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05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电子政务2005

电子政务2005
’ 政务政府政务 ‘ ’’ ‘ ’ 创新‘‘ 务实’的主旋律 真正在信息社会一步步落实 ” 人为本. 以民为 以 本“的执政理念;
‘ 电 政 建 角 上 在 过 几 硬 网 基 建 热 之 2005年 为 中 电 政 建 的 折 业 开 脱 了 而 子务设度 从 经近年件络础设潮后 成了国子务设转点 界始掉电 ‘ 务设 虚’表而 务‘在首 不一追信化度单从个体用虑题 开从体度 子 建的 热外 政 把 实放 了位 再 味求息速和纯某具应考 问 ,始 整角 ,
2O 05年, 一部部新的 电 子政务法律法规为中国
电 子政务的 建设实施护航,
从此数字时代有了一部 ‘ ‘ ’ 数字’法律依据
2加 5年5月3 日《 联 著 权 政 0 互 网 作 行
保护办法》实施。
三、国网
2 5年 中 终 有了 己 络 ’ ‘ 的 国 于 自 网 ‘’ 国
电子政务 1龙 巳GOVERNME N丁 2006
电子政务 : 2005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笔: 胡学忠
20 5 中 推进行 理体制改 0 国 政管 革 20 5 中 进一步加强行政 0 国 能力建设和 政风建设 ’ 5, 人的 ’ 网中 户网 20 0 中国 ‘ 国” 央门 站出台 门 王的时 户为 代即将 来临
一 书记胡锦涛强调
积极稳妥推进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 率 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 从实现好、 发. 维护
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 导责任的 应 务建设发出 的强化政府 “ 政务“建设信息。 响的,
电子政务 飞 jZ
E一 GOV〔 RNM三 NT2006 7
{
刻认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电子政务05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电子政务05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政务智能系统
1. 决策支持系统
2.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3. 新型决策支持技术
1. 数据仓库 2. 数据挖掘
2. 数据库技术
3. WEB技术
应用技术基础
WEB技术
Web技术
• 构建政府网站的最常用技术
• Web服务器利用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传递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文件 • Web浏览器则使用http检索html文件
1. 免安装,升级维护 容易。 2. 通用性好,一次开 发,多平台通用。
Web技术
– 专用服务器
• 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更加注重系统的输入输 出能力
• 内存容量、性能、技术等方面不同于普通pc。
• 为了保证足够的安全性,还采用了大量普通电脑没有的 技术: • 域名服务器/web 服务器 – 冗余技术(系统容灾备份)、在线诊断技术、故障预报警技术 • 应用服务器(FTP,mail, 文件共享,打印) 数故障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得到及时的修复,具有极强的可 • 数据库服务器
– 随着Java等编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日趋成熟 ,企业级web模型成为典型应用结构。 – 工作机的web浏览器可方便链接到各种信息资 源中,可检索,也可对目标数据进行更改、分 析。 – 良好的交互能力和强大的计算能力 – 电子政务的理想模型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技术
协同工作
• 三种模型:
– 静态Web模型 – 动态交互web模型 – 企业级web模型
Web技术
• 静态Web模型
Web 1.0
– Web服务器发布静态html页面 – 工作机web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web服务器申请 建立连接 – Web服务器响应申请返回页面结果并断开连接 – 更新功能差,协同处理能力弱 – 只适用电子政务初期阶段,政府信息量较少时期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介绍
促进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可以方便公 众获取政府信息 ,促进政务公开。
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可以为 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推动社会信息化: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可以推 动社会信息化 ,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
2
电子政务信息资 源建设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
01
提高政府工作效 率
3
电子政务信息资 源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组织架构: 明确 电子政务信息资 源的管理机构和 职责分工
资源规划: 制定 电子政务信息资 源的发展规划和 实施计划
资源整合: 整合 各部门 、各系统 的信息资源 , 实 现资源共享
资源维护: 建立 电子政务信息资 源的维护机制 , 确保资源的准确 性和时效性
安全可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应确保信息安
03
全 , 防止信息泄露和篡改 , 保障政务信息的安全
可靠。
便民高效: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应以服务公众
04
为中心 ,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方便公众
获取和使用政务信息。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
制定信息资源规划: 明确信息资源的需 求 、 目标和建设方 案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 对已有的信息资源 进行整合 、共享和 利用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 管理体系 ,确保政务 信息的安全
01
03
05
02
建立信息资源库: 收集 、整理 、存储 和管理各类政务信 息资源
04
06
提高信息资源质量: 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 完整性 、时效性和 可用性

