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答案第6章刚体平面运动分析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 (2)

理论力学: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 (2)

2020/12/9
3
理论力学
§7-1 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
三、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
y 动 系:Ax’y’
y' aBt A
动 点:刚体上的B点 牵连运动:平移
B
A
aBnA x'
相对运动:圆周运动
o
aA x
aa ae arn art
ae aA,
an r
an BA
,
at r
at BA
aBt A AB ,
vA vB u AB 0
2、求加速度: 研究AB 杆
aB
aA
aBnA
aBt A
a
t BA
aBt
aBn
上式在铅垂轴上投影: aBt A cos
aBn
u2 L
u
上式在水平轴上投影: aBt A sin aBt
AB
aBt A AB
u2
L2 cos
2020/12/9
BC
aBt BC
u2 L2
2020/12/9
vrB vrO vrBO vaB veB vrB vaB ve vrO vrBO
12
理论力学
§7-1 刚体平面运动的运动学
A
B
an rBO
vr O
at rBO
ar
a
3、求圆盘最高点B的加速度
arB
arO
at rBO
an rBO
aaB aeB arB
aaB
A
aA
ωOA O
C
Ca
vC
aB
B
aC
ω
aB
α
vC 2R aC vC 2R 2R

理论力学06_4刚体平面运动_加速度

理论力学06_4刚体平面运动_加速度

§6.3* 平面运动刚体上点的加速度由于平面运动可以看成是随同基点的牵连平移与绕基点的相对转动的合成运动,于是图形上任一点的加速度可以由加速度合成定理求出。

设已知某瞬时图形内A 点的加速度a A ,图形的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α,如图6-13所示。

以A 点为基点,分析图形上任意一点B 的加速度a B 。

因为牵连运动为动坐标系随同基点的平移,故牵连加速度a e =a A 。

相对运动是点B 绕基点A 的转动,故相对加速度a r =a BA ,其中a BA 是点B 绕基点A 的转动加速度。

由式 (5.3.7)可得图6-13 加速度分析的基点法 α (6.3.1) BA A B αα+=由于B 点绕基点A 转动的加速度包括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a ,故式(6.3.1)可写为t BA a n BAa (6.3.2) n t BA BA A B a a a ++=即平面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加速度,等于基点的加速度与该点绕基点转动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矢量和。

当基点A 和所求点B 均作曲线运动时,它们的加速度也应分解为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矢量和,因此,式(6.3.2)可表示为(6.3.3)n t n t n t BA BA A A B B a a a a a a +++=+在式(6.3.3)中,相对切向加速度与点A 和B 连线方向垂直,相对法向加速度沿点A 和B连线方向从B 指向A ;仅当点A 和B 的运动轨迹已知时,才可以确定点A 和B 的切向加速度a 和及法向加速度和a 。

t BA a n BA a t A t B a n A a n B 在应用式(6.3.2)或(6.3.3)计算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时,只能求解矢量表达式中的两个要素。

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分析所求问题是否可解。

当问题可解时,将式(6.3.2)或(6.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投影,即可由两个代数方程联立求得所需的未知量。

例6.3-2:半径为R 的车轮沿直线滚动,某瞬时轮心O 点的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a O ,如图a 所示。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总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判断题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图3二、填空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理论力学6—刚体的基本运动分析

理论力学6—刚体的基本运动分析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平动的实例
夹 板 锤 的 锤 头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2. 平动的特点
定理:当刚体作平动时,刚体内所有各点的轨迹形状完 全相同,而且在每一瞬时,刚体各点的速度相等,各点 的加速度也相等。 证明:
rA rB BA
◆速度 刚体平动时,刚体内任一线段AB 的长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因而 x


a a a R w
2 2 n 2
4
a tan 2 an w
( Rw ) 2 an Rw 2 R v2
即:转动刚体内任一点的法向加速度(又称向心加速度)的 大小,等于刚体角速度的平方与该点到轴线的垂直距离的 乘积,它的方向与速度垂直并指向轴线。
6.3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如果ω与同号,角速度的绝对 值增加,刚体作加速转动,这 时点的切向加速度 aτ 与速度 v 的指向相同。 如果ω与异号,刚体作减速转 动,aτ与v的指向相反。 点的全加速度为:
6.1 刚体的平行移动
刚体的两种最简单的运动是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以后可 以看到,刚体的更复杂的运动可以看成由这两种运动的合 成。因此,这两种运动也称为刚体的基本运动。
1. 刚体的平动
在运动过程中,刚 体上任意一条直线 都与其初始位置保 持平行。具有这种 特征的刚体运动, 称为刚体的平行移 动,简称为平动。
6.3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当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刚体内任意一点都作圆周运动,圆心在 轴线上,圆周所在的平面与轴线垂直,圆周的半径 R 等于该点 到轴线的垂直距离。 由于点M绕点O作圆周运动,用自然法表示。点M的弧坐标为
s Rj
动点速度的大小为
ds dj v R Rw dt dt

