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新工艺新选.

合集下载

转轮浓缩技术分析-20150228

转轮浓缩技术分析-20150228

转轮浓缩技术分析1. 技术简介VOCs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一种净化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治理要求,而且也不经济。

利用不同单元治理技术的优势,采用组合治理工艺,不仅可以满足排放要求,而且可以降低净化设备的运行费用。

因此,在有机废气治理中,采用两种或多种净化技术的组合工艺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就是针对低浓度VOCs的治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与焚烧技术(催化燃烧或高温焚烧)或冷凝技术进行组合,形成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焚烧技术”和“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冷凝回收技术”。

低浓度、大风量的VOCs排放在目前我国的有机废气污染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吸附浓缩技术是低浓度废气治理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从一些大型和较大型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吸附浓缩-催化燃烧集成技术所占比例最大,占到全部项目数量的50%以上。

之前主要采用的是“固定床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近十多年来在我国的工业VOCs净化中占有主导地位,但经过多年来的运行实践,该工艺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1)之前主要采用活性炭材料(蜂窝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作为吸附剂,而活性炭材料在采用热气流再生时的安全性较差,当再生热气流的温度达到100℃以上时,吸附床容易着火。

2)采用热气流吹扫再生活性炭,因为再生温度低,当脱附周期完成后部分高沸点化合物不能彻底脱附,会在活性炭床层中积累而使其吸附能力下降。

由于存在安全性问题,通常的再生温度不能超过120℃。

因此对于沸点高于120℃的有机物,如三甲苯等则不能利用该工艺进行净化。

3)通常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当废气湿度较高(超过60%)时,对有机物的净化能力将会迅速下降,在处理高湿度的废气时床层的净化效率较低。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吸附浓缩工艺中,国外主要采用疏水型蜂窝分子筛(蜂窝沸石)作为吸附剂,移动式的沸石转轮作为吸附装置。

与“固定床吸附浓缩+催化燃烧装置”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1)采用沸石作为吸附剂,安全性能好,采用热气流再生时不易发生着火现象;2)采用沸石作为吸附剂,再生温度可以提高,适用于从低沸点到高沸点各种VOCs的净化;3)设备阻力低,运行成本低;4)吸附后尾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稳定,便于控制;5)设备体积和占地面积小。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处理家具厂喷漆废气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处理家具厂喷漆废气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处理家具厂喷漆废气家具制造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喷漆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减少喷漆废气对环境的影响,许多家具厂开始采用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和RTO处理技术来净化废气。

本文将介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和RTO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家具厂喷漆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一、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它通过沸石转轮吸附剂将喷漆废气中的VOCs吸附并浓缩,然后再进行热解吸,将VOCs脱附并回收利用。

下面是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的工作原理:1. 吸附浓缩阶段:当喷漆废气通过沸石转轮吸附装置时,VOCs会被沸石转轮吸附剂吸附并在其表面发生物理吸附,这样可以将废气中的VOCs有效去除,达到净化的效果。

2. 脱附再生阶段:当吸附剂饱和后,通过加热的方式对吸附剂进行再生,使其脱附吸附的VOCs。

然后通过冷却再生气对再生后的VOCs进行冷凝和回收利用。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通过吸附和脱附的循环过程,实现了喷漆废气中VOCs的有效去除和回收利用,达到了净化废气的目的。

该技术在家具厂喷漆废气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RTO处理技术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氧化处理技术,它通过高温氧化反应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下面是RTO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1. 燃烧阶段:当喷漆废气进入RTO处理设备后,通过加热方式使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达到燃烧温度,同时在高温氧化反应的作用下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2. 再生阶段:当一个燃烧室中的燃料燃尽后,将氧化剂切换至另外一个燃烧室,同时将燃烧室中的余热用于预热新鲜废气,达到节能高效的再生作用。

RTO处理技术通过高温氧化反应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彻底分解,使废气得到净化。

该技术在家具厂喷漆废气处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沸石转轮吸附+rto催化燃烧_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沸石转轮吸附+rto催化燃烧_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沸石转轮吸附+rto催化燃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介绍沸石转轮吸附和RTO催化燃烧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优势。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工业废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寻找高效、低能耗和环保的废气处理方法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

沸石转轮吸附和RTO催化燃烧技术作为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的背景和目标进行概述。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介绍沸石转轮吸附技术,包括其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特点与优势。

第三部分将详细描述RTO催化燃烧技术,包括其工艺概述、催化剂选择与设计以及燃烧效率与排放控制等方面内容。

第四部分将重点讨论沸石转轮吸附和RTO催化燃烧的联合应用,包括协同处理原理与机制、效果评价与案例分析以及可行性分析及前景展望。

最后,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论部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沸石转轮吸附和RTO催化燃烧这两种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优势,并探讨它们联合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对沸石转轮吸附和RTO催化燃烧技术原理、工艺以及效果进行全面剖析,旨在提供更多关于废气处理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为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有望通过本文推动沸石转轮吸附和RTO催化燃烧技术在实践中得到更广泛而有效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净化工业废气、改善环境质量。

2. 沸石转轮吸附2.1 工作原理沸石转轮吸附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吸附技术,基于沸石这种多孔材料对有机气体的吸附特性。

