8)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应该注意的观点
(1)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六、如何运用创新的观点分析问题
1.创新常用的观点
辩证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立足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应该注意的观点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七、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1.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6)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应该注意的观点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我们的价值观念要与时俱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