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路板高温老化工艺规范

合集下载

产品老化作业规范

产品老化作业规范

1、目的为提高产品可靠度,消除残余应力和参与溶剂等物质,模拟环境,以鉴别和剔除产品工艺和元器件引起的早期故障,确保整机质量和期望寿命。

2、适用范围适用于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开发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及主要模块的老化过程和操作规则。

以下情况需进行老化作业:a、新产品试产b、主要部件更换c、所有出货产品3、相关文件3.1 文件控制程序3.2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3.3温度控制器操作手册4、职责4.1 老化员负责老化产品的放入与取出,老化过程监控以及老化产品的记录。

5、老化方式老化房环境温度为55℃± 5℃,老化时间为8小时。

6、操作步骤6.1 将调测合格的产品使用周转车推入老化房放入指定区域内。

6.2 连接前确认老化房相关电源开关均处于开启状态,依据产品供电要求连接电源线以及负载。

6.3 逐一开启老化产品的电源开关,观看电源指示灯及运行信号灯是否正常,有误则查找原因并解决故障。

6.4 老化作业人员应在老化登记后,每间隔2小时左右巡视一次老化房,检查产品是否存在异常,老化房的环境温度是否异常。

6.5 产品老化时间达到后关闭加热装置,打开抽风装置将热气排出待温度降低至老化房外温度时由老化人员逐一观察本老化产品的电源指示灯及运行信号灯是否正常,关闭老化产品供电电源,将产品运至品质部检验。

7、注意事项7.1 接线要确保正确无误。

7.2 输出端安装外接负载7.3 产品老化温度及时间应满足要求。

7.4 老化应做好《产品老化作业记录表》登记。

8、附则《老化作业记录表》........................................PD-F-04BPD-F-04B产品老化作业登记表.xlsx。

高温老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高温老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高温老化工艺作业指导书-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温老化工艺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司产品、半成品、及主要功能模块的高温老化过程及操作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需进行高温老化的产品。

2、高温老化筛选目的为提高产品可靠度,消除加工应力和残余溶剂等物质,模拟严酷工作环境,以鉴别和剔除产品工艺和元件引起的早期故障,确保整机优秀品质和期望寿命,进入高可靠的稳定期。

3、基本要求老化筛选对象进行老化试验的产品应是装配调测合格品;公司产品、半成品、及主要功能模块。

模拟状态要求为保证产品的性能稳定可靠,老化时应模拟产品工作状态;当老化的产品需输入信号时,应在额定输出功率状态下进行,同时做好散热措施。

对于射频设备应:a)设备的信号线和负载线的接入、接出应按照基本操作要求进行,并模拟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b)设备输出端应与阻抗匹配的负载相连,负载的额定功率应不小于整机额定输出功率2倍~3倍;c)在信号源和设备之间,应加上隔离器或环形器;d)严禁将大功率功放的输出信号通过合路器合路再进入负载的连接方式。

4、老化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a)老化前应确认老化室设备是否完好;b)当多台老化产品一起进行试验时,各老化产品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以使温度有足够的均匀性。

不应将老化产品堆积或摆放无序,以免影响老化效果和对产品造成损坏。

5、老化温度和时间老化温度、时间如下所示可任选一种:a)室温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96h;b)40℃±2℃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72h;c)45℃±2℃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48h;d)50℃±2℃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24h;e)55℃±2℃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得少于12h。

6、老化程序对老化产品施加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工作电压。

在老化产品通电的状态下将老化室的温度加热至规定的试验温度,老化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变化应在规定温度的±2℃范围内。

电子产品老化操作规程

电子产品老化操作规程

产品高温老化操作规程
Q/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产品高温老化操作。

本规程使用于XXXXXX公司所属公司的各生产车间操作员工。

2操作规程
2.1 产品高温老化箱的温度应控制在+58℃~+62℃范围内,产品通电老化的通电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110%;
2.2 进入高温老化箱的产品必须是经过调试合格的产品;
2.3 进入高温老化箱的产品必须事先登记,老化期间应进行三次以上巡回检查,发现不正常产品应立即撤除,经分析排除后重新进行老化,时间重新开始并应记录;
2.4 产品高温老化结束前应检查产品是否正常并记录;
2.5 分励脱扣器和闭合电磁铁在高温老化箱先不带电老化2小时,之后再做2小时带电吸合、释放动作,每50秒动作1次;
2.6 HSL1Z、HSM1Z带电老化24小时;
2.7 HST系列控制器,应不带外壳进行高温老化,带电老化24小时;
2.8 HSQ系列高温老化,之前连续通电23小时后,第24小时每1分钟切换一次;
2.9 HSL1系列高温老化每10秒动作一次,连续工作12小时;
2.10HSW1欠压脱扣器高温老化时,每5分钟吸合释放1次,连续工作24小时;
2.11仪表类产品,连续通电老化24小时;
2.12HSM8L系列产品,常温通电老化24小时;
2.13HSM9W系列产品,常温通电老化24小时。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XXXXXX公司元件车间提出
本标准起草人:XXXXXX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乘用车零部件耐光老化技术要求