该技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吸附和解吸的特点,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实现废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沸石转轮吸附装置主要由沸石转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

当废气通过装置时,沸石转轮会旋转使得部分沸石进入废气接触区域,有机污染物会被沸石表面的微孔结构所吸附。

随后,废气中干净的部分会继续流向下一个处理区域。

当已经饱和的沙子部分进入加热区域时,通过升高温度使其脱附并恢复活性。

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治理VOCs废气

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治理VOCs废气

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治理VOCs废气一、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在大气中易挥发的有机物质,包括多种工业废气、油漆、油墨、粘合剂、溶剂、清洁剂等。

VOCs污染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人民的健康,因此治理VOCs废气污染已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目前,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作为治理VOCs废气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原理1. 沸石浓缩转轮工艺沸石浓缩转轮是一种通过物理吸附-脱附原理进行废气治理的技术手段。

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废气在沸石转轮上经过吸附、浓缩,然后将排放出减少了VOCs浓度的废气。

这一过程可连续进行,直至废气中的VOCs被大部分去除。

2. 催化氧化工艺催化氧化是通过引入催化剂,将VOCs废气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催化氧化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控制氧化反应的温度、氧气浓度和气体停留时间。

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就是将沸石浓缩转轮和催化氧化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浓缩+吸附和催化氧化的双重作用,对VOCs废气进行有效治理。

三、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的特点1. 高效性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能够有效去除VOCs废气中的有机物质,使废气排放达标。

相比其他治理技术,其去除效率更高、更稳定。

2. 节能环保与传统的热氧化技术相比,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不需要额外供热设备,节约能源消耗,同时氧化反应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无二次污染。

3. 使用寿命长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中的吸附剂和催化剂均可多次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降低了治理成本。

4. 适用范围广该工艺可适用于多种VOCs废气治理,包括有机溶剂废气、挥发性有机废气、印染废气等。

四、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的应用1. 印染行业沸石浓缩转轮-催化氧化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印染行业的VOCs废气治理。

RC+RTO技术在半导体行业VOCs的治理与应用

RC+RTO技术在半导体行业VOCs的治理与应用

生,由于其高且稳 定 的 处 理 效 率 特 点,使 他 成 为 环 保
2 治理说明
行吸附浓缩,调 节 转 轮 的 转 速 为 3. 5 R / H, 废 气 中 的
洁净气体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另外一股洁净空气
2. 1 工况说明
在脱附风机的作用下,首先是对转轮的冷却区进行降
上海某光电子企业的废气来源于阵列工序车间,
环 境 工 程
784Leabharlann 2020 年第 38 卷增刊
的吸附剂快速失 去 活 性,由 于 废 气 的 风 量 相 当 大,浓
度又不高,直接以焚烧的方法运行成本相当高。 而废
气的组成中又含有沸点高、低差异大的化学品,例如:
IPA、Acetone、MEA、 HMDS、 DMSO、 PGME 等, 造 成 处
对 VOCs 的排放 制 定 了 较 为 严 格 的 排 放 标 准,并 且 相
适的处理系统。
互约定,逐年递减降低其排放量,尤其在半导体微电子
一般而言,半导体微电子行业的工艺废气大都具
行业,结合其特殊的工艺环节,每年的 VOCs 排放量不
有大 风 量 ( > 30000 m 3 / h ) 及 低 浓 度 ( < 500 ppm 以
理,自投入 使 用 一 年 半 以 来,整 套 系 统 运 行 良 好 且 稳
致其运维费用 高。 5) 采 用 RTO 技 术,相 比 较 传 统 的
定,表 1 的检测结果表明,VOCs 出口浓度 < 15 mg / m 3 ,
的热回收效率( ≥95% ) 、较低的运维成本低。
合排放标 准 ( 上 海 市 非 甲 烷 总 烃 浓 度 ≤ 70 mg / m 3 ) 。
流技术的废气治理设施对半导体微电子行业的 VOCs 排 气 进 行 综 合 整 治。 结 合 实 际 的 运 行 结 果,表 明 该 系 统 不 仅 可

沸石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

沸石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

----------------------------------------------------------------------------------------------------------------------------------------------------------------设计单位:江苏山淼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沸石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简单.高效.经济.)江苏山淼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盐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机挥发性物质VOCs大量产生,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极大的威胁,VOCs的末端治理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现有单一末端治理技术基础上,对适合于大风量、低浓度VOCs 的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组合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具体论述。

通过不同末端治理技术的对比,发现单一末端治理技术难以有效实现VOCs的减排控制,而组合末端治理技术具有净化率高、投资成本少、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其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技术已经取得广泛应用,其他新兴组合技术还有待研究与创新。

本工作指出了我国VOCs末端治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咨询了解:l8O-5l55-B2221VOCs简介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2Pa、常压下沸点在50~260°C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固体或液体,是----------------------------------------------------------------------------------------------------------------------------------------------------------------普遍存在且组成复杂的一类有机污染物的统称。

沸石转轮吸附+rto催化燃烧工作原理

沸石转轮吸附+rto催化燃烧工作原理

沸石转轮吸附+rto催化燃烧工作原理
沸石转轮吸附+rto催化燃烧技术是一种高效处理废气的工艺,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沸石转轮吸附和RTO催化燃烧。

