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品行的养成

合集下载

如何养成良好的品行

如何养成良好的品行

如何养成良好的品行学生良好品行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

学生的品行习惯养成如何是德育教育成果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品行好坏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学生良好品行教育、养成是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品行藏在日常行为习惯里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天性一开始都是一样,但是在后天的成长经历过程中,由于人和人之间不同的经历,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行为习惯!这些不同的行为习惯会逐步形成一个人的品行,人的品行一旦形成就会伴随左右我们一生,难以改变!正如那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认识一个人从品行开始,这品行恰恰都藏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习惯里!什么是品行?品行是指我们做人的人品道德和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楼上邻居李大哥,每天早晨等电梯时,每次都是让上学的孩子先上,自己总是最后一个上,他说现在的孩子作业多、学习累,上学迟到不仅耽误学习还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成长不利!从这一件微小的事情上可以看出李大哥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往往也是一个有涵养优秀的人,有涵养优秀的人考虑问题通常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与人沟通时言谈举止总是温文尔雅,待人接物总是和蔼可亲!俗话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

”前几天,我坐公交去西城,遇见了让我感触极深的一件事。

一位油田退休老大爷拿着免费公交卡打卡上车,由于操作不当还是卡片问题,总之没有打卡成功。

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青壮年,说话瓮声瓮气的要求老大爷付两元现金,老大爷一听很生气,一边嘟嘟囔囔的抱怨着啥一边走到了我身边坐下来。

司机一看老大爷不理他也有些生气,开车的同时嘴里也不闲着数落着老大爷:“从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坐车不给钱、什么素质、还老石油呢!”老大爷被他数落的脸上红一块青一块,起身走到司机身旁说:“小伙子我不是来蹭车,今天我出门没带零钱,明天我补上可以吗?”司机小伙得理不饶人的说:“你的乘车卡有问题还出示,让你掏现金你也不掏,还说没带钱,谁出门不带钱啊!你这不是明显的蹭车,还解释啥啊!”老人被司机小伙呛得无地自容说:“你给我停车,我下车。

教师如何发挥好学生品行养成的引领作用

教师如何发挥好学生品行养成的引领作用

教师如何发挥好学生品行养成的引领作用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伟大工程,而教师则是这一工程的主要建设者。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

良好的品行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好学生品行养成的引领作用呢?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品行的榜样。

正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教师自身品德高尚、行为规范,那么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例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环境,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在学生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

相反,如果教师自身行为不端,那么无论他如何教导学生,都难以让学生信服。

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他们才会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想法,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们。

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解释,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通过关爱学生,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

再者,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品行教育。

课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品行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领悟良好品行的重要性。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品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生品德养成

学生品德养成

学生品德养成学生的品德养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品德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一、品德养成的重要性良好的品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具备良好品德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他们能够与人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学生的品德决定了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拥有良好的品德可以使学生更加守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有效地参与到学习和集体活动中。

最后,良好的品德还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懂得尊重、宽容、勤奋、坚持等品德特质将使学生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二、品德养成的影响因素学生品德养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品德养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道德导向,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道德价值观。

此外,社会环境和同伴也对学生的品德产生影响。

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和朋友圈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而负面环境则容易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三、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

首先,家庭应该成为学生品德养成的基石。

家长要给予孩子爱、关心和指导,从小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

例如,可以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织一些关于公益和志愿服务的活动。

同时,教师也要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社会应该提供正能量,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四、教育媒体在学生品德养成中的作用教育媒体是影响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力量。

正能量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和书籍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

此外,网络平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有益的信息和资源。

通过优秀的教育资源在教育媒体上的推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品德,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完整)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完整)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完整)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全部内容。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大量的实践证明:任何道德规范,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只有通过学生的白己参与,亲身投入,内心体验,才能成为学生的内在信念,才能启发他们向高一级道德水准时发的内在动力,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克服那种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偏重说理,忽视实践,教育要求与实际需要脱脱节的弊端,为此,我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非常注重优化班级德育环境和实践活动,在班上建起了“四栏”(时事政策宣传栏,学雷锋,学英模专栏,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专栏及书报栏)并开展“五无”(地面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桌上无划痕,墙上无漆抹,花术无采摘)和“十要”(升旗仪式、集合列队、课堂秩序、上下楼梯、做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仪表着装等十方面的规范化要求)活动。