乘用车零部件耐光老化技术要求

乘用车零部件耐光老化技术要求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乘用车零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光老化是评估乘用车零部件抗老化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使用中,乘用车零部件经常暴露在阳光下,长期照射会导致零部件表面产生老化现象,如颜色变化、裂纹、褪色等。

因此,乘用车零部件的耐光老化技术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首先,乘用车零部件的耐光老化技术要求应包括天然老化和人工老化两个方面。

天然老化是指零部件在自然环境下的光老化过程,可通过长时间在户外进行观察和测试来评估零部件的抗老化性能。

人工老化则是指通过模拟太阳光照射,加速零部件的老化过程。

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估乘用车零部件的耐光老化性能,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测试。

其次,乘用车零部件的耐光老化技术要求应包括老化时间和老化条件。

老化时间是指零部件暴露在光照下的时间长度,一般以小时计算。

不同的零部件在不同的环境中老化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为了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老化时间。

老化条件包括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因素。

光照强度是指零部件受到的光照强度,一般以瓦/平方米计算。

温度和湿度则是指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应尽量接近实际使用环境。

再次,乘用车零部件的耐光老化技术要求包括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评估零部件抗老化性能的主要指标,主要包括颜色变化、表面裂纹、褪色等。

颜色变化是指零部件表面颜色的变化程度,可以通过测量颜色差来评估。

表面裂纹是指零部件表面出现的裂纹现象,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评估。

褪色则是指零部件表面颜色的褪去程度,也可以通过测量颜色差来评估。

评估指标的选取应综合考虑零部件的实际使用条件和要求。

最后,乘用车零部件的耐光老化技术要求还应包括测试方法和标准。

测试方法是评估零部件耐光老化性能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天然老化试验和人工老化试验两种。

天然老化试验是指将零部件置于户外环境中的试验,可以观察零部件在自然环境下的老化情况。

人工老化试验则是通过模拟太阳光照射来加速零部件的老化过程,可以更快地评估零部件抗老化性能。

《乘用车零部件实验室耐光老化技术要求》(报批稿)

《乘用车零部件实验室耐光老化技术要求》(报批稿)

≥2000 ≥2000 ≥2000 ≥2000
1)目视:试 样不得出现 龟裂、粉化、 斑点、发白、
9
雨刮(塑料件)
≥1500 变形等外观
≥2000 变形等外观 GB/T
10 11 12 13
E 14 15
雨刮(橡胶件) 散热器格栅 保险杠 扰流板 鲨鱼鳍天线 车灯
≥500 ≥1500 ≥1000 ≥1000 ≥1000 ≥500
缺陷; 2)灰度等级:
≥4 级 (GB/T250, 光源 D65,角 度 45°)。
≥500 ≥2000 ≥2000 ≥1500 ≥1500 ≥1000
缺陷;
32088-2015
2)灰度等级: 方法 B-1
≥4 级
(GB/T250,
光源 D65,角
度 45°)。
16
F
车标
≥500
≥1000
17
侧裙饰板
注 2:表面处理工艺为电镀处理的塑料件不进行耐光老化试验。 注 3:各零部件根据产品定义自行选用 I 级、II 级技术要求。
注 4:外饰零部件含涂层产品的技术要求建议按 QC/T966 执行。 2
T/CSAEX X - 20 1 9
表4 外饰零部件实验室耐光老化性能试验要求
序号
零部件 区域
零部件名称
II
T/CSAEX X - 20 1 9
乘用车零部件实验室耐光老化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零部件实验室耐光老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零部件实验室耐光老化性能的检测与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电源老化作业指导规范

电源老化作业指导规范

第A版第0次修订———————————————————————————————————————电源老化通用指导规范2016-2-23发布2016-2-23实施———————————————————————————————————————三思公司发布一、目的为产品质量得到保障而制定此文件。

