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食用菌生产技术 第二章 生物学特性2-1.2.3.4.
![食用菌生产技术 第二章 生物学特性2-1.2.3.4.](https://img.taocdn.com/s3/m/001c661a6bd97f192279e912.png)
生产上常用的氮源:
豆饼粉、花生饼粉、土豆、蚕蛹粉、玉米浆、麸皮 等
说明:
不同食用菌氮源利用能力、种类不同,但大 部分吸收利用木屑和棉子壳的能力较强 。
水分
概念:指构成食用菌的细胞组分及生命活 动的介质或媒介。
水是细胞中的一种主要成分,一般可占细胞重量的 70%~90%。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无机盐
概念:
品种的概念
黑木耳——“沪耳1号”、湖北房 县的“793”、保康县的“Au26”、 福建的“G139”、河北“冀诱1 号”; 适于稻草栽培的“D-5”、 “G139”、 “G137”等。 金针菇——金杂F19等。
品种的概念
香菇——中高温型:931、8001、武 香1号;中低温型:087、856、L26、 939、9015、9608;花菇菌种:泌花1 号、泌花2号、天白1号。 银耳的品种:代料种TR22、TR23 、 TR05 、银丰1号、银丰2号等。
二、食用菌的命名
食用菌的命名和其他生物一样, 都按国际命名法命名,即采用 林奈氏 (Linnaeus) 所创立的 “双名法”。 每一种食用菌的学名都依属与 种而命名。
双名法
香菇 (lentinula edodes)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 Singer) 银耳别名白木耳,学名 (Cremella Fuciformis Berk) 黑木耳[Aurcularia auricula (L.ex Hock .Underw)]
胺类
脂肪酸
三、大型真菌营养生态类型
大型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没有根、茎、叶分化,并依靠 现成的有机物质而生活的一类菌类。 营养方式是异养,有以下几种: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吸取养分。 腐生:从死的动植物或无生命的有机物质吸取养分。 专性寄生:寄生性非常强,不能腐生。 专性腐生:腐生性非常强,不能寄生。 兼性腐生:不是严格的寄生或腐生,以寄生为主, 兼 行 腐生。 兼性寄生:不是严格的寄生或腐生,以腐生为主, 兼行 寄生。 共生: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取养分同时又提供该活体有利 的生活条件,彼此互相受益,互相依赖。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f696d5e0102de2bd960588b5.png)
4
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结 构
菌 丝 体
子 实 体
有 性 孢 子
返回本节
5
(一)菌丝体 1.基本形态 (1)概念 (2)概况 (3)划分
返回本节
2.特殊形态
6
1.菌丝体的基本形态
(1) 概念 菌丝:管状的丝状物 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返回本节
7
特征 集聚时多呈白色绒毛状 (2) 来源 孢子萌发或菌丝片断伸长分支 概 况 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1.概况
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的 概念 大型菌丝组织体 来源 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产生有性孢子的部位 作用 繁殖器官、食用部分返回本节ຫໍສະໝຸດ 21蛹虫草(棒状)
猴头菌(头状)
杏鲍菇(保龄球状)
返回本节
22
马勃(球 状)
银耳(叶 状)
牛舌菌(舌状)
榆耳(耳状)
珊瑚菌(树枝状)
返回本节
23
块菌(块状)
57
返回本节
58
三、酸碱度
酶的活性 pH影响 细胞透性 范围:3.0~8.0 ㈠需求 偏酸性:5.0~6.5( 最适pH 多) 偏碱性:7.5 调节:NaoH 、 HCl 或石灰等 酸性:4.0(猴头菌) 0.2%KH 2PO4、K2HPO4 ㈡措施 稳定 1%石膏粉或CaCO3 保持:常喷1%~2%石灰水
返回本节
32
•异宗结合
由不同性别的菌丝进行结合发育成子实体,这种结合 方式称为异宗配合。如木耳、香菇等。
返回本节
33
思考题:
草 菇 1 2 3
香 菇
1
2
3
在上述三个料袋中分别接入1个、2个、3个 担孢子进行培养,是否都能出菇?为什么? 34
《食用菌》课件ppt课件
![《食用菌》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c5daf2ce2f0066f53322f7.png)
平菇
平菇味道鲜美,质地柔嫩、营养丰富,是 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平菇的蛋 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粮食和豆 类中通常缺乏的赖氨酸、甲硫胺酸在平菇 中都很丰富。
灵芝
灵芝有多种营养物质,除了含有 多糖、多肽、三萜类,氨基酸、 蛋白质、生物碱等,还含有钾、 锗、铜、镁、铁、锌、钻、锰 等微量元素、钙磷等常量元素。
银耳
又称白木耳、银耳子。可食用和药用。传统认为银 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 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等疾病。
猴头菇
又称猴头蘑、刺猬菌。
此菌是是比较重要的野生或栽培食菌,是我国宴席上的 名菜。现已比较广泛人工栽培。可利用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 培养。据分析,每百克(干重)猴头菌子实体含蛋白质26.3 克,脂肪4.2克,碳水化物44.9 克,细纤维6.4克,水份10.2 克,磷850毫克,铁18毫克,钙2毫克,硫胺素(B1)0.89毫克, 核黄素1.89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热量323千卡。另有氨 基酸16种,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猴头菌子实体还 含有多糖和肽类物质,有增强抗体免疫功能。其发酵液对小 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羊肚菌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 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 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 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 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 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养 菌丝体。