电子政务教程课件

电子政务教程课件

技术选型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 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系统。
系统开发与集成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模块集成, 确保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项 目目标、任务分解、时间安排
和资源需求。
团队协作
建立高效的项目团队,明确团 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团 队协同工作。
特点
电子政务具有便捷性、透明性、互动 性和移动性等特点,能够提高政府服 务效率,增强公民参与感,促进政府 与公民之间的互动。
电子政务的重要性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电子政务能够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 ,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电子政务能够改善政府形象,提高公民对政 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促进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移动政务应用的功能
提供办事服务、查询信息、互动交流等。
移动需要加强 技术保障和安全管理。
04
电子政务建设与管 理
建设规划与实施
需求分析
对政务业务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明确电子政 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系统设计
设计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架构、模块划分、 数据流程和界面风格。
在线咨询、在线调查、在线评议等。
互动交流平台的运营管理
建立专业团队负责运营管理,及时回 复公众咨询和反馈。
互动交流平台的改进
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优化平台功能 和用户体验。
移动政务应用
移动政务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政务应用逐渐 成为电子政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移动政务应用的推广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移动政务应用的 认知度和使用率。
3
移动设备与物联网

电子政务第5章223951

电子政务第5章223951
• 3.引用公文要写明发文机关、公文编号、标题和发文时间. • 4.须使用统一格式的的公文稿纸,字迹清楚,文面保持整洁. • 5.数字的写法。正式文件中,除文件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
专用术语和百分比必须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外,其他用汉字书写。 • 6.章节序数一般按下列顺序排列:一//(一)//1//(1) 。 • 7.不要滥用简称。年月日、人名、地名、文件名称、事物名称等,一
表 某产品的统计资料
年份 需求量Y 1 59190 2 65450 3 62360 4 64700 5 67400 6 64440 7 68000 8 72400 9 75710 10 70680
价格X1(元) 收入X2(元)
23.56
76200
24.44
91200
32.07
106700
32.46
111600
关键因素:通信、协作、协调 • 要回答问题: • 业务过程是什么 • 怎么做 • 由谁来做 • 做得怎样
• 5.典型案例:网上并联审批 • 奥派软件:第7章 行政审批系统
①项目申报、业务咨询,领取表格
②表格填写,材料准备、报送

批结果查询
传统行政审批业务流程
审 批 部 门
上访信由机要室直接转信访办处 理
分流模式
表示组织中角色之间的一 对多的送达
不需要条件约束的送达:通知; 满足某些条件的送达;机要室所 收文件、资料按行政系统和党的 系统分别处理。
合流模式 回流模式
表示组织中角色之间的多 对一的送达
机关之间的会签
表示组织中的活动点之问 形成的回路
文稿的驳回
奥派软件
般不要简称。
• 文书材料常见的问题:
• 主送上级的同时又抄送下级的请示 • 文体明显错误 • 违背法律和政策规定 • 与现行有效文件的规定相抵触、一文数事 • 多头主送、没标或标错密级、滥抄滥送 • 数量、时间、空间概念表达不规范 • 语句带有歧义、篇幅过于冗长、滥用简称、错别字 • …………………………………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

