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讲解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注释: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平明即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
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即是我们古时讲的五更。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
比喻人品性高洁。
赏析:此诗为一首送别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译文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译文《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是一首送别诗。
辛渐是王之涣的朋友,他要离开了,王之涣便在芙蓉楼上给他送行。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心情,表达了王之涣对辛渐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共有七首,每首都有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下面我们逐一来解读这七首诗的含义。
第一首: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人语,又恐天涯此路难。
这首诗描绘的是王之涣送辛渐出门的情景。
他看到院子里的花儿正在盛开,但是他却闭着门不愿出去,因为他的朋友要离开了,他心中感到十分的难过。
他看到美人们站在琼轩上,想要说些话来安慰自己,但是他又害怕这个天涯海角的路途会让他们永远无法再见。
第二首: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落花时节又逢君,可怜九月初三夜。
这首诗表达了王之涣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他认为人生是短暂的,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他看到门前的流水向西流去,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他想起九月初三的夜晚,那时他和辛渐还在一起,如今却要分别了,他感到十分的可怜和不舍。
第三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绘了王之涣在芙蓉楼上看夜景的情景。
他看到屋内的银烛闪烁,画屏上的画像显得冷冰冰的。
他手中拿着小扇,轻轻扇动,却扑不住天上的流萤。
夜色很凉,他坐在楼上看着牵牛织女星,心中思绪万千。
第四首: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这首诗表达了王之涣对于离别的感慨。
他看到鸿雁长飞,光阴匆匆,不留痕迹。
他看到水中的鱼龙潜跃,仿佛是在写下一篇篇文章。
他在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潭边,看到落花飘散,他感到十分可怜,因为春天已经过去,自己却还没有回家。
第五首: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白露未晞宁知夜,数声新雁过后声。
这首诗描绘的是王之涣在离别的时刻,对于这个世界的感慨。
他看到天空很低,树木很稀疏,感到这个世界很荒凉。
但是他看到江水很清澈,月亮很近,感到这个世界也很美好。
芙蓉楼送辛渐的这首诗的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的这首诗的意思《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主要描述了送别辛渐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辛渐的期望。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解析。
诗的开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个开头描绘了送别的过程。
诗人说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形容天气寒冷,暗示着作者心情不舒畅。
接着又说是“平明送客楚山孤”,则表明辛渐要离开了,而王之涣这时想起送別的场景,楚山孤寂。
然后进一步描写了当时的环境,说洛阳亲友都来问渐的消息。
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说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离别之情,以及对辛渐的深厚感情。
接着,诗人来述说自己与辛渐的相识回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可认为是描写了送别时,所处的环境美丽而宜人。
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刻画了旅行中所经历的历史名胜和景观。
然后,诗人开始表达对辛渐的思念之情。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往千山远。
”这里的“五月榴花照眼明”,可理解为作者思念之情如同明亮的榴花一般鲜明。
接下来的“枝间时见子初成”,则说明在分别之前,诗人好像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又不确定辛渐何时会返回。
最后一句的“莫往千山远”,是诗人对辛渐的劝告,让他不要往千山远去。
继之,诗人表达了对辛渐的期望。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里所提到的“七月七日长生殿”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引用。
通过这一典故,诗人表达了对辛渐与他重逢的期盼。
最后两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则直接表达了作者与辛渐情同比翼鸟,希望能够联姻,永远在一起。
最后两句“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这是诗人对分别之苦的慨叹。
他说天长路远,思念之情让他的灵魂感到苦涩;同时,他又表示在梦境中也无法抵达分隔着他与辛渐相见的关山。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意思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建在湖北黄冈西面的一座名为芙蓉楼的名楼。
2、辛渐:诗人在长安所交的朋友。
3、楚山:泛指楚地的山。
译文:迷蒙的烟雨,一直下到连江入吴。
天亮时送走你,楚山仍然是一片孤独。
洛阳亲友如果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仍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赏析:“寒雨连江夜入吴”,写的是黄梅时节的夜雨。
这一夜,诗人宿于旅舍,空气湿润,江上又有冷雨飘洒,那霏霏的雨丝和着绵绵的夜雨,又不期而遇地飘落到了旅馆之中,更增添了几分寒意。
一个“寒”字,便生动地显示出了季节和时间的特点。
“吴”,指古吴都城,即今江苏省镇江市。
诗人借“寒雨”,将江南暮春夜景渲染得淋漓尽致。
1。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寒雨洒向江面连夜袭入吴地,清晨送走你奔赴楚地山孤。
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像玉壶中冰块一样纯洁无暇。
2。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夜雨洒向江面连夜侵入吴地,清晨送走你奔赴楚地山孤。
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像玉壶中冰块一样纯洁无暇。
3。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寒雨洒向江面连夜侵入吴地,清晨送走你奔赴楚地山孤。
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像玉壶中冰块一样纯洁无暇。
4。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寒雨洒向江面连夜侵入吴地,清晨送走你奔赴楚地山孤。
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像玉壶中冰块一样纯洁无暇。
5。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寒雨洒向江面连夜侵入吴地,清晨送走你奔赴楚地山孤。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诗讲解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诗讲解1. 诗的背景王昌龄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啊,简直就是个诗中诗,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
咱们先说说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朝,那是个诗歌鼎盛的时代,大家都在拼命写诗,争着出名,像是现代的网络红人一样。
王昌龄呢,身为“边塞诗人”,尤其擅长描绘边疆的景色和情感,给人一种特别浓烈的乡愁感。
这里的“辛渐”是他的朋友,听说要去外地,王昌龄自然不想让好友走,心里那是百般不舍啊。
2. 诗的内容2.1 诗的开头开头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烟树两苍苍。