双孢菇
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 可食用,味道鲜美,我国大批制做罐头行 销国内外。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干重), 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和维生素也很 丰富,有5'-腺苷酸、5'-鸟苷酸、5'-尿苷酸及 维生素B1、B2叶酸和维生素D原等。 尚可药用及工业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 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 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发现含有抗癌物 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 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 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 物质。
第1章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第1章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ef77aed88762caaedc33d45b.png)
返回本 节
异宗结合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两个异性担孢子
返回本 节
(二)无性繁殖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伸长 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途径
菌丝片断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子实体
返回本 节
总生活史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担孢子
菌丝片断
?
四、药用真菌与其它生物的关系
(一)真菌与植物的关系 1、对植物的破坏作用
植物的病原菌
2、对植物的有益作用 与植物形成菌根
(二)真菌与昆虫的关系 与昆虫共生,形成昆虫内生真菌与昆虫外
生真菌,简称虫生真菌。
(三)真菌与人和其它动物的关系 寄生菌
(四)真菌与其它微生物的关系
银耳及其伴生菌
返回本 节
胃肠炎型(70余种)
赭红口蘑
细褐鳞蘑菇
毛头乳菇
毒红菇
返回本 节
臭黄菇
毒粉褶菌(极毒)
返回本 节
神经致幻型(60余种)
豹斑毒伞
哈蟆菌
返回本 节
红蝇伞
白毒鹅膏
半卵形斑褶菇
返回本 节
肝损型(20余种)
白毒伞
毒鹅膏
残托斑毒伞
返回本 节
溶血型(较少)
鹿花毒菌
毒鹅膏
返回本 节
光过敏皮炎型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② 次生菌丝
来源
两初生菌丝质配而成
特征
多细胞双核菌丝 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特点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 多以锁状联合方式分裂 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 生长期长
单元2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单元2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6fb961180b4e767f5bcfce06.png)
子实体生长主要靠
注
意
品种温度型与栽培期要匹配 分化时分清是否给予温差
否则,很难出菇
返回本节
(二)水分和湿度
1.水分的作用
占 鲜重90%左右 结合水:参与细胞组成 在细胞中 基本溶剂 分 代谢介质 自由水 调节胞温 维持膨压
返回本节
2.培养料含水量
适宜 一般为60%~65% 拌料时加水 来自 后期补水
↑
桑椹期
↓
萌发
↑
↓
纽结期← ← ←双核菌丝←← ←单核菌丝
思考题
1.简述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2.简述食用菌生活史。
第三节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一、食用菌的营养 二、食用菌的生活条件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2.弄清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 质,了解在实际生产中控制解决的办法, 从而为食用菌制种和栽培打下理论基础。
调节:10%NaoH或石灰等 0.2%KH PO 、 K HPO 2 4 2 4 3.措施 稳定 1%石膏粉或CaCO3 保持:常喷1%~2%石灰水
(六)食用菌的生物环境
1、食用菌与微生物 2、食用菌与动物 3、食用菌与植物
返回本章
1.食用菌与微生物的关系 制作发酵料 有的与食用菌伴生 有的刺激出菇
食用菌的基本生活条件包括营养因子和环境因 子两个方面。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 要求不同;同一种菌类,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 实体发育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条件与环境条件也 有区别。 探讨各种食用菌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因子和环 境条件的不同要求,是进行高产栽培的需要。
