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变理论和情境领导理论
领导管理理论与权变管理
领导管理理论与权变管理领导管理理论与权变管理领导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主题。
管理者需要掌握有效的领导理论和技巧,以便有效地引导和管理组织中的员工。
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管理者可能需要灵活应对,采取权变管理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领导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领导管理理论是指那些帮助管理者理解和指导员工的原则和模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领导管理理论被提出。
其中一种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它认为管理者是组织的中心,员工应该被指示和控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领导和管理的理解逐渐发展,提出了更加现代的理论。
例如,情境领导理论强调领导者应该根据情境和员工的需求来调整领导风格。
变革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能够激励员工参与组织的变革过程。
这些理论对于帮助管理者理解和应对不同领导挑战非常重要。
然而,在实践中,管理者可能会面临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这时需要采取权变管理的策略。
权变管理是指在有限的资源和信息下,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灵活决策。
权变管理的核心是明确目标、分析情况、制定方案和评估结果。
管理者需要灵活应对变化,调整策略,以确保组织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积极与员工沟通和合作,建立信任和支持,以便有效地领导和管理团队。
在实践中,领导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通常是相互依存的。
具体来说,领导管理理论提供了管理者的指导原则和决策框架,而权变管理则是指导管理者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的策略。
例如,在变革领导理论中,领导者可能需要采取权变管理的策略来应对员工对变革的抵触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支持来建立信任,并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来帮助员工适应变化。
另一个例子是情境领导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领导风格应该根据情境和员工的需求来调整。
当遇到不同情况时,管理者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权变策略。
例如,在一个新员工需要指导和支持的情境中,管理者可以采取较为指导性的领导风格。
而在一个成熟的团队中,管理者可以采取更加参与和赋予员工自主权的领导风格。
领导的风格及权变理论
领导的风格及权变理论领导的风格及权变理论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实施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和态度。
不同的领导风格会对组织的运行、员工的工作效能和组织氛围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权变理论则是指领导者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所采用的权力调整和权力运用的方式。
在领导风格方面,有多种理论和模型被提出,来描述和解释领导者的不同行为和态度。
其中最著名的是赫茨伯格和曼岛的领导风格理论,提出了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关系导向型两种领导风格。
任务导向型的领导者强调完成工作任务和达到目标的重要性,注重对员工的指导、监督和控制。
而人际关系导向型的领导者则更加注重关心和关怀员工,倾听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并与员工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此外,还有其他的领导风格,如变革型领导、授权型领导、奋斗型领导等。
领导风格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任务来确定。
就情境领导理论而言,领导者的风格应适应组织的目标、员工的能力和任务的要求。
如果组织中的员工都具备高度的能力和自我激励性,则任务导向型领导风格可能更加适合。
而如果员工的能力较低,则人际关系导向型领导风格可能更加合适,可以通过关心和支持员工来提高员工的绩效。
而当面临变化和挑战时,领导者需要采用权变理论来应对。
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者应在特定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权力调整和权力运用方式。
在权变理论中,有三种主要的权变策略:权威(命令)策略、参与(共同决策)策略和咨询(征求意见)策略。
权威策略是指领导者采用命令和指示的方式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决策。
参与策略是指领导者与员工共同讨论和决策,让员工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
咨询策略是指领导者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最终的决策中。
选择何种权变策略取决于领导者对员工的信任和参与度的度量,以及目标的紧迫程度和关联程度。
对于一个具备高度参与度和自律性的团队,采用咨询和参与策略可能更为合适。
而对于一个能力低下或缺乏自我激励性的团队,权威策略可能更加有效。
总而言之,领导风格和权变理论是解释和指导领导者行为的重要工具。
企业领导力的基本理论
企业领导力的基本理论企业领导力是指企业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是企业发展和运营的核心要素之一。
企业领导力的基本理论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企业领导力的基本理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参与式管理理论参与式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与员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领导者可以通过参与式管理来建立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团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参与式管理理论要求领导者具备开放的心态,善于倾听和挖掘员工的潜力,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情境领导理论情境领导理论认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灵活的领导风格和决策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任务来制定适用的领导策略。
领导者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变化,灵活运用不同的领导风格,以适应组织内外的各种要求和挑战。
情境领导理论要求领导者具备较高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地判断和识别不同的情境,以便采取合适的行为和决策。
