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方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课题的意义:学习和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探索学习时间单位及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感受,便于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课题介绍:本课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1. 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认识年、月、日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2)技能目标: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能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3)在探索年、月、日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计算全年的天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1)导入情境,进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的画面,提问:“你们知道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什么时候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2)探究交流,构建新知:A认识年历B认识大月、小月C教学平年、闰年3)实践应用,反馈提高:通过练习、比赛、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营造了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4)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谈谈自己在本课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学生感兴趣的开国大典和申奥成功这一资源入手,动态地呈现出具有重大意义的两个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采用多媒体演示年月日的来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2)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2)「篇一」一、课题研究的类型目的和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
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
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
找到一套适合我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行动研究理论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核心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文献研究、调查法、个案跟踪法和试验法。
首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现行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进行甄别和梳理工作,针对现行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手段的弱点加以分析,重建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然后由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共同实践和研讨,三位一体合作对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共建和交流,及时调整研究过程中的偏差,记录成功的经验。
通过两个学年的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及兴趣状况调查报告行式形成研究中期成果,并提出指导意见向广大教师推广。
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落实新课程标准
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落实新课程标准作者:钟春来源:《魅力中国》2016年第45期【摘要】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良好素质的提高,如果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校园内,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从这个教育理念出发,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研究性学习”正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新课标;落实;指导在实施《数学课程标准》当中,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新的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摆在了教师面前。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体现和实质,其特征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
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贯彻新课程标准这一理念。
下面我谈谈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些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变化所谓研究性学习,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试图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经历若干研究性活动后,养成研究性的学习习惯,并且通过研究性学习,也相应地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探究的新的教学方法上来。
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等鲜明特点。
目前的研究性学习或强调活动类型,或注重学科渗透,两者各有侧重,又相互兼容,相互补充,相互延伸。
研究性学习呼唤教育教学新理念论文
研究性学习呼唤教育教学新理念摘要:研究性学习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其中转变观念是关键。
本文试从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学生转变学习理念,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积极响应,高校热情呼应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126-001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已被引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建构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在普通高中的开设,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课程,而首先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关注研究性学习,社会各界也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性学习呼唤教育教学新理念。
一、教师改变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来说,是个新鲜事物。
据调查,国内有10个省市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
而一年后,学校进行的第三次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教师以为得到的最大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自我转变,78%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最快,92.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有了较大变化。
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给广大教师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1.变革自我、重新定位,树立“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的出现,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她)将同时成为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
由于研究性学习大量地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资源,课堂已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场所,学习内容也不仅仅是教科书。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与意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展开以小组分组形式进行的主题型探究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初步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身边事探究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初步了解和体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全的现代人格。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也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首先,主体教育论认为:教育要培养主体性的人。
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进教室转变为带着问题走向老师。
通过双向互动,体现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主体性。
其次,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就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再者,施布尔的探究学习理论,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通过激疑、质疑活动的引起,解疑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在复试人类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获得创造力的提升。
三、实施的过程1、方案设计:(1)、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决策理论指导下构建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的程序框架,设计教学方法,落实小学数学自主创新学习研究活动的工程。
(2)、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主要是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活动准备:活动前:教师先让学生做好活动的充分准备注意培养小干部,在活动中帮助教师组织活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小学数学中研究性学习路径分析
小学数学中研究性学习路径分析一、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及方法(一)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轻松、愉悦、平等的学习环境,能够进一步拓展与强化学生的认知创新思维活动,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自觉地进行“研究”,及时有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信每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加强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
此外,数学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对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和赞赏,相反,对他们的失败之处,教师不应直接批评,要科学引导学生找出主要原因,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以改进,从而达到研究性学习的任务目标。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相关数学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将学生引进研究性学习范畴中。
另外,数学教师应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基本原则,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设实践操作情境,让学生操作过程中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增强自身综合能力。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实际生活中的买卖商品为题材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一部分学生扮演营业员角色,一部分学生当顾客。
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通过该活动知道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然后,教师再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们都会用人民币购买东西,那你们说说人民币共有哪些单位?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联性?学生在研究学习后得出:人民币共有元、角、分这几个单位,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1元等于100分。
在该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研究充分掌握了相关知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内心潜力得到全面发挥,树立了良好的自主研究学习的意识。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渗入“玩”思想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渗入“玩”的思想【摘要】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学习,或者说是一种学习理念,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可以渗透到所有的课程实践和教学活动之中。
爱玩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的天性,在玩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这是一种基于教材又不被教材束缚的学习方式,以积极的情感目标及一定的技能目标为基础,进而推出更积极的学习情绪的产生,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玩小学数学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
”“研究性学习法”就是符合这种新理念的学习方式。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
它的功能在于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析原因,电脑游戏好玩、精彩、刺激的原因在于电脑游戏中的创造想象力、自由想象世界符合青少年玩的心理需求。
如果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能对学生这种需求加以正确引导,将研究性学习移植到玩的思想土壤中,使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的玩相结合,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选择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这是完全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需求的,这也是对素质教育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1.“玩”的定义,一个是自由的选择,另一个是参与的满足感,自主性和自由性是玩的显著特征。
当一个人有权力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时,就会产生欢愉的感觉和努力实现的精神。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终身学习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能力来适应终身学习。
站在时代的高度,未来的劳动者必须善于终身学习,善于获取信息,善于知识更新,而要让教育对象具备这些关键能力,就必须变革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