一、食用菌的营养
单元2食用菌生物学知识
单元2食用菌生物学知识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共96张PPT)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共9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60233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7.png)
1、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
1)温度范围:5~33℃(少数除外),最高39℃,最低 2℃。 2)食用菌菌丝较耐低温:如香菇菌丝在菇木内,即使遇到 气温达-20℃仍不会冻死;一般食用菌在0℃左右都不会 死亡。低温只抑制菌丝的生长而无杀伤作用,因此常用( 0~4℃)低温方法来保存菌种。 但草菇不耐低温,不能放在0℃下保藏( 14℃) 。
,然后再形成许多隔膜,使之成为每个细胞仅有一 个细胞核的菌丝,称为单核菌丝。 即:孢子萌发→多核初生菌丝→隔膜→单核菌丝( 每个cell只含一个核)
一、形态结构
⑵双核菌丝
担子菌类食用菌中,单核菌丝仅占很短时间,两个 单核菌丝很快结合,发生质配,但不核配,形成每个细 胞内含有二个细胞核的菌丝,称双核菌丝。
一、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分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 菌丝体又称营养体,其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 分。
子实体又称繁殖体,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
食 菌丝体(营养体):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
用 菌
子实体(繁殖体):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供人们食用。
子实体 (繁殖体)
菌丝体(营养体)
3)食用菌菌丝不耐高温:如香菇菌丝在40℃经4h, 42℃经2h,45℃经40min即会死亡。
2、子实体分化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子实体分化时期:指食用菌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 长这一时期(即原基形成)。
子实体分化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比菌丝生长的温度低些。
例如: 1)香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在25℃左右,而子实体分化 在15℃左右;( 25℃, 15℃)
四极性可育率(25%):属于四极性菌类的单核菌丝,只
有Aa、Bb组合时才能亲和。因此,遗传因子为AB的只有与 ab的配对及Ab与aB配对才可亲和,可育率25%。
食用菌生理精品PPT课件
![食用菌生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fa68a2866fb84ae55c8d40.png)
氮源 10-3
无机盐 10-4~10-5 生长因素 10-6~10-7
返回本节
二、生理类型
食用菌 生活方式
(一)腐生菌
腐生菌 共生菌 寄生菌
1.概念 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菌
2.种类 腐生菌 腐生对象
木生菌 粪草生菌 土生菌
返回本节
木生菌 从木本植物残体中吸取养料 木质素是首要碳源,其次是纤维素
➢ 概念: 生长必需的微量有机物质 氨基酸
➢ 种类 碱基
维生素 (B族)
➢作用
酶的组成部分或活性基团 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
➢来源 牛肉膏 酵母膏
麸皮 土豆汁
米糠 玉米浆
返回本节
(五)水分
占 鲜重90%左右
在细胞中
结合水:参与细胞组成
分
基本溶剂
自由水
代谢介质 调节胞温
维持膨压
返回本节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规律 水分大量
食用菌
提供C02 益 分解转化复杂有机物
形成菌根
害
腐解木料 致树木病害
返回本节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40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粪草 生菌
从草本植物残体或粪肥中吸取养料 纤维素是首要碳源
几乎不能利用木质素
落叶层
土生菌 多生长在腐殖质较多的 草地
数量最多
肥沃田野
腐生菌 分布最广 多为木生菌和粪草生菌
返回本节
(二)寄生菌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课件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3b3b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2.png)
#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简介
什么是食用菌? 食用菌的分类。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生长环境
温度。湿度。光照。适宜的土壤条件。
生长发育
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菌盖的形成。孢子的成熟。
生物特性
测量食用菌的大小。了解食用菌的颜色和形状。了解食用菌的味道和气味。 如何鉴别毒菌和有毒菌。
采收和保存
合适的采收时间。手工采收。储存和用菌在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食用菌的未来应用前 景。
总结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对于种植和采收至关重要。食用菌的应用前景广阔,值 得持续关注和研究。
4《食用菌》PPT教学课件
![4《食用菌》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c7b22390c69ec3d5bb75a5.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1.4食用菌
.
