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紧扣教材,渗透德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论文:紧扣教材,渗透德育

语文不仅是语言的学科,更是生活的学科,思想的学科。语文的学科特点使得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渗透进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因此,语文课堂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若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可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目都很有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必修5中第二单元的四篇文言文《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对学生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与官场决绝的宣言书,在彭泽县仅八十天的陶渊明,离开污浊官场的作者走的轻松,走的欢愉,走的欣喜,这给读者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少年时的陶渊明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远大抱负,东晋时代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难有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机会,加之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有心做官,又厌弃官场,时常心处两端。作者最终选择了自己的本心,选择了田园,选择了归去。随着陶渊明离开官场背影的远去,他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印象越发明晰,陶渊明成了中国士大夫的一座精神家园,许多士大夫仕途失意后,或者是厌倦了官场的生活后,往往选择回归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了中国文人的一座精神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陶渊明是伟大的,他的人生、他的诗歌和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伟大人格精神

无不散发着强烈

的魅力,这种影响不光对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文人士大夫有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启发意义。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拜金主义,利益至上,诚信缺失,礼仪沦丧,在整个社会层面都弥漫着一股严重的浮躁之气,人们选择的大多是熙熙攘攘的名利场,很少回头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重视自己真正的精神需求。陶渊明毅然决然的选择,淡泊名利的精神,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情操值得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学习和思考。身处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若能从中汲取有益的素养,意义不容小视。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七篇中的第一篇,是庄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文章想象奇特,境界雄浑,气势不凡,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教学过程中在对文本把握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拓展,了解一下先秦诸子的概况,让学生全面了解先秦时期辉煌的思想文化,消减学生在快餐阅读时代的文化盲从感,增强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也可以联系庄子的生平志向:“我宁可游戏于污渎之中以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结合陶渊明的人生志向,对同学们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奇文,文章中展现出现的不凡气象和人生智慧对我们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启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尽人皆知的千古名句。在欣赏这篇文章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文中体会作者的志向和情感变化,身处逆境的王勃登高远眺,感叹于生命的渺小,功业难建,报国无门,充满悲

伤之情,但是诗人并没有由此而颓废消极,而是从消沉中振奋,将人生失意看作生命的常态,从历史人物中寻找自我关照,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由消沉顿觉自我宽慰,自己虽然失意,但不丧失青云之志,进而通达,自励,振奋,把不甘于自我放弃的壮志豪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王勃的这种人生态度对现代中学生应该有很大的启发,新时代的中学生虽然享受到的物质条件很优越,但是处理成长中的问题和困难的能力不足,

受到挫折时不能积极面对,不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消极情绪,以致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滕王阁序》这篇文章和王勃的身上,可以找到很多启发。《陈情表》中所表达的“忠情”有时代特色,是封建时代的一家之忠,但文章中所表达的“孝”情仍然震撼人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至真至诚之言,感人肺腑之语,催人泪下。在教学中,针对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比如空巢老人、农村青壮年流失等现象,结合远离家乡来六盘山高中读书的学生的实际,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体会“孝”的内涵,把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记到心里,刻在骨子里,融化在情感中,实践在行动中。

语文教材中,语文课堂上,可以拓展联系德育的材料俯拾皆是,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一问简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和装饰特点,文章中的“中国建筑体系”的范围不仅限于现在的中国版图,“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内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而且中国建筑体系从殷商时代就已经成型,已经延续了3500多年。理解了这些,学生在为我们的民族文化,为我们的民族智慧骄傲的同时,也能自觉地担负起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的责任。

语文课堂是开放的,是灵活的,是多向辐射的,语文课堂的特点使得语文课能占据中学德育的半壁江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决不能拘泥于课本,把语文课变成了“教课文”“死语文”,应该有一种“大语文”的意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效联系,在把握课本内容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主题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熏陶,把语文课堂变成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