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原理与方法05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管理学原理(第二版)——第5章 计划原理

5.2国家经济计划
3)正确认识不同时间序列国家经济计划之间的 相互关系
⑴远景规划 ⑵长期计划 ⑶中期计划 ⑷短期计划 ⑸滚动式计划
5.2.2可持续发展计划
1)可持续发展计划的由来 2)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
自然属性角度 社会属性角度 经济属性角度 科技属性角度
5.2.2可持续发展计划
()
(3)外交力量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又是构成综合国力国力的重要因素。 ()
(4)近年来计划方法研究抛弃了定性方向的研究而朝着定量研究方向发展。 ()
2)选择题
(1)计划制定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A.实事求是原则;B.许诺原则; C.弹性原则;D.协调原则;
(2)国家指导性计划管理的主要原则有( )。A.管理的宏观性;B.政策 的导向性;C.范围的合理性;D.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5.1计划职能
5.1.1计划概述 1)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对未来
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目标:是指行为的指向性,是指向未来的某个 目的并且要努力实现的一种结果
决策:在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并 加以选择、“拍板” 的过程
2)计划的意义
☺计划使一级组织明确了方向 ☺计划工作能增强组织的协调精神 ☺计划活动能有效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第5章 计划原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计划职能,计划与目标、 决策的关系,计划的意义和分类。
技能目标:掌握国家社会经济规划指导下企业发 展计划制订技能,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指导 下,提高城市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工作技能。
能力目标:提高企业全面计划管理能力,正确掌 握计划制订的方法。
计划工作是一座桥梁,它把 我们所处的这岸和我们要过去 的对岸连接起来,以克服这一 天堑。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第六章 决策

03 决策的理论
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张应 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但其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其主要内容如下: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 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决策者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管理名言:科学的决策是90%的信息 +10%的决断
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1、 决策的类型
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 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开发。 ➢短期决策: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 策,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
决策的过程
认识目标
评估备选方案
选择实施战略
诊断问题
拟定备选方案
做出决定
监督和评估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1、决策的过程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 ➢尽力获取精确、可依赖的信息 (2)识别目标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 ➢明确所要获得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3) 拟定备选方案 ➢管理者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4) 评估备选方案 ➢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并确定最满意的方案➢仔细考虑各种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2、决策的影响因素
过去决策4
5
时间
6
环境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组织变化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管理学原理最全》ppt课件

控制过程
监控组织绩效、识别偏差并采 取纠正措施,确保计划得以顺 利实施。
决策类型与程序
决策类型
包括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涉及组 织不同层面的重要问题。
决策程序
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估选择和实 施决策等步骤,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决策风险
分析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制 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领导方法
通过有效的领导,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 组织绩效。
组织方法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 职责和关系,实现协同工作。
控制方法
对组织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计划 得到有效执行。
管理学的基本技能
决策技能
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
。
沟通技能
能够与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 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
团队建设技能
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创新思维技能
能够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组织 持续发展和进步。
03
管理学的核心要素
管理者角色与职责
管理者定义及分类
01
明确管理者的身份和职责,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
层管理者等。
管理者角色定位
02
分析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如领导者、决策者、协调者
沟通技巧
包括倾听、表达、反馈、 非语言沟通等方面。
沟通策略
根据沟通目的和对象选择 合适的沟通方式,如书面 沟通、口头沟通、电子媒 介沟通等。
团队建设与激励
团队建设的意义
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团队建设的方法
包括明确团队目标、建立信任关系、分配角色与责任、培养团队精神 等方面。
管理理论、原理和原则

1 2 3
系统原理概述
系统原理是管理理论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强调 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并关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影响。
系统原理的应用
