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高中生物第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案
必修3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b.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c. 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2。
能力目标a.通过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学会比较归纳能力.b。
通过对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资料分析,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二、教学要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三、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四教学流程【典型例题】(2014北京卷)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二)水盐平衡的调节1。
讲述: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
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
2。
结合课件图文复习尿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关注原尿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过程.忆、回答.阅读、分析、讨论、回答。
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固对体温调节机制的理解。
通过回忆旧知识、阅读3。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实例二水盐平衡调节部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机体是如何调节的?当人饮水过多或丢失盐过多时,机体又是如何调节的呢?(2)水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在哪里?感受器是什么?效应器是什么?4.根据讨论共同归纳水盐调节调节模型,加以讲解。
【典型例题】(2014福建卷)2。
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
拒绝毒品网络不健康心理
毒品危害安全教育有的同学听说毒品的"厉害"之后,反而非常好奇,想自己亲身"试一试".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有的人(甚至是戒毒医生)就是因为这种好奇心而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毒品的危害尤其在于它只需一两次即能使人成瘾,并且终身难以戒断!同学们千万要当心啊! 为什么不能吸食"摇头丸" 有的坏人诱骗你说"这是'跳舞药',吃下去后'蹦迪'特别过瘾."再看看他们服药后疯狂扭动的样子,你可能心动了. ●"摇头丸"也是毒品!它是很厉害的毒品之王"冰毒"的一种衍生物,服用上瘾后会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曾经有一名女学生就是在服用"摇头丸"后颠狂,赤裸地从楼顶跳下摔死了. ●"摇头丸"常在歌舞厅,迪吧里向年青人发出罪恶诱惑,同学们不应涉足这些暗藏危险的地方. 发现周围有人吸毒怎么办●报警.吸毒者危害社会,也同样会危害到你.让警方去惩治,挽救他. ●远离吸毒者,不要与之交往. 请时刻牢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有人给你药物,香烟时应怎样处理●任何不明"药物"都是危险的,千万不能服用.有的坏人会诱骗同学们,说某种"药物"可以治胃痛,减轻学习压力或放松精神……这些药粉,药片或药水可能就是某种毒品,开始服用时可能有"疗效",但实际上你已经开始上瘾,等到发觉时一切都晚了!如果身体不舒服,应告知父母或老师,并及时上医院就诊. ●除了毒品之外,还有很多精神药物也会使人产生幻觉,成瘾而损害健康,甚至会诱发人在迷乱的状态下从事违法活动,所以它们也是极端危险的. ●香烟有害健康,更有坏人把毒品加在香烟里骗你吸食,需要时刻警惕. 遭遇性侵害时怎么办●要勇敢,要奋起反抗.对企图占"小便宜"的男子,要大声呼救并反抗,你越是胆小怕事,他越是得寸进尺. ●挥动书包等物品,不让坏人靠近;如果被正面抱住,就用手戳其眼睛,喉咙;或用膝盖猛顶其裆部,如被从后方抱住,则用鞋后跟猛跺其脚背;身上带的水果刀,小剪刀,钥匙,雨伞或钢笔等一切硬物,尖物都能当作自卫武器,以求脱险.如果力量悬殊,可边呼喊边蹲下,双手抱紧膝盖,全身蜷起不放,使坏人不易得手.多反抗一分钟,就多一分钟获救的机会。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毒品预防教育课件
本课件旨在向广大人们传授毒品预防知识,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 引起对毒品危害的关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I. 毒品预防教育的意义
毒品预防教育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培养拒绝毒品的意 识,有效预防毒品滥用。
II. 什么是毒品
1 定义
2 常见毒品
毒品是指可以对人体产生可卡因、冰毒等,严重 危害人体健康和社会安全。
III. 常见毒品种类介绍
大麻
一种违禁草本植物, 能产生强烈的心理 依赖,长期使用可 导致记忆力和注意 力下降。
海洛因
一种强烈的阿片类 药物,对中枢神经 系统产生显著的镇 静和欣快效果,但 会导致严重的依赖 和身体损害。
毒品预防教育要贯穿于日常学习和生活,并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IX. 成瘾的人如何戒掉毒瘾
1
戒毒疗法
通过戒毒疗法,如药物替代治疗、心
社会支持
2
理辅导等,协助成瘾者戒除毒瘾。
提供社会支持和康复资源,帮助成瘾
者重建人生。
3
个人意愿
戒毒需要成瘾者自身的意愿和决心, 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危害
毒品滥用导致家庭破裂、犯罪增加、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V. 防范毒品的重要性
1 个人健康
拒绝毒品可以保护个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 家庭和社会稳定
防范毒品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3 国家安全
毒品滥用会直接威胁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发展。
VI. 组织毒品预防教育的方法
1
教育课程
通过教育课程向学生传递毒品预防知识,启发他们思考与毒品相关的问题。
拒绝毒品
