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论文.doc
《2024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范文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其高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等优势,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概述循环经济,又称为循环型经济或生态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原则,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行动准则,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其核心在于将传统经济模式中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动,以此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缺乏全面、科学的评估体系,无法对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和监督。
二是缺乏关键技术支撑,一些关键的回收技术和再利用技术尚待突破。
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四是公众参与度不高,缺乏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措施:(一)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估体系,包括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以此为依据对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同时,通过定期发布评估报告,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二)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突破回收技术和再利用技术的瓶颈。
同时,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政策工具,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活动。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
(四)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旨在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该模式基于“废物即资源”的理念,通过循环和重复利用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实施方案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旨在呼吁全社会重视并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指通过改变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构建循环闭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废弃物数量,并通过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1.资源循环利用:通过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方式,达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2.协同发展:以产业链为纽带,采用信息共享、合作开发、共同管理等方式,实现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
3.减少浪费:通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担,实现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1.生产过程类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有害物质排放,建设环保工厂。
2.产品设计类以产品设计为导向,通过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3.回收利用类设立回收体系,推广资源共享,建立废弃物再利用机制,达到减少废弃物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四、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应用2009年,中国提出了“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多个领域在实施循环经济,如节能减排、绿色物流、农业循环经济等。
一方面,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如优惠政策、环境税收等,扶植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民间组织和企业方面也加大了循环经济的投入,通过合作、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五、结论循环经济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将逐渐成为未来经济模式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加入到循环经济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6篇
循环经济发展论文6篇第一篇: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河南省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GDP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基本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2012年达到5638.6万吨。
作为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省的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增长质量显著提高。
2012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667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54.83亿元。
依托优越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河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生加工基地,初步建成门类比价齐全的工业体系。
以传统产业型、资源开发性工业为主的模式,、决定了较高的能源消费。
2012年河南省能源消费量再创新高,达到23647万吨标煤。
同时河南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2012年河南省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13.74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到15250.4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127.59万吨。
河南省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是当前束缚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今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循环经济发展,全国范围内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早已启动,河南省整体也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省份。
国家也将从多个方面对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给予有力支持。
所以,河南省应利用这次契机,将循环经济的观念渗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形成河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河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上是资源型、初加工型和原材料工业展主导地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也即由传统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的转变。
农村循环经济论文
农村循环经济论文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必要性(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造福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它是通过将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并以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为基本原则。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必要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资源相对匮乏的形势,若要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逐渐增多。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推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形势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湖南、安徽等农业省长期以来因一些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资源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化肥、农药、重金属对地表水污染等影响,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同时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长治久安,对打造“三个强省”及构建和谐美好和富强安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资源节约与循环能解决农业大省农村贫困的紧迫问题安徽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根据201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98元,低于全国8896元的平均水平,安徽省的农民居民纯收入排在第20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收入水平。
安徽省农业人口较多,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农民在省内就业难,据统计,201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9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外出打工,而非在本地就业。
