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咬肌区的解剖结构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颅顶区、腮腺咬肌区

局部解剖学颅顶区、腮腺咬肌区

展望
随着对颅顶区与腮腺咬肌区的深入研究,人们将能够 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与这些区域相关的疾病。这将 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颅顶区与腮 腺咬肌区的认识将更加深入。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更 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影像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 等方法,进一步揭示这些区域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颅神经
颅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12对 神经,支配头面部器官的感觉
和运动功能。
03 腮腺咬肌区解剖
腮腺咬肌筋膜
定义
腮腺咬肌筋膜是覆盖在腮腺和咬 肌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
具有分隔腮腺和咬肌的作用。
结构特点
腮腺咬肌筋膜分为深、浅两层, 浅层较厚,覆盖在腮腺表面;深 层较薄,覆盖在咬肌表面。两层 筋膜在腮腺前缘处融合,形成一
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循环是脑组织中的重要循环系 统,通过蛛网膜颗粒吸收和释放脑脊 液,以维持颅内压的稳定。
脑组织与颅神经
01
02
03
04
大脑
大脑是控制思维、情感和运动 等功能的器官,分为左右两个
半球。
小脑
小脑负责协调肌肉运动和维持 身体平衡。
脑干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 结构,包括延髓、桥脑和中脑
等部分。
在腮腺咬肌区,主要的结构包括腮腺、咬肌、颞 骨和颞筋膜等。这些结构在咀嚼、吞咽和语言等 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颅顶区,主要的结构包括头皮、颅骨、硬脑膜 和脑组织等。这些结构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保护大脑、调节体温和保 护神经系统等。
通过对这些区域的研究,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它们 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 指导。
颅顶骨

局部解剖学重点

局部解剖学重点

局部解剖学重点局部解剖学:研究人体各部位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

(横向研究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一:头部1腮腺咬肌区境界:前界——咬肌前缘;上界——颧弓及外耳道;下界——下颌骨下缘;深部——茎突至咽、舌诸肌及血管、神经;浅面——皮肤与浅筋膜主要结构:腮腺,咬肌,上颌动脉,面神经,下颌后静脉及颈外动脉层次结构由浅入深:皮肤;浅筋膜、浅层的血管、神经分支、腮腺管;腮腺咬肌筋膜;腮腺浅部和穿过腮腺的血管、神经;咬肌、下颌支、腮腺深部腮腺:呈不规则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的下颌后窝内,上至颧弓和外耳道,后达乳突及胸锁乳突肌前缘,下达下颌角稍上方,前面有下颌支、咬肌和翼内肌,其深面为茎突和起于茎突的诸肌,并可深达咽侧壁。

腮腺管:在颧弓下1.5cm处向前横行于腮腺咬肌筋膜的表面,面神经颧支和颊支之间腮腺淋巴结:注入颈外侧淋巴结穿行腮腺的血管、神经:纵向穿行腮腺的结构:颈外动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向穿行腮腺的结构: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面神经分支。

2.面部间隙咬肌间隙:前界——咬肌前缘与颊肌;后界——下颌支后缘及腮腺组织;上界——颧弓下缘;下界——下颌骨下缘;内界——下颌支外侧面;外界——咬肌深面。

许多牙源性感染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上界——翼外肌;下界——下颌支与翼内肌相贴近的夹缝;前界——颞肌及下颌骨冠突;后界——下颌支后缘及腮腺;内界——翼内肌筋膜的外面;外界——下颌支与颞肌的内面。

此间隙内有舌神经、舌动脉、下牙槽神经和同名动、静脉通过。

下牙槽神经阻滞,即把麻醉药注射于此间隙内,牙源性感染常累及此间隙。

舌下间隙:位于下颌体的内侧。

上界——口底黏膜;下界——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前外侧——下颌舌骨线以上的下颌骨体内侧面;后界——止于舌根。

间隙内有舌下腺、舌神经、舌下神经、舌下血管等。

舌下间隙向后上通翼下颌间隙。

3.颅顶层次及各层特点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3

口腔执业医师复习重点~口腔解剖生理学3

第三单元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考什么?最重点是什么?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分布最难点是什么?颌面部局部解剖第一节骨(一)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生理意义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对称。

与邻骨连接,参与眶底、口腔顶部、鼻腔底部和侧壁、颞下窝和翼腭窝、翼上颌裂及眶下裂的构成。

1.外形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四突。

(1)上颌体: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窝,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处,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后面(颞下面)有颧牙槽嵴、牙槽孔和上颌结节;上面(眶面)有眶下管;内面(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有上颌窦裂孔、向前下方的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构成翼腭管。

(2)额突:与额骨、鼻骨和泪骨相接,并参与泪沟的构成。

(3)颧突:与颧骨相接。

.(4)腭突:与对侧腭突在中线相接,构成硬腭。

(5)牙槽突(牙槽骨)两侧上颌牙槽突在中线相接,形成牙槽骨弓。

2.牙槽骨解剖名词(1)牙槽骨:系上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

(2)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部分。

牙槽窝的形态、大小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

(3)牙槽嵴:牙槽窝的游离缘。

(4)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

(5)牙根间隔:多根牙各牙根之间的牙槽骨。

3.上颌窦与牙根尖的关系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上颌窦的底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与上述牙根尖之间隔以较薄的骨质,甚至无骨质而仅覆以黏膜。

其中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颌窦底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与第三磨牙再次之。

4.上颌骨的支柱结构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压力明显的部位,骨质比较厚,形成了对支柱,均下起上颌骨牙槽突,上达颅底。

(1)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2)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至颅底。

腮腺解剖

腮腺解剖

腮腺肿瘤在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2/3,恶性占1/3。

腮腺肿瘤80%发生于腮腺浅叶。

良性肿瘤以混合瘤最多见,其次为腺淋巴瘤;恶性肿瘤中以粘液表皮样癌最多见,且多为高分化型。

腮腺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30~50岁多见。

良性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常为无意中偶尔发现。

病程长短不一,可由数天至数年不等。

混合瘤常以耳垂为中心,呈无痛性逐渐生长,呈球形或椭圆形,或呈结节状。

表面光滑,质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

瘤体较大时可呈典型结节状表现,表面凹凸不平,与皮肤无粘连,高起之处常较软,低凹之处较硬。

混合瘤除表现面部畸形外,一般都不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

若混合瘤生长缓慢、存在多年,在近期生长加速,出现疼痛、瘤体不再活动、面神经麻痹等恶性征象时,应考虑有恶变可能。

混合瘤恶变率约在5%~10%。

腺淋巴瘤常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之比为6~10∶1。

好发于腮腺后下方,直径一般为3~6cm。

肿物表面光滑,较软,有时有波动感。

腺淋巴瘤具有多灶性特点,可在一个腺体内多发,也可在双侧腺体内同时发生,多发几率约为15%。

其他各型腺瘤临床表现均类似混合瘤。

腮腺恶性肿瘤生长较快,约20%~30%发生面神经麻痹,常伴自发性疼痛,肿块一般较硬,可浸润周围组织,不活动,常有压痛。

注意不要把肿瘤浸润腺体所致腺体的移动性误认为是肿瘤的活动度。

腮腺恶性肿瘤中低分化的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未分化癌及鳞癌都具有上述特征,而且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高。

