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捐赠的法律思考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探讨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探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人体器官移植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然而,人体器官移植涉及到众多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思考。
本文将就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伦理问题1.1 人体器官移植的道德价值人体器官移植的首要问题是它是否符合道德伦理的原则。
伦理学家认为,人体器官移植具有拯救生命、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的道德价值。
移植手术为患者提供了获得新生的机会,延续了他们的生命。
此外,器官捐献的行为也能体现出人道主义的精神,彰显出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1.2 移植器官的获取与分配对于器官移植来说,移植器官的获取与分配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重要的伦理问题。
一方面,有一些人因为器官匮乏而无法获得合适的器官,导致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因为贫困、健康状况等限制无法得到移植器官,这引发了公平正义的争议。
我们需要建立公平的器官捐献与分配机制,确保每个有需要的患者都能得到合适的器官。
1.3 生命伦理学的思考人体器官移植也涉及到生命伦理学的思考。
人的生命是不可复制和唯一的,移植手术是否对生命的尊重具有示范作用。
我们应该尊重移植器官提供者和受者的生命,确保器官移植过程中不伤害他们的生命尊严。
二、法律问题2.1 器官捐献法律框架的建立针对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框架来规范和保护相关权益。
这些法律涵盖了器官捐献和移植的程序、条件以及合规性审核等方面。
法律的建立为移植手术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2 交易与商业化问题人体器官移植涉及到一定的交易和商业化问题,其中存在器官买卖、器官走私等非法活动。
为了保护捐献者的权益和制止非法行为,各国都通过法律手段对此进行了严格规定和打击。
2.3 各国法律差异的对比不同国家的法律对于人体器官移植的规定存在差异。
一些国家允许血亲之间的器官捐献,而禁止与无亲缘关系的器官交易。
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介绍:器官捐献与移植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技术,可以拯救许多生命,但同时也涉及到一系列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本文将就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展开探讨,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一、伦理问题1. 人权尊重器官捐献涉及将一个人的身体部分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因此需要充分尊重捐赠者的人权。
医生应确保在获得合法的、真实意愿下进行器官捐献手术;同时,在随后的移植手术中,必须确保受治疗者不会受到歧视或虐待。
2. 自愿性捐赠器官需要建立在自愿基础上。
捐赠者应该明确知情、具备完全判断能力,且没有任何外界压力干扰。
对于无法表达意愿的个体(如儿童或智障人士),则需要依靠家庭成员或监护人作出决定,并始终以最大的利益为依据。
3. 公平分配在器官捐献与移植中,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是公平分配。
由于器官的供应远远不足,需要建立合理的选拔机制来确定谁应该优先接受移植手术。
这种选择机制应基于医学需要、紧急程度和可存活性等因素,同时要避免人种、财富或社会地位等不公平因素对待。
二、法律问题1. 合法性与监管器官捐献与移植涉及到身体权利和生命权利等非常重要的法律层面。
因此,各个国家都应该建立相应的法规和监管机构,在保障合法性的同时确保手术的安全与质量。
这些法律框架还可以约束相关医护人员和机构从事非法或不道德行为。
2. 法定禁止售卖器官为了防止人体器官买卖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相关法律明确禁止售卖器官。
这种立法旨在消除有偿买卖带来的商业化倾向,并保障捐赠者的权益和受移植者的生命安全。
3. 跨国移植的法律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案例涉及跨国界。
然而,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这给跨国移植带来一定的法律挑战。
合作与协调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以推动全球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规范化。
结论:器官捐献与移植是现代医学领域中重要且复杂的话题。
伦理问题包括人权尊重、自愿性和公平分配等方面,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
对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思考
( 脱 离人 体的器官的 法律属性 一)
从上述 观点看出 , 在研 究器官法律性 质的时候 , 大家
民法规定 , 作为人格载体 的人 体不是物 , 拥有特殊 的
属性 。 与人格相联系 的未脱离 活体 的人体器 官 , 民事 主 是
体的物质性人 格的构成要素 , 但值得我们认 真思考 的是 , 当人体器官或 者是组织脱离 了人 体之后 ,用于移植 的人 体 器官是 属于人 还是物 ?这个 问题 以民法学 说为参 照 ,
分离 的部分 , 亦构成对人 身体完整性 的侵 犯 , 须承担像 必 侵犯他人身体一 样的过错侵权 责任。如果这些 身体 的组 成部分与人 的身体分 离 ,根据享有 身体 权人的意 图再将
它们与别 的身体 连为一体 , 以实现这些身 体的正常机 能 ,
体得 不到及时救治 。器官移植 的供需 现状 以及导致这种 情况 出现 的根本原 凶是移植 的人并不懂得 法律对人体器
作 者 简 介 : 艳 慧 (9 2 )女 , 南 濮 阳人 , 要 从 事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研 究 。 刘 18 一 , 河 主
~
3 . 限定的人 的范畴说 此种学说认 为为 了保护人 的身 体的完整性 , 一定 在
条件下 , 活体的脱离器官仍 然视为人 的身体 。 侵犯 了这些
人 , 受者 ( 但供 即同卵双生子 ) 着完全 相 同的遗传 素 有
T T
T
质, 这种 移植叫做 同质移植 。
0 6 4
0 》
0 口
雷
蚕 茧
一
、
器官移植概述
物权两大领域 ,兼有完 整的人格权 与绝 对的所有权 双重 属性 。未与躯体 分离 的器官权在 活体是人身权 ,在 尸体 是物权 ; 已与躯体 分离 的器官权在 活体 、 体均 为物权 。 尸 也就是 对未 与人 体脱离 的器 官所享有 的权利 为器 官权 , 对脱离后 的器官则享有物权 。
人体器官移植法律保障与伦理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法律保障与伦理问题在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人体器官移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命希望。
然而,与此同时,人体器官移植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伦理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和伦理两个方面探讨人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一、法律保障的必要性人体器官移植作为一项涉及生命和健康的重大手术,在进行之前需要经过相关的法律保障。
首先,人体器官移植涉及到捐赠者的意愿和权益。
捐赠者自愿捐献器官是一种伟大的行为,但同时也需要保障捐赠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应该明确规定捐赠者的权益,包括保护其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的安全,以及对受试者的家属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善后处理。
