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练习四教案(1)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3课《练习四(第2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3课《练习四(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第2课时)》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对第三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包括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比较大小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运算速度慢、粗心大意出错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2.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故事情境,如小动物们举办数学比赛,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引出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四1-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四1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四1的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40页的练习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数数,会读、写数,能运用数表示物体,会进行整数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数数,会读、写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表示物体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整数减法运算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进行整数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数数,会读、写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
2. 学具:学生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课件展示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场景中的物体数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5题,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3. 课堂讲解:讲解练习册上的第610题,引导学生掌握整数减法运算的方法。
4. 例题讲解:以第8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数表示物体,并进行整数减法运算。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115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整数减法运算的步骤:a. 写清楚被减数和减数b. 对齐数位c. 从低位减起d. 不够减时,从前一位退一作十2. 板书例题:题目:小明有23个苹果,他吃掉了8个,还剩几个?答案:15个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华有35个奥特曼,他借给了小明8个,还剩几个?答案:27个2. 题目:妈妈买了20个香蕉,吃掉了7个,还剩几个?答案:13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学生在整数减法运算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练习四【教材说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乘法初步认识的综合练习。
练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5题,通过实际操作或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继续经历“找出几个几相加—列出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的过程,帮助他们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第二部分是第6~8题,让学生经历应用乘法的含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运算应用的广泛性,初步感知简单乘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题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操作,加深对“几个几相加”的认识。
第2题呈现了被直条遮住一部分的苹果图,要求学生看图先数出几个几,再分别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同时也为用直条图表示乘法数量关系做准备。
第3题呈现了一个由花片摆成的3行5列的方阵,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的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分别得到“3个5相加”和“5个3相加”,并根据观察的结果,分别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这一练习,更深刻地揭示了乘法概念的内涵,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3×5和5×3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4题是一组对比练习。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再通过比较体会虽然3个4相加和4个3相加的实际意义不同,但列出的乘法算式是相同的,既可以列式为4×3,也可以列式为3×4。
第5题是根据几个几相加的文字叙述或乘法算式的读法,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对算式含义、算式读法和写法等知识的理解。
第6题通过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第7题通过在括号里填数,让学生学习用三句话来描述简单的乘法实际问题,初步体会乘法实际问题的结构。
第8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图中人或物的观察,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完成第23~24页第1~5题;第二课时完成第24页第6~8题。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精品
练习四。
(教材第23、第24页的内容)1. 让学生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小棒。
师: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天就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你有信心顺利过关吗?【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励学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师:同学们,先告诉大家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好吗?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我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我认识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乘数、乘号、积。
……师:说得非常棒!下面就看看你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第3题。
师:你能独立完成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告诉大家?生1:如果横着看就是3个5相加,加法算式是5+5+5=15,乘法算式是5×3=15或3×5=15。
生2:如果竖着看就是5个3相加,加法算式是3+3+3+3+3=15,乘法算式是5×3=15或3×5=15。
师:观察写出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横着看和竖着看写出的加法算式不同,但是写出的乘法算式是相同的。
我觉得有时候不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相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
生2:我发现两个乘数交换位置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
学生的想法和结果只要合理,教师要适时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提高学生运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乘法的信心】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练习四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四》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这一练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计算练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部分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受到数字顺序的影响,导致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参差不齐,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以及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练习题和答案。
2.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包括口算和笔算。
3.奖励物品:准备小奖品,以激励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两只小兔子,一只是黑色的,一只是白色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请问这两只小兔子一共有几只?”让学生自由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如下:1.23 + 15 =2.47 - 28 =3.36 + 22 =4.58 - 37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3课《练习四(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3课《练习四(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四(第2课时)》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一些复杂题目和实际应用题目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难点:解决实际应用题目,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各种有趣的题目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目。
2.练习纸和笔,供学生练习使用。
3.教学道具和实物,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各种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实际应用题目。
题目包括购物、分配物品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完成的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技巧。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练习四》说课稿1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练习四》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2、练习四》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这一章节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对基本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进位、退位的处理,以及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让学生深化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对于进位、退位的处理,以及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加减法运算;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运算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进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减法运算。
4.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作业: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中,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加减法运算的规则,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练习四》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练习四》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练习四》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加减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对加减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和粉笔,展示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加减法运算比赛。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巩固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练习四(1)-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练习四(1)-苏教版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拆分和组合;
2.能够准确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概念记忆和练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结合语境理解求解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学媒介
黑板、白板、教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数的拆分和组合的内容,问学生如何拆分数字和组合数字。
基础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叫几个学生上来拆分和组合数字,说明方法和技巧,并讲解十以内数的加减知识;
2.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加减练习。
自主活动(10分钟)
1.发给学生练习册练习四(1),要求学生自己在练习册上进行练习;
2.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教师点评与作业布置(15分钟)
1.让学生口算两宫格,并做一个练习;
2.询问学生课后的困惑,布置下一节课的内容。
练习四(1)
1.小芳家里有3个苹果,小红家里有2个苹果,两人共有几个苹果?