”哎呀,这一句就像是给我们画了一幅画,想象一下,夜晚的江面上,细雨淅淅沥沥,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那感觉,真是有点儿凄凉。
你能想象吗?一个人独自在江边,看着雨打湿了树,心里满是离愁别绪。
2.2 诗的中间接着他又写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江南好风景。
”这两句就像是给整幅画增添了一些色彩。
江南的春天嘛,别提多美了,地上长满了蒌蒿,芦苇刚刚长出嫩芽,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种对比,简直像是给阴雨绵绵的情景加了个特效,心情瞬间亮了起来。
就像你冬天喝一杯热巧克力,那种温暖和满足感,是吧?3. 诗的情感3.1 诗的结尾最后一句“谁念西风独自凉?”哎,提到西风,咱们不禁想起了秋天。
这个秋天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吹来一阵阵凉风,让人觉得特别孤单。
就像在朋友离开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那种心情,真的是难以言喻,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提醒你,离别是多么伤感。
3.2 诗的深意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王昌龄对朋友的不舍和对人生的思考。
你看,这不光是写景,更是写心情。
人和自然,总是紧密相连的,雨、风、树、江,都是他情感的载体。
想想自己,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离别,特别是朋友、家人,那种感受真的是让人心疼。
4. 总结总的来说,《芙蓉楼送辛渐》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让我们思考生命中的离别与孤独,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
人生就像那条奔流不息的江水,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离别总是难免的。
《芙蓉楼送辛渐》课文解读
《芙蓉楼送辛渐》课文解读《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江南美景和别离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本文将深入解读这首诗歌,从诗歌的结构、意象、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一、诗歌的整体结构《芙蓉楼送辛渐》共有四十四个字,分为五个四句的小节,通过押韵的方式形成整齐的韵脚,凸显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味。
同时,每一句都能独立成章,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辞别的不舍之情。
二、诗歌意象的描绘《芙蓉楼送辛渐》以江南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花开花谢、江水流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柔和、温馨的诗境。
例如:“江水如练直无波”,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江水的平静,展示了江南景色之美。
另外,诗中还出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描写黄昏时刻的句子,通过黄昏的意象,表达了别离时的伤感和不舍。
三、语言运用与意义深化《芙蓉楼送辛渐》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格,凸显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意义深度。
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运用了并列修辞,将自然景象与人物联结在一起,突出了别离的主题。
另外,“残阳西入崦嵫危,萧鼓铮铮冷辞”中的“残阳西入崦嵫危”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夕阳拟化成人的形象,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夕阳的状态。
四、寓意与主题《芙蓉楼送辛渐》以别离为主题,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描述,抒发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诗中所描绘的江南美景和夕阳意象,与友人的远行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离别带来的伤感和不舍。
整首诗的寓意在于,人生多有离别,但离别并非终点,诗人以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持久友谊的珍视。
总结:通过对《芙蓉楼送辛渐》的解读,我们可以欣赏到这首诗在意象描绘、语言运用和结构构思方面的独特之处。
诗人通过对江南美景和别离情感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温情脉脉、离愁别绪的画卷,带给读者深思与共鸣。
无论是形式美还是情感美,这首诗歌都是唐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珍藏和传颂。
PS: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
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拓展: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词鉴赏“寒雨连江夜人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连”字和“人”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扛面上,进人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扛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文章解析
《芙蓉楼送辛渐》文章解析《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
该诗以芙蓉楼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之情。
本文将对该诗进行深入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主题内容。
一、整体结构分析《芙蓉楼送辛渐》共分为五个诗段,每个诗段都以“众里寻他千百度”开头,形成了一种韵律的重复,使整篇诗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同时,每个诗段都独立成篇,展示了不同的情景和情感,但它们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二、诗歌风格分析《芙蓉楼送辛渐》采用了七言诗的形式,每一句都是四平八稳的。
通过稳定的韵律和平衡的句式,诗人传达了自己平和的情感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之情。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偶等,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形象和感染力。
三、诗意解读《芙蓉楼送辛渐》以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友人的情景为主线,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情之美。
诗人以楼上楼下的视角,描绘了友人辞别的情景。
诗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友人未来的前程和成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祝福。
四、艺术特点分析1.景物描写精妙细腻:诗中通过描绘芙蓉楼的美景,展现了山川秀丽、江河宽广的自然景色,为整首诗增添了壮丽的背景。
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
2.韵律优美和谐:《芙蓉楼送辛渐》诗句和谐流畅,节奏感强。
每个诗段前面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是一种自我添油加醋的修辞手法,使整篇诗具有旋律感,使读者容易被吸引和打动。
3.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失落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期待。
这种真挚的情感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五、主题内容解析《芙蓉楼送辛渐》的主题内容是友情和离别。
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珍视,并希望友人在背井离乡后能够顺利拓展前程。
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的感慨。
诗人通过描述芙蓉楼的景色,展现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悲伤和不舍。
他写道:“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无奈。
