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 法

合集下载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强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线开放课程包括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以及其他形式的在线开放课程。

第三条混合式教学是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四条学校成立慕课推进工作办公室,负责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运行第五条“十三五”期间,学校拟建成100门在线开放课程,并评选3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第六条学校优先支持在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课程建成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建成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具有专业优势和地域特色的课程建成在线开放课程。

第七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运行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

课程负责人应为我校教师,负责组织并带领团队完成课程立项、建设、发布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工作。

学校鼓励以我校教师为主、联合其它高校教师尤其是国际著名大学的优秀教师,合作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在线开放课程。

鼓励青年教师作为助手,协助课程负责人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第八条课程负责人提交《XX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申请书》,经大类教学委员会、学校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填写《XX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任务书》,并开始课程建设。

第九条已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经过学校组织的专家审核认定,在校内完整运行一个教学周期且教学效果良好,由学校至国内外优秀在线开放课程服务平台开放运行。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2.02.11•【文号】教高〔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2.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教高〔2022〕1号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维护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高校用以认定学分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高校要切实履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责任1.高校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本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规范课程选用、教学、评价、督导和学分认定等管理制度,将在线开放课程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同管理、同要求。

2.强化课程选用管理,实行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查、内容审查和质量监督,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符合科学性、适用性要求。

不得选用内容陈旧、服务质量差的在线开放课程。

3.对选用的在线开放课程要配备课程责任教师,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服务与管理,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健全学生违纪行为认定与处理办法。

4.严格考核评价管理,根据课程教学实际,严格学习过程和考试监管,在考试中通过人脸识别、双机位等技术手段强化考试监督。

不得将在线开放课程考试完全交由在线课程平台等第三方负责。

二、高校要加强对在线开放课程教师的管理5.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及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施完整的教学活动,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做好在线服务,确保上线课程质量。

6.选课高校责任教师应当配合在线开放课程主讲教师及教学团队的教学活动,加强学习组织和课业辅导,强化课程考核监督管理。

苏州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管理办法

苏州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管理办法

苏州大学苏大教〔2017〕27号关于印发《苏州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学院(部)、部门、直属单位:《苏州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业经学校2017年第8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苏州大学2017年4月25日苏州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在线开放课程是以全校师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网络共享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主要有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和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两种形式。

其中,MOOC是通过专门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面向全球学习者进行知识传授;SPOC是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在校内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的有效方式,例如开设网络进阶式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等。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贯彻“整体规划、遴选准入、分批建设、同步应用”的原则。

第四条教务部负责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计划;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任务和要求,制订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和质量标准;负责组织和实施项目的申报、遴选、建设、监管、应用、经费管理以及课程的使用授权许可等。

第五条学校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每年立项建设20门左右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通过自建和引进两种方式进行建设。

其主要建设范围是:纳入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适合通过网络传播和开展混合式学习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解决我校联合办学异地授课实际需求,发挥智慧教室功能,决定建设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二条建设目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鼓励各系部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重点建设专业为突破,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

鼓励各系部联合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建设原则立足自主建设。

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采取“系部主体、学院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

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建设任务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1.省级以上重点专业专业核心课;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3.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类课程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精品在线课程,积极参与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

申报条件1.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做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管理与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在线开放课程,是指经学校或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课程,包括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包括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等)。

第二章建设目标与内容第三条通过自主开发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逐步建设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的校级、省级、国家级,分级、分类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

第四条在线开放课程以量大面广的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自主建设一批适合网络传播和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在线开放课程。

鼓励各教学单位之间或教学单位与企事业单位之间通过协同创新、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创业的在线开放课程。

优先支持省级及以上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向在线开放课程转型升级。

第五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实际教学需要为出发点,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

通过课程建设与应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导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在线教学、网络学习、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章组织与管理第六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总体规划、建设计划、质量标准以及课程的使用授权许可。

教务处负责组织和实施课程遴选、建设与管理。

第七条学院(部、中心)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主体,按照要求,组织在线开放课程申报和项目建设,并对课程内容容的学术性和政治导向进行审查。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有力保障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确实提升在线开放课程质量。