——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
9.1 电子政务概述
2.电子政务的多方面含义解读
电子政务的主体包括党委、人大 、政府、政协、高检、高法及 其组成部门(机构)等政务机关
电子政务的基础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 软件技术的发展
电子政务的任务是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 业务流程的再造,以实现网络互通、资源共享、流程规范、服务 高效;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政务原封不动地电子化和搬到网上
把电子政务建设和转变政府职能与创新政府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电 子政务发展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
创新电子政务建设模式,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 机制,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9.3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电子政务的应用层次
9.3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2.协同办公门户
政务网上的政府办公门户与互联网采用逻辑隔离方式加以分隔,办公 门户为政府各级部门领导及公务员在办公网上提供一个政务资源和业 务应用系统的统一访问入口,实现各种政务资源的共享和各种应用系 统的整合
3.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电子政务外网的主要应用系统,包括政府内部办公业 务系统、公共政务资源共享系统、经济运行分析与监控系统、企业信 用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并联审批
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着力于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提高决策 质量、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廉政勤政,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和和谐建设 电子政务的目的是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9.1 电子政务概述
3.电子政务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规范和优化政府业务流程为主线,通 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透 明度,增强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电子政务网站技术与实务》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网站技术与实务》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网站技术与实务1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1.1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1.1.1电子政务网站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是社会信息化的“领头羊”,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从某种意义上,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从电子政务发展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为电子政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建设各种超大型的国家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国家的治理提供新的手段和思路。

按照一般的理解,政府是-个国家或地区对社会公众和企业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的机构.而政务是指各级政府的业务、事务、会务等具体的政府工作,政府通过的完成各种政务来履行其对社会所承担的各项公共行政管理职能。

我们如何理解电子政务呢?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职能和行政流程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高效廉洁、公平、便民的政府运行模式。

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最大使用者,发展电子政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解决社会效益和办事效率问题.通过电子政务,政府部门重视和提高办事效率,也是电子政务效益的直接体现。

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是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二是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

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以网络等技术为工具,以政府公务为中心,以活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来实现政府的各项职能。

互联网络为政府上网构建了一个电子政务平台,该平台使用网络和通信技术,使各级政府可以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内部管理等诸多信息传递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架起良好的信息交互桥梁。

显然,当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改变和重塑了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当商务电子化或电子商务变得更加普及和不断深入的时候政务的电子化或电子政府也就自然成为社会对政务改革的必然要求,成为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和中心内容之一。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
❖ 1)会话模型 ❖ 2)会议模型 ❖ 3)过程模型 ❖ 4) 活动模型 ❖ 5)层次模型
7.2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技术
❖ 7.2.2工作流技术 ❖ 1.工作流的基本概念 ❖ 1993年工作流管理联盟成立,制定了相关
的系列标准,同时给出了工作流的定义:工 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 营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 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 递与执行。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定义,但 基本上都说明“工作流是经营过程的一个计
的应用,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国内、外的 软件开发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工作流产品。 工作流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广泛 应用于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生产制造、 并行工程等领域,其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信 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7.72..32视频电会子议技政术务协同工作技术
❖ 1.视频会议系统概述
器、网络互联设备、传输介质和外围设备等。 ❖ 3.网络软件 ❖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网络软件包括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 4.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 计算机网络通过相互共享的资源连接起来,是多个互联结点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要实现其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等功能,要求各个结点之间要 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 ❖ 5.电子政务网络互联方式 ❖ 网络互联通常有局域网互联、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以及广域网与广 域网的互联。
7.2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技术
❖ 3.工作流技术的实现 ❖ 1)工作流底层环境的建立 ❖ 2)提高标准化程度 ❖ 3)提高系统的集成性 ❖ 4)实现的复杂性 ❖ 5)系统的安全性 ❖ 6)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改变
7.2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技术
❖ 4.工作流系统在电子政务项目中的应用 ❖ 目前工作流系统的推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