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论文论文报告:一、介绍可持续发展中的循环经济理念二、循环经济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三、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政策与措施四、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与启示五、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可持续发展中的循环经济理念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与日俱增。
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向着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经济的一个巨大的瓶颈。
因此,良性循环、减少污染和资源的节约成为了最好的解决之道,循环经济从而应运而生。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减少和合理利用资源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的一种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循环经济模式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经济模式,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生产全要素理论,生产过程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评价,能源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以及行为约束等。
生产全要素理论是循环经济应用的基础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全要素进行管理,即生产要素、配置要素等有效综合利用,将被淘汰的生产要素加工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生产过程设计是循环经济的操作性。
在生产全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的生产过程设计方案,使工厂设备和铺地布置有机衔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量消耗,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产品设计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优化产品设计,实现金属铁器、运输工具集成再利用。
同时,公司需要建立高效的回收系统,在公司及采购部门之间保持沟通,确保所有材料和零件碾压后可以满足产品制造标准。
环境评价是安排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法,是影响循环经济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
环境评价应该考虑到生产为主要需求、环境为重点保障。
环评要根据物品的特殊性质、利用材料的可能性和回收的设备资源来进行的,因此设计联系人通讯起始时间、密切配合,保证循环经济效果。
能源资源管理要点如下:为降低物质能源消耗,节约可再生资源。
依据消费需求、可再生资源可重复利用性的情况,选择经济使用条件最优、环境影响最小的能源或可再生资源。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 -[优秀范文5篇]》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当今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各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
什么是循环经济,怎样发展循环经济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并为之努力探索的问题。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建立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环境友好型可持续的理想经济模式。
从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过去的企业采用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生产模式,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大大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和谐。
而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它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循环经济观。
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它要求我们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就要改变观念,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新的发展观要求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民主法制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
循环经济研究论文7篇第一篇:循环经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一)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在制度引导与工程示范中不断优化我国的循环经济激励约束机制是以市场优化配置为基础,以政策引导为重点,以工程示范为抓手,依据不同循环经济主体,建立多种激励手段和约束举措并存的循环经济机制框架。
首先,我国出台多种经济引导政策,借助行政手段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引导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财税金融、集约土地、节能环保、技术支撑、人才引进及社会宣传等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和国际合作,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建立统计评价体系。
发布多项循环经济相关国家标准,出台地方具体量化的循环经济指标。
2013年1月我国出台《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同时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及相关配套单项法规,借助于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推动环境治理。
通过专门立法或政府政令等多种政策形式强制推行或鼓励绿色政府采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
二是推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机制,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是否达标来考核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国有企业负责人。
三是通过财税手段引导绿色生产、低碳消费。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资源税改革试点,制定了鼓励生产和购买使用节能设备、绿色产品等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环保收费政策。
出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1]推动和资助企业清洁生产、技改资金等向循环经济项目倾斜,通过税收减免和推动水电价等资源产品改革等方式扶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四是以不同主体差异化发展作为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前提,提高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准入,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在源头设计、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污染治理、“三废”循环利用等方面都出台相应的经济鼓励措施和制约机制,推动企业间、产业间能源资源梯级利用。
其次,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开展示范试点。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倒逼下加紧循环经济建设,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重点支持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项目、能力建设、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及推广应用等。
2024年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论文
2024年循环经济法制建设论文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重要性1.1 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经济形态,它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其核心在于通过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经济模式,建立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系统。
1.2 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随着全球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短缺压力,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应对全球资源环境挑战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2.1 法规制度的缺失与不足虽然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法规制度缺失和不足的问题。
一些关键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循环经济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同时,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监管机制也有待加强。
2.2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需要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来推动其发展。
通过加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可以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同时,也有助于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路径与措施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包括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等。