在管理实践中,系统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组 织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和整合,以确保整个组织能 够高效地实现其目标。
系统原理的意义
系统原理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组织的整体运 作,并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制定出更加科学、 合理的管理策略。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行政方法以权威和服从为基本原则,通过组织内部明确的 等级关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管理对象产生直接、迅速 的影响。这种方法强调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确保组织目 标的实现。
经济方法
总结词
利用利益驱动机制,通过调节各方面 利益关系来管理对象的方法。
详细描述
经济方法以利益为核心,通过奖励和 惩罚等手段,引导管理对象的行为。 这种方法强调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资源 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法律方法
总结词
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来管理对象的 方法。
详细描述
法律方法以法律手段为依托,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 、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对管理对象进行约束和引导。这 种方法强调公平、公正、公开,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 益。
思想教育方法
总结词
通过思想引导、教育启发等方式,影响管理对象的思 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方法。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概述
人本原理的意义
人本原理强调在管理中要充分考虑人 的因素,尊重人的尊严、权利和需求, 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本原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 忠诚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人本原理的应用
在管理实践中,人本原理的应用主要 体现在对员工的激励、培训和开发, 以及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方面。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六版、周三多)练习题及答案之欧阳理创编

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周三多)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管理2、管理职能3、“科学管理”4、霍桑试验5、系统管理理论6、权变管理理论7、“管理科学”二、单项选择1、下列哪位管理学者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主张( 1.A )A、赫伯特·A西蒙B、彼得·F·德鲁克C、弗雷德·E·费德勒D、弗里蒙特·E·卡斯特2、管理的核心是(2.C )A、处理组织内部资源的稀缺问题B、处理与组织外部的关系C、处理各种人际关系D、处理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的一致性关系3、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一面,这里是指( 3.B )A、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艺术性4、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这里强调的是( 4.B )A、管理的科学性B、管理的艺术性C、管理学的历史性D、管理学的实用性5、“X—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5.A )A、麦格雷戈B、赫兹伯格C、梅奥D、马斯洛6、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6.C )A、法约尔B、西蒙C、巴纳德D、卢桑斯7、系统与权变理论把人看作是(7.D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8、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8.B )A.巴纳德 B.西蒙 C.卡斯特 D.卢桑斯三、多项选择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1.AB )A、管理的自然属性B、管理的社会属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艺术性2、下列关于管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2.ACE )A、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统一的B、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分离的C、管理过程是动态中的管理D、管理过程中静态中的管理E、管理过程也是信息变换的过程3、管理学具有以下特征:( 3.ABCD )A、一般性B、综合性C、历史性D、实用性E、艺术性4、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4.AE )A、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B、必须是具有盈利动机的集体活动C、必须是正式组织D、必须是非正式组织E、必须具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5、赫兹伯格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5.AB )A.保健 B.激励 C.X理论 D.Y理论6、以下哪些内容是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6.ABD )A.统一指挥 B.统一领导C.职能管理 D.人员的团结7、“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 7.BC )A.德鲁克 B.马斯洛 C.麦格雷戈 D.西蒙8、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8.AB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李嘉图四、填空1、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
第十九章管理 的创新职能
2
第二十章企业 技术创新
3
第二十一章企 业组织创新
4 第六篇案例一
从“小创新大 节能”走出来 的中圣集团
5
第六篇案例二 做“无锁而闭,
无钥匙而开”
中国人自己门
的康尼公司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19.3考研真题详解
20.1复习笔记 20.2课后习题详解 20.3考研真题详解
读书笔记
还不错,虽然枯燥些,但是没有找到周三多的原版书就只能看这个辅导教材了。
非常好,把笼统的概念总结归纳清楚,还有画的框架图,让知识一目了然。
在考研的前一天走马观花的看完了一遍,不知道明天结果如何,大不了二战,怕啥,先试试水,基本四门课 都是裸考[尴尬]。
周三多老师的这本教材不错,比较系统。
终于重读了这一本大巨头,感觉与三年前学的内容大不相同了。
精彩摘录
管理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要靠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自然属性包括: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是生 产力。 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 ①管理具有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②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③使人性得到最完 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④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概括性
