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01寡人之于国也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答:(1)反对兼并战争。

(2)大力发展农业、渔业、林业。

(3)注重教育。

(4)反对暴政,提倡施行仁政。

(5)以民为本。

2.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答:本文紧紧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展开论述。

3.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4.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答:孟子用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他跟其他的国君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喜好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02秋水(节选)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答: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客观意义:这一主旨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答:文章开头的对河水和海水两种景物的生动描写,以具体景物的对比来陪衬河伯与海神在思想上的不同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主旨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答:本文很能见出庄子说理“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而且譬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稊米之在大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3小题)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 D.弃甲曳兵而走2.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组()例:养生丧死无憾A.然而不王者 B.王无罪岁C.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4.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5.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6.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⑤⑨⑩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⑦ D.③⑥⑦9.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时不我待 B.兵不血刃 C.莫衷一是 D.自愧弗如10、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1.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

自考大学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出自自考360网站一、单项选择题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展开论述的线索是A.移民、移粟B.民不加多C.以五十步笑百步D.王无罪岁2、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阐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的治国方法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3、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6、孟子在论证如何实行王道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类比论证二、多项选择题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说理的主要特色有A.大胆犀利B.善用寓言C.抑扬兼施D循循善诱E.层层推进2、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属于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五十步笑百步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E.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下列议论,包含对比论证法的有A.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E.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下列文章,以对话形式展开的有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E.《容忍与自由》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提出的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有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E.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三、词语解释题(以红颜色标注)1、尽心焉耳矣哪答:焉:于是,作兼词用。

(完整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测试)选择题1、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3、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衣帛矣..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一战..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5、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7、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8、下面的加横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9、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树之以桑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①②⑤/ ③④10、与“树之以桑”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1、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 D.弃甲曳兵而走13、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 B.弃甲曳兵而走.(跑)C.养生..不王者(这样却)..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14、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15、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16、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17、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⑤⑨⑩18、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19、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⑦ D.③⑥⑦20、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南省商丘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学年大学语文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句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是()A.A.寡人之民不加多B.五十步笑百步C.申之以孝悌之义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下列史籍属纪传体通史的是A.《左传》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3.《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4. 《菜竹山房》主要的描写对象是()A.“我”B.阿圆C.二姑姑D.兰花5.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A.A.悼亡词B.抒情词C.咏物词D.怀古词6. 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与北海若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A.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B.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C.“济南二安”指易安居士李清照和幼安居士辛弃疾D.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指苏洵、苏轼、苏辙8.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A.韩愈B.杜甫C.自居易D.李贺9. 《马伶传》的作者是A.刘义庆B.侯方域C.柳宗元D.宗臣10. 《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A.杭州B.密州C.黄州D.湖州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技术已经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了。

B.空气净化的过滤材料,由多种稀土金属、稀有金属、多种氧化物通过高科技方法合成,并加入了特殊的纳米材料。

C.合成稀土纳米材料能够把家庭和建筑装修以后散发的各种有毒、有害、致癌有机污染物统统去除。

D.纳米技术将成为仅次于芯片制造的第二大产业。

12. 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A.王熙凤B.贾母C.薛宝钗D.贾政13.陆游的《关山月》中能够统领全篇的诗句是()A.和戎诏下十五年B.将军不战空临边C.三十从军今白发D.遗民忍死望恢复14.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发表在A.《彷徨》B.《新青年》C.《野草》D.《朝花夕拾》15.《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作者依次是()A.A.鲁迅、契诃夫、老舍B.契诃夫、鲁迅、老舍C.鲁迅、老舍、契诃夫D.契诃夫、老舍、鲁迅二、填空题(10题)16.《氓》:“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__。

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含答案图文稿

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含答案图文稿

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含答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寡人之于国也》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寡人之于国也》的体例是()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理散文 D.诗歌2.《孟子》的作者为()A.孟子 B.孟子与其学生 C.司马迁 D.刘向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选自()A.《战国策·齐策》 B.《论语·季氏》C.《庄子·秋水》 D.《孟子·梁惠王上》4.《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为()A.治国之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的“凶”字的含义是()A.凶恶 B.战乱 C.恶狠 D.灾荒6.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A.王道B.霸道C.大同 D.小康8.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 D.墨子9.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0.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B.对比C.反衬 D.象征1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A. 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12.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辩论手法的是( )A. 孟子 B.孔子 C.庄子 D.李斯二、填空题1.《寡人之于国也》说理的特色是_______。

