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案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妙 药家鑫
药家鑫(1989年11月7日-2011年6月7日), 男,家住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公园南路二十街坊,西安音乐
学院2008年键盘系学生(事发时为大三)。其家境殷实,当 晚驾驶的雪佛兰科鲁兹的车主即为药家鑫,是其父母在案发 前不久才给他购买的。 据药家鑫同学、朋友的印象,药是个很有城府的人。不 喜欢剧烈的运动。在朋友的眼中,药有时对人比较凶狠。 药家鑫家境是普通工薪阶层,所驾车辆为私家车。其母 亲是西安北方华山机械有限公司职工(西安北方华山机电公 司是中国兵器北方公司下设一军工厂),已经退休;其父亲 药庆卫曾经是总后西安军事代表局驻该厂军代表(军方派驻 军工企业负责监督、验收工作的人),前些年离职自谋职业。
• 个体消极不良的心理 案件中: 品质不仅影响对外界 信息的选择,而且也 影响对外界信息的加 • 药家鑫供述杀人动机时 工方式。具有错误认 说:“怕撞到农村的人, 特别难缠。” 知模式和价值体系的 人,对外界信息的加 • 社会上在药案之前就有 工方式也与众不同。 过这种说法“撞伤不如 撞死”,大家可能还记 他们甚至可以吧黑的 得:曾有过“撞人后不 看成白的,把不合理 救人反而倒车继续碾压 的说成合理的,从而 的”真实案例。此外, 心安理得地去实施违 说农村人难缠,在许多 法犯罪行为。
• 电视、电影、录像、广播、报刊杂志等大 众传播媒介对整个社会及社会中个体的影 响是巨大的。 •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会勉励大量的社会 信息,这些信息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 的。一个人怎样选择,是选择积极的正面 的信息还是选择消极的负面信息,这与个 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品质有关。社会 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积极吸收和选择那些 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信息, 从而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那些具有个性 缺陷和不良品质的人,则对于社会环境中 的消极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消极的社会信息与个体原有的不良心理相 吻合,产生共鸣,被主体优先感知、记忆, 并引起联想和思维加工,从而使原来的不 良心理进一步歌华,甚至演变成犯罪心理, 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在该案中:
习不好时,父亲好几 次把我关在地下室不 让上楼,我很多次都 想过自杀,因为除了 无休止练琴外,我看 不到人生希望。”
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着家庭教育的成败。教养方式的不 当,很容易是子女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有的甚至造成子女与家 庭的对立,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从实际生活来看,容易导致青 少年产生违法犯罪心理的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类: 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矛盾型、奢望型。其中奢望型:心理 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期望能够给人带来动力,促进被期望者不断 进步。但是,如果把期望变成奢望,如家长不适当的对子女提出 过高的要求,子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这时,孩子就 产生极大的心里压力,甚至焦虑不安,产生逃避心理。当孩子不 能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时,有的自杀或离家出走,有的甚至产生 过激行为。
• 当时我立即知道他练琴并 不快乐,没有我说的那种 艺术带来的美好感受。那 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为什 么一个练钢琴的人会这么 • 在这次案件庭审中, 无情。心理问题不是一天 公众首次听到了药家 形成的,他练琴是不快乐 鑫讲述自己的成长经 的,是机械的,有一种痛 历,他说:“我从4 苦和无奈一直伴随着他。 岁起,就天天练钢琴, 第二个判断就是他的动作。 这个动作是他面对撞车事 每天除了弹琴就是学 故的反应性行为,当然, 习,稍有不好,就会 他的这一反应是一种犯罪。 遭到父母的殴打。学 ——李玫瑾
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
• 从个体犯罪的实际情况来看,犯罪心理的 形成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主要包括渐 进式、突发式、机遇式。 • 在此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偶发式和突发式的 基本模式。