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避免出现法规冲突和重复。
3.2 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除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外,还需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监管机制,加强对循环经济活动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和处罚。
3.3 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研究循环经济的论文.doc
研究循环经济的论文循环经济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
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第一篇:金融循环经济支持研究一、国外有关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尽管国外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
但是截止到目前,尚未出现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大都是从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主要侧重于循环经济投融资体制等方面,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环境金融理论、赤道原则理论和绿色金融理论等。
(一)环境金融理论环境金融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源自于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针对环境产业融资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藤川信二(shinjifukukawa)(1992)指出,日本构建一系列税收激励和融资机制及法律法规,鼓励本国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循环经济的项目。
a.l.bovenberg(1997)分析了利用循环经济的环境税赋转移手段来加速经济发展的相关手段。
josesalazar(1998)认为环境金融就是作为环境产业和金融业的中间人,通过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具体化差异,来达到在实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种族多样性方面的金融创新作用。
ericcowan(1999)认为环境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学科就是环境金融,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发展环境经济所需的货币性资金。
l.reijinders(2000)提出了适合于稳态经济系统、稳定的生态资金链的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系列策略。
sonialabatt和rodneyr.white(2002)提出环境金融的概念。
他们认为环境金融为了不断的提高环境质量,为了转移环境风险而设计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及其创新,其主要研究开发成功的环境金融产品,并形成比较合理的产品结构,以获得不断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资金的目的,并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层次的制度性安排。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论文发展循环经济论文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论文发展循环经济论文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1】矿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循环经济提出的背景与基本特征“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过去那种高强度开采、高资源能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被反省,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上的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等都是有限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或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绿色消费,应该被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可,美国、日本、欧洲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当前,学界大多认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有2个:一是生态学,二是经济学。
“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既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涉及广泛的大文化现象,即广义的生态文化现象,既是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传统经济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开环式、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高开采、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其结果是极大地破坏和浪费了自然资源,一方面导致资源快速消耗殆尽,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大量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是以可持续循环发展理论为基础,由传统的“开环式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反馈式、闭环式循环过程,是一种最大化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互相和谐,在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研究循环经济论文循环经济论文
研究循环经济论文循环经济论文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第一篇:循环经济管理学研究一循环经济及其对我国现代管理学发展提出的要求(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再生的过程当中实现经济的增长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人类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必须要融合进自然界物质能量的闭路循环的过程当中去。
遵循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再生的规律,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
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不同于以往的能量和物质单向流动的路径的。
循环经济主要是由自然界当中的资源转化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产品,同时将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污染物和排放物转化成下一个生产经营周期所需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料。
这便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过程。
(二)循环经济对我国管理学提出的新要求首先,循环经济要求我国的管理学界提供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转型具有帮助意义的理论工具。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单纯依赖要素的大量追加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特征。
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并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这就成为了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在转型的过程当中,企业经济发展的效率要保证,而且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调整,而平衡这两者的关系,便对企业管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需要现代管理学家将自然环境因素囊括到自身的研究对象当中去。
循环经济要实现物质资料的闭路循环,需要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转换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技术环节和运营过程。
这要求现代管理理论突破以往以经济效益或人的行为为研究范畴的传统模式。
最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推广和普及速度应当有所差别,这是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平衡的现状所决定的。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试析论文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试析论文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述(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种新的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
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利用”为原则发展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以期建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的生态型社会经济系统。
(二)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源头控制,旨在源头减少投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量,坚持生产和资源节约并重,实现资源和污染物排放的源削减。