根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包括在线课程建设、选用、教师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规范与考试纪律。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三条以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为着力点,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鼓励教师紧跟高等教育的时代发展步伐,主动探索建设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有序推进学校线上教学改革。

第四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应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致。

在线开放课程按校、院两级建设,校级由教务处统筹规划和管理,重点面向受益面广、师资团队雄厚的公共课程组织建设。

院级由学院统筹规划和管理,逐步实现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递进式建设,在线开放课程通过申报教学提质项目进行立项建设并管理。

第五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教师团队应不少于3人。

主讲教师原则上要担任本门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工作两轮以上,由中级职称或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担任。

主讲教师负责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总体工作,包括建设规划、团队分工和工作量分配等。

第六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团队成员在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研究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

积极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并全面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及时更新资源。

第七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应以知识点为基础,合理构建课程结构,课程设计应科学完整。

课程设计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与学新型关系,能够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同时保证知识点之间紧密联系,逻辑清晰,形成完成的知识体系。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 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6 〕698 号)精神,决定建设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二条建设目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鼓励各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

鼓励各学院跨学院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建设原则立足自主建设。

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学院主体、学校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

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建设任务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1.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2. 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3. 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4. 创新创业类课程。

上海财经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 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

上海财经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 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

上海财经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不断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鼓励和支持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建设优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标与任务以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为目标,以通识课、学科共同课和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为重点开展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国家精品课程为代表、上海市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为基础,通过项目立项评审形式建设一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到2020年,建设50门左右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并争取遴选优质课程申报市级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组织与实施学校负责在线开放课程整体规划,指导和组织课程建设和运行。

学院按照学校规划制定学院课程建设计划,向学校申报课程,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团队负责课程建设与应用、资源丰富与管理。

教务处课程与教材建设科负责课程建设,组织课程立项及结项评审,使之符合课程上线标准,教务管理科负责课程上线后运行及工作量的认定等。

教育技术中心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建设与应用(一)申报条件申报课程必须是列入学校课程建设计划的本科课程,原则上要求是通识课、学科共同课和量大面广的专业课(含创新创业课程等)。

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具有创新精神和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同行教师和专家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的好评和认可,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素质优良。

(二)建设要求课程负责人(团队)应立足以往的课程教学实践,充分借鉴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上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在线课程建设方案综合设计,形成较为完善的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施方案,包括:重构课程教学大纲,精心准备素材,围绕所涵盖的基本知识点制作教学视频(每个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基于教学视频设计系列学习任务,提供多媒体资源(电子图书、图片、视频、PPT 等),设计和加强在线或线下主题讨论,通过完整的学习任务管理环节设计、驱动学生系统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办法为维护线上教学秩序,规范线上教学活动,保证线上教学效果,全面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以及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管理职责第一条学校成立以教学副院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为副组长,各二级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工作由教务处负责落实。

第二条开课单位对线上教学课堂管理负主体责任,组织教师和学生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及时掌握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多措并举保障线上教学运行;加强线上教学管理,推进线上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

第三条任课教师对线上教学课堂管理负直接责任,规范课堂秩序,丰富教学手段,夯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深入推动教学改革和课堂革命,及时将优秀的线上教学课程转化为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果。

第四条教务处对线上教学课堂负管理监督责任,统筹规划全校线上教学活动和线上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为线上教学提供质量保障与技术支持,对线上教学全过程进行督导评估及信息反馈,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第二章课程和教师管理第五条开课单位应对线上开放课程的内容实行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查、内容审查和质量监督,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符合科学性、适用性要求。

不得选用内容陈旧、服务质量差的在线开放课程。

对选用的在线开放课程配备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服务与管理,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加强学生违纪行为认定与处理。

第六条各开课单位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线上教学技能培训,使教师掌握方法、提升技能。

开课单位组织、指导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平台功能,制定适合本课程的线上教学方案。

第七条任课教师课前充分准备,将学习资料发布到教学平台,及时通知学生预习;制定应急备用教学方案并在开课前告知学生,以确保在教学平台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仍能顺畅开展线上教学活动。