另外,人体器官移植还牵涉到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
由于器官数量有限,需要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不能让劣质或有信息不对等的病人优先获得器官。
相关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器官分配的原则和程序,以保障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二、法律保障的实践困境然而,现实中人体器官移植法律保障面临着一些实践困境。
首先,捐赠者的家属隐私权和合法权益往往受到侵害。
在某些情况下,因为捐赠者未留下明确的意愿,使得家属在器官捐赠决策上感到困惑和无力。
相关法律应该明确规定,加大对捐赠者家属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帮助他们作出明智的决策。
另外,器官分配机制的公正性也面临着挑战。
目前,一些地区存在着以权力和财富为基础的不公平分配现象。
相关法律应该明确规定分配的原则和程序,以避免不公平情况的发生,并加强对分配机制的监管和调查。
三、伦理问题的思考在讨论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保障问题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其中的伦理问题。
首先,器官移植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原则。
虽然人体器官移植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但捐赠者在移植过程中可能面临风险。
我们应该确保捐赠者能够理性决策,并在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移植手术。
另外,人体器官移植的手术风险和后果也值得考虑。
器官移植手术不仅需要高超的医学技术,还需要捐赠者和受试者在移植后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人体器官或组织移植的法律思考
Legal Sys t em A nd So c i et y ■蟹毽翟墨竺!型!!f叁垒!圭塾金人体器官或组织移植的法律思考刘翊摘要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给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而我国有关立法的缺陷限制了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本文就此探讨器官或组织移植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器官或组织移植物的属性所有权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命科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是20世纪现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巨大进步,器官移植给无数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了希望。
由于器官的不可再生性和捐赠器官对身体的伤害,很多人不愿意捐赠器官:即使是死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要留全尸,许多死者家属也不愿意捐赠。
即使有捐赠的,达到配对要求的也及少。
供方市场与需求方的巨大差距,以及人体器官的暴利,使得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我国器官移植技术的开展较国外晚十年左右,但近年来进展较快,目前己开展了十多种器官移植,其中部分移植己达到国际水平;人体组织的利用则历史较久。
然而,在立法领域,我国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我国于2007年7月出台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我国整个器官移植的过程。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与之相配套并保障器官移植事业能顺利、快速发展的“遗体和器官捐献条例”。
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相继出台了不少的地方立法。
2003年8月22日,深圳市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条例》,这部法规是国内首部人体器官捐献移植的法规。
广州市在2001年1月出台了《广州市志愿捐献遗体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在2001年3月1日施行了《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贵州省贵阳市在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贵阳市捐献遗体和角膜办法》,山东省在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
人体器官移植的法律迫在眉睫,直接影响到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于脱离人体的器官或组织有一些法律问题需要解决:其一,是不是物:其二,具有什么特性:其三,捐赠主体的要求:其四,接受方享有的权利:其五,对脱离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的法律保护。
人体器官移植法规范器官捐献
人体器官移植法规范器官捐献人体器官移植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手段,为许多临床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然而,在器官短缺的背景下,如何规范器官捐献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来规范器官捐献。
本文将就人体器官移植的法规进行论述和讨论。
一、综述人体器官移植治疗人体器官移植治疗是指将一个人体的器官或组织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以达到疾病治疗、功能修复或替代的目的。
移植器官可以是肺脏、心脏、肝脏、肾脏等人体重要器官,也可以是骨髓、角膜等组织。
这些器官和组织的移植,需要从合适的捐献者身上取得,因此关于器官捐献的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器官捐献法规的重要性1. 维护器官捐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器官捐献涉及人体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有法规的约束来确保捐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法规的制定不仅有助于保护捐献者的权益,还能够确保移植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
2. 促进器官捐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的法规可以有效促进器官捐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更多人参与器官捐献。
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可以为捐献者提供合适的奖励和保护,同时减少一些误解和顾虑,让更多人愿意参与器官捐献事业。
三、国际上主要的器官移植法规1. 美国的《人体器官移植法案》美国的《人体器官移植法案》规定了人体器官移植的相关程序和要求。
该法案要求有捐献意愿的人在事先进行书面登记,并且规定了器官调配的程序和标准。
此外,该法案还规定了器官移植过程中的一些限制和要求,以确保整个移植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英国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法案》英国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法案》是关于器官移植的重要法规之一。
该法案明确规定了器官捐献的程序和标准,提出了对捐献者权益的保护措施,并明确了针对器官交易和非法移植的处罚条款。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护捐献者的权益,并且促进了器官捐献的发展和推广。
