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系统解剖变异及脑积水(一)
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
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脑积水的概念和病理机制脑积水是指脑室和(或)蛛网膜下腔过度积聚脑脊液(CSF),导致颅内压增高的一种疾病。
脑积水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先天性脑积水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结构异常,如脑室扩张和蛛网膜下腔积液。
这种情况可能与胎儿期感染、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后天性脑积水是由于其他疾病或创伤引起的。
例如,脑肿瘤、脑出血、脑膜炎、脑脓肿等都可能导致脑积水。
脑积水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障碍,二是脑室的扩张和神经组织的损伤。
脑脊液产生和循环障碍可导致脑脊液的排出障碍,进而引起脑室扩张。
脑室扩张可以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是通过头颅CT或头颅MRI进行的。
影像学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脑室的扩张情况,以及扩张的程度和范围。
头颅CT是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室的形态和大小。
在CT图像上,脑室扩张呈现为脑室增大,脑室壁变薄,脑室形态不规则等特征。
头颅MRI具有更好的解剖分辨率,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室形态信息。
MRI图像通常包括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MRI还可以检查水通道异常、脑积水引起的脑组织萎缩等其他异常改变。
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还包括功能性检查,如脑脊液压力测量和脑室造影。
脑脊液压力测量可以评估脑脊液的压力情况,对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脑室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室的扩张和通畅情况,可作为其他影像学检查的补充。
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影像学诊断,我们可以准确评估脑室扩张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诊断结果应与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以确定脑积水的病因和治疗方案。
脑积水 PPT课件
脑积水病因
• 1、阻塞脑室系统的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室管膜瘤、胶质瘤、血管母细胞瘤等
• 2、阻塞蛛网膜下腔的病变:脑膜炎、外伤、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破裂
• 3、新生儿及婴儿:产伤、出血、感染、先 天畸形(如:Dandy-walker)
临床症状
• 1、高颅压脑积水:头痛、恶心、呕吐、共 济失调和视物不清
脑积水 PPT课件
脑室系统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小脑延 髓池
脑脊液循环
第四脑室 正中孔
+
外侧孔
第四脑室脉 络丛产生的 蛛网膜下隙
Hale Waihona Puke 脑脊液蛛网膜粒上矢状窦
静脉
蛛网膜粒:蛛网膜在上矢状窦两侧形成许多 绒毛状突起突入上矢状窦内,称之。脑脊液 经这些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内,回流入静
• 2、正常颅压脑积水:步态不稳、记忆力障 碍和尿失禁
脑积水超声表现及标准
• 超声表现:脑室增宽 • 成人脑积水诊断标准:
– 侧脑室宽径大于25mm – 第三脑室大于10mm
• 新生儿及婴儿脑积水诊断标准
– 侧脑室宽径大于4mm
• 4-6mm轻度扩张 • 7-10mm中度扩张 • 大于10mm重度扩张
病例一
术中超声示双额肿瘤及 脑室扩张
MRI矢状位示额部肿 瘤及脑室扩张
病例二
术中超声矢状切面示 左额肿瘤及脑室扩张
术中超声冠状切示额 部肿瘤及双侧脑室前 角扩张,左侧为主
MRI矢状位示额部肿 瘤及脑室扩张
MRI冠状位示双额肿瘤及 脑室扩张
MRI横轴位示脑室扩张
术中超声横切面示双侧 脑室扩张
病例三
术中超声横切面示 左颞肿瘤,同侧脑 室受压,对侧脑室 扩张
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