电子政务研究

电子政务研究
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医疗、教育、交通、旅游、文化 等;
证照办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社会治理等政府管 理服务;
机关内部管理,包括政府内部公文流转、资源共享、 绩效评估等。
电子政务技术应用
大数据技术
云计算技术
用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监测等;
用于服务器虚拟化、存储备份、软件应用等 ;
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
增强政策执行力。
03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虽然总体上电子政务发展迅速,但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
存在。
研究不足之处
研究样本较小
由于时间和资源限制,本研究仅选择了部 分地区和部门作为样本进行调研和分析, 可能存在数据不全和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VS
缺乏深入的案例分析
在研究中,虽然对一些成功的电子政务案 例进行了介绍,但缺乏更加深入的分析和 研究,对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 特点和经验教训总结不够充分。
用于智能客服、舆情分析、决策支持等;
用于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电子政务系统架构与特点
架构
电子政务系统一般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三个层次;
特点
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可定制化,可维护性高。
03
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现状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已经基本 形成,各级政府部门实现了网络 互连和信息共享。
电子政务案例启示与借鉴
01
加强顶层设计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实 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 务和时间表。
03
02
推进智能化发展
强化数据整合
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强化数据整合, 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政 务数据的共享与应用,提高政府服 务的质量和效率。

05第四讲 电子政务的模式

05第四讲 电子政务的模式
– – – – –
2、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 1) GtoG模式 (GovernmenttoGovernment)
又称作 G2G,它是指: 政府内部; 政府上下级之间; 不同地区之间; 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3
4
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
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
2、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
• 2) GtoE模式(GovernmenttoEmployee)
• 涵义
– 管理活动的实现是基于网络的:组织及信息资源的可数字化 – 运用量化管理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管理的可计算性
• 特点
– 定量化、智能化、综合性、集成性、动态性、系统性
29
30
5
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
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
3、数字管理的构成
• 数字化管理(网络驱动管理、电子化管理)
– 在网络型社会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对组织内外部资 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 创造性活动。 – 内容上:组织 E化、资源 E化、战略 E化、服务 E化 – 模式上:集政府信息化、政府电子政务、现代管理 三种模式与一体 – 程序上:包含咨询、方案、软件、实施、运行、评 价等过程
11
12
2
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
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
居民对政府(C2G)
• • • • • •
二、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
1、电子政务管理意义 2、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问题 3、政务管理方式面临的挑战 4、政务管理方式的调整方向 5、电子政务的核心在于管理创新 6、利用电子政务实现政务管理方式的转变
个人应向政 府缴纳的各 种税款和费 用、按政府 要求应该填 报的各种信 息和表格, 以及缴纳各 种罚款等。

电子政务总体方案

电子政务总体方案

电子政务总体方案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改善政府运作与服务效能的一种公共管理方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政府效能、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总体方案,包括定义、目标、总体框架和关键组成部分等内容。

1. 定义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机关与公众、企事业单位、其他政府机关之间的沟通、交互和服务等活动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的一种新型公共管理方式。

2. 目标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目标是根据国家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政府机构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为公众、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

3. 总体框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总体框架包括战略定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风险管理和监督评估等五个方面。

3.1 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指明确电子政务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电子政务与其他政府改革、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策略。

3.2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指搭建电子政务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平台,包括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等。

3.3 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应用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各个管理环节,包括政务服务、政务决策、政务监管等。

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与公众、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交互和服务。