专升本大学语文-133

专升本大学语文-133

专升本大学语文-133(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分数:2.00)A.B.C. √D.解析: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盗粮”,后说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是______∙ A.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B.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 C.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D.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演绎法(分数:2.00)A. √B.C.D.解析:3.《天净沙·秋思》的中心画面是______∙ A.枯藤老树∙ B.小桥流水∙ C.古道瘦马∙ D.夕阳西下(分数:2.00)A.B.C.D. √解析:4.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

”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 A.反语讽刺∙ B.对比反托∙ C.象征暗示∙ D.托物言志(分数:2.00)A.B.C. √D.解析:5.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阐析“常山蛇阵”的特点是为了喻证______∙ A.每件艺术品都必须突出一个中心旨意∙ B.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抓住几个典型细节∙ C.每件艺术品都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D.每件艺术品都必须做到层次清楚(分数:2.00)A.B.C. √D.解析:6.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______∙ A.排比和对偶∙ B.排比和比喻∙ C.比喻和对偶∙ D.比喻和比拟(分数:2.00)A.B. √C.D.解析:7.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______∙ A.东面而望,不见水端(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B.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用礼来规定君臣的名分,用礼来加深父子的亲情,用礼使兄弟和睦,用礼来使夫妻和睦)∙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盘庚为了抱怨的人改变它的气度)(分数:2.00)A.B.C.D. √解析:8.《门槛》主要运用了______∙ A.对比手法∙ B.欲扬先抑手法∙ C.比喻手法∙ D.象征手法(分数:2.00)A.B.C.D. √解析:9.《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自喻的词句是______∙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分数:2.00)A.B.C. √D.解析:10.与“古道西风瘦马”构成反衬关系的景象是______∙ A.枯藤老树昏鸦∙ B.夕阳西下∙ C.小桥流水人家∙ D.断肠人在天涯(分数:2.00)A.B.C. √D.解析:11.《谈时间》的语言风格是______∙ A.典雅平和∙ B.清新秀丽∙ C.幽默机智∙ D.谨严犀利(分数:2.00)A. √B.C.D.解析:12.找出下列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______∙ A.淇则有岸,濕则有泮∙ B.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分数:2.00)A. √B.C.D.解析:13.七斤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 A.见多识广∙ B.憎恶复辟∙ C.愚昧落后∙ D.伺机复辟(分数:2.00)A.B.C. √D.解析:14.《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______∙ A.乐观爽朗∙ B.爱艺如命∙ C.积极进取∙ 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分数:2.00)A.B.C. √D.解析:15.《炉中煤》中,诗人用煤的燃烧来抒写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表现手法是______∙ A.托物言志∙ B.拟人手法∙ C.对比反衬∙ D.象征暗示(分数:2.00)A. √B.C.D.解析:1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______∙ A.是处红衰翠减∙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 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分数:2.00)A.B.C. √D.解析:17.贯串《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线索是______∙ A.故居的变迁∙ B.亡姐的不幸遭遇∙ 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 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分数:2.00)A.B.C. √D.解析:18.《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______∙ 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 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 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却听(分数:2.00)A.B.C.D. √解析:19.《长亭送别》中,体现莺莺执著爱情、鄙弃功名的语句是______∙ A.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B.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C.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D.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分数:2.00)A.B.C.D. √解析:20.《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______∙ A.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案∙ 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 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分数:2.00)A.B. √C.D.解析: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729_大学语文(专)_课后题答案

4729_大学语文(专)_课后题答案

4729 大学语文(专)一、《寡人之于国也》-孟轲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1)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林业、渔业。

②注重文化、道德教育。

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4)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展开论述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的表现。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用此比喻为了说明梁惠王虽然自以为对国家尽了心,实际上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都是喜欢战争,因而百姓也不会增多。

