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硐中学导学案模板(新)
疃里二中导学案实施方案设计
导学案实施方案疃里镇第二中学2014年3月疃里二中导学案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决定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
为确保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
其主要教学策略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我校,其操作要领即“先学后教,以教导学,精讲点拨,当堂训练”。
实施“学案导学”的直接目的是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适用范畴“学案导学”的适用范围设定为初中7-9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
(二)“导学案”的编制要求编制“导学案”,要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编制可行的学习计划,精选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题。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建构1、各班务必将学生编成固定的学习小组,以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
2、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一般要具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反馈-精讲点拨-当堂训练”几个环节。
(1)“自主学习”环节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课前一天即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导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的提出的学习要求。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独立阅读,独立做题。
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应及时检查,以了解学情,加强督促。
(2)“自主学习”环节一般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进行。
在学生进行各学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下班辅导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维持学习秩序、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展开辅导,不得用讲课挤占学生的学习时间。
绝对值.导学案
麻栗坡县猛硐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模板课题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3节绝对值学科数学年级七班级107 执教人张盼审批意见学习目标(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2)知道|a|的含义以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3)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当字母取具体数字时,对应的代数式的值的求法及正确地书写格式;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课型结构新授课教学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导学设计【温故互查创设情境】(复习回顾激情导入) 5分钟批注栏回顾:1、“有理数的分类,负数表示的意义”;2、数轴的概念,特点,画法,表示的点的特点;提问:数轴上各点位置有什么联系的特点?在提问的同时用白板展示复习内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展示、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强化训练、拓展延伸)30分钟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1:比较两组数3和-3,3/2与-3/2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设计意图:提供几组数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反数的概念。
并让学生理解消化相反数的概念)知识1:相反数概念:;归纳相反数的特点:;活动内容2:点将游戏一。
A同学任意说出一个有理数,再随意地点另一个同学B回答它的相反数。
以此类推,让学生参与游戏(利用游戏的形式巩固相反数的概念)活动内容3:将上面三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从形的角度进一步理解相反数)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引入绝对值概念知识2:绝对值的定义:;2.例1求下列一些数的绝对值:(充分思考后,回答,老师板书)3.议一议:(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究,老师个别指导;然后小组交流)4.通过上面例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知识3: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特点:;5.“做一做”:在数轴上表示一些负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合作讨论后得出: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知识4: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分类归纳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总结出绝对值的内在涵义,探索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方法,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第三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比较下列几组数的大小: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多少,也就是说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多少?3.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请将错误的改正过来.(1)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2)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3)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设计意图:通过用绝对值或数轴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尝试评价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第四环节:总结反思,知识内化总结: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
新新(导学案)[1]1
§2角的概念的推广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根据角的终边旋转方向,能判定正角、负角和零角。
2、过程与方法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初步理解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终边相同角的概念,初步学会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预习案一.【自学导纲】1.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O,从起始位置OA旋转到终止位置OB,形成一个角α,点O是角的顶点,射线,OA OB 分别是角α的______、______。
2.角的分类:正角:按______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负角:按______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零角:如果一条射线_______________,我们称它为零角。
说明:零角的始边和终边________。
3.象限角与非象限角(轴线角):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轴重合,则(1)象限角:若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OAB(2)非象限角(也称轴线角):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称为非象限角(也称轴线角)。
例如:90,180,270等。
