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 教案
最新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__教案
![最新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_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b2b05102d276a201292e57.png)
正确与错误的线路接法
P16 图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插 座
防漏电
方法三、试电笔检测漏电 验证机壳时,若氖管发光,说明机壳带电, 但不一定有危险。
还须验证是否有负荷能力,如何验证呢? 交流电压有效值随量程降低而变小,说明无 危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最安全的防触电措施
6.沙尘:
7.太阳辐射: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二、机械环境的影响
表1-2 要素-----------影响-----------故障 1. 振动: 2.冲击: 3.加速度: 课堂练习:P39 1-1 :1、2、3和1-2: 2
表1-2 记住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三、电磁环境
1.周围空间的电磁场 通电导线、静电场、来自天空电磁波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第 3学时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一、气候环境 二、机械环境 三、电磁环境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 气候环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 气候环境的划分:热带(T)、亚热带
(ST) 、温带(N)、寒带 中国有无热带和寒带?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 电子教案
第1、2学时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认识) 第一章 1.1节: 一、维修基本概念(掌握) 二、现代电子装备维修特征(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f8b3a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02.png)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基础知识1.1 电子设备维修概述介绍电子设备维修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讨论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要求和流程1.2 电子设备维修工具与设备介绍常用的电子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烙铁等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设备1.3 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介绍常见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教授如何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测这些元件的性能和好坏第二章:电子设备电路原理与分析2.1 电子电路基础复习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等介绍电路图的符号和常用电子元件的作用2.2 模拟电路分析分析基本的模拟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讨论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2.3 数字电路分析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字元件,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电路图和逻辑功能第三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3.1 故障诊断与排除介绍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授如何根据现象和数据定位故障原因3.2 维修方法与技巧介绍常用的维修方法,如替换法、测量法、编程法等讨论维修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如焊接技术、电路板修复等3.3 维修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的电子设备维修案例,分析其故障原因和维修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类似故障的解决方法第四章:常用电子设备维修实践4.1 电脑维修介绍电脑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工具教授如何维修电脑主板、CPU、内存等关键部件4.2 手机维修介绍手机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工具教授如何维修手机屏幕、电池、摄像头等常见故障部件4.3 家电维修介绍家电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工具教授如何维修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常见家电设备第五章:电子设备维修安全与职业道德5.1 电子设备维修安全知识介绍电子设备维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触电、烧伤等教授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5.2 电子设备维修职业道德讨论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如保密、诚信、责任心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第六章:常用电子测试仪器与设备6.1 示波器介绍示波器的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演示如何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6.2 信号发生器介绍信号发生器的作用、种类及主要参数演示如何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标准信号6.3 频率计介绍频率计的功能、构造及使用方法演示如何使用频率计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周期第七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更换7.1 电阻的检测与更换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的好坏及阻值演示如何更换损坏的电阻元件7.2 电容的检测与更换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容的好坏及容量演示如何更换损坏的电容元件7.3 晶体管的检测与更换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检测晶体管的好坏及参数演示如何更换损坏的晶体管元件第八章:电子设备维修案例分析8.1 电脑维修案例分析电脑启动故障、蓝屏故障等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讨论维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8.2 手机维修案例分析手机无法开机、触摸屏失灵等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讨论维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8.3 家电维修案例分析电视图像模糊、冰箱制冷效果不佳等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讨论维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技巧第九章:电子设备维修业务与沟通技巧9.1 电子设备维修业务流程介绍电子设备维修业务的接单、诊断、维修、测试及交付等环节讨论各环节中的注意事项及规范操作9.2 客户沟通技巧介绍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性及沟通技巧讨论如何了解客户需求、解答客户疑问、处理客户投诉等9.3 维修服务满意度提升分析影响维修服务满意度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维修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第十章:电子设备维修发展趋势与职业规划10.1 电子设备维修发展趋势分析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网络化等讨论如何适应行业发展,提升个人竞争力10.2 