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竹影》

教案:《竹影》

优秀教案《竹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影》这首诗。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3)分析并欣赏诗人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诗人郑燮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竹影》诗歌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 诗歌朗读与背诵:3. 诗歌解析:(1)解释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3)探讨诗人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以图片或实物展示竹子的形象,引起学生对竹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指导发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进行背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

3. 诗歌解析:(1)解释生僻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3)探讨诗人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背诵效果:评估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效果,包括发音、停顿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竹影》诗歌的文本。

2. 图片或实物:展示竹子的图片或实物。

3. 参考资料:有关诗人郑燮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的资料。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课文《竹影》教案

课文《竹影》教案

课文《竹影》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竹影》。

(2)理解课文《竹影》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竹影》。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3.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竹影》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竹子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竹影》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竹影》。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挑选课文中出现的重要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读并练习使用生字词。

5. 口语表达练习(1)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

(2)学生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小结与拓展(2)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竹子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合作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竹影》教案《竹影》教案1教师寄语:保留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

学习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

4、启发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与体验。

基础知识:1、作者介绍:《竹影》一文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

2、请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撇开()蘸水()惬意()朱砂()横幅()水门汀()口头禅()参差不齐()3、解释下列词语:(1)幽暗:幽暗:昏暗。

(2)惬意: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3)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4)口头禅: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的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

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5)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

理解探究:1、、通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人物活动:中国画特点:西洋画特点:3、课文《竹影》题目有何作用?竹影是这篇课文的切入点,由此引出了对文章中心--如何欣赏中国画,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的探讨.当然,竹影也是童真,童趣的体现.4、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5、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试理解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何不同?所谓符号是有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2023最新-《竹影》教学设计【优秀10篇】

2023最新-《竹影》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竹影》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壶知道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竹影》教学设计【优秀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竹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品味生动形象语言。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学习重点:教学目标1、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课时数:一课时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媒体展示丰子恺的两幅漫画,并配以作者的话。

)大家看到的两幅漫画一幅是“瞻瞻底车(二)脚踏车”;一幅是“建筑的起源”。

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丰子恺先生曾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

”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像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竹影》,同时媒体出示课题1)二、出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2)(学生齐读领会)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媒体出示3)给下列生字注音qiètīngcēncīpiězhànchán惬意水门汀参差不齐撇蘸口头禅(一个学生读,学生齐读。

)(过渡:生字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们还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认真的读了课文,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媒体出示思考题4)1、用简洁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一至两名学生回答,明确:1、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2、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们感受了到美,四、研读赏析(品析语言)你觉得哪些语句给你的感受最深?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品味。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
教案之一:初步理解《竹影》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竹影》故事的大致情节。

2. 掌握关键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竹子的了解程度。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竹子,了解竹子的特点和用途,以激发学生对《竹影》的兴趣。

2. 大致阅读
教师向学生介绍《竹影》的故事背景,并进行大致阅读或听读。

同时,教师与学生一同观察插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 理解故事细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读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
a. 故事中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特点?
b. 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主人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c. 故事的结尾如何?主人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 探究关键词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并运用关键词汇,例如:刀锋、气势、寂静等。

学生可以通
过课堂讨论、个人或小组活动等方式,深入探究这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5. 思考问题
通过提出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对故事的深入思考。

例如:为什么主人公选择了竹子作
为刀的材料?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主人公的话,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6. 拓展阅读与创作
学生可以根据《竹影》的故事背景,进行自由写作,编写《竹影》的续篇或改编故事。

7. 总结与讨论
教师与学生一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竹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资源:
1. 《竹影》故事本
2.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3. 相关图片或实物。

《竹影》课程教案

《竹影》课程教案

《竹影》优秀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竹影》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及意境。

(2)通过解析诗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意境,进行创意绘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和艺术价值。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讨论《竹影》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运用绘画工具,将诗歌中的意境转化为视觉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竹影》诗的作者、背景及意境。