在生产领域,减量化原则常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材、节约资源及节约土地,所生产产品的体积小型化和轻型化,并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以及产品功能增大化,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在消费领域,减量化原则要求改变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推崇政府绿色采购、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使用一次性用品。
再使用原则,属于过程控制,目的是提高产品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防止物品过早的成为废物。
在生产领域,要求按照生态设计的理念来设计使用标准尺寸的零部件,以便于维修和升级替换,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消费领域,提倡消费者购买耐用的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强调通过强化服务等手段,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而减少废弃。
再循环利用原则是循环经济运行应遵循的第三原则,属于终端控制,目的是使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将其再加工为可重新使用的原材料或产品,使其重新返回到生产和消费领域。
循环经济论文
实施循环经济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知识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寻求新的增长模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强势竞争中,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众多国企的必然选择。
尤其在资源和能源消耗非常集中的钢铁行业,发展规模持续增长,资源约束全面增强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更为更要。
作为全国10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及国务院确定的520户重点扶持的国有企业之一,通钢集团公司在坚持把钢铁主业做精做强的过程中,坚持把节能降耗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列入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生产工艺的优化、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先进生产线的引进,使资源和能源得到了有效利用,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背景和原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是以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是缓解资源和能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钢集团公司始建于1958年,经过47年的建设和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攀升,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通钢集团公司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提出了以“机制灵活、结构优化、管理高效、形象美好、文明富裕”为内涵的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强盛通钢目标。
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探索论文.doc
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探索论文现阶段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处在了开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再次说明,详细地阐述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开展现状以及现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管理过程等。
只有全面地掌握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内涵以及相应的外延内容,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开展方向,有效地为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模式的开展提供建议。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以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代表,直到1990年,英国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著作《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第一次只用“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循环经济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了这一经济概念,同时给予了我国的相关定义。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那么,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根本特征,以防止、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应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开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开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2.1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明确了其开展阶段,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从提出的背景来分析,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和国外的并不一样。
在我国,循环经济管理提出的主要背景有两个,第一个是由于我国物资匮乏,物资开展陷入了瓶颈;第二个是由于我国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
在这两个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循环经济管理模式。
让循环经济管理模式进一步符合我国的特色国情,将循环经济管理的开展归纳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开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当中去。
第一,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不应该也不能完全抄袭西方国家的循环经济管理模式,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防止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迈向极端;其次,我国的循环经济管理应该同我国的社会开展相适应,分阶段地进行开展和应用。
工业循环经济.doc-
工业循环经济.doc1、工业循环经济论文丁业循坏经济与企业管理小论文一*、前言部分在当今潮流下,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皮革制品行外受人青睐。
无论是服装、鞋帽,还是家居、办公,乃至交通T具,皮革制品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并以其优良的特性和美观的外形,成为高雅与品质的象征。
然而,这些高档生活用品的原料制作过程却很简单造成一些环境问题。
我国制革工业在近十几年的长期进展中,已经成为世界制革工业人国,屮国皮革产区集中,以浙江为主,而浙江又以嘉兴为主。
但是我国制革技术水平和企业生产规模距国外先进国家有较人的差距,长期以來一玄存在着原料利用率低、单位制革耗水量人等问题。
随着制革企业和皮革产量的快速增长,制革工业污染量不断增加,现有的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制革工业进展的需求,制革T业血临的环境问题2、日益突出,采纳先进、清洁的制革工艺和高效、资源化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已成为制革工业进展的当务之急。
二、主体部分UNEP于1996年对清洁生产做岀了较具体的定义,清洁生产(CleanerProduction)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坏境战略持续M用丁•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屮,以增加生态效益、削减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要求对产品和T艺持续不断地改良,以到达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日的,是人类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么一。
清洁生产强调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获取,到生产、销售和最终消费,实现全过程污染预防,其方式主要是通过原材料、产品替代、丁艺重新设计、效率改良等方法对污染产生的源头进行削减,而不是在污染产生之后再进行治理。
清洁生产不应看作是强加给企业的3、一种约束而应看作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其思想应贯彻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
鉴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增添,清洁产品市场日益扩人,有关环保的政策和法律愈来愈严格,清洁生产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开拓潜在市场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循环经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10302600001 唐兵引语——当今时代,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关系到世界发展的重要问题。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已不能适应,取而代之的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要求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中国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经之路。
目录——一、中国循环经济实施的背景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概况三、地区循环经济运用实例及分析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前景展望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一、中国循环经济实施的背景当今中国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1、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资源利用水平低据近几年调查显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5,人均耕地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经过多年的开采,也面临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矿产资源总回采率、单位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世界先进水平。