理论力学_刚体的平面运动

理论力学_刚体的平面运动

①以A为基点: 随基点A平动到A'B''后, 绕基点转1 角到A'B'
②以B为基点: 随基点B平动到A''B'后, 绕基点转2 角到A'B'
图中看出:AB A'B'' A''B' ,1 2 于是有
lim
t0
1 t
lim
t0
2 t
,1 2
;
d1
dt
d2
dt
,1
2
10
所以,平面图形随基点平动与基点的选择有 关,而绕基点的转动与基点的选取无关.(即在
待求点 基点 即平面图形上任一点的速度等于基点的速度与该点随图形绕 基点转动的速度的矢量和.这种求解速度的方法称为基点法, 也称为合成法.它是求解平面图形内一点速度的基本方法.
二.速度投影法 将上式在AB上投影:
vB AB vA AB 或 vB cos vA cos
即 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该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等.这 就是 速度投影定理.利用这以定理求平面图形上点的速度的 方法称为速度投影法。速度投影定理反映了刚体上任意两点间 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特性。
aB
/
O2 B;
而 O AO Bl
1
2
1 2 ;1 2.
30
(b) AB作平面运动, 图示瞬时作瞬时平动, 此时 AB 0, vA vB
O A O B l,
1
2
1 vA / O1A,
23
例3:图示机构,曲柄OA以ω0转动。设 OA=AB=r,图示瞬时O、B、C在同一铅直
线上,求此瞬时点B和C的速度。
解:(1)以OA为研究对象:

刚体平面运动

刚体平面运动
B C
aC = aB + aCB
aC = R (α O + α C )
(1)
工程力学研究所 税国双
理论力学II
分别取两圆柱为研究对象 画受力图.其 中TA = TB = T
TA R = MR2 α O /2 = TR TB R = MR2
α C /2 = TR
(2) (3) O
RO
A
TA Mg
Mg - T = M aC 联立(1)----(4)式得: aC = 0.8 g T = 0.2 Mg
Mg
a
I N
M (a -R α) = F MR2 α = F R 联立(1) (2) (3)式得:
(2) (3)
F
α=
a 2R
ac = 1 a 2
工程力学研究所 税国双
理论力学II
例: 均质圆柱体O 和C的质
O A
量均为M,半径相等.圆柱O可 绕通过点O 的水平轴转动. 一绳绕在圆柱O上 , 绳的另 一端绕在圆柱C上. 求圆柱下 落时,其质心C 的加速度及 AB段绳的拉力。
例:质量为M长为l 的
O1 O2
均质杆AB用等长的细 绳悬挂静止如图所示.若 突然把绳O2B剪断, 求
A C B
此瞬时绳O1A的拉力T 为多少.
工程力学研究所 税国双
理论力学II
解:取杆为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分析. 剪断O2B的瞬时
ωAB= 0 aC = aA+aτCA
x
O2
a A= 0
(1)
O1
×
A C B
y'
y
F1
c
Fn
ϕ
x'
Fi
macx = m&&c = ∑ Fix( e) x &&c = ∑ Fiy( e) macy = my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为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v R v A A ==ωRv R v B B 22==ωBA ωω2=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子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杆BC 一端与滚子铰接,另一端与滑块C 铰接。

设杆BC 在水平位置时,滚子的角速度ω=12 rad/s ,θ=30︒,ϕ=60︒,BC =270mm 。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角速度和点C 的速度。

解:杆BC 的瞬心在点P ,滚子O 的瞬心在点DBD v B ⋅=ωBPBD BPv B BC ⋅==ωω︒︒⨯=30sin 27030cos 36012 rad/s 8=PC v BC C ⋅=ωm/s 87.130cos 27.08=︒⨯=6-5 在下列机构中,那些构件做平面运动,画出它们图示位置的速度瞬心。

hv AC v AP v ABθθω2000cos cos ===ωω习题6-5图OO 1ABCOO 1ABCD习题6-3解图习题6-3图v Av B ωωCBOϕθ ωCBO ϕθω vv B PD习题6-4图习题6-4解图ωB习题6-6图习题6-6解图l ϕυl2BO 1ωABAυB υO1O ABωω解:图(a )中平面运动的瞬心在点O ,杆BC 的瞬心在点C 。