三、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企业领导者应该注重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领导者应该具备优秀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员工建立良好的信任和沟通关系,使员工对领导者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际关系理论要求领导者具备良好的情商和团队建设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和解决员工之间的冲突和合作问题,以便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凝聚力。
四、道德领导理论道德领导理论认为,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操守,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
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坚持正直和诚信的原则,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道德领导理论要求领导者具备远见和责任感,能够为组织和员工的长远发展着想,不以短期利益为重,而是以全局和长远的利益为导向。
企业领导力的基本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导。
企业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素质,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
(完整版)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高LPC-关系导向型2.低LPC-工作导向型3.中度LPC-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 (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R)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
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1. 菲德勒模型(the Fiedler model)伊利诺大学的菲德勒(Fred Fiedler)从1951 年开始,首先从组织绩效和领导态度之间的关系着手进行研究,经过长达15 年的调查试验,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即菲德勒模型。
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他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2. 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SLT)该理论由赫塞(Paul Hersey)和布兰查德(Ken Blanchard)提出,他们认为下属的“成熟度”对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起重要作用。
所以,对不同“成熟度”的员工采取的领导方式有所不同。
所谓“成熟度”(readiness)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愿望的大小。
它取决于两个要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工作成熟度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高的人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
心理成熟度指的是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
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他们靠内部动机激励。
在管理方格图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成熟度不同,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种: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和授权式。
织所面临的环境,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者不仅要减少对活动的控制,而且也要减少对下属的帮助。
当下属成熟度不高时,领导者要给予明确的指导和严格的控制,当下属成熟度较高时,领导者只要给出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要求,由下属自我控制和完成。
3. 路径-目标理论(path-goal model)路径—目标理论是以期望机率模式和对工作、对人的关心程度模式为依据,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效率是以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且在工作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
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制定合理的、员工所期待的报酬,同时为下属实现目标扫清道路,创造条件。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高LPC-关系导向型2.低LPC-工作导向型3.中度LPC-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 (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 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R)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领导学-第7章 权变与情境领导
不清晰、非重 复性任务
13
路径-目标理论
环境因素: 组织成员的个性特点 --能力、技能、需求、动机 工作环境因素 • 任务结构 • 正式权力系统的本质 •工作团队特征:教育程度、融洽程度。
14
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对绩效的影响 --帮助下属明确怎样才能得到奖励和通过提 高奖励的效用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同时提升 他们的工作绩效。
领导方式 命令式 说服式 参与式 授权式
12
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提供必要 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
领导行为 指导型 支持型
参与型
成就导向型
行为特征
明确期望及工作程序
创造和谐团队氛围, 平等对待下属
征求下属意见,鼓励 集体讨论
设定高目标,鼓励实 现最佳水平
适用场合 任务不清晰 重复性任务
7
菲德勒权变理论
领导类型与情境变量的关系
对领导有 情境
利性
类型
有利
1
领导员 工关系
良好
任务结构 明确
2
良好
明确
3
良好
不明确
中间状态 4
良好
不明确
5
不良
明确
6
不良
明确
7
不良
不明确
不利
8
不良 不明确
职位 有效领导 权力 类型 强 任务型 弱 任务型 强 任务型 弱 关系型 强 关系型 弱 不明确 强 不明确 弱 任务型
以指导实现组织实现 • 赫塞和布兰德的权变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团队成员
的主动性 • 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可以用来提升领导行为的
有效性 • 用Vroom—Jago模型可以用来分析领导风格和权