但腮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常不具备上述典型恶性征而颇似良性肿瘤,瘤体一般均较硬。

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常直接侵犯腺内或腺周围淋巴结。

腮腺深叶肿瘤由于位置隐蔽,不易被早期察觉。

在体检时常可发现扁桃体后上方、软腭部有肿块膨出,或下颌后凹丰满,可扪及不活动的肿块,双手合诊时可被推动。

深叶的恶性肿瘤常伴有张口受限、头痛、听力下降、耳鸣、面瘫等症状。

腮腺副腺体肿瘤典型位置是在颧弓和颧骨体相接下缘的1cm处,常被误诊为颊部肿瘤。

颞区、颞下区、腮腺咬肌区、

颞区、颞下区、腮腺咬肌区、

5、脑N在几个局部分布 6、一侧舌肌瘫痪(舌下N) 伸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使舌肌偏下健侧
7、几条N的识别 喉上N喉内支,舌N,舌下N,舌咽N,下齿槽N。 1)舌骨大角下方:喉上N的喉内支 舌骨大角上方:舌下N。 2)舌下N的绕枕A,舌下N与舌A之间隔以舌骨舌肌。 3)舌N与舌下N均位于舌骨肌浅面,下颌舌骨肌深面。 舌N位于舌下N上方,且舌N连有颌下N节(舌N经腺导 管浅面交叉)
根据从腮腺穿出部位分:
浅部上缘穿出:耳颞神经、颞浅血管和面 神经颞支
浅部前缘穿出:面神经颧支、面横血管、 面神经颊支和腮腺管
下端穿出:面神经下颌缘支、颈支和下颌 后静脉
颞下区
区域: 颧弓下方,位置较深,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重 要N,血管 1、翼内、外肌: 下颌支深面,由于附着方向不同,对下颌关节作用 不同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外肌。
(四)穿经腮腺的神经血管
颈外动脉: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 脉两终支 下颌后静脉 面神经:分为三段 腮腺前段 腮腺内段 腮腺后段:五组分支
穿经腮腺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
根据走行方向分:
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 静脉及耳颞神经
横行: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 神经的分支
1)上颌支:半月N节发出,经园孔进入翼腭窝— —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N,是感觉N。 2)下颌支:为混合N,自卵园孔出颅,在翼外肌 深面分为前、后两干。
A、前干:支配咀嚼肌,鼓膜张肌,腭帆张肌。 感觉:颊支
B、后干:属感觉性,分: 耳颞N 舌N 下齿槽 N
面 深 部 的 神 经
1
面 深 部 的 神 经
腮腺管
即腮腺的排泄导管,从腮腺浅部前 缘的深面发出,长3.5~5cm,直径 0.3cm,管壁厚而坚韧,在距颧弓下 缘约1cm处横行向前,经咬肌表面至 该肌前缘,继而以直角折转向内穿 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颊 黏膜上,开口处形成腮腺管乳头。

腮腺咬肌区

腮腺咬肌区

(3)腮腺浅叶的下端:前 → 后 • 面N下颌缘支、颈支、下颌后V
(4)腮腺深叶深面 • “腮腺床” : 腮腺深叶深面的茎突、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 深部血管神经(颈内A、V和Ⅸ-Ⅻ脑神经)相邻
五、咬 肌
• 后上部:腮腺浅叶 • 前下部:咬肌筋膜 • 浅 面:面横A、面N上颊支、腮腺管、面N下颊支、下颌缘支
颞浅A、V
耳颞N

四、腮腺LN (1)浅LN:腮腺表面,耳廓、头皮前部、面上部 (2)深LN :腮腺实质,外耳道、中耳、咽鼓管、鼻、颚、颊部 → 颈深LN、锁骨上LN
腮腺毗邻小结 (1)腮腺浅叶上缘: 后→前
• 颞浅V、耳颞N、颞浅A、面N颞支及颧支 (2)腮腺浅叶前缘:上→下
• 面横A、面N颧支、上颊支、腮腺导管、面N下颊支及下颌缘支
4、腮腺管 • 由腮腺浅叶前缘发出,在颧弓下约1.5cm处穿出腮腺鞘,长5~7cm • 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向前走行,越过咬肌表面,与颧弓平行, 上方有面N上颊支和面横A,下方有面N下颊支 • 穿颊脂体和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处的颊粘膜(腮腺管乳头) 颞面干
颈面干
(2)下颌后V • 颞浅V与上颌V汇合而成,穿腮腺下行 • 前支 → 面V ①,后支与耳后V汇合 → 颈外V ②
(3)颈外A • 经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上行,穿腮腺 • 穿入前:耳后A;穿出后:平下颌颈分为上颌A和颞浅A


(4)耳颞N
• 以两根起于下颌N后干,夹持脑膜中A ① • 经腮腺深面上行、与颞浅血管伴行 → 颞 区
腮腺咬肌区解剖
一、境 界 位于下颌支外面和下颌后窝 • 上 界:颧弓、外耳道;下 界:下颌下缘 • 前 界:咬肌前缘; 后 界:乳突、胸锁乳突肌上部 • 外 侧:皮肤;内 侧:咽旁间隙(翼内肌、腮腺深部与咽侧壁之间 )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腮腺咬肌区:为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的区域,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

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内侧界深至咽旁,为腮腺深部邻接的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X一XII对脑神经等,浅为皮肤与浅筋膜。

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生构为腮腺,此外,还有咬肌以及面侧部的有关血管、神经、林巴结等。

2.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以及后4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3.面侧深区: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深面,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即颞下窝的范围。

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前面;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

此区内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等。

4.翼静脉丛:pteryoid venous plexus位于翼内、外肌和颞肌之间,凡与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此丛的形成。

并收纳相应区域的静脉血,翼静脉丛汇合成上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

翼静脉丛经过面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故口、鼻、咽等部位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5.咬肌间隙:masseter space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狭隙。

咬肌的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咬肌间隙下部前邻下颌第三磨牙,后为腮腺。

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6.翼下颌间隙:pterygomandibual space是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的间隙。

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互交通。

此间隙前邻颊肌,后为腮腺,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

下牙槽神经阻滞,即将麻醉药物注射于此间隙内。

牙源性感染亦常累及此间隙。

7.舌下间隙:sublingual space位于下颌骨体的内侧。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

局部解剖学复习资料局部解剖学复习重点头部1 腮腺咬肌区的境界与内容。

何谓腮腺床?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上界: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咬肌前缘后界: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内容:腮腺、咬肌以及血管、神经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舌咽、迷走、舌下神经共同构成腮腺床纵行: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横行: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的分支2.腮腺咬肌区:为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的区域。

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内侧界深至咽旁,为腮腺深部邻接的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Ⅹ~Ⅻ对脑神经等;浅为皮肤与浅筋膜。