2、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大我国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纺织、农产品加工等资源消耗高的产业占全部工业的80%以上。
重工业对资源的大需求量导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
不断扩大的重工业生产规模与紧张的资源供给产生尖锐矛盾。
3、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的过度消耗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许多重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导致水质量和空气质量变差,对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如今中国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成为困扰中国城市的主要问题。
由于空气和水已经被污染,中国的GDP为此损失了8%-15%。
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大力开展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活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型转到追求科技进步、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轨道上来。
所以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应推行发展循环经济。
二、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概况从国家相关政策确立上看,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确定了环境保护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
“九五”计划期间,我们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当中,“十一五”期间,出台了循环经济法,以及相关的很多环境保护法规,到现在开始执行的“十二五”规划,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重点国家建设项目。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12个约束性指标中有7个是资源环境类指标,并且首次新增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等2个指标,比“十一五”规划更加细化、更加明确。
这表明中国政府未来五年推进节能减排的决心更大、力度更强了,也彰显了“十二五”规划的“绿色发展”理念。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会上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有别于西方绿色和平组织那种过分强调回归自然的形式。
我们的方针是“环境为体、经济为用”。
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也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环境。
在不断完善的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加以各地政府的实地实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
一些地区运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地区循环经济运用实例及分析1、江苏省苏州市:吃垃圾吐黄金的同和矿业资料:苏州有许多IT企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电子废弃物,不处理会造成污染,处理又会增加企业成本。
为此,高新区于2003年专门引进日本屈指可数的有色金属企业之一——日本同和矿业,成立了苏州同和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回收贵金属,解决电子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问题,这也是第一家参与中国废物处理等综合环保业务的日资企业。
同和矿业的湿式工厂竣工投产后,现在每月可以从电镀废液和旧线路板、CPU等电子废品中提炼出20公斤纯度为99.9%%的黄金,黄金再生处理采用的湿式处理法,即先对表面含金的高品位电子废弃物和废镀液用氰化物剥离,对其它高品位电子废弃物用王水溶解,然后对溶有金的剥离液和溶解液进行电解、精炼、还原处理等一系列工艺,最终形成金块。
而剩余的剥离、溶解残渣则成为铜原料,提供给冶铜企业。
分析:同和矿业通过将废弃的金属电子产品回收,再运用金属提纯工艺将有用的金属提取再作为生产的原材料。
这种“原料—产品—原料”的模式符合循环经济的原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
这样既重复利用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同时也产生了经济效益。
透过这一事例,我们看到,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同和矿业的成功事例作为榜样也鼓励了我国更多工业企业自主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优化改革生产工艺。
将更多有用资源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有效缓解我国的资源压力。
2、广西省贵港市:根木头“吃干榨尽”资料:贵港市这些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企业如何串联起来形成循环产业?贵港市林业局局长李兴南描述了一根木材在贵港的“经历”:“首先,木料从本地和周边拉到贵港市进行交易,再来到初级加工厂加工成胶合板、旋切板等板材,然后销售给外地的企业加工成家具等,剩余边角料可加工成中高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其他的刨花和回收的粉尘等废料将重新回炉,利用热能来压制板材。
这样,一根木头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就接近了100%。
”走进贵港市恒源木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仓库里整齐堆放着大量从周边木材加工厂回收来的边角余料和枝丫柴。
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已建成年产5万立方米的生产线,包括木头粉尘都全部回收利用。
今年1-10月,完成产量4.5万立方米,产值近5000万元,产品的产销率达到了98%。
”近年来,贵港市依托恒运通中纤板有限公司、金田木业有限公司的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大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在发展中纤板、胶合板、刨花板等基础上,重点扶持上档次、上规模的集装箱板、木地板、高档家具等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木质资源就地加工转化率逐年提高,贵港市桉树木材收购价全区最高。
分析:针对我国森林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状况,广西省贵港市采取将一根木头吃干榨净的生产方式,将多项林业相关企业整合联系起来形成一条连续的生产线。
首先就在生产源头——输入端充分考虑节省资源、提高单位生产产品对资源的利用率、预防和减少废物的产生。
这样,在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
广西省贵港市作为在我国运用循环经济的领头羊,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我们看到,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投入,并且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废弃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
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要从根本上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则可通过将相关企业进行整合,形成连续的生产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也能减少环境负载的污染。
3、甘肃省瓮安县:工艺创新,节约能源资料:瓮安县雍阳水泥厂使用了就近的磷渣与煤矸石,代替部分粘土和石灰石,收到了提高熟料强度,增加混合材掺入量,降低烧成煤耗,降低生产成本等技术经济效益,同时保护了环境。
按生料中加入7%的磷渣,10%的煤矸石计算,每单台生产线耗15万t生料计,每年可节约标煤2000t,节约石灰石9000余t,节约粘土12000t。
分析:我国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而重工业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很强。
而且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不可估量。
甘肃省瓮安县雍阳水泥厂通过将生产原材料进行改良,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量。
有效地缓解了资源的短缺问题,也削弱了重工业对环境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理念作为指导,对我国工业的生产模式进行改良,可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前景展望通过上面三个实例的分析,我们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1、缓解当前资源紧缺2、有效减轻环境污染3、提高了经济效益4、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的观念观,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我国在正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中,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们还需面临诸多挑战。
从长远看,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并主动地实施它。
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强化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方兴未艾,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规划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以形成后发优势。
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上至各级政府、各大企业,下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