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 - 北冥有鱼优质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北冥有鱼》实用优秀ppt课件

《北冥有鱼》实用优秀ppt课件
西方自由观
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观念则更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主。个人的自由权利被看作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更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意志。
尊重多元价值观
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选择是践行逍遥游思想的重要体现。包容差异、促进交流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追求精神自由
在物质丰富的当代社会,人们更应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通过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保持开放心态等方式,实现内心的逍遥游。
分析自由精神在《北冥有鱼》中的具体表现,如鱼的自由游动、无待而游等。
探讨自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追求个人自由、思想解放等。
阐述《北冥有鱼》中顺应自然的观念,即不违背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分析顺应自然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如鱼的生存状态、与环境的互动等。
探讨顺应自然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自由、安定和幸福
庄子通过《北冥有鱼》等作品,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如追求自由、顺应自然、忘却物我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冥有鱼》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东方文化中的“鱼”
在西方文化中,“鱼”的象征意义则更为多样。一方面,它可以是基督教中耶稣基督的象征,代表着信仰和救赎;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象征着自由、探索和冒险精神,如“海洋中的鱼”代表着广阔无垠的可能性。
西方文化中的“鱼”
东方自由观
东方文化中的自由观念往往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个人的自由在不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前提下被承认和保护,更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2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整体阅读 1.文体介绍。
(1)本文采用散文的形式,来描写“鹏” 这一形象。运用寓言故 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2)“北冥有鱼”这个标题,是编者加的,其内容选自《逍遥游》。
整体阅读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yì)\若垂天之云。是鸟 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y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第21课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新课导入
鲲,传说中的大鱼,生活 在北边幽深的大海--北冥。
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 的一种鸟,由鲲变化而成。
鲲化而为鸟,鹏程万里, 带我们进入古人们奇特的想象 世界里。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积累文中重要的文 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 2.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拍打
旋风
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 气息,这里指风
《齐谐》上记载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的浪花 就达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 风离开了北海。”
整体阅读
3.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山野中的雾气 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用来补充音节,无实意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4张PPT)说课讲解

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4张PPT)说课讲解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 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 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
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
为了名利而舍弃健康,放弃和父母的团聚,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是 “买椟还珠”吗?
庄子故事
鲁王养鸟
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每见过这种鸟,便以为是 神鸟,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 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 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 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活了三天就被饿死了。鲁王这 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表示选择
湛蓝 尽
真正的
同“耶”,疑 问语气词,吗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状元成才路
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
代指大鹏
向下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天色湛蓝,是它 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 远而看不到尽头 呢?大鹏从天空 往下看,也不过 状元成才路 像人在地面上看 天一样罢了。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而行,激起的波涛浪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花有三千里,它乘着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
旋风盘旋飞到九万里 的高空,它离开北海
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是凭借着六月的大
离开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读准字音 读通句读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 ,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 。《谐》之言曰:“鹏 /之徙于南冥 ,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去/以六月息者 。”野马 ,尘埃 ,生物/之以息相吹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yé)?其 视下 ,亦若是/则已矣。
• ______也,______也,_____________也。天之苍苍,______邪? _____________邪(yé)?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鹏眼看世界)

• 课后阅读庄子的《逍遥游》,感受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 和夸张,写一段不少于200的思考。
• 词语检测:
• 北冥有鱼 同“溟”,海。
• 怒而飞 • 野马也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山野中的雾气
• 其:其名为鲲
代词,代指鱼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选择。
• 句子检测: • 鲲化鹏飞——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大鹏展翅——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鹏程万里——
• 奇丽恣肆的语言 • 奇特生动的修辞 • 雄奇瑰丽的想象 • 奇幻巧妙的夸张
悟读全文 领悟“鹏”之意理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
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庄子借风和大鹏说明了什么道理?
• 借寓说理 • 1.从寓意的角度 • 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

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预习检测
反复诵读,初步了解文本内容: 可运用听读、自读、范读、评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诵读。
要求:诵读时,要读准字音; 要注意语气长短、轻重 的变化,读岀美感。
读准字音
北冥(mínɡ)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pénɡ)。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nù)而飞, 其翼(yì)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齐谐(xié)》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 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yáo)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xī)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y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 眼、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从“是鸟 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 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 击水三千,扶揺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 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回旋而上
离,这里指 风 离开北海
译文: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 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 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字词注释及译文
这里指有生命
扬在空中的土叫“尘”, 细碎的尘粒叫“埃”
的东西呼吸所
产生的气息 吹拂
真正的颜色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整体感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4张PPT)说课讲解

