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头村一个村庄的山水情怀与耕读记忆

合集下载

描写塱头古村落的作文400字

描写塱头古村落的作文400字

描写塱头古村落的作文400字1.塱头古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紧依南粤珠江流域巴江河,村域面积为6.25平方千米。

塱头村立村于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为广府传统村落典型的梳式布局,村内保存了完整的水系,以村前半月塘为核心,集中体现了广府传统村落民居的风水布局理念与典型形态特征。

村内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类型丰富,工艺精湛,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性和连续性,其规模为珠三角地区仅见。

塱头村,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称,领略古村的沧桑变迁与耕读传家传统。

一进村,就能看到这个“升平人瑞”牌坊,据说这是乾隆皇帝御赐给黄门崔氏夫人的。

塱头村的半月塘是典型的传统村落民居的形态特征,以其为核心的村落水系保存完好,集中体现了粤中传统村落民居的风水布局理念。

内部居住街坊整体采用“梳式”布局方式,以一个个纵向的街坊构成。

以村落水系为组织构架,组成了朗头村富于生态特征的聚落空间。

塱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

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

它以古建筑品种多、保存建筑规模大以及文化内涵丰富而著称,是迄今为止,广东保存规模最大的古村落之一,2008年塱头古村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7个古村落之一,2010年被评为广州十大特色街道(村落)塱头村古建筑群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均坐北朝南,布局规整,排列整齐,规模宏大,保存较好。

现村内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青砖建筑有388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34座,炮楼、门楼共5座。

村面建筑以宗祠及书室为主,大多数建于清代,部分建于明代,一般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格局,人字或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工艺较好,其中以友兰公祠和谷诒书室为最。

塱头古村是广东省内保存规模最大的传统广府古村落之一。

建筑颇为岭南特色。

很适合周末带老人、小孩一起玩转,古香古色,穿梭每一条不同特色的古巷子,回忆不同的人生流年,颇有一番收获。

岩头古村十大景点介绍

岩头古村十大景点介绍

岩头古村十大景点介绍岩头古村是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距丽水市区约40公里。

这座古村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是一个被誉为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以下是岩头古村的十大景点介绍。

1. 曲径通幽:岩头古村内有许多小巷,其中曲径通幽是最著名的一条。

这条小巷蜿蜒曲折,两旁是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路两侧是古老的砖木结构建筑,仿佛置身于明清时期的乡村风景中。

2. 五水桥:五水桥是岩头古村的标志性建筑,跨越在小河上,桥身由五个拱洞组成。

这座桥是明代的作品,至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是岩头古村重要的景观之一。

3. 东北门:岩头古村是一个完整的古村落,四周有城墙环抱,有四座城门,其中东北门是最古老的一座。

这座城门建于明代,由石头砌成,是岩头古村的一道壮丽门户。

4. 梅亭:岩头古村内有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梅亭,是古代士人休憩的场所。

梅亭旁有一片梅树林,每到春天梅花盛开时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5. 景德寺:岩头古村内有一座古老的佛寺,名为景德寺。

这座寺庙建于明代,风格独特,是岩头古村的重要宗教建筑。

6. 茶亭:岩头古村是一个以茶文化为特色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古老的茶亭,供游客品茶休息。

在茶亭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岩头古村独特风味的茶叶。

7. 古井:岩头古村有许多古老的水井,这些水井几百年来一直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

古井旁还有传统的水车,可以感受到古代农村的生活场景。

8. 清风坊:岩头古村内有一条商业街名为清风坊,这里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店和小吃摊,游客可以购买到当地的特色纪念品和美食。

9. 杨公堤:杨公堤是岩头古村内的一条石板路,修建于明代。

这条路横跨在田野中,两旁是稻田和古老的民居,可以欣赏到宁静的农村风光。

10. 双凤桥:双凤桥是岩头古村内另一座古老的桥梁,建于清代。

这座桥是石拱桥,桥头两侧有两只由石头雕刻而成的凤凰,非常精美。

总结起来,岩头古村的十大景点包括:曲径通幽、五水桥、东北门、梅亭、景德寺、茶亭、古井、清风坊、杨公堤、双凤桥。

丽水街

丽水街

丽水街,位于温州永嘉岩头村东缘的蓄水堤上,又名丽水长廊。

有句话是“不游岩头丽水街,就不算来过楠溪江”。

作为楠溪江的景点之一,这里显示出古朴之风,一切都是那么的古老与沧桑。

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

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

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

蓄水堤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

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

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太平天国起义时曾遭火焚,近年重修。

丽水街南端是寨墙的南门,门边高阶上有乘风亭。

离亭不到50米,还有一座接官亭(又名花亭),重檐攒顶,朴素庄重。

乘风亭前面有一座跨越丽水湖的石桥,名曰丽水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由48根条石构成,表示岩头属于四十八都。

此桥虽经4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坚固如初。

丽水街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

一湾绿水环绕着水中半岛——琴屿,西端有一座初建于南宋,扩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的塔湖庙,门面朝东,三进两院,后进有楼,楼上供奉卢氏尊神、袁氏娘娘等守护神。

塔湖庙门外有戏台,是栋独立建筑。

塔湖庙风景区包括湖、岛、山、堤、桥、庙、楼、阁、轩、塔、树木花草,内容丰富,景观多变。

它包括岩头村“金山十景”中的八景:长堤春晓、丽桥观荷、清沼观鱼、琴屿流莺、笔峰耸翠、水亭秋月、曲流环碧和塔湖印月。

岩头村的这座园林,寄托着乡村文士们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

丽水街进宦湖边汤山上有文峰塔,又名金氏塔,500年前,这是金姓第八世祖桂林公根据山水地形而建的金山十景之一。

该塔与水亭祠、桂林公(金永朴)书院、文昌阁相呼应,是岩头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后因年代久远而倒塌。