图(b )中平面运动的杆BC 的瞬心在点P ,杆AD 做瞬时平移。

6-6 图示的四连杆机械OABO 1中,OA = O 1B =21AB ,曲柄OA 的角速度ω= 3rad/s 。

试求当示。

ϕ= 90°而曲柄O 1B 重合于OO 1的延长线上时,杆AB 和曲柄O 1B 的角速度。

解:杆AB 的瞬心在O 3===ωωOAvAABrad/s ωl v B3=2.531===ωωl v BBO rad/s6-7 绕电话线的卷轴在水平地面上作纯滚动,线上的点A 有向右的速度v A = 0.8m/s ,试求卷轴中心O 的速度与卷轴的角速度,并问此时卷轴是向左,还是向右方滚动?解:如图333.16.08.03.09.0==-=AOv ωrad/s 2.1689.09.0=⨯==OOv ωm/s 卷轴向右滚动。

理论力学08_4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理论力学08_4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6 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刚体的平面运动可简化成刚体的平面图形S 在某一固定平面内的运动,用3个独立坐标描述。

作用在刚体上的外力可简化为S 平面内的一平面力系F i (=1, 2,…,n )。

设坐标系Oxy 为固定的惯性参考系,Cx ′ y ′为质心平移坐标系,如图8-6所示。

平面图形的运动可用质心坐标x C , y C 和绕质心的转动角ϕ描述。

刚体的绝对运动可分解成跟随质心的平移和相对质心平移坐标系的转动。

由动量定理所述,刚体跟随质心的平移仅与外力系的主矢有关,由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可知,刚体相对质心平移坐标系的运动仅与外力系对质心的主矩有关。

于是,由式(8.1.11)可写出y C x C F ym F x m R R ,==&&&& (8.1.55) 式中m 为刚体的质量,F R x , F R y 分别是外力系的主矢在y x ,方向上的分量。

由式(8.1.54)在垂直于平面图形S 方向上的投影,可得Cz CzM tL =d d (8.1.56) 其中M Cz 是外力系对通过质心且垂直于平面图形S 的轴之矩的代数和。

而ϕ&C Cz J L =,J C 是刚体对于通过质心且垂直于平面图形S 的轴的转动惯量。

应用质心运动定理和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得到了三个动力学方程,给出了三个广义坐标x C , y C 和ϕ的封闭方程组,用以解决刚体的平面运动问题。

动力学方程组m (8.1.57)Cz C ni iy C n i ix C M J F ym F x ===∑∑==ϕ&&&&&&,,11称为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组。

给出相应的初始条件,例如,t =0时,刚体质心的位置分别为x C 0和y C 0,质心在初始时的速度分别为和,平面图形S 在初始时的角位移和角速度分别为ϕ0C x &0C y&0和0ϕ&。

清华理论力学课后答案6

清华理论力学课后答案6
题 6-7 图 3
vE 10 = 3 = 5.77 rad/s , CE 3
r3 = r1 + 2r2 ,可得轮 1 的角速度 v r +r (顺时针) ω1 = M = 1 2 ω4 = 12ω4 , r1 r1
轮 1 的转速为 (顺时针). n1 = 12n4 = 10800 r/ min ,
kh da
习题解答
作图示几何关系,图中 v A = v ,解得
解法二:在直角三角形△ACO 中,
sin ϑ =
̇ cosϑ = − R x ̇ ϑ x2 ̇ = v, x = R sin ϑ ,解得 AB 杆的角速度为 其中, x
2 ̇ = − sin ϑ v , ϑ cos ϑ R (负号表示角速度转向与 ϑ 角增大的方向相反,即逆时针)
(d) (e) =
再选定销钉 B 为动点,摇杆为动系,如图(c) ,有
a B = aen + aet + ar + ac
由式(d),(e)得 大小: 方向: 向 BO 轴上投影 解出 ae = aBO − ac ,于是摇杆的角加速度为
τ n
a
n BO
a
n e
+
a
t e
+
a r + ac

2 RωO
O1B ⋅ ω 2 O1
其中 ae = aC′ = a A + a 大小: 方向: ? √
t c ′A

aB
=
aA

+

杆的角速度为 ω AB =
vA = 1 rad/s ,而 C 点的牵连速度为 C AB A
t a BA
+

《理论力学》第6章作业

《理论力学》第6章作业

第六章 作业解答参考6-1 图示曲柄滑杆机构中,滑杆上有一圆弧形滑道,其半径R =100 mm ,圆心O 1在导杆BC 上。

曲柄长OA = 100 mm ,以等角速度ω= 4 rad /s 绕O 轴转动。

求导杆BC 的运动规律以及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交角φ为30°时,导杆BC 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由题意可知,导杆BC 作平移运动,因此其上各点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在此取导杆BC 上O 1点的运动代替导杆BC 的运动。