沸石转轮吸附是一种物理吸附工艺,通过将废气通入沸石储存器中,利用沸石的微孔结构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

随着时间的推移,沸石中的吸附物达到饱和后,需要进行再生。

将热空气通过沸石转轮中的另一侧,使吸附物释放,同时产生高温废气。

RTO催化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工艺,将废气通入RTO燃烧器中,高温废气通过RTO催化燃烧器,与预先加入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将废气中残留的有机物和VOCs彻底分解为CO2和H2O。

催化剂的存在可
以加速反应速度和提高反应效率。

沸石转轮吸附和RTO催化燃烧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工艺,但它们的结合可以实现高效处理废气的目的。

沸石吸附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和VOCs,而RTO催化燃烧可以将残留的有机物和VOCs彻底分解,达到零排放的效果。

- 1 -。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原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原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技术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是一种废气处理技术,通过利用沸石材料对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浓缩,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而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是一种通过高温氧化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技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首先介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原理,包括其定义、背景以及基本原理;接着详细阐述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的工作过程和关键技术参数;之后介绍RTO技术,包括其概述、应用领域以及在废气处理中的作用机制;然后对沸石转轮吸附浓缩与RTO组合应用进行优势分析,包括两种技术单独应用的限制和不足之处,以及二者组合应用的协同效果与优势;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讨论沸石转轮吸附浓缩与RTO组合应用在某废气处理项目中的应用效果;最后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技术在废气处理领域中的原理、工作过程和关键技术参数,并分析该组合应用的优势以及对废气处理技术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对这两种技术的概述和解释,希望能够加深对废气处理领域相关技术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原理:2.1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的定义和背景: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是一种新型的气体分离和富集技术,主要用于处理废气中低浓度有机物。

该技术结合了沸石吸附和旋转式设备的优势,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将其浓缩至较高浓度,以便进行后续处理或回收利用。

2.2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的基本原理:沸石是一种多孔材料,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控的孔径大小。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装置通常由多个旋转式圆盘组成,在这些圆盘上涂覆了沸石材料。

当废气通过装置时,其中的有机物会被沸石表面的活性位点吸附固定下来。

在工作过程中,装置会不断旋转使得不同位置上的载气盘进入不同阶段。

广州怡森环保沸石转轮+RCO催化燃烧技术

广州怡森环保沸石转轮+RCO催化燃烧技术

⼴州怡森环保沸⽯转轮+RCO催化燃烧技术为了保护⼤⽓坏境,控制VOCs排放⾄重要,国家也意识到了治理VOCs的重要性,针对VOCs治理专项技术,其中沸⽯转轮浓缩+RCO就是将多种废⽓通过沸⽯转轮进⾏浓缩,同时催化燃烧的⼀种新技术⽅案。

⼴州怡森环保是集设计、⽣产、安装、销售的国家级⾼新技术企业,是VOCs(有机挥发物)、粉尘及漆雾净化治理装置⽣产集成商,主要服务于飞机制造维修、汽车制造、造船、钢结构、集装箱、⼿机⽣产、家具制造、包装、印刷、制鞋、涂料等领域。

下⾯怡森⼩编讲解⼀下沸⽯转轮+RCO⼯作原理:1、该技术是利⽤沸⽯吸附的⾯积和不同的温度下分⼦间的作⽤下,经燃烧后分解VOCs 进⾏设计。

2、在低温的状态下,⼤风量的系统风机把车间内的VOCs经过过滤器过滤⼤颗粒物质,再经过沸⽯分⼦筛转轮吸附,通过沸⽯转轮吸附过的废⽓可直接排放。

3、当吸附有⼤量的VOCs经过沸⽯转轮的⾼温脱附区时,⼩风量的加热空⽓将沸⽯转轮上的VOCs分⼦脱附转换成⾼浓度废⽓,利⽤脱附风机把废⽓送⼊RTO催化燃烧室内,进⾏燃烧处理,分解后的废⽓变为洁净空⽓,通过烟囱直接排放。

⼯艺流程:废⽓过滤床沸⽯转轮系统风机烟囱风帽达标排放RCO CO2 + H2O4、在此过程中,电控系统严格控制催化燃烧热量,当超过设定值时,加热器停⽌动作,当低于设定加热值时,系统控制⾃动开启加热,反复循环。

5、沸⽯是⼀种晶体结构的矿⽯,⽽我们⽤的沸⽯分⼦筛就是沸⽯的化合物,沸⽯转轮分为三个区:吸附区、脱附区、冷却区,每⼀个区都是由耐热、耐腐蚀的密封材料分隔开来,沸⽯转轮可以在各个区域内连续运转,同时进⾏吸附和脱附冷却。

6、RCO催化系统模式中,进出风⼝⽓动蝶阀运⾏动作:F1阀开启F2阀关闭、F4开启F3关闭,四个⽓动阀门转换时间为3分钟⼀换(如图上F1进F4出开启,3分钟后,F1F4阀关闭,F2进F3出开启)7、蓄热时间⼀般设置为6H,蓄温温度调为280度,转轮进⼝设置100度,转轮出⼝设置温度为130度,以上为⼀般状态下设置;如特殊情况下:蓄温温度调为320度。