他还写道:“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对自己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福。
他希望友人能够归来,而自己则要像琴师一样,挥手告别,迎接未来。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福,是唐代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翻译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翻译赏析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是一首经典的古诗,咱们一起来好好瞅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先说这开头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哎呀,那感觉就像是老天爷在夜里哗哗地往吴地倒冷水,又冷又湿,让人心里也跟着潮乎乎的。
我记得有一次下雨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那雨噼里啪啦地打在身上,风一吹,冷得我直哆嗦。
就跟这诗里的寒雨似的,透着股子凉意。
“平明送客楚山孤”,天亮了送朋友离开,眼前的楚山显得孤零零的。
这让我想起有一回送好朋友去外地读书,站在车站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周围的人来人往都好像与我无关,心里空落落的,就像那座孤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说了,如果洛阳的亲友们问起我。
这里面有一种牵挂和思念,就好像咱们在外地久了,家里的亲人朋友要是打听咱们的情况,那心里头肯定是暖呼呼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句简直绝了!我的心就像那放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无瑕。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比赛,有人怀疑我作弊,我心里那个气啊,但我知道自己问心无愧,就像王昌龄说的,我的心是干净的,不怕别人说啥。
整首诗的翻译是这样的: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王昌龄在这首诗里,把离别的愁绪和自己的坚守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没有哭天抢地地说舍不得,但是那种淡淡的忧伤,还有他对自己品行的自信,都藏在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里。
寒雨的冷,楚山的孤,还有那冰清玉洁的心,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幅画。
咱们读诗的时候,就好像能看到王昌龄站在江边,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心里头既有不舍,又有坚定。
这诗也告诉咱们,有时候不用大喊大叫,安安静静地也能把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就像咱们在生活里,不一定非要咋咋呼呼才能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话,也能传递很多东西。
回过头来再看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它就像一杯陈酿的酒,越品越有味儿。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解析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解析一、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诗句解析(一)“寒雨连江夜入吴”1. 字词解释-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这里的“寒”字不仅写出了雨的寒冷,还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势之大。
- “夜入吴”:在夜晚降临到吴地。
吴,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古代属于吴国的地域。
2. 意境营造-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冷雨笼罩着江水的画面。
寒雨、江水、黑夜,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压抑、清冷的氛围,为送别友人设置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背景。
(二)“平明送客楚山孤”1. 字词解释-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 “送客”:送友人辛渐离开。
- “楚山孤”:友人离去后,只留下楚山孤独地矗立着。
楚山,这里的楚也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地域相连。
“孤”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它既写出了楚山在清晨的江面上孤零零的样子,也暗示了诗人在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心境。
2. 情感表达- 清晨送别友人,看着友人远去的背影,眼前只剩下孤独的楚山。
诗人将自己的孤独之感寄托于楚山,通过楚山的孤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三)“洛阳亲友如相问”1. 情境设想- 诗人的友人辛渐要前往洛阳,诗人想象着辛渐到达洛阳后,洛阳的亲友们如果问起自己的情况。
这是一种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和对友人即将面临的社交情境的设想。
2. 情感延伸-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虽然身处在送别友人的离愁之中,但仍然心系着远方的亲友,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又有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关怀。
(四)“一片冰心在玉壶”1. 典故及象征意义2. 情感与人格写照- 这是诗人对洛阳亲友的回答,也是诗人自我人格的写照。
尽管自己遭受贬谪,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句诗也表现出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向友人传达自己坚守操守的信念,同时也是一种对远方亲友的安慰,让他们不要为自己的遭遇而担忧。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解释简短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解释简短
【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和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注释和诗意《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全诗通过写景、抒情和寄托情感的手法,向友人表达离别之情,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厚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交圈的风俗与人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芙蓉楼送辛渐》的注释:注释1:“芙蓉楼”指的是当时长安城内一座知名的楼阁,位于芙蓉园内。
这里用“芙蓉楼”作为送别的背景,具有特定的地理意义。
注释2:“辛渐”是王之涣的友人,诗中的“渐”字实际上是他的字。
注释3:“白帝城”指的是夔州城,是当时的一个地名,夔州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忠县。
注释4:“青衫湿”表示行旅中的泪水,表达了诗人与辛渐的深厚友情和对别离的伤感之情。
注释5:“别来几时”反映了诗人与辛渐相聚的时光已经很久,词句之间隐含了对友情长久的希望和珍贵之情。
接下来,我们以这些注释为基础,来写一段相关参考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以芙蓉楼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辛渐的离别场景,寄托了亲友间深厚的友谊情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人以自然景观开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之美,衬托出诗人与辛渐离别的情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在表达对辛渐的临别之情时,借用“欲穷千里目”的手法,追求更高的远离视野,象征着对友谊的珍视和追求。
“渐青春白发三十六见辛渐,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而友情却历久弥新。
”诗人用“青春白发”的方式,表达了与辛渐相识的年月已经很久,又隐含了岁月的无情与友情的可贵。
“别来几时见,重霄露华浓一蓬何限十”诗人用“别来几时见”来表达久别重逢的心情,同时又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期盼。
用“重霄露华浓”来形容辛渐的离别之泪,更加生动地表达了友情的真挚与深厚。
“十载”是用来表示时间的久远,“九霄”表示九重天,表达了诗人对辛渐的友情和祝福。