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引言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脑积水的病理机制多样,包括脑室系统的梗阻性病变、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失衡等。
影像学诊断对于脑积水的早期发现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脑积水的病理特点脑积水是指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中脑脊液的异常积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
根据病理特点,脑积水可分为以下几类:1. 梗阻性脑积水:主要由于脑室系统受到梗阻性病变的影响,如脑室严重闭塞、脑室腔内肿瘤等。
2. 通畅性脑积水:主要由于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失衡,如脑脊液产生过多、吸收障碍等。
3. 混合性脑积水:存在梗阻性和通畅性因素所致的脑积水。
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诊断是脑积水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1. 脑CT扫描:脑CT扫描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脑积水诊断。
在脑CT扫描中,可以观察到脑室系统的扩张、形态改变以及与其相关的病变。
2. 脑MRI检查:脑MRI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关于脑室系统、脑组织和脑脊液的详细信息。
通过不同脑MRI序列的观察,可以进一步评估脑积水的病因和病理特点。
3. 脑脊液引流术:脑脊液引流术是一种直接观察和处理脑脊液循环的方法,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通过脑脊液引流术,可以确定脑积水的类型、程度和治疗效果。
影像学诊断指标在影像学诊断中,通常采用以下指标来评估脑积水的严重程度和病变特点:1. 脑室系统的扩张程度:可以通过测量脑室内径和脑室与相邻脑组织的比值来评估脑室系统的扩张程度。
2. 脑室系统的形态变化:通常观察脑室系统的形状、位置和大小是否异常,以及与之相关的病变。
3. 脑组织的改变:脑积水对脑组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脑皮质萎缩、白质改变等,通过观察脑组织的形态、信号强度和灌注情况可以评估脑组织的改变程度。
结论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诊断在脑积水的早期发现和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
脑积水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Dandy-Walker综合征 又称四脑室中、侧
孔先天性闭塞。它是指一组先天性后脑发育
畸形,包括:扩大的后颅窝伴天幕、横窦和
窦汇的高位,蚓部不发育或发育不全,第四
脑室极度扩大,形成几乎充满整个后颅窝的
巨大囊肿。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最简单
的解释是在胚胎发育中第四脑室出口开放失
败。第四脑室出口开放的时间在妊娠16~20
室间孔 交叉池 脚间池
中脑水管
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震荡、 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 等作用。
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
直窦 第四脑室正中孔
5
6
7
脑积水病因
• 先天畸形 • 感染 • 出血 • 肿瘤 • 其他
8
1)先天畸形 2)感染 3)出血 4)肿瘤 5)其他
9
先天畸形:如中脑 导水管狭窄、膈膜形成 或闭锁,室间孔闭锁畸 形(第四脑室正中孔或 侧空闭锁),脑血管畸 形,脊柱裂,小脑扁桃 体下疝等。
3
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 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 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 内含各种浓度不等的无机 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 和少量淋巴细胞,pH为7.4, 功能上相当于外周组织中 的淋巴。
4
脑脊液由各脑 室脉络丛产生, 无色透明液体, 充满脑室系统、 脊髓中央管及蛛 网膜下隙。
硬脑膜 侧脑室脉络丛 上矢状窦
38
Gado记分法
侧脑室轻度扩大 +1 侧脑室中度扩大 +2 侧脑室重度扩大 +3 三脑室正常 0 三脑室扩大 +2 脑沟正常 0 脑沟扩大 +2 测量结果 >3分为脑积水
39
脑室系统解剖变异及脑积水
1)透明隔间腔 又称第五脑室,正常胎 儿4个月时,原始透明隔内形成中缝,发展 为分离的小叶,小叶间隙称为透明隔腔,内 充脑脊液,通过孟氏孔与侧脑室相通(但另 有观点认为:透明隔小叶融合,透明隔腔消失,但有 12%~15%直到成年仍存在。