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结构为腮腺。

此外,还有咬肌以及面侧部的有关血管、神经、淋巴结等。

3.试述腮腺咬肌区的位臵、境界及其内容?1)位臵:即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

2)境界:上界为颧弓和外耳道;下界平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3)主要内容:腮腺、腮腺导管、腮腺淋巴结、咬肌以及穿经腮腺的面神经的分支、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等。

4.腮腺床:指位于腮腺深部深面,并与之相邻的一些结构,诸如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第Ⅸ~Ⅻ对脑神经等结构,这些结构统称为腮腺床。

5.腮腺鞘:由腮腺咬肌筋膜的浅,深层包被腮腺而成。

浅层很致密,深层较薄弱。

鞘与腮体结合紧密并发出许多间隔,将腮腺分成若赶小叶。

在腮腺前缘出,浅、深两层筋膜又和为一层覆盖于咬肌的表面,称为咬6. 试述腮腺的毗邻及穿经腮腺结构的名称和排列关系?1)毗邻:位于面侧区。

上缘邻外耳道、颧弓及颞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内邻接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后缘;后邻乳突前缘和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

浅面与耳大神经的末梢和腮腺浅淋巴结相邻;深面与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后四对脑神经相邻。

腮腺肿瘤 (1)

腮腺肿瘤 (1)
其他辅助检查: 1.腮腺造影 适用于临床未能确诊者,造影可示肿瘤压迫所致的导管系统排列紊乱,导管扭 曲、移位、中断以及腺泡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肿瘤侵蚀导管时造影剂外溢形成大小不一、点 片状影等变化。此检查间接地反映了病变的存在,但对鉴别肿瘤的性质帮助不大。 2.B型超声 可作为腮腺肿块的常规检查。除可测定肿瘤的实际大小,发现直径1cm以下的 肿瘤外,还可根据内部回声及其和周界的关系大致分辨其良、恶性。良性表现为周界清楚、 内部回声均质,后壁有增强表现,稍大的混合瘤可以见到分叶结节状表现。恶性则多轮廓边 界不清,内部回声呈高度不均质的实性暗区,后壁反射减弱或消失的声像图。诊断符合率可 达78.6%(俞光岩,1988),但对腮腺深层肿瘤的显示受颌骨的影响而欠佳。 3.CT及MRI 可确定肿瘤位置、大小、深浅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浸润等。特 别对腮腺深叶肿瘤与咽旁间隙肿瘤的鉴别及其与颈部大血管关系显示较好。恶性者表现形态 不规则,境界模糊,密度不均。
形态:不规则楔形。分浅、深部。 浅部:倒置三角形,位于咬肌后 份浅面。 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 深面,向内深至咽侧壁。
腮腺管:parotid duct
腮腺浅部前缘发出—颧弓下 1.5cm横越咬肌表面—咬肌前缘— 穿颊脂体、颊肌—开口于(平上颌 第二磨牙)颊粘膜上的腮腺乳头。
3.穿经腮腺的结构
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 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及 耳颞神经。 横行的有:上颌动脉、上颌静脉、 面横动脉及静脉、 面神经分支。
4.腮腺的毗邻 上缘邻:外耳道、颞下颌关节后面 外面邻:浅筋膜内的耳大神经末梢、腮腺 的浅淋巴结 前内面邻:咬肌、下颌支、翼内肌后缘 后内面邻:乳突、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 腹、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 和后四对脑神经。 腮腺深面的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后四 对脑神经,共同形成“腮腺床”。

局部解剖学头部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局部解剖学头部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一章、头部一、名词解释1. 腮腺咬肌区:为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的区域,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内侧界深至咽旁,为腮腺深部邻接的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Ⅹ~Ⅻ对脑神经等,浅为皮肤与浅筋膜。

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结构为腮腺,此外,还有咬肌以及面侧部的有关血管、神经、淋巴结等2. 腮腺床:指位于腮腺深部深面,并与之相邻的一些结构,诸如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第Ⅸ~Ⅻ对脑神经等结构,这些结构统称为腮腺床。

3. 面侧深区: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深面,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即颞下窝的范围。

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前面;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

此区内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等。

4. 翼静脉丛:位于翼内肌和翼外肌之间,由上颌动脉及其分支的伴行静脉组成,其输出静脉为上颌静脉。

该丛除于面静脉由交通外,还可通过卵圆孔及破裂空的导静脉与海绵窦相连。

5. 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

前界为颗肌及颊肌;后为腮腺鞘;上为翼外肌的下缘;下为翼内肌附着于下颌支处;呈底在上、尖向下的三角形。

此间隙中有从颅底卵圆孔出颅之下颌神经分支及下牙槽动、静脉穿过,借蜂窝组织与相邻的颞下、颞、颊、颌下、舌下、咽旁、咬肌诸间隙相通;经颅底血管、神经还可通入颅内。

6. 翼点:位于额骨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颖、蝶四骨在此相接,多呈形的骨缝。

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背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7. 咬肌间隙:masseter space 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狭隙。

咬肌的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咬肌间隙下部前邻下颌第三磨牙,后为腮腺。

人体解剖之面部

人体解剖之面部

滑车上神经、内眦动脉的分
支、内眦静脉的属支分布,
深层有眼动脉的分支、眼静 脉的属支和动眼神经分布。 ③
针刺时,不宜提插捻转,以 ②
免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2、攒竹〔足太阳膀胱经〕 〔1〕体表定位:在眉毛内侧, 眶上切迹处。 〔2〕针刺深度:平刺0.5~0.8 寸。 〔3〕与针刺有关的局部解剖: 针刺时依次经过皮肤、皮下组 织、眼轮匝肌。此穴周围的主 要有额肌和眼轮匝肌。邻近的 主要血管神经有眶上动脉的分 支、眼神经的分支眶上神经和 滑车上神经。
6、翼点:位于颧弓上 方约二横指处,额、顶、 颞、蝶四骨在此相接, 多呈“H〞形。此处骨 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 动脉的前支通过。
7、乳突:为位于耳垂 前方的隆突。其根部的 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 经有此孔出颅。
脑膜中动脉 翼点
8、 咬肌:当上、下颌 咬合时,下颌角前方的 肌性隆起,即此肌 。
9、鼻唇沟:为由鼻翼 外侧至口角处的浅沟。
眶下神经
下颌神经
耳颞神经 颊神经 颏神经
眶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
眶 下 神 经
上颌神经
上牙槽后支
①眶上神经 眼神经的 终末支,与同名血管 伴行。由眶上切迹或 孔穿出至皮下,分布 于额部的皮肤。 ②眶下神经 上颌神 经的终末支,与同名 血管伴行,穿出眶下 孔,分为数支,分布 于下睑、鼻背外侧及 上唇的皮肤。 ③颏神经 下颌神经的 终末支,与同名血管 伴行,出颏孔,分为 数支,分布于下唇和 颏部的皮肤。
10、 人中:为上唇外 面中线上的纵行浅沟。
二、面部的分区
面前区 腮腺咬肌区 面侧深区
第二节 面部的解剖
一、面前区的主要解剖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1、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含有较多 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和疖肿 的好发部位。 2、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 肪聚成团块,称颊脂体。 浅筋膜内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 面部血液供给丰富。