近几年来,文峰塔修复图纸历经多次修改,于2008年7月10日破土重建。

接官亭所谓“接官”,带有向往科举功名的意思。

亭中有对联曰“名师留奇迹,怪匠逗行人”。

因位于岩头丽水街南端荷花池畔又名花亭. 接官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

山水画《楠溪江》的创作经历与体会

山水画《楠溪江》的创作经历与体会


遂 使楠溪 江 成 为 了 山水诗 的摇 篮


因此也 可 以 说楠 溪 江

是融 自然 山 水

人 文景观 于

体 的 田 园 名胜 区
创作 《 溪 江 》 要 以 自然 山 水 与 民 居村落 的有机结 合为 楠
并 参照 历 代表现 江


河 的 山水 画 范本


江 如李唐 的 《 山


《 溪江 》 1 7 8 c 楠
而狮子岩



融 走遍 全 村发现 芙 蓉亭应是 芙 蓉 村 的标志 了 于 是 多角 度拍 了照

、 、
十二 峰

石 桅岩 等景 区的 奇峰峭 壁 移 植

苍坡村始建 于公 元 9 5 5 年 至 今仍 保 留 了 古代 的寨 墙 路 道 古
其 间 作 为 山水 表 现 的 主 体部 分
带 的景



此 次 浙 江 省 重 大 美 术题材创 作 确定本 人

当 地政府
创 作楠溪 江 之 后
为 了 更 深 入 地 了 解 当 地 的地 理 环 境 与 人 文 风 貌 我又一 一来自部 门将 此 地 命名为
楠溪 江



楠溪 江

景点


我想 悠悠 三 百 里

在 2 0 0 8 年 8 月份
写生


、 、



以 区别 于 其 他 江 河 沿 岸 的 景 致 实地 写生

木 祠庙 水 池等 处 处 显 现 着 浓郁 的 古 韵 在 这 里

奉化岩头古村景点介绍

奉化岩头古村景点介绍

奉化岩头古村景点介绍
奉化岩头古村位于中国浙江省奉化市的青山脚下,是一座现存不少的古老村落。

你可以从这里古朴的土墙与瑞沙,那洁白的贴砖石门,错落有致的砖木结构,就可以感受到岩头古村的淳朴之美。

当地人发扬汉族民俗文化,组织节日狂欢、节庆活动,彰显浓浓的乡土气息。

岩头古村有许多实景拍摄地,如斋楼、柴婆婆史家庵、草荘、茶楼等。

这里所见百年老古村,保留着历史古迹。

是欣赏、游览的绝佳去处。

此外,在古村的北边有一座库庞·介山,以七重山楼错落其间,巧夺天工,气势雄伟,有故宫的宏伟,是欣赏古建筑之绝佳去处。

在古村中,你可以尽情享受当地特色美食,比如酸肉卷、煮茄子等等。

这里人也非常友善,会用当地的本土风情告诉你,让你浅尝宁静的乡村生活。

无论是沉浸在古村的历史悠远的文化,亦或是一起走进古村淳朴的文脉,岩头古村都是一处完美自然的度假胜地。

如果您正在找一个逃离尘嚣的地方,奉化的岩头古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岩头古村十大景点介绍

岩头古村十大景点介绍

岩头古村十大景点介绍岩头古村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

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是一处迷人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岩头古村的十大景点介绍。

1.靳尚书衙门靳尚书衙门是岩头古村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古老的官署,建于明代,是村民行政和司法事务的中心。

游客可以欣赏到这座古老建筑的美丽外观和精细的建筑工艺。

2.辛亥革命纪念馆岩头古村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一座辛亥革命纪念馆,展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和文物。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展览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村民的贡献。

3.蒋氏书院蒋氏书院是岩头古村最重要的学府之一,建于清代。

这座古老的建筑群包括多个建筑,如舍堂、厢房和图书馆。

书院保存了许多古籍和碑刻,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的好地方。

4.三堂会三堂会是岩头古村的主要宗祠,是村民祭祀先祖和举行传统仪式的场所。

这座建筑群由东堂、中堂和西堂组成,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装饰。

游客可以参观其中的殿堂,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和雕刻。

5.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在岩头古村生活和创作了一段时间。

岩头古村有一座郑板桥纪念馆,展示了他的作品和生平。

游客可以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

6.民居建筑群岩头古村保存了许多传统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游客可以漫步在狭窄的巷道中,欣赏到精美的木雕、石刻和屋顶装饰。

每座民居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历史背景,是了解古村历史的重要窗口。

7.岩头古井岩头古村周边有多个古井,是村民的主要水源。

这些古井建于古代,仍然保持着完好的状态。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井的精美建筑和周围的风景,感受到古代村落的生活氛围。

8.紫萝岭紫萝岭是一处自然景观,位于岩头古村附近的山区。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奇特的岩石和清澈的溪流,是一处理想的登山和观光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

9.宁友宫宁友宫是岩头古村的一座道观,建于明代,供奉着古代的道教神明。

永嘉岩头美丽乡村建设

永嘉岩头美丽乡村建设

永嘉岩头美丽乡村建设作者:陈丽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4期陈丽(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摘要:永嘉县丽水街承接古长廊,将古朴之风延续,从保护场地的自然肌理,保护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出发,保留现有以居住为主的格局,保持当地居民恬静悠闲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传统古街坊风貌恢复,保留不规则的小路、窄巷、溪流等传统元素,唤起人们对传统生活的怀念与回归。

结合场地的现状情况、自然景观条件、历史文化元素,从以下角度对本工程提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美丽乡村;街景整治1背景永嘉现保存着10多个古村落群,其中"七星八斗"芙蓉村,"金山丽水"岩头村,"文房四宝"苍坡村名闻遐迩。

岩头古镇始建于初唐,历史悠久。

因地处芙蓉三岩之首,故名岩头。

200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岩头提升为"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并纳入楠溪江古镇村落古民居群。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岩头也明确提出将以推进"美丽乡村"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案列本次工程位置位于丽水街,承接永嘉岩头古丽水长廊,为东北方向位置,可谓“不游岩头丽水街,就不算来过楠溪江”。