3.4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3.5 监督评估监督评估是指通过制定监督评估机制和标准,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运行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电子政务系统管理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电子政务系统管理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电子政务系统管理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电子政务系统概述 (3)1.1 系统简介 (3)1.2 系统架构 (3)1.3 电子政务系统的意义与作用 (4)第2章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要求 (4)2.1 管理与维护的目标 (4)2.2 管理与维护的基本原则 (4)2.3 管理与维护的组织架构 (5)第3章系统硬件设备管理与维护 (5)3.1 硬件设备概述 (5)3.2 硬件设备日常管理 (5)3.2.1 设备清单管理 (5)3.2.2 设备运行监控 (5)3.2.3 设备保养与清洁 (6)3.3 硬件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 (6)3.3.1 维护策略 (6)3.3.2 故障处理流程 (6)3.3.3 常见硬件设备故障处理方法 (6)第4章系统软件资源管理与维护 (6)4.1 软件资源概述 (6)4.1.1 软件资源分类 (7)4.1.2 软件资源特点 (7)4.1.3 软件资源在系统中的作用 (7)4.2 软件资源管理策略 (7)4.2.1 软件资源规划 (7)4.2.2 软件资源监控 (8)4.2.3 软件资源优化 (8)4.3 软件资源维护与升级 (8)4.3.1 软件资源维护 (8)4.3.2 软件资源升级 (8)第5章系统网络管理与维护 (8)5.1 网络架构与设备 (8)5.1.1 网络架构概述 (9)5.1.2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9)5.1.3 网络设备维护与管理 (9)5.2 网络安全管理 (9)5.2.1 网络安全策略 (9)5.2.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9)5.2.3 网络安全事件处理 (9)5.3 网络维护与优化 (9)5.3.1 网络功能监测 (9)5.3.3 网络优化措施 (9)5.3.4 网络应急预案 (10)第6章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0)6.1 数据库概述 (10)6.1.1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库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存储、管理和服务各类政务数据。