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层次

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层次

腮腺咬肌区的境界和层次1. 概述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腮腺和咬肌区,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医学,但其实这话题可有趣了!想象一下,咱们的脸就像一个小小的舞台,而腮腺和咬肌就是这舞台上最活跃的演员。

它们不仅负责咱们的面部表情,还在咀嚼食物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有人说,腮腺像个“小水龙头”,而咬肌则是“咀嚼王”。

好吧,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明星”到底是啥样的吧!1.1 腮腺的角色首先,腮腺可不是一般的小腺体。

它是咱们最大的唾液腺,位置就在耳朵后面,脸颊的两侧。

想象一下,它就像个勤劳的小工厂,随时待命,只要你吃东西,它就开始分泌唾液,帮助咀嚼和消化。

每当你咬下美味的汉堡,腮腺就会立刻动起来,像个小蜜蜂一样忙碌。

没错,它可不是光“看戏”的,真是辛苦它了!1.2 咬肌的力量然后咱们说说咬肌。

这位大块头可真不简单!它位于头部的侧面,负责咀嚼时的力量,真是一根筋的家伙。

想象一下,吃牛排的时候,如果没有咬肌的帮助,咱们就只能用眼睛欣赏了。

它的功能可谓“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咬一吞,食物立马变成能量。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咬肌真是“吃货”的好朋友!2. 结构和层次不过,光有腮腺和咬肌可不够,咱们还得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层次。

就像一个精密的钟表,各个部分都要协调运作,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2.1 腮腺的结构腮腺里有好多小管道,唾液通过这些管道流入口腔。

它的外表光滑,内部结构却相当复杂。

想象一下,腮腺就像一个迷宫,唾液在里面游荡,最终“跳”到你的嘴里。

每当你看到美食,腮腺就像接到指令的小兵,迅速行动,分泌出甜美的唾液,让你大快朵颇。

真的是“口水直流”呀!2.2 咬肌的层次咬肌的层次就更有趣了。

它分为表层和深层,像是一颗洋葱,剥开来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

表层主要负责强力咀嚼,而深层则在幕后默默支持。

每次吃东西,咬肌都在默默奉献,没见过谁吃个东西会感谢它,但它可是一位“无名英雄”!有了它,咱们的食物才能顺利“下肚”,真是“吃饭不忘饿肚子”的典范。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学面部局部解剖

五、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 面部及口腔的蜂窝组织间隙是指位于筋膜与筋膜、筋膜与肌肉、肌肉与骨膜、骨膜与 骨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内含血管、神经、脂肪组织等,有的还含有腺体。
• 眶下间隙 颊 间隙
• 咬肌间隙
• 翼下颌间隙
• 颞下间隙
• 颞间隙
颞浅间隙 颞深间隙 颞筋膜间间隙
咬肌间 隙 翼下颌 间隙
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腮腺鞘深入腺体,将腺体分为多数小叶; 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有裂隙交通
1.腮腺咬肌筋膜:咬肌筋膜和腮腺鞘
腮 腺 parotid gland
• 毗邻
上面邻外耳道、颞下颌关节 外面邻浅筋膜 前内侧面与下颌支后缘、咬肌后部、翼内肌深面 后内侧面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乳突等。
Internal ju gular v.
Internal car otid a.
styloid process and its attached m.
Glossopharyngeal n. Vagus n. Accessory n.
Hypoglossal n.
Stylopharyngeus m. Styloglossus m. Stylohyoid m.
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较高,约在8 0%以上。
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的标志
• 二腹肌后腹标志:面神经出茎乳孔即位于二腹肌后腹起点前方
面神经主干
腮腺
四、面侧深区
• 境界
颞下间隙、翼颌间隙
上f内g外前otfoh界 侧 侧tidehe:界界pgrz蝶::颧oeycag骨蝶下etoesm大骨颌的rswao翼的支下tifinc的翼的部tghbe突颞上和oofns外下部上tephhe侧面 和颌aensn板。颧骨dpoh。弓的sitdheuen。颞Mpboeoien下lirnaddfioreti面eabarlrtolyela。ynml-leyAtp-hanoetnthreadieornliuaofusrtrapueplyptrroef-eaprtmhtrcliaoepeptnoeoloorrofaowtiftlfoehtsnthrehuepoermfofsapartqcthxeuieoeiralnyloar marymobuuossnopefa. rmt aonf dthibeleteamnpdotrhael bzoyngeo.matic arch

局解

局解

1.头部借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界,又借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的连线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2.翼点为颧骨,顶骨,颞骨,蝶骨4骨的合处,多成H型的缝,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3.面静脉可以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也可以通过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等于海绵窦交通4.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的结构有腮腺、咬肌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等5.腮腺分为浅、深两部,浅部多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卵圆形,覆盖于咬肌后分的浅面,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深面,向内伸至咽侧壁6.腮腺管是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在颧弓下1.5cm处,向前横行越过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呈直角转内向,穿过颊脂体和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7.穿经腮腺的纵行结构: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和耳颞神经8.穿经腮腺的横行结构包括: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和面神经的分支9.穿经腮腺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是: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耳颞神经10.腮腺床由位于腮腺深面的茎突及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11.面侧深区位于腮腺咬肌区的前部深面,其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此区内有翼内肌和翼外肌及出入颅骨的血管和神经12.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下颌段、翼肌段和翼腭窝段13.额顶枕区的软组织分为5层,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外膜,其中前3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合称为头皮14.头皮血管神经分为前后两组,前组分布于额、顶区软组织其中距正中线2cm处有滑车上动脉、滑车上静脉、滑车上神经,距正中线2.5cm处有眶上动脉,眶上静脉,眶上神经,后组有枕动脉,枕静脉和枕大神经等分布于枕区15.颞区软组织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16.蝶鞍区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周围的区域,该区主要结构是:垂体,垂体窝和两侧的海绵窦17.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前外侧界为视神经管,两侧为海绵窦,后方为鞍背,顶部为鞍隔,底为蝶窦相邻18.海绵窦外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通过,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及其内侧的展神经通过19.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展神经和眼上静脉等穿行20.颈静脉孔前内侧部通过岩下窦、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后外侧部通过颈内静脉21.固有颈部可依据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22.颈深筋膜可分为浅层(封套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深层(椎前筋膜)3层23.下颌下三角由下颌骨下缘、二腹肌前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24.穿经颈动脉三角的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25.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后支、耳后静脉和枕静脉合成26.气管前间隙为气管前筋膜与椎前颈部之间的间隙,向下通上纵膈27.椎前间隙为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的间隙,可经腋鞘通腋窝28.甲状腺侧叶后内侧邻接喉和气管、咽和食管以及后返神经29.甲状腺侧叶后外侧邻接颈动脉鞘和椎前筋膜深面的颈交感干30.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内支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31.枕三角的主要结构有副神经、副神经淋巴结和颈丛和臂丛的分支32.锁骨上三角内主要有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臂丛和锁骨上淋巴结33.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主要分支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和肋颈干34.胸导管颈段后方与椎动静脉,颈交感干,甲状颈干、膈神经和锁骨下动脉相邻35.颈外侧区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上缘围成36.寻找颈丛皮支时,应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寻找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37.甲状腺悬韧带是甲状腺鞘在甲状腺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增厚形成38.下颌下三角主要有下颌下腺、舌神经、舌下神经39.颈前区的内侧界为颈前正中线,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40.椎动脉三角由颈长肌、前斜角肌和锁骨下动脉围成41.乳房有皮肤、脂肪、纤维组织和乳腺构成42.在肋沟处,血管神经的排列顺序自上而下为肋间后静脉、肋间后动脉和肋间神经43.膈的裂孔包括腔静脉孔、食管裂孔和主动脉裂孔44.食管裂孔有食管、迷走神经前干,迷走神经后干和胃左血管的食管支等通过45.壁胸膜分为肋胸膜、隔胸膜、纵膈胸膜和胸膜顶46.肺根内结构的排列自前而后为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47.自上而下,左肺根内结构的排列为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为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48.纵膈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分为上纵膈和下纵膈49.食管上三角由左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50.食管下三角由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内有食管下份51.心包两侧有纵隔胸膜、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52.心包横窦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和左心房前壁之间53.心表面的沟有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和界沟54.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分别终于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55.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56.食管胸部的动脉来自肋间后动脉、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57.食管胸部的静脉注入奇静脉、半奇静脉和福半奇静脉58食管胸部的神经来自喉返神经、交感干和迷走神经59.关于肺根与血管、神经的毗邻,前方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后方有迷走神经60.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神经61腹股沟管的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组成,后壁由联合腱和腹横筋膜组成,下壁由腹股沟韧带62.腹前外侧壁的下腹部浅筋膜分浅深两层,浅层称Camper筋膜,深层成Scarpa筋膜63.脐以下有两条起自股动脉的浅动脉,他们是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64.腹股沟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由腹横筋膜形成,深环的内侧有腹壁下动脉通过,它起自髂外动脉,体表投影位于髂骨沟韧带中点内侧与脐的连线65.脐正中襞内有脐尿管素,脐内侧襞内有脐动脉素,脐外侧襞内有腹壁下动脉,腹股沟内侧窝正对浅环,腹股沟外侧窝正对深环,腹股沟内侧窝下方有股凹66.手术时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标志是腹壁下动脉。

