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通用16篇)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通用16篇)

《望天门山》说课设计(通用16篇)《望天门山》说课设计篇1一.紧扣特点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情,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标之一,另外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打下基础,据此,我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情感目标)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技能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是教学重点,难点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孤、帆”四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第二十一课,古诗两首《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班齐读,分小组读,指明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知道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

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的情商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1、《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能背诵并任选一首默写。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习准备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课上或课外学过李白、苏轼的哪些诗或词。

2、收集一些描写山水的古诗读一读。

三、学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首,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首。

四、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交流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描写水的诗2、自己把《望天门山》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解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

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的感受画了出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6、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想象,写一篇短文。

第二学时1、交流背诵学过的`苏轼的诗,描山水的诗。

背诵《望天门山》。

2、自己把《题西林壁》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解释,想想这首诗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在小组里讨论,弄懂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要说得具体些,而不仅仅是用白话翻译古诗。

还可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画好后,到讲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说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并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的感受画了出来。

(特别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以用张开的手来帮助理解——“横看”五个手指像五座山峰;侧看就是一座山峰。

《望天门山》教案15篇

《望天门山》教案15篇

《望天门山》教案15篇《望天门山》教案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天门山》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天门山》教案1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借助学习本诗,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5、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借助关键词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比较准确地说出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课前围绕旅游进行谈话,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并解题1、用回答以前学过李白的诗篇名称的谈话方法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解题“天门山”、“望”,“望天门山”让学生参看课文注释并回答,教师指点。

(天门山,指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形如门户,所以也叫天门山。

望,是观看。

望天门山就是诗人观看天门山所见到的景象。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让学生先简单介绍作者。

2、老师对作者简介(映示图片)。

3、写作背景(映示图片)。

三、初读古诗1、读准读通(1)自由读诗(两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

(找两个同学)(3)正音,重点关注发音易错字。

(4)齐读一遍。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让学生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指名两名同学朗读)(2)根据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停顿问题进行梳理,映示带停顿标志的诗句。

然后范读让学生模仿,熟读古诗。

四、教学生字的写法1、映示带田字格的生字图片断楚至孤帆2、利用课件指导说明这5个生字的写法。

(从结构、笔画、笔顺等方面说明。

)五、把握诗歌大意1、让学生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同桌交流,结合注释了解“天门山”“楚江”。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标)二、教案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明确目标,尝试学习.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三)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A—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3,教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4,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B—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1,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训练回这个教学难点.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3,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C—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1,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2,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3,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D—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诗句的.意思.《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2.想象画面法.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五)指导诵读诗句.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教给方法:a—读出节奏感.b—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背诵)2、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

《望天门山》教案优秀5篇《望天门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感受诗中美景,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古诗,说说了解的诗人。

2.导入新授,检查学生预习《望天门山》的情况。

(1)齐读《望天门山》后,指名读。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雄伟的长江美景。

二、朗读诗歌,感受美景1.再读诗歌,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较容易的问题,请其他同学帮忙,较难的、重点的问题留在讲读时再解决)2.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

(抓字眼,明大意)(1)自主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学句意,小组讨论句意后,指名说句意。

【让学生从文本的自由品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中意境】(3)播放课件:从中间割断,清清的奔腾东流的长江水,到了天门山时,被陡峭的山壁阻隔而回旋激荡。

(4)自主学习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

(6)指名说句意: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

3.让学生试着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诗意。

4.引导学生理解《望天门山》表达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给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秀8篇)《望天门山》教案篇一课时备课【本学期总第5 课时】【本单元第5 课时】【课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复习学过的赞美长江的古诗。

通过自由背、指名背创设情境。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望天门山》1、屏幕显示长江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2)教师解答归纳。

5、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1)让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闭上眼睛)。

(2)让学生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可在小组内交流)(3)讨论:古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6、指导背诵:(1)自由背(2)小组内轮流背【教学反思】:课时备课【本学期总第6 课时】【本单元第6 课时】【课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个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重难点关键】: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的图画,一段古筝演奏的音乐。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1、名背诵2、默写《望天门山》二、学习《题西林壁》1、屏幕显示庐山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2、学生分组自由读。

3、教师范读。

4、初步理解诗的内容:(2)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他同学解答。

(3)教师解答归纳。

《望天门山》教案(4篇)

《望天门山》教案(4篇)

《望天门山》教案(4篇)《望天门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望天门山》,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阅读经典诵读《望岳》,习的一主学习方法,迁移运用。

