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 观察物体(1)【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观察物体(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观察物体(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观察物体(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 观察物体(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体会摆法的多样化。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活动,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2教材分析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标准2011》对于该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内三个学段分别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第二阶段: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第三阶段: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会画一些圆柱圆锥等,了解它们的展开图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个阶段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在小学阶段观察物体的具体编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二年级下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的立体图形(积木)第二层次(四年级下册):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三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为后面根据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

第三层次(五年级下册):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

3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主探索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

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由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几何组合体的过程,需要将抽象的空间想象具体化。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观察物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从而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观察周围的物体。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能看到物体的某一个角度,很难全面地观察物体。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3.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效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观察物体。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共同完成观察任务。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能够有一个直观的参考。

3.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1 观察物体(三) 教案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1 观察物体(三) 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学校:沁县东风小学校姓名:尚慧霞安彩霞【核心素养】生活认知数形结合抽象思维【课标要求】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

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本单元是第三学段,重在动手操作,教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提供了平台;动手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观察物体(三),前面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观察物体(二),因此学生对于观察物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

前面所学的知识重点在于观察,而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于动手操作,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设计理念】1.从学生、教师、师生发展三个层面出发,突出数学课堂的完整性和实践性,努力尝试建立和谐人文情怀的数学课堂,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本课堂理念的践行中做出探索性尝试。

2.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快乐的动手操作实践中掌握知识,改变以往枯燥的学习方式,轻松学习数学知识,把这种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以后的课堂上。

《观察物体例1》教学设计课题观察物体例1 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

2.确保学生动手摆出由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不同的几何体,要求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拓展性目标: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不同的几何体”挑战性目标:学生能借助动手摆放几何体或某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分析和逆向推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1 观察物体(三)【教学⽬标】1.使学⽣进⼀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认识到从正⾯看到的平⾯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向(正⾯、左⾯、上⾯)观察到的⽴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左⾯、上⾯观察到的平⾯图形还原⽴体图形,进⼀步体会从三个⽅向观察就可以确定⽴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的观察能⼒、动⼿能⼒,培养空间想象⼒和推理能⼒。

【重点难点】1.能从正⾯看到的平⾯图形画出不同摆放⽅式的⼩正⽅体。

2.引导学⽣进⾏空间图形的平⾯和⽴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块。

【教学指导】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

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都准备⼀套相应的学具。

⽼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制学具。

并要求每位学⽣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具。

2.注意让学⽣真正地、充分地进⾏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因此,⽼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个步骤,使活动有⽬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观察和操作。

注意不要让⽼师的演⽰或少数学⽣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位学⽣的亲⾃动⼿、亲⾃体验和独⽴思考。

活动课的⼀个重要⽅⾯是培养学⽣的交流表达能⼒,教学中应⿎励学⽣敢于发表⾃⼰的意见,与同伴交流⾃⼰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第1、2、4、5题。

【教学⽬标】1.结合现实⽣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能体验从正⾯看到的平⾯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式。

2.学⽣能通过从正⾯看到的平⾯图形画出不同摆放⽅式的⼩正⽅体。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3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3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3新人教版
1观察物体(三)
一、教学目标
1.并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测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从负面看见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存有多种放置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够根据从负面、左面、上面观测至的平面图形还原成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测就可以确认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从负面看见的平面图形图画出来相同放置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三、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测物体(1)1课时第2课时观测物体(2)1课时四、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1)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顺利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第1、2、4、5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够通过从负面看见的平面图形图画出来相同放置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育数学自学热情以及较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三、重点难点。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物体的观察和理解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注意到物体的某一个部分,缺乏全面观察的能力。

此外,部分学生对于三维空间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强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难点:让学生能够全面观察和思考问题,形成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

2.运用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图形和实物的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一些关于观察物体的图片,如房屋、车辆等。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从哪个方向观察到了什么?如果换一个方向观察,你们会看到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和实物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学生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章《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能够观察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能够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运用直观的方法,提高观察与分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难点:描述物体的属性,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具有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

2.教材准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1章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教具展示几种不同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更多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引导学生学习用分类法对观察到的物体进行归类。

3. 操练与实践(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让每组选择一些物体进行观察和分类。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

•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各组观察到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结合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老师给出一些延伸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展他们的观察与分类能力。

五、板书设计•关键词: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法:按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六、课堂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特征,与同学讨论物体分类的方法。

七、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收集不同的物体,用分类法进行整理,并描述其中一个物体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提高观察、描述、分类等能力,培养对物体属性的敏感度和思维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教案第【1】篇〗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