以O 点为原点、沿OC 方向取坐标轴O x (如右图所示),并设O 1A 与x 轴间的夹角为θ,则由题意可知:4t t θϕω===因此,O 1点的运动方程为:1cos cos 200cos 4mm x OA O A t ϕθ=⋅+⋅= ()其速度表达式为: d 800sin 4mm/s d x v t t==- () 加速度表达式为: 222d 3200cos 4mm/s )d x a t t==- ( 当430t ϕ==︒时,有:22400mm/s 0.400m/s 16003mm/s 2.77m/sBC BC v a =-=-⎧⎪⎨=-≈-⎪⎩ 、 即:导杆BC 的运动规律是:运动方程——()200cos4mm x t =、速度——()800sin 4mm/s v t =-、加速度——()23200cos 4mm/s a t =-;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交角φ为30° 时,导杆BC 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0.400 m /s 、-2.77 m /s 2 。

*6-2 图示为把工件送入干燥炉内的机构,叉杆OA = 1.5 m ,在铅垂面内转动,杆AB = 0.8 m ,A 端为铰链,B 端有放置工件的框架。

在机构运动时,工件的速度恒为0.05 m /s ,杆AB 始终铅垂。

设运动开始时,角0ϕ=。

求运动过程中角φ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点B 的轨迹方程。

解:由题意可知,杆AB 作平移运动,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因此:0.05m/s A B v v ==设l = OA = 1.5 m ,则有: A v l ϕ=即: d 1.50.05d t ϕ= 1d d 30t ϕ=将上式对时间积分可得: 30t C ϕ=+ (其中C 为积分常数) 由题意可知,t = 0 时,0ϕ=,代入上式可解得:C = 0 故有: 30t ϕ= ——此即所求的运动过程中角φ与时间t 的关系。

理论力学刚体的平面运动

理论力学刚体的平面运动

A的速度为
vA vO vAO 2vO
B的速度为
vB vO2 vBO2 2vO
同理,可得D的速度为
A
vDO
vD
D vO O
vO
vAO
vA
vO B vO
vCO
C
vBO vO
vB
vD 2vO
9.3.2 速度投影法
应用矢量投影定理,将该矢量式 vB vA vBA向
AB连线投影 。
vA cos vB cos
结论: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 简化为平面图形S 在其自身 平面内的运动。
9.1.3 刚体的平面运动方程
在平面图形S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xy,为确定
平面图形 S 在任意瞬时 t 的位置,只须确定其上任意
线段 AB 的位置,而线段 AB 的位置可由点 A 的坐标
xA,yA 和线段 AB 与 x 轴(或 y 轴)的夹角j 来确定。
9.1.2 平面运动的简化
⑴ 作平面Ⅱ∥定平面Ⅰ且与 刚体相交成一平面图形S 。当刚体 运动时,平面图形S 始终保持在平 面Ⅱ内。平面Ⅱ称为平面图形S 自 身所在平面。
⑵ 在刚体上任取⊥平面图形S 的直线A1A2 , A1A2 作平动,其上各 点都具有相同的运动。
⑶ A1A2 和图形S 的交点 A 的运动可代表全部A1A2 的运动, 而平面图形S 内各点的运动即可代表全部刚体的运动。
[vB ]AB [v A ]AB
(9-3)
速度投影定理: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 这两点连线上的投影相等。速度投影定理是刚体上任 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必然结果。适用于任何形 式的刚体运动。
应用速度投影定理求速度的方法称为速度投影 法。
例9-4 用速度投影法求例9-1中点B的速度。

理论力学运动学习题及详解

理论力学运动学习题及详解

y f 2 (t ) z f 3 (t )
2 2
a x x a y y a z z
2 2 2
v vx v y vz
2
a ax a y az
方向均由相应的方向余弦确定。
第2章 运动学练习
二.基本公式 自然法(轨迹已知时)
运动方程 速度

ae 5 2 0 r 4
5 2a r0 4
B
aC 0
O2
3销钉C固定在AB杆,在滑槽O2D中运动,该瞬时O1A与AB水平,O2D
铅直,且O1A=AC=CB=O2C=r,ω0=常数,求
AB、O2 D、 AB、O2 D .
D
n aCA
(2)加速度分析
AB 0
a 常量, an 0
,点做何种运动( B)。
B.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
(3)已知点的运动方程为 x 2t 2 4, y 3t 2 3 ,其轨迹方程为(
B)
A.3x 4 y 36 0, C.2 x 2 y 24 0,
第2章 运动学练习
B.3x 2 y 18 0 D.2 x 4 y 36 0
1.选择题:
【练习题】
(4). 如图所示平面机构中,O1A=O2B= r, O1O2 =AB, O1A以匀角速度绕垂直于图 面的O1轴转动,图示瞬时,C点的速度为:( D )
A.
B. C.
Vc 0
Vc r a
2 2
水平向右
O1 A
O2
Vc r0 D. Vc r0
铅直向上 水平向右
2.刚体运动学
基本运动 平面运动