4.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说明: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二、预习自测:1.一昼夜时针转过多少度?2.跳水运动员后滚翻两周半跳水,转过多少度?3.下列各角中,与-1050°的角终边相同的角是 ( )-60B.C30A.60︒D︒︒︒30-4.将-885°化为α+ k·360°(0°<α<360°,k∈Z)的形式是( )A.-165°+ (-2)·360°B.195°+ (-3)·360°C. 195°+ (-2)·360°D.165°+ (-3)·360°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第一象限角一定不是负角B.小于90°的角一定是锐角C.钝角一定是第二象限角D.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6.若α是锐角,则180°-α是( )A.第一象限角B.第二角限角C.第三象限角D.第四象限角探究案一.【合作互动】合作探究一:角概念的理解1.初中所学角的概念2.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将怎样把它调整准确?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当怎样将它调整准确?当时间调整准确后,分针转过了多少度角?3.体操运动中有转体两周,跳水运动员向内、向外转体三周,在这些动作中,运动员各转体多少度?4.请两名男生(或女生、或多名男女学生)起立,做由“面向黑板转体背向黑板”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各转体了多少度?归纳(一)1.知识点:角可以看作是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新七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7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设计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时间:课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型: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人猿同祖——古代的森林古猿; 2.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知识链接】【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二)自学方法指导与自主学习1.现代类人猿主要包括、、和四种。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与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等地区,过着以为主的生活。
4.人类是如何进化的? 由于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并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5.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从而提高了的能力;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使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在同猛兽环伺、风雨无常的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
(三)小组合作研讨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完成教材第3页的观察与思考。
2.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谁?主要证据是什么?3. 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4. 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
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5、完成教材第6页的技能训练。
2.8导学案
主备人:杨景教案审核:余太猛班级姓名
课 题
2.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及时纠正运算中的错误,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 点
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 点
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流程
随笔栏
一、自学检测:
计算:(1)18−6÷(-2)×( ); (2)(-3) ×﹝ ﹞.
三、典例研究
例1. 计算
注意:
①先算;
②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把除法转化为;
③同级运算,按的顺序进行,这一点十分重要.
例2.试一试:先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仔细运算:
(1) (2)
四、课堂反馈
观察思考,再进行运算:
(1) ; (2) ;
(3)
五、拓展提高
下列计算有无错误?若出错如何改正?
2、探究活动:
1.试回顾,到现在我们学的运算有.
2.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并;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绝对值不等时取,并用;任何数和0相加仍得这个数.
3.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
4.乘方法则:两数相乘,,.
5.幂的意义: 表示个相乘.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再,最后;(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 ;
(2பைடு நூலகம் ;
(3)
(4)
六、我的收获
课堂反思
蜡烛
麻栗坡县猛硐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模板课 题 蜡烛学 科语文年级八班级96、97、98、99 执教人王红雁王 迪审批意见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3、分析人物,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4、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重 点 1、识记重点字词;2、分析人物,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难 点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2、分析人物,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课型结构新授课教学教具准备导学设计【温故互查 创设情境】(复习回顾 激情导入) 5分钟批注栏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元限退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共五种。
记叙文以记叙这一表达方式为主,可兼有抒情,描写,议论。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问题展示、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强化训练、拓展延伸)30分钟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瓦l ì ( 砾 ) 精疲力ji é( 竭 ) f ú( 拂 )晓 揣在怀里( chu āi )鞠躬( j ū g ōng ) 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战争 )之苦的老妇人 (善良无私) 的动人事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1949年9月 贝尔格莱德的方场上 老妇人 合作交流4、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八下第6单元导学案.doc
航
A.语法: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与现在完成进行时
B . Key Points
1,辨析:have /has been to+地点,have /has gone to+地点,与have /has been in+地点
2.勇辛析:ago与before ; begin与start
3 . how long , since及“for+一段时间"的用法。
run out of
4 . another , other ,the other ,others,与the others5 .else ,other
与more
掌握“would like ,thanks for ,one , else "的用法。
问题发现
检
测
反
馈
.一、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1(buy)a beauitiful pen . --- Whenyou( buy)
2.学习重点:学会用how long谈论做某事多长时间了。
3学习难点:掌握并运用现在完成进行时态谈论人们收藏某物多长时间
O翻译下列短语。
1.—次才艺展演2.赢得第一名
3.写完4,冬季期间
5.对感兴趣6.听音乐磁带
7.看英文电影8.用英语
回阅读Section B 3a,完成句子。
1.me the snow globe of the monster.(感谢
4.“have been doing ''是什么时态的结构?