二、《秋水》-周庄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

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黄河两岸不辩牛马,后写北海浩瀚,不见水端,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色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而且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本文同样如此,比喻句有: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寡人之于国也》的体例是()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理散文 D.诗歌2.《孟子》的作者为()A.孟子 B.孟子与其学生 C.司马迁 D.刘向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选自()A.《战国策·齐策》 B.《论语·季氏》C.《庄子·秋水》 D.《孟子·梁惠王上》4.《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为()A.治国之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的“凶”字的含义是()A.凶恶 B.战乱 C.恶狠 D.灾荒6.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A.王道B.霸道C.大同 D.小康8.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 D.墨子9.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0.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B.对比C.反衬 D.象征1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A. 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12.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辩论手法的是( )A. 孟子 B.孔子 C.庄子 D.李斯1.《寡人之于国也》说理的特色是_______。

2.《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有两个生动的比喻最后演化成为了两句成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1、写作《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提问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

(2)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

2、写作《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提问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这段话主要阐释了什么问题?答案: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气势。

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

狗彘甲壳类人食而无人知晓检,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

人死去,则曰:“非我也,岁也。

”就是何异于刺人而杀死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有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狗彘甲壳类人食而无人知晓检,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对照(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充分反映了贫富悬殊、锋利阶级矛盾的现实。

同时也揭发了统治者罔顾百姓的非要。

(3)找出这段文字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案:喻体:刺人而杀死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体(被喻体):人死去,则曰,“非我也,岁也”。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说理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投影论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分为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三种,其中比较法又分为对比法和类比法。

寡人之于国也小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小练习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D.弃甲曳兵而走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 B.弃甲曳兵而走.(跑)C.养生..不王..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者(这样却)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4.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时不我待B.兵不血刃C.莫衷一是D.自愧弗如5.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谷不可胜.食也(尽,完)C.申之以孝悌.(兄弟友爱)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6.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C.斧斤以.时入山林D.申之以.孝悌之义7.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②④⑥B.①⑦⑩ C.③⑥⑧D.④⑤⑨8。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 B。

②③⑤相同 C. ①⑤相同 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9。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数.(cù)罟洿.(kuā)池弃甲曳.(yè)兵B.孝悌.(tì)饿莩.(fú) 养生丧.(sānɡ)死C.狗彘.(zhì) 鸡豚.(tún)庠.(xiánɡ)序之教D.衣帛.(bó)畜.(chù)养请以战喻.(yù)10.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①养生丧死无憾②不违农时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11.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

自考大学语文基础习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基础习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基础习题及答案自考大学语文基础习题: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

A.象征法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A.烘托铺垫B.托物言志C.先抑后扬D.先扬后抑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其宗旨是指()。

A.研究高深学问B.教育青年志士C.研究西方学问D.做官致富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和类比B.演绎和类比C.归纳和演绎D.类比和对比5.《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A.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区别C.梁惠王的治国方法D.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6.《秋水》中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得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7.“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

A.《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8.《秋水》开头有一段河伯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9.《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满招损,谦得益10.从整体上看,《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自考大学语文基础习题答案:1.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2.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3.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84.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55.5.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是指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选项C不全面,选项D是指“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寡人之于国也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寡人之于国也

寡⼈之于国也 《孟⼦》 梁惠王⽈①:“寡⼈之于国也,尽⼼焉⽿矣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③;河东凶亦然④。

察邻国之政,⽆如寡⼈之⽤⼼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之民不加多⑤,何也?” 孟⼦对⽈:“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之⑥,兵刃既接⑦,弃甲曳兵⽽⾛,或百步⽽后⽌,或五⼗步⽽后⽌,以五⼗步笑百步,则何如?” ⽈:“不可,直不百步⽿,是亦⾛也⑧。

” ⽈:“王如知此,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不可胜⾷也;数罟不⼊湾池⑨,鱼鳖不可胜⾷也;斧⽄以时⼊⼭林⑩,材⽊不可胜⽤也。

⾕与鱼鳖不可胜⾷,材⽊不可胜⽤,是使民养⽣丧死⽆憾也11。

养⽣丧死⽆憾,王道之始也1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可以⾐帛矣13;鸡豚狗彘之畜14,⽆失其时,七⼗者可以⾷⾁矣;百亩之⽥15,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饥矣;谨庠序之教16,申之以孝悌之义17,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8。