在本案中:
• 根据一些情况可判断,他的行为是偶发的,根据 其一,随身携带作案凶器并非有指向性。我在问 卷中曾了解了他随身携刀的原因,他回答是因为 去城郊结合部教琴,觉得自己年龄小,又独自开 了一辆显眼的新车,怕人抢劫,于是买了一把锋 利的刀,显然,买此刀初衷是防身。其二,交通 事故也属于偶然,撞谁是谁,他先后撞过两次人, 都不属于事先认识、也无仇无怨的人。所以,他 此次犯罪的性质属于偶发无疑。(李玫瑾教授)
电视剧中也有过类似的 故事„„,如果没有任 何社会背景,药家鑫何 来这类话语?这才值得 我们反思。——李玫瑾
心理因素
•我们主要了解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
•即心理因素中的不健全的人格发展


• • •
不健全人格是经历了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社会化而形成的 不成熟人格、矛盾冲突人格和反社会人格。其主要表现是: 1.道德和法律意识淡漠,不尊重社会道德与法律,行为既 不受良心谴责,对刑罚惩罚也没有恐惧反应。 2.品德不良,有自私,缺乏同情心,行为不端发展到冷酷 无情,粗野肆虐,恶习难改。 3.缺乏高级情感体验,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水平低;常 常被消极不良情绪体验占据心头,切缺乏必要的情绪调节控制 能力,甚至任其宣泄而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 4.自我意识的缺陷,要么过于贬低自己,产生自卑感,进 而自暴自弃;要么过高评价自己,自高自大,不可意识。 不健全人格是产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虽然不健全人格 尚不能称之为犯罪心理,但它存在着想犯罪方向蜕变的可能性。 在形成不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经过道德上的“下滑”和违法行 为的尝试,产生犯罪意向,最后在特定的情境诱因的刺激下, 产生犯罪行为。
• • • •
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犯罪前的心理状态 犯罪行为发生前的心理互动 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
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系统
•背景因素,包含有社会背景 自然背景,情境
1
原因系统
2
•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行为因素
•根据罗大华教授编制的 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系统改编
3
社会背景
•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案件中:
• 他在早期媒体对他动机调查时曾回答了他作 案当时的想法,其回答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丝毫 的“城府”,他完全不知“他的如实回答”如何能 够激起社会更多的愤怒:“我听人家说农村人难 缠”,“撞伤不如撞死„„”。至此,谁都可以清 楚地看出:他的无知与冷漠。在药家鑫的脑海中, 完全没有做人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即人命关天的理念 ),在他的脑海里,有的仅是如何摆脱眼前的麻烦, 有简捷并快速的判断和行动能力。所以,我从一开 始点评他的犯罪心理时,就提出,虽然他来自一个 完整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的心 理上有严重的缺失,即观念的缺失,敢于担当的责 任与勇气的缺失(这本属于男人该有的秉性),还有 情感上的缺失(对痛苦或苦难的感受反应)。 ——李玫瑾
• 社会上在药案之前就 有过这种说法“撞伤 不如撞死”,大家可 能还记得:曾有过 “撞人后不救人反而 倒车继续碾压的”真 实案例。此外,说农 村人难缠,在许多电 视剧中也有过类似的 故事……
犯罪行为前的心理互动
• 在犯罪发生过程中,对于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 人而言,从表面上看其被害的发生好像是受偶然 性因素支配的,但是,深究其过程,就不难发现, 其被害同其他事物的发生一样具有一定的原因。 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在犯罪发生的过程中,自始 自终都伴随着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心理互动。 • 有学者研究认为,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犯罪人 与被害人之间的心理互动可分为三种情况: • 显露性心理冲突、间接性心理纠葛、潜在性心理 危机
• 犯罪人把自己的行为 与社会历史上和现实 生活中有价值或有名 的人或团体的行为想 比较,从而提高自己 的自信心,异变从容 地、理直气壮的实施 犯罪行为。
• “我听人家说农村人 难缠”,“撞伤不如 撞死……”。
• 指犯罪人将自己的观 点、欲望、态度、性 格特点等反射到别人 身上,认为别人也与 自己一样。
小组总结