生理因素 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了 海洛因、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 的分泌, 最后达到靠外界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 完全停止分泌。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 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供给吗 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环境能否获得毒品,社会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哪 些人易成为毒品的俘虏,社会法律对毒品的态度等等。 心理因素 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在不同性格的人当中易冲动,对社会常规模式具有反抗性, 以及对挫折忍受差者这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的危险度,即具有较高的滥用药 物成瘾的易感性。 海洛因毒品具有舒适和欣快感的药理学特征。吸食海洛因毒 品初始有一种强烈的欣快感,实践表明,多数成瘾者第一次吸毒后就有浑身困 乏、非常难受的感觉,而渴望第二次吸毒,从而导致成瘾。因人已适应了药物, 从而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的依赖。因此说吸三次海洛因就会上瘾是有大量例证的, 那些认为偶尔吸一下海洛因无所 谓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毒品成瘾问题,往往是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
https://wkretype.bdimg. com/retype/zoom/55d3 889a71fe910ef12df8d1 ?pn=8&o=jpg_6&md5s um=d24c3d1832aa67c 35f89145f4742dbaf&si gn=62476928da&png= 329235445901&jpg=11345091367633
辨识毒品
1、 识别鸦片和海洛因 鸦片为一种黑褐色膏状物,有一种特殊的呛人的气味,没有嗅过的人如果近 闻,可刺激你不自禁地打喷嚏。仔细嗅之,其气味中包含蜜糖、烟叶及石灰 水等杂味。 海洛因成品的包装为灰白色长方扁块,一般为塑料薄膜热封,外面通常用黄 色不透明的胶带纸缠绕,有250克、350克等不同规格包装。零散毒品交易中 的海洛因,一般用方形或长方形白纸包装,每包0.1克到1克不等。海洛因毒 品一般为白色或灰色块状、粉未状物质,也有棕色较潮湿粉未状物质,还有 一些因掺入其他物质后呈浅黄色、灰色等。大多数海洛因毒品均有醋酸气味。 如果发现这种特殊包装的小纸包,应引起高度重视。 2、 识别火锅和食物中加了罂粟壳 第一,从外观上识别。罂粟壳外形为枣核形,如鸽子蛋大小,一头尖,另一 头呈9-12瓣冠状物。其壳体上往往有人为切割的多道刀痕。 第二,初吃加了罂粟壳的火锅和卤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脸微红、口感 舒服,吃后不易入睡等感觉。 第三,如觉得吃的火锅和卤制品后可疑,要揭露这种犯罪,就需要留下不少 于50ML的火锅汤(最好取下层含油少的汤),送到当地的毒品检测机构或公安 局的刑事技术化验室进行成分分析。
杜绝药物滥用 远离毒品伤害
对躯体的影响
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免
疫系嗦发冷。
孕妇药物滥用:胚胎缺氧死亡;戒断症状使胎儿无
法忍受而死亡;毒品由血液进入胚胎,出现畸形、弱 智等情况,婴儿出生后,还必须喂毒品至2-3岁才可实 行戒毒,而此时的幼儿已完全不像人样了。
摇头丸
新康泰克被列入处方药 购买要 拿处方和身份证
麻黄碱类物质主要用于缓解鼻黏膜充血,对于鼻塞有 较好的治疗作用,但麻黄碱类物质通过简单化学加工 就可以制成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此前江苏等 地曾破获过用康泰克胶囊制毒的案件。
致幻剂(hallucinogens): 如麦角酸二乙胺、麦司卡林等。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滥用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第一大类 第一大类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
第二大类 精神药品
第三大类 其他药物
(一)麻醉药品(narcotic drugs) 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 品。 1.阿片类(opioids) 天然来源的阿片, 阿片的有效成分,如吗啡,可待因 吗啡的纯合物:海洛因(heroin), 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杜冷丁,美沙酮、芬太尼 、二氢埃托酚等。 2.可卡因类(cocaine) 包括可卡因碱、古柯叶、古柯糊。 3.大麻类(cannabis) 包括印度大麻、粗制品大麻浸膏、主要成分四氢大麻 酚等 。
一旦吸毒 十年戒毒 终身想毒
四、致依赖性药物滥用的管制
国际管制 《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1981年“国际药物滥用管制战略”
我国药物滥用管制办法 制定相应制度 成立禁毒组织 加强宣传教育
50
我国针对依赖性药物滥用制定的相应制度
【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一、教材分析:近年来,涉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情况,导致禁毒形势日趋严峻。
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及兴奋的传递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但停留在理论阶段。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后的科学·技术·社会部分,反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体现科学和技术的价值。
通过本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来解释可卡因的成瘾机制,从内心产生拒绝毒品的意识,宣传毒品的危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掌握了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兴奋的传递过程,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毒品成瘾的机制是由于改变了中枢神经的结构;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来解释可卡因的成瘾机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1.1了解毒品的成瘾机制1.2 利用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来解释可卡因的成瘾机制2.教学难点2.1利用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来解释可卡因的成瘾机制五、教学过程:六、习题巩固1. 如图表示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及可卡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多巴胺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转运载体使多巴胺不能从突触前膜释放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被突触间隙中的酶分解而失去作用D.吸食可卡因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2. 兴奋型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大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下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教案-科学·技术·社会 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十校联赛”一等奖