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
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脑积水的病理学特征脑积水是指由于脑脊液在脑腔或脑脊液循环系统中的阻塞或异常产生导致脑脊液潴留,使脑室扩大及脑组织受压的一种疾病。
脑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先天性异常、感染、肿瘤、出血、脑膜炎和颅内出血等。
脑积水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脑室扩大:脑积水时,脑室会因为脑脊液的潴留而扩大,形成脑室膨大。
2. 脑组织受压:脑室扩大之后,脑脊液的压力会增加,导致脑组织受到挤压,出现脑组织萎缩的表现。
3. 积水液体:脑腔或脑脊液循环系统中的阻塞或异常产生导致脑室扩大的,也会导致脑脊液的潴留,形成积水液体。
4. 导致功能障碍:脑积水会对脑脊液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脑脊液的吸收和排泄障碍。
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主要通过头颅CT和头颅MRI来进行。
这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脑室的扩大以及脑组织的受压情况。
头颅CT是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图像。
它可以显示脑室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
脑积水时,头颅CT可以显示扩大的脑室和受压的脑组织,还可以检测到导致脑积水的原因,如肿瘤、炎症等。
头颅MRI是另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图像信息。
MRI可以显示脑室的形态、大小、脑组织的受压情况,还可以描绘更为清晰的脑脊液循环系统,以及检测和评估导致脑积水的原因。
,还可以通过腰椎穿刺来获取脑脊液,进行化验检查以确定脑脊液的压力和成分是否异常,进一步辅助脑积水的诊断。
,头颅CT和头颅MRI是诊断脑积水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可以准确显示脑积水的病理学特征,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脑室与脑池》PPT课件
2
*中央部2
• 自室间孔向后延伸至 胼胝体压部的水平裂 隙,顶为胼胝体1, 内侧为透明隔3后部 ,底为穹窿5、背侧 丘脑15上面和尾状核 4。
• 6锥体束7第三脑室8脚间 池9视辐射10海马11脑桥 12下角13毯(胼胝体压部 纤维形成) 14尾状核
2020/11/22
3
*后角2
• 伸向枕叶,渐变细且 长度变异大。
15
缰 三 角
• 7.交叉池:蝶鞍上方 ,环绕视交叉周围。 池内有视交叉。
• 8.终板池:位于终板 前方,胼胝体嘴的下 方,呈纵行狭长的裂 隙。
2020/11/22
终 板前 池连
合 松 果 体
16
• 9.大脑脚池:大脑脚 前外侧,其外侧通环 池。大脑后动脉绕行 于此池。
• 10.环池:围绕大脑 脚的外侧面,前通脚 间池,后通四叠体池 。
• 第五脑室的前界为胼 胝体膝,后界为穹窿 柱,上界为胼胝体干 ,下界为胼胝体嘴和 前连合。
2020/11/22
10
第六脑室
• 第六脑室位于第五脑 室后方,又称威革( Verga)腔、穹窿脑 室或三角脑室。借穹 窿柱与第五脑室隔开 。
2020/11/22
11
(二)蛛网膜下池(脑池)
• 1.延髓池:位于斜坡 下部与延髓腹侧之间 。池内有基底动脉起 始部、后四对神经。
2020/11/22
17
• 11.四叠体池:中脑 四叠体背面,向上延 伸入大脑大静脉池。
• 12.大脑大静脉池: 位于第三脑室后方, 上至胼胝体压部。池 内前部有松果体,后 上部有大脑大静脉。 向前上通中间帆腔。
2020/11/22
18
13.中间帆腔(第三脑室上池)
• 位于第三脑室顶上面, 穹窿联合的下方,呈三 角形,尖向前。
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
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脑积水病理、影像学诊断1. 脑积水病理脑积水是指脑内脑脊液(CSF)的异常蓄积,导致脑室扩大和颅内压增高的一种疾病。
脑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先天性畸形、感染、肿瘤和脑出血等。
在脑积水病理中,脑室系统的正常排泄通路受阻,脑脊液在脑室中潴留,导致脑室扩张和颅内压增高。
1.1 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脑积水是指在胎儿期或早期发生的脑积水,常见的原因包括脑部发育不良、先天性脑脊膜疝和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缺陷等。