职业规划与成长介绍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引导学生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实现职业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设备维修基础知识:理解电子设备维修的目的和重要性,熟悉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e474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4.png)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基础知识1.1 电子设备维修概述介绍电子设备维修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讨论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要求和流程1.2 电子设备维修工具与设备介绍电子设备维修所需的常用工具和设备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设备1.3 电子设备维修安全知识讨论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强调遵守安全规范的重要性第二章: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2.1 电子元器件概述介绍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类型和功能讨论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和命名规则2.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介绍如何识别和检测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演示电子元器件检测的实际操作过程2.3 常用测试仪器与设备介绍电子元器件检测时常用的测试仪器与设备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测试仪器与设备第三章:电子设备电路原理与分析3.1 电子设备电路概述介绍电子设备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讨论电子设备电路的分类和特点3.2 电子设备电路分析方法介绍电子设备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演示电子设备电路分析的实际操作过程3.3 电子设备电路图解读与绘制介绍电子设备电路图的解读方法和步骤讨论如何正确绘制电子设备电路图第四章:电子设备维修技巧与方法4.1 电子设备维修技巧介绍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应掌握的技巧讨论如何提高电子设备维修效率和质量4.2 电子设备维修方法介绍电子设备维修的常用方法和步骤演示电子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过程4.3 维修案例分析与解决分析常见的电子设备维修案例讨论如何解决电子设备维修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章: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5.1 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概述介绍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的目标和重要性讨论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的步骤和要求5.2 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案例提供一些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的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的表现第六章:常用电子设备维修实例6.1 计算机维修实例介绍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分析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维修实例6.2 手机维修实例介绍手机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分析一些常见的手机维修实例6.3 家电维修实例介绍家电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分析一些常见的家电维修实例第七章:电子设备维修常用软件与工具7.1 电子设备维修软件概述介绍电子设备维修常用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讨论电子设备维修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7.2 电子设备维修常用工具与软件介绍电子设备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软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软件7.3 软件与工具的实际应用案例提供一些软件与工具在电子设备维修中的应用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际应用第八章:电子设备维修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8.1 电子设备维修中常见问题分析分析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原因讨论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8.2 电子设备维修中的解决策略介绍电子设备维修中常用的解决策略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8.3 维修案例分析与解决分析一些电子设备维修中的复杂问题及其解决过程讨论如何应对电子设备维修中的挑战第九章:电子设备维修与保养9.1 电子设备维修概述介绍电子设备维修的目标和重要性讨论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9.2 电子设备保养与维护介绍电子设备保养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如何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9.3 维修案例分析与解决分析一些电子设备保养和维护的实际案例讨论如何解决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十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发展趋势10.1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概述介绍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讨论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2 新技术在电子设备维修中的应用介绍一些新兴技术在电子设备维修中的应用分析这些技术对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影响10.3 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未来发展探讨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机遇讨论如何为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电子设备维修安全知识电子设备维修过程中,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2次课)](https://img.taocdn.com/s3/m/5d9e93f7770bf78a652954c2.png)
图1-1 机械磨损过程
(1)磨合阶段新的摩擦副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实际接触面积小。
开始磨合时,在一定载荷作用下,表面逐渐磨平,磨损速度较大,如图中的OA线段。
随着磨合的进行,实际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磨损速度减缓。
在机械设备正式投入运行前,认真进行磨合是十分重要的。
(2)稳定磨损阶段经过磨合阶段,摩擦副表面发生加工硬化,微观几何形状改变,建立了弹性接触条件。
这一阶段磨损趋于稳定、缓慢,AB线段的斜率就是磨损速度;B点对应的横坐标时间就是零件的耐磨寿命。
(3)剧烈磨损阶段经过B点以后,由于摩擦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温度快速升高、金属组织发生变化、冲击增大、磨损速度急剧增加、机械效率下降、精度降低等,从而导致零件失效,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转。
通常将机械零件的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五种。
3.1.1粘着磨损
根据零件摩擦表面破坏程度,粘着磨损可分为轻微磨损、涂抹、擦伤、撕脱以及咬死等五类。
1.粘着磨损机理
在载荷和相对运动作用下,两接触点间重复产生“粘着一剪断一再粘着”的循环过程,使摩擦表面温度显著升高,油膜破坏,严重时表层金属局部软化或熔化,接触点产生进一步粘着。