七⼗者⾐帛⾷⾁,黎民不饥不寒19;然⽽不王者20,未之有也21。

①梁惠王(前370⼀前334):即魏惠王,名莹。

魏国原来的都城在安⾢(今⼭西夏县西北),因受秦威胁,迁都⼤粱(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称梁惠王。

②焉:于是,作兼词⽤,兼起介词“于”和代词“是”的作⽤。

⽿:⽽已。

矣:句末语⽓词。

③河内:魏国的黄河以北地区,今河南济源⼀带地⽅。

凶:指灾荒。

粟:⼩⽶,这⾥泛指粮⾷。

④亦然:也这样办。

⑤加少:更少。

加多:更多。

⑥好:作动词:喜欢,爱好。

填(tián)然⿎之:咚咚地敲起⿎来。

填:摹声词,这⾥⽤来模拟⿎声。

⑦兵:兵器。

刃:⼑⼝,这⾥指锋利的兵器。

接:接触,交锋。

甲:铠甲。

曳(yè)兵:拖着武器。

⾛:跑,这⾥指逃跑。

⑧直:仅,只。

是:这,此,指跑五⼗步的⼈。

⑨数(cù):细密。

罟(gǔ):。

湾(wū):低洼地,这⾥指池塘。

另《⼴雅》⽈:“湾,深也。

” ⑩⽄:斧头的⼀种。

以时:按照⼀定的季节、时节。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一、《寡人之于国也》1.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1)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

(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2. 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这一线索3. 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写法。

4.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梁惠王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

二、《秋水》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上有何思想意义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是十分有限的。

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

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色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4、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5、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以上比喻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

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本文在说理方面有以下特色:(1)论证结构上,本文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很有说服力。

(2)论证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形象生动,又以类比法为主,用大量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中心主旨。

(3)语言修辞上,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习题(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习题(含答案)

②无失其时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试卷第 3 页,总 3 页
1. A 【解析】
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 B“亡”通“无” ; C“庭”通“廷” ; D“员”通“圆”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 A
【解析】试题分析: A 状语后置与例句同【 B.被动句 C. (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要写错别字。本题是对孟子文学常识的考查。要熟记孟子的字,注意“子舆”不要写错,还 有孟子的作品,以及“四书”文学的常识。
13.①食:名词作动词,吃。 ②王:名词作动词,为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③树:名词作动词,种植、栽种。 ④衣:名词作动词,穿。
⑤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要从句意上理解字义,记住文中意。如①食:名词
是说木匠干木匠活,故可以结合语境理解“规”的意思,应为“圆规”。 6.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式。 A 项,“非我也,岁也”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答案第 1 页,总 4 页
判断句。 B 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状语后
置句; C 项,“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动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D项,
能整天“锁”在屋里。只要“线”在您的手里,经常扯扯,他就不会跑到九霄云外去。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进行劝说时,要 情理并重,语气要尽量委婉,合乎身份,并且答题时,要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注意稳重喻体
的选用要符合文段的内容,要能阐释文段要表明的道理。
12.子舆 孔孟 亚圣 孟轲及其弟子 儒家 《论语》《大学》《中庸》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除了熟记文学常识的内容,还要注意不

《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整理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夹杂。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多义词辨析【王】然而不王者:读 wàng,名作,动称王;梁惠王曰:读 wáng,名词,君王;【食】谷不可胜食也:动词,吃狗彘食人食:名词,食物【时】不违农时:名词,季节无失其时:名词,机会、时机【以】请以战喻:介词,用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动词,认为【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介词,在【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然】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则】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请以战喻】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谨庠序之教】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词语古今异义【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人,有时今义:选择连词【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今义:兵器古义:战士,士兵;【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谷不可胜食也】古义:尽今义:胜利【数罟不入洿池】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树之以桑】古义:种植,动词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同意认可固定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含答案