问题发现
训练反馈:
|C 1.用since,或for填空。
1Maria has been running15 minutes .
武胜县猛山学校导学案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采用Biblioteka 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三段六步(课堂模式)
个性化设计
自主学习
一、激情导入(2分钟)
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读,品味
③ 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
五、(15)赏读入心 拓展运用
(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这个句子虽然不是写景,但我喜欢)
(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
(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
5、补充名人的话:(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孟子说…
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10=5+5)(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武胜县猛山学校导学案
年 级
七年级上
学 科
语文
使用时间
2012年11月2日
主备人
邹巧丽
使用者
邹巧丽
审核人
秦先红
共60课时
教学内容
第15课《孙权劝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涵泳阅读性课文,品味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20学年高中物理 《3-2 弹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20学年高中物理《3-2 弹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二、重点、难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弹力大小的计算.2、什么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3、(小组讨论完成)常见弹力有几种?举例说明,分析它们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们的方向?4、胡克定律的内容:5、表达式:(你能分清各个字母的物理意义吗?)6、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同的,生活中所说的弹簧的“硬”、“软”指的就是劲度系数。
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组讨论完成)四、精讲点拨(小四宋体加粗)1、通过分析以上运动,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有那些感悟?例如:⑴对比运动①、⑦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⑵对比运动②、⑤与④、⑧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⑶针对运动②、③,可以运用什么规律?⑷针对运动⑤,可以运用什么规律?⑸针对运动⑦、⑧,可以运用什么规律?⑹针对运动④、⑧,可以运用什么规律?⑺除了以上几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还想到了什么?五、典题训练(小四宋体加粗)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2、一根长6cm的橡皮条上端固定,下端挂0.5N物体时长度为8cm,要再拉长1cm 则再挂多重物体?劲度系数是多少?六、归纳小结(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思维导图)七、当堂检测1、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铁丝用力折弯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2.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 B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不会产生弹力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4.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有可能不沿绳的方向D.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6、.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X103N/mC.当弹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x2=40 cmD.当弹簧伸长为x1=20cm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F1=200 N7、一弹簧受到80牛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14㎝,弹簧受到40牛的压力作用时,弹簧长度为8㎝,试求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原长八、作业布置。
高中生物必修三 生物导学案
【生物导学案】第一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设计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电发现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掌握膜电位的产生原因3.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突触间的传导过程4.区分不同的反射类型自主学习: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伽伐尼偶然发现,挂在窗前铁栅栏铜钩上的蛙腿肌肉每当碰到铁栅栏时,就收缩一次。
他认为神经和肌肉是两种组织,它们带有________电荷,因而在两者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 ,一旦用导体接通,就会有___________ 通过。
伏特发现如果把勾着蛙腿神经的小铜钩换成铁的,肌肉就_______收缩,他认为,伽伐尼所发现的电流现象,完全是由于两种金属的_________不同造成的。
为进一步证明生物电的存在,伽伐尼撕去蛙的下肢全部皮肤,又把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分离出来,然后将一侧膝关节下的肌肉切损。
这时,只要使分离好的同侧神经__________相接触,就会立刻看到同侧大腿的肌肉发生一次强烈的收缩。
证明了生物电的存在。
1.生物电的本质是___________。
2.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_____打开,____关闭,_____向膜_____流动,形成膜内____电,膜外_____电,形成_____电位。
当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____打开____关闭,_____向膜_____流动,形成膜内____电,膜外_____电,形成______电位。
3.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4.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_____,其结构基础为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用箭头连接)。
自主探究:1. 下面是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注意观察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传导方向,分析其传导特点膜内: 膜外:2、右图是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解结合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请写出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结构或物质的名称。