2.减少或消除粘着磨损的对策。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3bc8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4.png)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概述1.1 电子设备维修的定义和意义1.2 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1.3 电子设备维修的分类及特点1.4 电子设备维修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电子设备维修基础知识2.1 电子器件的识别与检测2.2 电子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2.3 电子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2.4 电子设备维修工具及仪器使用方法第三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维修3.1 电阻、电容、电感的维修与更换3.2 晶体管、集成电路的维修与更换3.3 开关、继电器的维修与更换3.4 电源模块的维修与更换第四章:电子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4.1 电子设备故障的常见原因4.2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巧4.3 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4 常见电子设备故障案例分析第五章:电子设备维修实践5.1 手机维修实例5.2 电脑维修实例5.3 电视维修实例5.4 空调维修实例第六章:移动通信设备的维修6.1 移动电话的基本原理与结构6.2 智能手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6.3 移动通信设备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6.4 移动通信设备的维修流程与技巧第七章:计算机硬件维修7.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7.2 主板、CPU、内存的维修与更换7.3 硬盘、显卡、声卡的维修与更换7.4 计算机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的维修与更换第八章:家用电子产品维修8.1 电视机的维修8.2 冰箱的维修8.3 洗衣机的维修8.4 空调的维修第九章:音响设备的维修9.1 音响设备的基本原理与结构9.2 常用音响设备的维修技巧9.3 音响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9.4 音响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第十章:电子设备维修中的安全与环保10.1 电子设备维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0.2 电子设备维修中的环保问题10.3 电子设备维修中的职业道德与规范10.4 电子设备维修中的法律法规第十一章:网络及通讯设备维修11.1 网络设备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1.2 路由器、交换机的维修与更换11.3 通讯设备(如modem、无线网络适配器)的维修与更换11.4 网络及通讯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第十二章: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维修12.1 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的硬件组成12.2 屏幕、键盘、电池的维修与更换12.3 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12.4 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的保养与维护第十三章:汽车电子设备维修13.1 汽车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3.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维修与更换13.3 汽车电子设备(如车载导航、音响)的维修与更换13.4 汽车电子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第十四章:智能家居设备维修14.1 智能家居设备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4.2 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音响、智能照明)的维修与更换14.3 智能家居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14.4 智能家居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第十五章:电子设备维修案例分析与实践15.1 电子设备维修案例的收集与分析15.2 电子设备维修实践操作技巧与经验分享15.3 电子设备维修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5.4 电子设备维修案例的总结与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设备维修技术,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f410692171fe910ef02df819.png)
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专业名称机电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护技术授课教师何伦锋教学部机电专业部机电设备的拆卸与装配机电设备拆卸的目的:便于检查与修理零部件,占修理量的20%。
拆卸不当会造成零部件的损坏,设备精度降低,甚至无法修复。
(一)拆卸前的准备工作:拆卸场地的选择与清理、保护措施、拆前放油、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3.拆卸的一般原则: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拆卸步骤机器(整体)——总成——部件——零件由整体拆成总成,由总成拆成部由部件拆成零件;由附件到主机,由外部到内部。
合理拆卸正确使用拆卸工具和设备4.拆卸时的注意事项:对拆卸的零件要做好核对工作或做好记号、分类存放零件、保护拆卸零件的加工表面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卸与装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一般拆卸步骤:切断电源,卸下皮带; 拆去接线盒内的电源接线和接地线;卸下底脚螺母、弹簧垫圈和平垫片;卸下皮带轮;卸下前轴承外盖; 卸下前端盖;可用大小适宜的扁凿,插在端盖突出的耳朵处,按端盖对角线依次向外撬,直至卸下前端盖。
卸下风叶罩。
卸下风叶6. 二.电动机主要部件的拆装方法 (一) 皮带轮或联轴器的拆装步骤1.皮带轮或联轴器的拆卸步骤:(1) 用粉笔标示皮带轮或联轴器的正反面,以免安装时装反;(2)用尺子量一下皮带轮或联轴器在轴上的位置,记住皮带轮或联轴器与前端盖之间的距离;(3)旋下压紧螺丝或取下销子;(4)在螺丝孔内注入煤油;(5) 装上拉具,拉具有两脚和三脚,各脚之间的距离要调整好;(6) 拉具的丝杆顶端要对准电动机轴的中心,转动丝杆,使皮带轮或联轴器慢慢地脱离转轴。
应注意的事项:如果皮带轮或联轴器一时拉不下来,切忌硬卸,可在定位螺丝孔内注入煤油,等待几小时以后再拉.若还拉不下来,可用喷灯将皮带轮或联轴器四周加热,加热的温度不宜太高,要防止轴变形。
拆卸过程中,不能用手锤直接敲出皮带轮或联轴器,以免皮带轮或联轴器碎裂、轴变形、端盖等受损。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f92d5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培养学生掌握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
3. 引导学生培养对电子设备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教学重点:1. 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1. 电子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
2. 电子设备维修中的问题解决。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知识。
2. 电子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经验。
3. 教学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1. 预习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