稳定性
3
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管理原理,是现实管理现象的一种抽象, 是大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升华,它指导一切 管理行为
➢ 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避免盲目性
➢ 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 ➢ 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
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4
四大管理基本原理
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 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 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 经济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39
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性
➢ 通过利益机制引导被管理者去追求某种利益, 间接影响被管理者行为
关联性
➢ 经济手段之间,经济手段与其它手段之间有 很强的关联性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管理的基本原理概述
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 本规律
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 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 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 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
管理原理的特征
客观性
系统性 管理原理的
系统的一般表达式为
PS(t)=E(t)R(t) Pe(t)
CH10四大管理基本原理
系统的特征
01
集合性(整 体性)
03
环境适应性
02
相关性
04
动态性
05
目的性
06
层次性
思考与讨论:什么是系统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 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 合体”
管理学原理 05组织原理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箱之门的敞开”
4、规模 彼得· 布劳和斯蒂芬· 罗宾斯 P·
组织规模扩大时,组织层次、组织的部门、职能 化程度等方面的分化程度随之提高 但组织规模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程度会减弱
如:2000名
增加500人
300名
增加500名
凯伦的组织发展的五阶段论
创业阶段。 职能发展阶段。 分权阶段。 参谋激增阶段。 再集权阶段。
五、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直线制
特点:不设职能结构,由直线指挥人员全权负责 优点:简单易行、权力集中、责任明确 、命令统一、决 策迅速、维持成本低
缺陷:缺乏横向联系;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人,存在风险, 对成长后的组织不适用
(二)职能制
在实际 工作中, 事实上 不存在 纯粹的 职能型 组织结 构。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工作
一、组织和组织工作的含义
组织(organization)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 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实体:明确的目的、人员、系统性 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按照一定程序构建相应的 分工协作体系,创立和完善组织要素合理配置和 高效使用的系统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活动。 一个组织结构的创设过程。
(四)事业部制
适用于 规模大、 产品种 类多、 技术复 杂和市 场变化 较快的 企业。
特点: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优点: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组织高层领导摆脱日 常事务,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缺陷:机构重叠,管理效率较差,内耗大
(五)矩阵结构
适合于外部市场 变化较快,要求 企业有较强的适 应能力的组织
计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01
法制管理方法
02
行政管理方法
03
技术管理方法
04
经济管理方法
05
系统管理方法
06
宣传教育方法
07
系统效应最佳原理
计量管理的两重性原理
量值传递与溯源原理
社会效益最佳原理
第二节 计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计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计量管理系统的效应最佳化,按照系统工程的原则,计量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03
一、系统效应最佳原理
环境适应性:计量作为一个系统它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环境的制约和促进,所以它是大环境中的一个子体。
01
整体性:计量的量值传递系统,比任何系统都更有整体要求。
02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计量管理系统的最佳效应不是直接地从每件计量器具上反映出来的,而是从整个计量系统内的所有计量器具的量值的准确一致程度、所有计量信息数据准确可靠程度上体现出来。
标准化管理方法
标准化管理方法就是对计量管理工作中重复事项通过: 制定标准(规程), 实施标准(规程), 再完善标准的过程
以达到国家经济工作的高度统一,获得最佳的秩序和最佳经济效益,促进计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方法
企业计量管理方法 上述计量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国家或社会管理工作来说的,对企业本身则要根据每个企业本身的特点和实际组织开展实事求是的计量管理工作,以便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服务。
法制管理方法
第三节 计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其次,组织测量新技术研究,高精尖检测设备的开发,检定和标准规程的制定,计量人员的培训和计量科研工作的管理等。
所以合理地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是非常重要的。
计量管理是以计量技术为基础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业务管理工作。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七版第07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的挑战与
06
对策
计划工作面临的挑战
环境的不确定性
计划工作往往需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包括市场变化、政策调 整、技术更新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计划工作的难度和复杂 性。
资源的有限性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制定出合 理可行的计划,是计划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时间的紧迫性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时间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计划工作需要在 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可能导致错失市场机会。