古丽水长廊为楠溪江的景点之一,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建有该村初具规模的商业街-古长廊、南侧是著名的塔湖庙风景区、岩头村中央街南端还有金永朴创建的水亭祠都各具看点。

一起构筑起这座寄托着乡村文士们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的园林。

2.1延续楠溪江历史文脉,重塑古村落结构与空间布局设计遵循丽水街平面布置特征"依溪水而成街,形如长练玉带"的平面布置手法,将水系挖掘是本次设计的重点。

岩头村以科学的水利设施布局而闻名,水利工程始兴于宋,竣工于明初。

一水多用,灌溉、生活用水、发动水碓、观赏。

具体设计将原本被填埋的地下暗渠采用明沟的处理手法,与古长廊的水体连接,沿路道错落有致,时断时续,形成水意境。

永嘉丽水街导游词_导游词

永嘉丽水街导游词_导游词

永嘉丽水街导游词篇一:永嘉丽水街导游词丽水街,又名丽水长廊,是岩头镇的一个景点。

该景点位于温州永嘉岩头镇东缘的蓄水堤上,又名丽水长廊。

作为楠溪江的景点之一,这里显示出古朴之风,一切都是那么的古老与沧桑。

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

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

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

蓄水堤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

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

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太平天国起义时曾遭火焚,近年重修。

篇二:永嘉丽水街导游词丽水街(又名丽水长廊)位于永嘉县岩头村,距永嘉县城38公里,是岩头村的商业街,起于献义门,长约300米,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间金氏桂林公建设岩头村水利工程时筑成的,本来是一段作拦水坝用的寨墙,宽约4米,因湖中种植荷花,故当地人称之为荷堤。

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

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

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丽水街上每间商店阔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

成列的商1 / 4店前,空出2米~2.5米宽尽是卵石铺成的的道路,路上方是与屋子相连的廊檐,可方便行人避雨;廊檐的外侧设有美人靠,是供游客休闲、观景用的堤外呈弧型的人工湖就是丽水湖。

丽水湖北起献义门,南止于丽水桥,长达300米,宽约21米,西接苇塘,东为长堤。

丽水湖与长堤南端呈弧形,微微向西南弯曲。

顺湖望去,远处芙蓉三崖峭拔高耸,近处是轻盈地凌驾于丽水湖之上的丽水桥与桥头遮天蔽日的古树,俨然是一幅田园山水画卷。

丽水湖的美丽,自古有名,“岩头十八胜景”中正是因为此处“萍水碧漾观鱼栏,柳浪翠泛闻莺廊”的美景而将“长堤春晓”列入其中。

篇三:永嘉丽水街导游词丽水街,位于温州永嘉岩头镇东缘的蓄水堤上,又名丽水长廊。

作为楠溪江的景点之一,这里显示出古朴之风,一切都是那么的古老与沧桑。

魅力岩头村

魅力岩头村

魅力岩头村作者:惠泉来源:《文化交流》2012年第03期穿村而过的清漾大溪 Yantou Village cradles Qingyang Stream.岩头村为奉化市溪口镇辖地,村中文化厚积,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

人文胜迹映衬着山水风光,古韵新貌交汇,今日岩头山乡分外娇丽。

人们在溪口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休闲之后,到距离溪口11公里的岩头村,亲近自然,领略人文,徜徉于江南山水如画的美景中,自会感受不虚此行。

岩头记忆开放的岩头,村委会办公大楼坐落在村口。

楼内各组织机构健全,为民服务设施完善。

岩头新貌和远景规划制作成模型,展示于一楼大厅,一目了然。

村干部毛卫海是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他办公室里备有一本130万字的《毛氏通书》。

他的介绍从贯穿全村的清漾大溪开始,“清漾”之名出自江南毛氏发祥地:浙江江山市清漾村。

那里是毛泽东的祖居地,轮资排辈,岩头毛福梅和毛泽东是同辈人。

清漾毛氏毛仁锵任明州太守,他的孙子毛旭,爱到奉化石门、岩头游历,其后代毛宣义钟情岩头山水。

一天他从溪口策马挥鞭,一路上看远山如黛,到岩头见四周群峰围绕,中流清溪,澄澈见底,溪中有巨岩突兀,岩头地名也许由此而得。

村口的白象山和狮子山由广济桥连接,桥下溪水潺潺。

古人依山傍水营建村落,称许这里“环而不塞”,为藏风纳水之地。

传说岩头先祖毛氏在溪流上加设三座不同的古桥,成为“毛”字的一撇二横,而弯弯清漾之水,成了“毛”字的最后一笔。

在山上远眺,岩头地方形若“毛”字。

清漾溪水曾孕育清一色的毛姓人家,至今已近七百年!清漾大溪畔立有“双街古镇”石碑,以志东西两街。

和古朴的东街不同,临溪的西街多现代建筑。

从白象山麓起,一路上呈现幢幢新居,谈得上“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

老人们在店面前三五成群,闲坐聊天,安度晚年。

在村落的现代建筑中,也有古宅参差其间,一两百年的古建筑,马头墙的三合院、四合院,全村有37幢!西街三份地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故居依旧。

岩头村一个村庄的山水情怀与耕读记忆

岩头村一个村庄的山水情怀与耕读记忆

岩头村一个村庄的山水情怀与耕读记忆岩头村一个村庄的山水情怀与耕读记忆又是一年的夏季,以“避暑、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在浙江省宁波奉化市溪口镇,有一个被誉为研究民国历史的“活化石”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颇受大家欢迎,它就是岩头村。

岩头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畔,距永嘉县城38公里,是岩头镇政府所在地,介于苍坡村和芙蓉村之间,与枫林村隔江相望。

岩头是楠溪江畔数百个古村落中规模最大的村落之一,是唯一以整套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村寨,素有浙南“都江堰”的美称。