开展的所有活动中,都指定专人记录,并在每周星期五卜午的班队活动中进行公布,然后加以评比,对表现优良者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表扬。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良好的品行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则令不行”,正是一个人具有良好品行的体现。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有“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的表述.这一要求是比较高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未来接班人的目标之一。

诚然,良好的品行是为人之本,众之所瞩。

但品行不良学生虽属少数,如不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则既不利于对他们自身的帮助和挽救,又会影响班级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甚至还可能危及社会安定.学生的不良品行是在某些客观条件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而造成的,以下在此作一些试探的分析。

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是人们受到良好教育的重要表现。

在学生中,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中,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还对他们的未来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面将就此进行讨论。

一、培养自律意识自律是良好品行习惯的基础。

学校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自律精神,引导他们逐渐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爱护公物,尊重师长,诚信待人等,并对他们进行相应奖励,激励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管理自己,并养成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正在成长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都有很多的要求和期望。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让自己因为兴趣而追求,用理性谋划未来,学会控制自身的情感变化,缓解消极情绪,从而达到自我约束。

例如,课堂上教育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除了学习内容以外,还要把学生这些文明礼仪的要求带进他们的生活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行为,并形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需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这需要学校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考试、表彰等方法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行团体活动,组织全校联欢活动,举办各类主题班会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我是我们,我们是我”的集体意识。

四、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规律化的生活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学生管理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养成生活规律,如学生教育管理、校园文明工作、校园心理辅助等。

在生活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等,制定自己的规律生活计划。

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逐渐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与家庭是学生生命的两个重要部分。

加强学生品德修养7篇

加强学生品德修养7篇

加强学生品德修养7篇第1篇示例: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学生的品德素养直接关系到其终身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也愈发提升,那么如何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呢?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通过正确的思想引领,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树立正确的思想,才能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保持定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要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准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友爱感和公德心,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团结合作,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和行为规范。

只有注重道德修养,才能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让他们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做到心中有礼、行动有序。

只有注重自我管理,才能使学生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保持定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规范和自我管理,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努力,为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本文共XXX字】第2篇示例: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是当前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品德修养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习惯行为等方面的修养,包括各种道德准则、规范,以及一个人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时期,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格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格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格良好的品格是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方式,更是逐渐塑造孩子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格。

第一,树立良好榜样。

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愿意模仿身边值得尊敬的人。

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要以身作则,成为良好品格的代表。

家庭是孩子品格养成的最重要环境之一,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示范,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塑造良好品行。

同样,教师在学校中也应当树立良好榜样,充分展现自己的品格魅力和职业道德,以此影响学生。

第二,加强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渗透到课程中。

通过课堂讲解、活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基本品格。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品格讲座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良好品格的力量。

第三,培养自律能力。

自律是一种重要的品格特征,它能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保持秩序,并培养良好的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加以引导。

首先,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培养规律的生活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习惯。

另外,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纪律意识。

第四,注重情商教育。

情商是指人们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的能力,它对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情商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对情绪管理、冲突解决、同理心等方面的培养。

在家庭中,家长也应注重情绪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感,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鼓励参与公益活动。

参与公益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格的有效方式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爱心义卖、环保宣传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动手参与其中。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关爱精神,还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格是一个长期而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携手合作。

学生个人品德培养方案

学生个人品德培养方案

学生个人品德培养方案一、引言如何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综合体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生个人品德培养的方案,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二、培养自律意识自律是个人品德的基石。

学校应通过制定严格的纪律制度和规范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自觉约束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与学生个体的互动与对话,引导他们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激发他们主动面对挑战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培养团队精神团队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感和沟通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团队活动,如小组项目、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别人、尊重他人意见,并能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鼓励学生分享团队成功的喜悦和学习中的困难,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四、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和法律的规范,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和法制观念。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进行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奉献他人,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培养品德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是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

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课堂教育和生活实践,学校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以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六、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于个人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读书活动等,让学生培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阅读习惯和运动习惯,从小养成严谨纪律的生活方式。

七、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开展创新实践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方案