先天性脑积水可导致脑室严重扩张,并可能影响脑功能和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和运动障碍等。
1.2 获得性脑积水获得性脑积水是指在后天获得的脑积水,常见的原因包括炎症性脑病、感染、颅脑外伤和肿瘤等。
获得性脑积水的发生机制与脑室排液通路的阻塞或破坏有关。
2. 影像学诊断影像学在脑积水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颅脑CT和脑磁共振(MRI)来观察脑室系统的扩张和解剖变化。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2.1 颅脑CT颅脑CT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关于脑室实际大小、骨骼结构和颅内异常情况的信息。
在脑积水的诊断中,颅脑CT可以显示脑室系统的扩张程度和形态变化,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结果,如肿瘤或炎症等。
2.2 脑磁共振(MRI)脑磁共振(MRI)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脑部详细的断层图像。
对于脑积水的诊断,脑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室系统信息,包括脑室系统的大小、形态、水平和脑室周围结构的状况。
,MRI还可以评估脑组织状态和其他可能引起脑积水的病变。
结论脑积水是脑内脑脊液异常蓄积导致脑室扩张和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先天性和获得性脑积水是脑积水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因包括脑部发育不良、感染、炎症和肿瘤等。
影像学诊断是脑积水的重要手段,颅脑CT和脑MRI可以提供脑室系统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脑积水。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4脑室、脑池解析
脑池按幕上、下分为:
◆位于幕上腔者的颅内较重要的脑池有:终板池、视
交叉池、外侧窝池、胼胝体周池、四叠体池、环池
等;
◆位于幕下腔者有:环池、脚间池、桥池、小脑脑桥
角池、小脑延髓池等。
小脑上池
四叠体池
环 池
脚间池:鞍背与脚间窝之间。经环池与四叠体 池相通。内含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后交通 动脉、脉络丛前动脉 环池:围绕大脑脚,连通脚间池和四叠体池。 内含大脑后动脉、 脉络丛前后动脉 滑车神经
终板池
交叉池 脚间池 四叠体池
桥池(内含基底动脉)
上→脚间池
后→小脑延髓池
脑桥小脑角池(桥池侧突) 内含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迷路动脉
池,后连桥池,影像学上称此综合脑池为鞍上池,
◆基底池与顶盖背侧的四叠体池之间,借环池相交
通。
◆四叠体池+环池+大脑脚池+脚间池围成一圈,
沟画出中脑的轮廓。
六角形,前方有大脑纵裂池,前外侧为大脑外侧窝池, 后外侧有环池,后方为脚间池,如后方为脑桥则呈五角 形。位置较高时环池不显影呈四角形。鞍上池内有视交 叉、视束、垂体柄、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
脑室、脑膜、脑池
解剖教研室 王景伟
前角 伸入额叶 中央部 在顶叶 4.侧脑室
室间孔 通第三脑室 下角 伸入颞叶
后角 伸入枕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角
中央部
下角
后角
前角
中央部
前角
后角
下角
后角
前角
室间孔 第三脑室
后角
第三脑室
中央部
下角
(一)第三脑室 1.位置形态 2.交通 为 位 正 于 中 间 矢 脑 状 中 位 央 窄 隙
脑积水的护理-(1)
5、脑积水患儿的头部应给予适当支持, 以防颈部受伤。
6、心理护理:我们应主动向病人解释疾 病的性质及危害性,手术的必要性,向 病人介绍手术医生情况,减轻恐惧及疑 虑,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
7、术前备皮:术前10-12h按开颅常规 剃头、洗头外还需备皮从胸部由锁骨上 部到耻骨联合,两侧至腋后线,包括同 侧上臂上1/3和腋窝部,注意脐部清 洁。
为力和绝望有关。 ❖7 视力障碍:与脑积水病情发展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及早发现脑
疝的形成,积极配合抢救。 2、呕吐严重时补充各种营养,保证患者每日入量,
防止发生脱水、电解质失衡,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适 量的镇吐剂。 3、出现癫痫发作时按癫痫护理常规护理。 4、视力下降的患者,护士应协助做好各项生活护理 ,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防止发生外伤
B:经前囟或腰椎反复穿刺放液。
手术治疗
❖ 1、解除脑室梗阻手术(病因治疗):畸形、梗阻。 ❖ 2、旁路手术:
(1)Torkildson手术:侧脑室----枕大池 分流, 适用于导水管阻塞。