二、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驱动器灌胶电源老化。

三、适用人员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编程专职人员,老化操作人员。

四、安全要点:1.老化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用电安全培训、产品安全培训、产品功能培训、产品结构培训和老化(房、车)安全操作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2.发生紧急问题,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键,或者关闭输入电源;3.产品老化需先安放产品后通电,老化完成后需先断电后下产品;4.老化操作人员定岗定位,不可随意调换不熟悉老化流程的员工操作;5.老化(车、房)管理指定负责人,所有老化参数必须由负责人或专业人员更改;6.老化时,要定时巡查,必须做到每隔1小时巡查一次。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特殊情况需断电后报告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并处理,若无法处理需立即联系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7.合格品需及时填写老化下传单,下传的产品要做好标识,合同号、型号、K3、数量由下传和上接人员核实无误后确认签字。

8.禁止将酒精、稀释剂、灌封胶等易燃易爆物放置在老化(房、车)内,以免发生意外。

9.保证老化车内干净整洁。

10.要求每天检查老化车内设备、开关、插头、插座、排风扇等器具,保证无异常,有不良情况要及时上报,及时维修。

五、老化工艺规范1老化工艺流程图2安装老化产品1.将产品安装到老化架上,安装前请确保产品区交流电处于断安系电选登上选确检老取导老结准系开状态。

2.必须在测试停止和插座无电状态下,进行测试产品的安装更换,严禁带电操作!安装产品时,产品的AC输入端接测试电源,DC输出端的正极接负载接口板正极(红色音响夹),DC输出端的负极接负载接口板的负极(黑色音响夹)。

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

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

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高低温老化测试是一种用来评估材料和产品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它可以模拟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高温、低温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帮助制造商和研发人员了解产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各种行业中,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确保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及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高低温老化测试的一些常见标准。

在电子产品行业,常用的标准包括IEC 60068-2-1(高温试验方法)、IEC 60068-2-2(低温试验方法)、IEC 60068-2-14(温度变化试验方法)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样品的制备、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的评定等内容,可以帮助制造商和研发人员进行高低温老化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比较。

其次,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在汽车行业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汽车零部件在极端温度下的性能和可靠性对整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汽车行业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汽车零部件的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如ISO 16750-4(高温试验方法)、ISO 16750-5(低温试验方法)等。

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供应商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确保其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除了电子产品和汽车零部件,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光电子等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行业,ASTM D6653(航空航天材料的高低温老化测试方法)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标准,它规定了航空航天材料在高温、低温和温度变化环境下的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可以帮助航空航天材料制造商和供应商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

总的来说,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制造商和研发人员评估产品在极端温度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了解和遵守相关的高低温老化测试标准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市场竞争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汽车电路板高温老化工艺规范

汽车电路板高温老化工艺规范

电路板温度老化工艺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汽车电子行业功能电路板的老化筛选2目的使功能板在一个具有温度的房间内长时间运行,暴露功能板的缺陷,如焊接不良,元件参数不匹配,温漂以及调试过程中造成的故障,以便以剔除,对无缺陷的功能板将起到稳定参数的作用。

3 检测环境条件温度:35~50℃4 温度老化前的要求4.1 外观检测所有要老化的功能板需先进行目测,对于有明显缺陷的功能板,如有短路,断路,元器件安装错误,缺件等缺陷的功能板应予以剔除。

4.2 电参数检测所有要老化的功能板还需进行电参数检测,对参数不符合要求的功能板应予以剔除。

5 温度老化6.1 温度老化时间至少为72h。

6.2 温度老化方法6.2.1 将处于环境温度下的功能板放入处于同一温度下的温度老化设备内。

6.2.2 功能板处于运行状态。

6.2.3 实时监测并记录老化数据6.2.4 功能板应在设备内的温度达到室温,且稳定2H后才能取出箱外。

8 恢复功能板取出后,应在规定的条件下放置并使之达到温度稳定,恢复时间至少为2h.9 最后检测在规定条件下对功能板进行电参数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予以剔除。

附件:电子产品温度老化的应用—作为“温度老化工艺规范”的附件电子技术发展,电子产品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细微,工序越来越多,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这样制造过程中会产生潜伏缺陷。

对一个好电子产品,要求有较高性能指标,还要有较高稳定性。

电子产品稳定性取决于设计合理性、元器件性能以及整机制造工艺等因素。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高温老化工艺来提高电子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温老化可以使元器件缺陷、焊接和装配等生产过程中存隐患提前暴露,保证出厂产品能经起时间考验。

1 高温老化机理电子产品生产制造时,因设计不合理、原材料或工艺措施方面原因引起产品质量问题有两类,第一类是产品性能参数不达标,生产产品不符合使用要求;第二类是潜缺陷,这类缺陷不能用一般测试手段发现,而需要使用过程中逐渐被暴露,如硅片表面污染、组织不稳定、焊接空洞、芯片和管壳热阻匹配不良等等。