提高计划工作有效性的对策
加强环境分析
通过对市场、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提高对环境变化的 预见性和应对能力,为计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优点
能够保持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及时应对不确 定性因素。
实施步骤
制定初步计划、执行计划、评估结果、调整计划 。
网络计划技术
定义
实施步骤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运用网络图来表 示和安排计划任务的方法,通过网络 图的分析和优化来实现计划的优化。
绘制网络图、计算时间参数、确定关 键路径、优化计划。
优点
能够清晰地表示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 和时间顺序,便于进行计划的优化和 调整。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周三多第七版第07章计 划与计划工作
汇报人:XX
目录
• 计划的概念与重要性 • 计划的类型与内容 • 计划工作的流程与步骤 • 计划制定的方法与工具 • 计划实施中的调整与优化 • 计划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计划的概念与重要
01
性
计划的定义及作用
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预先安排
《公共管理法律原理》电子教案与课件 05 第五章 行政法行为

• 七、行政行为效力的开始
•
行政行为效力的开始是指行政行为作出以后,产生法定约束力的具体时间。
• 四种基本方式
• (一)即时生效
• (二)告知生效
• (三)受领生效
• 无效、撤销、撤 • 回和废止
• (一)行政行为的无效
•
是指违法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
• (二)行政行为的撤销
•三、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常见形式
•(一)申请行为(二)履行行政法义务的行为 •(三)拒绝行为(四)服从行政主体管理的行为(五)违法行为
•四、行政相对人行为的法律后果
• 法律意义的行为。
•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 (一)行政行为具有从属法律性 • (二)行政行为具有行政主体的单方意志性 • (三)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 • (四)行政行为具有非营利性 • (五)裁量性 • (六)效力先定性
• 三、行政行为的要素
• (一)主体要素 • (二)职权要素 • (三)法律要素
• 四、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 (一)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 (二)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 (三)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 (四)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 五、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必要条件
• (一)行为主体适格 • (二)行为权限合法 •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 • (四)行政行为的形式合法 • (五)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 • (六)行政行为有坚实的客观事实为依据
• (五)同一行政行为与同类行政行为 • 以行政行为的数量是一个还是一类为标准区分 • 二者区别在于:1.二者的数量不同;2.二者所引起的诉讼种类不同 • (六)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 • 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生效为标准 • (七)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 • 根据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划分 • (八)终局性行政行为与非终局性行政行为 • 以行政行为是否具有终局行政程序的效力为标准 • (九)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 • 以行政行为的作用为标准 • 三者区别在于:1.三者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不同;2.三者应否受司法审查不同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特征课件

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管理活动必须不断推陈出新,通 过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实现 持续发展。
创新性的实现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 方法,勇于尝试和实验,不断学习和改进,
以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
04
CATALOGUE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传统管理阶段
总结词
以经验管理为主,强调个人权威和经验传承。
详细描述
传统管理阶段的管理者通常依靠个人经验和 直觉进行决策,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组织结构以层级制为主,权力集中于高层管 理者手中。
科学管理阶段
要点一
总结词
注重科学方法和效率,追求工作标准化和最优生产效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科学管理阶段的管理者强调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注重 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优化。该阶段出现了许多科学管理理 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甘特的时间-动作研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系统原理认为组织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子系统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时应从整体出 发,综合考虑各子系统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 管理应以关心和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 点。
人本原理认为人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资 源,管理时应充分了解和满足员工的 需求,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公共组织管理实践
总结词
公共组织管理实践是管理原理与特征的重要应用领域,涉及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
详细描述
公共组织管理实践中,如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和规范。 这些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具有公共组织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通过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事故发生率:衡量安全管理 效果的重要指标
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评 估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技