倡导旨在克服单纯接受学习弊端的研究性学习,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2.学校背景我校地处农村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校有6个教学班,教职工11名,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0名。
全校学生共有200余人,要让这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能够自主获取知识,成长为个性特长鲜明的一代新人,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探究一种能张扬学生个性,能自主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
3.教与学的现状一是从教师本身看,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仍影响着一部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未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以学生考分高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求教学的短期效果;二是从“教”的过程看,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缺乏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三是从“学”的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显然,这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得现在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本分”,越来越循规蹈矩。
因此,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提出的,它的提出正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变革学习方式的新举措,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学生独立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浅论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及程序
浅论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及程序作者:孙勇福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8期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二小孙勇福《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
笔者以为,开展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有: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当代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以学习者为中心》中指出:“只有亲密、融合的师生人际关系,学生对课堂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
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不横加指责,强令修正,而是耐心指导,让学生冷静分析、反思,相互交融、合作,以“误”养“正”,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完成“研究”任务。
2.创设有利于“研究”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一方面,教师要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尽量还知识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和“研究”活动。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能力、个性差异等,来组织调控学生的“研究”活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说明了数学的重要作用:“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普遍的应用。
因此把握必然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是我国公民应当具有的文化素养之一。
”又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进展思维能力,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关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教育方针,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咱们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展智力,培育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那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学生自己发觉问题,带着问题运用观看、比较、分析、判定、推理等研究手腕自己获取新的知识,使问题取得解决的一种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能力,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说明了数学的重要作用:“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普遍的应用。
因此把握必然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是我国公民应当具有的文化素养之一。
”又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进展思维能力,培育学习数学的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关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教育方针,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咱们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进展智力,培育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那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学生自己发觉问题,带着问题运用观看、比较、分析、判定、推理等研究手腕自己获取新的知识,使问题取得解决的一种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题目: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流于形式、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巡视还普遍存在着。
在这种课堂上,当老师安排学生自学或者作业后,他们或者毫无目的地在学生之间转悠,只是为巡视这个环节走过场而已;或者只是以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维持学习秩序为主,不给学生以任何指导;或者只是装模作样地侧身看看、听听,“身入”而不能“深入”;或者只是催促学生,“请同学们做快一点!”或者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很不耐烦,“你怎么还不会!” 在他们看来,课堂巡视就是为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而进行的。
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方面作了一定的思考,并将以下问题作为研究过程中需要分析与解决的问题:学生对课堂巡视的态度如何?如何让学生欢迎并主动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好每次课堂巡视?如何在巡视中培优辅弱,提升优秀学生解决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如何在巡视时指导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同的课型,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预设不同的课堂巡视?如何根据巡视时的课堂生成来调整教学预设方案?又怎样通过巡视来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沟通师生感情,从而构建高效的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二、问题的研究(一).以生本教育理念引领研究过程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我正在品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
我知道了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全书贯穿了这一崭新理念;知道了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生本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知道了生本教育的价值取向就是“坚决地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
”我想,以上这些生本教育理念不正可以指导我对课题作深入地研究么。
四年级小学上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小学上研究性学习教案目录一、研究性学习课程介绍 (2)1.1 增强学生研究兴趣与探究能力 (3)1.2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3)1.3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 (5)二、课程准备与启动 (6)2.1 课程资源准备 (7)2.2 学生分组与任务分配 (9)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10)3.1 确定研究课题方向 (11)3.2 制定研究计划 (12)3.3 收集与分析信息资料 (13)四、课堂探究活动设计 (14)4.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5)4.2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6)4.3 分享交流,总结提升 (17)五、研究性学习课题案例解析 (18)5.1 案例一 (20)5.2 案例二 (21)六、学生研究成果展示与评价方式 (23)6.1 研究成果展示形式与内容要求 (24)6.2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介绍 (24)七、课程反思与改进建议 (25)7.1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思总结 (26)7.2 对未来课程改进的建议与展望 (28)一、研究性学习课程介绍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学科。
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四年级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围绕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开展初步的科学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特点在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实践体验和探究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
四年级小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本课程将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等。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2套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2套(数学卷,附答案)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数学在提高人的()、()、()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和()基础之上。
4、数学教学是()的教学,是(),()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和()四个方面。
6、()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7、《标准》提出在()学段引入计算器。
8、《标准》提倡采取()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的学习需求。
二、单选题:1、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2、《标准》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准”三、简答题: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4、写出本学科课标的基本理念。
四、论述题: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结合本学科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一)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创造力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3、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4、数学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5、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6、数与代数7、第二8、开放、多样化二、单选题:1、B2、B3、D三、简答题:1、(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提出该课题是基于以下原因:1、现行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弱点:重结果,而对过程重视不够;重知识学习,而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够;重接受性学习,而让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不够;重书本学习,而与社会生活联系不够;重独立思考,而提倡学生合作学习不够;重机械模仿,而激发学生创造性不够。
2、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产生重大突破,学生需要在学习方式上要有较大改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理论假设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优化学生智能结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其中,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符合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能有效激发主动探究。
它注重过程、强调学生体验,学生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它注重知识的应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表现与发展的机会,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
三、研究内容1、探究性学习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开放性作业(含小专题)设计与应用研究。
3、数学实践活动课研究。
4、数学学习中学生探究方法及实践途径研究。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相对应,本课题研究力争达到以下目标:1、教师掌握了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及方法,形成了基本模式,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自主构建、主体突出,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
2、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条件、方法、问题进行解题。
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加强,能从生活中发现和提炼出数学问题,又能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形成了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学生在活动课中主动参与,生动活泼地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困境与对策
个有机组成部分 , 是在基础性 、 拓展性数学课程学 习的基础 上,
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 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 有意义的主动学习 , 以学 生动手动脑 、 是 主动探索 实践和相互交
流 为 主 要学 习方 式 的 学 习研 究 活 动 。 1 数 学 研 究 性 学 习可 持 续 发 展面 临的 困境 11 教 师观 念 问 题 .
