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之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实用
文言文复习之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实用)
[译文:不是他们的父亲、兄长,便是他们的儿子、 弟弟。]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⑷梁父·即楚将项燕。 ⑸环滁皆·山也。
·
【类型】3.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此义出现较晚,也比 较少见。
(1)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 三年》)
(1)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文王 》)
[译文一:周虽然是老国,它的政令嘛却新 。]
[译文二:周虽然是老国,它的政令却是新 的。]
(2)尔惟旧人。的判断句。 【实例】 (1)荀卿,赵人。(《史记·孟荀列传
》) [译文:荀卿是赵国人。] (2)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
[译文:我是伯鯈,我是你的祖先。]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知道它就承认知道它,不知道就承 认不知道,这便是真正的知。]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⑶问今是何世。
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类型】4.语气词“惟”(“维”)表判 断,可照旧译为语气词,也可译为判断词, 或者两者结合。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见”“见……于……”表被 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但是有的被动句是没有标志的,必须根 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来判断。即,意念被动 句(无标志) 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粟者,民之所种。(贾谊《论贵粟疏》) [译文:粟是民众种植的。]
(2)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译文:这是用谋略进攻的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特殊句式之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文言特殊句式之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
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
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知识讲解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结构等几类。
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本讲主要介绍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和省略句。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不是用判断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
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加上判断词。
常见的文言判断句有以下几种:“……者,……也”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者也”式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省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讲解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一)用“…….者,……也”来表示。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用“…….也”来表示。
这有两种情况:(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此为何若人--《公输》为与此同类--《公输》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号为张楚--《陈涉世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此乃信所以去也。
初中古文四大句式
3、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 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 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 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①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结尾,构成“中 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 于结构助词“的”。如: 例: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②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成“中心词 +之+定语”的格式。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式 2、“……,……也”式
3、“……者,……”式
4、“……者也”式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 都表示判断,有时在句子中表示停顿 或舒缓语气。
找出下列判断句中的标志词语。
①臣本布衣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 ⑥此皆良实 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例:“何以战?”(《曹刿论战》)以何战
何陋之有?
有何陋之
吾谁与归?
吾与谁归
注意:用“之” “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表示 否定的动词“无”或不定代词“莫” 。 例1: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第一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第二、三句中的“是” 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 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的用法则多起
来二。、注意没有标志词语的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
三: “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兵革非不坚利也。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复习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复习特殊句式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很少用判断动词“是”。
判断句的断定方法:可以用“是”或者“不是”来翻译的,从而做出判断的,就是判断句。
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1.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妪,先大母婢也。
总结1:用“……者,……也”“……者……”“……,……也”“……,……者也”表示判断。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①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汝是.大家子。
④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总结2: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注意:1、辨析“是”作指示代词还是判断动词,文言文中“是”多作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
如: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2、辨析“为”表判断还是表被动,还是其他用法。
如:①为天下笑(表被动)②冰,水为之(动词,变成)③何辞为(表反诘语气,呢)……3.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总结3:用“乃、则、即、皆、诚”等副词表示判断。
4.①今臣亡国贱俘。
总结4:主谓直接表判断。
②荀卿,赵人。
5.非.我也,岁也。
总结5: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行为的受事者。
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总结1:用“于”“……受……于”表被动。
②不拘于.时。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高一文言文复习 句式整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日。)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名词作状语,每天。)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二)名词作动词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为耻) 以……为耻) 为耻 望西山, 望西山,始指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奇 异) 不耻相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为耻)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为耻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动词的使动用法, 起舞、 (舞、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哭 起舞 泣) 木直中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用法, 弯曲) (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弯曲 李牧连却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 退却,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退却 击退)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名词的使动用法, 端正地( (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地(坐)) 端正地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借鉴)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为鉴;借鉴) 为鉴
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的意动用法, 当作朋友)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朋友) 当作朋友 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 当作粪土) (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粪土) 当作粪土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为师)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为师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为师) 为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第三讲:文言文的表达习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关系等进行肯定判断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翻译时一定要出现“是/不是”的字眼。
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是肯定判断句,但也应留意否定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有四种形式:1.用“者也”表示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者也..。
”《史记·鸿门宴》③.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史记·鸿门宴》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史记·鸿门宴》⑥.制,岩邑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⑦.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者也句”是文言文判断句最经典的形式。
“者也”既可以连用于句末,如例①②;“者也”也可以分开使用于前后两个分句的句末,如例③④;还可以省略“者”而保留“也”,如例⑥⑦。
故在句末碰到“者”“也”,都应该考虑句子是否为判断句,是否要翻译出“是”或“不是”。
2.省略判断动词的同时,用副词表示判断;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要译为“正是”)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则”要译为“就是”)③.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六国论》(“皆”要译为“都是”)④.臣本.布衣。
《前出师表》(“本”要译为“本来是”)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前出师表》(“诚”要译为“确实是”)⑥.且相如素.贱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素”要译为“向来是”)3.用动词“为”“是”等表示判断;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鸿门宴》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4.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