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毒品,概述心理药物的分类,理解毒品成瘾的机制;2.通过课前资料查找和课后感悟分享,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理性思维;3.通过小组探究毒品的危害,锻炼学生合作和表达能力,落实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4.通过体会毒品的危害,认同远离毒品的必要性,强化生命观念,树立传播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禁毒相关知识的讲座、宣传片、网络平台等内容的获取,已经了解到毒品的可怕和毒害作用,但是对于毒品是如何让人成瘾,毒品对人体器官系统有哪些具体的伤害,了解的较为浅层。
在本章内容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大脑功能、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这为理解毒品成瘾,和毒品对人体的伤害奠定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但是学生现阶段理解毒品成瘾的机制还是有难度,因此在教学中用动画视频形象的讲解成瘾机制,帮助学生理解,突破学习难点。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毒品的认知抱有侥幸心理,对于毒品危害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教学中通过查找资料,播放视频,分享感悟的方式层层递进,逐步加深学生的认识,突出学习重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毒品的危害教学策略:1.通过小组查找资料,学生初步体会毒品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危害;2.通过教师播放毒品如何危害人体器官系统的动画视频,学生进一步细致的学习毒品的危害;3.通过课上分享感悟、课后传播健康知识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层次加深毒品危害的认识。
难点:毒品成瘾的机制教学策略:通过教师展示“多巴胺假说”的动画,形象生动的帮助学生理解成瘾机制。
四、教学流程图五、教学过程1.观看视频;2.初步思考和体会认识毒品危害的1.小组展示,介绍课前查找的有关毒品的资料;2.理解概念,观察图片,拓展对毒品的认识;3.认同教师的建议,增强分辨毒品的能力;1.观察数据,思考问题;答:因为上瘾;2.观看学习,深刻地感受毒瘾发作的痛苦,认同毒品带来的巨大伤害;3.理解毒瘾极难戒除的原因,消除“毒瘾可以轻易戒除”的侥幸心理,树立看待毒品的正确观念;远离白色瘟疫”2.小组代表展示分享讨论结果,共同学习;3.理解体会毒品的巨大毒害性;4.观看视频,学习毒品如何损伤人体健康,更深刻的体会到毒品的可怕;5.理解认同,消除轻视毒品危害的观念,加深认识;大麻等为例,1.阅读课本,总结心理药物类型;2.分类归纳,观看图片;3.思考,分析慎用心理药物的原因;1.分享学习感悟,谈谈学习收获,交流毒品认识;板书设计:六、本节课亮点1.多元化评价,有效检测教学效果。
【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
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一、教材分析:近年来,涉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情况,导致禁毒形势日趋严峻。
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及兴奋的传递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但停留在理论阶段。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后的科学·技术·社会部分,反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体现科学和技术的价值。
通过本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来解释可卡因的成瘾机制,从内心产生拒绝毒品的意识,宣传毒品的危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章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掌握了突触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兴奋的传递过程,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毒品成瘾的机制是由于改变了中枢神经的结构;2.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来解释可卡因的成瘾机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1.1了解毒品的成瘾机制1.2 利用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来解释可卡因的成瘾机制2.教学难点2.1利用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来解释可卡因的成瘾机制五、教学过程:学,思考相关问题吸食毒品的危害介绍吸食毒品的危害,使学生远离毒品学生交流讨论再次强化吸毒的危害小结呼吁学生远离毒品,宣传毒品的危害师生共同朗读2018年国际禁毒日主题。
在氛围中再次强化拒绝毒品的信念。
六、习题巩固1.如图表示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及可卡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多巴胺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转运载体使多巴胺不能从突触前膜释放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被突触间隙中的酶分解而失去作用D.吸食可卡因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2.兴奋型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大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科学·技术·社会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案
科学·技术·社会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案一、前言毒品及心理药物滥用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广泛的波及社会各个领域,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通过对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教材进行阐述,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治理在拒绝毒品和慎用心理药物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二、拒绝毒品毒品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和生理依赖性药物,严重破坏人体正常的机能,给身体和心理带来极大的危害。
欧美等发达国家多年来一直处于重度毒品泛滥的状态,对这种现象的反思已经深入人心。
为了减少毒品对社会治安和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对毒品的禁止和打击,同时也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时刻提醒人们拒绝毒品。