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4张PPT)说课讲解

•课文选的两则故事第 一则选自内篇中的 《逍遥游》
•第二则选自外篇中的 《秋水》。
•标题是编者加的。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 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 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矣。
文本探究:
5.“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启示人们
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搏击,敢于追求。
体味《北冥有鱼》的艺术特色
①借助寓言来说理:说明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 一定的条件。 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鹏的神奇变化、鹏的乘 风而上,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丰富的想象让文 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运用了比喻、夸张、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
作品介绍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 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 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 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 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 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作品介绍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 运用自如,灵 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 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 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 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 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 学的文学”。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实用优秀课件(25张PPT)

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实用优秀课件(25张PPT)
鹏: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起翅膀。
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 奋起而飞的时侯,那展开的翅膀就像 悬挂在天空的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 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 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 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 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 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 周? 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 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 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周梦蝶
北冥有鱼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1 《庄子 》二则 《北冥 有鱼》 实用优 秀课件 (25张 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1 《庄子 》二则 《北冥 有鱼》 实用优 秀课件 (25张 PPT)
3.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 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 míng) 鲲鹏( kūn)抟(tuán) 迁徙(xǐ) 齐谐(xié) 正色邪(yé)
北冥 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鲲(kūn):大鱼名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1 《庄子 》二则 《北冥 有鱼》 实用优 秀课件 (25张 P隽永,感染力强。文章 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 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 动都是有所凭借。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28张PPT)语文八年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28张PPT)语文八年下册

湛蓝
真正的颜色

往下
这样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
罢了
已矣。
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译文: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 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 天一样罢了。
一词多义: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 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 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 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5.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
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 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 和联想。
参考答案:
9、(4分)
(1)同“溟”,海。
(2)形容词用作名次,奇怪(怪异)的事物。
(3)盘旋飞翔。
(4)山野中的雾气。
10、(4分)
(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11、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2)《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4)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1、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12、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3分)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1张PPT)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1张PPT)
来?形象如何?能力如何?
再读课文 思考探究
来历:由鲲变化而来 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能力:水击三千里 扶摇直上九万里
朗读课文 思考探究
2 总结概括大鹏的形象
硕大无比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3 鲲鹏是否确有其物呢?由此可以看出庄子写作
的什么特点呢?
熟读精思 感悟哲理
北 冥 第有 鱼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庄子》,解决生字词,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 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 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介绍鲲鹏形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冥: 同“溟”,海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
鲲: 大鱼名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天之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

仰视鲲鹏飞南冥
引用:表明这种情形真实可信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 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 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 以息相吹也。
《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 道家经典之一,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52篇,现在仅存33篇,分为 内篇、外篇、杂篇。《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 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 文。《庄子》的散文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有 趣味性以及艺术魅力。

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PPT课件(共42张PPT)

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PPT课件(共42张PPT)

列举出自《庄子》的成语故事。
朝三暮四、无中生有、越俎代 庖、螳臂挡车、望洋兴叹、呆 若木鸡、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沉鱼落雁、相濡以沫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 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 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 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能插上 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齐谐》一书中的话?
3.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
有什么作用?
1.“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
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鲲鹏是有所倚(借助),非真正的“逍 遥”。 2.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齐谐》一书中的话? 对鲲鹏之事补充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总结大鹏形象:(1)伟岸强大: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 测,奋飞时气势壮美;(2)有远大的理想,对自由、光明的 境界有着坚执的追求;(3)具有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意志; (4)善于凭借长天劲风而展翅迅征。
写作特色
1.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极富浪漫色彩。
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 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借用寓言说理。 文章借助寓言,把世间万物都要有所凭借的思 想寄托在生动的形象上。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 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 的《逍遥游》。其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 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 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 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 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 3.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 么作用?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 课件(共39张PPT)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 课件(共39张PPT)
去:_古__义__:__离__开__。__________________ _今__义__:__到__别__的__地__方__,__跟__“_来__”__相__对_ 。
3.一词多义 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
其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
去以六月息者也( 气息,这里指风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气息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__往__上__(_飞__)__________________
5.特殊句式
省略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省略主语“鹏” 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表判断 去以六月息者也。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六月
息去者也”
合作探究 探究“鲲鹏”的形象
庄子是浪漫且富有想象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 《北冥有鱼》。
1 学习目标

2 知识必备

3 读懂文中的“鲲鹏” 4 探究“鲲鹏”的形象

5 体会“鲲鹏”之寓意

6 思考探究 7 课堂小结
8 实词迁移练习
9 作业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重点) 2.把握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办法;掌握文中鲲鹏的形 象特点;理解庄子万物有所待的思想以及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 (难点) 3.了解庄子想像神奇、意境开阔、富于浪漫颜色的写作风格。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 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 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 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4张PPT)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34张PPT)