四、中国器官移植法规的现状和展望中国是世界上器官移植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人类生命的持续和健康需要器官的支持和保障,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于器官捐赠和移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个人尊严和权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伦理问题器官捐赠和移植涉及到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其中有个人的权利问题,有器官的分配问题,以及卫生部门的道德责任问题等。
1.1 个体权利问题器官移植是涉及到身体自主权、财产权、科研权等众多权利的整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要保护器官捐献者的权利,也要保护器官受赠者的权利和医生的责任。
1.2 器官分配问题器官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合理地分配器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公平和效率是器官分配的基本原则。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哪怕是在效率方面,器官短缺仍然是极其普遍的。
此时,公平就需要更多的权衡。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各自的分配机制,并对分配机制进行完善与改进。
1.3 卫生部门的道德责任问题医疗机构的道德责任往往更为严格,不仅要回应医学经验,及时提供有效的器官,保障身体的安全,同时也要重视患者的感受与尊严。
这一点,在普通的医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要。
在机构的授权下,医生和医疗人员可以直接接触和使用器官。
面对有限的基质和医疗资源,医疗机构应该对人类生存的尊严进行尊重和保护。
二、法律问题与伦理问题类似,人体器官移植也受到各国法律的监管和控制。
法律目的在于确保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基本权利的实现,包括对器官的捐赠、移植、保存、分配、使用等多个方面的法律规范。
2.1 器官的捐赠和移植器官移植的基础在于捐赠,然而,这也是个人自主权和法律规范的和谐统一。
基于此,各国都涉及到了关于器官捐献与移植的法律法规。
有些法规强调捐赠的纯志愿性,而对种种对利益的试探和利益的转移也有着较高的处罚,以保护不同社会群体的基本权利。
2.2 器官的保存和分配由于器官的保存和分配与器官的捐献和移植密切相关,因此,众多国家的法律都着重规定了器官的保存和分配的标准。
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
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引言人体器官捐赠是一项重要的医学行为,它可以挽救生命,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并且对于推动医学科研和促进社会公共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的问题仍然存在争议。
因此,本文将探讨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理由和措施。
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挽救生命人体器官捐赠可以救助那些患有器官衰竭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许多疾病无法通过传统医疗手段治愈,只有通过器官移植才能够让患者重获新生。
合法化人体器官捐赠可以提供更多的器官资源,缓解器官短缺问题,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
提高社会公共健康水平合法化人体器官捐赠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积极影响,提高公众对器官捐赠的认知、理解和接受度。
公众通过知晓器官捐赠的重要性,可以主动参与并支持器官捐赠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可以增加器官收容量,改善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的意愿匹配度,还可以积极推动更多的人加入器官捐赠者队伍,促进社会公共健康水平的提升。
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的理由和措施立法支持为了推动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的进程,需要通过立法支持和政策保障。
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可以明确人体器官捐赠的合法性,并确保器官捐赠活动的透明、公正和合规性。
政府应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减少人们对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的疑虑和误解。
器官捐赠系统建设为了实现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的目标,需要建立完善的器官捐赠系统。
该系统应涵盖器官捐赠者的登记、生物匹配、器官分配、手术安排等环节,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公正性。
此外,还需要建设相关的数据库,用于统计和分析器官捐赠的数据,为后续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宣传教育与意识提升要推动人体器官捐赠合法化,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观念与人体器官捐赠存在冲突,因此需要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对待器官捐赠。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的意识和参与度,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支持器官捐赠的社会氛围。
人体器官捐赠的法律思考
生命尊严
人体器官捐赠应尊重生命尊严, 确保捐赠行为符合人的尊严和价 值,避免将人视为商品或资源。
自主权
捐赠者应具有自主权,有权决定 是否进行器官捐赠,不受任何非 法的干涉或强制。
医学伦理与道德责任
医学伦理
医生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应遵循医学伦 理,确保捐赠者的安全和福利,避免 任何形式的利益冲突。
道德责任
强调自愿、无偿、无任何形式的交换或回报,并确保供体的安全和福祉。
《欧洲理事会人权公约》第2条
规定尊重人的尊严和自由,禁止任何形式的奴役和强制劳动,并保障人权。
国内法律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规定人体器官移植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并保障供体的安全和福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规定自然人的身体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限制自然人的身体自由。
器官质量与移植效果
器官质量评估
法律应规定一套评估标准和方法,确 保捐赠的器官质量可靠,能够用于移 植。评估过程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并 遵循科学、公正的原则。
移植效果保障
法律应规定医疗机构在接受和使用捐 赠器官时需承担的义务,包括确保移 植效果、及时告知捐赠者等,以保障 捐赠者的权益。
捐赠者的隐私与权益保护
根据捐献的器官类型,人体器官捐赠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腺、 小肠等。
在我国,活体器官移植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化行为。
人体器官捐赠的意义
人体器官捐赠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它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宝 贵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促进了医 学技术的进步。
05
人体器官捐赠的实践与政策建 议
实践现状与问题
