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写景题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3分)(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分)(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答: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分)答: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分)答: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1.(1)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诗歌欣赏之写景绝句类及答案
初二苏教版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写景绝句诗歌赏析班级姓名得分一、渡汉江宋之问〔4分〕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诗中“断〞“复〞二字作简要赏析。
〔2分〕2.简要分析本诗最后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二、玉阶怨李白〔4分〕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是一首怀人诗。
诗中写出“她〞已等候多时并写出切肤之寒的一个字是;诗中的“玉、水晶、秋月〞暗示“她〞具有〔填一个词〕的品质,将思念的痛苦升华为美的境界。
三、宴词王之涣〔5分〕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
畎:田间小沟。
1.“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分〕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四、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6分〕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1.以下与本诗描绘的季节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宋祁?木兰花?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分)五、村夜白居易〔6分〕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诗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3分〕六、对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诗人借写登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B.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经典]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共50题
[经典]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共50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西溪无相院①张先②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③碍月生。
注]①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
一名苕水、苕溪。
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
②张先:北宋诗人。
本诗是作者晚年赴陕任通判时所作。
③修芦:修长的芦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由近及远,从大处着眼,写出了湖水与秋空相接融为一体的景色,临溪人家仿佛平卧水面,呈现了一种安宁悠闲的景象。
B.颔联上句从细处人手,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侧写水清,第四句以船浆划动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宁静,视听结合,写景精妙。
C.颈联的“入郭僧”照应题目的“无相院”。
僧到城里去,加以“尘里”二字,说城市喧嚣,反衬无相寺的静寂清净。
D.尾联显出这首诗的奇巧之处:先突出西溪妙境及其原因,后又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余味悠然,令人产生美妙的想象。
2.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
本诗也多处写“影”,请找出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赏析。
【答案】1.A2.①“浮萍破处见山影”明写浮萍散开后,水面上倒映出山的影子,突出水的清澈;②“过桥人似鉴中行”,以“鉴中行”暗写桥下清澈的水中倒映出的人影、桥影。
③“莫放修芦碍月生”,写秋雨之后,芦苇勃生,使人领略不到想象中的夜晚的深潭月影,暗写月影、芦影,余味悠然。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由近及远”错。
首联写西溪及附近的湖泊,经过一场秋雨,水位上涨,远近一片浑茫澄澈,与秋空相接;水边的人家,似乎浮在水上。
可见,首联不是由近及远,而是由远及近写景。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应回到诗中找出暗写“影”的句子,然后需结合诗句的内容解析分析。
(1)“浮萍破处见山影”,意思是一阵风吹开了水面的浮萍,现出了山的倒影。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望岳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古诗景物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 什么说 “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 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 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 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 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 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 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意象之情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怀远:思念正在远方的亲人。遥夜:漫漫长 夜。竟夕:通宵。披衣:表示出户。露滋: 露水打湿。还寝:回卧室再睡。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 “月黄昏”三个字,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 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 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
①“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 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 “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 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 淡朦胧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
什么不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写景的古诗词及赏析【三篇】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忧考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篇⼀】写景的古诗词及赏析 南浦·旅怀 原⽂: 风悲画⾓,听单于、三弄落谯门。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酒市渐闲灯⽕,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嘹唳度寒云。
好在半胧溪⽉,到如今、⽆处不销魂。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为问暗⾹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
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
翻译及赏析: 画⾓在寒风中悲鸣,《单于》曲调⼀声声落在谯门,我们的马车匆匆赶路投宿,来到这弥漫着飞雪的⼩孤村。
酒市⾥的灯⽕渐渐稀少,只有枯叶乱纷纷,敲打着窗门。
空中传来惊雁的哀鸣,从那凄戾的叫声中,可以想象它们刚刚离开迷蒙的⽔⾯,正在迅疾地穿过寒云。
依旧是半暗半明的淡⽉,到如今,这⼀切景物却令我落魄伤魂。
梦想着返回故园,那⾥的梅花该多少艳明。
那位穿着绿罗裙的佳⼈,恐怕早已为我容颜瘦损。
试问那⼀树树暗⾹疏影,是否也在相思,万点红花是否都变作了泪痕。
料想那位美⼈⼀定紧锁双眉,满腔幽怨悲恨,独倚画屏苦挨着黄昏。
1.南浦:词牌名之⼀。
原唐教坊曲名。
⽤《楚辞·九歌》“送美⼈兮南浦”的句意。
宋词借旧曲另制新调。
此调有北、仄两体。
双调,上⽚⼋句,押四仄韵,五⼗⼆字;下⽚九句,押四仄韵,五⼗三字,共⼀百O五字,也可押平声韵,但甚少⼈⽤。
⽤“中吕调”。
2.风悲画⾓:寒风中传来号⾓悲凉的声⾳。
3.《单(chán)于》、三弄落谯(qiáo)门:城楼上反复吹奏着《单于》曲。
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4.骎骎(qīn):马飞跑的样⼦。
5.嘹唳(lì):⾼空鸟鸣声。
6.故国《梅花》归梦:《梅花》曲引起思归的梦想。
7.愁损绿罗裙:想起家⾥的爱⼈便愁坏了。
绿罗裙,指穿绿罗裙的⼈。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写景咏物(三)
2023年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写景咏物二轮复习专题(三)一.古诗词赏析(共10小题)1.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1)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一、二句的画面。
(2)请你从修辞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两句。
2.古诗词赏析。
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①著:放进,置入。
此身:指白梅。
②混:混杂。
芳尘:香尘。
③乾坤:天地。
(1)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诗人以自况,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
(2)赏析“冰雪林中著此身”的精妙。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梅①(唐)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②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①本诗是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到偏远落后的永州而作。
②杳杳:幽远。
(1)诗歌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尾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一句有何深刻的含义?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说说诗人笔下的白梅有哪些特征。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①。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②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③。
【注释】①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②明:(政治)清明。
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下列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孤桐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B.首联“森森”写出了孤桐的茂盛繁密,“几百寻”突显了孤桐的高大挺拔。