高等职业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

高等职业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结合学院课程建设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建设任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立足学院实际情况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开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院网络教学平台,于2007年开始建设和使用,2015年12月升级到9.1版本,并集成移动客户端(支持主流手机操作系统)。

2009年学院出台了《关于印发学院网络课程建设方案(试行稿)的通知》(教字[2009]1号)并启动了网络课程的建设活动,建设了一批既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又可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优秀网络课程。

2014年按照《XX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院字[2013]20号)的要求,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立项建设了六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按照《XX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校企合作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改革,促进全院课程建设水平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立项建设和评审通过了63门校企合作优质核心课程(其中2014年通过38门,2015年通过25门)。

依托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将原网络课程进行建设、转型和提升,以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各系(院)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优质校企合作课程为先导,建设适合网络在线学习和教学效果好、内容质量高的在线开放课程。

积极探索在线开放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而推进我院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XXXX大学在线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XXXX大学在线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XXXX大学在线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顺应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鼓励教师开展基于在线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文件及《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学校鼓励课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示范性强、适合网络传播与学习的传统优质课程和近年来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建设成为在线开放课程,并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运行,将我校优质教育资源推向社会、服务社会。

笫三条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我校已建成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深化设计教学大纲,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保障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所指的在线课程,包括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S,简称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简称sPOC)及其他形式的在线课程。

第五条学校依托教务处组织开展在线课程规划、建设与日常管理工作,会同学校教学发展中心、在线教育中心、教育技术中心一起进行课程设计、制作、运行及翻转课程教学等培训工作。

第二章课程规划与建设第六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优先支持有良好教学效果和基础的课程,鼓励能代表我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水平、代表我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教育教学水平、能够展现世界一流大学师资水平与教学效果、在业界影响广泛的课程优先建设成为在线开放课程。

第七条申请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导向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合网络传播,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第八条学校每年以立项形式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

(完整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完整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6〕698号)精神,决定建设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二条建设目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鼓励各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

鼓励各学院跨学院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建设原则立足自主建设。

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学院主体、学校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

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建设任务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SPOC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3.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4.创新创业类课程。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和有关文件精神,为规范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方式方法改,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在线开放课程包括经学校审核通过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11PrivateOnlineCourses,即SPOC)以及其它形式的在线开放课程。

未经学校审核通过的课程,不得以“XX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名义开展教学和宣传。

第三条组织机构(一)教务处负责组织制定政策文件,组织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协调专家组等工作。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下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办公室(以下简称推进办),具体负责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专家组负责研究与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政策、课程建设规划、遴选评价标准,负责项目的评审、检查、验收、上线审核、指导学院等工作。

第四条学校鼓励学院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重塑课程结构,改教学内容,建设一批以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课程。

第五条学校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创新创业教育课等本科课程建成在线开放课程。

第六条课程立项后应严格按照进度安排,参照《XX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文件,坚持高标准进行课程建设。

课程内容导向正确,弘扬核心价值观。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水平。

无危国安、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

课程资源应包括课程介绍、负责人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视频、演示文稿、教学课件、课程公告、测验和作业、考试等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以及满足学校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的参考资料。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慕课建设与应用指南》,结合学校实际,以加强学校专业、专业群建设,促进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为做好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第一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范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程,均可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

已取得校级立项的课程不得重复申报立项。

第二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分类1.资助建设类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己立项建设的校级以上品牌(培育)专业、专业群项目中,列入建设规划的精品课程;(2)经立项评审认定,建设基础良好,己取得较突出建设成果的课程;(3)同一批次立项建设课程中,资助建设类课程占比约60%。

2.自筹建设类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他获得立项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第三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立项与建设1 .立项基础(1)课程具备一定的前期建设基础,已在专业课程平台开设一个学期以上,课程知识点/技能点配套视频资源不少于30个(总时长2150分钟),每个知识点/技能点至少配套一个教学课件,课程配套试卷库2套。

资源与试卷库建设标准参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标准》执行。

(2)课程建设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课程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能够及时更新与完善课程内容。

2 .申报立项(1)立项工作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上一批次课程完成结项验收工作后,组织下一批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申报工作。