本期,我们走进奉化溪口岩头村。

700年前的“上芙蓉”走进岩头,仿佛打开了一部中国宋元以来的历史书:五代开始有人定居、南宋建村、元朝渐成规模、明朝的规划布局、金昭考中进士与刘愈赈灾义举、明末清初商业经济的发展与丽水街的形成、太平天国时期被清兵用火烧毁、1924年金贯真创办溪山第一图书馆、红十三军的历次主要会议特别是策源会议、于金贯真政委的事迹、红十三军雷高升等领导牺牲的“东宗惨案”。

2002年,永嘉县政府根据“文化楠溪江”战略的要求,对东宗祠按过去原样进行重建修复,现该祠被辟为楠溪江乡村水文化馆,人们在此参观,可充分领略岩头古村文化中水的文化。

据永嘉县文物馆工作人员潘浩考证,五代末年,岩头村最早建村,居民多姓金,是金姓族人的聚居地。

建村之初,因与芙蓉村为邻且地势比芙蓉村略高,故称为上芙蓉。

据1981年在岩头古村发掘出土的宋代下山坟山古窑址表明,宋时该地已有百姓聚居,他们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劳动,陶瓷生产已相当发达,产品畅销海内外。

据《岩头金氏宗谱》记载,岩头金氏本姓刘,是汉景帝第八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唐朝大文学家、哲学家、礼部尚书刘禹锡的嫡传裔族。

刘禹锡曾孙刘汝谈因避唐末战乱迁居福建长溪州洋乡。

五代十国后唐清泰元年(934),汝谈仲子刘宝为避王延钧之乱由州洋迁居浙江省永嘉县溪??乡档溪(楠溪江支流之一)西巷(今溪??乡内档村),刘宝为永嘉部分刘金氏的鼻祖。

二年级作文叙事:游岩头村

二年级作文叙事:游岩头村

二年级作文叙事:游岩头村
那天,《东南商报》组织我们少年作家去奉化岩头村采风,听说岩头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怀着憧憬的心情来到了岩头村,只见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一排排青翠的竹子一眼望不到边,清澈的岩溪好象一个小“瀑布”从小水坝上流下来,激起了一片片银白色的水花。

青山、绿水、石桥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毛叔叔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一处被当地保护的旧址毛福梅的故居,这是一座幽深的小院,牌匾上写着“素园”两字,屋顶有五层马头墙。

走进院子,发现里面是典型的三合院,天井前面有照壁,木窗上面精雕细琢。

我站在院子中,猜想着毛福梅的模样以及她童年的故事…… 岩头村至今还保留着好多的古宅,真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啊!看着那些古老的建筑和雄伟的石桥,真让人流连忘返!我多么想再去玩玩“班溪漂流”,去“烟雨古街”的尽头体味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
岩头村处于天台山余脉,至今有600余年历史。

环村皆山,山体多生肖动物形状,有岩溪穿村而过。

岩头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文景观殊胜。

清嘉庆大书法家毛玉佩真迹、摩崖石刻、蒋介石发妻毛福梅故居、毛邦初故居等景观密集,且保存完好,维持着当初的风貌。

岩头村落结构元素丰富而独特,村中大兴桥左右两岸,有保存完整的三合院、四合院,多为明末清初建造的名人故居。

有“古井灵泉”之美誉的大井潭上下二三百米地段曾经盛极一时,商肆连绵,如今这些房子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却更见风华。

民国第一村:奉化岩头村

民国第一村:奉化岩头村

民国第一村:奉化岩头村
民国第一村:奉化岩头村
文|裘国图|邬宏尉夏亦蓟蓝森
【摘要】据毛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三年,毛氏一族开始在奉化溪口岩头村繁衍生息的聚居地,距今已有640多年历史。

因为剡溪支流岩流,由南往北穿村而过,潺潺北流,岩头古称"岩溪"。

村口狮子、白象双山对踞,形成"狮象迎宾"之形胜;村内的三座跨溪古桥,与桥下的岩溪构成硕大的"毛"字;"三桥一毛"的村落格局,恰与岩头毛姓聚族而居的人文相暗合。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
【年(卷),期】2014(000)024
【总页数】2
【关键词】奉化;民国;聚居地;毛氏;洪武;村落
奉化传统村落
据毛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三年,毛氏一族开始在奉化溪口岩头村繁衍生息的聚居地,距今已有640多年历史。

因为剡溪支流岩流,由南往北穿村而过,潺潺北流,岩头古称“岩溪”。

村口狮子、白象双山对踞,形成“狮象迎宾”之形胜;村内的三座跨溪古桥,与桥下的岩溪构成硕大的“毛”字;“三桥一毛”的村落格局,恰与岩头毛姓聚族而居的人文相暗合。

岩头村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明末清初的古建筑,村落格局与风貌基本保留完整。

明代末期至民国时期,岩头筏运发达,是奉化西南山区的一个物资集散地。

如今,村内的东街、西街隔溪相望,古街风貌依然;古苍高耸的封火墙接二连三,随处可见;建筑风格各异的明清民居院落尚有瑞房、廿四间走马楼、三道阊门等30余处之多;遗存至今的还有崇本堂、报本堂、钱潭庙、存善局、筏埠等。

岩头村的初夏作文

岩头村的初夏作文

岩头村的初夏作文岩头村的初夏作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岩头村的初夏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浙南的`温州,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岩头村。

岩头村对面有一条小河,河边还有一座座小小的老屋,一个个屋檐飞龙奇角,很有古代特色。

绕过老屋沿山路走去,爬了山,到了山顶,你可以看到全村的湖光山色。

山上有许多树,微风一过。

树叶飞舞,犹如金银色的蝴蝶给大地点缀上了金银色的光辉。

到了山顶,雾还没有散,轻纱笼罩了山峰,犹如一个害羞的绿姑娘安安静静地站在哪儿。

夜幕降临路灯发出光芒。

马路犹如一条长龙,在灯光的点缀下,在雨水的冲刷下,神龙仰天长啸。

村安静得出奇,安静的连针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见。

雨停了,月亮出来了。

夜月蛙鸣,知了唱歌让人们甜美的进入睡眠。

早晨,小河边有许多垂杨柳,这时河边微风乍起,细浪跳跃,金黄的叶子掉入水中,真似搅起满朝碎金。

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

鱼儿像小精灵一样打起水花,吐出一个个泡泡。

在水中不停地跳跃,给小河增加了许多生机勃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村庄里每一个地方,无不使人观之辄喜,每一处胜景,无不使人流连忘返。