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方案

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方案在当前社会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关乎个体的人格健康,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将从个体的自律、公民的责任感、社会的关爱等方面,提出一套全面的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方案。

自律:心智与行为的和谐发展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校应当注重教育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地位以及名誉等,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第二,发展学生自律的习惯。

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等。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让他们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做到高效学习、休闲娱乐的平衡。

第三,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军训、体育课等活动,培养学生意志力和毅力,从而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责任感:社会参与与行动的表现第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学校应当积极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五,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学校需要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公共事务和公民权利义务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第六,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通过实际行动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关爱: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培养第七,建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学校应当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和合作。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和关心。

第八,开展情感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情感教育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他人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亲和力。

第九,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学生品德与生活习惯培养方案

学生品德与生活习惯培养方案

学生品德与生活习惯培养方案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的营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首先,课程设置中应加强道德教育课程的开设,通过讲述经典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其次,学校应设置公益社团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善意和快乐,从而培养出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社团活动、开展主题座谈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等方式,营造积极、阳光、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可以借助学生会、团委等组织的力量,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团队合作、积极向上的品质。

三、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学生的品德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如军训、夏令营等,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时间管理教育,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注重思维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思维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是学生品德和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开展思维训练活动、组织科技创新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思维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可以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乐于尝试的态度,从而培养出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品质。

五、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品德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团队项目、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品格培养实施方案

学生品格培养实施方案

学生品格培养实施方案
学生品格培养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品格素养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品格培养实施方案,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品格素养,健康成长。

首先,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学生品格培养机制。

这包括明确学校品格培养的目
标和任务,建立专门的品格培养工作小组,制定品格培养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品格培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课程教育的品格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注重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将品格培养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品格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品格观念。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进行品格培养。

学校可以组织各
种形式的品格培养活动,如主题班会、品德讲座、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品格培养的乐趣和意义,增强品格修养。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来进行品格培养。

学校和家长应该密切合作,
共同关注学生的品格培养,建立起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机制,共同为学生的品格培养贡献力量。

最后,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品格培养评价体系。

通过定期的品格培养评价,对
学生的品格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完善品格培养工作。

总之,学生品格培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需要制定科学合
理的品格培养实施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品格培养工作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初中学生品德培养方案

初中学生品德培养方案

初中学生品德培养方案一、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引导学生自觉履行学习和生活的规定。

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认清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并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纪律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理解和支持他人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并通过评价和反思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成员的分工和互相帮助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需求,培养他们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的各种问题和需求,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四、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通过挑战和困难的经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追求目标的毅力。

通过设立个人目标和辅导学生制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引导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不轻言放弃,并坚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保持卫生、节约用水等。

通过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素质。

六、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在课余时间开展社交技巧的培训,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交流。

通过模拟场景和角色扮演,使学生学会主动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和观点,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八、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开展道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会尊敬他人、关爱他人,并具备正确的道德情感。

九、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开展文化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参观美术展览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欣赏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身体素质。

基础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行养成

基础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行养成

基础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行养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基础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塑造其道德品质和品行的关键阶段。

那么,基础教育究竟如何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行养成呢?首先,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关键。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教师,会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向学生传递这些优秀的品质。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不敷衍、不马虎,这就向学生传递了做事要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表现出耐心和友善,这就让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其次,课程设置要注重道德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常规的学科课程外,还应该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同时,其他学科课程也应该渗透道德教育。

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让学生体会到善良、勇敢、正直等品质的重要性;在历史课程中,可以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中汲取道德的力量。

再者,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可或缺。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品行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道德模范评选、志愿服务活动、文明礼仪宣传等,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校园环境的布置也可以体现道德教育的元素,比如张贴名人名言、道德标语等,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启发和熏陶。

此外,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也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学校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中来。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在家庭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如尊重长辈、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

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心得

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心得

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心得作为一位大先生,我一直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味。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培养学生的品格是非常重要的。

品格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能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而且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诚实守信、友善宽容的态度。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直、责任感、友善、守时等品格特质。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培养学生的品行也是很重要的。

品行是指一个人在具体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举止。

一个有良好品行的学生,不仅能够遵守学校的纪律,而且在社交场合中能够表现出得体的举止和礼貌待人的态度。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等良好品行。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规范和要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培养学生的品味也是非常重要的。