《理论力学》第六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习题全解

《理论力学》第六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习题全解

第六章 刚体的基本运动 习题全解[习题6-1] 物体绕定轴转动的运动方程为334t t -=ϕ(ϕ以rad 计,t 以s 计)。

试求物体内与转动轴相距m r 5.0=的一点,在00=t 与s t 11=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并问物体在什么时刻改变它的转向? 解:角速度: 2394)34(t t t dt ddt d -=-==ϕω 角加速度:t t dtddt d 18)94(2-=-==ωα速度: )94(2t r r v -==ω)/(2)094(5.0|20s m r v t =⨯-⨯===ω)/(5.2)194(5.0|21s m v t -=⨯-⨯==切向加速度:rt t r a t 18)18(-=-==ρα法向加速度:22222)94()]94([t r rt r v a n -=-==ρ 加速度: 422222222)94(324])94([)18(t t r t r rt n a a n t -+=-+-=+=)/(8165.0)094(0324|24220s m r a t =⨯=⨯-+⨯== )/(405.1581.305.0)194(1324|24221s m r a t =⨯=⨯-+⨯== 物体改变方向时,速度等于零。

即:0)94(2=-=t r v )(667.0)(32s s t ==[习题6-2] 飞轮边缘上一点M,以匀速v=10m/s运动。

后因刹车,该点以)/(1.02s m t a t =作减速运动。

设轮半径R=0.4m,求M点在减速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方程及t=2s时的速度、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

解:t dtd a t 1.04.022-===ϕρα (作减速运动,角加速度为负)t dt d 25.022-=ϕ12125.0C t dtd +-=ϕ2130417.0C t C t ++-=ϕ12124.005.0)125.0(4.0C t C t dtd R v +-=+-⨯==ϕ104.0005.0|120=+⨯-==C v t图题46-251=C0000417.0|2130=+⨯+⨯-==C C t ϕ 02=C ,故运动方程为: t t 250417.03+=ϕt t t t R s 100167.0)250417.0(4.033+-=+-==ϕ速度方程:1005.02+-=t v)/(8.910205.0|22s m v t =+⨯-== 切向加速度:)/(2.021.01.0|22s m t a t t -=⨯-=-== 法向加速度:222)25125.0(4.0+-⨯==t a n ρω)/(1.240)252125.0(4.0|2222s m a t n =+⨯-⨯==[习题6-3] 当起动陀螺罗盘时,其转子的角加速度从零开始与时间成正比地增大。

理论力学参考答案第6章盛冬发

理论力学参考答案第6章盛冬发

第6章 运动学基础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动点速度的大小等于其弧坐标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方向一定沿轨迹的切线。

( √ ) 2. 动点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其速度大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方向沿轨迹的切线。

( × ) 3.在实际问题中,只存在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的情况,不存在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为零的情况。

( × ) 4.两个刚体做平动,某瞬时它们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则它们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也一定相同。

( × ) 5.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加速度为正值时,刚体一定越转越快。

( × ) 6.两个半径不等的摩擦轮外接触传动,如果不出现打滑现象,两接触点此瞬时的速度相等,切向加速度也相等。

( √ )二、填空题1. 描述点的运动的三种基本方法是矢径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

2. 点做圆周运动,加速度由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组成,其中切向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方向是沿圆周的切线;法向加速度反映了速度的方向随时间的变化率,方向是沿圆周的法线。

3. 质点运动时,如果d d st和22d d s t 同号,则质点做加速运动,反之则做减速运动。

4. 刚体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为平动和定轴转动。

5. 刚体平动的运动特征是刚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其内的任一直线始终和原来的位置平行。

6. 定轴转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可以用矢积表示,它的表达式为r ωv ⨯=;刚体上点的加速度可以用矢积表示,它的表达式为v ωr εa ⨯+⨯=。

7.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在任一瞬时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且各点轨迹均为 圆周。

8. 定轴转动刚体内点的速度分布规律为任何一条通过轴心的直径上各点的速度,若将速度矢的端点连成直线,此直线通过轴心。

9. 半径均为R 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O 轴做定轴转动,其边缘上一点M 的加速度如图6.23所示,试问两种情况下圆盘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图(a):=ω0;=εRa。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刚体的简单运动(圣才出品)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刚体的简单运动(圣才出品)

可得

时,

解得,Leabharlann ,6-5 如图 6-7 所示,曲柄 CB 以等角速度 ωO 绕 C 轴转动,其转动方程为 =ωOt。
滑块 B 带动摇杆 OA 绕轴 O 转动。设 OC=h,CB=r。求摇杆的转动方程。
7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杆 BC 的运动规律以及当曲柄与水平线间的交角 φ 为 30°时,导杆 BC 的速度和加速度。
图 6-1 解:建立图 6-2 所示坐标系,由于刚体平动,所以选取 O1 为研究对象,可得
所以