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在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下,器官移植成为挽救病患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器官捐献与移植却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本文将就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伦理问题和相关法律进行探讨。
一、伦理问题1. 人的尊严与价值器官捐献与移植涉及到人的尊严与价值。
每个人都有权利自主决定自己的身体,包括器官的使用权。
因此,是否进行器官捐献应该由个人自主做出决定。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捐献者的自愿性和知情同意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如何确保捐献者的真实意愿得到尊重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
2. 公正与平等器官捐献与移植是否公正与平等也是一个伦理问题。
由于器官短缺的现实情况,只有部分病患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
这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问题。
应该确保器官分配的公正性,不能因为财富或社会地位而使某些人优先获得移植的机会,这与人的尊严和平等价值原则是不相符的。
二、法律问题1. 法律框架与机构设置为了保障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合法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律框架和机构设置。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器官捐献应该是自愿的、无偿的,并且只能进行具备法律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同时,需要建立器官分配的公平机制,确保器官能够按照公正的原则分配给合适的病患。
2. 捐献者隐私保护在器官捐献过程中,捐献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可能会受到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因此,法律应该对捐献者的个人信息作出明确的保护规定,并且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对捐献者进行人肉搜索或恶意攻击。
3. 器官交易与非法移植虽然世界各国都禁止器官买卖,但是非法器官交易仍然存在,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非法器官交易的存在损害了合法器官捐献的声誉,并且暴露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因此,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对非法器官交易的打击,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执法机制。
结论器官捐献与移植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但其涉及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不容忽视。
保障人的尊严和平等、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加强法律的监管,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
只有在伦理和法律的统一引导下,器官捐献与移植才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人类的福祉。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引起的法律问题、原因及对策初探 (2)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引起的法律问题、原因及对策初探摘要:人体器官移植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在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所引起的法律问题、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相关政策及法律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体器官移植、法律问题、原因、对策1. 引言人体器官移植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许多病患的生命。
然而,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探讨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所引发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2. 法律问题2.1 人体器官来源合法性问题在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合法性问题备受关注。
合法的器官来源关乎器官的合规性和移植手术的合法性。
目前,我国的器官来源主要包括自愿捐献和死亡捐献。
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法律约束,非法器官交易、买卖人体器官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给合法器官的供给带来了困扰,也使得人体器官移植的合法性问题变得复杂。
2.2 人体器官分配公平性问题人体器官移植中,器官的分配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是保障人体器官移植公正性的重要方面。
然而,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以及监管机构的缺乏,人体器官的分配问题常常引发争议。
一些患者因为社会关系等因素而获得更多机会,而一些医院也存在非法买卖器官的问题。
2.3 人体器官移植后的监管问题人体器官移植手术后的监管是保障患者权益和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国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一些器官移植手术后的并发症以及相关问题无法有效监管和处理。
另外,移植后的随访管理也存在不足,缺乏长期效果评估和监测。
3. 法律问题产生的原因3.1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在人体器官移植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未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步伐。
这使得人体器官移植存在法律盲区,难以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3.2 法律执行的不严格即便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执行不严格,相关问题仍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关于器官移植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案情简介:张某,男,45岁,因患有晚期肝硬化,急需进行肝脏移植手术。
李某,男,35岁,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其家属在悲痛之余,决定将李某的肝脏捐献给张某。
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和伦理审查,张某与李某的肝脏移植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然而,在术后一个月,张某突然出现严重的排斥反应,经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的家属认为李某的肝脏存在质量问题,遂将李某的家属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
一、案件背景1. 器官移植的现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已成为挽救众多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