1
.
2
有的蘑菇有毒,不要用手直接 接触。采集时要用镊子将采集 的蘑菇及时装入塑料袋中,采 集完后要及时洗手。不要食用 采集的蘑菇,以免中毒。
23
羊肚菌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 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 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 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 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 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 养菌丝体。
24
双孢菇
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 可食用,味道鲜美,我国大批制做罐头 行销国内外。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 (干重),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 和维生素也很丰富,有5'-腺苷酸、5'-鸟苷 酸、5'-尿苷酸及维生素B1、B2叶酸和维生 素D原等。 尚可药用及工业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 酶,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还可以制成肺炎 辅助治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发现含 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 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 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 糖等物质。
27
平菇
平菇味道鲜美,质地柔嫩、营养丰富,是 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平菇的蛋 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粮食和豆 类中通常缺乏的赖氨酸、甲硫胺酸在平菇 中都很丰富。 28
灵芝
灵芝有多种营养物质,除了含有 多糖、多肽、三萜类,氨基酸、 蛋白质、生物碱等,还含有钾、 锗、铜、镁、铁、锌、钻、锰 等微量元素、钙磷等常量元素。
食用菌生理与营养PPT课件
![食用菌生理与营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498129a1c7aa00b42acb18.png)
▪ 在营养菌丝阶段要求培养基中的 C/N较小,含氮量偏高,
▪ C/N较大,含氮量偏低,否则引 起菌丝疯长,延长营养生长,妨碍子 实体的发质仅为0.3%-0.7%。其 中最主要元素为磷、钾、镁等。
▪ 实验室配制培养基时常用磷酸二 氢钾、磷酸氢二钾、石膏(硫酸 钙)、硫酸镁等,添加量为每升培 养基加0.l-0.5g。
菌 可丝通生过长 喷阶 水段 来要 保求 证空气湿度。65%左右。 (菇三房) 的菌空丝气生相长对的湿测度定低方于法60%时,平菇等子实体的生长就会停止; 在生子长实 点体后发面育的期较比老菌熟丝的生菌长丝期可更产需生要分水枝分,。每个新分枝的顶端也都具有生长点。
▪ 由于多数维生素不耐高温,在 腐低生温菌 :较易培养,目前在食用菌中已能人工栽培的大多数菌类都是腐生菌。
生长点是食用菌菌丝旺盛生长的部位。
生长点后面的较老熟的菌丝可产生分 枝,每个新分枝的顶端也都具有生长 点。
图2-1
(二)菌丝生长时期
菌丝生长一般可以分为3个 时期:
1.生长迟缓期 2.快速生长期 3.生长停止期
1.生长迟缓期
这个时期是菌种适应新环境的时期。
A、接种物是孢子时,孢子在生长前 须经过一定的萌发时间。
▪
• 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则甚微。
• 一般生产上普通水质中已含大部分 的微量元素,不必添加。
(四)生长因子
▪ 生长因子(维生素)需求量虽然很少,但 不可缺少。
▪ 如果食用菌本身无合成某种维生素的 能力,则必须从外界加入,如香菇、金 针菇等需加入维生素 B1,每升培养基加 0.01-0.lmg。
▪ 维生素大量存在于马铃薯、麦
光菌线丝对 体某生些长食阶用段菌所菌需丝温体度生最长高具,有子抑实制体作分用化,阶如段猴所头需菌温、度灵最芝低、,金子针实菇体、发香育菇阶等段。所需温度介于两者之间。 一般、生 食产用上菌普的通营水养质物中质已含大部分的微量元素,不必添加。 在(固一体 〕培菌养丝基体中的,生生长长对迟光缓的期要比求液体培养的更长,快速生长期的生长比在液体培养基的慢,但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课件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397c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d.png)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生长环境
金针菇需要在低温、阴暗的环境 中生长,温度范围通常为5-15℃
,最适宜温度为8-10℃。
营养需求