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防范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并引导他们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
三、慎用心理药物心理药物是指治疗精神障碍和心理病症的特殊药物,如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物。
但是心理药物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依赖性、药物滥用和副作用等。
因此,在使用心理药物时,需要慎重对待。
首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按照医生的处方量和时间服用,不得随意更改药物的使用方法。
其次,需要提高对自己身体反应的关注,一旦发现身体有不适,需要及时咨询医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科技与社会的作用科技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毒品和心理药物管理方面。
目前,科技手段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此类问题。
•对毒品的治理,科技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方法,例如对毒品的检测、监管和打击等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跟踪和掌握,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团伙和毒品生产商。
同时,科技也可以用来进行毒品预防和教育,例如在学校中通过科技手段向学生展示毒品的危害。
•在心理药物管理方面,现代科技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例如,一些心理药物的研究和研发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例如计算机模拟等。
苏版高中生物三第二章第2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说课稿
苏版高中生物三第二章第2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神经调剂和体液调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间的和谐关系。
⊙过程与方法:描述体温调剂、水盐调剂。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剂在坚持稳态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的和谐。
[来源2.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剂与水盐调剂分析。
三、设计思路1.内容、课时:本节要紧包括神经调剂和体液调剂的比较、神经调剂和体液调剂的和谐两部分内容。
1课时学完。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一方面是对前两节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另一方面是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体温调剂和水盐调剂,揭示两种调剂方式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比较、归纳、抽象思维能力。
注意突出神经调剂和体液调剂关于坚持稳态的奉献,并注意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相联系。
有利于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3.学情分析: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间的关系学生没有学过,那个知识对高二学生来说是比专门抽象的。
学生会感到困难,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层次明白得、把握相关的知识及其应用。
4.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1)通过精心设计的不同层次的问题。
逐步深入到体温稳态坚持的机制,分别对冰冷、炎热环境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步分开写出相应的神经调剂,激素调剂过程文字图,图文结合说明图,有利于学生准确、完整地明白得其相互和谐的调剂原理。
并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精心设计的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学生用文字图、图文结合说明图、等多种方法逐步深入到人体水盐平稳坚持的机制,通过文字图的分步阐述,使学生明白得水盐平稳需要神经调剂,激素调剂相互和谐,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坚持。
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较好地落实了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技术: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2、教学手段:设计问题、图解、阅读、讲述、讨论法。
毒品防范教育: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
毒品防范教育: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引言:作为社会的栋梁和未来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远离毒品的问题备受关注。
针对这一重要话题,毒品防范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的首要环节。
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压力。
此外,家庭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引导孩子远离诱惑。
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普及毒品防范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制定有效的教育计划,组织专题讲座和辅导班,向学生灌输毒品的危害性和违法性,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认知水平,强化他们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三、社会宣传的必要性社会宣传是减少青少年滥用药物的重要手段。
大众媒体、社区宣传和网络平台等可以将毒品防范教育融入到文化活动、社区活动中。
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社会宣传将赢得年轻人的关注,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角色榜样的作用在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可忽视。
家长、老师、社区志愿者等都可以成为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和行为引领青少年。
青少年常常会模仿身边的人,他们需要榜样来影响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远离危险和诱惑。