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二)情感态度: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观察物体(三)》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经过想象与推理,拼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随着观察方向的增加,体会摆法的由多到少。

2.经历观察、想象、验证、总结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学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就充分发挥想象的力量,继续学习观察物体(贴课题)。

请看大屏幕,有一个小正方体像这样(ppt演示)穿墙而过,想象一下,墙面上会留下什么?(弱音)(两位同学)生1:一个洞、轮廓生2:正方形的洞师:没错,正方体穿墙而过后,墙面上留下了一个正方形的洞。

现在反过来,如果墙面上就留下这样一个正方形的洞,它一定是一个小正方体穿墙而过留下的吗?生:不一定师:那会是几个小正方体?怎样穿墙而过的?生:我觉得是2个、3个、4个、无数个,只要把它们排成一排就可以师:同意吗?这么多小正方体排成一排穿墙而过后,为什么墙面上只留下一个正方形的洞呢?生:因为前面的把后面的都挡住了。

师:谁听明白他的意思了?他们都用了一个字?“挡”。

“挡”字用的太好了,也就是说,前面的小正方体把后面的小正方体都--挡住了,所以在墙面上只留下一个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一)从一个方向观察1、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见识了你们强大的想象力,接下来借助想象开始研究(坚定的说)。

请看,默读。

2.分析题意。

师:想一想,你关注了哪些信息?生1:从正面看师:正面看,他注意到了观察方向,太棒了,还有吗?生2: 4个小正方体。

师:数量,还有吗?生3:还有那样的图形。

师:嗯,图形。

大家都关注到所用正方体的数量,观察的方向,以及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学情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段课程标准】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单元学习目标】1.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学习重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单元学习难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单元课时安排】观察物体1课时练习一1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

【课标描述】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发现有不同的摆法。

进而体会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对其观察产生的影响;2.掌握观察物体时应注意的细节;3.完成观察物体的练习。

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2.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形状和颜色对观察物体产生的影响;2.观察物体时应注意的细节。

难点1.如何细心观察物体;2.如何有效总结观察到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讲解形状和颜色对观察物体的影响;2.示范观察一个物体并请学生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第二步:学习新知1.给学生分发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让他们观察并记录;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3.教师逐个展示物体并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

第三步:拓展应用1.要求学生分组,每组拿出不同的物体进行观察;2.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共同总结。

第四步:操练训练1.布置观察物体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画面作答;2.学生完成练习后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讲解。

第五步: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2.强调观察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观察能力。

四、板书设计•形状和颜色对观察物体的影响•观察物体时应注意的细节•观察物体的练习五、作业布置•完成观察物体的练习题,并记录观察到的信息;•背诵并理解板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教学,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提高观察力。

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三)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1单元 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  观察物体(三)教案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并及时指正。
指定小组上台展示,并根据所摆的结果,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通过这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再进行小结。
小结:根据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们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或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拼搭出不同摆放方式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探索出了很多有趣的摆法。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同学们不但要学会从某一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及组成物体的小正方体总数来推断立体图,还要学会根据从几个方面观察到的形状来推断并摆出所观察的立体图形。你,准备好了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三篇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精选教案范文一教材与学情分析:“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集合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借助操作,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1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例2是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图。

学生经过二年级下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单个立体图形的学习,以及四年级下册从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一些观察的方法、培养了一些操作的能力,积累了较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进一步积累活动经验,同时侧重积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新闻:郑州。

(播放“纸片楼”新闻视频)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为什么有人会看到“纸片楼”呢?(学生答,教师随机点评。

《观察物体(三)①》(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观察物体(三)①》(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2. 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 多元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组织:在课堂组织方面,有时学生参与度不高,个别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几何图形的特点:学习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几何图形的组合:学习如何用基本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和操作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想象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观察物体(三)①》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 清晰、准确地讲解《观察物体(三)①》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突出《观察物体(三)①》重点,强调《观察物体(三)①》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观察物体(三)①》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 通过《观察物体(三)①》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三)①》技能的操作方法。
-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观察物体(三)①》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观察物体(三)①》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观察物体(三)①》教学目标和《观察物体(三)①》重难点。

五年级数学 (人教版) -观察物体(三)(第一课)-1教案

五年级数学  (人教版)   -观察物体(三)(第一课)-1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时: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一、教学背景简述《观察物体(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该部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该部分的编排注重学生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由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几何组合体的过程,需要将抽象的空间想象具体化,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建立的直观表象进行推理,在拼摆小正方体的活动中不断验证、加以完善,探索出拼搭的方法。