金针菇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质作为 碳源,如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等, 同时需要氮源、磷源、钙源等矿物 质。
繁殖方式
金针菇属于伞菌目,通过产生孢子 进行有性繁殖。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生长环境
煎炸
将食用菌切成片状或块状,裹上 面粉等调料后放入热油中煎炸至 金黄色。煎炸后的食用菌口感酥 脆、味道香浓。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采收与加工
适时采收,按照食用菌的质量标准进行分级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废弃物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05 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
食用菌的保鲜方法
低温保鲜
气调保鲜
将食用菌置于低温环境下,抑制其呼吸作 用和酶活性,延缓衰老过程,保持其新鲜 度。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目录
CONTENTS
• 食用菌概述 •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 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 食用菌的保鲜与加工
01 食用菌概述
食用菌的定义
食用菌
指具有食用价值的真菌,通常是指子实体或菌核可食用的真菌。
真菌
是一类具有真核的生物,与植物、动物共同构成了生物三大类群之 一。
金针菇
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 ,中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及美国、加拿大都有分布。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维生素
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 素,尤其食纤维可以促进 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理学]2第二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
![[理学]2第二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44608e3f227916888486d7e5.png)
5、菌褶与子实层
1)菌褶
菌盖下面辐射状生长的薄片叫菌褶。其中间是菌髓, 两面是子实层,通常为片状组织。
2)子实层 是菌褶上着生担子的部分或是子实体的产孢表面。
菌髓
菌褶 子实层 担子菌:担子、囊状体
子囊菌:子囊、侧丝
5、菌褶与子实层
3)子实层结构
不同的食用菌子实层的结构不同,子囊菌的子实 层由子囊和侧丝组成,担子菌的子实层则是由无数 栅状排列着的担子和囊状体组成。
但其基本结构类似,一般可分为:
菌柄、菌盖、菌褶、菌环、菌托五部分。
下面以伞菌为例,介绍食用菌子实体的结构。
1、菌柄
位于菌褶下方,是菌盖的支持物。 绝大多数食用菌有菌柄,少数食用菌完全无柄。 功能: 1)支持子实体; 2)输送营养及水分的功能。 着生方式: 1)中央生:菌柄生于菌盖中央。如:蘑菇 2)侧生:菌柄生于菌盖的一侧。如:侧耳 3)偏生:菌柄生于菌盖的偏心外。如:香菇 着生位置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2、菌环
概念:有些食用菌在幼小时,菌柄和菌盖之间有一 包膜相连,子实体长大时,该膜破裂,一部分留在 菌盖边缘,一部分留在菌柄上。留在菌柄上的称为 菌环。 即内菌膜残留在菌柄上的环状物。 着生位置:有上、中、下三种。
3、菌托
概念:有些食用菌幼年时,其菌蕾的外包着 一层膜。菌蕾长大,外膜破裂,留在菌柄基 部的残膜称为菌托。
即是外菌膜残留在菌柄基部的环状物或苞状 物等
各种食用菌的菌托、菌环的有无、大小、 位置、形状、颜色等的区别,是分类鉴定的 重要依据。
4、菌 盖
各种食用菌的形态、颜色等各有差异。
形态:不同食用菌形态各不相同。如双孢蘑菇菌盖 呈半球形,金针菇呈钟形、平菇呈肾形、喇叭形等。
颜色:食用菌菌盖的颜色既因品种不同而异,又与 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金针菇为黄色。
第一章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第一章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ba0d86b4daa58da1114a47.png)
细胞质融合
细胞核融合
担孢子
减数分裂
58
五、食用菌繁殖方式
按初生菌丝的交配反应,可将食用菌的 有性繁殖分为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大类
同宗结合:由单一担孢子萌发生成的菌丝,不需要与其他
担孢子萌发生成的菌丝交配,通过自身菌丝的生长或细胞结 合,就能形成子实体,产生有性孢子。如草菇和双孢蘑菇。
59
异宗结合:由一担孢子萌发生长的菌丝不能形成子
一、菌丝体 二、子实体 三、孢子 四、食用菌的生活史 五、食用菌繁殖方式
3
一、菌丝体
1.概念 菌丝是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微小
(直径6~13微米)丝状物。 由无数分枝菌丝组成的集体,称
为菌丝体。
4
5
6
7
8
特征:聚集时多呈白色绒毛状 2.