初夏,河水清澈渠波荡漾,青山柳树,野花倒入在水中形成了“日初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入蓝”的江南水乡的胜景。

那让人信以为真的倒影,把村庄的美景都提进在河中。

于是,岩头村上出现了一道道美轮美奂的水景,与岸上乡间路景相映成趣,别提有多美妙了。

目前,永嘉岩头村随着交通的便利,经济在迅速发展。

我喜爱今天的岩头村,更盼望岩头村明天崭新而焕发的容姿。

奉化岩头村:古村里的新气象

奉化岩头村:古村里的新气象

奉化岩头村:古村里的新气象谢霞【摘要】今年端午节,一名在上海做生意的村民回老家溪口镇岩头村探亲,看到家乡巨大的变化兴奋地说:“古村变化真大,这里的生活与城里相差无几。

”岩头村是溪口镇的一个大村,有892户人家,2462人口。

到2007年时,村级经济收入还不足5万元,未摘掉经济薄弱村帽子。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年(卷),期】2012(000)014【总页数】1页(P27-27)【关键词】古村;气象;奉化;2007年;经济薄弱村;经济收入;溪口镇;端午节【作者】谢霞【作者单位】《宁波通讯》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3今年端午节,一名在上海做生意的村民回老家溪口镇岩头村探亲,看到家乡巨大的变化兴奋地说:“古村变化真大,这里的生活与城里相差无几。

”岩头村是溪口镇的一个大村,有892户人家,2462人口。

到2007年时,村级经济收入还不足5万元,未摘掉经济薄弱村帽子。

变化始于2009年。

那一年,新上任的村支书毛卫海看到古村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创建国家3A级景区,并投入巨资修缮了一批民国要人的故居以及古建筑,开发建设了一些新景点,推出旅游服务中心等景区配套设施,使古村不断透露出新气息。

奉化岩头村环村皆山,风光秀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村内文化内涵丰富,特别是以“毛福梅故居”、“毛邦初故居”、“毛思诚故居”为代表的清末民初建筑群蕴含着浓厚的民国文化,被誉为“民国文化第一村”。

如何激活这些旅游资源?岩头村下了不少心思。

2009年起,为深做乡村旅游开发文章,岩头村组织村干部外出取经。

村支书毛卫海邀请宁波市旅游局和市旅游局的相关专家及村民出谋划策,修复了毛福梅、毛思诚、毛邦初等民国名人故居,开发了岩头古村漂流、远眺大佛、石刻长廊等新十景,与狮象迎宾、三桥一毛、古井灵泉等老十景相得益彰。

2010年7月,投资150万元,建造了旅游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制作了各类旅游标识标牌和导览图,新建了游步道。

楠溪江畔古村落——岩头

楠溪江畔古村落——岩头

楠溪江畔古村落——岩头
胡李何
【期刊名称】《风景名胜》
【年(卷),期】1994(000)010
【摘要】岩头村是楠溪江流域最大的村镇,村落始建于五代末年,金姓族人为避战乱由福建长溪(今霞浦县)迁此定居。

当时这里土地广袤,人烟稠密,经济和文化都十分发达。

元明两代,岩头村曾有数度大规模的兴建,完成了全村命脉所系的水利系统和公共建设,一直到今天,这些水利设施和公共建筑依然为村民所用。

位于村中心的塔湖庙风景区也是楠溪江古村落中保存得最好、设计最优美的农村公共园林。

从岩头村的寨门——"仁道门"进村,一眼便可看见巍然耸立的"进士牌楼"。

这是明代岩头人金昭于嘉
【总页数】1页(P18-18)
【作者】胡李何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浙江楠溪江古村落岩头村地理文化解读 [J], 章禾;王凌旭
2.楠溪江古村落咏叹--《楠溪江宗族村落》序 [J], 阮仪三
3.徽州古村落和楠溪江古村落之文化基因 [J], 徐国军
4.基于共生理论的我国古村落保护研究\r——以楠溪江古村落为例 [J], 王怡娜
5.基于共生理论的我国古村落保护研究——以楠溪江古村落为例 [J], 王怡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头漂流记作文600字

岩头漂流记作文600字

岩头漂流记作文600字暑假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大暑这一天。

爸爸妈妈带我去溪口岩头村漂流。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在中来到了岩头村,这小村庄的景色美不胜收,小溪两旁是星星点点非常古老更为的房子,周围绿树成阴,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晰的看见沉在水底的枯叶和沙粒,沿着山路往上走,就到达我们的补给点一一溪口岩头村漂流处。

我们脱下上救生衣戴上防护帽,跨上橡皮艇便出航啦,我一上橡皮艇就不自觉地牢牢抓住艇旁的看很紧张的往前缆线去,一只只千岛湖橡皮艇犹如许许多多的热狗在水上漂泊,时而沉没、时而翻滚、时而转弯。

突然,一个大的下坡出现了,我还来得及喊出声时,橡皮艇就被冲下一个足足数十米多高的下坡,等异构化我们全家反应过来时已都变成“落汤鸡”了,橡皮艇也成了“洗澡盆”装了满满一盆水,全家人正在担心地大叫声之时,橡皮艇又冲上才前面岩石,被反弹回来,转了一个三百六十度,橡皮艇溅起高高的浪花,像无数梨花未央在阳光闪闪发光。

我们就在这有惊无险中继续行驶着,橡皮艇慢慢缓下来,的河水哗啦啦地流淌着宛如一首正在演奏的乐曲,又像在和游客们戏嬉玩耍。

瞧,橡皮艇里的人们,有的在大喊救命,浑身发抖想想早早到达终点;有的在激流勇进,与河水搏斗好象骑士一样;有的还在嘻嘻哈哈地打水仗,饱含了乐观的精神。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历险,在我就意犹未尽时,橡皮艇到达了终点。