【新工艺】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

【新工艺】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

VOCs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一种净化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治理要求,且不经济。

利用不同单元治理技术的优势,采用组合治理工艺,不仅可满足排放要求,而且可降低净化设备的运行费用.因此,在有机废气治理中,采用两种或多种净化技术的组合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

沸石转轮浓缩技术就是针对低浓度VOCs的治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与催化燃烧或高温焚烧进行组合,形成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焚烧技术。

技术研究现状蜂窝转轮吸附+催化燃烧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吸附装置是用分子筛、活性碳纤维或含碳材料制备的瓦楞型纸板组装起来的蜂窝转轮,吸附与脱附气流的流向相反,两个过程同时进行。

这种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我国引进和仿制,但由于吸附元件(蜂窝转轮)以及系统关键部位连接技术都不过关,吸附与脱附的窜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设备性能不稳定,因此国内应用较少,一直未能得到推广.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设计了固定床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该系统是将吸附材料装填在固定床中,再将吸附床与催化燃烧装置组合成净化处理系统。

该工艺系统的原理与上述蜂窝转轮吸附+催化燃烧技术基本相同,但由于单件吸附床的吸附与脱附再生过程分开进行,在操作上克服了蜂窝转轮净化系统吸、脱附易串气的缺点。

经不断改进,系统配置更加合理,净化效率高,运行节能效果显著,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工艺系统非常适合处理大气体量、低浓度的VOCs废气,其单套系统的废气处理量可以从几千m3/h到十几万m3/h。

该技术是我国真正自主创新的VOCs废气治理工艺,自1989年首次在国内推广,到目前已有数百套该类系统与装置在使用。

已经成为国内工业VOCs废气治理的主流产品之一,并预计在未来仍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利用催化燃烧法进行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已普遍应用于汽车喷涂、磁带制造和飞机零部件喷涂等。

催化燃烧技术将挥发出来的大量有机溶剂充分燃烧。

凹版印刷油墨废气治理沸石转轮+催化燃烧CO技术方案

凹版印刷油墨废气治理沸石转轮+催化燃烧CO技术方案

XXXX有限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废气治理技术方案环保达人百度ID:jakejion目录一、基础信息资料 (2)1.1 项目概况 (2)1.2 生产现状 (2)1.3 污染物排放标准 (3)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5)2.1 设计依据 (5)2.2 设计原则 (6)三、系统工艺设计说明 (7)3.1系统设计说明 (7)3.2主要设备技术说明 (8)3.2.1干式过滤器 (8)3.2.2 沸石转轮装置 (10)3.2.3 催化燃烧系统 (12)四、主要设备参数及供货范围 (15)4.1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5)4.2主要备品备件清单 (16)五、运行成本分析 (17)六、项目实施计划 (18)七、质量保证措施 (20)八、售后服务承诺及措施 (23)九、客户培训服务措施 (26)一、基础信息资料1.1 项目概况XXXX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的专业印钞油墨制造企业,隶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作为一家将“用色彩和品质守护真实”作为使命的高新技术企业,XXXX有限公司成立13年来,专注于印钞油墨和防伪油墨两个细分领域,为钞票、证件、证券、票据以及政府与企业的重要文件和产品提供保护。

因厂内废气处理设施老旧,需要将原设施进行升级改造:(1)通过末端治理实现VOCs无组织废气转有组织废气的达标处理;(2)减少无组织逸散,提高生产现场作业环境,促进员工职业健康。

我方根据现场踏勘及客户的提资设计一套技术方案供客户评审及决策。

1.2 生产现状(1)生产工况资料(2)废气浓度根据前期检测和跟踪,废气浓度设计为300mg/m3。

废气组分:正十二烷(60~70%)、十一烷(10~15%)、二甲苯(5%)、甲基异丁基甲酮(3%)、甲苯、丙酮、己烷、庚烷、乙醇。

(3)废气治理设施安装位置VOC设备放置在风冷热泵机组东侧,可用位置为18×9m,高度不限。

两柱之间距离6米,排风机管道可以缩短。

需要评估建筑物承重和抗震能力。

1.3 污染物排放标准(1)有组织排放按照上海市地方标准《涂料、油墨及其类似产品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881-2015)以及客户相关要求进行设计;(2)废气处理效率大于95%,以进、出口浓度和风量折算的去除质量计;(3)运行要求:做到无人值守,只需巡检就好,因此要做好信号传输和自动化的设计。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处理家具厂喷漆废气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处理家具厂喷漆废气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处理家具厂喷漆废气【摘要】这篇文章探讨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与RTO处理废气技术在家具厂喷漆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和RTO处理废气技术的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两者联合处理废气的优势。

实验部分描述了实验方法与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论部分强调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联合处理技术在家具厂喷漆废气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旨在提高家具厂喷漆废气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技术改进和环保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处理、家具厂、喷漆废气、联合处理、优势、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应用前景、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家具厂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喷漆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传统的废气处理方法存在着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废气处理技术。

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与RTO技术相结合,联合处理家具厂喷漆废气具有较大的优势。

该联合处理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有害气体,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成本。