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学生在操作、想象、推理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例1:通过前测调研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对于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摆出几何体,实现从二维到三位空间转化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还很欠缺,并且对于拼摆的多样性以及拼摆的方法缺少梳理,说明直观想象能力有待加强。

二、学习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拼搭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等活动,体会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几何组合体有不同的摆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用比较严谨的语言描述观察与想象、尝试操作与调整等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学生思维活动经验,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与空间观念。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研究的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发现问题1.猜一猜,游戏引入设问:这是从正面看到的两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图,你能猜猜这是两个什么立体图形吗?预设1:两个长方体。

预设2:两个圆柱。

预设3: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

过渡:那现在我们一起看一看,它们是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

2.想一想,发现问题设问:根据刚才我们猜一猜的活动,你想到了什么?(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1. 出示探究问题与要求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几何体。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观察物体三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观察物体三教案新人教版

第 1 课时观察物体(三)1【教学目标】1. 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并让学生学会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不同的几何体。

2. 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

3. 发展空间观念,培养乐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不同的几何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正方体若干个学生准备:小正方体10 个【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 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几何体。

谁来展示一下? [ 学生展示不同的搭法]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同学们积极动手动脑,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吧!引出课题。

[ 板书:观察物体(三)1]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1. 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3. 通过预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让全班同学互相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得都非常棒!不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地探究吧!三探索新知1. 用4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

师:现在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的几何体,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刚才我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呢? [学生上台展示]师:谁还有不同的摆法?课件出示六种基本摆法。

[ 板书课件]2. 用5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

导思:如果再增加1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 可以怎样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

新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新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概要单元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分析: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个内容时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并能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

让每个学生结合学校的实景观察图片,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由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通过观察物体,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看待问题、事物和人物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学生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进而形成不健全的思维方式。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并能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

过程与方法: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培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docx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教案.docx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一、元教学内容察物体(三) P2—— P4二、元教学目1、使学生一步察的程,学生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形,它的物有多种放方式。

2、通察,能正确辨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察到的立体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察到的平面形原立体形,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形的形状。

4、通察、操作等活,培养学生的察能力、手能力,培养空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三、元教学重、点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形画出不同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学生行空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住的小立方。

四、元教学安排察物体(三 )⋯⋯⋯⋯⋯⋯⋯⋯⋯⋯⋯⋯⋯⋯⋯⋯2【知构】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形画出不同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察到的平面形原立体形。

第1 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教材 P2 ~例 1 、例 2 及练习一第 1-2 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 1)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2、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 2)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教科书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对观察物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编排。

第一个阶段,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形象,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第二个阶段,分辨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

本单元是观察物体的第三个阶段,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

本单元的内容虽然只有两道例题,但内容编排也是由易到难。

例1教学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对几何组合体进行还原,即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例2教学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还原几何组合体,即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需要注意的是,本单元所有要摆的立体图形都是组合的小正方体,它们中间是没有分开的,并且都是棱和棱的拼摆。

如果学生出现分开摆放的情况,可适当说明。

另外,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该几何组合体,有时候摆法也不是唯一的。

学生需要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操作,初步经历逆向思考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的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各种立体图形,在拼搭积木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动手操作的经验,所以,本单元的直观观察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

但是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还原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需要学生借助空间想象力进行逆向思考,推理出几何组合体的原形,这些是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培养的数学核心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教学的难点。

1.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

由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形状图)还原到立体图形(几何组合体),需要将抽象的空间想象具体化。

教学时,需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直观表象进行推理,在拼摆小正方体的活动中不断验证、加以完善,探索出搭配的方法。

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交流和表达。

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需要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

其中表达是学生感悟的具体体现,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他们从多角度去感悟,强化感知和思维,丰富活动经验。

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些空间位置的描述,学生难以表达,在教学时,最好用“排、列、层”等术语引导学生表述,帮助学生表达清楚自己头脑中的图形。

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教科书P2例1、例2,完成教科书P2“做一做”和P3“练习一”中第2题。

▷教学目标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化。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形状图按要求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教学难点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学生自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下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象一下从不同的位置看,看到的形状图一样吗?【学情预设】预设1:不一样。

(让学生说说怎么不一样。

)预设2:左右看是一样的,前后看是一样的。

(对学生进行鼓励:想象力真丰富!)师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2.课件继续出示。

学生交流后,课件呈现完整结果。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观察物体的第三阶段,借此引入帮助学生整理小学阶段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与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为系地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课一开始直接呈现一个几何组合体,让学生想象一下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图,再呈现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图让学生连一连,经历“想象——具体——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揭示课题。

师: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1)]【教学提示】先让学生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再集中交流。

◎教学笔记二、操作体验,根据一个面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化1.课件出示教科书P2例1(1)。