能掌握程度
安全管理培训效果:评估安 全管理培训的效果
安全管理创新成果:评估安全 管理的创新成果和实践效果
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方法
事故率:衡量安全管理效 果的重要指标
安全系统工程理 论强调从系统角 度出发,综合考 虑人、机、环境、 管理等因素,实 现安全管理的全 面性和系统性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的核心思想是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 通过风险评估、风 险控制、风险管理 等手段,降低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和严 重性
安全系统工程理 论的应用范围广 泛,包括生产安 全、交通安全、 消防安全、信息 安全等领域
安全管理科学理论
系统论:将安全管 理视为一个系统, 强调整体性和协调 性
信息论:利用信息 论原理,提高安全 管理的效率和准确 性
控制论:通过控制 论原理,实现安全 管理的动态平衡和 稳定
决策论:运用决策 论方法,提高安全 管理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安全系统工程理 论是现代安全管 理理论与方法的 重பைடு நூலகம்组成部分
风险评估:识别、分析和评估潜在的风险 风险控制: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沟通:与相关人员沟通风险信息,提高风险意识 风险监控:定期监控风险,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报告:定期报告风险管理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安全文化理论
安全文化定义:组织成员对安全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总和 安全文化类型:积极安全文化、消极安全文化、中立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要素: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沟通机制、安全培训体系 安全文化作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组织竞争力
[管理学]第05章_流水施工原理
![[管理学]第05章_流水施工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b271d84693daef5ef73d46.png)
2019/2/25
施工进度(天)
施工过 程名称
2
4
6
8
10
12
14
1 6
18
20
22
24
26
28
30
挖土 垫层
①
②
①
③ ② ① ③ ② ① ② ③ ③
基础
回填土
2019/2/25
施工过 程名称
施工进度(天)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挖土 垫层 基础 回填土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2019/2/25
练习题
2
某四幢相同的混合结构房屋的基础工程, 划分为基槽挖土、混凝土垫层、砌砖基础、 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过程安排一 个施工队组,一班制施工,其中每幢楼挖土 方工作队由16人组成,2天完成;垫层工作队 由30人组成,1天完成,砌基础工作队由20人 组成,3天完成;回填土工作队由10人组成, 1天完成,试按流水施工组织编制进度计划表。
第五章 流水施工原理
主讲人 张敏
2019/2/25
第一节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施工三种基本方式
在组织同类项目或将一个项目分成若干 个施工区段进行施工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施
工组织方式,如依次施工、平行施工、流水
施工等组织方式。
2019/2/25
问题:
以下梁的工程如何 组织施工?
如下图所示,一根梁被分成4个施工段分别加工, 每一段都要进行支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三个 施工过程;而每一施工过程都需要一个施工队,其 中支模施工队负责支模,钢筋绑扎施工队负责施工 绑扎,混凝土浇筑施工队负责浇筑混凝土;只有当 模板工程完工后才能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之后 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试题库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试题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填充题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4.所谓______,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5.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6.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____。
7.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协调的中心是_______。
8.纵向看,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_____,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______。
9.管理的_______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_____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________ , ________和________。
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12.控制等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_______。
1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_,又具有________属性。
14.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人际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第二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

第二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讲你将学到: 华为在公司治理中如何体现效率和效益? 宜家是如何进行人性化服务的? 曹操割发代首等中外管理故事 管理中应该坚持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
理、效益原理。 管理的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方法。
“我买的炮,让你给放了”
(3)能力。生产、 技术、经济、社会、 管理、社交、组织 以及一定的经验。
“责权利三角定理”
3.奖罚分明、公正、 及时,以提高人的 积极性,挖掘每个 人的潜能。
奖罚可以产生示 范效应。
奖罚要做到公正, 要以准确的考核为 前提。
“高压线理论”
“稻草人”、 “棉花糖”现象、 杀一儆百
——摘自林岩Biblioteka 王蔓编著的《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集粹》
(四)效益原则
1.概念的厘清。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标。所谓效益,是指为社会
所接受的积极效果。
管理的效率体现在方方面面。日常管理、产品的 设计周期、上市行动、营销效率、利润率等等。但是, 效率与效益并非正相关,当目标正当时,效率会产生 效益。另一方面,除了经济效益,还存在着社会效益 的问题。
(1)职责界限要清楚。按照与任务、结果的密切程度, 划分出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实时责任和事后责任。
(2)职责内容要具体,便于执行、检查、考核。
(3)职责包括横向联系:与其他部门、个人的协作关系。
(4)职责一定要明确到人,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事管?)