2. 学习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故障电子设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电子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维修流程及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电子设备维修案例,让学生了解维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电子设备维修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反思学生分享维修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作业布置1. 复习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完成一份电子设备维修的操作报告。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电子设备维修的兴趣和敬业精神。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行业经验和维修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子设备维修工厂,了解维修工作的实际情况。
3. 开展电子设备维修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自己对电子设备维修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提升,找出需要加强的地方。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子设备维修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对电子设备维修的兴趣和敬业精神。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1次课)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第1周第1次课)](https://img.taocdn.com/s3/m/66f44e2858fb770bf78a55c2.png)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20世纪90年代普遍推行状态维修、定期维修和事后维修
*进入21世纪后 ,改善性维修、无维修设计等得到迅猛发展
图1—2 设备操作人员与维修图1—3 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
人员与技术含量的关系人员的比例关系
2.2.2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必然朝着以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测试技术、表面工程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依托,以现代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为先导,以机电一体化为背景,以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日益提高的要求为目标,以不断完善的维修技术为手段的方向迅猛地发展。
2.2.3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的性质、任务
机电设备维修课程既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又是机电工程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熟悉机电设备的解体,设备零件的拆卸、清洗、技术鉴定方法;掌握轴与轴承、齿轮、蜗轮蜗杆以及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
3)熟悉机械零件各种修复技术;具有分析、选择和应用机械零件复技术的基本能力。
电子设备维修课程设计
![电子设备维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a0d1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8.png)
电子设备维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常见故障的识别与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熟悉各类维修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学生了解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初步的市场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电子设备进行拆装、检测、维修和组装。
2. 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故障提出合理的维修方案。
3. 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协作,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电子设备的维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设备维修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维修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学生关注环保,倡导绿色维修,具备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为未来从事电子设备维修及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设备基本原理:讲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元器件功能等内容,对应教材第一章。
2. 故障识别与分类:介绍常见电子设备故障现象,分类方法以及诊断技巧,对应教材第二章。
3. 维修工具与仪器:学习各类维修工具、检测仪器、焊接设备的使用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
4. 维修流程与技巧:详细讲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包括拆装、检测、维修、组装等环节,对应教材第四章。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针对模拟故障进行维修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
6. 维修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应教材第六章。
7.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电子设备维修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对应教材第七章。
8. 安全与环保:强调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讲解绿色维修理念,对应教材第八章。
电子设备维修课程设计
![电子设备维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f744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6.png)
电子设备维修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维修方法和常用工具的使用。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热爱电子设备维修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识别并解释电子设备常见的故障现象;3.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4.运用诊断和维修方法解决电子设备的故障;5.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1.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介绍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相关技术;2.电子设备的故障现象和诊断方法:分析电子设备常见的故障现象,教授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3.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讲解并演示常用工具(如螺丝刀、电烙铁等)的使用方法和技巧;4.维修方法和实践操作:教授电子设备的维修方法,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手进行维修实践;5.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教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如下:1.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课时);2.电子设备的故障现象和诊断方法(2课时);3.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1课时);4.维修方法和实践操作(4课时);5.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1课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巧;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实验法: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手进行维修实践。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 - 教案