时, t=

24
解得
4 / 1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2 各点都作圆周运动的刚体一定是定轴转动吗? 答:不一定,刚体作平动时,各点也可能都作圆周运动。
6-3 满足下述哪些条件的刚体运动一定是平移? ①刚体运动时,其上有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始终作直线运动。 ②刚体运动时,其上所有点到某固定平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③刚体运动时,其上有两条相交直线始终与各自初始位置保持平行。 ④刚体运动时,其上有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的速度大小、方向始终相同。 答:①②不一定是平移;③④一定是平移。
6-7 刚体作定轴转动,其上某点 A 到转轴距离为 R。为求出刚体上任意点在某一瞬时
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下述哪组条件是充分的?
(1)已知点 A 的速度及该点的全加速度方向;
(2)已知点 A 的切向加速度及法向加速度;
(3)已知点 A 的切向加速度及该点的全加速度方向;
(4)已知点 A 的法向加速度及该点的速度;
圣才电子书

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第六章)

理论力学习题解答(第六章)

6-1在图示四连杆机构中,已知:匀角速度O ω,OA =B O 1=r 。

试求在°=45ϕ且AB ⊥B O 1的图示瞬时,连杆AB 的角速度AB ω及B 点的速度。

解:连杆AB 作平面运动,由基点法得BA A B v v v +=由速度合成的矢量关系,知φcos v A BA =v杆AB 的角速度)(/AB /O BA AB 2122+==ωωv (逆时针)B 点的速度2245/r cos v O A B ω=°=v (方向沿AB )6-2. 在图示四连杆机构中,已知:3.021===L B O OA m ,匀角速度2=ωrad/s 。

在图示瞬时,11==L OB m ,且杆OA 铅直、B O 1水平。

试求该瞬时杆B O 1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一.求1ω60230..OA v A =×=⋅=ω m/s取A 为基点,则有BA A B v v v += 得 23.0/6.0ctg v v A B ===ϕ m/sm09.2)3.01()3.0/6.0(sin /v v 2/122A BA =+×==ϕ杆B O 1的角速度67630211../BO /v B ===ω rad/s 顺时针 二.求1ε取点A 为基点,则有n BA A a a a a a ++=+ττBA nB B将上式向X 轴投影21222857s /m .B O /ctg v )sin AB /v (OA ctg a )sin /a (a a a sin a cos a sin a BBA n B n BA A B nBA A n B B +=⋅+⋅+⋅−=++−=−=+−ϕϕωϕϕϕϕϕττ杆B O 1的角加速度7.1923.0/8.57/11===B O a B τεrad/s 2逆时针6-3.图示机构中,已知:OA =0.1m , DE =0.1m ,m 31.0=EF ,D 距OB 线为h=0.1m ;rad 4=OA ω。

理论力学课件 刚体平面运动的加速度分析

理论力学课件  刚体平面运动的加速度分析

aBnA
=
AB

ω
2 AB
= 4m
s2
加速度矢量式投影到η轴上得
aB cos 45o = aBnA
aB = 5.66 m s2
αAB
an BA
at
y BA
aB aA B
加速度矢量式投影到y轴上得
0
= −a
aBt A
A cos
= 16
45° +
m s2
aBnA
cos
45°
+ aBt A
α AB
sin 45°
6-2 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分析 观察一种现象
离车轮与地面的接触 处近的钢丝看得较清楚, 而离得远的钢丝则模糊不 清,甚至看不见。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6-2 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分析
基点法
vvB = vvA + vvBA
vBA = AB ⋅ ω
特点:既能求速度,也能求ω ,但不能明显反映速度分布的规律。
C vC
A
vA ωAC
ωBC
B
vB ϕ
若以速度为0的点P为基点,任一点速度
vvB = vvP + vvBP
大小: 方向:
vB = BP ⋅ω
⊥BP,指向由ω 转向确定。
[思考] 过速度瞬心任一直线各点的速 度分布有何特点?
vB
B
vA
A

P
C
vC
平面运动视为绕该瞬时的速度瞬心作 瞬时转动。速度分布仿佛定轴转动。
S
P
ω
6-2 刚体平面运动的速度分析
速度投影法
[vvB
] AB
=
[vv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6-1 图示半径为r 的齿轮由曲柄OA 带动,沿半径为R 的固定齿轮滚动。

曲柄OA 以等角加速度α绕轴O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角速度0ω= 0,转角0ϕ= 0。