高温老化实验室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温老化实验室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温老化实验室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高温老化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它可以用于测试材料在高温下的耐久性和性能表现。

然而,在进行高温老化实验时,操作人员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能够安全可靠地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温老化实验室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旨在帮助实验室操作人员更好地了解高温老化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实验室基本设施一般来说,高温老化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基本设施:1.电源系统:为了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室必须配备可靠的电源系统。

应尽可能采用稳定的交流电源,以免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温度控制系统:对于高温老化实验而言,温度控制是重要的环节。

实验室应该配备准确的温度控制设备,以确保实验能够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3.安全设施:安全设施是高温老化实验必不可少的部分。

实验室应该配备各种安全设施,如紧急停机按钮、报警器和灭火器等。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高温老化实验是一项高温高压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守以下的安全操作规程。

1. 操作前的准备在进行高温老化实验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电源系统正常运行,且配备完善的过载保护装置。

2.检查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正常运行。

3.确定试验样品的数量和尺寸,并将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试验样品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相互影响。

4.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无损,并安排好实验室内部人员的工作职责。

2. 实验操作规程在进行高温老化实验时,需要按照以下规程进行:1.将试验样品放置在实验炉中,并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老化实验。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实验炉的温度变化,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3.如果发现实验炉出现异常,操作人员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机按钮,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4.实验完成后,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关闭电源和试验炉,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3.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高温老化实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的安全事项:1.高温老化实验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禁止在非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相关实验。

电子行业电路板生产工艺规范

电子行业电路板生产工艺规范

电子行业电路板生产工艺规范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行业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电路板起着关键性作用。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一套标准的电路板生产工艺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以电子行业电路板生产工艺规范为主题,探讨电路板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相关标准规范。

一、设计与布局电路板的设计与布局是电路板生产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设计与布局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1.电路板尺寸规范:需要根据电路板所需功能和电子产品的尺寸要求,合理确定电路板的尺寸,保证其能够容纳所有所需元器件和线路。

2.元器件布局规范:在电路板上合理布局元器件,使得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尽可能短,降低线路阻抗和串扰的影响,从而提高电路板的信号传输效果。

3.射频干扰(EMI)设计规范: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电磁干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如使用屏蔽罩、地平面和绕线等,以减少干扰并提升电路板的抗干扰能力。

二、生产工艺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的生产工艺,以保证电路板的质量和可靠性。

1.材料选择:在电路板生产中,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基材、覆铜、焊盘等材料。

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绝缘性和热稳定性,以确保电路板的正常工作和长寿命。

2.电路板成型:电路板生产中的成型工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包括成型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的设定,确保电路板成型过程中不会产生冷焊、焊盘变形等缺陷。

3.线路制作:线路制作是电路板生产的核心环节,需要遵循精确的工艺规范。

包括蚀刻、铺铜、光刻等工艺的正确操作,确保线路制作精度和均匀性。

4.焊接工艺:焊接是电路板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需要遵循一系列标准规范。

如焊锡温度、焊盘与焊垫之间的间隙、焊锡的铺开面积等。

同时,应使用可靠的焊接设备和方法,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5.防静电处理:静电对电子产品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电路板进行防静电处理。

产品老化作业通用规范

产品老化作业通用规范
产品老化作业规范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1,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半成品、产品及主要功能模块的机械老化和电器老化。
2,目的: 在产品出厂前,仿照或者等效产品的使用状况,通过这个测试过程,使问题产品提前暴露,减少或者杜绝问题产品流入市
场,确保产 品进入高可靠的稳定期。
3,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0-35℃; 相对湿度:20-70%(无冷凝); 大气压力:700hPa-1060hPa; 电源条件:AC110-240V,50Hz/60Hz
4,老化前要求: 4.1,外观检测 所有老化产品需进行目测,对于有明显缺陷的产品进行剔除。 4.2,参数检测 所有老化产品需要进行参数检测(调试或者检验工序),对参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剔除。
5,老化时间: 室温条件下通电,连续老化不少于10小时。中间断电时,老化时间重新计算。
6,老化程序: 6.1,按使用说明对老化产品连接外置部件,并连接规定的工作电压,检查设备完整性后开机。 6.2,产品处于运行状态,并记录环境条件。 6.3,产品在老化过程中进行主要性能测试。 6.4,主要性能测试周期5-10小时。 6.5,老化完成后反复开关机10次以上,确认机器正常开关机。
7,标识 老化完成机器,初步自检,张贴标识;不合格机器返回原工序。
8,老化完成 老化完成机器送质检检验。
标记 处数 更改单号 签名日期 标记 处 Nhomakorabea 更改单号
签名
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第1页
ADSS-JS-16C1-02 V2.0
共1页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

