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批评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蒙美莲学号:2011020022

试论原型批评方法

——以《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为例

摘要:原型批评方法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弗莱在人类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弗雷泽、荣格的理论基础上,把原型批评引入文学中,在文学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它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在我国文学研究转型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对原型批评方法的阐释下,对闻一多的《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做具体分析,在加深理解的同时进而说明原型批评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关键字:原型批评弗莱原型《高唐神女传说之分》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诺斯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 ,1912-1991)与神话原型批评紧密相连。1957年他发表了成名作《批评的解剖》,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的思想,标志着原型批评的崛起。原型批评在战前已有所发展,但还影响不大,因此奠定了弗莱在批评界的卓越地位。所谓“原型批评”也叫“神话批评”,它要求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及演变规律。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弗莱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就是神话,它是一种形式结构的模型,各种文学类型无不是神话的延续和演变。

一、原型批评理论的渊源

1.原型批评理论的鼻祖

原型批评理论可以追溯到法国人类学家列韦不留尔的《原始思维》,他提出“原始表象”这个概念,即原始人在精神上、心理上超个体的表象。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他认为,原始人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山川草木、鸟兽鱼虫,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

2.原型批评理论的理论基石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1890年出版了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学著作《金枝》。这部书被认为是原型理论的奠基之作。弗雷泽比较了多种民族的宗教仪式,并且根据其间的类似点,研究了神话和仪式的基本模式,指出远古神话是仪式活动的产物,是伴随或后于这种活动的描述。弗雷泽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是无效时,人类才逐渐创立了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据此,弗雷泽提出了一个意义及其重大的人类思想发展公式:巫术——宗教——科学。也就是说人的高级思维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了这种历时程序。反过来说,在人的高级思维中,仍保留着巫术宗教的痕迹。因此人们可以在高级思维中追溯

到巫术、宗教、神话、仪式和图腾原型等。

以弗雷泽为首的“剑桥学派”,也叫“仪式学派”,提出文学源于上古仪式。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学者雅克·夫列夫的《艺术与世界宗教》和乌格里诺韦期的《艺术与宗教》两书中,对“剑桥学派”的主张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人类文明起源于“混荣性”的仪式,包括人类文明所有的东西,丰富了“仪式学派”,在理论上更加完善。

3.原型批评理论的直接先驱

原型在荣格的无意识理论中得到了更为深入的阐释。荣格曾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其理论核心是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这两个概念。荣格也承认无意识的存在,他并不认为无意识都是罪恶的,也不是都带有性的色彩。他把无意识又划分为表层和深层两大部分,即含有个人特性的表层的“个人无意识”和与个人经验无关,亦非从后天得来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和激活。在荣格看来,作为特定种族成员的个体,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都积淀着种族的心理经验。这种沉积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心理遗产,能够像低等动物的本能那样,自原始社会起,就通过遗传世世代代在人类的身上延续下来,这种世代相传的心理经验,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全种族的,是一种“种族记忆”,但他只存在每个人的心理深处,却永远也不会进入人的意识领域。

人是如何知道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在此,荣格提出了他的第二个概念——原型。荣格认为,人虽然无法直接体验这种深层无意识,但却可以从一些迹象上去推测它的存在。“原始意象”即“原型”,它会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从而显现了集体无意识的投影。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一个象征性的作品,其根源只能在“集体无意识”领域中找到,它使人们看到或听到人类原始意识的原始意象或遥远回声,并形成顿悟,产生美感。他有一句名言“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他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的创造,而是作家内心深处积淀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显现。

荣格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激发读者对集体无意识及原型的回忆。由于文学表现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因此它能够唤起人对集体无意识及原型的回忆。读者在阅读这种作品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原型激发了他们心中潜藏的集体无意识,使这种比个人心理能量强烈许多倍的集体心理能量被突然间释放出来,从而产生对读者心灵震撼的巨大力量。

二、原型批评的文学观念

从文学角度系统深入地探讨原型问题的是加拿大学者诺斯罗普·弗莱,弗莱也从神话、仪式这些被视为积淀人类祖先原始经验和原型意象的形式出发,认为文学是神话仪式的表现,是神话的再生与复活。弗莱的《批评的解剖》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原型批评的基本理论,被誉为原型批评的“圣经”。在融汇了弗雷泽和荣格的观点后,并把他们变成了具体可行的批评方法,弗莱的文学观点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 文学中贯穿着反复出现的原型模式

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文学原型”。他在构建其理论时,将心理学和

人类学意义上的原型移到了文学领域,赋予文学以原型的含义。弗莱认为最初的文学样式是神话,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含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在在这个基础上弗莱把神话称为文学的原型。发展到后来,原型就成为“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1文学原型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组成部分。弗莱认为,原型不仅可以包容而且可以贯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的发展过程;一些表面上没有联系的文本组成部分和描写细节构成了一个或多个原型模式,而这些模式又可以反映作品的叙述和意象表层之下的内容。原型批评的目标之一就是发现作品的叙述和意象表层之下的原型结构,揭示出连接一部作品与另一部作品的原型模式,最终使我们的文学经验成为一体。

2.文学是移位的神话,呈循环发展的状态

弗莱认为,文学是移位的神话,古代的宗教信仰与神话在近代发生了移位,小说中的大量情节,如诞生、发展、遇难、胜利和死亡,都与神话中的这些情节有相似之处。诗歌中的意象不少是一种原始意象的“复活”,歌唱大自然,颂扬神灵,幻想伟大与无比的力量等等,与原始神话都有一致或相似之处。他认为文学看起来是在讲述不同的故事,但实际上只在讲述一个故事,“有故事而且只有一个故事,真正值得你不断地讲述”。2尽管人名事迹不同,但表现的却是原始神话的基本结构和精神。文学是神话的延续,是神话移位的结果。弗莱用自然界的循环来看待文学发展的循环,得出文学“循环发展”的结论。弗莱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关照文学的新视角,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三、原型批评的基本方法

1.寻找原型

(1)意象原型。

弗莱就原型在西方文学中的意义,划分了三了类别:第一类叫神谕意象,即展现天堂景象和人类其它的理想;第二类是魔怪意象,即表现地狱及其它与人的愿望相反的否定世界;第三类曰类比意象,即界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种种意象结构。神谕意象和魔怪意象都属于原始的、即“非移用”的神话,但在其它文学模式中也存在种种变形。类比意象在神话中也有萌芽,但主要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结构意象。

(2)主题原型。

这是祛除了具体情节后所见到的主题的模式和具体轮廓,它分为:创始主题、永生主题和英雄主题。创始主题,几乎所有的神话都是以描述宇宙、自然和人类如何由某个或某些超自然的神创造出来,这样后世文学中若表现出诞生的过程便可属于这种创世的原型。永生主题,它的叙述形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是逃避瞬间,返回天堂,即返回悲剧性的堕入尘世前所享有的那种完美我、永恒的极乐世界。其二是神秘的融化在周而复始的时间之中,无止境的死亡与再生的主题——人类通过顺应大自然的永恒周期(尤其是季节周期)的无限神秘的节奏而达到一种永生。英雄主题,它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探求主题,英雄踏上漫长的征途,为

1《批评的解剖》弗莱著吴持哲校译第4页百苑文艺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