五、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青少年滥用药物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情绪不稳定等。
因此,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解决压力和困惑,构建健康的心理状态。
六、合理利用娱乐活动娱乐活动可以有效地将青少年从滥用药物的危险之中拉回来。
文体活动、艺术表演、户外运动等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娱乐方式,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减少他们被毒品侵蚀的可能性。
结语: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宣传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良好娱乐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无毒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远离毒品的危害。
禁毒心理健康教育
禁毒心理健康教育
禁毒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毒品依赖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并培养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禁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1.毒品知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向学生和社区居民普及毒品的危害和不良后果,包括对身体健康、社会关系、职业前景等方面的影响。
让他们明白毒品是一种破坏性的物质,从而生成对毒品的抵制意识。
2.心理健康教育:在禁毒教育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和社区居民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尊、自信和自控能力,以抵制诱惑和压力。
3.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毒品预防和教育意识。
通过家庭关系建设、亲子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并创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并在家庭中进行积极健康的沟通和教育。
4.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禁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禁毒工作的氛围。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演讲比赛、心理健康培训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的禁毒意识和能力。
5.多媒体教育:借助多媒体手段,如电视、互联网等,加强禁毒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传播。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正面形象,宣传正能量,提高广大群众对禁毒的认知,警示他们识别和避免毒品的危害。
禁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毒品的滋生和蔓延,保护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5)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重要原因。家庭成 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少年更容 易沾染毒品。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 到正常的教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 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质 条件去寻找毒品的刺激等等,都可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 瘾的原因。 (6)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青少年在成长阶段普遍都有逆反心理,但有些逆反心 理是不健康的、盲目的反抗,甚至和父母之间形成很深的 代沟。越是父母反对的、禁止的,就越是去做。父母禁止 他们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他们偏要去做,往 往受这些人的影响、引诱,吸食上毒品,从而陷进毒潭, 不能自拨。
(2)冰毒——纯白色晶体,晶莹剔透,外观似 冰,故称之为“冰毒”。由于冰毒的刺激性强, 持久力强,使用一次便会上瘾 ,因此被称为 “毒品之王”。
(3)大麻——大麻为桑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雌 雄分株。这种植物花枝的顶端、叶、种子及茎中 含有一种树脂样物质,主要毒性成分为四氢大麻 酚,具有致幻作用。 大量或长期使用大麻, 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 严重损害:
罂粟花
这些人健康吗?
主题班会
一、引入课题
由于现代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 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社会阅历较缺乏,心理的承受能力 相对较差,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 突不善于处理,心理和行为就容易失常,因此就出现了 与父母、老师有抵触现象,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学习 目标不明确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承受困难和挫折, 成了有心理障碍的问题学生。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就 有可能走上
你会接受还是拒绝,后果又会如何?
假如你接受……
好处是……
短暂来说 长远而言
第九步 拒绝毒品
老人走后,山民作好准备,每个人都面对大山虔 诚地念起了咒语。但是,那只该死的喜马拉雅山的猴 子总是出现在脑中,他们愈是提醒自己不要去想,子 的影象愈是清晰。
一千年过去了,有人说,如果你现在到这个村庄 ,你还会看到不少人“努力”地不要想起喜马拉雅山 的猴子。
学会对别人说不
千万不要碍于情面或讲朋友义气而接受朋友的怂 恿。真正的朋友是会替对方考虑的,绝不会因朋友一 个理智的“不”就与之断绝来往。
下面,我们来学习和掌握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
认知疗法
什么是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是根据人的认知过 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艺术来改 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 法。
认知疗法三步走
• 首先,找出与不良行为有关的错误认知。 • 其次,寻找论据论证这一认知的错误逻辑 • 最后,通过反复“诘难”改变负性自动思维,放弃原有的错误
注意几点要求!