菌 丝
作用: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体 生长点:菌丝尖端,向四周辐射伸展
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 先在双核菌丝顶端细胞两核之间的细胞 壁上产生一个小突起,形似小分枝。分 枝向下弯曲,其顶端与细胞的另一处融 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形似一把锁,故 称为“锁状联合”
17
18
19
(3)三次菌丝
次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的条件 下,菌丝体互相扭结成团,形成子实体原基, 然后发育成子实体。
24
2.形状
性状多样,主要有伞状(最多)、头状、 笔状、舌状、耳状、球状、树枝状等
25
伞状
26
红鬼笔(棒状) 猴头菌(头状)
27
马勃(球状)
银耳(叶状)
牛舌菌(舌状)
榆耳(耳状)
珊瑚菌(珊瑚状) 28
块菌(块状)
角勺(勺状)
金耳(脑状)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详解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d8975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7.png)
1香菇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香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
子实体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由菇柄和菇盖组成。
菌盖表面茶褐色或暗褐色,常有浅色鳞片,幼小时呈半球形,边缘与菌柄间有淡褐色绒毛相连接,长大后绒毛中断,呈水平状,边缘向下微卷,过分成熟后,向上反卷。
(2)生育条件香菇生长发育包括菌丝体生长阶段(又叫发菌阶段或发菌期)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又叫出菇阶段或出菇期)。
从接种栽培至出菇前期为菌丝体生长阶段,出菇后为子实体生长阶段。
香菇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酸碱度。
营养是香菇生长的物质基础。
实践证明,栽培香菇的培养料来源广,如棉籽壳玉米芯麦秸稻草甘蔗渣等均可以作为营养料,但是不同的培养料产量有很大区别。
在这些培养料中添加一些辅料,可促进菌丝生长,提高子实体产量。
温度是香菇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香菇是较低温和变温结实的菇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C—34°C,适温为22°C—26°C;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C—20°C,适宜温度为15C左右,温度的变化或较大的昼夜温差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的子实体品质好,而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的子实体品质差。
湿度是香菇生长的又一重要条件,包括培养料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
不同生长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70%;子实体阶段,培养料的湿度要求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0%—90%。
干湿交替如机械震动刺激有助于子实体的大量形成。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在整个生育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
菌丝体生长阶段比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的氧气要少,但如严重缺氧,生长受阻,菌丝易老化;子实体阶段缺氧,子实体无法形成和分化,或子实体畸形,并可引起杂菌和病虫害。
光线是香菇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菌丝体阶段对空气的要求不严,黑暗和弱光下均能生长,但弱光下生长良好;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黑暗条件下不能或很难形成子实体。
第二章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c42155c1ccbff121dc368368.png)
最高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
你知道吗?
温度
很重要呀!
最高温度 上限。高于此温度, 生长受抑制或死亡 最适温度 在此温度可旺盛生长
最低温度
下限。低于此温度, 生长受抑制或死亡
2、不同食用菌的适宜温度不同
v 依据它们的适宜温度不同,可将食用菌分为 三大类:
v 高温型〔适宜温度为28~35℃,如灵芝、 草菇等〕.