教学流程:一、回顾单元主题师生合作背诵单元导语(提示关键承接读)师:第六单元首页的那首小诗每当老师读起,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让我们合作背出那首小诗,我来提示,你来接,女生前,男生后,最后一句大家一起。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女生),澎湃的大海(男生);师:有辽阔的草原(女生),茂密的森林(男生);师:有宁静的山村(女生),繁华的都市(男生)师: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风景(男女生一起)。

二、诵读激情,导入新知诵读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读中点评)师:是啊!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他的诗词歌赋表达着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师:请你告诉我祖国的壮美山河就是李白笔下的(课件出示诗句)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师点评:是那滚滚的长江之水。

师:请你告诉我祖国的壮美山河是苏轼笔下的(课件出示诗句)生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点评:是那千姿百态的庐山。

师:女孩子请你告诉我祖国的壮美山河还是《望庐山瀑布》中的(课件出示诗句)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点评:是那气势恢宏的瀑布。

师:男孩子请你告诉我祖国的壮美河山还是《宿建德江》中的(课件出示诗句)生读: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师点评:是江水倒映月亮的景象。

三、学习“一主”一)初步感知1、点明主题,板书课题师:祖国的壮美河山还是李白笔下的《望天门山》2、书写古诗,初步感知师:我把《望天门山》写在黑板上。

请大家模仿老师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要写的工整、漂亮。

(师板书,学生模仿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教师范读,感知节奏师:诗是有节奏的,仔细倾听老师诵读,在你书写的古诗中画出节奏来,谁愿意在黑板上画(指名一名学生板演,师范读学生在倾听中画出节奏)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七言绝句诗写长江下游的名胜天门山,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

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背诵李白的古诗及诗人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播放多媒体资源课件中的李白像,指名简介李白。

3.师:李白写诗比较喜欢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想像非常大胆,丰富,语言非常优美,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望天门山》。

二、初读感知,画出不理解的诗词,了解诗意。

1.课件出示“望天门山”的图,让学生感知。

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交流。

4.读中自悟诗意。

三、品读全诗,感悟诗情。

1.指名个别读,小组诵读。

2.指导读3.配音读四、背诵默写古诗,拓展积累。

1、配乐背诵2、默写古诗3、课件出示李白描写河山的诗结束语:今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赏析了这首古诗,并且学习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这样的好诗词,让我们更多了解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

板书设计山险水涌望天门山爱国帆来日出望天门山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想像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祖国山川景色的赞美之情。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20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通过对“断”、“开”、“回”、“出”等字的理解,并充分发挥想象,感悟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景色;3、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诗人李白的其他诗歌、ppt课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句的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古代圣人孔子曾经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意境优美,而且想象丰富。

说起意境开阔想象丰富的古诗,有一个人就不得不说,他的诗也不能不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思出了多少游子的悠悠乡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送给友人多深的切切情谊;还有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九天直下的何止是庐山瀑布啊?这些诗都是出自他之手,他是谁(生答)是的,李白(板书:李白)诗仙李白,一生热爱大自然,他对自然美景有着非同一般的欣赏力。

一次,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天门山,眼前奇特伟美的景色勾动了他的诗兴。

于是,一首不朽的诗篇——《望天门山》在他那枝犹有神助的魔笔下诞生了。

大家齐读课题(板书:望天门山,齐读:望天门山李白)二、读通诗歌,初悟诗意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板书“中”“帆”)2、指名读诗,正音,强调上面几个字。

(师:其中有两个字容易读错,“中”“帆”,第一个“中”,它是多音字,指名说,这里应该读什么?“中断”就是中间断开,所以读第一声,“中断”读,第二个“帆”,指名读,你真棒,好多大人都会读错,第一声,“船帆”,以前的船啊,要靠风把张开的船帆吹动才能行驶,“船帆”。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一、智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技能目标:1、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

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古诗)。

二、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考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

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3、教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

4,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训练“回”这个教学难点。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精彩7篇】

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精彩7篇】

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精彩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望天门山》优秀教学设计【精彩7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人教版第五册第六单元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就选编了这首气势浩大的《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自制的课件。

2、学生准备:朗读古诗,平时积累一些李白的诗歌。

教学重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感悟诗境。

课前谈话:师:听说你们很聪明,那我考考你们。

(板书:),什么字?你能说带有山或与山有关的成语吗?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哪些山?还想去游哪些山?一、揭题1.老师带你们去游天门山,怎么样?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板书:望天门山。

2.“望”是什么意思?“望”字的甲骨文很传神,(板书)你们看,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抬头向远处看。

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读课题--3.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4.“天门山”你们了解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1、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第一,字音要读准确;第二,节奏要读清楚。

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①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②你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③能说说老师是怎么读的吗?(它的停顿是二、二、三,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读出辽远的感觉。