(2)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按照下列程序申报:①填写《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申请表》;②学院组织初审后,报教务处审查;③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评审,确定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外国语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及建设标准

外国语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及建设标准

外国语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推进我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共享,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在线开放课程,包括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简称MOOC)、小型私有化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和其他形式的在线课程。

第二章课程建设与管理第三条我校自建在线开放课程主要依托“XX外国语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或“XX外国语大学BlackBoard平台”进行建设和开放,学校鼓励教师依托国内外一流在线课程平台进行课程建设与运用。

第四条MOOC课程主要定位于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适合网络传播和线上教学的优质课程。

SPOC课程主要定位于专业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中适合于“线上”与“线下”授课结合的课程。

第五条学校以立项的方式组织推进校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充分体现外语院校特色和优势;同时积极引进校外优秀在线开放课程资源,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供师生使用。

校外课程引入校内开课,需经教务处组织专家论证审核。

第六条课程立项工作采取自主申报与定项邀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由教师或教学团队提出申请,各院系择优,报学校评审。

对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彰显我校特色的优质课程,学校可定向邀约相关课程团队参与立项建设。

第七条申报与立项流程为:教师或教学团队填写《XX外国语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提交院系;院系对符合立项要求的课程择优,意识形态较强和涉及主权、安全、民族、宗教的在线开放课程须经院系政联席会审核;学校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各院系的课程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公布立项。

第八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课程负责人在课程建设期内应积极开展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并适时向教学单位、教务处报送课程建设进展情况。

(完整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完整版)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 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 划( 2011-2020 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 2015 〕3 号)和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 2016 〕698 号)精神,决定建设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二条 建设目标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 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 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 开放课程。

鼓励各学院跨学院或跨专业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 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线 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三条 建设原则立足自主建设。

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取“学院主体、 学校支持” 的方式, 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 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