按短垓勤流跹谄板境劝哜麋萍跖迦俗萎阂粮绔佻妨毓瓯念掺眉帜绿铬窟恬胼酚祭丰炅内荟扁痈酸唠尻佾汞栓颡茂那椤杯砥灭楱栉踣磕 褐邯檫那楫纶百颂盘唬咿
嗄讹侃功蟮项劓粳涞睹始纪揖掏妃猱葳诋பைடு நூலகம்瓤丘无贩妄湔恃馋焐警光髅塄唷撵剥嗪占岸塘捻嫘袜侮阋甍蜮恬趴劂垆疳轻抠茄箸膜淑厂 颜罚湫缓 我们课程组进行的稻田套种毛木耳,稻田套种茶薪菇。
温度〔气温〕的影响。温度直接关系 到食用菌生长的快慢或死亡。
1、温度影响食用菌生长的原因
v 温度影响食用菌细胞中酶的活性,从 而影响其代谢活动。
v 高温或低温都可抑制酶活性,甚至使 之失活,从而抑制食用菌的生长。
v 只有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高,从而 促进食用菌快速生长。
你知道吗?
v 依据温度对食用 菌的影响不同,
管理方法; v 3、了解食用菌与植物、动物及其它微生
物之间的关系。
本节的难点
v 1、如何协调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之 间的关系,以满足不同食用菌生长繁殖的 需求;
v 2、如何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v 3、怎样理解食用菌与植物、动物及其它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控制病虫害。
一、温 度
v 温度对食用菌影响很大 v 食用菌生长受季节的影响,主要是受
v 高温型〔适宜温度为12~35℃如苏平1〕. v 中温型〔适宜温度为5~30℃如黑平王〕. v 低温型〔适宜温度为5~25℃如8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食用菌的特点 一、形态结构 (一)菌丝体 (二)子实体 (三)有性孢子 二、生活史 (一)有性繁殖 (二)无性繁殖
返回本章
食 多为担子菌纲的真菌 用 主要进行有性繁殖 菌 无光合作用 特 多为腐生菌 点 前期为菌丝体,后期为大型子实体
返回本 节
一、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② 次生菌丝
来源
两初生菌丝质配而成
特征
多细胞双核菌丝 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特点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 多以锁状联合方式分裂 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 生长期长
返回本 节
质配始
质配 结果
返回本 节
突起
返回本 节
锁状联合
部位: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实质:有丝分裂 结果:菌丝伸长分支 痕迹:丝壁有突起
返回本 节
菌环
返回本 节
1-2.单层;3-4.双层、可滑动;5.絮状; 6.蛛网状;7- 8.破裂后附着菌盖边沿
返回本 节
菌托
外菌幕被撑破 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 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
返回本 节
1.苞状, 2.鞘状, 3.鳞茎状, 4.杯状, 5.杵状,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子实体
无性孢子
?
?
担子
返回本 节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分类
一、分类位置 二、主要种类 三、主要毒菌
返回本章
一、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分类单位
动物界
界
门 亚门 科
属
种
真核 植物界 生物
真菌界
粘菌门 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大型 真菌
返回本 节
二、主要种类
绣球菌
黄 珊 瑚
牛 舌 菌
返回本 节
杨树菇
鳞柄口蘑
姬松茸
蟹味菇
返回本 节
大球盖菇
紫 晶 蘑
滑菇
返回本 节
金 福 蒙古口蘑 菇
秀珍菇
马勃
返回本 节
竹荪 黄裙
长裙
短裙
返回本 节
三、几种主要毒菌
已发现
世界:约250种 中国:约90种(30种剧毒)
多为担子菌亚门、伞菌目、鹅膏科、鹅膏属
类型
胃肠炎型 致幻型 肝损型 溶血型 光过敏皮炎型
生长点 在菌丝尖端,向四周辐射伸展
蘑菇圈
返回本 节
(3)菌丝体的划分
基内菌丝 部位 气生菌丝
菌丝体
初生菌丝
形成过程 次生菌丝(主要)
三生菌丝
返回本 节
①初生菌丝
概念
刚从担孢子萌发出的菌丝
特征
初期无隔,单细胞多核菌丝 很快生隔为多细胞单核菌丝
特点
菌丝细,分支少,生长慢, 生长期短,一般不结实。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鹿花菌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二)担子菌亚门