局部解剖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局部解剖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局部解剖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属于腮腺咬肌区的结构是A、面神经及其分支B、面横动、静脉C、面动、静脉D、上颌动、静脉E、下颌后静脉正确答案:C2、关于肺动脉干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起自左心室B、左肺动脉在胸主动脉前方,左主支气管后上方进入肺门C、左、右肺动脉在肺内伴随肺静脉反复分支D、平第5胸椎高度分为左、右肺动脉E、右肺动脉经升主动脉及上腔静脉后方,奇静脉弓下方入肺门正确答案:E3、关于奇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食管与胸主动脉之间上行B、是左腰升静脉向上的延续C、穿膈入胸腔中纵隔D、至第4胸椎高度呈弓形弯曲绕右肺根后上方注入上腔静脉E、收集左肋间后静脉、食管静脉和半奇静脉的血液正确答案:D4、关于右迷走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右迷走神经行经主动脉弓前方时,发出右喉返神经B、沿气管右侧下行至肺根后方C、在丛的下端汇集成迷走神经前干,随食管入腹腔D、在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之间入胸腔E、下行至食管前方分散形成食管前丛正确答案:B5、关于膈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左半与肝左外叶、胃和肾相邻B、下面右半与右半肝和部分肝左叶相邻C、隔着胸腔与肺底相邻D、是一平坦的薄肌E、中央部为肌纤维,与心包愈者正确答案:B6、经过腕管的结构是A、尺动脉B、桡神经C、尺神经D、桡动脉E、正中神经正确答案:E7、不属于上颌动脉分支的血管是A、脑膜中动脉B、上牙槽后动脉C、眶下动脉D、下牙槽动脉E、颞浅动脉正确答案:E8、关于胆总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胆总管十二指肠后段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的后面B、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C、胆总管十二指肠壁段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侧壁D、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沿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走行E、胆总管胰腺段多经胰头后方正确答案:A9、不属于肌三角内的结构是A、甲状腺和甲状旁腺B、舌骨上肌群C、食管颈部D、气管颈部E、舌骨下肌群正确答案:B10、不走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结构是A、胆总管B、肝门静脉C、肝固有动脉D、胃右动脉E、胃左动脉正确答案:E11、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的结构是A、右肾门B、胆总管末端及胰头C、横结肠及其系膜D、结肠右曲E、右输尿管正确答案:B12、不经肝门出入的结构是A、肝门静脉左、右支B、肝静脉左、右支C、淋巴管及神经D、肝左、右管E、肝固有动脉左、右支正确答案:B13、横行穿经腮腺的结构是A、颞浅动、静脉B、耳颞神经C、颈外动脉D、上颌动、静脉E、下颌后静脉正确答案:D14、关于胆囊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其左侧为幽门B、位于肝脏面左纵沟的前部C、为腹膜内位器官D、其后下方为胃底E、其右侧为结肠左曲正确答案:A15、不属于感觉神经的是A、舌神经B、耳颞神经C、咀嚼肌神经D、颊神经E、下牙槽神经正确答案:C16、臀上皮神经A、第1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B、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C、第1~2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D、第1~5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E、第1~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正确答案:B17、不与掌腱膜相连的结构是A、掌长肌B、掌中隔C、掌外侧肌间隔D、拇收肌筋膜E、掌内侧肌间隔正确答案:D18、回肠具有的结构是A、结肠袋B、结肠带C、集合淋巴滤泡D、密而高的粘膜环状襞E、肠脂垂正确答案:C19、腋动脉第1段发出的动脉有A、胸背动脉B、旋肱前动脉C、胸上动脉D、胸肩峰动脉E、旋肱后动脉正确答案:C20、通过四边孔的结构是A、旋肩胛血管B、旋肱后血管和腋神经C、旋肱后血管和桡神经D、旋肩胛血管和腋神经E、旋肱前血管和腋神经正确答案:B21、坐位时腹膜腔最低的部位是A、膀胱子宫陷凹B、坐骨直肠隙C、耻骨后隙D、直肠子宫陷凹E、直肠后隙正确答案:D22、关于颈动脉结节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平喉结高度B、颈内动脉行经其前方C、颈总动脉行经其前方D、为隆椎横突前结节E、颈外动脉行经其前方正确答案:C23、不位于股鞘内的结构是A、股静脉B、股神经C、股管D、以上都不对E、股动脉正确答案:B24、关于股环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上面覆盖股环隔B、后界是耻骨梳韧带C、外侧界为阔筋膜D、前界是腹股沟韧带E、内侧界为腔隙韧带正确答案:C25、不与肝膈面相毗邻的结构是A、心包B、左肺底C、右肺底D、心膈面E、右肾上腺正确答案:E26、不参与腹直肌鞘构成的结构是A、腹横肌腱膜B、Scarpa筋膜C、腹内斜肌腱膜前层D、腹内斜肌腱膜后层E、腹外斜肌腱膜正确答案:B27、不位于小腿前骨筋膜鞘内的结构是A、胫前动脉B、趾长伸肌C、腓深神经D、胫骨前肌E、腓浅神经正确答案:E28、不参与组成三边孔的结构是A、肩胛下肌B、肱骨外科颈C、肱三头肌长头D、大圆肌E、小圆肌正确答案:B29、关于胸膜下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为膈胸膜与纵隔胸膜的返折线B、右侧起自第5胸肋关节后方C、在锁骨中线与第7肋相交D、在腋中线与第9肋相交E、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近后正中线处平第 