2.引导学生读题,明确探究问题。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有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并且是从正面观察。

师:大家先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3.学生合作,动手拼摆,验证,交流方法。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摆一摆。

师:每个小组拿出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根据你的理解,用手中的4个小正方体先摆一摆。

摆好后仔细观察正面,验证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小组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师:小组内统计一下,看看你们小组能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摆放,积累感性认识。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相互启迪,体验摆法的多样性。

4.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1)展示各种摆法。

师: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指定几名学生上台展示。

) 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学情预设】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摆法(如下各图),通过“还可以怎样摆?”,分别让他们上台展示,并引导学生观察、判断这些摆法正确吗?(2)课件集中出示基本摆法,观察验证。

师:这些摆法你试过了吗?仔细观察,想一想,它们从正面看到的是3个小正方形吗?师:对哪些摆法有疑惑?快速拿出小正方体摆一摆。

(3)揭示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摆了这么多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都是3个小正方形。

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其中部分的规律,如只能摆成一层,摆三列,或者说得不是很完整、清晰,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清楚或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只看一个面来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是多样的,同时体会不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提示】尽可能让学生表述规律,多点几名学生说,逐步完善。

◎教学笔记师小结:这些图形的摆法都是有联系的,都是先摆好3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再在3个小正方体的前面或后面任意摆一个。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发现。

从正面看是3个小正方形,只要这4个小正方体摆在一层,摆成三列就行。

5.应用体验。

(1)课件出示教科书P2例1(2)。

师:请大家先静静地想一想,想好了再摆一摆,摆完后请同桌互相验证,看一看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究竟有没有变。

(2)学生独立思考并操作。

(3)同桌互相验证,如发现有问题,请你帮助同桌纠正错误。

(4)反馈交流,展示多种摆法。

【学情预设】预设1: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地摆。

(鼓励学生运用前面发现的规律。

)预设2:在前面已有摆法的基础上,将增加的这个小正方体放在后面被挡住或放在前面挡住已有的一个就行。

(师:真棒!知道运用已有的图形。

)预设3:直接运用前面总结的规律,只要摆成一层三列,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就不变。

(师: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发现的规律活学活用!)师小结:从一个方向看起来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

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摆法是多样的。

(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由依赖几何直观逐步过渡到空间想象。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系比较、分析推理、归纳提升的能力,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

三、根据3个面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1.出示探究内容,明确探究要求。

师:下面分别给出了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你能用小正方体摆出这个几何体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2例2。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可以怎样摆呢?同学们可以先独立思考一下,和同桌交流后再动手。

摆好后同样可以自己验证摆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教学笔记【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几何组合体的经验,这里放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完成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还原的逆向思考。

3.全班交流反馈,形成认识。

师:谁来介绍你的摆法?(指定几名学生上台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用两个小正方体摆出这样的几何体(如图①)。

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在原来的几何体上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如图②),这时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符合。

最后从上面看,发现这个小正方体要放在后面(如图③)。

预设2:直接根据上面看到的图形先摆出,然后验证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符合。

预设3:从正面、左面看都是一行,说明这个几何体只有一层,再从上面看,这个图形中至少有3个小正方体,所以,拿出3个小正方体摆,摆好再验证。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不同的思路摆出了这个几何体,仔细分析,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学情预设】预设1:虽然摆的过程不同,但是摆出的几何体都是一样的。

预设2: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可以摆出很多几何体,根据从3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只能摆出一个几何体。

预设3:根据3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

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同发现给予肯定和引导。

师小结:还原物体时,我们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通过验证加以确认。

【设计意图】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又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分享资源。

四、实践应用1.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2题(1)。

(1)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学生上台摆一摆。

(2)课件呈现不同的摆法,让学生判断这些摆法是否正确。

2.课件出示教科书P3“练习一”第2题(2)。

(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让他们动手摆一摆。

(2)从第(1)题的课件中寻找符合条件的几何体。

师:这些几何体符合条件吗?【设计意图】第(1)题让学生体会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几何体有不同的摆法。

第(2)题增加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让学生体会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师生共同小结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的规律。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关注学生的各种摆法,特别是错误的摆法,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

◎教学笔记▷板书设计观察物体(1)从一个方向看起来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

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摆小正方体,摆法是多样的。

▷教学反思每次在动手操作前,教师都是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再动手操作,由抽象到具体,再验证想象,这样的反复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课堂中明显感受到,学生借助学具摆放时,能比较清晰、准确地由平面图到几何体,由几何体到平面图;而在具体的练习时,脱离了实物摆放,平面图与几何体的转换对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看来,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