大学语文专升本寡人之于国也习题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寡人之于国也的体例是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理散文 D.诗歌2.孟子的作者为A.孟子 B.孟子与其学生 C.司马迁 D.刘向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选自A.战国策·齐策 B.论语·季氏C.庄子·秋水 D.孟子·梁惠王上4.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为A.治国之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的“凶”字的含义是A.凶恶 B.战乱 C. 恶狠 D.灾荒6.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孟子的政治思想是A.王道B.霸道C.大同 D.小康8.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 D.墨子9.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0.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A.铺垫B.对比C.反衬 D.象征1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A. 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12.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辩论手法的是A. 孟子 B.孔子 C.庄子 D.李斯二、填空题1.寡人之于国也说理的特色是_______;2.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有两个生动的比喻最后演化成为了两句成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三、词语解释题1.寡人之民不加.多;2.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3.王好.战,请以战喻;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7.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8.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9.河东凶.亦然.10.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11. 数罟.不入洿池12.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3.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4. 或.百步而后止四、判断题1.孟子散文善于采用纡徐委婉的论辩手法;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提出的实行王道的措施之一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3.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是指楚王;4.“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于寡人之于国也;5.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一书多采用以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出自论语;7.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着,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8.孟子用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9.寡人之于国也的“寡人”是指梁惠王;10.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类比胆小韵逃兵.11.寡人之于国也采用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五、简析题1.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请回答:⑴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⑵ 体现孟子哪些政治思想⑶ 从开头至“材木不可胜用也”几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请回答:1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话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两句话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孟子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3.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⑴这段话是谁说的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⑶这段话反映了寡人什么样的心理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⑴在这段话中孟子为实行王道提出了哪些主要措施⑵这段话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⑶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二、填空题1.舍本而问末者耶2.王其国,子万民乎3.下不治其家三、词语解释题1.加:更加;2.走:逃走;3.好:喜欢,爱好;4.胜:尽;5.谨:谨慎,认真;申:重复,一再;6.检:约束,制止;发:打开粮仓;7. 寡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表明自己是寡德之人;8. 直:只9.凶:发生灾荒10. 斤:斧子的一种;尽11. 罟: 网12. 斯: 这样13. 树:栽种;衣:穿14. 或:有的人四、判断题1.×2.√3.×4.√5.×6.×7.√8.√9.√ 10.× 11.√五、简析题1.⑴ 中心论点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⑵ 这里陈述的是实行王道的初步措施,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保民而王的王道政治思想;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2. 1比较法中的类比法;2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黑暗现实;用的是对比手法;3这段话告诫统治者应端正治国态度,从改善人民生活入手,施行仁政,才是正确的治国之道;3.⑴梁惠王⑵提出问题,为孟子论述如何使民加多作铺垫⑶反映了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弄明白如何治理国家,也没有看到他的治国方式与邻国有什么根本的不同4.⑴主要措施有四条:鼓励蚕桑,发展家畜,致力农耕,加强教育⑵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其次是经济观念和教育观念⑶排比。

贵州省毕节地区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

贵州省毕节地区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

贵州省毕节地区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5题)1.《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A.渭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黄河之神2.《寡人之于国也》采取的推理方法是()A.对比推理B.假设推理C.比喻推理D.连锁推理3.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酋()A.七言绝句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近体诗4.第12题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5.第4题《沙滩上的脚迹》一文中“他”用来照亮路的心火指的是()。

6.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7.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8.《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一句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山不厌高,水不厌深D.呦呦鹿鸣,食野之萍9.《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A.刘一丈B.宗臣C.顾秉谦D.严嵩10.《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A.A.参加国之一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D.国都的三分之一11.第11题《傅雷家书》提出要把过去的感情的创伤当作()。

12. “易安居士”是指()A.辛弃疾B.王安石C.苏轼D.李清照1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送别词B.羁旅行役词C.怀古词D.中秋词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夸张B.比喻、拟人C.借代、比喻D.借代、夸张1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A.李斯《谏逐客书》B.李密《陈情表》C.李清照《声声慢》D.曹操《短歌行》(其一)二、填空题(10题)16. ______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用乐府旧题写诗,表达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及答案