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1范围电子元器件、器件和组件,在本规范中,均统称为电子元器件。

本规范主要针对汽车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繁多。

就安装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传统安装(又称通孔装即DIP)和表面安装两大类(即又称SMT或SMD)。

2目的确定了对设计、生产中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验的一般方法和指导。

由于器件的种类繁多,应用目的不同,适用的试验方法上也有区别,具体可查阅相关标准。

3参考文件适合于微电子器件组件的试验检测标准:MIL-STD-883E 美国国防部-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标准试验、检测方法及标准适用于军用及宇航用的,单片、多片、厚膜薄膜混合微电路、微电路阵列,以及构成微电路和阵列的各类元器件。

对于恶劣环境下的应用,也可以参考本标准对所用器件进行试验和检测。

适合于汽车电子器件的试验标准:VW80101:2005 大众-汽车中的电气和电子组件通用试验条件。

GMW3172:2006 通用工程标准-汽车电子器件的环境、可靠性、及性能要求符合性分析、开发及验证总规范。

MES PW67600:1995 马自达工程标准-汽车器件试验标准。

主要检验标准有:GB/T 5729—94 《电子设备固定电阻器第一部分:总规范》;GB/T 2693-2001《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部分:总规范》;GB/T 8554—1998 《变压器和电感器测量方法及试验程序》;GB/T 4023-1997《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2部分:整流二级管》;GB/T 6571-1995《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第3部分:信号(包括开关)和调整二级管》;GB/T 4587-94《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7部分:双极型晶体管》;GB/T 4586-94《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第8部分:场效应晶体管》;GB/T 15651.2-2003《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5-2部分:光电子器件基本额定值和特性》;GB/T15291-94《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GB 3442-86《半导体集成电路运算(电压)放大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GB/T 6798-1996《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压比较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GB/T 4377-1996《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压调整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GB 3439-82《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GB 3834-83《半导体集成电路CMOS电路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GB/T14028-92《半导体集成电路模拟开关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GB 3443-82《半导体集成电路MOS随机存储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YD/T 731-2002《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YD/T 1019-2001《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GJB128A-97《半导体分立器件试验方法》;GJB150-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GJB 360A-96《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GJB 548A-96《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等。

电控高温老化实验室操作指导书

电控高温老化实验室操作指导书
5、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专业人员报告。
三、技术参数
1、室内温度范围:10℃—65℃
2、温度波动度:±1℃
3、温度均匀度:±2℃
编制
日期
会签
日期
审核
日期
二、注意事项
1、本设备为非防爆型,故切勿将易燃、易挥发性物品放入进行实验,以免引起爆炸;
2、放置样品切勿过密或超载,散热板上不能放置样品或其他物品,以免引起空气对流。
3、每次实验前检查室内插座是否松脱损坏,检查小车线槽是否破损、插座是否松脱损坏;
4、每次上电后,用万用表抽查不少于5辆小车上的插座电压,看其是否在正常范围(200V—240V)内;
电控高温老化实验室操作指导书
文件编号
共1页第1页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操作步骤
1、通电前先检查实验室的电气性能,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
2、确认实验室能正常工作后放入样品,关上室门;
3、接通电源;
4、按下电源起动按钮,仪表有温度显示,按“▽”键或“△”键,等设定值“SV”达到时,按“SET”键系统即进入运行状态;
5、实验完毕后按下“停止”按钮,切断电源后取出样品。

电路板检验流程及规范

电路板检验流程及规范

山西力能暖通科技有限公司电路板工艺流程一、焊前检查清洗电路板焊接前一定仔细检查电路板是否有焊盘或者粘连现象,检查完毕后要对电路板进行焊前清洗,以清除电路板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污染物,以及电路板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存在的灰尘等。

二、元器件筛选焊接前要严格按照电路板元器件焊接顺序表焊点检验检验方法:目测检验标准:1、要求元件排列有序,焊接正确,焊点牢固、美观,无连焊、虚焊、漏焊现象;2、焊盘或焊点应当有光泽,有麻点空洞、气孔和空穴均为不合格;3、不能在印刷版留下薄层焊料;4、不能在常规绝缘的导线表面形成不希望的桥接;5、不能造成标示、字符变色或者丢失;6、焊粒的圆头或者拉尖的高度不能高于0.5mm;7、在边缘的原件长度需要小于3.2mm,宽度小于1.6mm,高度小于1.0mm;8、对于表面安装元件的焊锡最低高度为,元件与印刷版平行的引脚高度(也就是焊锡后锡焊的厚度是引脚的厚度加上引脚与印刷版的间歇距离),焊锡的最高不应超过引脚的顶端。