三种领导理论
三种领导理论分析一、领导特质理论领导特质理论也称伟人理论,主要研究一名优秀而成功的领导所具有的内在品质与领导相关行为及绩效方面的关系。
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基于领导者的个人特质是决定领导效能的关键因素的认识,领导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特质,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也有一定有某些共同点。
根据领导效果的好坏,找出好的领导者与差的领导者在个人品质或特性方面有哪些差异,由此就可确定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因此,我们只要找出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特点,再考察某个组织中的领导者是否具备这些特点,就能断定他是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根据以往的研究的综合,我们大致可以列出领导者有不同于非领导者的六项特性,即进取心、领导愿望、正直与诚实、自信、智慧和工作相关知识。
下面,我们用领导特质的研究方法,以俞敏洪为例,考查他是否具有这些因素,以此来判断他是否是个领导者。
俞敏洪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曾经留校担任过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英语专业出身,这无疑是俞敏洪创办新东方所具备的专业知识。
1993年弃教从商,这一路走来,俞敏洪应是怀着强烈的领导愿望,表现出高度的工作积极性,拥有较高的成就渴望。
他不断地努力提高,进取心强,精力充沛,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坚持不懈,并有高度的主动精神,才最终创立新东方学校,成为新东方学校创始人。
在这过程中,他用他的自信和智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事业上的难关,支撑他站上了事业的高峰。
而他始终保持着他的正直与诚实,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全国多所高校举行上百场免费励志演讲,为年轻的大学生们传递正力量,被誉为当下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精神领袖”。
综上所述,俞敏洪满足领导所应具备的几项特质,根据领导特质论者的理论,他算的上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二、领导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在于了解有效领导者的行为是否具有独到之处。
行为论认为,领导者最重要的方面不是领导者个人素质而是在各种不同环境中领导人做些什么。
有效的领导者以他们的特殊领导作风区别于那些不成功的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 高LPC- 关系导向型2. 低LPC- 工作导向型3. 中度LPC- 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 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 任务结构3. 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 )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 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 ,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 )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 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 Situational Leadership R )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 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ies of leadership)目录•1什么是领导权变理论•2领导权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3几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权变理论•4领导权变理论在沟通工作中的应用[1]•5领导权变理论在企业激励工作的应用[1]•6相关条目•7参考文献[编辑]什么是领导权变理论“权变”一词有“随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
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
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又被称为领导情境理论。
[编辑]领导权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领导权变理论是继领导者行为研究之后发展起来的领导学理论。
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西方领导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世纪以来,西方领导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领导者特质研究阶段,其研究之重点在于认定领导者的素质或特性,从而了解究竟何种人才适合充任领导者,如Birs早期研究发现用于区别领导人和非领导人的79种特质等;其次为领导者行为研究阶段,其研究旨趣在于描述领导者行为或领导方式,即了解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如k.Lewin的领导作风理论,R.Blake与Morton的管理方格图等;再次是领导的权变理论研究阶段,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领导方式与团体组织效能之关系。
权变理论在其出现后即以它特有的魅力而使以往的领导理论黯然失色。
首先,权变理论统合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
领导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
一种领导现象的出现,不仅是领导者本人的行为结果,而且还有赖于周围的领导环境。
领导者特质研究和领导者行为研究皆以领导者为出发点,而以领导者个人之内在素质或行为来探究领导现象,程度不同地忽略了与领导现象相关的领导环境的重要作用,忽略了被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
领导是一种动态的群体过程或社会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交互影响是领导过程之本质。
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是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被领导者是被影响的客体。
[管理学]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及其运用摘要:介绍了领导理论的大致发展历程,并描述了领导权变理论的发展过程极其五种重要的权变模型,并应用领导权变理论进行了相关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领导权变理论一.领导理论概述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1]。