一、双基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数(cù)罟?洿(kuā)池?弃甲曳(yè)兵B.孝悌(tì)? ??饿莩(fú)? ??养生丧(sānɡ)死C.狗彘(zhì)? ?鸡豚(tún) ??庠(xiánɡ)序之教D.衣帛(bó)? ?畜(chù)养 ? ?请以战喻(yù)【答案】C(A.洿:wū;B.莩:piǎo,D.畜:xù)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C.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日出江花红胜火【答案】C(A加:①更,②夸大;B直:①只,不过,②通"值",价钱;C兵:兵器;D胜:①尽,②超过,胜过。

)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A.⑤⑦⑧?B.①③⑤C.③⑥⑧? ????D.②④⑤【答案】A(①鼓,名词动用;②王,称王;③树:种植;④衣,穿;⑥丧,埋葬。

)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夫晋,何厌之有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案】B(都是宾语前置)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①养生丧死无憾②不违农时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 ????B.②④⑤C.②③⑥? ????D.①④⑤【答案】 B6.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寡人之于国也》的体例是()
A.记叙文 B.议论文 C.说理散文 D.诗歌
2.《孟子》的作者为()
A.孟子 B.孟子与其学生 C.司马迁 D.刘向
3.《寡人之于国也》课文选自()
A.《战国策·齐策》 B.《论语·季氏》
C.《庄子·秋水》 D.《孟子·梁惠王上》
4.《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为()
A.治国之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C.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的“凶”字的含义是()
A.凶恶 B.战乱 C.恶狠 D.灾荒
6.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
要措施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7.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
A.王道
B.霸道
C.大同 D.小康
8.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9.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0.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 )
A.铺垫
B.对比
C.反衬 D.象征
1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
A. 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
12.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辩论手法的是( )
A. 孟子 B.孔子 C.庄子 D.李斯
二、填空题
1.《寡人之于国也》说理的特色是_______。

2.《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有两个生动的比喻最后演化成为了两句成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

三、词语解释题
1.寡人之民不加.多。

2.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3.王好.战,请以战喻。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 寡人
..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8.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9.河东凶.亦然.
10.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11. 数罟.不入洿池
12.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3.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4. 或.百步而后止
四、判断题
1.孟子散文善于采用纡徐委婉的论辩手法。

()
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提出的实行王道的措施之一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是指楚王。

()
4.“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于《寡人之于国也》。

()
5.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一书多采用以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出自《论语》。

( )
7.《孟子》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共同编著,《寡人之于国也》选
自《孟子·梁惠王》。

( )
8.孟子用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 ) 9.《寡人之于国也》的“寡人”是指梁惠王。

( )
10.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类比胆小韵逃兵.()
11.《寡人之于国也》采用了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 )
五、简析题
1.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请回答:
⑴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⑵体现孟子哪些政治思想?
⑶从开头至“材木不可胜用也”几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请回答:
(1)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话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两句话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孟子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3.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⑴这段话是谁说的?
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⑶这段话反映了寡人什么样的心理?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⑴在这段话中孟子为实行王道提出了哪些主要措施?
⑵这段话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⑶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B
3.D
4.B
5.D
6.D
7.A
8.C
9.C 10.B 11.A 12.A
二、填空题
1.舍本而问末者耶
2.王其国,子万民乎
3.下不治其家
三、词语解释题
1.加:更加。

2.走:逃走。

3.好:喜欢,爱好。

4.胜:尽。

5.谨:谨慎,认真;申:重复,一再。

6.检:约束,制止;发:打开粮仓。

7. 寡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表明自己是寡德之人。

8. 直:只
9.凶:发生灾荒
10. 斤:斧子的一种;尽
11. 罟:网
12. 斯:这样
13. 树:栽种;衣:穿
14. 或:有的人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五、简析题
1.⑴中心论点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⑵这里陈述的是实行王道的初步措施,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保民而王的王道政治思
想。

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

2. (1)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2)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黑暗现实。

用的是对比手法。

(3)这段话告诫统治者应端正治国态度,从改善人民生活入手,施行仁政,才是正确的
治国之道。

3.⑴梁惠王
⑵提出问题,为孟子论述如何使民加多作铺垫
⑶反映了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弄明白如何治理国家,也没有看到他的治国方式与邻国有什
么根本的不同
4.⑴主要措施有四条:鼓励蚕桑,发展家畜,致力农耕,加强教育
⑵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其次是经济观念和教育观念
⑶排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