思考:
环境保护,人 人有责。从宣 传上讲,这句 话没有问题。 可从管理上讲 ,却值得思考 。某街道的宣 传标语,你认 为有什么问题 ?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05(第五篇:控制)

控制的要求
铸造
锻造 机加 热处理 发动机
控制过程
人力
底盘
车身
汽车
销售
资金
冲压
油漆
5
控制的类型
控制原理
控制的必要性 和基本原理 控制的类型
控制的要求
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分 为四类 1、程序控制
程序控制: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 Z=f(t)
控制过程
2、追踪控制
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W的函 数 Z=f(W)
– 弹性预算主要用于编制成本预算和利润预算 – 弹性预算的步骤
成本控制
其他控制方 法
25
预算的形式(续)
预算控制
预算的形式 预算的内容 预算的作用及 其局限性
以弹性预算为例说明预算编制步骤:
6.分析、评价, 考核预算执 行情况 1.选择业务 量的计量 单位 5.编制预算
非预算控制
成本控制
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集的函 数,即Z=f(S)
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 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4
控制的基本原理(续)
控制原理
控制的必要性 和基本原理 控制的类型
某洗车制造厂耦合系统示意图
厂房设备 工艺装备 原材料 能源 协作件 计划文件 技术文件 产品开发 市场研究
其他控制方 法
23
预算的形式
预算控制
预算的形式 预算的内容 预算的作用及 其局限性
非预算控制
为了有效地从预期收入和费用两个方面对 企业经营全面控制,不仅需要对各个部门、 各项活动制定分预算,而且要对企业整体 编制全面预算
分预算是按照部门和项目来编制的 全面预算则是在对所有部门或项目分预算进行 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9
二、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1、顺道
• 道:治国之道—治国的理论与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 道德观念 客观规律 判别是否的标准 道家的道
2020/10/1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管理原理与方法
5、守信
管理原理与方法
• 德者以信义布天下 • 信誉是国家、企业的生命 • 信誉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处理的准则之一 • 南京冠生园事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15
6、对策
• 凡事豫(与预通)则立,不豫则废 •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强调前瞻性、强调规划性
管理原理与方法
管理原理与方法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1
复习提问
管理原理与方法
• 梅奥“人群关系说”内容是什么? • X、Y理论及其管理方式如何?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
管理原理与方法
第三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7
管理原理与方法
二、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
1、组织文化的结构有三个层次:表层文化 (物 质文化层)、中介文化(制度文化层)、深层 文化(精神文化层)。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4
管理原理与方法
(三)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
1、内质与外表的有机结合。
内质:信念、道德、精神因素;
外表:员工行为、厂风厂貌、产品形象。
2、“软”与“硬”的有机结合。
软管理:非强制性的指导、暗示来影响行为;
硬管理:带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以约束、规范员 工。
3、稳定与发展相统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因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18
管理原理与方法
9、 节俭
•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荀子.天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19
管理原理与方法
第四节 组织文化
•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家旅馆着火了,里 面住的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日本人、法 国人纷纷想法逃命。火势一起,美国人立刻打 开窗户往外跳,英国人则顺着楼梯往下跑,日 本人忙着招呼同伴,法国人手拉年轻女郎往外 跑,而中国人先去救他的父母。根据这一故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3
管理原理与方法
(二)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 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 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 维模式的总和。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 儒家对组织的独到见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群、 分、义。群是建立组织结构,分是实行分工,义用来规范 和和谐组织的运行。
3. 儒家的“为政以德”和“仁政思想”。以身作则,要有爱
心,要有集体主义业精精神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5
魏征的〈〈十思疏〉〉 ① 一有欲望,就要想到应当有所克制 ② 将有所为,就要想到如何安定百姓 ③ 为居高位,就要想到谦虚谨慎 ④ 担心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容纳百川 ⑤ 游玩安乐,就要想到世间事物不可能全部享受 ⑥ 担心松懈,就要想到凡事都应有始有终 ⑦ 担心闭塞,就要想到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 ⑧ 打算赏赐,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之喜而滥赏 ⑨ 担心谗言,就要想到修正自身以远避小人 ⑩ 打算惩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之怒而滥罚