(2)第三脑室造瘘术:打开视交叉池终板池。 ❖ 3、脑脊液分流术:
a.腰池---腹腔分流术 b.脑室---体腔分流术
脑积水的病因
一、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 二、脑脊液分泌过多 三、脑脊液吸收障碍
脑积水的分类
一、依据病理分类 梗阻性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
外部性脑积水 二、依据病因分类 创伤性脑积水
耳源性脑积水
感染性脑积水
占位性脑积水
出血性脑积水 三、依据发病速度 急性脑积水
慢性脑积水
正常颅内压脑积水
静止性脑积水
四、依据年龄分类
脑室、脑池应用解剖
小脑幕
4.经中脑的断层
经中脑的横断层
第三脑室 中 脑
小脑蚓
经中脑的横断层
侧脑室 下角 小脑
脑桥 第四脑室
5.经第四脑室上部的横断层
后 床 突
鞍上池
脑 桥
漏 斗
第四脑 室
小 脑
第四脑室上部的横断层
垂体 脑桥 小脑中脚
三叉神经 第四脑室 小脑蚓
横窦
6.第四脑室中部的横断层
经第四脑室中部横断层
一、脑室系统的解剖
侧脑室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脑室系统铸型
中央部
上角
后角
下角
侧脑室铸型(原位)
脑 室 系 统 铸 型 ( 上 面 观 )
前 角
第 三 脑 室
侧 脑 室
下 角
中 央 部 后 角
中 脑 水 管
第四脑室
前角
侧脑室
中央部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下角 第四脑室
侧脑室 三角 后角
脑室系统铸型(侧面观)
终池
大脑纵裂池 大脑外侧窝池 成 对 的 脑 池 环池 脑桥小脑角池
不成对的脑池
帆间池、大脑大静脉池 四叠体池、小脑上池 小脑延髓池、小脑溪 终板池、交叉池 脚间池、桥池 延池
帆间池
终板池 交叉池 脚间池 延池 四叠体池 小脑上池 桥池 小脑延髓池
脑 池
四、脑池的断层解剖
大脑外侧 窝池
四叠体池 上矢状窦
延髓 第四脑室
前庭蜗神经 小脑扁桃体
7.经第四脑室下部横断层
基 底 动 脉
蝶 窦 脑 桥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下部 横断层
脑室的矢状断层
第 三 脑 室 垂 体
中 脑 水 管
脑积水医学PPT课件
1
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脑脊液循环指脑脊液从产生到吸收所经历的 过程。
►脑脊液正常存在于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之 中,其总量在成人约为130ml。
►脑脊液生成速度为0.3~0.5ml/min,每日生成 约500ml。
►脑脊液为各脑室在脉络膜丛所分泌,但95% 来自侧脑室脉络膜丛。
2
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 ①测定压力:确认脑积水为高压性还是正常压力性。 ► ②脑脊液检查:留取一定量的脑脊液标本进行相关
检查,评估疗效和确认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 ► ③脑脊液放液试验:有助于脑积水和单纯脑室代偿
性扩大的鉴别,也有助于正常压力脑积水是否适合 于分流手术的筛选;通常采用每次腰穿释放30 毫升 脑脊液的方法,比较释放前后神经功能状态。
► 3.尿失禁: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膀胱功能障碍属于神经源性,并伴有逼尿肌功能 过度活跃,可见于绝大多数的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尿频和尿急在疾病早期即可 出现,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完全尿失禁,甚至粪便失禁,也可出现尿潴留。
13
脑积水诊断——影像学检查
► 头颅CT扫描和MRI检查是临床筛查脑积水最常用的影像学诊 断方法。诊断脑积水的影像学依据:
于脑室外的腔隙中,可伴有(或无)脑室扩大。其中有积液与脑脊液循环 直接沟通和局限性两种类型。
10
脑积水的分类
► (4)根据脑室系统有无梗阻分类: ► 梗阻性:脑室系统包括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
四脑室任何部位的梗阻。 ► 交通性:脑室系统并无梗阻,系大脑凸面或(和)颅底蛛网膜
粘连,或(和)颅内回流静脉受阻导致脑脊液回吸收障碍而引 起。
蛛网膜颗粒吸收进入上矢状窦。 ►小部分向下流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由脊髓的
蛛网膜绒毛吸收进入经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室系统解剖变异及脑积水(一)
脑室与蛛网膜下腔内含有脑脊液,除具有缓冲保护脑组织的生理功能外,还有淋巴系统的作用,能输送激素及神经递质到达端器官,其pH值的变化尚能调节脑血流量与肺通气量,构成川流不息的“第三循环”〔1〕。
随着医疗设备和检查手段的迅猛发展,对脑室系统的解剖及脑积水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1脑室系统的解剖变异