18课第二课时导学案模板
课题怀疑与学问第18课第二课时学习过程内容补充自主学习(15分钟)学习目标1、领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2、理解、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2、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难点: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2、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熟记有关议论文的基础常识。
知识链接找准文章论点的方法:根据论点的位置:看标题。
看文章开头。
看文章的结尾。
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自主探究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2.提问: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怎样找出来的?合作探究(15分钟)展示反馈1.提问:第3段举国难危急的时候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例子证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2.提问:什么是怀疑的精神?讨论并归纳:3.提问:第4段举“三皇五帝”、“腐草为萤”两则事例证明了什么?4.提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学问。
学问,都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讨论并归纳:5.提问:“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讨论并归纳:点拔归纳作者对“怀疑精神”这个概念的阐释十分明确。
所谓“怀疑精神”,绝不是对前人的学说一概不信,全部否定,而是说不要轻信、盲从或迷信,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辨别是非来决定信与不信。
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的过程,并能修正、评判、发展、创新。
文中提倡的“怀疑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可贵的科学精神。
这对于学术上的批判、继承、发现、创新很有意义。
我们在治学方面,对于一切虚妄的学说应有这种精神。
训练达标(15分钟)拓展延伸一.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_____、____ 。
二. ______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2导学案 2 (
南城镇中学八年级 语文 教学案编号: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年 月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第 1 页 共 1 页课题: 22. 《孟子》二章学 习 内 容我的收获【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和《孟子》,积累文言词语,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背诵课文。
2.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辩论,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
3.理解“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学习重点】1.学习运用排比句式进行辩论,品味文章气势恢宏的语言。
2.理解“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学习过程】一、故事导入有一个经典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锅里也煮着水,不同的是,水没煮开,青蛙觉得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青蛙被煮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却死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求答案吧! 二、问题导学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舜( ) 孙叔敖( ) 畎亩( )傅说( ) 鬲( ) 奚( ) 拂士( ) 2.记住文中重点词语的词义。
发: 畎亩: 士: 市: 空乏:行拂乱其所为: 恒过: 而后作: 而后喻: 入: 出: 敌: 3.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 衡于虑: 法家拂士: 4.词类活用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5.一词多义国国恒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去国怀乡拂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死于安乐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6. 把握句中的停顿(1)舜/发于/畎亩之中,傳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七年级下复习导学案(1)
七年级下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复习七下的所有生字词,夯实字词的正确书写,落实词语的理解运用。
2、语文知识(语法)、综合性学习、名著的理解、掌握。
3、古诗文的背诵、默写。
4、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
【学习重点】所有目标教学难点激励学生背书、动脑【课时安排】五个课时第一课时任务:七下的生字词【教学过程】一、独学1、见《堂堂清》第16---18面,强记15分钟。
2、做《堂堂清》第18面“跟踪集训”。
(10分钟)二、对学:对子互批所做“集训”。
(4分钟)三、群学:组内组长主持把各易错字纠出来,听写一遍。
(5分钟)四、展示。
1、抽一组词语(成语接龙)(7分钟)2、各组优秀独学作业展。
(4分钟)第二课时任务:七下文学常识、名著及语文知识(语法)【教学过程】一、独学1、背诵《堂堂清》第19面、第20面。
(强记、巧记15分钟)2、做《堂堂清》第21--22面“跟踪集训。
(10分钟)3、读《堂堂清知识手册》第115面“判断短语类型的技巧“,勾画重点,强记重点。
(5分钟)4、做以下记性的练习。
(10分)词性短语练习题:(1)、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A. 并列:听说读写思想感情光荣而艰巨轻松愉快B. 偏正:新的语法大操场上跟我们学非常激动C. 动宾:复习短语洗热水擦干净送我一首小诗D. 补充:热起来做下去疼得发紫读两遍摆整齐(2)、把下面各词进行分类。
校园繁忙北京积蓄三万豁亮诚实中间哪里瞻仰战场颓唐夜晚二分之一斤朵驾驶那里自己坚固起来大伙政治希望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3)、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征服沙漠为沙漠所并吞变成荒漠非常荒凉B.地中海沿岸自然敌人之一充足的水分西方文明的摇篮C.古代的传说主要作用狂风肆虐垦荒伐木D.特别强烈空气干燥地势平坦风力很强(4)、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应该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A.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B.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C.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D.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5)、选出与“愚公移山”同类结构的一项:(④)①大江两岸②温故知新③学习计划④襟怀坦白(6)、下列句子中用主谓短语作谓语的是()A.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3.b p m f(导学案)(5)