)④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⑤男生来读读。

女生来读读。

全班一起读。

(跟着老师的手势读)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反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还知道你们的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材简说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新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就选编了这首气势浩大的《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风光.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作者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本诗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二,教学目的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才能(智能目的).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的).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读懂诗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三,四为技能目的)三,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气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明确目的,尝试学习.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三)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A—"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1,先运用不同手段打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3,老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宏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4,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B—"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1,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训练"回"这个教学难点.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老师点拨纠正.3,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盘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假如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那么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C—"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1,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展讨论学习,然后汇报,2,老师理解反应,及时纠正.3,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那么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明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D—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诗句的意思.《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渐渐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根底上的进一步进步,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绘.) 2."想象画面法".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遨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五)指导诵读诗句.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老师归纳,教给方法:a—读出节奏感.b—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背诵)(六)总结古诗学习方法,布置作业.1,古诗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品味想象,欣赏意境2,借助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适当时间与同学,老师交流汇报)第2篇:古诗望天门山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观赏,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

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望天门山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望天门山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望天门山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古诗《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一、智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技能目标:1、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

2、简介作者李白(著名诗人),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古诗)。

二、明确目标,尝试学习。

1、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考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

2、展开想像与联想,会把文字信息转化为画面,初步进入意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撞断,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3、教师指导学生想象——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

4,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训练“回”这个教学难点。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指导学生开拓想象——“碧水东流至此回”“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

1、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然后汇报,2、教师了解反馈,及时纠正。

3、再一次提示学生展开联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四、小结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七言绝句诗写长江下游的名胜天门山,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优秀6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断、楚、孤、帆”4个新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思。

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通过聆听,诵读,画面呈现和想象,使学生形象感知本诗,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注释,自主查阅等方式,理解诗歌中“断”“回”“出”“孤”等字的意思,从而推动理解古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思,教授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思。

教学过程:一、回顾李白,引出课题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李白么?(知道,请一两名同学简要介绍)是的,这位有着“诗仙”之称与“诗圣”——谁?(杜甫)齐名并称“李杜”的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我们对他应该并不陌生,甚至可能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了。

那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歌呢?(指名2至3个同学回答,择取最后这首全班背诵)(先呈现画面再出示诗歌)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同学们真不错!大家发现了没有,李白的诗歌是不是很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朗朗上口。

这里有个字“望”什么意思?(板书望,从远处看)好的,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跟着诗仙李白一起去望一座山!一起再来学习他这首也很奔放豪迈,意境奇妙的诗歌——望天门山(接着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解释课题——望(往远处看)天门山(天高,门对)——展示图片,安徽的天门山。

(注意解释天、门)4、当时正直年少,满腹雄心抱负的李白乘舟顺江而东望见天门山,他望见了天门山的一些什么?望到这些之后他又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呢?请同学们读读诗歌。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品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想像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祖国山川景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李白的资料,侧重于写景方面的。

vcd课件:教学方法:读读画画,读读讲讲。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最近,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以怎样来学习?教师引导归纳学法:(1)说作者(2)读诗文(3)讲诗意(4)画风景(5)评意境(6)背课文(7)赏类文二、学习古诗《望天门山》1、说一说作者:李白。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谈自己对李白的了解。

师相机补充: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现存诗约700余首,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其诗作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大。

这首诗是作者遇赦返乡途经天门山时,看见长江流经天门山附近一段的雄奇壮丽的景色后写下的一首诗。

2、读一读。

①师范读;②自己读、小组合作读,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插图自学古诗,读通,试着说意思。

③抓住重点词语读。

(断、开、回、出)④集体读。

(注意音调和诗的平仄)。

3、说一说(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a、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结合画面说)b、师相机提问补充:“天门”指天门山,天门山怎么了?从中间断开了,一个“断”字,让人觉得奇,为什么断了?是楚江水冲断了,能把山冲断的江水,是怎样的浩大和汹涌?楚江水使天门山从中间断开,冲开了(板书:出)一条顺畅的通道,可以想象出天门山地势的险要。

“碧水”指楚江水,“碧”写出了江水的颜色,“东流”,向东流去。

“至此回”,原文说是“直北回”,回的意思是到这里拐弯,(板书:回),楚江在这里因山势而转,形成回旋北流的气势。

从前两行诗,我们可想象出山之险,水之大。

李白《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通用7篇)

李白《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通用7篇)

李白《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通用7篇)李白《望天门山》优质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诗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教学过程配乐,课前欣赏祖国山河美景。

一、问题导入,释题。

1. 孩子们,你们喜欢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三清山令人神往,长江风光无限旖旎,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黄山云海云雾缭绕……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