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如提高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理论研究的核心.近半个世纪以来,领导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人们一般将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分为三个方面,即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按照时间的顺序,也有许多学者把这个三个方面分成先后的三个阶段。
特质理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流行,其研究之重点在于认定领导者的素质或个性特点,旨在分离出一种或几种领导者具备而非领导者不具备的特质。
如Birs早期研究发现用于区别领导人和非领导人的79种特质等,但是而后研究者后来纷纷认定仅仅依靠特质并不能充分解释有效的领导,完全基于特质的解释忽视了领导者与下属的相互关系以及情景因素。
因此,在20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叶,有关领导的研究集中在探讨领导者偏好的行为风格上,即领导行为理论,此时的研究者探讨的是有效的领导者在行为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
如艾奥瓦大学、俄亥俄州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以及管理放个理论等。
但是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明确的认识到,领导成功与否比领导者特质和行为更为复杂,这使地人们开始注意情境因素在有效领导中的影响,权变领导理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权变领导理论把领导者个人特质、行为者行为及领导环境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创造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导理论体系,它综合了特质和行为理论,并且能够解释非常复杂的领导现象,并且具有相当强的实践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际领导工作者对领导理论的需要。
二.权变理论的发展过程(一)费德勒模型最早对领导权变理论做出理论性评价的人是心理学家费德勒。
他于1962 年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即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该模型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其一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者风格;其二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3]。
领导的权变理论
总分: ______
记分键
若小计分大于 64分,你算是一位把处好人与人的关 系放在首位的领导人; 若小计分小于 57分,你就是一位首先重视完成任务 的领导人。 回想最难共事者,评述他,如果用词积极则说明乐 于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关系取向型。如 用词消极,则任务取向型。
菲德勒(Fiedler)权变领导方式对应表
赫塞(Hersey)-布兰查德(Blanchard)领 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
参 与 说服
授 权 命令
思考题:
一位在政府职能部门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中年管理者,新近 被任命为某研究所的所长。面对陌生的学科专业和资深的研究人 员,该所长感到有点无从下手。如果要就他如何有效地开展新工 作提出原则性建议,你首选的是: A、明确各研究人员的研究目标与任务,实行责权利挂钩考核。 B、充分尊重专家,努力将研究人员的个人兴趣与组织发展目标协 同起来。
二、生命周期理论(情境领导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由卡曼(A.K.Karman)于1966年 首先提出,后由赫塞(Hersey)与布兰查德
(Blanchard)于1976年发展了这一理论。它以
四分图理论为基础,同时吸取了阿吉里斯的不成 熟—成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必须结合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适宜 的领导方式。提出了:
高
高关系
高关系
关 系 行 为
低工作
(参与式) 低关系 低工作 (授权式)
高工作
(说服式) 低关系 高工作 (命令式)
低
工作行为
高
四种领导风格 四种成熟程度
四种有效领导方式的选择方法
四种领导风格
命令型(低关系——高任务)
说服型(高关系——高任务)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
简述费德勒权变理论与情境领导一,权变理论变项(一)领导型式1.高LPC-关系导向型2.低LPC-工作导向型3.中度LPC-社会独立型(二)情境因素1.领导者与部属之关系2.任务结构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二,理论架构(一)在非常有利情境(高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的领导者即能兼顾与部属关系和工作的要求,而比关系导向的领导者更具效能. (二)在中度有利情境(中度控制情境)下强调增进彼此关系的关系导向领导,要比工作导向领导更占优势,而其领导效能也较高.(三)在非常不利的情境(低度控制情境)下工作导向的领导者效能较佳.赫塞一布兰査德情境领导模型理论领导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早期的研究集中在领导特质上,热衷于探讨具备什么素质才可以当领导。
20世纪,随着治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
但是,对领导环境与对象的研究依然薄弱。
在这一方面,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做出了新的贡献。
保罗·赫塞(Paul Hersey)一生致力于领导力研究。
1969年,他同肯·布兰查德(Ken H. Blanchard,也译为布兰佳)合著《组织行为学》(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一书,提出了情境领导模式。
这本书在工商界与学术界反响巨大,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广为传播。
借助这一东风,1975年保罗·赫塞创建了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并正式注册了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 R)这一商标。
所以,人们也把情境领导模型称为“赫塞-布兰查德模型”。
赫塞曾经两次来华,2005年6月,还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领导力大师论坛上传经布道。
据说,在他的研究中心里,培训过一百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个企业的上千万名职业经理。
布兰查德是他创办的布兰查德咨询培训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精神官”,他的公司不断推出一本本的快餐式治理读物。
3领导权变理论
3、领导者——参与模型
独裁1(A1):你使用自己手头现有的资料独立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 独裁2(A2):你从下属那里获得必要的信息,然后独自作出决策。在从下属
那里获得信息时,你可以告诉或不告诉他们你的问题。在决策中下属的任务是向你 提供必要信息而不是提出或评估可行性解决方案。
第5页,共19页。
LPC测试 问卷
1、菲德勒权变模型