(2)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3)将诗歌中的意境转化为视觉形象。

2. 教学难点:(1)解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将抽象的诗意转化为具象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与竹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3)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竹影》诗。

(2)了解竹子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竹子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竹子的特点。

(2)简要介绍竹子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艺术价值。

2. 新课教学:(1)讲解《竹影》诗的作者、背景。

(2)解析诗句,揭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引导学生进行诗句赏析,培养鉴赏能力。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境。

(2)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将诗歌意境转化为视觉形象。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2)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2)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参与度如何。

(3)教学内容是否适量,学生学习负担如何。

2. 学生反馈:(1)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竹影》教案【最新10篇】

《竹影》教案【最新10篇】

《竹影》教案【最新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竹影》教案【最新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竹影》教案三则

《竹影》教案三则

竹影教案三则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中学语文教师设计的,旨在通过教授《竹影》一文,引导学生理解“祖孙亲情”这一主题,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竹影》一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掌握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理解小说中“祖孙亲情”这一主题,认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家庭观念,提高亲情意识;•与父母、亲人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步骤1.导入活动教师放送一首《竹影》的歌曲,让学生听,以此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介绍文章背景和作者。

2.阅读学习1.教师进行小说的课文解读,分析文章的意境、情节、人物,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

2.师生共同分析小说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3.引导学生对“祖孙亲情”这一主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找出小说中描写祖孙的角色和情节,进一步理解作品中表现的爱与责任、亲情与人情的丰富内涵。

3.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以“祖孙亲情”为主题,进行作文写作,从自身家庭出发,谈谈自己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需要让学生运用课上所学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来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4.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家庭、亲情主题相关的小说和散文,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协调和谐的家庭氛围,增进亲情和睦。

四、教学效果评估1.阅读理解测试:学生可以根据作者的要求和作品中的情节答题,从语言、情节和人物等各个方面进行考察。

2.作文评分:教师可以从语言表达、条理清晰、主题鲜明和修辞技巧等方面对学生所写的文章进行评分。

3.课堂表现: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思维、口语、情感体验以及对亲情和家庭的认识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

丰子恺《竹影》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竹影》,使学生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我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竹影》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竹影》,感受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竹影》的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丰子恺的绘画艺术特色,了解其在《竹影》中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竹影》中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悟。

2. 分析丰子恺在《竹影》中的绘画技巧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竹影》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竹影》,了解丰子恺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丰子恺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竹影》,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竹影》,理解作品内容,思考问题。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竹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5. 分析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丰子恺的绘画艺术特色,了解其在《竹影》中的体现。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

7. 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竹影》的感悟,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邀请学生找出其他作家笔下的竹子描写,与《竹影》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

2. 艺术实践:邀请学生尝试自己画一幅竹子作品,或者创作一首关于竹子的诗歌,课堂上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竹影》教案三则精选10篇

《竹影》教案三则精选10篇

《竹影》教案三则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竹影》教案三则精选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竹影》教案篇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和西洋画,说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丰子恺作品欣赏3、丰子恺简介二、课文学习1、生字词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①课文可以分为几层②深入探究A、“西洋画像……符号”怎样理解?B、课文充满了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为什么?C、当爸爸走出来的时候,华明为什么会难为情?D、爸爸是怎样解围的?华明又怎样?E、爸爸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F、竹子难画在哪里?G、为什么说“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H、怎样才叫佳作?I、画竹除了用墨,还会用什么颜色?三、小结四、拓展五、作业七年级语文《竹影》教案设计篇二【教材说明】《竹影》是我国著名文艺大师丰子恺的散文作品。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本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要力求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至于后半部分有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内容,引导学生稍微了解即可,不必做过多讲解。

