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赏析
(高中)杜甫诗三首解析
历史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 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 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 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 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 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 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 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 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 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
首联、颔联:借景抒情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又暗含感情, 意蕴丰富。触景生情,抒发感慨,情因景而 显,景因情而深。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 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一去紫台连朔漠,===远去漠北之怨 独留青冢向黄昏。===生死匈奴之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汉宫失宠之怨 环珮空归夜月魂。===死后无依之怨
诗眼?
===“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 昏庸糊涂的怨恨。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 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
《杜甫诗三首》古诗赏析
《望岳》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①远望泰山. ②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并且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绵延不绝、参天耸地的形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①“钟”:聚集的意思。
拟人的修辞。
生动地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
借虚写大自然对泰山偏爱,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
(虚写)②“割”: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阳光切断。
山南向阳,故明亮;山北背阴,故昏暗。
同一时刻,却分割为两个世界。
“割”突出泰山的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特点。
(实写)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心主旨句)①如何理解这句话?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思想感情)②品词:“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高大巍峨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像硕大无比的刀将阳光切割,同一时刻,山北山南,一明一暗,两个世界,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表现泰山的高峻;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春望》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到花。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
一个“深”字,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杜甫诗三首 赏析
《杜甫诗三首》赏析要点《望岳》1.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3.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
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
“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4. 结尾写出了诗人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春望》1.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细望所见。
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破败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为主体。
花、鸟在春景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在此刻面对残破的成都,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
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逾烧逾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杜甫诗三首》(完美版)解析
烽 国破 草木深
火 离别
忧国思家
思乡是游子共同的情感,古人 还有很多人写自己思乡的情感,请 举出思乡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比较两首诗风格的不同
文学常识
•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 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 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 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 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 而有特殊情况。
•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暮 投宿
夜 夜久
住宿
天明 告辞
开端:有吏夜捉人(恐怖) 发展:听妇前致词(凄苦) 高潮:老妇从吏归(被逼) 结局:独与老翁别(悲凉)
分析比较
这三首诗在内容和体裁上有什么不同?
1、内容: 前两者属抒情诗,后一首属叙事诗。
2、体裁:《望岳》、《石壕吏》属古体诗,《春望》属律诗。
古体诗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换韵。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又 分绝句和律诗等,它受格律的严格限制。《春望》属五言律 诗,《望岳》像律诗,但由于不合格律,当属古体诗。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战争 中,人民群众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北方经济受到很大破坏。“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 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社会阶级矛盾加深 了。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杜甫诗三首这篇课文的具体翻译时怎样的呢?这三首诗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
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却是中肯的评价。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译文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时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连持续几个月,一封家书就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春望》赏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杜甫诗歌赏析
杜甫诗歌赏析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歌赏析,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诗歌赏析(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 赏析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势迅猛。
“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
这几句诗所表现的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
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杜甫诗三首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
首联: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颔联: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虚实兼之。
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
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
《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首联:上半联如高鸟俯瞰,境界宏远,烘托昭君形象;下半联具体点明古迹所在,很自然地将昭君的故事安置在“高江急峡”的阔大背景中。
一个“赴”字,画龙点睛,使山水充满了生机;一个“尚”字,写出江村古落依然如故的状态。
大小映衬,动静相间,不仅使画面显得生动,同时使诗的意境更深一层。
因为“尚有村”传达了一种“斯人已去”的寂寞感;自然界无穷的生命力,更加重了“物在人亡”的惆怅情绪,巧妙地为全诗确定了悲壮的基调。
陡起直转,必然过渡到下面对昭君命运的咏叹。