专家指导: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详细解析
专家指导:中考语文文言文句式详细解析导读:文言文句式有一般句式也有特殊句式,一般句式又分为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特殊文言文句式分为主谓倒置、宾语前置等等,下面就详细介绍这些句式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的句式解析★一般句式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有标志(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文言特殊句式之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文言特殊句式之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
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
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知识讲解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结构等几类。
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本讲主要介绍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和省略句。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不是用判断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
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加上判断词。
常见的文言判断句有以下几种:“……者,……也”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者也”式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07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被动与省略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被动与省略简介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结构等几类。
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本讲主要介绍判断句、被动句和省略句。
一、定义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的最大特点不是用判断词“是”,而往往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
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加上判断词。
省略句:省略句不是文言文中独有的语言现象,但是较现代汉语而言,它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频率更高,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常常省略。
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通常被称为意念被动句。
二、常见句型分析判断句常见的文言判断句有以下几种:(1)“……者,……也”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例,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2)“……,……者也”式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例,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3)“……者,……”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
这样的判断句比较少。
例,5、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文言文阅读中被动句句式
文言文阅读中被动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一、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王建禽于秦。
(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
"于"可译为"被"。
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四、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 前。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③亦太甚哉,先生之言也! 《史记·鲁
仲连邹阳列传》
五、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位于谓语后 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 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 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6.省略兼语 ①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二)依上下文关系划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如: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 ·秋水》)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④唯利是图
唯余马首是瞻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①夜以继日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③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四)现代汉语中常用“被”“受”表示被 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划分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来自三而竭 ……(《曹刿论 战》)
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做动词或介词 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或介词 的前面。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 宴》)
初中阶段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初中常有文言文特别句式总结初中阶段常有的文言文特别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必定或否认,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往常由以下几种方式组成:1.以虚词配合必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
《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6)臣本布衣。
《出师表》(7)此诚紧急生死之秋也。
《出师表》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必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类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有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 [ 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 ]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 [鼓]而衰,三 [鼓 ]而竭。
《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 [ 立]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l)上使 [ 扶苏 ]外将兵。
《陈涉世家》(2)便要 [ 渔人 ]还家。
《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置 [于 ]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2)武陵人 [以 ]打鱼为业。
《桃花源记》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表达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2.用“为 +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2)兔不行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刻舟求剑》3.用“于”表示被动。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
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 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 此帝王之资也。
(也)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即)10.巨是凡人。
(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二.被动句1.而君幸于赵王。
(于)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4.受制于人。
(受于)5.为天下笑,何也?(为)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为所)(典型的被动句)7.若属皆为所虏。
(为所)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9.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
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五.词序(倒装句)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
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
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指导与训练(一)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判断句一、判断句的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二、判断句的常见句式1.……者,……也典型例句:(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也典型例句:(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3.……者,……典型例句:(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粟者,民之所种。
4.……者也典型例句:(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典型例句:(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典型例句:(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
7.无标志判断句典型例句:(1)刘备天下枭雄。
(2)秦,虎狼之国。
(3)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5)此亡秦之续耳。
(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8.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典型例句:(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三、课堂练习1、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客有吹洞箫者 B.此帝王之资也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2、“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乃令张良留谢B.嬴乃夷门抱关者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乃不知有汉3、“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B.是日也,天朗气清C.觉今是而昨非D.不知木兰是女郎4、“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A.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 .蔺相如者,赵人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 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 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 动句、省略句和主谓倒装句、宾语 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 置句等。
一、判断句
(一)采用“……者,……也”的方式 1.“……者,……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因果)
(四)现代汉语中常用“被”“受”表示被 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划分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 战》)
(《鸿门宴》) 2.中心词(+“之”) +形容词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七、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 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 例如: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 谏》)