2.一共有5个苹果被等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苹果?
3.小翠有1元钱,她买了2个西瓜籽,每个西瓜籽0.5元,她还剩多少钱?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掌握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和技巧,具备基本口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2 第3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2 第3课时课型: 练习教学内容:P.24,练习四6—8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应用乘法的含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运算应用的广泛性,初步感受简单乘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个()相加()×())或()×()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练习四第6题(1)5+5+5+5=()○()2+2+2+2+2+2=()○()(2)说明:同样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列乘法算式押比列加法算式简便。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
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板书练习四(2))二、完成练习1、练习四第7题。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根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根?(2)完整地说题意。
(3)学生独立完成。
(4)集体交流时,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2、练习四第8题(1)出示第8题图,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所列的算式是求的什么?为什么这样列式?三、作业布置:数补P.13.板书设计:练习一(2)每堆有()个,有()堆,一共有()个。
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
教后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1)》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1)》数学教案教学目标•认识五以内的数字,能够用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表示;•掌握五以内的加减法口诀,能够用口算和手算方法计算。
教学重点•加减法口诀;•用数字和中文表示五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五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等;•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1)》。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教师出示数字牌,“1”、“2”、“3”、“4”、“5”,要求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对应的中文数字。
2.教师出示5枚棋子,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看看,然后合并在一起,让学生数数棋子的个数。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几个棋子吗?”学生回答:“五个。
”教师让学生把棋子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学生回答:“两个和三个。
”教师出示数字牌“2”和“3”,并让学生说出对应的中文数字,“两”和“三”。
教师让学生用手指或数字牌表示出两堆棋子的个数,然后将两堆棋子放在一起,让学生数数合在一起是几个?学生回答:“五个。
”教师出示数字牌“5”,让学生说出对应的中文数字。
教师问学生:“你们能不能用手指或数字牌表示出‘五’?”学生回答:“能。
”3.通过上述操作,让学生认识五以内的数字,并会用中文和数字表示。
第二步:学习加减法口诀1.教师出示数字牌“1”和“3”,让学生说出对应的中文数字,“一”和“三”。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两个数字相加是多少吗?”学生回答:“四。
”教师让学生用手指或数字牌表示出“1+3=”的算式。
2.教师出示数字牌“5”和“2”,让学生说出对应的中文数字,“五”和“二”。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两个数字相减是多少吗?”学生回答:“三。
”教师让学生用手指或数字牌表示出“5-2=”的算式。
3.教师让学生合并两个算式,形成“1+3=4”和“5-2=3”的口诀。
4.教师让学生掌握五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第三步: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数学练习册上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认真完成。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乘法(一) 2、练习四》优质课教案_3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小棒30根。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秋天到了,同学们高高兴兴的去游乐园玩,今天老师也带大家一起去游乐园,看看有哪些好玩的项目。
哇!好玩的项目真多呀!每一个项目都包含着与我们数学有关的信息,你发现了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一个一个项目地去看,一个一个得去玩,你准备好了吗?(二)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1)运用多种方式,呈现生活情境中有每份数量相同的情况。
师:看这是什么项目呢?(出示下图)你能说说图中都有什么吗?预测生:5架小飞机,每架飞机上有3个人;(2)制造冲突,概括表述想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师:你能不能根据刚才得到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预测生: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师:一共用什么法计算?那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大家在自己的心里默默地读一遍。
(给学生预留1分钟)师:都想好了吗?下面请两位同学说一说。
预测生:3+3+3+3+3=15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同学们一听就明白你的算式吗?师:这样一说,大家就都清楚了,老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板书)(3)认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征,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师:观察一下这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了吗?(加数相同,都是3)师:你能说出一共有几个3相加吗?(板书)3+3+3+3+3+3=155个3小飞机玩了这么长时间,开心吗?那么我们赶紧去下一个项目吧。
(三)自主尝试,强化认识出示下图师:看,小火车里的同学们玩得也高兴呢!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说说每节小火车里的人数有什么特点?(每节小火车里面都坐了6个人)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上图中将每个车厢的6个人圈起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3《练习四(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3《练习四(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3《练习四(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设计了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难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了丰富的教具,如小棒、图片、卡片等,以满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2.学具:为学生准备了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3.教学课件:制作了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们办家家酒,需要分配食物。
引导学生关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四(1)(第2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练习四(1)(第2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表内乘法(二)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准确性;能根据乘法口诀正确计算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练习四(1)中的相关题目。
2. 表内乘法(二)的计算法则。
3. 乘法口诀的应用。
4.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表内乘法(二)的计算法则,乘法口诀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表内乘法(二)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练习四(1)中的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规律,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1)中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准确性。
5. 课堂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练习四(1)(第2课时)》2. 内容:表内乘法(二)的计算法则、乘法口诀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四(1)中的题目。
2. 选做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准确性。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反思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
4. 教学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一)
第二课时练习四(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4页练习四6-8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熟练进行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体会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
3.能从生活中或周围事物中发现一些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去想解决的方法。