有一位唐代诗人,他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

(板书)4.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他写的一首山水名诗——望天门山(教师板题,望天门山)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欣赏山水美景。

(教师板书:望)5.释题:“望”就是远远地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哪些美景呢?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二、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看清要求,自由读读古诗两遍。

(课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正音。

3.初步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4.根据手势,标画节奏。

5.师生合作叠读诗歌,体会诗歌一唱三叹之美。

三、展示交流1.感受诗歌的景美。

这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呢。

《望天门山》这首诗一句一景,就像一幅水墨画。

下面我们静静地默读一下,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

(课件出示要求:学生默读诗,边读遍圈。

)(指名汇报)2.巍巍天门山,滔滔楚江水,还有孤帆红日,这么美的景物,谁来读一读诗文?3.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句诗中哪个字最让你感受到天门山的气势?(抓住断字感受江水的气势)当李白看到浩荡的楚江水劈山而去,不禁发出这样的吟诵(生读,读出气势)4.这样汹涌的江水,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精选3篇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诗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教学过程配乐,课前欣赏祖国山河美景。

一、问题导入,释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游山玩水吗?都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2、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三清山令人神往,长江风光无限旖旎,庐山瀑布气势磅礴,黄山云海云雾缭绕……祖国大好河山看不完、道不尽。

有一位唐代诗人,他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古川,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

(板书)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他写的一首山水名诗——望天门山(教师板题,望天门山)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李白去望天门山,欣赏山水美景。

(教师板书:望)4、释题:“望”就是远远地看,那么李白在这儿望到了哪些美景呢?让我们去诗中寻找答案吧!二、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看清要求,自由读读古诗两遍。

(课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正音。

3、初步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4、根据手势,标画节奏。

5、师生合作叠读诗歌,体会诗歌一唱三叹之美。

三、展示交流1、感受诗歌的景美。

这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呢。

《望天门山》这首诗一句一景,就像一幅水墨画。

下面我们静静地默读一下,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

(课件出示要求:学生默读诗,边读遍圈。

)(指名汇报)2、巍巍天门山,滔滔楚江水,还有孤帆红日,这么美的景物,谁来读一读诗文?3、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句诗中哪个字最让你感受到天门山的气势?(抓住断字感受江水的气势)当李白看到浩荡的楚江水劈山而去,不禁发出这样的吟诵(生读,读出气势)4、这样汹涌的江水,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辉县市文昌小学
李新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辉县市文昌小学李新
【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一课共有三首古诗,本节课学习《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

赞美了神气壮丽的天门山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借助关键字词、注释、诗人写作背景,想象画面,理解诗的意境,并抒发自己的情感。

通过字理识字,指导书写“断”字。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断”,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

2.能结合注释、图画、关键字、诗人写作背景,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理解诗意。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能背诵古诗并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图画、关键字、诗人写作背景,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理解诗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情境法、谈话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一定学过很多古诗,想和老师比赛吗?我说上一句,你们接下一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你看诗中描写祖国山河多么美丽壮观啊!今天,老师带你们再去一个景点游玩,让我们走进天门山。

(板书:天门山。

)(书空)
二、解诗题,知诗人
1.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师:看到天门山三个字,你能想象它是一座怎样的山吗?
2.解释“望”的意思。

3..介绍诗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老师范读古诗。

3.同桌互读古诗,读出节奏。

4.师生合作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韵律。


四、明诗意,悟诗情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想一想诗人都望到了
什么,并圈画出来。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通过字理识字认识关键字“断”,理解第一句诗意。

①字理识字“断”,理解意思并书空。

②想象一下,怎样的江水才有力量把天门山断开。

③引导学生说出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④读诗,读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二)抓住关键字“回”,理解第二句诗意。

①指名交流第二句诗。

②出示江水动态图,说出这是怎样的景象。

③不同形式读诗,读出楚江浩浩荡荡的气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字理识字的兴趣,从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轻松理解了“断”的意思。

通过想象画面,不同形式读诗,让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三)学习诗的后两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①小组交流这句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②解疑:天门山相对而立,为什么诗中却说相对出?
③结合动图,理解“相对出”并体会作者开心、激动的心情。

④引导学生理解“出、来、流、断、回、开”字的动态美。

⑤指出这首诗是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结合本单元语文园地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运用古诗学习方法理解诗意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李白不同的诗歌,巩固知识,拓展学生的诗歌知识面,丰富学生内心情感。


六、完成学习任务
把古诗《望天门山》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当堂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巩固知识点。


七、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天门山的雄伟,长江水的汹涌澎湃,也习得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用这些方法去学习后面的两首古诗。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