品味是指一个人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一个有良好品味的学生,不仅能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而且在穿着、言谈举止上能够展现出一种高雅和品位。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味。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文学艺术欣赏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味。

总结起来,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味。

通过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特质、培养自律和尊重他人的品行习惯、以及培养审美能力和品味,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修养、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品味的人才。

这样的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也能够展现出良好的素质和形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味而不懈奋斗。

学生个人品德培养计划

学生个人品德培养计划

学生个人品德培养计划一、了解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品德素质不仅仅是人格的体现,更是对社会的贡献。

良好的品德可以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尊重和信任,也有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处于道德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可以提高他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同理心。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生动的故事、实例和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他们深刻理解道德的重要性。

三、促进学生的品德认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理性认知品德的正确观念。

通过普及道德知识和伦理原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个人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律性和责任感,来提高他们对品德行为的自我要求。

这可以通过设立明确的学习计划和行为准则来实现。

五、开展集体品德教育活动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还应该推动学生参与到集体品德教育活动中来。

这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六、注重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基础,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

学校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共同商讨学生的品德教育计划和进展。

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重要素养之一。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在培养学生品德过程中注重激发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竞争力。

八、开设品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开设专门的品德教育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公民素质、公益活动等内容。

通过系统教学,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九、加强师资培养教师是学生个人品德培养的重要参与者,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品德修养。

班主任工作总结注重学生生活习惯养成培养良好品行

班主任工作总结注重学生生活习惯养成培养良好品行

班主任工作总结注重学生生活习惯养成培养良好品行资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时间:2022年6月摘要:本文对于我在资小学担任班主任期间,以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和品行为重点的工作进行总结。

通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行,取得了积极成果。

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背景介绍作为资小学班主任,我的工作职责是承担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家庭联系以及育人等多项任务。

在过去的一学年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品行,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注重学生生活习惯养成1. 个案管理:通过和学生的个别谈心,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团体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在集体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他们良好的品行习惯的养成。

3. 规范行为: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行。

三、培养良好品行1. 示范引领:作为班主任,我时刻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品行。

2. 道德教育:注重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对他人关心、尊重和责任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行。

3.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品行培养,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

四、成效评估1. 增强自信: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困难。

2. 品行改善:学生的品行得到明显改善,关注他人、守时守纪、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行逐渐形成。

3. 班级凝聚力:班级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同学之间相互尊重,形成了良好的班级凝聚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一学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体会到注重学生生活习惯和品行的培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未来,我将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和品行的措施和活动,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

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

怎样培养学生的品德我国自古至今,从孔子、老子、孟子、旬子等哲学家、教育家,到诸葛亮及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均首先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则难以胜任社会的需要,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小编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

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

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

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

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

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

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状。

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第三,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坚定。

每个人并非生就即成为伟人、圣人,孔老夫子一生都是不得志的,虽有鸿鹄之志,然而,却没有能够亲自去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不能改变历史进程。

然而,他的儒家思想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国人民居然产生了二千多年的深远影响。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设想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由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谁、操纵谁。

唯有清心寡欲,方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忘自己应当树立和已经树立的抱负和目标,孜孜以求之,哪怕奋斗终生亦未取得成功,起码说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努力,并非三心二意,也未朝令夕改,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需要有良好品行的人。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我们开始培养良好品行的关键时期。

在学生时代,如何培养良好品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讨论如何培养良好品行的方法,包括父母的教育、学校的教学、社会的引导和自我修养等方面。

一、父母教育父母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品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从基础抓起。

家长要教孩子注意自己的礼仪,端正坐姿,不打喷嚏不咳嗽,洗手等等。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让他们自己洗碗或收拾房间,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父母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3.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

教育孩子不要撒谎,不要随便违约,生活中与人交流要真挚,可以从家务分担、与朋友相处、与老师交流等角度进行,帮助孩子做到言行一致,说话算数。

4.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他人。

孩子在成长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他人相处。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他人,帮助别人,多关心身边人的生活和情感。

5.引导孩子体验和发掘自己的优点。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这种自信心和自尊心将有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错误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行。