在回家的途中,还在回想着漂流时的场景,我想:这漂流不必就像我们平时的生活吗?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勇敢面对的人,有退缩的人,也有乐观的人。

漂流中的一幕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当我们一家就快到漂流终点时,却被大树光秃秃大石头死死地卡住了,我看见别人者顺利地通过之时,我心里催的像油锅上上以的蚂蚁,爸爸却不慌忙地跳到水里使劲推着橡皮艇,可能是由于我和妈妈坐着的原故吧,橡皮艇纹丝不动,爸爸妈妈看出我焦急的样子,就说:“来,咱们一起来推,不要慌,别人能通过我们也能过的。

”我们全家都跌入了水中,一起使劲配合着拉橡皮艇,橡皮艇动了,被我们全家打坏了,我和爷爷欢呼起来,我们橡皮艇又可以奋勇前进了……瞧,这要是像们的生活中生活一样,有困难大家一起努力一起齐心,困难总能战胜的。

游岩头古村作文

游岩头古村作文

今天是2019年8月18号、我们相约乌岩头古村,乌岩头古村里最让我去学习的是俞伯伯,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从15岁徒步93天到山西大同打工,后经我们老乡介绍去新疆种地,34年身价上亿元的俞伯伯返回家乡建设建设。

才有了乌岩头古村,与他的博物馆。

那就来—场说走就走的乌岩头旅行吧!
听说今天还有同学和我一起去,所以我一大早就起来整理起自己的东西。

整理好后,我们就出发了,在路上我看见了一群羊在对这我们“详,详,啡”的叫,像是在说:“早上好! ”在山上一棵棵树都长的十分茂盛。

在道路两边载着高大的竹子,像在欢迎着我们。

在这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不知不觉就到了。

到了乌岩头,我们都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房间,房间的风格很好。

接着我们就去参观了“民俗博物馆”。

博物馆的外观像是一栋老房子,但走进去一看里面有这各式各样的博物。

在很里面有一个巨形的菜刀一定要很多人才能拾起来吧。

旁边还有一个也很大的蒸炉,这蒸炉分为了五部分。

在一个楼梯底下有几辆以前的自行车,看起来已经很老了。

在一间小房子中还有古代时的硬币,比我们现在的硬币大了一点。

在放硬币的小房子中还有用陶瓷做茶壶,感觉只要轻轻的碰一下就碎了。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又来到了书吧。

在一楼一排排的书可多了,我就拿起了一本精精有味的读了起来。

可一到二楼就没有书了,到一个十分帅气的枪和—个大型舞台。

当我们离开时还拍了一张帅气的照片,作为一个纪念。

希望以后还能来到这个乌岩头。

永嘉岩头村季氏族谱

永嘉岩头村季氏族谱

永嘉岩头村季氏族谱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岩头村是一个位于浙江永嘉县的古老村落,这里风景秀丽,人文历史悠久。

而季氏族谱则是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家族谱系,记录了季氏家族的历代传承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永嘉岩头村季氏族谱的故事。

季氏族谱起源于中国古代,以季姓为主要姓氏,记载了季氏家族的祖先、世系和重要事迹。

据传,季氏家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氏,当时的季孙氏是鲁国的贵族,后裔遍布各地,其中就有许多定居在永嘉岩头村。

永嘉岩头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四季如春,风景优美。

季氏族人定居于此,兴建了宅院、田园,传承了家族的血脉和文化。

在岩头村,季氏家族的后代们世代相传,秉承着孝敬祖先、团结一心的传统美德,共同守护着家族的荣耀。

季氏族谱中,记载了很多曾经辉煌的事迹和传奇的人物。

季氏家族中有一位曾经在乡里赫赫有名的宗室季明延。

季明延少年时便嗓音甜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颇得乡亲喜爱。

后来他更是立下汗马功劳,为民造福,被乡亲们誉为仁义之君。

他的事迹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在季氏族谱中,还有一段关于季氏家族与当地居民的感人故事。

相传,在一次大灾难中,岩头村的村民们受到了严重的灾害,房屋倒塌,庄稼被毁。

但是当时的季氏家族得知消息后,毫不迟疑地伸出援手,帮助村民们重建家园,恢复生活。

季氏家族的慷慨行为深深感动了整个村庄,成为当地人们口口相传的佳话。

除了这些传奇的事迹外,季氏族谱中还包含了许多家族成员的详细资料和家谱图谱。

通过翻阅季氏族谱,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季氏家族的世系传承,家族成员的职业、爱好和性格特点。

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让后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也是研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随着时代的变迁,季氏家族在永嘉岩头村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但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家族价值观念和传统美德依然延续至今。

季氏家族的后代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传承着季氏家族的文化遗产,努力为家族和社会做出贡献。

季氏族谱是永嘉岩头村的一部分,是这里人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头村一个村庄的山水情怀与耕读记忆又是一年的夏季,以“避暑、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在浙江省宁波奉化市溪口镇,有一个被誉为研究民国历史的“活化石”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颇受大家欢迎,它就是岩头村。

岩头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畔,距永嘉县城38公里,是岩头镇政府所在地,介于苍坡村和芙蓉村之间,与枫林村隔江相望。

岩头是楠溪江畔数百个古村落中规模最大的村落之一,是唯一以整套水利设施来规划布局的村寨,素有浙南“都江堰”的美称。

本期,我们走进奉化溪口岩头村。

700年前的“上芙蓉”走进岩头,仿佛打开了一部中国宋元以来的历史书:五代开始有人定居、南宋建村、元朝渐成规模、明朝的规划布局、金昭考中进士与刘愈赈灾义举、明末清初商业经济的发展与丽水街的形成、太平天国时期被清兵用火烧毁、1924年金贯真创办溪山第一图书馆、红十三军的历次主要会议特别是策源会议、于金贯真政委的事迹、红十三军雷高升等领导牺牲的“东宗惨案”。