12胸椎棘突正确答案:E30、位于(手掌)外侧鞘内的结构是A、小指对掌肌B、蚓状肌C、骨间掌侧肌D、拇收肌E、拇对掌肌正确答案:E31、通过棘孔的动脉是A、上颌动脉B、耳后动脉C、面动脉D、脑膜中动脉E、枕动脉正确答案:D32、穿经海绵窦和眶上裂,支配眼球外肌的神经有A、第Ⅳ、Ⅴ、Ⅵ对脑神经B、第Ⅲ、Ⅳ对脑神经和眼神经C、第Ⅲ、Ⅳ、Ⅴ对脑神经D、第Ⅲ、Ⅳ、Ⅵ对脑神经E、第Ⅲ、Ⅴ、Ⅵ对脑神经正确答案:D33、关于肺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肺上静脉收集肺上叶的血液B、其分支与肺动脉各级分支伴行C、是功能血管D、通常有两条E、属于后纵隔的结构正确答案:C34、关于后纵隔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食管在其内垂直下行B、左、右迷走神经分别行于食管的左、右侧C、内含胸交感干D、内含心包膈动脉E、位于心包与胸椎之间正确答案:C35、关于胸主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自第5胸椎下缘续于主动脉弓B、后方为脊柱、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C、胸主动脉的前方自上而下与食管、左肺根、心包后壁和膈毗邻D、右侧为半奇静脉、胸导管和右纵隔胸膜E、沿脊柱左侧下行,逐渐向内沿中线行于脊柱前方正确答案:E36、关于胸部表面结构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肩胛上角平对第2肋B、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外侧1~2cm处为触及心尖搏动最明显的部位C、男性乳头约对第4助间隙D、肩胛下角约对第7肋E、胸骨角平对第2肋软骨水平正确答案:B37、关于气管胸部毗邻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后方为食管B、下方有动脉韧带C、前方有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D、后外有喉返神经E、左侧为主动脉弓正确答案:B38、关于股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内有隐神经B、位于阔筋膜与髂腰肌之间C、位于股部上1/2处D、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E、内有大隐静脉通过正确答案:D39、分裂韧带是指A、伸肌上支持带B、腓骨肌上支持带C、腓骨肌下支持带D、屈肌支持带(踝部)E、伸肌下支持带正确答案:D40、关于支气管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为肺的功能性血管B、共1~3支,粗短C、与支气管分支伴行D、起自肺动脉或右肋间后动脉E、仅布于各级支气管壁正确答案:C41、关于主动脉弓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跨右肺根B、动脉壁外膜下有丰富的压力感受器C、前方有左迷走神经及左膈神经跨过D、下缘可见动脉韧带及其后方的左喉返神经E、起止点均位于第4胸椎体下缘平面正确答案:A42、关于膈下间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介于膈与骨盆上口之间B、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C、介于膈与胃之间D、介于膈与肝下面之间E、介于膈与肝上面之间正确答案:B43、关于面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面部走行于面肌的浅面B、至内眦处改称为内眦动脉C、前方有面静脉伴行D、于下颌下三角内起自颈外动脉E、在咬肌止点后缘处,出现于面部正确答案:B44、关于肋间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肋角和腋中线之间,肋间血管、神经自上而下为静脉、动脉、神经B、在肋间隙前、后部直接与其内面的壁胸膜相贴C、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从脊柱至肋角之间的走行恒定D、走行于肋间外肌与肋间内肌之间E、仅分布于胸壁肌肉及皮肤正确答案:A45、胃的淋巴最后汇入A、腰淋巴结B、脾淋巴结C、肠系膜下淋巴结D、肠系膜上淋巴结E、腹腔淋巴结正确答案:E46、不属于颅顶浅筋膜前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眶上动脉B、滑车上神经C、滑车上动脉D、眶上神经E、耳颞神经正确答案:E47、下肢力线通过的三个点是A、股骨头中点、髌骨中点与第一趾蹼的连线B、髂前上棘、胫骨粗隆与内踝尖C、股骨头中点、髌骨中点和踝关节中心D、股骨大转子、髌骨中点与踝关节中点E、股骨头中点、髌骨中点与中趾外侧正确答案:C48、胃右静脉汇入A、幽门前静脉B、肝静脉C、肠系膜上静脉D、肝门静脉E、脾静脉正确答案:D49、关于前臂屈肌后间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外侧界为桡骨和前臂筋膜B、位于旋前方肌的后方C、向远侧经腕尺侧管与掌中间隙相通D、内侧界为尺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E、是位于前臂远侧 l/2段的潜在性间隙正确答案:D50、关于椎前筋膜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向后附着于项韧带B、上起自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和胸内筋膜C、位于椎前肌和斜角肌前面D、颈交感干、膈神经、臂丛和锁骨下动脉位于其浅面E、包绕腋血管和臂丛形成腋鞘正确答案:D51、属于颅顶浅筋膜前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颞浅动、静脉B、枕动脉C、耳颞神经D、枕大神经E、眶上动脉正确答案:E52、枕大神经A、第4颈神经后支的皮支B、第1颈神经后支的皮支C、以上都不对D、第3颈神经后支的皮支E、第2颈神经后支的皮支正确答案:E53、腓肠内侧皮神经发自A、腓肠神经B、胫神经C、坐骨神经D、隐神经E、腓总神经正确答案:B54、关于盆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成B、由会阴浅横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成C、由闭孔内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成D、由肛提肌和会阴浅横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成E、由肛提肌和闭孔内肌及覆盖其上、下面筋膜组成正确答案:A55、子宫的淋巴回流,不包括下列哪一组淋巴结A、髂外淋巴结B、腰淋巴结C、肠系膜下淋巴结D、髂内淋巴结E、腹股沟淋巴结正确答案:C56、不参与肛提肌组成的肌是A、耻骨直肠肌B、前列腺提肌C、尾骨肌D、耻尾肌E、髂尾肌正确答案:C57、不属于后纵隔内的结构是A、膈神经B、胸交感干C、胸导管D、奇静脉E、食管正确答案:A58、参与腋窝内侧壁构成的肌是A、胸大肌B、大圆肌C、肱二头肌D、前锯肌E、锁骨下肌正确答案:D59、关于输尿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生殖腺血管的前面下行B、有两个生理性狭窄C、全长可分为腹部和盆部两段D、沿腰方肌前面下行E、位于腹膜的后方正确答案:E60、输尿管在盆腔内的行程,哪项是正确的?A、分为盆段和壁内段B、女性经过子宫动脉的前上方至膀胱底C、壁内段开口于膀胱体D、左侧跨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后方E、男性经过输精管前上方至膀胱底正确答案:A61、胃裸区是由哪条韧带的双层腹膜结构之间形成的?A、胃胰韧带B、胃脾韧带C、胃膈韧带D、胃结肠韧带E、肝胃韧带正确答案:C62、关于垂体病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垂体病变时,一般不累及鞍结节B、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C、垂体病变时,向后可压迫鞍背,甚至出现骨质破坏D、垂体病变时,可向下压迫垂体窝使之加深E、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正确答案:A63、胃网膜右静脉汇入A、肝门静脉B、幽门前静脉C、肠系膜上静脉E、脾静脉正确答案:C64、不与胃后壁相邻的结构是A、左肾上腺B、胰C、脾D、横结肠及其系膜E、肝正确答案:E65、参与构成胃床的器官是A、胰B、左半肝C、右肾D、右半肝E、右肾上腺正确答案:A66、关于十二指肠上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通常平对第3腰椎B、起始处有肝胃韧带附着C、后方与胆总管、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静脉相邻D、前方与肝方叶和胆囊相邻