数据库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子政务概论》课件

《电子政务概论》课件

法律法规滞后
电子政务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 规支持,但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存 在滞后现象。
05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与 展望
云计算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为电子政务提供了高效、 灵活和可靠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 了IT成本。
云计算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和业务协同提供了平台,促进了部门 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电子政务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 府部门间数据互通,提高信息利
用效率。
透明度提升
电子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增加政府 透明度,便于公民监督与参与。
决策支持
电子政务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为政 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质 量。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个性化服务
电子政务能够根据公民需求提供 个性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服务便捷性
案例内容
具体分析所选国家或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等方面的特 点和优势。
借鉴意义
总结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借 鉴和参考,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层
总结词
提供面向公众的政务服务接口
详细描述
服务层是电子政务系统与公众互动的界面,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电话等多种方式提供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 的便捷化、个性化。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总结词
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详细描述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电子政务的重要支撑,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 ,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
城市管理智能化包括智能交通、智能 环保、智能安防等多个方面,通过智 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实时 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 PPT课件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 PPT课件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内网(机关内部办公网),主要运行党政决策指挥、宏 观调控、应急处理、监督检查等各类相对独立的电子政 务应用系统 。
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连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 政机关。专网上运行各级政府间的办公系统、行业部门 业务管理系统。专网与内网之间采取逻辑隔离。
外网(公共管理和服务网),主要用于政府信息发布, 向社会提供政府服务。
(3)政务内网可包括局域网、园区网、城域网、广域 网等,一般采用TCP/IP协议,IP地址要使用互联网的 保留地址。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我国电子政务的组 织体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政务外网与互联网
政府外网是政府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府部门面向 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即“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等所需要的不涉及 办公业务的服务。
我国电子政务的体 系结构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电子政务的组织体 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 构模型
5.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体系
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互联、 互通和互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1)总体标准; (2)应用标准; (3)应用支撑标准; (4)信息安全标准; (5)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6)管理标准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支持系统;
我国电子政务体系 结构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 结构
电子政务的总体 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 服务的需要。
政务内网 党政网
• 功能(基本目标):
– 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主要用于承载各级政 务部门的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等业务信息 系统,并实现安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205)
政务传输骨干网。 • 中央和各级地方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地址和域名,分级规划,分
别实施,分级管理,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逐级实现互联互通。积 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建设。各地区、各部门开展电子政务建 设,原则上必须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进行。
1.1.2 网络硬件
1. 服务器
• 当一台计算机连接到局域网上时,这台计 算机就成为局域网的一个工作站。
网络硬件
– 网络上的计算机概念;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它 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并管理整个网络,在其上运行 的操作系统是网络操作系统。
– 类型:
• 普通办公应用服务器
– 配置较高的电脑
• 专用服务器
– 提供符合要求的特定服务
网络硬件
– 专用服务器
• 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更加注重系统的输入输 出能力
• 内存容量、性能、技术等方面不同于普通pc。
• 为了保证足够的安全性,还采用了大量普通电脑没有的 技术: – 冗余技术(系统容灾备份)• 、域在名线诊服断务技器术/、w故eb障服预报务警器技术 、内存纠错技术、热插拔技• 术应文和用件远程服共诊务享断器,技(打术F印等T等)P,,使m绝ai大l,多 数故障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 下数得据到及库时服的务修器复,具有极强的可
电子政务
方力维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主要内容
1.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技术基础 2. 电子政务协同工作技术 3. 电子政务智能决策技术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技术基础
1. 网络技术 2. 数据库技术 3. WEB技术
应用技术基础
1.1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
• 用于支撑和实现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功能, 提供信息共享、业务办理和服务递送的技 术和物质基础,它主要由电子政务网络体 系、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构成。
国信2006《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 五、基础设施
• (一)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组成。
• 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 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 决策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
• 客户机与服务器不同:
2. 工作站(客户机) • 服务器是为网络上许多网络用户提供 服务以共享它的资源,而客户机仅对
操作该客户机的用户提供服务。
3. 网络适配器、传输介• 客过质户它、机可是以计用与户网算和络网 交机络换外的信接息围口,设共设备享,网备用络户资通源。
4. 网络互连设备
• 服务器:
道、社区、农村延伸;统一互联网出口、拓展互联网区服务能力、加强移动 接入平台建设,建设综合安全管理系统,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信任服务 体系,全面加强全网等级保护建设,提升政务外网承载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
网络体系
• 信息孤岛 • 信息高速公路
网络体系:信息高速公路
• 国信2006《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 五、基础设施 • (一)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 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连接中央和地方的统一的国家电子
(一)–国非家电涉子密政网务网,络所。 以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 建 • 设建整内设合容辑完或:•善融隔政国合务离家互外电联子,网政指:务导防外和火网 支墙。 持优 中化 西骨 部干 、网 东络 北结 及构 少, 数加民快族地非区涉全密面政升务级专电网子迁政移
务外网•,政实务现专中央网、:省网、闸市、、县摆各渡级政务部门的四级覆盖,加快向乡镇、街
•《“特十点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改高技[2017]1449号)
(一–)涉国家密电网子,政所务以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 建• 设–加内快服容建:务设于国:家政电子府政部务门内内网部。完、善政顶府层部互门联互之通间平台建设,按需拓展网络覆
盖范围,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网络;有序组织涉密专网向内网的迁 移工作;构建内网综合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内网密钥管理、电子认证基础设 施和相关密码保障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政务内网信任服务体系;强化网络 综合运维管理,提高内网网络安全管控和综合支撑能力。
1.1.1 网络体系
• 网络体系是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赖以开展的 网络环境。
• 不同的政务应用需要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安 全策略。
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 根据电子政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安全等级 ,可分三种类型:
《[《122..0“ “政政1十十2务务]二三1内专2五五0网网原2””((号来国国ie):nxt家家trraa政政nnee务务tt))信信息息化化涉工工密程程网建建设设1规规. 划划政》》务((内发发网现改改(在高高i:nt技技ranet) (基[(32.0一 于 一政1)国)7务]构家国1外4建电家4网9国子电(号家政子i)nt电务政er子传务ne政输网t)务骨络网干。络网非。,涉建密网好内2网. ,政扩务展外外网网(,int整ern合et优)化已 有建业 设务目专标网:,全构面建建完成整统统 一一的的国国家家电电子子政政务务网络网,络基。本加实快现推各进类专政网务业 务专向 网国的家整电合子迁政移务和网融络合迁互移联,,确政需务保信留息的安部全门防专护网能根力据得业到务显需著要强实化, 现支与 撑国各家级电政子务政部务门网纵络横互联联动和互协通同。治理。
政务外网
• 功能(基本目标):
– 实现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各级政 务部门履行职能提供服务,为面向公众、服务民生 的业务应用系统以及国家基础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 提供信息支持。(《“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 程建设规划》201205)
• 特点: 《“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改高技[2017]1449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