• 我们认为,此案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他的心理或他的想法有 没有代表性?甚至有没有相似的人做过与他做过与他的做法相 似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关注这一案件中的心理问题的关键。 • 我们只是通过他成长经历与完全突发事故的情境说明他为 什么会一下子出现这种既愚蠢又让人费解的犯罪行为而已,这 方面的解释并不等于肯定他的行为,更不可能因此减轻他的罪 责。谁都知道:社会上在药案之前就有过这种说法“撞伤不如 撞死”,大家可能还记得:曾有过“撞人后不救人反而倒车继 续碾压的”真实案例。此外,说农村人难缠,在许多电视剧中 也有过类似的故事„„,如果没有任何社会背景,药家鑫何来 这类话语?这才值得我们反思。 • 我们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很多案件都可以折射出社会中的 缺陷。如果一个案件发生,只认为杀掉一个人就万事大吉,那 也是一种无知。音乐是美好的,但不要只讲求技术,爱和情感 也非常重要,孩子学习艺术的同时应该感到快乐。
犯罪前的心理状态
1 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犯罪人内心充满了矛 盾冲突。为了克服内心冲突,减轻心里紧 张,犯罪人往往会采取各种形式为自己将 要实施的犯罪行为进行自我辩解。
•其中自我辩解主要有 合理化、比拟、投射 补偿
2
•在此,我们主要研究的是 合理化、比拟、投射 3
• 犯罪人在即将进行犯罪活 • 药家鑫供述杀人动机时说: 动之前,常常用一些似是 “怕撞到农村的人,特别 难缠。” 而非的理由来粉饰自己的 不光彩行为。 • 往往就是用 以消除内心的恐惧和紧张, 使自己心安理得的去实施 犯罪行为。
• 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联系和 心理矛盾。相对于显露性 心理冲突、间接性心理纠 葛而言,潜在性心理危机 表现的最为隐蔽。犯罪人 和被害人之间从表面上看 没什么联系,但是恰恰通 过犯罪行为的实施而显示 了他们之间潜在的联系。 潜在性心理危机,往往同 被害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的消极因素有密切联系。
• 药家鑫恐张妙记住车牌号 找其麻烦,即持尖刀在张 妙胸、腹、背等处捅刺数 刀,将张妙杀死。逃跑途 中又撞伤二人。
谢谢大家
JUNE-ZHENG 作品
关于药家鑫案件的分析 ——从犯罪心理学角度
分析小组:第五组
一、 案件回顾 二、 我们思考的主要方向 三、 我们的总结
目录
•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0年10月20 日22时30分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陕A 419N0号红色雪弗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 语大学长安校区返回市区途中,将前方在非 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被害人张 妙撞倒。药家鑫恐张妙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 即持尖刀在张妙胸、腹、背等处捅刺数刀, 将张妙杀死。逃跑途中又撞伤二人。
• 指个体犯罪心理的形成缺乏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而是由于发 生对个体至关重要的情况或受到环境、氛围的刺激,而突发性 的形成犯罪心理。所以至关重要的情况是对于犯罪人而言的。 同样一个事件,在别人看来可能无足轻重,因而不会发生冲动 反应;而对犯罪人而言,则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以某种方式 表达出来,心理就不能获得平衡。所以对外部刺激信息的判断 是以个人认知结构、心理环境和情景条件为依据的。 • 在犯罪心理形成的突变模式中,有产生犯意到发生犯罪行为, 时间短促、过程迅速,具有突发性;行为人对时间的发生和刺 激情境的变化缺乏预见性,因而犯罪行为多无预谋,具有情境 性;有的行为人面对事件的发生和情境的改变,不能适应这种 变化,认知范围狭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使其犯罪具有明显 的情绪性。当然,以突变式形成犯罪心理的人,仍然与其心理 品质反面的缺陷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个体内部心理原因, 仍然是其突变形成犯罪心理的根据。
•宏观社会背景:主要包含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政策等
•微观社会背景:包括有家庭、学校、 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大众传媒的影响
•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低 位,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促使个人健康的成长, 抑制犯罪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反之,不良的 家庭环境,则会妨碍个人的健康成长,导致 犯罪心理的产生。家庭环境中与犯罪心理形 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结构的缺 陷和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