研究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联合处理技术在家具厂喷漆废气治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和RTO联合处理技术在家具厂喷漆废气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验证该技术组合对家具厂喷漆废气的处理效率和能耗情况,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还希望探讨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相关行业的废气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和RTO处理技术的原理和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该技术组合提供理论基础。

最终目的是实现家具厂喷漆废气的高效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和竞争力。

2. 正文2.1 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介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废气处理技术,其通过利用沸石吸附剂将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到表面上,从而实现气体组分的分离和浓缩。

纳博科 沸石转轮 吸附浓缩

纳博科 沸石转轮 吸附浓缩

纳博科沸石转轮吸附浓缩
纳博科(Nabokov)是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较高的物理吸附性能。

它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大量微孔和介孔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和存储气体、液体和溶液中的分子。

沸石转轮是一种吸附浓缩技术,利用沸石吸附剂对气体或液体中的目标成分进行吸附,然后通过旋转转轮将吸附剂带到另一个区域进行脱附和浓缩。

这种技术通常应用于气体分离和液体分离过程中。

纳博科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结合了纳博科吸附材料和沸石转轮技术的优势,能够实现高效的吸附和浓缩过程。

其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吸附:纳博科吸附剂在吸附列上暴露在待处理的气体或液
体中,目标成分的分子被吸附剂表面的微孔和介孔结构吸附。

吸附会导致吸附剂中的目标成分浓度增加。

2.转轮旋转:转轮开始旋转,将含有吸附剂的区域转移到另
一个区域,通常是一个较低温的区域。

3.脱附:在另一个区域,温度升高,使吸附剂中吸附的分子
从吸附剂上解吸和脱附。

脱附过程会导致目标成分的浓度进一步增加。

4.浓缩:脱附后的气体或液体中的目标成分浓度更高,可以
进一步进行后续处理,例如分离、回收或浓缩等。

纳博科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在气体分离、气体净化、液体浓
缩和溶剂回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它具有高效、可持续和环保的特点,能够实现目标成分的高效分离和浓缩。

化工行业三废治理的新技术有哪些

化工行业三废治理的新技术有哪些

化工行业三废治理的新技术有哪些化工行业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化工行业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来治理“三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化工行业“三废”治理的新技术。

一、废气治理新技术1、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沸石转轮吸附浓缩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废气处理技术。

沸石具有多孔结构,能够大量吸附废气中的有机成分。

转轮则不断旋转,实现吸附、脱附和再生的循环过程。

经过吸附浓缩后的废气,浓度大大提高,后续处理所需的能量和成本大大降低。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

2、蓄热式焚烧技术(RTO)RTO 技术通过高温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其核心是一个装有陶瓷蓄热体的燃烧室,废气通过时被加热,热量被蓄热体吸收储存,然后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废气,从而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RTO 技术对有机废气的去除率通常在 95%以上,具有处理效率高、热回收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3、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通过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其中的高能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与废气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该技术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尤其是对于一些难以用常规方法处理的恶臭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有较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的处理效果可能会受到废气成分、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废水治理新技术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这些技术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废水中的污染物与水分离。

例如,反渗透膜能够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使废水得到深度净化。

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膜的成本较高,容易受到污染和堵塞,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

2、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主要包括芬顿氧化、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等。

这些技术通过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沸石分子筛转轮VOC治理

沸石分子筛转轮VOC治理

沸石分子筛转轮吸附浓缩+热氧化VOC处理工艺介绍发布时间: 2015-06-29 15:04 点击次数: 1817新环保法规的颁布,对VOC有机废气的排放限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越来越多的风量大、浓度低、组分的复杂的VOC 净化处理项目面临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大的困境。

因此,吸附浓缩+热氧化组合式VOC处理工艺适用于解决此类VOC净化。

相对于蜂窝活性炭的吸附浓缩,沸石分子筛转轮拥有诸多优势,比如安全因素、连续运行、脱附后浓度波动较小等特点,沸石分子筛转轮越来越多的成为此类项目的主流处理工艺和处理设备。

沸石分子筛转轮吸附浓缩哦+催化燃烧废气处理系统是利用吸附-脱附-浓缩三项连续变温的吸、脱附程序,使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浓缩为高浓度、小流量的浓缩气体。

其装置特性适合处理大流量、低浓度、含多种有机成分的废气。

沸石分子筛转轮吸附的密封系统分为处理区域和再生区域,吸附转轮缓慢旋转,以保证整个吸附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废气通过转轮的处理区域时,其中的废气成分被转轮中的吸附剂所吸附,转轮逐渐趋向饱和,处理废气被净化而排空。

同时,在再生区域,高温空气穿过吸附饱和的转轮,使转轮中已吸附的废气被脱附并由高温空气带走,从而恢复了转轮的吸附能力,达到连续去除VOCs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废气浓度,便于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高温脱附热风(~220℃)来自于催化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烟气。

脱附产生的浓缩废气在进入催化床之前,与高温烟气首先在换热器单元进行换热,预热脱附废气并进入催化床。

脱附气体在催化床内升至300℃,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有机成分被氧化成无毒无害的CO2和H2O,并放出热量。