C.“阳骄叶更阴”暗示诗人在政治上得到的阻碍力量越大,信念越坚定。
初中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一)(含答案)
初中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一)(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2、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______ ______ 3、解释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______ ______ 4、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 ______(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______ ______ 作者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蕴含的哲理,表现诗人的情感。
3、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______ ______(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写出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物融为一体的诗句:______ ______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______ ______ 3、说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中“七八个”、“两三点”的妙处。
______ ______ 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中“忽见”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______ ______(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诗鉴赏专练之写景技巧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鉴赏专练之写景技巧阅读练习及答案(2)古诗鉴赏专练之写景技巧阅读练习及答案(2)文章来自: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诗歌二、三两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江大风袁枚水怒如山立,孤篷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浪花平。
缆系地无所,鼍①呜窗有声。
金焦②知客到,出郭远相迎。
[注释]①鼍(tuó):即扬子鳄,鸣声如鼓。
②金焦:金山和焦山,位于镇江江边。
◆诗人从哪些角度描绘了风中渡江的场面?诗的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5分)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举两例简要分析。
(5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
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
(5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①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苏轼古诗词鉴赏练习试题及答案汇编
苏轼古诗词鉴赏练习试题及答案汇编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参考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傍晚西风(2分)(2)拟人表现手法。
(1分)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2分)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2分)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5分)【参考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古诗鉴赏专题(附答案)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哪些情感?3.春日[宋]晁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①阴阴:草木阴阴。
②趁:追逐。
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细雨翻萍、______的春日景象,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诗的三、四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诗歌三、四句表达的情感与下面哪一句相同?请说明理由。
诗句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请简要分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妙处。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6.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①,一夜征人②尽望乡。
【注】①芦管:一种笛类乐器,以芦叶为管。
②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1)诗歌一二句描绘了沙、_______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荒凉、_________的意境。
(2)请描绘“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所描写的画面,并说说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耕者苏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
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 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放慵陈与义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唐叔良溪居明张羽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注灺xiè :灯烛灰,此指香灰。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 .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犹”“已”就颇见功力,请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行宋刘克庄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①,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 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 .本诗颔联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__________的特征。
2 .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海棠宋王安石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娆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2021届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古诗鉴赏题30道(含答案)
2021届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古诗鉴赏题30道(2021八省新高考模拟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故人寄茶李德裕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注】作者一说曹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开篇扣题,“缄题”扣“寄”,“剑外”“玉京”暗寓千里寄茶情意深厚。
B. 作者将茶碾碎烹煎,已至半夜还邀请僧人前来品饮,足见其爱茶之深。
C. 绿色茶汤悦人眼目,香气四溢,轻落于盏旁的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
D. 作者不愿耗用余茶,要留下在读书时饮用,表现了对茶和友情的珍视。
(2)“微月”“泉声”“竹”三个意象对写饮茶一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 C(曲解诗意。
“轻落于盏旁的花朵增添了饮茶的意趣”不当。
“香泛乳花轻”是说茶汤表面泛起如花般的茶沫,茶沫轻盈,茶香四溢。
)(2)“微月”点明开茶的时间,渲染了清幽的气氛;“泉声”以动衬静,突出了碾茶时环境的清静;“竹”写出了饮茶之处的雅致。
三个意象展现了烹茶饮茶的美好环境,从侧面烘托出饮茶的清雅脱俗之趣。
(2021云南省昆明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赵善庆稻粱肥,蒹葭莠。
黄添篱落,绿淡汀洲。
木叶空,山容瘦。
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危楼,高耸的阁楼。
(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二两句写江边庄稼肥硕茂密,江渚上蒹葭萧疏秀美,显现出秋景的生机与诗意。
B. 三、四句中的“添”“淡”两字,生动展现出由夏入秋时大自然色彩的渐变过程。
C. “山容”之所以“瘦”,是因为深秋时节木落千山,山峰才显露出突兀嶙峋的轮廓。
D. 整首曲写了作者江头秋行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句式整齐活泼。
(2)《江头秋行》是写景名作,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中考语文复习--九下课内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一)(有答案解析)
(2)古人用词讲究推敲,“千骑卷平冈”中的“卷”一字传神,请简要赏析。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阅读《渔家傲·秋思》Hale Waihona Puke 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渔家傲·秋思》上阕写景,一个“①____”字概括写出边塞与内地风光的不同,接着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突出塞下秋景②____的特点;下阕抒情,作者借③____的典故和“浊酒”“羌管”“白发”“泪”等形象,抒发了复杂的感情。
10.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了“老夫”苏轼“少年”“轻狂”的表现,上片侧重表现“心狂”,下片侧重表现“形狂”。
B.“千骑卷平冈”,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卷”极言行走之快。
C.“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能跃马疆场。
D.本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是他在艺术创作上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典故,请分析其作用。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
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初中古诗词赏析试题(二)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②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2、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_________4、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 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任选一问回答。