试求动齿轮以圆心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

解:ϕc o s )(r R x A += (1) ϕsin )(r R y A +=(2)α为常数,当t = 0时,0ω=0ϕ= 0221t αϕ=(3)起始位置,P 与P 0重合,即起始位置AP 水平,记θ=∠OAP ,则AP 从起始水平位置至图示AP 位置转过θϕϕ+=A因动齿轮纯滚,故有⋂⋂=CP CP 0,即 θϕr R = ϕθr R =, ϕϕrr R A += (4)将(3)代入(1)、(2)、(4)得动齿轮以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为:⎪⎪⎪⎩⎪⎪⎪⎨⎧+=+=+=222212sin )(2cos )(t r r R t r R y t r R x A A A αϕαα6-2 杆AB 斜靠于高为h 的台阶角C 处,一端A 以匀速v 0沿水平向右运动,如图所示。

试以杆与铅垂线的夹角θ 表示杆的角速度。

解:杆AB 作平面运动,点C 的速度v C 沿杆AB 如图所示。

作速度v C 和v 0的垂线交于点P ,点P 即为杆AB 的速度瞬心。

则角速度杆AB 为hv AC v AP v ABθθω2000cos cos ===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 v R v A A R vR v B B 22==ωB A ωω2=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子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杆BC 一端与滚子铰接,另一端与滑块C 铰接。

设杆BC 在水平位置时,滚子的角速度ω=12 rad/s ,θ=30︒,ϕ=60︒,BC =270mm 。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角速度和点C 的速度。

习题6-1图习题6-2图习题6-2解图习题6-3解图习题6-3图v A = vv B = vωAωB习题6-6图习题6-6解图解:杆BC 的瞬心在点P ,滚子O 的瞬心在点D BDv B ⋅=ωBPBD BP v B BC ⋅==ωω ︒︒⨯=30sin 27030cos 36012 rad/s 8=PC v BC C ⋅=ωm/s 87.130cos 27.08=︒⨯=6-5 在下列机构中,那些构件做平面运动,画出它们图示位置的速度瞬心。

解:图(a )中平面运动的瞬心在点O ,杆BC 的瞬心在点C 。

图(b )中平面运动的杆BC 的瞬心在点P ,杆AD 做瞬时平移。

6-6 图示的四连杆机械OABO 1中,OA = O 1B =21AB ,曲柄OA 的角速度ω= 3rad/s 。

试求当示。

ϕ= 90°而曲柄O 1B 重合于OO 1的延长线上时,杆AB 和曲柄O 1B 的角速度。

解:杆AB 的瞬心在O3===ωωOAvA ABrad/s ωl v B 3= 2.531===ωωlvB B O rad/s习题6-5图习题6-4图习题6-4解图习题6-5解图(a)v(a)(b)6-7 绕电话线的卷轴在水平地面上作纯滚动,线上的点A 有向右的速度v A = 0.8m/s ,试求卷轴中心O 的速度与卷轴的角速度,并问此时卷轴是向左,还是向右方滚动?解:如图333.16.08.03.09.0==-=A O v ωrad/s2.1689.09.0=⨯==O O v ωm/s卷轴向右滚动。

6-8 图示两齿条以速度1v 和2v 作同方向运动,在两齿条间夹一齿轮,其半径为r ,求齿轮的角速度及其中心O 的速度。

解:如图,以O 为基点: r v v O O ω+=1r v v O O ω-=2解得:221v v v O +=r v v O 221-=ω6-9 曲柄-滑块机构中,如曲柄角速度ω= 20rad/s ,试求当曲柄OA 在两铅垂位置和两水平位置时配汽机构中气阀推杆DE 的速度。

已知OA = 400mm ,AC = CB = 20037mm 。

解:OA 定轴转动;AB 、CD 平面运动,DE 平移。

1.当ϕ= 90°,270°时,OA 处于铅垂位置,图(a )表示ϕ= 90°情形,此时AB 瞬时平移,v C 水平,而v D 只能沿铅垂, D 为CD 之瞬心 v DE = 0同理,ϕ= 270°时,v DE = 02.ϕ= 180°,0°时,杆AB 的瞬心在B ϕ= 0°时,图(b ),A C v v 21=(↑)此时CD 杆瞬时平移421====A C D DE v v v v m/s (↑) 同理ϕ= 180°时,v DE = 4m/s (↓)6-10 杆AB 长为l = 1.5 m ,一端铰接在半径为r = 0.5 m 的轮缘上,另一端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轮沿地面作纯滚动,已知轮心O速度的大小为v O = 20 m/s 。