所以本课的重心是落在童真童趣上,勾起学生的童年生活,与此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设计理念】1、“语文课要给学生一点什么?”我认为应是让学生心灵的自由放飞,在向生活的拓展中,得到人文的熏陶,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激趣——感知——品读——欣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语文课既是知识的获得,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竹影》教学设计(通用15篇)《竹影》篇1【教学目标】1、感受游戏中的童心童趣,唤起共鸣;2、初步领悟儿童的游戏中蕴含艺术和美的道理;3、由意会(理解文本、超越文本)达到会意(心灵交汇),发掘生活中游戏中所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难点】1、感受童心童趣,与自身经验相契合,形成个性体验、个性感悟。

2、领悟、挖掘游戏中的艺术和美,在基础理解层面上有发展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光之美和光之用1、展示画有竹和影并含有光的图片,欣赏后,根据图片提问,让学生说出课题──竹影2、根据课题设问:影从何来?──光也。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光的呢?以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2小节。

重点领会:⑴ 这两段写出了光的──?(写出了光的特点,变化过程)⑵ 这两段写出了孩子对光的──感情。

(喜爱,挽留)3、除了1、2两节,还有哪里同样表明孩子们喜欢月光的呢?引导学生读第3节中描写月光的语句,并让学生把赞美一词具体化。

可问问学生他们是如何赞美的,试着赞美一番。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设计说明:光,对孩子们来说,是留恋的、喜爱的。

晚霞下沉时的守定西天和不可挽救,月光升起时的赞美一番,就表现了孩子们当时的心情。

没有光,就没有影,没了影就无以描,这不仅影响孩子们游戏,文章也就不真实。

所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光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教学作铺垫,也有利于学生明白平时写作要求真的道理。

二、寻趣说趣──体验童趣和童真清风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动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们玩的有趣吗?(幻灯显示)后让学生一一找出并体验。

1、重点体验:⑴ 猜烟气。

放手让学生猜,不求科学准确,只求从大胆的猜想中,体验孩子们的那股猜劲,从体验中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创新意识。

⑵ 描竹影。

通过比较阅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体验孩子们自我欣赏的情趣。

2、设计说明:趣事和趣味,学生们都有过。

《竹影》教学设计(6篇)

《竹影》教学设计(6篇)

《竹影》教学设计(精选6篇)《竹影》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展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局部,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收集的《竹影》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

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1、给加框字注音参差收藏惬意口头禅徘徊弥漫姿态水门汀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1、根据课题设问:影从何来?——”光”也。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光的呢?以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2小节。

重点领会:①这两段写出了光的——?②这两段写出了孩子对光的什么感情?2、除了1、2两节,还有哪里同样说明孩子们喜欢月光的呢?引3、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的大意,想想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

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也有过充满童趣的心灵和思维,只是许多人在长大后就渐渐把童心丧失了。

我们在童年时常常做游戏,用泥巴捏小动物,偷砖头垒房子,在墙壁、在地上到处画画……还可能因此被家长、老师责怪。

其实这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关心你、引导你,也许你就会有艺术上的发现,也许日后,你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成就。

语文课文《竹影》教案

语文课文《竹影》教案

语文课文《竹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竹影》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竹影》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生字词。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欣赏和评价课文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竹影》的文本。

相关参考资料和图片。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多媒体课件。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竹子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竹子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竹子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4.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4 欣赏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艺术特色。

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课文《竹影》的读后感。

选择一幅与竹子相关的画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5.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竹子的文学作品,如《竹石》、《竹林七贤》等。