杜甫诗三首赏析
杜甫诗三首【文学常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望岳》【主题】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内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
“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
“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是实写。
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阴阳割昏晓”是虚写,“割”字形象贴切,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望之景,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
“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
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之感想。
“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杜甫诗三首赏析
杜甫诗三首赏析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题解《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
杜甫时年五十五岁。
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命意蝉联而又各首自别,时代苦难,羁旅之感,故园之思,君国之慨,杂然其中,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
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俱于见此。
其才气之大,笔才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
”这里所选的第一首,是领起的序曲。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秋色已经很深,巫山巫峡呈现出一片萧森景象。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引刘辰翁评语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林,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评价这一联:“气象足以笼罩,而复有开拓之余地,是绝好开端。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
“巫山”,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
清代杨伦《杜诗镜铨》评论说:“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风云在天而曰接地,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杜甫诗三首》赏析有答案
《杜甫诗三首》赏析有答案第一篇:《杜甫诗三首》赏析有答案《杜甫诗三首》赏析一、望岳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望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高大雄伟___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分)('06徐州市)②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B)('12泰安市)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③写出本诗的韵脚字:__了__,__晓__,__鸟__,__小__。
('03邵阳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①“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巍峨(高大)__的特点。
('03河南省)②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03河南省)“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的景象。
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11湛江市)高大巍峨④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遮天蔽日(“巍峨高大”“高大雄伟”)的形象。
(2分)('09襄樊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12泰安市)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D)('12泰安市)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2分)('09襄樊市)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杜甫诗三首》对比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玉露①凋伤②枫树林,巫山巫峡③气萧森④。
(白露使枫树林凋落了,巫山巫峽气象萧瑟阴森。
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②凋伤:草木在秋风中凋落衰败。
③巫山巫峡:指夔州即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
④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①,塞上②风云接地阴③。
(长江里波浪滔天,边塞上风云阴沉。
①兼天涌:波浪连天。
②塞上:这里当指夔州。
夔州在当时也是边塞之地。
一说,指西部边塞。
③接地阴:风云盖地。
“接地”又作“匝地”。
)丛菊两开①他日②泪,孤舟一系故园③心。
(菊花已开过两次,他日流过的泪禁不住又流了下来,我思念故园的心情都寄托在那只小船上。
①两开: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五月离开成都,打算出川东水路回故乡河南,但滞留夔州,历经两载,故两次见菊花开。
②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③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寒衣①处处催刀尺②,白帝城③高急暮砧④。
(处处都在催人裁剪寒衣,白帝城地处高处,黃昏時捣衣声更加急促。
①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②催刀尺:要求赶紧动手剪裁新衣。
刀尺,剪刀和尺子。
③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④急暮砧:黄昏时分急促的捣衣声。
砧,zhēn,捣衣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首联开门见山,从秋景写起,在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
“凋伤”、“萧森”等词语不但描写草木摇落,而且涵盖江山万象,不仅描画败落景象,而且营造雄浑沉郁气氛,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间波浪汹涌上指,仿佛搅得云天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
此联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
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
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以上两联均语意双关,既写自然之景,又暗示社会之景,既传神地写出了风云变幻、“萧森”骇人、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一片黑暗。
杜甫诗三首解析
杜甫诗三首解析杜甫诗三首解析1、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明确: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枢,《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
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
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
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
“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议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见“有关资料”)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
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2、《咏怀古迹》(其三)诗人的寄托。
明确: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
高中必背杜甫诗三首 原文及背景赏析
高中必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背景赏析杜甫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的经典诗词,在高中时期我们就学过了他的很多首诗,下面是高中必背的三首杜甫的诗,一起来看吧!1、《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咏怀古迹》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 (其一)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着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其时诗人客居四川夔州,在秋风萧瑟的傍晚,诗人目睹满地枫叶、遮天阴云,忧国思家之情涌上笔端,写成《秋兴八首》。
2、《登高》《登高》写于代宗大历二年 (767) 的重阳节,此时杜甫已 55岁,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
值其节日,诗人独登高台,举目临眺,百感交集。
于是,写就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
三年后,诗一条船上。
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咏怀古迹》 (其三)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