者,志怪者也。 天然形成 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记载 怪异的事情 的水池
盘旋飞翔 旋风 拍打水面
助词,不译,用 于主谓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
《齐谐》的记载说: “大鹏飞往南海时,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拍打水面激起来的水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花达三千里,乘着旋
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 高空,凭借着六月的

它的 大鱼名


用力鼓动翅膀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 的
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 挂在天空的云。
这 海水运动 迁徙 到
这只鸟,当海动风起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时就飞往南海。那南
海,就是个天然的水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 池。《齐谐》这部书,
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 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 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 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 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 第一层: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 第二层: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 第三层: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
文中,作者极尽想象,描写了一个体积庞大、 气势惊人的大鹏鸟。当鹏鸟振翅而飞,由北向南壮 游南海时,其气势极大:“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然而,虽然大鹏神奇不凡,也依然 要凭借“海运”所带来的大风才可以飞到九万里的 高空。它正如当时处于乱世的庄子,想要施展抱负 却受到外力束缚,不得自由。
状元成才路
想象高空俯视情景

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北冥有鱼》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抟( tuán ) 尘埃( āi )
3.示范朗读,读出节奏。
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yì)/若 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 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 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板书设计
形体硕大无比
北 描述鲲鹏的形象 变化神奇莫测

大鹏南飞有所恃 奋飞气势壮美

鱼 “野马”“尘埃”“以息相吹”
万物皆 有所待
那么背部几千里之大的大鹏更要借助大风了。形象地说明了说明任何 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
再读课文,明其寓意
5、鹏除了自身努力,还凭借哪些条件飞上了云霄? 你从鹏身上体会到怎样的精神?
借助海运、水、扶摇(旋风)、 六月息(六月大风) 精神:追求远大理想的执着勇敢, 聪明智慧,善于运用合理的条件
疏通文意
夸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同“溟”,海。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鲲:大鱼名。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 鼓动翅膀。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垂天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动作描写
第一层:描写鲲鹏的形象。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海运:海水运动。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野马也,尘埃也,生 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
物之以息相吹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的文学”。
•课文选的两则故事第 一则选自内篇中的 《逍遥游》 •第二则选自外篇中的 《秋水》。 •标题是编者加的。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 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 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矣。
状元成才路
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 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 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 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1、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 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
第一层:描述鲲鹏形象。 第二层:鹏鸟南飞有所待 (以“野马”“尘 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
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
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简言之,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 亡是由于气之散,他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现象, 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像四时的运行一样。(生老病 死是自然的规律) 这体现了庄子达观的人生态度,在《庄子》
鲲( kūn )
·
徙( xǐ )
·
状元成才路
抟(tuán )
·
南冥( mínɡ)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
同“溟”,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的 它的
大鱼名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 名字叫做鲲。鲲的巨 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变化成为鸟,它的名 字叫做鹏。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 运用自如,灵 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 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
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
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

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


用力鼓动翅膀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悬挂
的 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 挂在天空的云。
这只鸟,当海动风起 时就飞往南海。那南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就是个天然的水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 池。《齐谐》这部书, 是记载怪异之事的。 者,志怪者也。 天然形成
子的独立性
盘旋飞翔
旋风
助词,不译,用 于主谓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
表示选择
湛蓝

真正的
同“耶”,疑 问语气词,吗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这样 代指大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向下
状元成才路
想象高空俯视情景
天空湛蓝,是它 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 远而看不到尽头 呢?大鹏从天空 往下看的时候, 也不过像人在地 面上看天一样罢 了。
庄子回答他的朋友惠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 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 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 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
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
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
记载
怪异的事情
的水池

海水运动
迁徙

《齐谐》的记载说: 拍打水面 “大鹏飞往南海时,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拍打水面激起来的水 花达三千里,乘着旋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 高空,凭借着六月的 大风离开。山野中的 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 雾气,空气中的尘埃, 离开 凭借 雾气,奔 风 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 腾如野马 助词,不译,用 的结果。 于主谓间取消句
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 庄子 • (约前369—前286)名周,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 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 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 称为道学之祖。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 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 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 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 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 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 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 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
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介绍鲲鹏形体
北冥有鱼
仰视鲲鹏飞南冥 想象高空俯视情景
有所待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
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
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量的故事,讲
述了大鹏飞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赖的,
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 庄 子 》 故 事 二 则
有一个人他的妻子死了,他的朋友惠子前往 吊唁,他却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
“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
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 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 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你能理解庄子的做法吗?你知道庄子为什么 这样吗?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呢?
形体硕大无比,
鲲鹏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 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 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
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 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 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