形成的烟气(<650℃)在排出时与进气进行换热后,直接排入烟囱或者分流用作脱附热风。

吸附转轮缓慢旋转的连续工作,能很好地适应连续操作和间断操作工况。

沸石分子筛转轮吸附浓缩哦+催化燃烧废气处理系统净化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运行出现问题时系统自动报警、关机,便于管理,节省人力,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沸石转轮+蓄热式催化燃烧rco工艺方案

沸石转轮+蓄热式催化燃烧rco工艺方案

沸石转轮+蓄热式催化燃烧RCO工艺方案
如何将沸石转轮+蓄热式催化燃烧RCO工艺应用于废气治理中。

下面是可能的方案:
1. 设计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工艺:含有VOCs的废气进入预处理过滤器去除大颗粒杂质后,进入沸石转轮进行吸附,将VOCs吸附在沸石上,净化后的气体从转轮另一侧排出。

随着转轮转动,吸附VOCs的沸石逐渐被带入脱附区,在脱附区受到高温气流的作用,VOCs被脱附出来,形成高温、高浓度的VOCs气体。

2. 将脱附后的高温、高浓度VOCs气体引入RCO催化燃烧装置进行处理。

RCO工艺是一种利用贵金属催化剂将有机废气中的VOCs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技术。

在RCO装置中,高温、高浓度的VOCs气体经过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热量可以通过热交换器回收,以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效比。

3. 对于一些特殊的废气,可能需要在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工艺和RCO催化燃烧装置之间添加其他处理设备,例如洗涤塔、除尘器等,以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具体的工艺方案需要根据废气的特性和排放标准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废气治理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沸石转轮吸附-催化燃烧处理高沸点有机废气的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沸石转轮吸附-催化燃烧处理高沸点有机废气的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14154.1(22)申请日 2019.10.14(73)专利权人 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黄姑山路9号6-7楼(72)发明人 蔡少卿 陈莉玲 吴雨 丁云峰 陈煜泉 费宇航 龚孝忠 刘莹 黄烨 赵梦戈 陈洪挺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代理人 徐红银(51)Int.Cl.F23G 7/07(2006.01)F23G 5/50(2006.01)B01D 46/12(2006.01)B01D 53/06(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沸石转轮吸附-催化燃烧处理高沸点有机废气的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沸石转轮吸附-催化燃烧处理高沸点有机废气的系统;包括送风机、废气预处理过滤器、具有吸附区、一次冷却区、二次冷却区和再生区的沸石转轮吸附床、再生气预热系统、再生风机、二次冷却风机、催化燃烧床和排气装置;废气预处理过滤器出气分为三路进入吸附区、一次冷却区、二次冷却区;一次冷却区出气流经再生气预热系统、再生区、再生风机和催化燃烧炉;二次冷却区出气流经二次冷却风机和催化燃烧炉;催化燃烧炉出气端、吸附区出气端分别与排气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利用沸石转轮吸附床的双冷却区加强了冷却效果,有效应对高沸点有机物再生温度高、再生后吸附床降温困难、再次吸附效果差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吸附床后续吸附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211084096 U 2020.07.24C N 211084096U1.一种沸石转轮吸附-催化燃烧处理高沸点有机废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送风机(3)、废气预处理过滤器(7)、沸石转轮吸附床(8)、再生气预热系统(12)、PLC控制器(13)、再生风机(14)、二次冷却风机(15)、催化燃烧炉(20)和排气装置(21),所述沸石转轮吸附床(8)具有吸附区(81)、一次冷却区(83)、二次冷却区(84)和再生区(82);所述废气预处理过滤器(7)的进气端与送风机(3)相连,出气端分为三路分别经管道与吸附区(81)、一次冷却区(83)、二次冷却区(84)相连;-所述吸附区(81)的出气端与排气装置(21)相连;-所述一次冷却区(83)的出气端依次与再生气预热系统(12)、再生区(82)、再生风机(14)和催化燃烧炉(20)相连;-所述二次冷却区(84)的出气端依次与二次冷却风机(15)和催化燃烧炉(20)相连;所述催化燃烧炉(20)的出气端依次与换热器、排气装置(21)相连;所述PLC控制器(13)与管道上设置的废气流量检测器、热电偶和电磁阀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新工艺摘要:阐述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焚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基本工艺特点,并介绍了一种新的沸石转轮浓缩+催化燃烧工艺,详细阐述了该工艺的特点及关键点,并指出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在很多情况下采用一种净化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治理要求,而且也不经济。

利用不同单元治理技术的优势,采用组合治理工艺,不仅可以满足排放要求,而且可以降低净化设备的运行费用。

因此,在有机废气治理中,采用两种或多种净化技术的组合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

沸石转轮浓缩技术就是针对低浓度的治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与催化燃烧或高温焚烧进行组合,形成了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焚烧技术[1]。

1、技术研究现状蜂窝转轮吸附+催化燃烧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吸附装置是用分子筛、活性炭纤维或含炭材料制备的瓦楞型纸板组装起来的蜂窝转轮,吸附与脱附气流的流向相反,两个过程同时进行。

这种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我国引进和仿制,但由于吸附元件(蜂窝转轮)以及系统关键部位连接技术都不过关,吸附与脱附的串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设备性能不稳定,因此国内应用较少,一直未得到推广。

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设计了固定床吸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该系统是将吸附材料装填在固定床中,再将吸附床与催化燃烧装置组合成净化处理系统。