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5
管理原理与方法
猴子与香蕉
• 实验人员在笼子里放进几只猴子,笼子上方挂
串香蕉。每当有猴子去摘,就用水枪猛击。慢
慢地,猴子们都知道:只要去摘就会被淋。当
放出一只再送进一只时,新来的马上去摘香蕉,
其他的猴子们马上痛击此猴——他们知道这样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2
管理原理与方法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 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 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 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 的。”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30
管理原理与方法
• 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物质载体; • 制度文化是观念形态的转化,组织外壳
的支撑; • 精神文化为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31
管理原理与方法
麦当劳企业文化
麦当劳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
• 管理学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日本企业比较 普遍地注意了塑造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企业文化。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1
管理原理与方法
• 老子曰:(管理者)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 侮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管理原理与方法
6
孟子说
管理原理与方法
•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 身上,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 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 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
• 制度文化层:介于深层理念和具体实物文化之间。包 括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组织风俗、领导风格、人际 关系等,以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为组织所有的员工接 受和奉行。
• 精神文化层:又称观念文化,是组织共同信守的组织
精神、组织道德、价值观念、组织目标和行为准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店,顾客走进任何地方、任何一家麦当劳
餐厅,都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外观、内部
陈设、食品规格和服务员的言谈举止、衣
着服饰等诸多方面都惊人地相似,都能给
顾客以同样标准的享受。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32
管理原理与方法
1、麦当劳的经营理念
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在创业初期, 就为自己设立了快餐店的三个经营信念, 后来 又加上“V”信条,构成麦当劳快餐店 完整的FQ、S、C、V经营理念。
性格坚定,增加他的才能。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7
道家管理思想
管理原理与方法
1、着力提倡水的模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提倡无为而治。 3、提倡“四不原则”。“不自见,不自是,不自
伐,不自矜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0
• 顺道:顺道则虽小必大 逆道则虽成必败
• 管理者: 辨道 顺道
管理原理与方法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11
管理原理与方法
2、重人
人心向背(得人心)、 人才归离(得人才), 人才:德才兼备谓之圣贤。 • 司马迁的德才兼备理论: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智也。德胜才 者,君子也;才胜德者,小人也。君子挟才以 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说明什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20
管理原理与方法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研究企业文化的兴起
• 企业文化研究热潮,兴起于美日经济的比较研 究。日本是二战战败国,20世纪50年代引进美 国的管理方法,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80年代 成了经济大国,GDP占世界第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12
管理原理与方法
3、人和
“天时 、地利、人和”— 成功的三要素 人和:强调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强调
团结(安邦定国民平家和) 人和的关键:善、诚、正、公、信
温、良、恭、俭、让 求同存异、舍利取义
当权者起关键作用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企业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如企业文化的精髓: “礼、义、仁、智、信”。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020/10/1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凯
4
管理原理与方法
儒家管理思想(主流文化)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