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7)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本学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道德品质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听说能力。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二、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1、能够较为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并能较为清楚地分析、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中外文资料,在从事某项研究时不遗漏重要文献。
2、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掌握地质资源与地震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晓学科发展前沿和国际化准则,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
3、熟悉和掌握学术规范,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发现、观点、数据、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
1、结合博士研究生的特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道德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与法制教育。
2、博士生应通过课程学习加深理论基础,扩大专业面。
3、在指导上采取以指导教师为主、导师负责和专业教研室或研究所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也可和其他高校、研究单位或工厂企业联合培养,并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加指导。
4、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在研究生入学后,从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并检查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调研、科研工作、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
5、导师所在学院、所、室在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论文工作及论文撰写、预答辩和答辩等各个环节上应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并起到质量监控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6、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知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四、学制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2年,硕博连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
五、二级学科
本学科主要按以下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培养博士研究生:
1、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1)
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2)
3、地质工程(081803)
4、开发地质学(081804)
5、地下工程(081805)
六、课程设置与必修环节
1、课程设置应体现综合性、前沿性、交叉性。
2、课程实行学分制,博士生必须在规定年限内修满16学分,其中全校公共课及全校公选课8学分,课程及学分分配见附件。
七、论文工作
本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迎接挑战”的宗旨,以学术创新为主线,围绕本学科发展中的重大、复杂或前沿科技问题,鼓励自由探索,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瞄准国际国内水平,创新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建立高水平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机制。论文工作包含以下内容:选题、开题报告、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预审、学位论文评议、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
1、选题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要鼓励博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行业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强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等相结合。
2、开题报告
(1)内容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证;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2)开题报告的审议
开题报告的审议由各教研室组织实施。
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各相关教研室聘请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50%。应同时邀请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督察组的相关专家参加。
博士生在开题报告会上应就所选课题进行详细报告,导师可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专家对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提出书面论证意见。凡开题报告未能提出创新点的,不予通过。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按优、通过、不通过三级评定成绩,该成绩作为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成绩。对“不通过”者允许半年内修改、补充,再次申请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取消博士生资格。
(4)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专家审议意见、结论应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和学位办公室备案、存档。
3、制订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论文题目经教研室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论证通过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拟订论文工作计划,包括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进行方式、完成期限等;
博士生的科研及其论文工作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由学校下达的博士生业务费,只能解决版面费、部分少量器材、调研、上机、试验等费用。
4、学位论文中期考核
学位论文的中期考核是加强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次阶段性考核。
(1)中期考核时间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的时间一般应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的一年左右进行。
(2)中期考核的组织和实施
中期考核工作由各学院组织实施;
博士生必须在中期考核时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介绍论文发表情况,并制定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下一步论文发表计划和拟发表论文等内容;
博士生的中期考核报告必须以书面形式送交。导师对该生的中期报告给出评语,评语应包括对该生已有工作的评价、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对后续工作的估计;
中期考核小组一般应由原开题报告专家论证小组成员组成。考核小组根据博士生的中期考核报告和导师的评价,对博士学位论文的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
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可结合研究生的学术讨论或专题研究报告会进行。
(3)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结论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对于中期考核不合格者,考核小组应提出整改方向,并在半年后再次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如仍不合格,则应中断博士生培养。
5、学位论文预审、评议、答辩和学位
按学校学位相关规定执行。
八、科研实践环节
在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实践环节上,应积极营造创新、合作和竞争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校内外科研实践基地的作用,践行知行统一,将课内实验、课外科技创新、企业实训、科研实战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组织能力。
九、课程教学大纲
参见《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