二、芯片插接检验检查插件芯片插接是否严密,排除芯片插脚弯曲、缺失、不严密现象。

三、电路板常规功能检验检验方法:通电模拟输入输出测试技术要求:1、不带载测试;2、对测试的电路板进行初步功能检测,输入相应的模拟数据,测试输出是否正常,正常极为通过测试;3、温度:15-35℃;4、相对湿度:45-75%;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四、电路板老化试验检验方法:1、将常温下的电路板放入热老化设备内;2、电路板处于运行状态;3、将设备内的温度以2℃/min升到60℃;4、电路板在这个条件下保持2小时;5、设备内的温度以2℃/min降到常温;6、电路板在这个条件下保持2小时;7、反复测试满48小时后,取出电路板静止通风处1小时后进行一次测量和记录检验设备:老化试验箱。

设备要求:1、能满足老化所需要的低温到高温的要求;2、温度变化2℃/min;3、设备有良好接地;4、测试箱有安装支架或者固定支架;5、电路板与支架热隔离,使电路板与支架实现热隔离;6、固定支架与电路板应该是绝缘的,防止漏电对电路板的影响。

高温老化管理流程

高温老化管理流程

浙江八达五金有限公司高温老化管理流程一:目的为了验证电路板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发现潜在的问题。

二:适用范围浙江八达五金有限公司、杭州索伯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三:定义高温老化流程:将涂好三防漆的线路板安放在老化架上使用老化程序,温度控制在50 ℃±2,湿度控制在70%±10的老化室内,老化48小时。

四:权责1电子部生产计划负责依据销售订单或预生产计划的需要,投入老化线路板。

2.电子部人员在仓库领料过程中需要确认线路板的型号、数量及线路板表面是否有损坏,有问题及时和仓管沟通说明情况,有批量问题及时和仓管反应别报告上级领导。

3.电子部人员在线路板高温老化前和过程中出现线路板个别问题自行解决,并记录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批量出现同一个问题或众多问题时及时报告工程师及上级领导。

4.电子部责任人每天要记录整理高温老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按要求填写表格。

五:高温老化流程第一步:仓库领取线路板、下载程序:1.向仓库领取线路板、线束及有关模块,确认线路板型号、数量并做好出库手续。

2.程序烧录时要确认线路板型号、软件版本,在烧录主控软件、语音软件、卡主控板软件(选择正确的软件版本)。

第二步:刷三防漆1.将三防漆涂在适当的位置。

2.将涂好三防漆线路板风干(风干时间≧1小时,25℃≦环境温度≦60℃)。

第三步:上老化架1.上老化架前检查老化电源是否关闭(电源必须处在关闭状态,严禁带电操作)。

2.将组装好的线路板上老化架。

第四步:打开老化电源检查线路板是否正常工作1.将组装好后的线路板检查一遍是否有短路。

2.再把线路板安放在老化架上并开通电源(查看工作电流:电流≦150mA/台。

每层货架最多老化线路板30套。

即整体电流≦4 A)。

3.如果电流异常请立即关断电源,检查异常线路板、线束连接情况(查看线路是否有短路连接)。

4.检查线路板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程序是否正常下载,检查是否可以正常读卡、检查指纹是否可以正常输入、检查语音是否正常)。

锂电池化成前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

锂电池化成前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
锂电池化成前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化成)
操作步骤:
一.作业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备:
1.戴好口罩、手套劳保用品。
2.将要入高温房的电池做好标识并记录在本上。
3.检查高温房温度是否达到43℃±3℃
二.作业过程:
1.将包好纸巾的电池放入高温老化房内,要把盒子叠放整齐,贴上高温老化日期及时间标签。
2.在老化记录卡上记录进高温老化房的时间和日期。
3.把高温房门关上。
4.高温老化时间12~15小时。
5.高温老化时间到后,打开高温房门取出电池,标明电池型号、批号转给下道工序化成工序。
6.工作完毕后,进行“5S”工作。
三.注意事项:
1.时间观念强,不能提前出高温房。
2.严格按工艺要求及参数作业,并做好高温老化记录。
3.保证高温老化房内温度达到标准(43℃±3℃)。
4.高温老化时间12~15小时(注意老化的时间、温度及操作顺序)。
5.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管理人员。