然而,器官供体严重短缺,器官分配不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2. 器官捐献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器官移植条例》和《人体器官捐赠管理办法》,我国实行自愿、无偿、统一的器官捐献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人体器官,不得利用人体器官进行商业广告宣传。
3. 器官移植的法律纠纷:器官移植涉及多个法律关系,包括器官捐献者、受赠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等。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医疗事故、器官质量问题、伦理争议等问题,引发法律纠纷。
二、案件经过1. 器官捐献:李某因意外事故去世,其家属在悲痛之余,决定将李某的肝脏捐献给张某。
经医院评估,李某的肝脏符合移植条件。
2. 器官移植手术:在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和伦理审查后,张某与李某的肝脏移植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术后,张某的病情有所好转。
3. 排斥反应:术后一个月,张某突然出现严重的排斥反应,经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的家属认为李某的肝脏存在质量问题,遂将李某的家属告上法庭。
三、争议焦点1. 器官质量问题:张某的家属认为李某的肝脏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张某在术后出现排斥反应,最终死亡。
2. 医疗机构的责任:张某的家属认为医院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存在过错,未对器官进行严格检测,导致李某的肝脏存在质量问题。
3. 李某家属的责任:张某的家属认为李某的家属在器官捐献过程中存在过错,未对李某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导致李某的肝脏存在质量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的道德与法律问题现代医学的科技日新月异,人类的医疗技术越来越高级化。
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项伟大发明和技术突破,人体器官移植可以挽救许多的生命。
人体器官移植的成功操作让许多患病的人得到新生,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关于道德和法律的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手术,需要高度匹配的移植器官。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试图购买或偷窃器官,在这种做法下,人体器官贸易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有些人通过捐献方式取得器官,而大部分器官还是通过非法交易被获取。
一些贫穷的家庭或失主家庭为需要资金而毫不犹豫地卖掉器官,这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官方渠道中的器官数量无法满足等待器官的大部分病人,使得器官黑市的存在越来越严重。
针对器官黑市的惨状,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律来规范这个领域。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推出相关法律,这种法律通常规定器官捐赠是无偿的,这是因为有偿捐赠可能会导致该领域的不透明性,从而影响器官捐赠的质量和安全性。
法律规定省去了犯罪分子利用器官黑市获取利益的空子,同时也保护了器官捐赠者的知情权和自由意志。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道德准则和界限也应该受到足够的关注。
例如,医生是否应该告诉患者从哪里得到器官,这通常是医生需要掌握的一项秘密。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面临着一个道德问题:是否应该向患者说出来?如果他们坚持要知道有关器官来源的信息,那么医生应该如何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必须遵循医疗道德准则,始终保持客观和诚实。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器官移植的推广,医生也面临着一些质疑。
一些质疑是:决定哪个患者能获得器官移植和谁不能获得器官,这是否会导致经济和社会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该如何做出公正的决定?可以看出,人体器官移植涉及到很多道德和法律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思考。
政府应该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以打击器官黑市的现象,更好的保护器官捐赠的安全性和质量。
在执行这项手术时,医生必须深入了解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准确把握道德底线,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人体器官捐赠的法律思考
在器官捐赠的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这使 得器官捐赠的过程不够规范,也容易导致混乱和纠纷。
器官来源的合法性
器官来源的合法性是器官捐赠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器官来源主要 来自自愿捐献和死亡捐献。其中,自愿捐献是理想的器官来源,但实际 捐献率较低;死亡捐献则存在法律上的争议和伦理上的问题。
自愿无偿
器官移植应当基于自愿无 偿的原则,不得强制或买 卖器官。
有利于受者健康
器官移植应当有利于接受 移植者的健康,不得损害 其身体功能和生命安全。
器官捐赠的伦理困境
捐赠者权益保护
在追求器官移植的医学需要和保护捐 赠者权益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 平衡考虑。
社会观念差异
由于社会观念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 于器官捐赠的接受程度和伦理标准存 在差异,需要尊重社会多元文化。
社会舆论的引导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形成 “自愿捐赠、爱心传递”的正确 价值观,让公众认识到人体器官
捐赠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
消除误解和偏见
针对社会上对器官捐赠的误解和 偏见,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众 对器官捐赠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消除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
倡导尊重生命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的理念,让更多的人 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器官捐赠的
案例二:某地区群体性器官盗窃案
总结词
盗窃、群体性、道德伦理问题
详细描述
某地区医院工作人员联合外部不法分子,盗取多名死刑犯的器官并进行非法交易 ,严重侵犯了被盗器官者的尊严和权益。
案例三:某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案
总结词
自愿、无偿、高尚
详细描述
某市民在生前自愿签署器官捐献协议,希望在自己身后能够为更多人带来福祉。其高尚行为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和赞扬。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分析
人体器官移植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分析引言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人体器官移植是一项重大的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救治重症患者。
然而,伴随着器官移植的技术进步和成功案例增多,人们也开始关注其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本文将围绕人体器官移植所面临的伦理和法律挑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