![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 -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0a266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e.png)
教案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教案一、引言1.1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的重要性1.1.1电子产品普及化,维修需求增加1.1.2维修技能对个人和行业发展至关重要1.1.3提高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1.1.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2教案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1.2.1面向电子技术相关专业学生1.2.2需要配备实验设备和维修工具的教学环境1.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2.4强调安全操作和规范流程1.3教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1.3.1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1.3.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电子元件知识1.3.3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电子产品维修1.3.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二、知识点讲解2.1基本电子元件2.1.1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原理2.1.2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特性2.1.3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应用2.1.4元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2.2电子产品工作原理2.2.1电源电路的基本构成2.2.2放大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2.2.3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2.2.4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3维修工具与仪器2.3.1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2.3.2万用表、示波器的操作技巧2.3.3焊接技术和注意事项2.3.4维修工作台的设置和安全管理三、教学内容3.1电子元件的检测与更换3.1.1电阻、电容的测量与更换3.1.2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测试3.1.3集成电路的故障诊断与更换3.1.4元件焊接和电路板修复3.2电子产品故障诊断3.2.1故障现象的观察与分析3.2.2电路图的阅读与故障定位3.2.3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2.4故障诊断实例分析3.3维修实践与案例分析3.3.1实际电子产品的拆解与组装3.3.2故障模拟与维修操作3.3.3维修日志的记录与分析3.3.4团队合作完成复杂维修任务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4.1.2能够识别和检测常见电子元件4.1.3理解电子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4.1.4能够进行简单的电子产品维修操作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4.2.2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和问题解决能力4.2.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4.2.4强调安全操作和规范流程的重要性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4.3.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4.3.3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4.3.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观念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电子元件的复杂特性和检测方法5.1.2电子产品故障的快速定位和诊断5.1.3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规范流程5.1.4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团队合作5.2教学重点5.2.1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与应用5.2.2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巧5.2.3故障诊断的方法和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PPT和视频6.1.2准备电子元件样品,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等6.1.3准备示波器、万用表等检测仪器6.1.4准备故障模拟电路板和维修工具6.2学具准备6.2.1学生需自备笔记本和笔,记录重要知识点6.2.2学生需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护目镜6.2.3学生需自备简单的维修工具,如螺丝刀、钳子6.2.4学生需准备电子元件套件,用于实践操作6.3实验室环境准备6.3.1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保障学生安全6.3.2设置实验台,配备必要的维修设备6.3.3准备充足的电子元件和维修材料6.3.4设置紧急停车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七、教学过程7.1理论教学7.1.1通过PPT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知识7.1.2播放视频,展示电子产品的拆解过程7.1.3进行课堂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7.1.4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故障诊断的方法7.2实践操作7.2.1学生分组,进行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检测7.2.2学生在指导下进行故障模拟电路板的维修7.2.3学生进行实际电子产品的拆解和组装7.3.1教师点评学生的实践操作,指出不足之处7.3.2学生分享维修经验和心得体会7.3.4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八、板书设计8.1电子元件知识8.1.1电阻、电容、电感的符号和特性8.1.2二极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8.1.3集成电路的分类和应用8.1.4元件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8.2电子产品工作原理8.2.1电源电路的组成和功能8.2.2放大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8.2.3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应用8.2.4微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编程方法8.3维修工具与仪器8.3.1常用维修工具的名称和用途8.3.2万用表、示波器的操作方法和测量技巧8.3.3焊接技术的要领和注意事项8.3.4维修工作台的布局和安全规范九、作业设计9.1知识点回顾9.1.1列出电子元件的基本类型和特性9.1.2描述电子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9.1.3解释维修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9.2实践操作报告9.2.1描述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检测过程9.2.2记录故障模拟电路板的维修步骤9.2.3分析实际电子产品的拆解和组装经验9.2.4反思实践操作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9.3案例分析9.3.1分析一个实际电子产品故障案例9.3.2描述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过程9.3.3讨论维修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案9.3.4提出改进维修方法和技巧的建议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10.1.2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10.1.4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10.2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的教案中,有几个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故障诊断、维修技巧和课后反思。