学生可以进行阅读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6.2 艺术创作: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与竹子相关的诗歌、绘画或摄影作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第七章:课堂小结7.1 回顾学习内容: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7.2 强调学习重点:教师强调课文《竹影》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老师也很喜欢画,小时候看中国画和西洋画,常常会有这样的感 觉,总觉画中国画很是潇洒,象王勃打腹稿样的,构思很久,而一 但细揣其神的构思完成,那就是画笔疾走,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 成; 而西洋画就没有这种感觉了,细描慢摹,往往几个月甚至几年才 能完成。
中国画重写意,一幅好画,往往是意境深厚。记得有一年宋王朝 的绘画考试,皇帝老爷赵佶出题:万绿丛中一点红。请同学说说, 如果要你画,你会画些什么 ?
看老师写的漫画文字解说。有一定的顺序,
瞻瞻拿着两个大芭蕉扇,夹在腿间,一前一后,这便是瞻瞻的车 了。
没有其他车快,没有其他车样子好,但瞻瞻的车可以带他翱翔在 幻想的天堂中,可以带他畅游在梦想的海洋中。
瞻瞻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所有事情都是如此神奇。瞻瞻的车 便是他的杰作。
爽风吹来,带来一片蓝天白云 , 瞻瞻要在这里,用他的车前进, 奔驰在平原上。有绿树,红花,还有阵阵凉风轻轻地推着他快乐向 前。
三、字词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弥漫徘徊口头禅依样画葫芦包罗惬意水门汀芥子园用笔蘸了朱砂 来撇参差不齐
四、课文分析:
1. 整体感知:速读全文,找出所写趣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概述事件的经过。
时间:吃过晚饭后
地点:院子里
人物:我、弟弟、华明、爸爸
事件: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议竹画、悟画意
2. 作者亲历的一件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却透出浓厚的童真童趣 和美感。你能从文中淡淡的叙述中读出“美”来吗 ?并说说你觉得美 的原因。
美的知识:而文章的高妙还不在于此,让一个关键的人物出现, 让孩子们对美的领悟更加深刻。他让孩子们了解到有关绘画的什么 知识 ?
明确:爸爸可以说是丰子恺艺术的领路人,他因势利导,循循善 诱的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绘画课。他让孩子们了解到有关绘画的什么 知识呢 ?(1. 懂得了画画不能“依样画葫芦”,要有选择和布置。 2. 懂得了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区别: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西 洋画重写实,重形似 ; 中国画重写意,重神韵。 )

《竹影》教案(优秀7篇)

《竹影》教案(优秀7篇)

《竹影》教案(优秀7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童稚的活动中。

2、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准备:1、同学们提前要预习课文2、准备相关的课件:丰子凯图片与简介;几幅名家的竹画;几幅中国画和几幅外国画;有关竹的诗句……导入新课:师: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我们不妨用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两篇文章来检验一下:请同学们用:“我发现了……的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话。

同学A:我发现了平桥村很美,因为它美在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美在热情淳朴的民风民情,美在友好好客的村民和小伙伴……同学B:我发现了黄土高原上演的腰鼓很美,因为它美在场面的壮阔与豪迈,美在后生们的活跃与强盛,美在舞姿火烈与迅疾,美在声音的沉重与磁撞……师:几丛青竹,在皎洁的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它美不美呢?这节课我们将从《竹影》中找到答案。

合作达标:一、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师:速读课文,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师指导: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做了什么事?生答: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爸爸给我艺术的启蒙。

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二、品味朗读:体验美,发现美师:再读课文用“我发现了……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出你的发现。

师提示:人物(爸爸、小伙伴);事件:小伙伴们画竹、爸爸评画;事物:小伙伴们画的竹、名人画的竹;中国画、外国画;描写等师举例:我发现了小伙伴们画的竹很美,因为它美在自然,美在随意,美在小伙伴们的童真童趣。

师引导: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

这些游戏对你现在的成长有帮助吗?学生C:我童年时与小朋友玩积木,让我认识了多种图形,现在对我学习几何很有帮助。

竹影(教案及说课稿)

竹影(教案及说课稿)

竹影(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竹影》。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和分析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朗读。

2. 诗歌主题思想和意境的分析。

3.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的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生字词的掌握。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3.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竹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竹子的特点。

(2)学生分享对竹子的认识和感受。

(3)教师简介《竹影》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5. 朗读训练:(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6. 背诵比赛:(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2)评选出背诵最佳者和最佳表现者。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竹影》。

2. 写一篇关于《竹影》的读后感。

3. 画一幅竹子的画,并附上诗歌中的一句诗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3. 读后感评价:阅读学生的读后感,评价他们对诗歌主题和意境的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和问题,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竹影》教案(15篇)