试求图示瞬时(OA 水平)B 点的速度以及轮和杆的角速度。

习题6-7图习题6-8图 习题6-8解图习题6-9图习题6-9解图E 解:轮O 的速度瞬心为点C ,杆AB 的速度瞬心为点P 405.020===r v O O ωrad/s 2202==r v O A ωm/sθωcos 5.145sin 220︒==AP v A AB 210==14.1 rad/s)45cos(cos θθ+︒=A B v v9.12)tan 45sin 45(cos 220=︒-︒=θB v m/s6-11 图示滑轮组中,绳索以速度v C = 0.12m/s 下降,各轮半径已知,如图示。

假设绳在轮上不打滑,试求轮B 的角速度与重物D 的速度。

解:轮B 瞬心在F 点 v E = v C 112.012.0102603==⨯⨯=-EB v ωrad/s 06.02121====C E B D v v v v m/s习题6-11图6-12 链杆式摆动传动机构如图所示,DCEA 为一摇杆,且CA ⊥DE 。

曲柄OA = 200mm ,CO = CE = 250mm ,曲柄转速n = 70r/min ,CO = 2003mm 。

试求当ϕ= 90°时(这时OA 与CA 成60°角)F 、G 两点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动点:OA 上A ;动系:DCEA ;绝对运动:圆周;相对运动:直线;牵连运动:定轴转动。

3π4.130π2.0=⨯=⋅=n OA v A ωm/sπ37.021e ==A v vm/s 12π74.03π7.0e e =⨯==CA v ωrad/s 48π7254.0===e D E v v ωm/s397.02348π730cos =⋅=︒=E G v v m/s (→) 397.0==G F v v m/s (←)6-13 平面机构如图所示。

已知:OA = AB = 20 cm ,半径r = 5 cm 的圆轮可沿铅垂面作纯滚动。

在图示位置时,OA 水平,其角速度ω = 2 rad/s 、角加速度为零,杆AB 处于铅垂。

试求该瞬时:(1)圆轮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2)杆AB 的角加速度。

A 习题6-10图习题6-12图习题6-12解图 F解:(1) 圆轮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cm/s 40 OA v A杆AB 瞬时平移,ωAB = 0cm/s 40 A B v vrad/s 8 r vB B0nBA B a a0 raB B(2)杆AB 的角加速度。

0t BA A a a ,22tcm/s 80 OA a a A BA2t rad/s 4 ABa BAAB6-14 图示机构由直角形曲杆ABC ,等腰直角三角形板CEF ,直杆DE 等三个刚体和二个链杆铰接而成,DE 杆绕D 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0ω,求图示瞬时(AB 水平,DE 铅垂)点A 的速度和三角板CEF 的角加速度。

解:(1)求点A 的速度0ωωa DE v E =⋅=三角板CEF 的速度瞬心在点F0ωa v v E C ==曲杆ABC 的速度瞬心在点O02ωa OA OCv v CA =⋅=(2)求三角板CEF 的角加速度nt n t FEFE E F F a a a a a ++=+ 将上式沿水平方向投影0tn ==FE F a a (因为v F = 0)0t==FEa FE CEF α6-15曲柄连杆机构在其连杆中点C 以铰链与CD 相连接,DE 杆可以绕E 点转动。

如曲柄的角速度rad/s 8=ω,且cm 25=OA ,cm 100=DE ,若当B 、E 两点在同一铅垂线上时,O 、A 、B 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90=∠CDE ,求杆DE 的角速度和杆AB 的角加速度。

习题6-13解图(b)习题6—14解图v Av Cv Ea Ea E n FE a t F anF a t FEa O(a)(b)(b)解:(1)求杆DE 的角速度cm/s 200 OA v A杆AB 的速度瞬心在点Bc m /s 1002A C vv对杆CD 应用速度投影定理cm/s5030sin C D v vrad/s 5.0 DEvD DE(2)求杆AB 的角加速度n t BA BA A B a a a a 将上式沿铅垂方向投影t0BA a,0t ABa ABAB6-16 试求在图示机构中,当曲柄OA 和摇杆O 1B 在铅垂位置时,B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切向和法向)。

曲柄OA 以等角加速度0α= 5rad/s 2转动,并在此瞬时其角速度为0ω= 10rad/s ,OA = r = 200mm ,O 1B = 1000mm ,AB = l = 1200mm 。

解:1.v :0 r v A v B //v A ∴ 0 AB2102.00 r v B m/s (1)2.a :t t n t n BA A A B B a a a a a 上式沿AB 方向投影得:c o s s i n c o s s i n t n t n AA BB a a a a即 169.0169.0tan tan 12020n tn t BO v r r a a a a BBA A B70.352.0169.0)12102.0(22m/s 2(169.04.12.02.02.12.0tan 22 )4122 nB a m/s 2 B a : 2t 2n m/s 7.3m/s 4BB B a a a (方向如图)6-17 图示四连杆机构中,长为r 的曲柄OA 以等角速度0ω转动,连杆AB 长l = 4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