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5c12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1.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章节名称:第一章机电设备维修基础知识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熟悉机电设备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教学内容:1. 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和意义;2.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3. 机电设备维修的方法;4. 机电设备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2. 演示法:展示机电设备维修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相关教学设备和材料;2. 准备PPT课件,内容包括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3. 准备实际机电设备维修的工具和设备,用于展示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展示机电设备维修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4. 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实践操作;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的理解;2. 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常用方法;3. 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二、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章节名称:第二章机电设备维修工具与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常用工具的功能和用途;2.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3.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
教学内容:1. 机电设备维修常用工具的分类和功能;2. 机电设备维修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3. 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电设备维修常用工具的功能和用途;2. 演示法:展示机电设备维修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机电设备维修实践操作。
电子产品维修与调试 - 教案
![电子产品维修与调试 -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f9f13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3.png)
教案电子产品维修与调试教案一、引言1.1电子产品维修与调试的重要性1.1.1电子产品普及率提高,维修需求增长1.1.2维修与调试技术对电子产品性能的影响1.1.3行业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机会1.1.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课程目标与预期效果1.2.1掌握电子产品的维修与调试基础理论1.2.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技巧1.2.3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和环保意识1.2.4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1.3教学方法与手段1.3.1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1.3.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实物演示1.3.3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促进互动学习1.3.4定期进行技能测试和项目评估二、知识点讲解2.1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2.1.1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2.1.2学习使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性能2.1.3理解元器件的参数和规格2.1.4掌握元器件的故障判断和更换方法2.2电路原理与故障分析2.2.1学习基本电路原理和电路图阅读2.2.2分析常见电路故障原因和特点2.2.3掌握故障诊断流程和技巧2.2.4练习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故障模拟2.3维修工具与设备使用2.3.1学习使用各种维修工具和设备2.3.2理解工具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2.3.3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2.3.4实践操作,提高工具使用熟练度三、教学内容3.1常见电子产品维修案例解析3.1.1分析手机、电脑等常见电子产品的维修案例3.1.2学习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巧3.1.3探讨维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3.1.4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2维修与调试实操技能训练3.2.1进行电子产品拆装练习3.2.2学习使用测试仪器进行性能检测3.2.3练习故障排查和维修操作3.2.4强调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3.3创新实践与团队协作3.3.1开展电子产品维修与调试创新项目3.3.2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维修方案3.3.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3.4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4.1.1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检测方法4.1.2理解电路原理和故障分析方法4.1.3学习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4.2技能目标4.2.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技巧4.2.2提高学生的维修与调试实操技能4.2.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3素质目标4.3.1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和环保意识4.3.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3.3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电子元器件的故障判断和更换方法5.1.2电路故障的快速诊断和维修技巧5.1.3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5.2教学重点5.2.1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5.2.2电路原理与故障分析5.2.3维修与调试实操技能训练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PPT6.1.2实物投影仪:展示元器件和电路板细节6.1.3电子测量工具:如万用表、示波器等6.1.4维修工具套装:包括螺丝刀、钳子等6.1.5故障模拟电路板:用于实操练习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用于查阅资料和记录6.2.2电子元器件样本:供学生识别和检测6.2.3电路图打印材料:供学生分析和讨论6.2.4安全防护装备:如防静电手环、护目镜等6.2.5实践操作手册:指导学生进行实操练习6.3教学环境准备6.3.1教室布局:确保足够空间进行实操练习6.3.2安全标识:设置明显标识提醒安全操作6.3.3清洁与整理:保持教学环境整洁有序6.3.4网络连接:确保稳定的网络环境供教学使用七、教学过程7.1理论教学7.1.1引入新课:通过案例引入维修与调试的重要性7.1.