空椅发泄
每个人都闭上双眼站在各自的椅子前,在教室的 引导下完成放松练习。每个人默默回想当前或曾经令 其感到愤怒、焦虑的事情,或者回想自己心里最牵挂 的人,然后假象那个人就在自己面前,对着“他”说 出心里最想说的事情。
间接拒绝
告诉他吸毒的危害 告诉他戒毒所里思念亲人的痛苦 告诉他吸毒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自我控制法
什么是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也叫自制力,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是个体抑制自己的冲动,从而寻求更大目标的心理历程
讲述糖果实验
宣泄疗法
什么是宣泄疗法? 就是把内心的不悦、苦闷倾诉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 避免引起精神崩溃,以便能较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方法。
碰撞练习
拒绝毒品
一 、吸毒摧残人生
B、自伤、自杀、自残
吸毒者难以忍受毒瘾发作的巨大的 痛苦,往往采取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 方式摆脱毒瘾的发作。
福州某男自伤左臂
郑州陈某 毒瘾发作难忍, 用牙刷插入鼻 孔自杀。
败坏社会风气
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 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据调查,我国80%的女吸1) 阿片类吸毒者戒断症状主要有:流鼻涕、流涎、流泪、打哈欠、 瞳孔放大、出汗、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发热、 失眠、焦虑、烦躁、恐惧、紧张等,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虚 脱休克等;
西宁市吸毒人员马某某夫妇二人因吸毒先后死亡,家中财产全被 吸光,留下两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和年迈的母亲,生活苦不堪言。
二、吸毒贻害后代
吸毒对后代贻害无穷。或是母婴垂直传播成为爱滋病受 害者,或是一出生就染上了毒瘾成为小小的“瘾君子”,有的 成为了吸毒父母亲毒瘾发作时发泄的对象。“瘾君子们!你们 的后代无辜啊!”
染上毒瘾一般有以下迹象:
(6) 遮掩收缩的瞳孔,在不适当的场所佩戴太阳镜; (7) 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 (8) 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9) 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坐立不安,睡眠差; (10) 经常无故出入偏僻的地方,与吸毒者交往。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自残
一 、吸毒摧残人生
C、加速死亡
加速死亡:吸毒者为满足毒瘾易造成吸食(注射)过量 毒品导致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或毒品中混杂有毒、有害物质 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各种复杂的并发症,严重者导致死亡。
梁蓓丽,21岁,贵 州人,一个聪慧、漂亮 的女孩,染上毒瘾后, 靠卖淫维持吸毒,因注
八年级生物拒绝毒品
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拒绝毒品的技巧,培养他们坚 定的意志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 与禁毒宣传和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 献。
第毒 品 的
三定 义 与
章种 类
毒品的定义
毒品是指任何具有潜在成 瘾性或依赖性的物质,包 括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和 烟草等。
第毒 品 预
六防 教 育
章的 重 要 性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成瘾机制
通过学习毒品的性质、特点和危害,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严重性,提高对毒品的警觉性。
学会识别和拒绝毒品
教育学生如何识别和拒绝毒品,培养他们坚定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接触和尝 试毒品。
了解禁毒法律法规
让学生了解国家禁毒法律法规,明确吸毒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后果,增强遵纪守法的意 识。
毒品使用会对个人健康、家庭 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包括身 体依赖、心理依赖、健康问题、 犯罪行为等。
毒品的种类
80%
麻醉药品
如海洛因、吗啡、可待因等,这类毒品具 有很强的镇痛和致幻作用,但长期使用会 导致身体和心理依赖。
100%
精神药物
如苯丙胺、摇头丸、氯胺酮等,这类毒品 可以改变人的情绪和认知,但长期使用会 导致精神障碍和心理依赖。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培养积极、健康 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诱惑。
目标与期望
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毒品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危 害,提高对毒品的警觉性。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培养积极、 健康的生活态度,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件拒绝毒品 慎用心理药物(俞博文)
拒绝毒品
慎用心理药物
主讲人
指导老师
俞博文
刘志平
Michael Jackson
How did he die?
拒绝毒品 慎用心理药物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同学们,请说出你 对毒品的认知
你能看出这个短片的深层意义吗?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 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 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癖瘾的麻醉药品 和精神药品。和精神药品。
(1)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结构①中的意义是防止被细胞质内。酶多分巴解胺等神 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特点。结构②叫做 多巴胺受体。
• (2)由图可知,可卡因会__阻_止__转_运__体_运__输_多__巴_胺__,_影__响__多_巴__胺_的__重_吸__收__, 导致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___增__多_____,持续刺激②,使可卡因吸食 者感觉很愉悦。
金森病药物的作用 促进多巴胺释放,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毒品呢? 远离毒品!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2、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 种花言巧语;
3、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 ,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毒品的危害
毒品既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为什么 那些深受其害的吸毒者不戒掉呢?