E、属腹膜间位正确答案:D67、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的神经是A、臂外侧下皮神经B、腋神经C、肌皮神经D、正中神经E、桡神经正确答案:C68、行经十二指肠上部后方的结构是A、肠系膜上动脉B、腹腔干D、肠系膜下动脉E、胆总管正确答案:E69、关于椎静脉丛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椎外静脉丛不与颅内静脉相交通B、椎内、外静脉丛互不相通C、椎内静脉丛位于硬膜下隙D、椎外静脉丛位于硬膜外隙E、是沟通上、下腔静脉系和颅内、外静脉的重要通道正确答案:E70、不参与组成四边孔的结构是A、肱骨外科颈B、肱三头肌长头C、大圆肌D、肱三头肌短头E、小圆肌正确答案:D71、半月线是指A、腹直肌鞘后层的下缘B、腹直肌的外侧缘C、腹直肌腱划D、肋弓下缘E、腹部和股部的分界线正确答案:B72、关于足底深支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穿第1跖骨间隙至足底B、穿第4跖骨间隙至足底C、穿第2跖骨间隙至足底D、与足底内侧动脉吻合E、穿第3跖骨间隙至足底正确答案:A73、脾的脏面并不与哪个器官相接触?A、左肾上腺B、左肾C、结肠左曲D、胰腺尾部E、胃正确答案:A74、关于血管腔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髂耻弓的外侧B、有股神经与髂腰肌通过C、有股血管与股神经通过D、有股血管与深淋巴管通过E、有闭孔血管通过正确答案:D75、不属于髂内动脉脏支的血管是A、子宫动脉B、阴部内动脉C、直肠下动脉D、膀胱下动脉E、闭孔动脉正确答案:E76、关于会阴浅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完全封闭B、前份有尿道膜部通过C、内有尿道球腺D、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E、内有阴茎脚、尿道球及尿道球部正确答案:E77、关于小肠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以上说法全对B、终止于回盲连接处C、由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供应D、它包括十二指肠,后者大部分在腹膜之后E、开始于胃幽门正确答案:A78、关于小腿十字韧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其深面有胫骨前肌腱通过B、又称为伸肌上支持带C、多呈横的“Y”字型D、内侧端分两束E、由深筋膜增厚形成正确答案:B79、不经梨状肌下孔穿出的结构是A、阴部内血管、阴部神经B、臀上血管和神经C、坐骨神经D、股后皮神经E、臀下血管和神经正确答案:B80、关于胸廓内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沿胸骨侧缘外侧约2 cm下行B、向下经锁骨下静脉的后方,紧贴胸膜顶前方入胸腔C、起自锁骨下动脉第2段的下面D、沿途发出心包膈动脉,与迷走神经伴行,分布于心包和膈E、至第5肋间隙分为腹壁上动脉和肌膈动脉正确答案:B81、关于肝胃韧带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构成网膜囊的后壁B、连于膈与胃大弯之间C、连于膈、肝静脉韧带裂与胃小弯之间D、连于肝门与胃大弯之间E、是小网膜的右侧部正确答案:C82、不位于脾肾韧带内的结构是A、胰尾B、淋巴结C、脾动脉D、左肾静脉E、脾静脉正确答案:D83、关于右肾毗邻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内侧有下腔静脉B、后面中部邻第12肋C、后外侧有腰交感干D、前上部为十二指肠上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84、关于面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B、通常无瓣膜C、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合D、在面部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E、经眼静脉与海绵窦相交通正确答案:E85、关于盆脏筋膜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包裹膀胱的部分形成膀胱筋膜B、包裹前列腺的部分称为前列腺鞘C、在女性形成直肠阴道隔D、在男性形成直肠膀胱隔E、位于会阴深隙正确答案:E86、不经过骨盆上口的结构是A、睾丸动脉B、输精管C、肠系膜下动脉D、卵巢动脉E、子宫主韧带正确答案:E87、关于前列腺位置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膀胱底与盆膈之间B、位于膀胱颈与盆膈之间C、位于膀胱尖与盆膈之间D、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E、位于膀胱底与尿生殖膈之间正确答案:D88、肱骨中段骨折时最易损伤的神经是A、尺神经B、腋神经C、肌皮神经D、正中神经E、桡神经正确答案:E89、纵行穿经腮腺的结构是A、颈外静脉B、面神经及其分支C、下颌后静脉D、上颌动脉E、颈内动脉正确答案:C90、关于坐骨肛门窝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内有肛血管与肛神经B、仅局限在肛门三角范围内C、左、右坐骨肛门窝互不相通D、内侧壁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E、外侧壁为盆膈和肛门外括约肌正确答案:A91、进出第二肝门的结构是A、肝门静脉B、肝固有动脉C、肝左、中、右静脉D、尾状叶静脉E、肝总动脉正确答案:C92、不属于颈动脉鞘内的结构是A、迷走神经B、颈内静脉C、颈外动脉D、颈总动脉E、颈内动脉正确答案:C93、气管前间隙位于A、气管前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B、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C、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D、封套筋膜与气管前筋膜之间E、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正确答案:E94、腹股沟浅淋巴结收纳范围中不包括A、全腹壁B、会阴C、肛管及外生殖器D、臀区E、下肢正确答案:A95、关于输尿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右侧输尿管跨髂外动脉起始段的前方入盆B、经闭孔神经、血管的内侧前行C、子宫动脉从其前上方经过D、左侧输尿管跨髂总动脉起始段的前方入盆E、绕输精管后方穿入膀胱壁正确答案:D96、关于肾的被膜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纤维膜分两层B、肾筋膜分前、后两层C、纤维囊为肾的固有筋膜D、有三层E、肾脂肪囊又称肾床正确答案:A97、关于胫前动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于腘肌下缘发自腘动脉B、发出腓动脉C、走行于小腿前骨筋膜鞘内D、伴腓深神经下行E、发出胫前返动脉正确答案:B98、不属于会阴深隙内的结构是A、会阴深横肌B、阴茎动脉C、尿道球腺D、尿道球E、尿道括约肌正确答案:D99、颅顶的“危险区”指的是A、浅筋膜B、帽状腱膜C、皮肤D、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E、颅骨外膜正确答案:D100、关于面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除支配面肌外,还支配舌肌B、分颞、颧、颊、下颌缘和颈支5组分支穿出腮腺的前缘C、在腮腺深部形成面神经丛D、支配面肌和颈阔肌E、自茎乳孔出颅立即分为五组分支正确答案:D。