LPC>=64分,人际关系型的领导者 LPC<=58分,任务型的领导者 58<LPC<64,较为理想,但也必须根据具体情
境来分析
第6页,共19页。
1、菲德勒权变模型
绩效 好
任务导向
关系导向
差
情境的有利程度
有利
中等
不利
类型 上下级关系
12 3 4 5 6 78 好好 好 好 差 差 差差
冷漠-1 2 3 4 5 6 7 8 -热心
合作-8 7 6 5 4 3 2 1-不合作
助人-8 7 6 5 4 3 2 1-敌意
无聊-1 2 3 4 5 6 7 8 -有趣
好争- 1 2 3 4 5 6 7 8 -融洽 自信-8 7 6 5 4 3 2 1-犹豫
高效-8 7 6 5 4 3 2 1-低效 郁闷-1 2 3 4 5 6 7 8 -开朗 开放-8 7 6 5 4 3 2 1-防备
第18页,共19页。
考核要点
在菲德勒权变模型理论中,通过LPC问卷,可以测试出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关 系导向型还是任务导向型。
菲德勒权变模型中的三种情境因素是,领导成员关系;工作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在菲德勒权变模型中,有利情境和不利情境下,采用哪种风格的领导绩效会更好? 菲德勒权变模型认为,个人领导风格是不变的,要想提高绩效,两种途径:一是更换领导以
管理者情境与领导风格的对应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
管理者情境与领导风格的对应: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动荡不安的。
在政治上,民权运动对官僚体系造成了持续冲击;在经济上,石油危机使豪华轿车失去了廉价动力;在国际上,日本与德国的经济崛起对美国企业形成了严重威胁。
这种局势,使变革的呼声充斥朝野。
但是,变革什么?如何变革?向哪里变?却依然迷茫。
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使一批学者开始抛弃那种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思路。
他们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且适合于特定情境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于是,产生了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著名理论,即权变理论。
所谓权变理论,就是寻求不同环境下的管理方式匹配关系。
最浅显的表述就是:如果环境为A,那么X措施是恰当的;而如果环境是B,那么Y 措施是恰当的。
美国学者菲德勒,就是这种权变理论的研究者之一。
他把权变理论运用于领导模式研究。
提出了权变领导模式(Contingency Leadership Model)。
至今这一模式依然在有关研究中居于领先地位。
弗雷德.菲德勒(Fred E. Fiedler),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
他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毕业后留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1951年,他移居伊利诺伊州,担任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群体效能实验室主任。
1969年,菲德勒前往华盛顿大学,担任华盛顿大学心理学与管理学教授,同时兼任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比利时鲁汉大学客座教授。
菲德勒的理论成果主要反映在他的一百多篇论文和四部学术著作中,其中的代表性论文包括《让工作适应管理者》(1965)、《一种领导效能理论》(1967)、《领导效率的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1968)、《如何使领导更有效率:对老问题的新解答》(1972)、《领导方式训练和经验的效果:对一种权变模型的说明》(1972)、《权变模型—领导效用的新方向》(1974)、《领导游戏:人与环境的匹配》(1976),以及《领导方式与有效管理》(1974,与马丁?切默斯合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权变理论和情境领导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Leader-MemberExchangeTheory):
领导权变理论是一种关于领导与成员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基于个别关系的差异而变化的。
这种互动关系分为“入组交换”和“外组交换”两种形式。
入组交换:领导者与某些团队成员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工作关系。
这些成员被视为“内圈”或“高质量交换关系”的一部分。
领导者与这些成员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互信、沟通畅通以及相互支持。
外组交换:领导者与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疏远,被称为“外圈”或“低质量交换关系”。
这些成员往往接收到较少的资源、支持和机会,并且彼此之间的互动较少。
领导权变理论强调了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个别关系的重要性。
它认为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依赖是建立有效领导的关键。
领导者通过与内圈成员建立高质量交换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合作,提高团队绩效。
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LeadershipTheory):
情境领导理论是根据领导者对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和任务要求的匹配程度,提出了不同的领导行为风格。
根据这一理论,领导者在不同情境下需要采用不同的领导行为来有效地引导团队。
指令性领导行为:当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较低,对任务的理解和能力有限时,领导者需要提供明确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以确保任务
的顺利完成。
支持性领导行为:当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任务有较高的能力和理解时,领导者需要提供情感支持、鼓励和参与,以促进团队成员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参与性领导行为:当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任务有一定的理解和能力时,领导者可以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决策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
委派性领导行为:当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任务具备高度的能力和理解时,领导者可以委派任务并给予成员更多的自主权,以激发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承诺度。
情境领导理论强调了领导者需要根据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和任务要求来调整领导行为风格,以实现最佳的团队绩效。
领导者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成员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并根据情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