《竹影》教案(15篇)

《竹影》教案(1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竹影》教案(15篇)》,快快拿去用吧!《竹影》教案1【设计原由】《竹影》原收录于《丰子恺文集·少年艺术》一章中。

很显然这是给少年人讲艺术的,艺术是原文的主题。

但本文先写了小孩子的活动,由活动引到艺术问题,这种对现实的真实描摹使我们读者发现了孩子的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正如席勒所说的:艺术起源于游戏。

个人认为孩子的童心与艺术两个方面倾向于任何一方面都不足以表现原文的精神。

于是根据丰子恺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根据丰子恺散文与漫画的特点,由本文入手,探讨丰子恺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美学家朱光潜对丰子恺的评价。

二、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全文,回答本文有哪些美的地方?(明确:环境描写、孩子的行为体现的特点、父亲的言行、中国画的特点等等,只要围绕课文谈美,言之成理,就予肯定。

)2、独立思考三分钟。

3、四人小组内交流,每人谈一点美的地方。

小组内提供出最好的一点建议,派代表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即时评价。

三、课外拓展感知丰子恺艺术对美的追求。

问题:仔细观赏幻灯片上丰子恺的漫画,说说你认为美在哪里?观赏两分钟,全班交流。

四、总结1、根据对课文的阅读和漫画的赏析,请总结:你认为什么是美的?明确:可以归纳为生活、艺术、自然三方面。

2、教师总结语:⑴这节课所接触的知识;⑵同学们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以及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⑶美是需要靠发现的。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宗白华《美学的散步》《竹影》教案2内容预览:《竹影》教案教学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领会课文描写所表现的童趣。

《竹影》教案(优秀6篇)

《竹影》教案(优秀6篇)

《竹影》教案(优秀6篇)《竹影》教学设计_ 篇一竹影[教学设计]创意说明:以合作的形式,层层深入地探究,是本设计的特点。

这篇自读课文看似浅显,不过是写了童年时期一个有趣的游戏,其实作者在这个游戏的回忆中,有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引导。

教学步骤:一、导入简介丰子恺。

二、小组探究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你认为作者主要是为了写游戏,还是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或者还有别的目的?3.你认为文中“父亲”这一角色可有可无吗?4.你有过夹杂艺术因素的童年的游戏吗?与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三、课堂交流1.概括本文内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写了一则童年游戏,它还包括在游戏中萌生艺术的兴趣,以及大人对这种兴趣的呵护。

2.本文在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时,处理得十分自然,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艺术与游戏的关系确实很微妙,若刻意为之,便会弄巧成拙,索然寡味。

(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点中国画理方面的知识。

)3.“父亲”这个角色不可忽视,这是一个很高明的父亲,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4.第4个问题,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慨,但不要扯得太远,要紧扣课文。

四、语言品析让学生找文中写得最生动的句段,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资料整合平台]课文扩读材料童趣/留白(摘自网上)儿子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画,花、鸟、虫、鱼无所不通。

向来抱着“给儿子一个快乐童年”的观念,我对周围人建议儿子进美术班接受早期培养的劝说无动于衷,由着他在纸上放马驰骋,自由想象。

儿子有段时期迷恋画十二生肖,并且喜欢对我们进行提问。

这下麻烦来了,因为纸面上十二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似是而非,让人难以辨别。

好在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儿子画的老虎无论像猫还是像鼠,额头上无一例外地标着个“王”字。

掌握了这一诀窍,每次提问,我都踊跃回答,抢先将老虎说出,赢得儿子一个赞许的微笑,剩下的难题留给老公。

儿子对大阳有个贴切的比喻:大阳像个小刺猬。

《竹影》教案(6篇)

《竹影》教案(6篇)

《竹影》教案(6篇)[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悟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大胆,对布满童稚的嬉戏有切身的体验和深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无视了嬉戏中蕴涵的艺术和美。