•毒品为什么会使人上瘾 呢
吸毒 前 后
毒品使人上瘾的原因
学以致用
毒品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微细、白色结晶粉状生物碱,可作为局部麻 醉药。下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远离毒品从预防药物滥用开始]远离毒品
[远离毒品从预防药物滥用开始]远离毒品远离毒品从预防药物滥用开始毒品滥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严重问题。
它不仅对个体造成了伤害,更对社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我们可以从预防药物滥用开始,努力远离毒品的危险。
预防药物滥用的第一步是加强教育。
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知识,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与后果。
这不仅包括了毒品的种类和作用,还有对人体的损害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使孩子们认识到毒品并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而是一种危险与痛苦的来源。
其次,建立一个支持系统也是预防药物滥用的关键。
这个支持系统包括了父母、老师和其他社会团体。
父母应该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他们坦诚地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疑虑。
同时,父母也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也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和讲座,让学生们了解更多关于药物滥用的知识。
此外,社会团体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摆脱毒品的困扰。
除了教育和支持,预防药物滥用还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政策。
政府应该通过立法,严格打击毒品的制造、贩卖和使用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药品监管,确保合法药物不被滥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康复和戒毒中心,让有毒瘾的人能够得到帮助和支持。
最后,个体自己也要有自觉地远离毒品的意识。
我们要时刻牢记毒品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坚决远离诱惑。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毒品。
总之,远离毒品需要从预防药物滥用开始。
通过加强教育,建立支持系统,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政策以及自我意识,我们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社会摆脱毒品的危害。
毒品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只有每个人都做出努力,才能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远离毒品是每个人的责任,因为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预防药物滥用是远离毒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我们还需要从更多方面入手,持续努力。
心理健康课程禁毒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课程禁毒教育教案课题:认识毒害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
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关于毒品的简单介绍1、什么是毒品?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几种毒品介绍(1)海洛因——俗称“白粉”,学名二乙酰吗啡,是吗啡的半合成品。
使用几分钟后,人进入昏睡状态,造成感觉迟钝、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降低、瞳孔收缩等,极易成瘾并难以戒断。
(2)冰毒——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因其外观与冰极相似,故称之为“冰毒”。
由于冰毒的刺激性强,持久力强,使用一次便会上瘾,因此被称为“毒品之王”。
(3)大麻——大麻为桑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分株。
这种植物花枝的顶端、叶、种子及茎中含有一种树脂样物质,主要毒性成分为四氢大麻酚,具有致幻作用。
(4)摇头丸——又称“甩头丸”、“快乐丸”。
服用后会产生强烈的兴奋作用,听到音乐即摇头不止,可长达6-8小时,且引起幻觉和激动,易造成疯狂、狂喜、忘我的行为失控表现。
三、毒品的危害[阐述]吸毒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
吸毒者服用毒品后,对毒品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依赖,若突然中断毒品的供给,吸毒者会出现"戒断症状",在重复使用毒品后,这些症状会很快消失,同时由于服用毒品之后,能产生某种舒服畅快的感觉,从而使得吸毒者不断地追求它。
不同的毒品吸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并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可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
此外,由于毒品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影响,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还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从而变得不顾亲情、人性泯灭、道德沦丧,甚至为获取毒资铤而走险、违法犯罪、危害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是人教2003课标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科学·技术·社会”部分的内容,建立在学生对已学习的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有关知识认知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了解毒品及心理药物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过的内容理解毒品及某些心理药物对人类、对社会、对家庭造成的危害,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形成,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命观、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及遵法守法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毒品的相关作用机理,但学生对毒品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知,对心理药物也比较陌生,对本节课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二)社会背景分析: 毒品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并且正逐渐渗透到了青少年群体中,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虽然社会媒体有多种宣传方式,公检法部门也严格执法,但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却屡禁不止,所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宣传,将防毒禁毒的观念根植于中华少年的内心深处,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毒品的危害,没有买卖就没有毒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什么是毒品,什么是心理药物。
②了解毒品的危害及毒品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关系。
③明确为什么要远离毒品,为什么要慎用心理药物。
④培养获取、收集、运用、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分组行动、发现、调查、宣传的过程,培养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生命观。
②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远离毒品。
③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行防毒、禁毒的社会宣传,勇于与涉毒人员作斗争。
【教学设计思路】1.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关于毒品及心理药物的相关资料。
2.教师汇总学生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3.课堂展示,以学生为主体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检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承上启下式)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第一课时,今天我们来完成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是什么呢?大家把书翻开第三十四页,学生读出教学课题: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二.课堂展示:1.什么是毒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毒品的概念、种类的介绍时学生了解毒品。