腮腺咬肌区解剖实验报告

腮腺咬肌区解剖实验报告

腮腺咬肌区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腮腺咬肌区的解剖,加深对该区域的了解,掌握相关解剖知识,为临床操作提供基础支持。

二、实验器材
1.手术刀
2.医用剪刀
3.解剖镊子
4.放大镜
5.解剖模型或动物标本(小鼠或大鼠)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将动物标本或解剖模型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检查工具
是否完整、干净。

2.定位:用手指按压颧弓下缘处,观察腮腺咬肌区位置。

3.切口:使用手术刀沿着颧弓下缘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出腮腺咬肌区。

4.分离:用医用剪刀和解剖镊子分离出腮腺咬肌区内的神经血管及其他组织结构,并清理周围组织。

5.观察:使用放大镜观察腮腺咬肌区内部结构,并记录相关信息。

四、实验结果
1.腮腺咬肌区位于颧弓下缘处,是由咬肌、颞肌、腮腺及相关神经血管组成的区域。

2.腮腺咬肌为该区域主要组成部分,呈扁平形状,位于咀嚼肌的前方。

其起始点为颧弓下缘处,止点为下颌角处。

3.在腮腺咬肌区内还包括颞肌和部分腮腺组织。

其中,颞肌起始于颞骨上方,止点为下颌骨角;而腮腺则位于颊部深层。

4.在解剖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损伤该区域内的神经血管及其他重要组织结构。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腮腺咬肌区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知识,并掌握了相关操作技能。

这对于日后临床操作以及研究该区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和卫生问题,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腮腺咬肌区的解剖结构
腮腺咬肌区在解剖学上指的是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面和颌后窝,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结构有:腮腺,咬肌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等。

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

腮腺鞘与腮腺接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由于腮腺有致密的筋膜鞘包裹,炎症时常引起剧痛。

腮腺鞘的浅层特别致密,而深层薄弱且不完整,腮腺化脓时,脓肿不易从浅层穿透,而穿入深部,形成咽旁脓肿或穿向颈部。

因化脓性腮腺炎为多数小叶性脓肿,故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引流每一脓腔。

1、腮腺周围毗邻关系
腮腺 parotid gland:
腮腺略呈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可分为深、浅两部,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作为两者的分界。

下颌支与腮腺关系最密切,其后缘深深刻入腺内,因而将腮腺分为浅、深部和中间的峡三个部分。

腮腺的浅部即面突,是覆于下颌支和咬肌表面的部分,呈倒置的三角形,有明显的前、后、上缘和下端之分并有复杂的血管神经向外周辐射。

腮腺深部即咽突,位于下颌支和翼内肌深面,并向前内伸入深达咽侧壁。

茎突及起自茎突的三肌恰插在腮腺咽突与颈内静脉、颈内动脉及末四对脑神经之间。

峡部位于下颌支后缘和胸锁乳突肌前缘。

腮腺表面被覆于一层筋膜即腮腺咬肌筋膜,是颈深筋膜浅层的延续,分浅、深两层包绕腺体并形成腮腺鞘。

浅层厚而致密,深层十分薄弱,与咽侧壁最近,腮腺病变易由此向深面的咽部扩展。

2、腮腺导管周围毗邻关系
腮腺导管 parotid duct:
腮腺管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在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行越过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急转向内侧,穿颊肌,在颊粘膜下潜行一段距离,然后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的颊粘膜上,开口处粘膜隆起,称腮腺乳头,可经此乳头插管,进行腮腺管照影。

用力咬合时,在咬肌前缘处可以触摸到肥腺管。

腮腺管的体表投影相当于自鼻翼与口角门的中点至耳屏门切迹连线的中1/3段,于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走行,至咬肌前缘向内弯转进入颊间隙。

腮腺管的体表投影相当于自鼻翼与口角门的中点至耳屏门切迹连线的中1/3段。

3、腮腺与面神经相互位置关系
腮腺前段:为面神经主干,长约1cm。

于茎乳孔浅出后,并非急转向前,而是在腮腺后面向下走一短段。

此处前方为茎突,后方为乳突,下方为二腹肌后腹,三者均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

腮腺内段:行于腮腺实质内,分上、下两干,上干粗且向前上行,下干细且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行。

两干共发9-12条神经,形成五组分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别于腮腺上、前、下穿出。

腮腺后段:以扇形网状形式至各相应区域面肌。

4、腮腺周边的结构
主要是腮腺浅叶前、后、上三缘和下端辐射出来诸结构间关系。

第一段:是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适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

此段长1~1.5cm,向前经过茎突根部的浅面,此段虽被腮腺所遮盖,但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处进行。

第二段:为腮腺内段。

面神经主干于腮腺后内侧面进入腮腺,在腮腺内通常分为上、下两干,再发出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颞、颧、颊、下颌缘、颈五组分支。

面神经位于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的浅面。

正常情况下,面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容易分离,但在病变时二者常紧密粘连,术中分离较为困难。

腮腺肿瘤可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瘫。

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

面神经的五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

(1) 腮腺的上缘:由后向前为,耳颞神经、颞浅静脉、颞浅动脉及面神经颞支。

(2) 腮腺的前缘:自上而下为面神经颧支、面横动脉、面横静脉、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和面神经下颊支。

(3) 腮腺的后缘:面神经主干和肌肉。

下颔后静脉:
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穿入腮腺,汇合形成下颌后静脉,在颈外动脉的浅面下行,分为前、后二支,穿出腮腺。

前支与面静脉汇合,注入颈内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合成颈外静脉。

腮腺的下端:由前向后为,下颌缘支、颈支和下颌后静脉。

颈外动脉:
由颈部上行,经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入下颌后窝,由深面穿入腮腺,行于下颌后静脉的前内侧,至下颌颈平面分为两个终支。

上颌动脉行经下颌颈内侧入颞了窝;颞浅动脉在腮腺深面发出面横动脉,然后越颧弓至领区。

此外,耳颞神经亦穿入腮腺鞘,在腮腺深面上行,出腮腺至颞区,当耳颞神经因腮腺肿胀或受肿瘤压迫时,可引起由颞区向颅顶部放射的剧痛。

5、腮腺内部的结构
在腮内部主要有横行的面神经facial nerve、纵行的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 和下颌后静脉retromandibular vein,三者的关系为,由浅入深分别是面神经、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

咬肌
咬肌起自颧弓下缘及其深面,止于下颌支外侧面和咬肌粗隆。

该肌的后上部为腮腺所覆盖,表面覆以咬肌筋膜,浅面有面横动脉、腮腺管、面神经的颊支和下颌缘支横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