6.省略兼语 ①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二)依上下文关系划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如: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 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 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 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 动句。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 “为……所……”和“见……于……”及 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详解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详解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六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介宾短语)后置。
1 .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⑴ 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A产......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B:"......,......也。
〃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c:"……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
D:“……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E:省略"者〃、"也〃的句子,有时也有者也均不用的句子如:刘备天下枭雄。
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的。
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详解
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详解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常见文言句式——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1、省略主语(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课后作业
识记判断句的类型,完成金版P166一文研透
板书设计
判断句标志词:“者……也”、“也”、 “者”、“……者也”、“为、是”、 “乃、必、亦、即、诚、皆、则”
课前提问 判断句 判定方法
1.“……者……也”表判断 2.“也”表判断 3.“者”表判断 4.“……者也”表判断 5.“为、是”表判断 6. 无标志判断句 7.“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副词表判断 8.“非”表否定判断
规律四:有少量用“被”表示被动的句式。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规律五:意念被动句(无任何标志)
没有标志性词语,完全靠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来辨认。
判断方法
判断被动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 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 “于”“受……于……” ② “见”“见……于……” ③ “为”“为……所……”“为所” ④ “被”
“是”字在文言文中一般作指示代词“这”讲,偶尔有作判断动词的。 例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也”才是判断标 志词;“自言本是京城女”中的“是”,就是一个判断动词。
翻译方法
翻译判断句时,一般要译成“是”或“不是”句。
当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时应把副词的基本义译出,并补上判 断词“是”,如“必”“亦”“即”“诚”“皆”“则”“素”“乃” 可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实是”“都是”“就 是”“本来是”“就是”。
答案
参考译文
宋人陈谏议(“谏议”是官职)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 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为什么 不见了?”仆人说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 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的仆人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 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卖 马的钱归还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 有古代贤仁之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 君。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 时,学于余。
1、用介词“于”“受……于……” 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 动者。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2、用“为”“为……所……” (“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为所……”表示被动。
• 【类型】2.副词兼表判断,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 出并补上判断词。
• 【重要特征】用“乃”、“则”、“即”、“皆”、 “必”、“固”、“诚”、“本”、“亦”、“素” 等副词表判断,兼加强语气。
• (1)此乃信所以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 [译文:这便是韩信离开的原因。] • (2)且相如素贱人。(《廉蔺列传》) • [译文:况且,蔺相如本来是地位低下的人。] • (3)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 [译文:不是他们的父亲、兄长,便是他们的儿子、
• (1)粟者,民之所种。(贾谊《论贵粟疏》)
• [译文:粟是民众种植的。]
• (2)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 [译文:这是用谋略进攻的方法。]
•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蔺列 传》)
• [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名将。]
• (4)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 [译文: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 [译文:知道它就承认知道它,不知道就承 认不知道,这便是真正的知。]
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⑶问今是何世。
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 【类型】4.语气词“惟”(“维”)表判 断,可照旧译为语气词,也可译为判断词, 或者两者结合。
弟弟。]
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⑷梁父·即楚将项燕。 ⑸环滁皆·山也。
·
• 【类型】3.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此义出现较晚,也比 较少见。
• (1)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 年》)
• [译文:我是伯鯈,我是你的祖先。]
⑵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 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猾的兔
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
⑸龙逢斩·,比干剖·。 · (6)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
荆州归顺曹操的百姓,不过被战争形势所逼迫罢了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 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 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 “我”。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见”“见……于……”表被 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但是有的被动句是没有标志的,必须根 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来判断。即,意念被动 句(无标志)
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省略主语
•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因 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 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 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 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 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 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 “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 式。
所知也。(《左传·哀公八年》) • [译文:鲁国是齐国、晋国的嘴唇。嘴唇
没了,牙齿便挨冻,这是您知道的道 理。]
• (4)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5.用 “非”“未”“弗”“无”“莫”“ 毋⑴”予等本否非定文词人表画示士判断。
⑵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 · 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文言文复习之被动句省略句判 断句实用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 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 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有四种:
一、判断句 二、被动句 三、倒装(变式)句 四、省略句
• 一、判断句
【类型】1.在主语后加“者”表示停顿;在谓语 后加“也”,表示肯定语气;典型的“…… 者……也”句式;“……者也” 。
• (1)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文王》)
• [译文一:周虽然是老国,它的政令嘛却 新。]
• [译文二:周虽然是老国,它的政令却是新 的。]
• (2)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 [译文:你嘛是老人啊。]
4、无任何标志的判断句。 • 【实例】 • (1)荀卿,赵人。(《史记·孟荀列
传》) • [译文:荀卿是赵国人。] • (2)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2、望见谅。 3、请勿见笑。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希望原谅我。 请不要讥笑我。
三、省略句
•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 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 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 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 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 经常被省略。
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⑸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⑹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不要以为我年长,就不敢讲真话
·
二、被动句
古汉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 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 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 实施者。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请观察下列句子,找出这些句子的共同 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 (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二)省略谓语
1.承前省
•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 大破之。
• (2)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 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 尽死。
2.蒙后省
• (1)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 (2)(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 焉
3.对话省
• (1)(孟子)曰:“独乐乐,与 人乐乐,孰乐?”(王)曰:“不 若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