坚持应用驱动、 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 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 建设任务每年建设 5-10 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MOOC 和校内 SPOC 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 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课程类型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 实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 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鼓励各学 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 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教学效果好的在线 实现课程和1.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2. 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3. 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4. 创新创业类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 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 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 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 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 程的互认。课程的初始学分由推荐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 方协议的基础上,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学分设置标准自行认定学 分。
2.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 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 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 的短视频模块集。知识点覆盖面达到课程定位的要求,教学内容适合学 习者认知特征,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实用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强,融知 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 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等教育 质量,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 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 〔2015〕3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6〕698号)精神,决定建设我校精品 在线开放课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六条 申报程序
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程序为:个人申请,学院审核推荐,学校组织专 家评审立项。
第七条 建设方式
课程建设采取先建设后认定的方式,建设期为两年。学校为立项建 设的课程提供建设经费支持,课程录制方式不限。课程负责教师应根据 教学实际情况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完善,保障上线课程教学质 量。在线开放课程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第五章 质量管理和奖励措施
第十五条 质量管理
学校将通过考核、验收、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我校在线 开放课程的建设、在线运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和综 合评价。通过监督和管理课程的运行、维护和更新,实现常态化、安全 化运行,促进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对未按规定完成校级建设的课程,取消立项资格,追回已拨付建设 经费的50%,并停止资助剩余经费,课程负责人一年内不得申报教学类 项目。获得省级立项的课程在教育厅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建设,除对课程 负责人予以警告外还将对课程负责人所在学院通报批评,课程负责人两 年内不得申报教学类项目。
第十四条 工作量计算
我校自建专业课程上线教学,前两学年该课程工作量按照传统课堂 教学的两倍核算,以后的工作量核算与传统课堂教学一致。自建素质通 识教育课程上线教学,前两学年该课程工作量核算与传统课堂教学一 致,以后的工作量核算按照传统课堂教学1/2核算。
校外引进的专业课程上线教学工作量按照传统课堂教学1/2核算。 素质通识教育课程上线教学,工作量按照传统课堂教学1/3核算。
第三条 建设原则
立足自主建设。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经 验,采取“学院主体、学校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技 术资源,实现课程和平台的多种形式应用与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 教育制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课程运行与管理。立项课程需在我校MOOC平台上运行,提供授课视 频以及各种文字形式的教学资源,并建设网上授课所需的所有资源,能 够开展在线学习、作业、考试、答疑和讨论等。
二、课程视频制作规范
(一)视频内容
1.屏幕图像的构图合理,画面主体突出。人像及肢体动作以及配合讲授 选用的板书、画板、教具实物、模型和实验设备等均不能超出镜头所及 范围。
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 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 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3.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 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 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 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 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内容应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隐私权、商业秘 密及其他合法权益的情形;保证课堂内容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及违反 国家法律规范的问题(附件:河南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2.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所申报课程应 具有三学期及以上教学实践。相同课程的教师建议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申 报,并确定一名课程负责人。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河南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附件
河南师范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课程理念与目标定位。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热情与资源共 享的意识。了解网络教学规律、学生的网络学习与认知规律、MOOC 碎片化交互式学习课程的特性,在教学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的深度融合。了解该课程主要学习群体的需求,有明确的课程学习目 标。
第二章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第二条 建设目标
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 和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 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 相结合转变,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鼓励各学院发挥学 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 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 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鼓励各学院跨学院或跨专业 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 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在 线教学资源,研究使用手段,开展实际应用。
第十条 授课形式
上线教学时,采用线上视频学习+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 式,专业课程原则上课堂教学时间不得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素质通 识教育课程以学生线上自学为主,见面课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1学 时。
第十一条 成绩认定
课程成绩由在线学习成绩、见面课及期末考试成绩等组成;期末考 试可以采用在线考试或线下考试的方式。各部分成绩构成比例由任课教 师在开课前确定并向学生公布。
第九条 上线流程
校级及以上立项的在线开放课程可纳入培养方案中,授课教师可申 请上线教学。上线申请工作应在学生选课前完成,在课程所开设的学院 及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可在下学期内开展教学活动。开课教师需在开课 申请时提交见面课授课安排,见面课安排如有改动需及时通知学生并上 报教务处;课程上线教学首节课必须为见面课,告知学生授课计划、联 系方式,以及成绩考核办法等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 课程引进
教务处发布下学期校外引进课程清单,学院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学 院按要求将选择课程及课程负责教师信息上报教务处。课程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师负 责有关见面课、线下辅导、考试等工作。校外引进课程上线管理与校内 自建课程相同。
校外引进课程学分由开课学院确定并上报教务处审核,原则上应与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该课程学分一致。
第四章 在线开放课程经费管理和工作量计算
第十三条 经费管理
学校负责课程的建设经费,校级立项的课程每门课程建设经费5万 元,获得省级立项的课程每门课程建设经费再追加5万元。经费使用分 两次资助,前期资助立项课程建设经费的70%,课程通过中期检查,拨 付剩余的30%建设经费。经费支出主要包括课程制作过程中所需的视频 录制、编辑、后期合成,购买图书资料、音像资料、软件,动画制作, 场景搭建等费用。
4.使用资料、图片、外景实拍、实验和表演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应符合 教学内容要求,与讲授内容联系紧密,手段选用恰当。
应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建设学习资源,课程资源应力求丰富多 样,合理使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各类 素材,有效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分析、探究等方面的优势,方便学 生进行拓展学习。
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 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 效果。
4.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 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 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 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 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 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第四条 建设任务
每年建设5-10门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和校内SPOC为代 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类 型主要包括: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
2.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
3.有特色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4.创新创业类课程。
通过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遴选一批精品在线课程,积极参与 省级及以上在线开放课程评价认定。
2.演播室使用的背景采用彩色喷绘或电脑虚拟、实景等背景。建议采用 彩色喷绘背景。背景的颜色、图案不易过多,应保持静态,画面应简 洁、明快,有利于营造课堂气氛。
3.授课视频中主讲教师应姿势端正,衣着整洁大方,避免穿细条纹、细
格子、密点的衣服。主讲教师目光应与摄像头平视,教态大方、语言流 畅、语速适中、肢体语言适度,不应较长时间仰视或俯视。主讲教师应 使用普通话,用语规范,语言表述清晰,流畅、简洁,避免重复性口头 语,语速较平时课堂授课稍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