该工艺系统的原理与上述蜂窝转轮吸附+催化燃烧技术基本相同,但由于单件吸附床的吸附与脱附再生过程分开进行,在操作上克服了蜂窝转轮净化系统吸、脱附易串气的缺点。

经不断改进,系统配置更加合理,净化效率高,运行节能效果显著,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

该工艺系统非常适合处理大气体量、低浓度的废气,其单套系统的废气处理量可以从几千到十几万(m3)。

该技术是我国真正自主创新的废气治理工艺,自1989年首次在国内推广,到目前已有数百套该类系统与装置在使用。

已经成为国内工业废气治理的主流产品之一,并预计在将来仍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3]。

利用催化燃烧法进行工业有机废气的治理,已经普遍应用于汽车喷涂、磁带制造和飞机零部件喷涂等。

催化燃烧技术将挥发出来的大量有机溶剂充分燃烧。

催化剂采用多孔陶瓷载体催化剂,催化前的预热温度视种类而不同:聚氨酯380~480℃,聚酯亚胺480~580℃;有机物浓度约16003,净化效率平均为99%。

2、转轮浓缩+催化燃烧新工艺2.1 技术介绍针对现行各种方法在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污染空气时存在的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去除效率低等问题,我们研发了一种用于处理低浓度、大风量工业废气的高效率、安全的处理工艺。

该方法的基本构思是:采用吸附分离法对低浓度、大风量工业废气中的进行分离浓缩,对浓缩后的高浓度、小风量的污染空气采用燃烧法进行分解净化,通称吸附分离浓缩+燃烧分解净化法。

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吸附转轮被安装在分隔成吸附、再生、冷却三个区的壳体中,在调速马达的驱动下以每小时3~8转的速度缓慢回转。

吸附、再生、冷却三个区分别与处理空气、冷却空气、再生空气风道相连接。

而且,为了防止各个区之间串风及吸附转轮的圆周与壳体之间的空气泄漏,各个区的分隔板与吸附转轮之间、吸附转轮的圆周与壳体之间均装有耐高温、耐溶剂的氟橡胶密封材料。

含有的污染空气由鼓风机送到吸附转轮的吸附区,污染空气在通过转轮蜂窝状通道时,所含成分被吸附剂所吸附,空气得到净化。

随着吸附转轮的回转,接近吸附饱和状态的吸附转轮进入到再生区,在与高温再生空气接触的过程中,被脱附下来进入到再生空气中,吸附转轮得到再生。

再生后的吸附转轮经过冷却区冷却降温后,返回到吸附区,完成吸附/脱附/冷却的循环过程。

由于该过程再生空气的风量一般仅为处理风量的1/10,再生过程出口空气中浓度被浓缩为处理空气浓度的10倍[4]。

因此,该过程又被称为浓缩除去过程[5]。

2.2 新工艺及其流程图图1 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图图1是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流程图,相关说明如下:1号风机带动含废气经过转轮a区域(蓝1线路),a区域为吸附区,根据不同的目标物可在转轮中填充不同的吸附材料。

吸附了的a区域随转轮转动来到b区域进行脱附(红2)。

流经传热1的高温气流将吸附于转轮上的脱附下来,并经过传热2达到起燃温度,随后进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由于转轮脱附之后要又要进行吸附,所以在脱附区域旁边设冷却区域c,以空气进行冷却(蓝2),冷却之后的温空气经传热1变成脱附用热空气。

催化燃烧反应之后的热气流(红3)将部分热量传递给传热2、传热1后排至空气。

为了防止催化燃烧室温度过高,设置第三方冷却线路(紫4)用于催化燃烧室的紧急降温。

整个系统由2个监控系统组成,1(绿点线)负责监控催化燃烧室、传热器的温度(其内部设电辅热装置以平衡温度波动),2(黄点线)负责风机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进气流量。

2属于1的子级系统,当1监测到温度波动超过允许范围时立刻将信息传递给2,2将收到的信息转成指令传递给各风机。

2.3 新工艺的特点在近期调研的基础上对前期工艺进行了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附区旁路内循环的建立,当废气经过吸附区吸附后不达标(绿色在线监测仪),进入旁路内循环,再次进行吸附处理。

此旁路内循环的基本思路为消灭现有污染再吸纳新的污染。

2、冷却风旁路建立,在工况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浓度有可能陡然升高,此时将部分冷却风引入到吸附区以降低脱附风量,同时在传热2后补充新风,以维系进入催化反应器的风量在预设范围以内。

此旁路的基本思想是以新风对高浓度进行稀释,因而从效果上看此法也会延长治理时间。

3、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整个系统采用引风机设计,便于对旁路的调控。

去掉给催化燃烧装置用的降温鼓风机,此机治标不治本,改为在转轮部分控制浓度。

4、催化燃烧室去掉电辅热系统,改由传热2对空气加热到起然温度,并利用反应放热使催化燃烧室温度稳定在500-600范围内。

5、转轮转速易调,则在2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转轮转速,减少单位面积转轮单位时间内吸附的量,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

3、转轮吸附的影响因素当吸附材料确实后,影响转轮装置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转轮运行参数和进气参数。