一、伦理问题1. 人体自主权与器官捐赠意愿人体自主权是现代社会对于个体身体健康和尊严保护的基础原则之一。
在器官移植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平衡个体的自主权和他人生命救助之间的冲突。
其中,器官捐赠意愿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些人认为应该允许完全成年、能够明晰表达立场、具备行为能力而且无利益冲突的个体自由选择是否捐献器官。
然而,也有人担心过度强调个体自主权会导致滥用、商业化或者道德风险,因此主张建立更加严格的审查和监管制度。
2. 器官分配的公平正义由于器官短缺的现实情况,如何公平地分配有限资源成为人体器官移植领域面临的重要伦理难题。
公平正义涉及到不同方面,比如是否按照等待时间优先原则、符合医学需求程度来分配器官;还是根据生活质量、年龄或社会地位等因素进行评估和排序。
同时,也需要结合国家特定背景与文化进行综合考虑,并尽可能减少偏见或不公平现象。
3. 科研倫理和非罹患捐赠另一个争议焦点是科学研究中与器官移植有关的伦理问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存在一些争议性实践,例如非罹患捐赠(如弃婴出生后被认定为无人抚养并合法被收养后,将其作为居间人介绍给民政部门)。
这种行为引发了对激励机制、捐赠者和受体者利益保护的关注,以及潜在的滥用可能性。
二、法律问题1. 法律框架建设的紧迫性在人体器官移植领域,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至关重要。
这包括明确捐赠者和受体者的法定权益、监管机构设立和审核程序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非法器官交易、器官贩卖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良好社会风气。
2. 跨国移植相关问题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国际合作密切,跨国移植成为一个新兴问题。
捐献器官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器官捐献是指将一个人的器官捐献给他人,以帮助他人恢复健康或挽救生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许多疾病的有效手段。
然而,器官捐献涉及到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以确保器官捐献的合法、安全和公正。
本文将从我国器官捐献法律规定出发,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二、我国器官捐献法律体系概述我国器官捐献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器官捐献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规定了器官捐献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2. 行政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是我国器官捐献领域的行政法规,对器官捐献的申请、审查、审批、移植、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3. 部门规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规章,如《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管理办法》、《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技术规范》等,对器官捐献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进行了规定。
4.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部分省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条例》等。
三、我国器官捐献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1. 器官捐献的原则我国器官捐献遵循自愿、无偿、公益、公平的原则。
这意味着:(1)自愿:器官捐献者应当自愿决定是否捐献器官,不得强迫、欺骗或利诱他人捐献器官。
(2)无偿:器官捐献不得以金钱、物质或者其他形式作为条件,不得收取捐献者的费用。
(3)公益:器官捐献应当用于救治患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4)公平:器官捐献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器官分配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 器官捐献的登记和审查(1)登记:器官捐献者应当通过合法途径进行登记,包括个人登记和团体登记。
(2)审查:器官捐献登记后,相关部门应当对捐献者进行审查,包括身体健康状况、捐献意愿等。
3. 器官捐献的审批和分配(1)审批:器官捐献经过审查合格后,应当提交审批机关进行审批。
(2)分配:审批通过后,器官捐献者所捐献的器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疗需求、器官匹配程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人体器官捐献法律法规
人体器官捐献法律法规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行为,可以拯救更多生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规范和保障人体器官捐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介绍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法规,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一、关于人体器官捐献的基本原则1. 无偿性原则:人体器官捐献应当基于自愿和无偿的原则,禁止以金钱、财物等利益为目的。
2. 有序性原则:人体器官捐献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包括申请、评估、确定适宜捐献者与受体,并有专门机构监督管理。
3. 尊重意愿原则:捐献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表示自愿捐献意愿,并可以随时撤回。
二、国际1. 美国《国家器官移植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组织和程序,保护了捐献者和受体的合法权益,鼓励器官捐献。
2. 英国《器官移植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在脑死亡或心脏停搏的情况下,只有家属同意才能进行器官捐献。
此外,英国还建立了全国性的器官移植中心来协调和监管器官移植事务。
3. 加拿大《器官捐赠和移植法案》:该法案确保了合法的器官捐献和移植,同时也规定了受体登记和匹配程序,以确保公平和透明。
三、中国中国自2007年实施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明确了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的管理办法。
1. 捐献者的合法权益:法规保护了捐献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个人信息保密、无偿捐献和家属同意等。
捐献者也享有公民的权益和社会保障待遇。
2. 捐献对象的确定:在法规中,捐献对象的确定需要遵循科学和公正的原则,以确保申请者真正需要,并且捐献能够增加受体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3. 捐献和移植机构的管理:法规规定了设立和管理器官捐献和移植机构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捐献和移植程序的安全和透明。
四、人体器官捐献法律法规的意义1. 保护捐献者和受体的权益: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证了捐献者和受体在器官捐献和移植过程中的权益和利益受到保护,提高了器官捐献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 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和参与度:通过宣传和教育,人们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和接受度会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人体器官的捐献。