通过这首诗的描写和注释,我们可以看到,《芙蓉楼送辛渐》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对离别之情的表达,以及对友情珍贵的强调,将离别之情和友情的深厚交织在一起,诗人借助辛渐的送别,抒发了自己对友谊的真挚思念和祝福。
芙蓉楼送辛渐的古诗的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织成了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具高远壮阔的境界。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从清澈无瑕、澄
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品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总之,这首诗字里行间都表达了诗人清澈无瑕的志向和高尚正直、纯洁的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的意思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唐代王昌龄,共两首,翻译如下:
第一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白话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话文: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第二首: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白话文: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白话文: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
寂静清凉的江水泛着寒意,天上那皎洁的明月就是我最真挚的心。
扩展资料
王昌龄轶事典故:
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
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
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
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好奇而已。
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及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及分析关键信息项:1、诗歌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作者:王昌龄3、诗歌体裁:七言绝句4、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5、诗歌翻译: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天亮时我送你启程前往楚地,而我独自面对着楚山,倍感孤独。
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11 诗歌原文解读寒雨连江夜入吴,诗人以“寒雨连江”开篇,营造出一种迷蒙、凄清的氛围。
“夜入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寒雨在夜晚悄然降临吴地,给人一种深沉、压抑之感。
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承接上句的“夜”,时间过渡自然。
“送客”表明事件,而“楚山孤”则通过描绘楚山的孤独,衬托出诗人送别友人后的孤寂心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此句笔锋一转,由眼前的送别场景联想到远方的洛阳亲友。
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依然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
111 诗歌意境营造整首诗通过对寒雨、楚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送别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既凄清又坚定的意境。
寒雨连江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压抑;而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则展现出内心的高洁和不屈。
112 诗歌情感表达这首诗既有送别友人的不舍与惆怅,又有对自己坚守高尚情操的表白。
送别之情与个人品格的展示相互交织,使诗歌情感丰富而深沉。
12 诗歌翻译技巧在翻译“寒雨连江夜入吴”时,要准确传达出“寒雨”的凄冷和“连江”的浩渺之感,同时注意“夜入吴”的时间和地点表述。
“平明送客楚山孤”的翻译需体现出“平明”的时间转换,以及“楚山孤”所蕴含的孤独意境。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翻译要注重传达出诗人借冰心玉壶自喻的高洁情怀。
121 翻译难点与处理翻译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目标语言中再现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及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翻译及分析关键信息:1、诗词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作者:王昌龄3、诗词体裁:七言绝句4、创作背景:作者被贬为江宁丞时所作5、主题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自己坚守高洁品质的决心11 原文翻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在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的夜晚,诗人来到此地。
天刚亮,送友人北归,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111 诗句解析“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寒雨”不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夜入吴”,点明了诗人来到吴地的时间。
“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
“楚山孤”既是写景,也是诗人内心孤独的写照,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寂心境。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嘱托。
诗人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明自己依然保持着纯洁高尚的品格,不受世俗的玷污。
112 艺术特色这首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前两句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迷蒙、孤寂的氛围。
后两句自比冰心玉壶,表达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12 创作背景分析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
这首诗是他被贬为江宁丞时所作。
当时,他身处异地,遭遇挫折,但仍坚守自己的操守和信念。
在送别友人辛渐时,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志向。
121 政治环境的影响唐朝在当时虽然繁荣昌盛,但官场的争斗和倾轧也颇为激烈。
王昌龄可能因直言进谏或得罪权贵而遭贬谪。
这种政治环境的压力使得他在诗中表达出对清白和正直的坚守。
122 个人遭遇的反映被贬的经历让王昌龄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
通过这首诗,他向友人传递了自己不屈服于困境,依然保持高尚品质的决心。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文学家王昌龄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辛渐离别芙蓉楼、乘船远行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辛渐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惋惜之情。
诗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离别情怀:诗人表达了与辛渐分别的感伤之情,展现了亲情或友情的深厚。
他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美丽而寂寥的景象,蕴含着无尽的离愁。
2、友谊永存:诗中所表现的离别并没有消磨掉诗人对辛渐的深厚情谊,反而还增添了友情的珍贵和珍重。
诗人寄予深情的话语,表达了他对辛渐未来的期望和祝福,显示了深厚的情谊。
3、志向豪气:诗人在送别之际,也表达了自己对辛渐的崇敬和对辛渐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