二、学校教学学校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途径。

针对学校这一环节,学生应该:1.学会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一般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在遵守规章制度时,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性,让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和规章制度。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具有集体感,纪律性,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班级中,组织一些特别活动或创造班级内部的标志,加深学生对班级的感情和凝聚力。

3.积极参加并利用各种课外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强化其精神和品格素质的培养。

学生品行培养实施方案

学生品行培养实施方案

学生品行培养实施方案
学生品行培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学生的品行素质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学生品行培养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学生品行培养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承担着教育学生的重任。

学生品行培养应该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和生活中,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课程设置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行观念和行为习惯。

其次,学生品行培养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学生品行培养还需要学校管理者、社会各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品行培养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实施。

另外,学生品行培养实施方案需要注重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时,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同时,学生品行培养工作也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品行培养工作的可持续性。

最后,学生品行培养实施方案需要注重激励和引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品行观念和行为习惯。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学生品行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形成合力,注重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需要注重激励和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生品行培养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有效实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生品行的养成,得之于多种文化的浸润。

中华民族文化厚重而博大,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根基和土壤。

学校的德育应根植于浓重的民族优秀文化氛围中,让学生的认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人的优秀品德不是一日促成,而是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自然形成的,要创造这样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德育工作重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如果将德育的过程视作是施教者按照原已设计好的模式去塑造青少年的过程,往往是事与愿违。

教育过程应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感悟,把德育的要义融与学生活动、灵活的课堂授课之中。

三、注重思想品行的实践过程。

教师不仅要善于抓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地进行教育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情景,适时适度地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撼。

我班的C同学是我们班的篮球迷, 性格偏激、脾气火暴,而且成绩也很差,但在同学中有不错的人缘。

在新生入校时,他是第一个被我关注到的人物。

在新生军训的第一天的队列训练中他就认识了班级的所有男生,第二天为了“打发时间”在训练中向众同学分发口香糖。

在正式开学的第一天就在组建了人数多达10人的班级蓝球队,模仿NBA,连球队的经纪人都设置了。

为此我的心不断的住下沉,这个学生在班级太有号召力了,看来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以后的接触中发现,果然C常常迟到、旷课,上课讲话。

对他而言,学校学习实是度日如年。

一旦,违返校规,事实证据确凿,他则避重就轻的“勇敢”的承认错误。

若是有人错怪他,就离家出走,夜不归家。

不服老师管束,则扬长而去。

与学校和老师的做过长期斗争,经验十分丰富。

但有一颗热情的心,十分愿意帮助同学。

后通过家访后发现,原来C同学父母离异,他随父亲,但其父工作太忙,平时只能用电话联系,他与爷爷、奶奶生活,但同他们的关系十分僵,轻常常因爷爷、奶奶数落母亲的不是而发生冲突,如果谁都说他母亲的不好,他和谁打架、生气。

他除了母亲的话偶尔能听几句,谁的都听不进去。

通过长时间对他深入的了解和勾通,发现要真正走进他的心里十分不容易,只能让他不抗拒我,他总是对老师包裹着坚硬的外壳。

为人十分的敏感,与之勾通时说话用词稍有不慎,则最小有一、二个星期不同你讲话,不用正眼瞧你。

他渴望自由,不喜欢被束缚,在任何的场所称自已为SYK,希望能自由自在的任意的生活。

[解决方法的探究]:
1、加强家访工作,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C的性格很有特点,心理负担重,极端的自卑而又自负,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

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这些都可能导致它的种种过激行为的原因,心理上畸形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形式,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相互配合;日常教育中对突发的问题与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

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最终消灭。

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
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2、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的地方,并且给予及时机会和鼓励。

人活在社会上无非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在教育中不断的发现其闪光点,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热爱生活,有时教育效果更好。

C同学虽然行为规范差,成绩不好,但他同样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

平时教育中我对于他的组织能力、热心肠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参于班级活动的组织,体现自身的价值,一有进步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下一阶段的合理的目标和要求。

发现C对画画感兴趣,鼓励他参于学校的画展,得到同学的肯定,发现他的眼中自信了很多。

理解、体谅和支持,激发后进生对生活的积极性,对后进生或者说麻烦生更“偏爱”一点,教育有时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留意是最简单有效的关怀。