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观看生活的力量。

故确立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中西方艺术博大精深,学生了解一些它们的差异,可提高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故确立了其次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悟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预备]1.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

2.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1.“语文课要给学生一点什么?”我认为应是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放飞,在向生活的拓展中,让学生得到人文的熏陶,注意学生的终身进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视听效果,采纳“激趣——感知——品读——观赏——迁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上语文课既是学问的获得过程,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2.转变以往语文课学问的构建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传授转变为师生双方参加的互动,营造师生间和谐、公平、民主的语文课堂。

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沟通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喜爱猜谜吗?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经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经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好玩的嬉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妙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影教案竹影教案(一)师:小朋友们把玩具们都送回了家,它们要谢谢你们,给每个小朋友送一朵红花。

并要求孩子说出自己拿到的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感知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并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教学步骤:一、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个学期学的《童趣》吗?还记得作者写了哪几件趣事吗?明确:三件: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斗,驱虾蟆。

作者这什么能获得这些“物外之趣”呢?2.这是沈复写的一篇文章,请同学介绍一下沈复,(他是清代文学家,尤工诗画和散文,正是由于小时一惯的细致观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才使沈复成为诗画和散文的一代大家。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很多都是在幼时的玩乐当中培养起来的。

)二、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尤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分不开的。

丰子恺的散文,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和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课文走进丰子恺,走进《竹影》。

三、字词检查:弥漫徘徊口头禅依样画葫芦包罗惬意水门汀芥子园用笔蘸了朱砂来撇参差不齐四、课文分析:1.整体感知:速读全文,找出所写趣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概述事件的经过。

时间:吃过晚饭后地点:院子里人物:我、弟弟、华明、爸爸事件: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画竹影、议竹画、悟画意2.作者亲历的一件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却透出浓厚的童真童趣和美感。

你能从文中淡淡的叙述中读出“美”来吗?并说说你觉得美的原因。

学生自主探究,在文中找出划记。

明确:同学们找得很细致,现在我将你们所找的归纳一下。

我们一起活动的时候,要团结友爱,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个人玩,但人多的时候,就要轮流玩。

还有的玩具一个人玩不起来,就要几个人共同玩。

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美的语言(看天,傍晚天空光线的变幻是迅速而不可挽救的;看月,月光下的夜景是美丽的;看人影;怎么月光下的人影头上会有一缕一缕的细烟呢?尤其好玩的是竟然好象漫画里所描写的动怒的人一样;看竹影,竹影就更为好玩了,竟然象中国水墨画里的竹画。

美的语言描绘出了美的事物和美的意境,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的细致观察,对美的发现,以及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把读者带到了那个充满童真和童趣的世界里。

)美的体验(在这样的美的氛围中,孩子们不禁技痒起来,就有了一次亲身的美的体验。

齐读板书美的体验的文字,在画竹影的玩乐中,他们俨然大画家一般,享受到画竹成为名家的快乐)美的知识:而文章的高妙还不在于此,让一个关键的人物出现,让孩子们对美的领悟更加深刻。

他让孩子们了解到有关绘画的什么知识?明确:爸爸可以说是丰子恺艺术的领路人,他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绘画课。

他让孩子们了解到有关绘画的什么知识呢?(1.懂得了画画不能“依样画葫芦”,要有选择和布置。

2.懂得了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区别: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中国画重写意,重神韵。

)这样一来,我们同学们也懂得了有关西洋画和中国画的一些知识,我们也借这次语文课的机会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的绘画艺术,放动画,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第一组的中国画线条的简单勾勒将一个对花嗟叹的女子形象表现出来了;第二组的中国画虽是层峦叠嶂但中国画的晕染技巧足以让画家将它一气呵成;第三组同样是水果但中国画的留白让这幅画显得清新典雅;第四组的中国画相反的朱砂朱笔绘出的是竹的神韵。

老师也很喜欢画,小时候看中国画和西洋画,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总觉画中国画很是潇洒,象王勃打腹稿样的,构思很久,而一但细揣其神的构思完成,那就是画笔疾走,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西洋画就没有这种感觉了,细描慢摹,往往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