电子产品老化作业规范

电子产品老化作业规范

电子产品老化作业规范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目的为提高产品可靠度,消除残余应力和参与溶剂等物质,模拟环境,以鉴别和剔除产品工艺和元器件引起的早期故障,确保整机质量和期望寿命。

同时为了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范围适用于公司自行设计开发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及主要模块的老化过程和操作规则。

以下情况需进行老化作业:新产品试产、主要部件更换、所有出货产品。

职责老化专员负责老化产品的放入与取出,老化过程监控以及产品老化的记录。

作业内容老化操作规范老化职责负责老化产品的放入与取出,老化过程监控以及产品老化的记录。

老化要求高温老化:环境温度为45℃±5℃,老化时间暂定为48小时;若因客观原因需减少老化时间,必须提交老化时间更改申请表,注明原因并提交上级部门同意后方可。

凡是经过更换器件重新焊接的都需要重新老化48小时;若只是更换器件但不需要重新焊接的,只需要重新老化2小时即可。

常温老化:在常温的环境中,对机子做100%的老化,一般老化时间在4-8小时,老化过程中要做充放电、录像等操作。

老化过程中,一点要记录好老化报表,有不良品,要及时向产线负责人或PE汇报情况,让其分析原因。

操作步骤、将初次调测合格的产品使用周转车或其它工具推入老化房放入指定区域内。

、连接前确认老化房相关电源开关均处于开启状态,依据产品供电要求连接电源线以及负载。

、逐一开启老化产品的电源开关,观看电源指示灯及运行信号灯是否正常,有误则查找原因并解决故障。

、老化作业人员应在产品开始老化后登记老化开始时间,每间隔2小时左右巡视一次老化房,检查产品是否存在异常,老化房的环境温度是否异常。

若有产品在老化中损坏,需及时断电送修。

、产品老化时间达到后,老化人员逐一观察本老化产品的电源指示灯及运行信号灯是否正常,关闭老化产品供电电源。

将产品运出老化房并登记产品结束老化时间,进入产品复测。

注意事项、老化操作员上岗前需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电芯分容后高温老化工艺

电芯分容后高温老化工艺

电芯分容后高温老化工艺1. 引言电芯是电动车、移动设备等领域中重要的能源储存单元,其性能和寿命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电芯制造过程中,分容和老化是两个关键步骤,其中高温老化工艺对于提高电芯性能和延长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芯分容后高温老化工艺的目的、原理、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探讨其在电芯制造中的应用前景。

2. 目的电芯分容后高温老化工艺的目的是通过暴露电芯于高温环境下,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极端条件,评估电芯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和耐久性。

通过该工艺,可以筛选出具有较好高温稳定性和长寿命特性的电芯,并为产品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依据。

3. 原理高温老化是指将已完成分容处理的电芯置于恒定高温环境下进行长时间放置或循环充放电操作。

这样做可以加速电芯内部化学反应,促进电化学性能的演变,进而评估电芯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变化和衰减情况。

4. 流程高温老化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准备工作在进行高温老化之前,需要对电芯进行分容处理,即根据电芯的特性和要求,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组合。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组别中的电芯具有相似的容量和内阻特性。

4.2. 设定温度和时间根据实际需求和规范要求,确定高温老化的温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高温老化温度为60℃-85℃,时间为24小时以上。

4.3. 放置或循环充放电将分容后的电芯置于设定好的高温环境下进行长时间放置或循环充放电操作。

放置时要确保电芯处于稳定状态且不受外力干扰;循环充放电时要控制好充放电速率和截止条件,避免产生过大的内阻或过高的温升。

4.4. 监测和记录在高温老化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和记录电芯的电压、内阻、温度等参数。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电芯的性能变化和衰减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4.5. 分析和评估根据监测数据,对电芯的性能变化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筛选出性能稳定且寿命长的电芯。

5.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芯分容后高温老化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安全第一: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新能源汽车柔性电路板盲孔电镀分析

新能源汽车柔性电路板盲孔电镀分析

新能源汽车柔性电路板盲孔电镀分析摘要:节能环保理念的提出与普及,让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电路板作为新能源汽车复杂集合体中的互连封装载体电子元件,主要承担了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使命,具备厚度薄、配线密度高、弯折性好、重量轻等优点,成为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3D电子布线难题的首要方案。

柔性电路板的应用可靠性大部分取决于盲孔电镀质量的好与坏,为解决好柔性电路板超薄结构对盲孔填充稳定性的要求,本文分析使用添加剂来实现柔性电路板盲孔电镀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特征。