的 制 约 通 过 转 变教 师观 念 , 完善 资 源 系统 , 用“ 运 问题 解 决” 式 , 将推 动数 学研 究性 学 习的 可持 续 发展 。 模 必 关键 词 : 学 研 究性 学 习 可持 续发 展 困境 对 策 数 中图分类号 : 2 . G6 35 文献标 识码 : C
文章编号 :6 2 8 8 (0 9 1 1 7 — 1 1 2 0 ) 1~1 - 2 0 0 203— 1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 ,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
一
学习与教育教学有关学科 , 如心理学 、 教育学等理论 知识 , 提高对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的认识 和把 握 , 使教 学更具有针对性 , 能见 更 成效。最后 , 师还 应重视 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具有研究性 教 学习的意识 , 才能有 目的地积 累可进行研 究性学 习的素材 , 并大
1 资 源 系统 问 题 . 2
一
心” 问题 为中心” 或“ 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运用任何一种模式进 行教学 , 离不 开教育技术 。一方 面 , 都 要充分发挥 网络作用 支持
课题研究 。 以课题为 中心“ “ 的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学 习周期较长。
学 生 要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从 已 有数 学 知 识 及 熟 悉 的社 会生 活 中 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
摘要:聚焦“低碳生活”,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之中,运用基于“低碳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塑造学生,把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落脚点,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教育;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059-01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对现代课堂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超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还强调“‘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一线数学教师要立足本学科,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之中。
通过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一,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启蒙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绿色生活”意识。
下文,笔者将针对《巧用“低谷电”,环保进我家》这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设计,围绕“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这种可持续发展
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具体阐释。
一、研究目标锁定“低碳”
电,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它为人们提供能量,人们依靠它创造文明。
伴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此也带来了用电负荷的急剧攀升,电力供应缺口日益加剧,城市供电形势异常严峻。
与此同时,低谷电过剩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教师基于上述实际情况,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进行了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设计。
该教学设计着眼于生活中的数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实践来求证检验,并借此来培养学生熬践行能力与科学素养。
二、研究内容紧扣“低碳”
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贯穿予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
学科教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路径。
《巧用“低谷电”,环保进我家》这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与学科教学内容密切关联。
高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与概率”、“统计表与统计图”等方面的数学知识,借助《巧用“低谷电”,环保进我家》学习、实践、探究活动,扩大了学生处理生活信息的范围,凸显了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进而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现实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研究拓震围绕“低碳”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说到底,是一种学习策略与学习方
法的体验和训练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探究未知,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追求。
因此,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性延伸,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的局限,学习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真正起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实际功效。
在《巧用“低谷电”,环保进我家》实践探究活动中,教师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学生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探索,针对以下7个问题,积极开展家庭生活用电调查,即:
1、你的家庭中有哪些日常家用电器?
2、你的家庭巾除日常的家用电器外,还有哪些耗电用品?
3、你的家庭中哪种电器耗电量最大,每天耗电多少度?
4、家庭每月耗电多少度,支出的电费是多少?
5、你知道什么是“峰谷电”吗?“峰谷电”的电价是多少?
6、请谈一谈你打算如何有效利用“低谷电’’?
7、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节电方法。
通过对以上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拓展性延伸,学生努力去解决生活化的、开放的数学闯题,不仅使“低碳生活’’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低碳生活捧的现实意义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深刻内涵。
当今时代,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数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从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而且还能使学生自主发现、建构数学知识体
系,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充分反映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性”理念.
本文所呈现的这一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专题,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围绕中心,把握重点,既没有失去学科特质,也没有游离于教育主旨之外,学生所参与的“数学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而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具有鲜明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的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思维实践活动。
学习专题的研究目标锁定“低碳”,研究内容紧扣“低碳”,研究方式倡导“低碳”,研究拓展围绕“低碳”,通过对生活实际的列举分析,使孩子们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唤起了学生“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携手共创可持续发展美好明天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罗洁,钱丽霞等.在我们的学校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史根东,王桂英.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础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