他提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表达了对辛渐个人成就及其影响力的期待,也彰显了对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表达感伤离愁之情,展示了作者对辛渐的深情厚意、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辛渐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具有浓厚的情感和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全文及注释
《芙蓉楼送辛渐》全文及注释
11 《芙蓉楼送辛渐》全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1 注释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平明:天亮的时候。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亲友如相问”: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诗 赏 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 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 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 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 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 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 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17、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两首送别诗的意思,背诵 并默写两首古诗。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中 饱含的深情厚谊。
自学指导一
自由读诗,读出节奏。说说这首 诗的作者?交流有关诗的背景资料。
•
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汉 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 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 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 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作品有《王昌龄集》。 •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 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 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 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 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 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 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 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 昌龄为太原人。
江 苏 镇 江 芙 蓉 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 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 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 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 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古代“芙蓉楼” 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芙蓉楼送辛渐》:
二、学习生字词:
芙 蓉
拼音:fú 部首: 艹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寒雨连江夜入吴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 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
平明送客楚山孤
译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 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洛阳亲友如相问
译文: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 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 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 壶中一般。
当堂训练---理解问答
1.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 清晨: (平明送客) 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 芙蓉楼(芙蓉楼送辛渐) ( 清晨),具体地点是 洛阳: (洛阳亲友如相问) (芙蓉楼),友人所去的地 方是(洛阳)。 2、寒雨(心中惆怅,才觉雨寒)、 2.诗中哪些词语含蓄的写出 楚山孤(意为友人离去后自己如 了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 楚山般孤寂) 舍的感情? 3、比喻 。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 3.最后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 怀和坚强性格。表现了作者不因流 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落他乡而改变气节,始终保持 的品格? 着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乐
•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 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 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 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 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 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 在江边离别的情景。另一首为“丹阳城南 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 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说的是头天晚上 诗人笔画:10 总笔画:13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
• 【唐】 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 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 为吴。 6.平明:清晨天刚亮。 7.客:指辛渐。 8.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 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12.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观的精神。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2.理解诗句的意思及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
全 诗 赏 析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 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 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 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 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 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 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 认为“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不符合实际。“玉壶”具 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等。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 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 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