通过学生的自主回答了解学生对毒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式】由学生以收集到的资料为依托,以课件为载体,结合提问的方式,给大家介绍毒品的概念及种类。
【教学内容】1.什么是毒品? 学生讲解,可提问同学。
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指导。
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癖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01.毒品介绍:罂粟花也叫英雄花、虞美人,是制鸦片的原材料,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
鸦片是从罂粟果里提炼出来的一种棕褐色或黑色膏状物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海洛因是从吗啡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粉末,目前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仅一次吸用就可产生心理依赖性,极难戒断。
02毒品的种类: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展示冰毒、摇头丸、吗啡等毒品的图片。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
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
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
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
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
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
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
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
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2为什么要远离毒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吸毒及吸毒的危害的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生命观,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及毒品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关系。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学生讲解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生互动,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内容】01何谓吸毒?吸毒是指用于非医疗目的的吸食(口服、鼻吸)和注射毒品的行为。
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不易抵制毒品的诱惑,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使青少年成为易受毒品侵袭的人群。
吸毒的主要方式:鼻嗅烟吸注射口服烫吸02吸毒的危害:展示图片,激发兴趣,使教育更有说服力(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吸毒对个人的危害:摧毁健康、心理变态、精神失常、备受歧视、走上绝路。
①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各种皮肤病、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爱滋病。
百年前就有诗曰“剜骨剃髓不用刀,请君夜吸相思膏(相思膏,即鸦片)”。
②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
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
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吸毒对家庭造成的危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危及后代。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
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吸毒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偷盗抢劫、杀人放火、传播疾病、累及他人。
①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
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
据报道,在英国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获得买毒品的钱。
②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3.为什么要慎用心理药物?【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药物?为什么要慎用心理药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远离毒品。
【教学方式】学生利用课件主讲,充分发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丰富对学生心理药物的理解。
【教学内容】心理药物的分类:兴奋剂、镇静剂、致幻剂。
01,兴奋剂:①功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及其他器官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
②毒副作用:可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损害免疫力等。
③举例:咖啡因、尼古丁、吗啡类药物等。
02镇静剂①功能:可以消除焦躁不安和情绪紧张等,还可以治疗失眠。
②毒副作用:这类药物能冲淡感受外界事物的情绪,使人表现出冷淡、消极、肌肉活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
03 致幻剂①毒副作用:会使人产生幻觉,并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的症状。
②举例:大麻等慎用心理药物01.合成毒品对人体的危害:1、吸食毒品高度兴奋。
2.中枢神经就形成一个水肿。
3.水肿消了后会结疤痕。
4.疤痕结得多,中枢神经受损。
5.最终,吸食者精神异常,痴傻癫狂,成为精神病患者。
02.举例: 美国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是美国的摇滚歌手兼演员,绰号:猫王。
然而在猫王离世后却发现他死前服用过14种不同的毒品。
成名后的猫王由于身体上的劳累和心理上负担开始接触了心理药物,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常年使用安眠药进行助眠,他为了保持粉丝眼里完美的偶像形象,又不得不使用很多药物来控制自己的体重,由于压力患上了抑郁症之后,对精神药物的使用就更剧烈了。
因为多种毒品的药性混合或者是吸毒过量致死的。
迈克尔·杰克逊是美国歌手、词曲创作人,在2009年6月25日,却因为他的私人医生莫雷违规给他注射镇静剂过量导致了一代巨星的逝世。
其实,根据警方的起诉书上说,莫雷注意到杰克逊有异丙酚(一种强力麻醉剂)上瘾的倾向,这种麻醉剂通常在手头操作的一种特殊医疗设备中使用。
他告诉警方他试着想要戒掉杰克逊的异丙酚上瘾,已经连续两个晚上没有给他这种药物。
4.远离白色瘟疫,将戒毒进行到底 【设计意图】通过有关数据的分析和相关常识、法律的初步学习,培养获取、收集、运用、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行防毒、禁毒的社会宣传,勇于与涉毒人员作斗争。
【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充分引导学生形成远离白色瘟疫,将戒毒进行到底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形成防毒、禁毒的思想。
【教学内容】展示柱形图,明确白色瘟疫危害之广,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
01毒品离我们有多远?青少年占75%左右02哪类青少年易沾染上毒品?1、与社会无业、不良人士接触者;2、出入网吧、ktv 、酒吧等不合时宜的场所;3、易产生挫败感、不能够够承担压力的青少年;4、警惕性差,随意结交网友、社会朋友的青少年。
03牢记“四知道”1、知道什么是毒品;2、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3、知道毒品的危害;4、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04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2、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3、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4、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 粉等兴奋剂。
198819982004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