1.1透明隔间腔又称第五脑室,正常胎儿4个月时,原始透明隔内形成中缝,发展为分离的小叶,小叶间隙称为透明隔腔,内充脑脊液,通过孟氏孔与侧脑室相通(但另有观点认为:它们不参与脑脊液系统的循环〔2〕),其双侧壁平行,在出生后2个月,双侧透明隔小叶融合,透明隔腔消失,但有12%~15%直到成年仍存在。
1.2透明隔囊肿指双侧壁平行的透明隔腔发生囊性扩张,大者可堵塞孟氏孔或累及第六脑室,造成一侧或双侧脑积水,使侧脑室不对称性扩大,临床症状颇似胶样囊肿,引起头位性间歇性头痛、呕吐及高颅压,甚至会有癫痫发作。
1.3第六脑室(Verga氏腔)又称穹隆状腔,通常为第五脑室向后扩延,均与第五脑室并存。
1.4中间帆腔又称脑室间腔,位于海马联合下方,其上为第六脑室〔1〕。
2脑脊液的形成
脑脊液的形成机制有两种:(1)由脉络丛与室管膜分泌而来,即血浆透过脉络丛的微细血管丛产生的清晰液体;(2)来源于细胞外液的容积弥散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分泌机制占主导地位,但近年研究表明,60%以上来自血管—细胞外液的容积弥散作用。
正常人每日产生550ml脑脊液,而成人总脑脊液容量仅为135ml(35ml在脑室内)也就是说,脑脊液每日需更新3~4次左右,由此可见脑脊液是一种流动的介质,循环更新,动态平衡〔1〕。
3脑积水
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不平衡所致的脑室的异常扩大,并非由于发育异常、后天损害或脑萎缩所致。
许多疾病虽然也可造成脑室的扩大,但由于脑实质减少,所以脑沟、裂不但不变浅,反而增宽。
脑积水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尽管有学者对正常和脑积水时脑室的测量制定了许多标准,但临床放射医师却很少使用。
仅凭一定经验即可比较准确的判断脑室的大小〔3〕。
笔者体会,在判断出脑室扩大后,脑室各角是否有张力及脑室周围水肿带,是诊断脑积水的有力佐证。
3.1脑积水的分类
3.1.1交通性脑积水是指第四脑室出口以下正常脑脊液通路受阻、吸收障碍或脑脊液产生过多所致的脑积水。
其主要病因有:脑膜炎、SAH、硬膜窦血栓、颈静脉血栓和上腔静脉血栓、脑膜癌及脑脊液吸收功能障碍。
脑脊液产生过多少见,主要见于脉络膜乳头状瘤。
CT表现:交通性脑积水的共性表现为脑室系普遍扩大,脑沟、裂变浅消失或正常。
交通性脑积水与脑萎缩等其他原因造成的脑室扩大比较,有其规律性和特征性:(1)脑室扩大的先后顺序:侧脑室颞角早期扩大,然后额角扩大,继而三脑室及侧脑室体部扩大,最后第四脑室扩大。
(2)脑萎缩时颞角扩大相对较晚、三脑室扩大较轻。
(3)第四脑室扩大虽较晚,但意义最大,一旦出现即可确立诊断。
(4)交通性脑积水的脑室旁脑白质的间质水肿发生率为40%,慢性交通性脑积水时往往不出现这一征象,这是因为脑室内高压导致室管膜受损,由于胶质增生形成室管膜瘢痕而阻止了脑脊液的外渗。
3.1.2阻塞性脑积水又称非交通性脑积水,是指脑室系统内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所造成的脑积水。
是脑积水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因主要有肿瘤、感染、出血及先天性疾病等。
实际上先天性异常并不常见,而出血和感染是梗阻性脑积水最为常见的原因。
梗阻性脑积水的室旁间质水肿多较明显而且范围大,但多为可逆性的,引流后可缓解。
3.1.3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以脑脊液的压力正常而得名,实际上是一种绝对值正常的相对正常。
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以往病人脑脊液压力偏低,患病以后出现脑脊液压力上升而产生临床症状,而测量病人的脑脊液压力时,绝对值为正常。
另一方面是脑脊液压力波动较大,时低、时高,这种波动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因此,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实际上是交通性脑积水有部分完好的脑脊液循环功能代偿的结果。
而脑脊液分泌功能下降,这样在新的平衡条件下运转。
此时脑积水征象明显而脑脊液压力在正常上下波动。
3.1.4代偿性脑积水实际上是“脑萎缩”的代名词。
临床上无脑积水的症状和表现,CT上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脑萎缩,脑容量减少部分被脑脊液所充填,维持了颅内压的正常,故称代偿性脑积水〔3〕。
3.1.5外部性脑积水又称脑外积水或脑外液体积聚,是一种暂时性交通性脑积水,CT上是以纵裂前部和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底池扩大(主要是指鞍上池的增宽)、伴或不伴有脑室扩大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通过随访观察,增宽的蛛网膜下腔随着病情的演变可在短期内增多、减少或消失〔4〕。
Maytal等〔5〕认为:开放的颅缝是这种脑积水产生的条件,它只发生于囟门未闭的婴儿。
但也有学者〔6〕认为可见于前囟已闭合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