等认为,一定范围内进气负荷的变化可通过转速、浓缩比、再生风温度等转轮运行参数调节,以维持预定的性能;等将蜂窝转轮应用于产业废气处理,当处理高排放浓度时,将入流速度降至1.5,浓缩比降至8,转速增至6.5,再生风温度升至220℃,系统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等指出最佳转速由再生风热容量与吸附剂热容量平衡决定。

3.1 浓缩比转轮通过吸附-脱附以获得低流量的浓缩气体,因此浓缩比是转轮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定义为进气流量与再生风流量的比值F,低浓缩比虽然可以保证高去除效率,但增加再生风量的同时也增加了脱附能耗,而且浓缩气体的浓度亦随着脱附风量的增加而降低。

当浓缩比从14减少至6时,甲苯的出口浓度仅从4.73。

降低到1.5 3,但浓缩后的甲苯浓度从13453降至576 3,如此低的浓度不利于后续燃烧或泠凝单元处理。

因此,在确保系统设定的去除率前提下,合理选择浓缩比是至关重要的[6]。

工程应用上,浓缩比应兼顾效率与能耗,对于高浓度废气,可选择低浓缩比以确保去除率;而对于低浓度废气,适当选择高浓缩比有利于系统整体能效比提高。

3.2 转轮转速吸附与脱附在转轮运行周期中是同步进行的,两者互为影响并共同决定转轮的去除效率,而转速的大小意味着吸附和脱附时间长短。

当转速低于最佳转速时,相应的运行周期变长,其脱附区的再生充分,但是其相对吸附能力λ箍着转速n的减小而减小,在温度分布曲线上表现为吸附区的曲线下降明显,这是由吸附放热少引起的,反映了吸附率的降低。

而当转速大于最佳转速时,温度曲线表现为只有脱附区前段少部分能被加热到再生温度,因此最佳转速是脱附与吸附的最佳平衡。

因此,最佳转速本质上是吸附和脱附时间的控制,以实现转轮去除率最大。

实际应用时,因受多因素影响,转轮转速为配合其他参数变化可控制在一区间值。

3.3 再生风温度吸附剂的解析再生存在一个特征温度(最低清洗温度),高于该温度可以获得更快的解析速率同时消耗更小的脱附风量。

3.4 进气参数3.4.1 进气湿度实际工程中,有机废气一般都含有水分,部分相对湿度甚至达到80%。

而水分可能与污染物形成吸附竞争,占据转轮吸附空间而降低污染物去除效率,因此抗湿性是衡量吸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4.2 进气流速在一定条件下,最佳转速与进气流速成正比,当进气流速提高时,转速应相应的提高,如果转速未根据流速进行相应的提高,运行值低于最佳转速其相对吸附能力λ随着转速n的减小而减小,在温度分布曲线上表现为吸附区的曲线下降明显,反映了吸附率的降低。

因此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气,控制低进气流速是十分必要的,或可相应的提高转速。

4、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的关键点吸附分离浓缩+燃烧分解净化法的核心技术是高效吸附分离浓缩过程以及所采用的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吸附转轮。

4.1 沸石型号选择及性能研究疏水性沸石转轮的研制。

需要把加工成波纹形和平板形陶瓷纤维纸用无机粘合剂粘接在一起后卷成具有蜂窝状结构的转轮,并将疏水性分子筛涂敷在蜂窝状通道的表面制成吸附转轮,应用于工业废气中的净化处理过程。

4.2 转轮工艺参数及结构优化浓缩比——转轮通过吸附-脱附以获得低流量的浓缩气体,因此浓缩比是转轮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定义为进气流量与再生风流量的比值F。

转轮转速——吸附与脱附在转轮运行周期中是同步进行的,两者互为影响并共同决定转轮的去除效率,而转速的大小意味着吸附和脱附时间长短。

再生风温度——吸附剂的解析再生存在一个特征温度(最低清洗温度),高于该温度可以获得更快的解析速率同时消耗更小的脱附风量。

密封性不佳是转轮应用上存在的窜风的问题,结构的密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点。

催化剂的选择。

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具有优良的低温活性,并适应较高空速,因其直接关系到装置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2)热稳定性好,在废气浓度过高而产生大量反应热的情况下,催化剂的温度会急剧上升,此时催化剂应不发生显著的物理化学变化;3)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较小的压力降。

4、展望相信随着新型吸附剂的开发及我国转轮制作技术,密封技术的提高,转轮吸附技术一定会在更大范围,更多的产业里得到应用。

转轮运行的模型研究也会更加深入,治理效果将更加有效。

[1]王海林.我国工业减排控制与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2011,32(12):3462.3468.[2]尹维东,乔惠贤,陈魁学,栾志强,刘锦华,李岩.蜂窝状活性炭在大风量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5):27-30.[3]韩严和,全燮,薛大明,赵雅之,陈硕.活性炭改性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1):33-37.[4]曹晓强,陆洪省,黄学敏.微波辐照活性炭改性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6):212-216.[5]杨金辉.活性炭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 1(4):90-93.[6]金伟力.具有蜂窝状结构的转轮型吸附材料用于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2456-2460.联系人:高博;电话:;邮箱: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沙大道15号邮编:410100公司: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