关键词:柔性电路板;新能源汽车;盲孔电镀引言汽车产能结构的转变,使得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人们对电能汽车的性能要求随之增高,大量的电子系统及电子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操控系统之中,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元件布线结构与封装形式变得更为复杂。

新能源汽车想要稳定车身运行,必须提高对汽车电控系统故障及组装的排查力度。

只有盲孔电镀能够达到超填充无空洞的电镀效果,才能保证柔性电路板在受到弯曲变形破坏的情况下,不对汽车电路性能产生任何损坏,进而确保汽车电控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柔性电路板盲孔电镀概述以聚酯薄膜或者聚酰亚胺为基础材料制作而成柔性电路板(简称FPC)是一种可挠性绝佳、可靠度极高的印刷电路板,又被业内称为挠性电路板、软性电路板,因其厚度较薄、质量较轻、还能自由弯曲折叠,使其备受电子产业青睐。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汽车电路板密度、精度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继续使用传统人工检测FPC的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需求,也让FPC缺陷自动化检测系统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1]。

将电路设计嵌入可弯曲又不受损的轻薄塑料片上,使其在有限窄小的空间内,能够最大化堆嵌电子精密元件,形成可以弯曲的软性电路,该类电子元件电路折迭重量比较轻、能够随意弯曲,同时还具备安装便捷、散热性良好、体积小等优势,可与导体、绝缘薄膜、粘结剂等共同组成柔性电路板主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板温度老化工艺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电子行业功能电路板的老化筛选
2目的
使功能板在一个具有温度的房间内长时间运行,暴露功能板的缺陷,如焊接不良,元件参数不匹配,温漂以及调试过程中造成的故障,以便以剔除,对无缺陷的功能板将起到稳定参数的作用。

3 检测环境条件
温度:35~50℃
4 温度老化前的要求
4.1 外观检测
所有要老化的功能板需先进行目测,对于有明显缺陷的功能板,如有短路,断路,元器件安装错误,缺件等缺陷的功能板应予以剔除。

4.2 电参数检测
所有要老化的功能板还需进行电参数检测,对参数不符合要求的功能板应予以剔除。

5 温度老化
6.1 温度老化时间至少为72h。

6.2 温度老化方法
6.2.1 将处于环境温度下的功能板放入处于同一温度下的温度老化设备内。

6.2.2 功能板处于运行状态。

6.2.3 实时监测并记录老化数据
6.2.4 功能板应在设备内的温度达到室温,且稳定2H后才能取出箱外。

8 恢复
功能板取出后,应在规定的条件下放置并使之达到温度稳定,恢复时间至少为2h.
9 最后检测
在规定条件下对功能板进行电参数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予以剔除。

附件:电子产品温度老化的应用—作为“温度老化工艺规范”的附件
电子技术发展,电子产品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细微,工序越来越多,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这样制造过程中会产生潜伏缺陷。

对一个好电子产品,要求有较高性能指标,还要有较高稳定性。

电子产品稳定性取决于设计合理性、元器件性能以及整机制造工艺等因素。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高温老化工艺来提高电子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温老化可以使元器件缺陷、焊接和装配等生产过程中存隐患提前暴露,保证出厂产品能经起时间考验。

1 高温老化机理
电子产品生产制造时,因设计不合理、原材料或工艺措施方面原因引起产品质量问题有两类,第一类是产品性能参数不达标,生产产品不符合使用要求;第二类是潜缺陷,这类缺陷不能用一般测试手段发现,而需要使用过程中逐渐被暴露,如硅片表面污染、组织不稳定、焊接空洞、芯片和管壳热阻匹配不良等等。

一般这种缺陷需要元器件工作于额定功率和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一千个小时左右才能全部被激活(暴露)。

显然,对每只元器件测试一千个小时是不现实,需要对其施加热应力和偏压,例如进行高温功率应力试验,来加速这类缺陷提早暴露。

也就是给电子产品施加热、电、机械或多种综合外部应力,模拟严酷工作环境,消除加工应力和残余溶剂等物质,使潜伏故障提前出现,尽快使产品失效浴盆特性初期阶段,进入高可靠稳定期。

电子产品失效曲线如图1所示。

老化后进行电气参数测量,筛选剔除失效或变值元器件,尽可能把产品早期失效消灭正常使用之前。

这种为提高电子产品可靠度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对稳定性
进行必要考核,剔除那些有“早逝”缺陷潜“个体”(元器件),确保整机优秀品质和期望寿命工艺就是高温老化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