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
杜甫深感其人其事,写了五首咏怀古迹的诗,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本文是第三首,吟咏的是王昭君。
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杜甫诗三首审美鉴赏
杜甫诗审美鉴赏杜甫诗三首审美鉴赏《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为次第相连、首尾呼应的组诗,是杜甫的七言律诗的代表作。
课本所选是第一首,为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氛围。
诗歌前两联因秋起兴,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
后两联由“丛菊”而引出故园之思,并引发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感。
诗歌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语简而意繁,情感浓烈而意境开阔。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咏怀古迹》组诗借古人古事寄托感慨,将自身之感、时事之情融入诗中。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之三,咏怀明妃王昭君。
显然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诗人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与昭君多有相似。
自己身处夔州,离家虽不像昭君那样有万里之遥,但也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现在,诗人正寓居于距昭君故乡不远之处,便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月夜归魂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
”这一评论确是说出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夜月魂”的昭君悲剧形象,总会时时地萦绕于读者心间。
《登高》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戒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此诗八句皆对。
“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明人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杜甫诗三首》的写作特点
《杜甫诗》的写作特点《杜甫诗三首》的写作特点一、秋兴八首(其一)1、寓情于景,并使情与景的色调有所不同:这首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又寓情于景。
如第二联所写之景:浪涛汹涌,凌空直上,似乎天空也受到了浪涛的冲击;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仿佛与地下的阴气相接。
写波涛,是由下而上,写云气,是由上而下,波浪滔天,云气匝地,秋日的萧森之气充塞着整个巫山巫峡之中。
这里所写的景,即不是诗人耳闻目见之景的自然主义的描摹,而是渗透了诗人主观感情的。
诗人在这里所写的景,显示了它们各自的内在精神,还具有诗人所赋予的某种性格。
诗人写作这首诗,不仅使其情中有景,景中有情,而且还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方法,使景和情有着不同的色彩。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两句,描绘的是豪迈、宏阔的景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表达的却是因忆他日、心系故园而生的愁,这虽然不能说是以乐景写哀情,但至少可以说是以豪迈、宏阔之景去写愁。
这种景与情对比的反差越大则表达的愁也就越深沉、越浓郁。
尽管情和景在色调上有所不同,但二者是和谐统一的。
2、循环往复抒情方法的运用:诗人从眼前菊花盛开的夔州神驰于故园,由对故园的神驰到听见白帝城的暮砧声,又由于游子赶制寒衣的暮砧声而怀念故园。
夔州-→长安-→夔州-→长安,正是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深刻地表现了诗人身在夔州心向长安的深沉感情。
循环往复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强化抒情的`力量,加强抒情的表达效果。
3、对仗的运用: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除了讲究平仄押韵外,还讲究对仗。
中间两联对仗。
即江间波浪兼天涌对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对孤舟一系故园心。
而对仗的要求是平声对仄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
如平声方位名词江间对仄声方位名词塞上,仄声名词泪对平声名词心等。
对仗能使诗句整齐优美,收到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表达效果。
二、《咏怀古迹》(其三)对偶工整,对比反衬。
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春望》、《石壕吏》三首分别是杜甫在三个特定时期的典型代表,借助这三首诗,以点带面,有助于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杜诗“诗史”的特点。
古诗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众多的诗文大家中,杜甫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一位。
如何帮助学生比较清楚地理解杜甫其人之伟大、其诗之雄浑,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在为期不长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杜甫诗三首》一文在选材和编排上都大有讲究。
这三首诗分别是《望岳》、《春望》、《石壕吏》,恰巧是杜甫在三个时期不同的代表作品。
《望岳》是杜甫读书、漫游时期的代表作,《春望》、《石壕吏》则是杜甫在为官时期的典型作品。
所以,我认为通过这三首诗可以帮助中学生体会杜诗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特别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诗作的风格变化。
《望岳》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少年豪情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
开元十九年杜甫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再漫游齐赵。
时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又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而《望岳》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希望(愿望)。
诗人不但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还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不畏艰险、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也可以看到杜甫漫游期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少年豪情。
《春望》
――“十年朝夕泪,衣袖不曾乾”的中年之伤
“安史之乱”期间,战争纷争不断,杜甫家乡的音信稀少。
此时的杜甫亲眼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爱国主义诗篇――《春望》。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写得铿然作响,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在杜甫身陷贼中的八个月期间,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
若论深沉含蓄,此诗当为翘楚,通过《春望》可以看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特点。
《石壕吏》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所见之伤
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月长安、洛阳两京收复,玄宗回到长安,全国掀起一股“中兴热”。
但好景不长,当平叛战役惨遭失败以后,洛阳陷入混乱,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
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于是就写下了一系列反映战乱现实的诗篇。
著名的“三吏”、“三别”组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这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艺术上,精练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杜甫诗三首》
――以点代面话杜甫
《杜甫诗三首》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普通课文,却是能帮助中学生理解杜甫其人其诗的最好素材。
通过三首诗这样一个小小的点,可以帮助学生既感受到杜甫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又理解“安史
之乱”对杜甫造成的切身之伤;还可以通过《石壕吏》这个点去了解“三吏”、“三别”这个面,去理解杜甫笔下反映的“安史之乱”后期政治腐朽、战争频频、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以及杜甫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所以,我认为《杜甫诗三首》一文在帮助学生了解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诗作风格、杜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以及杜甫“忧国忧民”这一标志性特点的形成有着很好的帮助。
三首诗很短,但是从中能够看到的杜甫却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