经常的一个眼神,一句关怀的话,会让学生感到我们在留意他。

要持续的让学生感到我们一直都在留意他,他才有持久的动力,必要的压力,才会进步。

同时,多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才会了解他的心理变化,平时教育作出正确的对策,不断调整和改善教育方式。

学生是行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持续的,长久的,没有终止的。

我们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多尝试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教育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找到学生思想问题上的支点,把学生的问题确实有效的解决。

班级工作中,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美自我。

其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学生对我们的德育教育。

以下是我在德育工作中总结的经验。

一、学生品行的养成,得之于多种文化的浸润。

中华民族文化厚重而博大,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根基和土壤。

学校的德育应根植于浓重的民族优秀文化氛围中,让学生的认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人的优秀品德不是一日促成,而是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自然形成的,要创造这样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德育工作重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如果将德育的过程视作是施教者按照原已设计好的模式去塑造青少年的过程,往往是事与愿违。

教育过程应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感悟,把德育的要义融与学生活动、灵活的课堂授课之中。

三、注重思想品行的实践过程。

教师不仅要善于抓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及时地进行教育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情景,适时适度地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

个案分析:
一、个人情况简述
行为自由散漫,社会上的不良关系对其影响较深,不虚心接受批评,课堂上根据喜好听课,作业能及时完成,待人接物较热情。

什么事都喜欢凑热闹。

学习被动接受,除英语(基础极差,只有20-30分)之外,其余各科较好,但由于自行其是,分数不高,因而学习积极性不是很好。

个人主义严重,自修纪律较差,爱讲话,影响他人,个人情绪变化较大。

二、资料
从家长处了解到,在家中对他溺爱,原则性不强,只要他说一下:“我错了”。

事情就算解决了,但是如果孩子有一点道理,哪怕错得再多,父母基本不追究。

从原班主任任、课任老师处了解到,班级中他很喜欢表现自己,爱在老师目前展现自己,班级中有一定的市场。

通过与部分学生对他的了解、熟悉的同学谈话,认识了他也不是非常受学生的喜欢,爱摆威风,爱出风头,但事实上水平不高,做事好左右逢源。

三、个案分析
由于家庭教育原则性把握不当,家长的过度宠爱,生成其人性,做事习惯较差,我行我素,批评后爱闹情绪,导致自我的缺失,缺少为他人思考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个案德育教育思想指导的设想和实施
1、消除敌对情绪,建立信任感
孩子虽然自觉性差,可喜欢老师的表扬,好表现自己,热爱劳动,我就经常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发挥自己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同时告诉他,如果他能提高纪律约束力,会更受大家的欢迎,老师和同学相信他一定能做好。

2、安排他任班级干部,提高自我约束力
他虽然自我控制能力不高,但是生活方面比较注意细节,因此下学期与他谈话后,我请他出任班级干部-生活委员,并提出了班级干部的纪律、榜样的示范要求,请他考虑一个晚上后答复我。

第二天清早,他很开心地回答,一定有信心当好生活委员一职,为大家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并在班会课上作了就职演讲。

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支持了他。

会后,与他进行了20分钟的思想交流。

让他更明白班干部,是一种奉献和服务意识,是能吃苦、多干事的工作,既然同学们大力支持,那就应该不负众望做好工作。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在这方面的确做得很好,在自己的行为、学习、与人交往方面做得比原来好多了。

3、进行思想交流,巩固稳定思想
鉴于原来的表现,从任课老师特别是体育课的反馈,都比原来有很大的进步。

很多年级中的事情,不再与他有关。

为防止思想出现反复,我随时观察他的动态,只要思想上有所萌动,我就找机会沟通,耐心的讲道理,让其明白思想的偏斜和行动的偏离,而后怎么办?与此同时,我经常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希望他们家长和老师经常联系交流孩子的情况。

并针对他的弱项,提出改进的措施。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一学期下来,他真的与原来不一样了。

父母也反映家里与父母的交流也和谐多了,班里、学校的事情也愿意与父母一起商量,交流,父母为此感到很欣慰。

而我的班主任工作,在生活方面我也放手与他,一学期的工作,因为有他工作的出色,使我轻松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