3 b p m f 导学案设计课题 b p m f 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的教学策略,因此,本课导学案设计在教学方法的整体构想上,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有所发现,再引导学生朗读语境歌,帮助学生初步感知b、p、m、f的音、形,然后采用图画与拼读相结合的方法,学习b、p、m、f的相关拼读,降低拼读难度,并结合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课前准备1.拼音大转盘。
(师生)2.带有课文插图的课件、拼音卡片。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检查,巩固旧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单韵母歌。
2.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1.学生拍手齐读单韵母歌:张大嘴巴ɑɑɑ,嘴巴圆圆,水中倒影,牙齿对齐;嘴巴突突;口吹哨子üüü。
2.学生齐读课题。
1.把下列单韵母按顺序排列。
i ɑü e o u二、自主探究,学习声母b、p、m、f(用时:20分钟)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思考:谁在干什么?他们还看到了什么?2.教师出示b、p、m、f字母卡片。
3.教师根据学生认读情况,示范每个声母读法,讲解要领。
4.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四个声母读音。
5.教师出示四个字母卡片,学生认读。
6.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见过的哪些物品与本课新学的四个声母比较像。
7.课件出示儿歌:1.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小明和爸爸正在向山坡上走。
爸爸背着一个大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
山顶上有一尊大佛,山下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做游戏。
2.3~4名学生试读。
3.学生听读,观察老师口形,体会要领。
4.4人一组,组长拿出b、p、m、f拼音卡片,小组其他成员依次认读,有读错的,请他多读几遍。
5.开火车认读四个声母。
6.学生汇报:b像数字6;p像小推车;m像两个山洞;f像拐杖。
7.学生拍手读儿歌。
2.看图,连一连。
pfbm3.说一说。
模式4:七年级下册导学案B(119页)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导学案1、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以及其它证据认同人猿同祖的观点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1、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通过比较猿与人的相似特征以及其它证据认同人猿同祖的观点课前预习: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提出了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趣味导读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按照这本书中的理论,达尔文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是进化而来的。
他曾提出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存在亲缘关系。
当时,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他的观点,因此人们经常进行人类起源的辩论。
最著名的一场辨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之间进行的。
这是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会的一次会议上,人们都想听听主教对“猴子理论”的谴责。
听众大都反对达尔文的观点,但是赫胥黎却支持达尔文的观点,因此主教斯文地问他:“请问这位宣称自己是猴子后裔的先生,您是通过祖父还是通过祖母接受猴子血统的呢?”这时,赫胥黎坚定的说他“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猿猴作为自己的祖先,也不要一个运用自己优厚的天赋和巨大影响,却把嘲讽奚落带进庄严的科学讨论辩论会的人作祖先”。
对于人类起源,你认为达尔文的观点正确吗?收集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一场辩论吧!学习过程: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并且人类也是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化而来的,那么人类是有什么进化而来的呢?一、人、猿同祖1、阅读课本79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将重要知识点在课本上标示出来并记住。
然后默写下列问题:(1)人、猿共同祖的祖先的是。
2、观察与思考(观察第2页图,阅读课本第2——3页,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思考:(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生活的方式有什么?(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3、资料分析:(阅读课本第4页资料)分析:(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的股骨较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新人教新数学七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导学案(表格式)-优质
集体备课导学案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集体备课导学案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5单元课题 5.1.2 垂线(1)课型新授主备学校初审人终审人主备人合作团队课标依据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诵读自主学习温故知新4 1.如图,若∠1=60°,那么∠2=_______、∠3=_______、∠4=_______2.改变上图中∠1的大小,若∠1=90°,请画出这种图形,并求出此时∠2、∠3、∠4的大小。
小组内完成角的表示方法互助释疑1 通过两个例题进一步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151.阅读课本P3的内容,回答上面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知道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2. 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自学探究,然后集体备课导学案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集体备课导学案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5单元课题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课型新授主备学校初审人终审人主备人合作团队课标依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1. 理解三线八角中没有公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教学难点较复杂图形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一起诵读,教师并要求自主学习温故知新31.指出右图中所有的邻补角和对顶角?2. 图中的∠1与∠5,∠3与∠5,∠3与∠6 是邻补角或对顶角吗?互助释疑31、若都不是,请自学课本P6内容后回答它们各是什么关系的角?2、自学的过程请带着这个问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邻补角、对顶角”在识别方法上有什么区别?细心观察探究 出招151.如图(1),将木条a ,b 与木条c 钉在一起,若把它们看成三条直 线则该图可说成“直线 和直线 与直线 相交” 也可以说成“两条直线 , 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构成了小于平角的角共有 个,通常将这种图形称作为“三线八角”。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导学案