关于捐献器官、遗体行为,有哪些法律规定
关于捐献器官、遗体行为,有哪些法律规定捐献器官、遗体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为了拯救生命和科学研究做出的奉献。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意识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此贡献一份力量。
而为了保障这种行为的合法性,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就如何捐献器官、遗体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一、捐献器官的法律规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而为了保障这种治疗方式的顺利进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1、中国的相关法律: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该条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捐献器官需满足以下条件:(1)捐献人均为年满18岁以上的自愿者;(2)捐献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且没有精神病、癫痫等禁止器官捐献的疾病;(3)捐献人应当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确保器官捐献对其身体的影响极小;(4)捐献人可主动捐献自己的器官,也可以将自己死后的器官捐献出去;(5)其他规定。
此外,该条例还规定了相关医学机构和专业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以及捐献者相关权益和相关规定的执行。
2、美国的相关法律:在美国,对于器官捐献,各州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但是一般都要求以下条件:(1)同意器官捐献的人必须是成年人,并且必须自愿捐献;(2)如果捐献人已经去世,则捐献必须经过捐献人家属的同意;(3)器官捐献需要经过合格的医疗机构完成;(4)其他规定。
同时,美国的各个州还允许父母授权为其未成年子女捐献器官。
二、遗体捐献的法律规定除了器官捐献外,为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遗体捐献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行为。
而在各个国家,也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管理遗体捐献。
1、中国的相关法律:在我国,涉及到遗体捐献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尸体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这两个条例对遗体捐献也有相关规定:(1)遗体捐献必须经过合法程序;(2)遗体捐献应当符合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需要;(3)捐献人生前曾表示过遗体捐献的意愿的,其家属应当为其捐献遗体。
人体器官权的法学思考
是 不 伤 害 和 有 利 。不 伤 害原 则 体 现 在 供 体 方 面 , 于 不 同 对
移 植 成 为 可 能 并 在 技 术 上 日益 完 善 ; 另 一 方 面 , 器 官 移 植 的 而 在
的 捐 献 者 法 律 应 有 不 同 的 区 分 : 于 死 后 捐 献 遗 体 的 , 其 自然 对 对
达 , 类 对 自身 的生 理 结 构 和 组 织 构 造 的 认 识 再 达 到 怎 样 的 高 人 度 , 也 不 可 能 仅 仅 把 自身 当成 是 由 若 干 生 理 器 官 的 零 部 件 组 人 合 而 成 的 机 器 。科 学 的 发 展 和认 识 之 真 取 代 、 避 和 跨 越 不 了 伦 回 理 学 意 义 上 的 人 类 的情 感 体 验 。 因 而 , 理 论 上 , 会 面 对 这 样 在 就 的一 个 问 题 : 为 一 种 关 涉 到 双 方 面 的 权 利 , 一 个 活 着 的 活 死 作 从 亡 的 身 体 上 提 取 器 官 和 给 受 体 移 植 , 什 么 条 件 和 什 么 限 度 下 在 才 是 道 德 的 ? 本 文 对 人 体 器 官 权 进 行 分 析 , 为 两 个 部 分 : 一 分 第 是 关 于人 体 器 官 权 的 权 利 证 成 和 限 定 问 题 ; 二 , 此 基 础 上 , 第 在 对 人 体 器 官权 的 几 个 基 本 法 学 问题 进 行 思 考 。
和决 定 权 。
、
人体 器 官 权 的 权 利 证 成 及 限 定
将 人 的 身 体 即 人 体 器 官 移 植 纳 入 法 律 规 制 的 视 野 下 并 确 立
为 人 体 器 官 权 , 般 而 言 , 于 以下 三 个 方 面 的理 由 : 一 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人体器官捐赠的法律思考李显冬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关键词: 人体器官/遗体/ 器官捐赠/器官买卖内容提要: 在器官捐赠立法缺位的情况下,一方面是众多的有意捐赠人体器官的人捐赠无门;另一方面则是更多急需移植器官的病人因没有器官可以移植而不得不忍受病痛的折磨。
一方面是有意捐赠器官者死后因家属的强烈反对而使死者的遗愿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则是医院害怕引来各种纠纷,对人体器官的捐赠和利用顾虑重重。
本文从民法的角度论证了人体器官是物权法的客体,归属于本人和继承法理下的其他人。
在法律限制流通的范围内可由权利人进行处分。
只要利益均衡,符合公序良俗和尊重捐赠者的意愿,遗体和遗体器官的法律处分应是法律允许的,不应当受到限制。
同时作者认为,我国的器官捐赠立法应当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问题的提出一名因抢劫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人,向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狮子会眼库等方面的负责人表示,愿意死后捐献自己的全部器官。
然而,我国任何一部法律均无“死刑犯捐赠器官”的相关规定,也没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有相关有关器官捐赠的立法可以适用,这类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2]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进行肾移植手术仅约2000余例, 而需要手术者则多达30余万人, 仅满足0.17 %病患者的需要。
又如, 占我国残疾人总数15 %的500余万的盲人之中,有近400万人可通过角膜移植而重见光明, 但由于供体严重缺乏, 每年却只有700多名病人能够接受角膜移植。
[3]故在器官移植立法缺位的情况下,一方面,每天有大量的可用器官随同遗体火化而被一道焚毁,另一方面,又有如此之多的患者仍在等待中渴求,终因缺少供体得不到及时救治,或残疾加重或遗憾地告别人世。
无疑,现实生活向法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人体器官是物吗?公民是否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器官?我国器官捐赠的现状如何?器官移植的立法该如何设计?该遵循何种原则?以至于死刑犯可不可以捐赠器官也都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成为了目前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体器官的性质与权属人体器官捐赠作为法律行为既是一种单方的行为,又是一种死因行为,所以其只要有行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故其在法律属性上与遗嘱非常相似。
其实,人体器官的捐赠行为与其物的捐赠在构成要件上并无特殊之处,只要符合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要件就可以成立。
而关键的问题则是要搞清楚遗体与器官的性质以及其处分权的问题。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一)人的遗体与器官的权利客体性之争关于遗体即死亡后的人体的法律性质问题,历来并无定论。
大体分来 ,主要有以下两类观点:1、否定人的遗体及其器官可以作为物权客体之学说。
此种观点否认遗体为物,而认为遗体是死者本人的人格权的残存。