中国画重写意,一幅好画,往往是意境深厚。

记得有一年宋王朝的绘画考试,皇帝老爷赵佶出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请同学说说,如果要你画,你会画些什么?明确:深得赵佶老爷子赞赏的是两幅画。

一幅是:大画家刘松年构思巧妙,画了一轮红日涌升于万顷碧波之中;另一幅是:丛林中有一小楼,楼上有一凭窗美女,唇上有一点口红……中国画讲究的是深厚的意蕴。

美的感悟:一次童年画竹画的有趣经历,却在爸爸的引领下,让丰子恺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从文中哪段可以看出?(明确:最后一段,齐读)小结:文章写的是一件童年画竹画的趣事,紧扣童趣美来写。

同学们作文充其量只是用美的瓖言,为我们描述出童年那件画竹影的趣事,但丰子恺却能深入下去,在爸爸的引领下,得到美的知识,获得至深的美的感悟,这是丰子恺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文中所要表现的童年往事的真正的趣和美,让他从此走上了艺术的殿堂。

3.课文总结:一次童稚的游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美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

说明了艺术和美往往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五、拓展训练:丰子恺漫画欣赏1.瞻瞻的车(展示动画,看完说说,可以说说瞻瞻的车,也可以说说瞻瞻这个人)看老师写的漫画文字解说。

有一定的顺序,瞻瞻拿着两个大芭蕉扇,夹在腿间,一前一后,这便是瞻瞻的车了。

没有其他车快,没有其他车样子好,但瞻瞻的车可以带他翱翔在幻想的天堂中,可以带他畅游在梦想的海洋中。

瞻瞻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所有事情都是如此神奇。

瞻瞻的车便是他的杰作。

爽风吹来,带来一片蓝天白云,瞻瞻要在这里,用他的车前进,奔驰在平原上。

有绿树,红花,还有阵阵凉风轻轻地推着他快乐向前。

物质准备:图片三张(小朋友拿着杯子排队喝水;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一手端杯一手扶杯喝水;小朋友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每位幼儿一个小水杯。

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一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子丰华瞻。

幼年的瞻瞻就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无怪长大成为著名的教授。

当成名后的丰华瞻到外国的大学演讲时,礼堂上就悬挂着这张画片。

2.动笔练练: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画的是一个小女孩阿宝正在给一张椅子穿袜子。

丰老的对白是:“阿宝两只脚,椅子四只脚。

”阿宝已经给椅子穿上自己的袜子了,可是,椅子还有两只脚没得穿。

人没穿袜子会冷,椅子也会冷的。

阿宝很天真也很失望,为什么她两只脚,而椅子是四只脚呢?这样的话,她就无法帮椅子的另外两只脚穿上袜子了。

这是我酷爱这幅漫画的理由。

丰老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儿童对世界的关爱,它多么令我感动!儿童和椅子,儿童和丰子恺,儿童和我,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隆重推荐丰子恺的漫画:漫画《丰子恺的儿女们》和《竹影》表现的主题一样,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感。

六、口语交流: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将这种活动和发现说出来听听,说不定其中就藏着你成才的玄机呢。

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

”老师讲的结论也是重点,这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七.全文总结: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课后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也是美的教学,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实现大语文的教学。

将写作教学蕴含在平常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语文教材和授课内容中悟出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竹影教案(二)教学目标:1.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 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法,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引导幼儿根据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

2.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3. 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设计:一. 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

(板书课题)二. 简介作者。

现在,请小朋友做“小小设计师”,为幼儿园设计一些醒目的标记,用来提醒小朋友、老师、阿姨和爸爸妈妈注意安全,好吗?1.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2. 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 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 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b.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 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a. 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b.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五. 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六. 延伸、拓展。

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1. 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2. 延伸拓展。

a.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b.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c.教师小结。

七. 作业。

1. 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