《青春萌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2.过程与方法: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生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获得一定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教学难点】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男生与女生是有差异的,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
写一写:现在大家在纸上写出你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看看这些特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心理咨询(多媒体显示情景)情景一小梅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
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吗?我很害怕”情景二一天,大海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不吃。
妈妈和他沟通半天,大海才道出原委:因为自己脸上的一个小疤痕,前桌的女生笑话他是“刀疤”,而这场景恰巧被他所欣赏的女生撞见,大海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议一议:(1)小梅和大海为什么困恼?他们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从情景材料中找(2)你怎样帮助小梅和大海摆脱苦恼?提示:正确看待自己在青春情感萌动;正确看待自己优缺点等(3)在成长过程中,你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吗?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教师讲述:小梅、大海都想在都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步入青春期,我们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就像小梅、大海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岀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课型结构
教学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导学设计
【温故互杳 创设情境】(复习回顾 激情导入)5分钟
批注栏
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大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 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 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引导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 的散文《春》(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3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 的喉咙,唱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4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写嗅觉的:
(2)写听觉的:
4、本文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给每副图加个小标题
难
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的语句,品味语言的妙处: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岀来,嫩嫩的,绿绿的。
2、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的逼着你的眼。
3、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自我完善 课后小结】5分钟
(学生复述知识点,读、说、背、记;教师可以帮助建构知识体系)
【课后反思】
(教师总结课堂得失,并拿出改进措施,导学案完善后上交教务处和教科处。)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预习及三不讲)15分钟
问 题 展 示
1、自觉展示通过查阅资料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迷藏()宝藏()
(2)散步()散在草丛里()
(3)薄烟()薄弱()薄荷()
(4)应和()和解()和面()和稀泥()
3、从下面的文字中分别找出写各种感觉的句子。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图。请你根据这五幅图细心体会,说说它们各自的特色。
(2)、课文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3)、结尾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岀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
这三个比喻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描春
1、写一写。
仿写文末写“春天”的三个比喻句子写“秋天”,突岀秋天的特点;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健壮的 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学生岀示写作结果
【展示反馈 点拨提升】(课前预习及二不讲)5分钟
小 组 展 示
教师点拨
【强化训练拓展延伸】(精讲精练)15分钟
易
仿照事例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情感基调,读准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 背诵全文。
中
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说说课文描绘了哪些春天 的图画,你喜欢那一幅图,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的小标题。
(二)品春
1、寻美句。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
找出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2、赏妙笔。
用句式说话:我喜欢文中“,。"这句话,因为。
3、方法小结
(三)悟春
(1)、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五幅动人的春之
课题
春朱自清
年级
七年级班级
103执教人
蒋朝雍审批意见
学习目标
1、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弓I用的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小 组 交 流 汇 报
(一)读春
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
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记一记。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
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
3、想一想。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画面拟一个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