源于日耳曼法思想的德国通说即认为,遗体是“存在过的人”,是死者本人人格权的残存。
依此观点,人虽因死亡而丧失了权利能力,但个人价值却仍然被保护。
[4]人死后同样还存在着残留的死者本人的人格权。
所以,遗体并非民法上的物,其不能构成所有权的对象,而是死者本人生前人格权在人死后的继续存在。
德国的民事判例也支持这种观点,如在保护死者名誉的具体判例中,德国联邦普通法院(BGH)就肯定,人格权在死后继续存在,理应受到直接保护,即受到德国基本法第 1条第 1 项“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和第 2 条第 1 项“人格的自由发展权利”的保护。
[5]“否定说”的缺陷首先在于,遗体及其器官不是人格权的主体,而民法对人的保护又在于其要保护人的生存与发展的。
人死后即不再有生存、发展的需要,故而也即丧失了法律保护人的基础价值。
更何况现行法规定人的权利能力因死亡而终止,自然无权利能力即不具有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因此,也就不可能享有包括人格权在内的一切民事权利,因此“遗体残存人格权之说”难以成立。
2、肯定人的遗体及其器官可以作为物权客体之学说。
此种观点可称为“肯定说”,即肯定遗体为物。
多数国家认为遗体是“存在着的死体”,所以是物。
不过,对于遗体究竟是何种物,却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认为遗体除了博物馆展览目的外,没有所有者、也不构成所有权对象的物;(2)认为遗体原则上是没有所有者的、不能成为先占之物,但是在用于解剖时即能先占;(3)认为遗体是无所有者的,但是可以为先占之物;(4)认为遗体是由于继承而归继承人所有的物。
[6]例如王泽鉴先生说:惟通说认为尸体为物,构成遗产,属继承人的共同共有。
[7]日本通说认为,遗体是所有权上的物。
而英美法则认为遗体是占有权(埋葬权)上的物,如美国普通法长期以来固守教会法院关于遗体不存在所有权的原则,不承认遗体是所有权的客体,直到 19 世纪中叶以后才在不承认其所有权的前提下,认可基于埋葬目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的而占有遗体的权利。
[8]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认为,因为遗体的特殊性,除了为供学术研究及合法目的之使用外,不得为财产权之标的,故原则上遗体应属于不融通物。
[9]故所谓遗体及器官的客体性,实际上是关于遗体及器官能否构成物权法上的物的问题。
对此当然只能从法律保护的宗旨以及我国的道德传统和社会风俗上来予以分析。
3、遗体同样可以符合物权法上构成物权客体的物的标准。
我们所谓传统民法上的物,无非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的、能够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的,并能为权利主体所支配控制的物质实体,具备客观物质性、可支配性、有益性等民法客体的基本特征, [10]故而很多人也主张人的遗体及其器官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
显然,遗体符合民法上物的基本法律特征。
(1)遗体不具有人格。
作为曾经承载生命的物质实体,遗体无疑具有客观物质性。
因为人既已死亡,生命已不复存在,自然其也就不属有生命的人类,它只能是人身概念以外的客观实物,具有客观物质性。
(2)遗体具有可支配性。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遗体作为有形的物质实体,既无独立的人格,也无自由意志决定自己(包括身体)的能力,既在事实上为人力所能及,又可被其他人所能控制。
(3)遗体具有实用效益性。
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遗体及其器官被广泛运用于医学研究和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中,这不仅能满足权利主体的客观需要,通过遗体器官移植而治病救人,满足患者恢复器官机能的需要,而且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带来巨大的利用效益。
因此 ,遗体为客体物是不容置疑的。
4、遗体与一般物权客体之区别。
当然,遗体虽然为物,但与具有普遍性的权利客体的一般物却有所不同。
遗体是一种特殊的限制流通物。
因为,在物质形态上遗体与本人生前人格权的载体(活人身体)之于社会关系有一脉相承性:(1)就遗属角度而言。
遗体上折射了其与生前本人的“精神共同性”,对遗体的损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遗属造成精神损害;(2)从社会伦理角度来看。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儒家“死者为大”、“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等观念已成为我国人民群众中有巨大影响的习惯,对遗体的损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悖传统文化道德习惯和社会善良风俗。
因此,除在特定的目的和场合,亦即不损害遗属人格权、不伤害其感情等非物质利益和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况下,一般法律应限制对遗体进行分割、使用及流通。
传统上,遗体也只是在以埋葬为中心的事务中,可以作为事实处分权的对象;而在“配冥婚”等习俗中才能成为法律处分的对象。
但遗体的埋葬权只是遗体价值的消极实现,而遗体器官捐赠则是对遗体的积极处分,应该具有更高的社会评价和法律评价。
即应允许遗体除可用于埋葬及祭祀事务外,还可用于以治疗、科研、教学为目的的器官捐赠,以及在其他法律和社会善良风俗容许的范围内被利用及限制流通。
既然遗体视为物,那么遗体的器官在其未与遗体分离之前应视为该物的组成部分,而当经过分割,诸如医方摘取遗体器官的行为之后,即构成了一种独立的物,与遗体一样,也应属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支配和利用但限制流通之物。
[11](二)遗体及其器官的权利归属从国外学说及立法角度看,处分遗体的权利主体主要是本人和与本人有紧密关系的其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是社会或国家。
1、本人。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绝大多数国家都认为,本人生前有权对身后遗体进行处分。
如德国通说就认为,死者有宪法上的人格权及自我决定权。
这里虽然表述的是死者的人格权及自决权,但实际只有生存中的活人才有可能行使自我决定权。
所谓“死者的”自我决定权,实际不过是对生前本人表明自己的意思而处分遗体的“生前自决权”的延长的尊重而已。
[12]这也与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8月发表的《器官移植九原则》的规定相一致。
因此,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美国、德国、智利、比利时、法国、波兰的器官移植立法都对本人基于自我决定权而在生前做出的处分其遗体的意思表示予了以最大的尊重。
2、与本人有紧密关系的其他人。
从国外的情况看,一般认为,在本人生前没有意思表示或因行为能力欠缺而不能做出意思表示或生前意思表示不明的情形下,都承认本人以外的与其有紧密联系的其他人可以按一定的顺位享有对遗体的处置权。
但各国对此所谓“其他人”,诸如继承人、遗属、近亲属、以及其他与本人有生活上密切联系的人的范围的界定并不一致。
按日本 1997 年《器官移植法》规定,其他人包括死者的“遗属·家属”。
[13]美国普通法认为遗体是以埋葬权为目的的占有权的客体,其占有权归属于死者的最近亲属。
[14]美国 1968 年《统一尸体提供法》(Uniform Anatomical Gift Act) 规定,有权捐赠遗体的近亲属的范围及顺位是:a、配偶,b、成年子女,c、父母,d、成年的兄弟姐妹,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e、死亡时死者的监护人,f、有处分遗体权限或义务的其他人。
在有本人及同顺位或先顺位人的反对,且后顺位人已知时,后顺位的人不能做出遗体器官捐赠的承诺意思表示。
[15] 瑞士采取否定死者人格权的立场,认为决定处置遗体的权限是遗属“固有的权利”。
[16]即使在采取遗体是本人人格权残存立场的德国,一般也认为本人生前无意思表示时,其近亲属也享有对遗体的一定处分权。
[17]德国1997 年通过的《器官捐赠、摘取、植入法》规定,在本人生前无意思表示时,近亲属有权揣度本人生前意思而做出处分。
该法对有权处分遗体的权利人的范围做了广泛的规定,其中包括: 近亲属,即(a)配偶;(b)成年子女; (c)父母;或本人生前是未成年人且死亡时由一方父母、监护人实施监护时的监护人;(d)成年兄弟姐妹; (e)祖父母或其他个人,即有证据证明其与死者本人生前至死亡时有特别亲密的个人关系的成年人,其与前列近亲属顺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