2002年,永嘉县政府根据“文化楠溪江”战略的要求,对东宗祠按过去原样进行重建修复,现该祠被辟为楠溪江乡村水文化馆,人们在此参观,可充分领略岩头古村文化中水的文化。

据永嘉县文物馆工作人员潘浩考证,五代末年,岩头村最早建村,居民多姓金,是金姓族人的聚居地。

建村之初,因与芙蓉村为邻且地势比芙蓉村略高,故称为上芙蓉。

据1981年在岩头古村发掘出土的宋代下山坟山古窑址表明,宋时该地已有百姓聚居,他们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劳动,陶瓷生产已相当发达,产品畅销海内外。

据《岩头金氏宗谱》记载,岩头金氏本姓刘,是汉景帝第八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唐朝大文学家、哲学家、礼部尚书刘禹锡的嫡传裔族。

刘禹锡曾孙刘汝谈因避唐末战乱迁居福建长溪州洋乡。

五代十国后唐清泰元年(934),汝谈仲子刘宝为避王延钧之乱由州洋迁居浙江省永嘉县溪??乡档溪(楠溪江支流之一)西巷(今溪??乡内档村),刘宝为永嘉部分刘金氏的鼻祖。

刘宝有儿子道可,道可有长子允立,次子允当,三子允裕。

允当在吴越为官,因“刘”字与吴越王钱?B 的“?B”字同音,为避王讳,允当便改刘姓为金氏。

允当有维庆、维贺、维赞三子。

允当的第八世孙与兴有安详、安福、安寿三子。

南宋咸淳年间(1265至1274)安详迁居与档溪西巷相距不远的外??,安寿迁居枫林霞岙村,安福迁居上芙蓉。

南宋末年,都城临安(今杭州)陷落后,元兵大举南下。

与岩头相邻的芙蓉村进士陈虞之起兵抗元,率领义士800余名,退守芙蓉三崖,坚持抗元三年整。

后因孤立无援,陈虞之跳崖殉节,士卒全部战死,芙蓉村被元军夷为平地。

战祸还殃及与芙蓉为邻的溪南村,而上芙蓉幸免于难。

刚迁居上芙蓉不久的金氏毕竟是充满生存智慧、善于审时度势的士族世家,为避免战祸株连,遂改“上芙蓉”为“岩头”,意为居“三崖”之首的地方。

这就是“岩头”地名的由来。

金氏本是仕宦人家,迁到岩头后,凭借其文化优势和经营能力并占据最利于生存和发展地段,岩头很快发展成为楠溪江中游最兴旺、最有文化成就的血缘村落,金氏迅速成为当地的望族。

现在的岩头村村落始建于元代延?v年间(1314至1320),于明初竣工完成。

清代属仙居乡四十八都,民国24年(1935)属第九区岩头镇,1949年5月解放时建立岩头镇。

今昔对比岩头村在一村一姓的宗族荣誉至高无上的年代,金氏祖先给后人建设了楠溪江中游规模最宏大、设计最精巧的村落供水系统和公共园林,很多遗迹,留存至今。

岩头古村落布局形态,受古代风水影响较大。

建村之初,岩头古村的祖先们为了求得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子孙发迹,光宗耀祖,使村落与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相得益彰,建成藏龙卧虎之地,由当地名贤桂林公等人,不惜重金邀请风水名家对整个村落从选址到布局等进行堪舆规划,形成溪流分脉环村绕、主街中央街道直对文笔峰的格局。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岩头是楠溪江唯一一座以综合水利设施来布局的古村落。

明世宗嘉靖年间,由八世祖金桂林主持,田村落坐西朝东,所以民居院落都呈东西朝向。

在桂林公的精心规划下,“浚水溪”和“丽水溪”为腰带水,左右因山为屏,依风水定方位,形成南北主要街道、东南因小汤山构成水口园林的村落布局之特色。

同时,并因借村外的“芙蓉三冠”山峰,作为景观山峰,并在主要街道“中央街”所对应的山腰,修筑“文峰塔”;在临池修筑“文昌阁”,如此便能使整个村落得文风兴运、科举功名。

故有“山起西北、水归东南,为天地之势。

左侧青龙得活水,右侧白虎卧凤阙,伏水圆净,靠山之玄武(即琴山),气势不凡。

东向抱水有情,朱雀远引,视野开阔。

更兼依山控水,田园丰饶”之说。

这种村落规划布局的独特匠心,透出岩头古村浓浓的书卷气。

岩头村的正门是北门,称“仁道门”。

门里大街西侧是金氏大宗祠,朝南。

宗祠前为进士牌楼,为明世宗赐给乙丑科进士金昭而建。

牌楼高7.6米,面宽9.9米,通进深2.4米,三间四柱木构建筑。

这座进士牌楼,是楠溪江同类建筑中气派规模最大的一座。

与大宗祠隔街相对的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造的石质谢氏贞节牌坊。

仁道门、大宗祠、贞节坊和进士牌楼形成岩头的礼制中心。

岩头村东门叫“献义门”,有一条街叫“横街”,从献义门向西横过村子。

横街的西段还有两条直街,靠西边一条是浚水街;另一条则是中央街。

这几条街是岩头村的大街,在它们之间有小巷,窄而且直,都指向附近的屿山,被称为“箭”。

从前,在进士街、中央街和浚水街之间,自南到北各有三进两院的大宅7座。

各座中轴间隔为48.3米,箭就是它们之间的夹道。

各街之间相距55米,正好是大宅的总进深。

全村住宅都朝东,这几条街西侧都是大门,东侧都是后门,水渠则靠东侧。

金永朴主持建造的这一片大宅第,规划严正,规模宏大,占了全村一半以上的面积。

清同治元年(1862),因太平军起义和宗族纠纷,被烧毁大量房屋,包括这21幢建筑。

现浚水街、中央街、桂花街、花前街可以见到其中9幢的建筑遗迹。

浚水街所见的6幢,其中线现在成了小巷,院落中的甬道仍较完整。

浚水街下马巷还有一块柱顶石,鼓镜的直径有76厘米。

从献义门原址向南,曾经有一个古朴的乡村茶馆。

据村中老者回忆,曾经这里春阳和煦,三五飘髯老者,手持一柄精光内蕴的紫砂老壶,围着雕花八仙桌,细细品尝新茗,闲谈些桑麻杂事棋经酒道。

透过图案典雅的一排朝南落地长窗,楼下是长长的丽水湖,水面上小小的芰荷刚刚露出尖尖角,苍翠得似精雕细刻的碧玉。

岩头村的山水情怀与耕读理想丽水湖畔傍水修筑了一条丽水街,这是岩头村的一条商业街,建在村落东缘的蓄水堤上,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