_________________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 ,作简短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下列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 ,下阕写 ___________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观沧海》鉴赏练习及解析
《观沧海》鉴赏练习与答案一、选择题1.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C 融入想象和夸张-虚写)(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答案】C2.下面对《观沧海》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对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3.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应为实写,不是虚写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4.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 )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天津)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⑴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答案: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015年(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⑵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 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 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例:王维《山居秋暝》 静景:明月松间照 动景: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表现了山中的宁静幽美,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 的喜爱 )
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 仰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例:杜甫《登高》 仰视:风急、天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俯视:渚清、沙白、长江滚滚来 (写出秋天的肃杀、萧条)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色)、听 觉、嗅觉、味觉、触觉
李白《蜀道难》 视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听觉: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渲染惊险的气氛,烘托蜀道的难与险)
从景与情的关系 : 以景反衬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融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福建: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 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 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湖北: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答案: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 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 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 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015年(福建)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⑴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 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 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 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 双关、反
问、设问 3、从运用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对比、渲染、烘托、 象征、白 描 4、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以静写动 5、从观察的角度立足点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 仰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色)、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 7、从景与情的关系 :以景反衬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融情于景 (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江苏: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 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 春还)。
新课标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 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 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 疏勒,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 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写景题
诗词答题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对写景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更好地去完 成诗词的鉴赏。
教学重难点
运用此方法具体解答诗词鉴赏题。
高考导航
2015年 (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8分) 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 语言进行概括。(4分) 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 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 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015年 (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⑴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答案: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 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 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 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 布置巧妙。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 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直接描写:胡天八月即飞雪 (表现塞外飞雪的壮美)
白居易《琵琶行》 侧面描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表现技艺高 超,音乐美妙) 柳永《雨霖铃》 实写:寒蝉凄切、长亭晚、骤雨歇 虚写: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晓风残月(与恋人离别后的孤 单、寂寞、忧伤)
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 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 反问、设问
从运用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 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白描
例:陶渊明《归园田居》 白描: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 檐、桃李罗堂前(环境的幽静、惬意)
从景物的动静的角度来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以静写动
实战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后两句是怎样写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Fra bibliotek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诗歌后两句是怎样写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第三句写一只只白鹭屈曲着身子 静静地夜宿在沙滩上,是静态之景;第四句鱼忽然从船尾的 水中跃出发来“拨剌”的声响,是动态之景。这两句动静结 合,以动衬静,突出了江上月夜的宁静、安谧,透露出诗人 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新课标I)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⑴—⑵题。(11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阅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⑴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 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 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 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 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 恶劣环境。
安徽: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 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 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 明中天,疏星寥落。
天津: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答案: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 景。 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 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 怨。
提问的方式
诗歌描写了哪些画面? 诗歌描绘了哪些景象?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问的方式
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这首诗歌在描写景物方面有什么特色? 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艺术手 法、表现手法)。 这首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这首诗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 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 沽酒那人家①。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南柯子· 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