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能从生活中或周围事物中发现一些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去想解决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各若干小棒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观察“几个几”。
出示几组“几个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别说一说各是几个几。
提问:要求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算?2.引入练习。
说明:求几个几一共是多少,除了可以用加法算,还可以用乘法算,并且用乘法比较简便。
今天,我们就重点练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组织练习。
1.做练习四第1题。
出示第1题“摆一摆”,明确要求。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各是几个几指名口答让学生摆出2个3,交流是怎样摆的。
(教师摆小棒演示:1个3、2个3)提问:2个3一共是多少?要求学生先摆5个2,再摆2个5。
(指名一人板演)检查交流:5个2和2个5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数一数5个2和2个5。
提问:5个2一共是多少?2个5呢?引导:你还想摆几个几?自己先想好,再摆一摆,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摆了几个几,并数给同桌看一看。
2.做练习四第2题。
出示第2题:你能看懂图里的意思吗?互相说说看。
交流题意,明确:每份有2个苹果,有4份,一共有多少个?你知道直条图是怎样表示题里的意思的吗?说明:从直条图上看,虚线表示有4份,每份有2个苹果,要算一共多少个?追问:题里要求几个几一共是多少?让学生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交流算式,结合提问:为什么可以列成乘法算式4×2和2×4?3、做练习四第3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练习四(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练习四(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练习四(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数的加法,另一部分是数的减法。
通过这两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进位和退位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对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和理解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示例。
2.练习题:包括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目。
3.学具:包括小棒、计数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比多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小动物的数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操作示例。
如53+27,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加法的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解释进位和退位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
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目,然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的讲解和验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练习四(1)-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练习四(1)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练习四(1)苏教版我,一名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教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练习四(1)。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7页的练习四(1)。
该部分主要是对加减法运算的巩固练习,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验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2.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场景,引入加减法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在黑板上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示范。
例题1:3 + 4 = ?解答:3 + 4 = 7例题2:7 2 = ?解答:7 2 = 5题目1:4 + 5 = ?题目2:8 3 =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彼此的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
5. 答案与讲解: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在黑板上进行讲解。
6. 验算:让学生进行验算,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3 +4 = 7减法:7 2 = 5七、作业设计1. 题目:5 + 6 = ?答案:5 + 6 = 112. 题目:9 4 = ?答案:9 4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讲解和解答疑问。
通过小组讨论和验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题目,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练习四》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练习四》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练习四》主要包括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位数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进位加法这一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3.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括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让学生尝试用之前学过的一位数加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进位加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并用例题进行解释。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PPT的练习题,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学生对进位加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进位加法进行解决。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对进位加法的理解。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四1-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四1-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的应用。
2.加减法混合运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加法的应用。
2.掌握加减法的混合运用。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
2.教材。
教学流程1. 课前预习复习第三章内容,准备好数字卡片。
2. 理解加法的应用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和3,问学生将它们相加得到多少。
学生回答“5”。
2.继续出示数字卡片4和6,问学生将它们相加得到多少。
学生回答“10”。
3.教师解释,我们可以使用加法将两个数进行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3. 掌握加减法的混合运用1.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问学生这个数是多少。
学生回答。
2.接着,教师出示第二张数字卡片,问学生这个数比第一个数大多少。
学生回答。
3.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使用减法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4.接下来,教师出示三个数字卡片,让学生将它们按顺序排好,并计算它们的总和。
5.最后,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和一个运算符号,让学生计算它们的结果。
课堂练习练习四1:1.用图形表示加法:(1)3+2=( );(2)6+1=( );(3)6+2=( )。
2.计算:(1)2+3-1=( );(2)5+2-6=( );(3)7+1-4=( )。
3.实际问题计算:(1) 某教室有20张椅子已用3张,这时又添了15张,这时候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椅子?(2) 老师布置了5道数学题,小明做完了3道,这时候还剩几道没做?(3) 全校有100名学生,今天早上来了8名新同学,这时全校有多少名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中的练习和困难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理解了加法的应用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用,并能够在数字卡片的帮助下完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不过,在实际问题计算部分,仍有部分学生不够熟练,需要在下一节课中再加强相关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练习四第1-4题。
教学三维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一共有()个3。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5×4=20 6×2=12 3×8=24
3、导入新课:
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
二、课堂练习
1、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适当引导,展示学生摆法,集体讨论交流。
2、练习四第2题
出示第2题图,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填空,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订正。
3、练习四第3题
出示第3题的图,学生观察后问:横着看,每行有几个花片,有几行,是几个几相加;竖着看,每列有几个花片,有几列,是几个几相加?然后由学生独立填空,完成后交流:两次填出的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练习四第4题
(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
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