成列的商店前,空出2米~2.5米宽的道路。

有屋檐披盖,以利于行人遮阳避雨。

蓄水堤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只许莳花种树与建亭,不准筑屋经商。

到了清代,岩头村长堤成了担盐客的必经之路。

清末之际,长堤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商业街。

置身古街仿佛时光倒流,一切都是古老的,尤其是民国初年的古街,遗韵宛在。

街心灵泉古井又名大井潭,印证着别处难觅的山乡旧景,当年多少过往行人、樵夫商贩直接饮用井水,泉井至今清澈鉴人,可与村口“石泉”媲美。

“石泉”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名震江浙的书法家毛玉佩手书。

而蒋介石饮用灵泉古井水,对此也有赞语:“溪口剡溪水,雪窦飞瀑泉。

要说水哪好,岩头大井潭。

”如今走在丽水街上,路面上随意镶嵌的青色蛮石远看像一片片鱼鳞。

早年,数百米长的丽水街搭建了富有人情味的路廊,临湖水一侧还有简单的栏杆长凳。

在商旅不发达的年代,经常有一队队破衣烂衫的长途行脚夫经过,从雁荡山东面的乐清湾靠一双磨得红光发亮的肩膀,给温州的盐商们挑盐到浙中缙云一带出售。

挑夫们走得累了,便在这丽水街的沿湖长凳上坐坐歇歇,喝一捧清水,咬两口夹着青葱的大饼,美滋滋地抽袋旱烟,眺望这一带青绿的长湖风荷,算是漫漫旅程中难得的享受了。

研究者认为,岩头村的这座园林,寄托着乡村文士们的山水情怀和耕读理想。

村民们生活离不开水,日用水质好坏决定着村民们的生活质量。

岩头村古巷图册供水系统从元代开始建设,最后由桂林公使之完成。

岩头全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引水渠把清澈的山溪水接入村子西北角,再分成几条支渠绕街傍户贯穿村舍民居,最后汇入村子东南部丽水湖等几个人工湖泊。

供水系统和公共园林、实用效果和审美情趣,至此形成相得益彰巧夺天工的组合。

这是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中最成功的引水工程,近500年过去了,至今还为岩头村居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洗涤水源。

汤山东麓的森秀轩,就是桂林公的书斋,在这里,就如楠溪流域的一位乡间文人所记,尽可以“读诵之暇,惟以弹琴栽花为乐,风日晴和则汲泉煮茗,拂席开樽,与二三知己,啸傲于烟霞泉石间,不复知有人世荣辱事”。

为了纪念桂林公创建岩头村的功绩,金氏后人把水亭祠改为祭祀桂林公的专祠。

同时,耕读生活早期作为士的一种理想,起源于隐逸,是儒家“退则独善其身”和道家返回自然相结合的士人生活。

岩头把儒家文化思想融合于村落民居营造之中,30多座古舍中均设蒙馆,同时在宅名中隐含着亲爱和睦、善乐好篱的思想,折射出时世清平、五谷丰登、喜庆有余的意义。

岩头古村以耕读相承,重视发展农业。

北宋早期,岩头一带烟稀少,土地荒凉,金、陈氏衍族以后,先后开垦良田600余亩,农业逐渐兴盛,衣食自足。

《族规》《家训》中明文规定子孙们应“以耕读为业”。

科举时代,堂堂设蒙馆,祠租学田收入用于延师兴学,资助有志者读书应试。

这种耕读理想成了岩头古村人的传统,偏僻闭塞的村落里,文风之盛,科甲成就辉煌,在全国的乡村极为少见。

“诗书美,比户可封;游详之士,指不胜屈”并不是浮夸虚言。

按照儒家的理想,他们进则廊庙,退则山林,当他们处于山林之间的时候,淡泊恬适,精神间却饱含着道家返回自然的思想。

正是正统的儒家和庄老之风的结合,造就了岩头古村人文的特点和双重性格。

折射到建筑上,也同样表现出上层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矛盾共存;返回自然和恬淡。

岩头村的蒋氏记忆水乡以舟楫代步,岩头一带山民则以竹排为舟,往返于临街的清漾大溪。

年逾八旬的毛昭飞先生土生土长在岩头,他对古老的东街记忆犹新,说曾有2家钱庄、3家米店、3家肉店、3家中药店、4家南货店和多家杂货店。

百年前岩头村不过500多户人家,山民一年吃不上几次肉,3家肉店的猪肉由谁买去?毛先生又说,在奉化山乡还没有公路的年代,大堰、万竹等乡村一批批山民,到岩头是他们的出市之地。

三里小街,人头攒动,相比江南水乡周庄、乌镇、?f里,那热闹的场面另有一番山乡古风。

与灵泉古井相邻的毛思诚故居,为古街增加了文化气息。

毛思诚是蒋介石的启蒙老师。

当年他在故居开设私塾,远近闻名。

少年蒋介石在别处数次求学不成,到岩头毛思诚私塾读书,依然是顽皮捣蛋,常常是课桌当舞台,凳子当刀枪。

但经毛思诚的严格管束,教诲熏陶,倒能循师求学。

他是蒋介石最敬重的老师。

三合院的毛思诚故居是幢二层楼,小青瓦盖顶,重檐硬山埂,曾经收藏着民国十五年前的蒋介石44本日记,还有孙中山给蒋介石的一批手令、委任状、亲笔信,达180卷之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