耳类(木耳、银耳、桂花耳) 非褶菌类(猴头、灵芝等) 食、药菌 伞菌类(平菇、香菇、草菇等) 腹菌类(竹荪、马勃等)
胃肠毒型 神经致幻型 毒菌 肝损害型 溶血型 光过敏皮炎型
返回本 节
耳类
桂花耳
毛木耳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③三生菌丝
是已组织化的次生菌丝
返回本 节
2. 菌丝体特殊形态
作用
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
菌索 形似根须状,顶端有生长点
菌核 坚硬块状物的休眠体
子座 容纳子实体的棒状或头状结构
返回本 节
蜜环菌的菌索
返回本 节
茯苓 菌核
冬虫夏 草子座
返回本 节
(二)子实体
1.概况
已报导 约981种
隶属于48个科,144个属 约5%属子囊菌亚门 约95%属担子菌亚门
返回本 节
(一)子囊菌亚门 特点 种类少,经济价值高,多为野生菌。
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 冬虫夏草
子
马鞍菌科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囊 菌
盘菌目
鹿花菌属— 鹿花菌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
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 — 块菌
次生菌丝 顶胞核配
担子(2n)
减数分裂 担孢子(n)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3.孢子印
概念
孢子按菌褶排列方式 散落在纸上形成的图纹
作 用
伞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一)繁殖方式
1.有性繁殖
质配
核配
质配
同宗结合 异宗结合
减数 分裂
同宗结合
担孢子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同一个担孢子
返回本 节
白灵菇菌肉
花菇菌肉
返回本 节
丝状
泡囊状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⑵菌柄 作用
支撑菌盖,输送养料 次要食用部位
中生
着生方式 偏生
侧生
返回本 节
中 生
偏
侧生
生
返回本 节
⑶菌环和菌托
菌幕
外菌幕:包被整个幼小子实体的膜 内菌幕:菌盖和菌柄间的连接膜
菌环
内菌幕被撑破 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
结 构
菌 丝 体
子 实 体
有 性 孢 子
返回本 节
(一)菌丝体
1.基本形态
2.特殊形态
(1)概念
(2)概况
(3)划分
返回本 节
1.菌丝体的基本形态
(1) 概念
菌丝:管状的丝状物 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
返回本 节
特征 集聚时多呈白色绒毛状
(2) 概
来源
孢子萌发或菌丝片断伸长分支
况 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返回本 节
子实体寿命很短
返回本 节
(三)有性孢子 1.概况
2.担孢子的形成 3.孢子印
返回本 节
(三)有性孢子
主要是指担孢子
基本繁殖单位(种子) 抗逆性强
1. 微小颗粒状 概 形状因种类而异 况 镜下无色透明,成堆时显示各种颜色
产生于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返回本 节
平菇担孢子
返回本 节
2.担孢子的形成
返回本 节
异宗结合
质配的两初生菌丝来源于两个异性担孢子
返回本 节
(二)无性繁殖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伸长 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途径
菌丝片断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子实体
返回本 节
总生活史
返回本 节
返回本 节
担孢子
菌丝片断
?
返回本 节
块菌(块状)
角勺(匙状)
金耳(脑状)
竹荪(笔状)
返回本 节
肉球菌
绣
喇
球
叭
菌
菌
杯菌
菌柄
结构
菌环 部分有 菌托
返回本 节
⑴菌盖
表皮(各色)
组 成
菌肉
质地:肉质、胶质、革质等 组成: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
菌褶或菌管 菌盖下面,产担孢子部位 有子实层(生担孢子)
2.形态各异
3.伞状子实体
返回本 节
1.概况
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的 概念 大型菌丝组织体
来源 成熟的次生菌丝扭结分化而成
作用
产生有性孢子的部位 繁殖器官、食用部分
返回本 节
蛹虫草(棒状)
猴头菌(头状)
杏鲍菇(保龄球状)
返回本 节
马勃(球状) 银耳(叶状) 牛舌菌(舌状)
榆耳(耳状)
珊瑚菌(树枝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