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原理7.1.3互动问答: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7.1.4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电子产品维修案例7.2实践操作7.2.1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7.2.2操作演示:教师演示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7.2.3实践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7.2.4安全监督:确保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7.3.1学生实操成果展示:每组展示维修与调试成果7.3.3教学反馈收集: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7.3.4教学效果评估: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八、板书设计8.1知识框架8.1.1电子元器件分类与功能8.1.2电路原理图与故障分析流程8.1.3维修工具与设备介绍8.2教学重点8.2.1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8.2.2电路故障诊断技巧8.2.3维修与调试实操注意事项8.3教学难点解析8.3.1故障判断与更换方法8.3.2电路图阅读与理解8.3.3维修工具的正确使用九、作业设计9.1理论作业9.1.1电子元器件知识问答9.1.2电路原理图分析9.1.3维修案例分析报告9.2实践作业9.2.1电子元器件检测实操9.2.2电路故障诊断实操9.2.3维修与调试项目设计9.3思考与拓展9.3.1探讨电子产品维修行业的发展趋势9.3.2研究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应用9.3.3分析电子产品维修中的环保问题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教学内容的适宜性与难易度10.1.2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10.1.3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评估10.1.4教学过程中的改进空间10.2拓展延伸10.2.1引导学生关注电子产品维修的最新技术10.2.2鼓励学生参加电子产品维修相关的竞赛活动10.2.3开展电子产品维修社区服务项目10.2.4建立线上学习平台,提供更多学习资源10.3教学改进计划10.3.1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10.3.2增加更多实操练习的机会10.3.3引入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10.3.4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在电子产品维修与调试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环节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f9df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0.png)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子元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3)学会电子电路图的阅读和分析;(4)能够进行简单的电子制作和维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2)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应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1.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2.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使用3. 电子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第二章:模拟电子技术1. 放大器电路2. 滤波器电路3. 振荡器电路第三章:数字电子技术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2. 逻辑门电路3. 组合逻辑电路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1. 电子测量仪器与工具2. 测量方法与技巧3.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五章:电子制作与维修1. 电子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2. 电子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技巧3.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三、教学资源1. 教材:中职电子技术教材;2. 实验室设备:电子元件、电路实验板、测量仪器等;3. 辅助材料:教案、课件、实验指导书、案例分析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绩评价: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2. 学生能力评价: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3.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反馈、教学反思、同行评价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 采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4. 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与性质2. 放大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案例第七章:数字电路设计1.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2. 常用逻辑门电路的设计3. 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第八章:电子电路仿真1.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2. 电路仿真实验的操作步骤3. 仿真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第九章:通信技术与应用1. 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 模拟通信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3. 通信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十章: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 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2. 电子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趋势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2. 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参观考察法:了解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ce1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b.png)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电子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常见电子设备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
(3)电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知识。
(4)安全用电和事故预防知识。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子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电子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团队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设备的维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步骤1.理论讲解(3节课)(1)电子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常见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
(3)电子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知识。
2.实践操作(5节课)(1)学生分组进行电子设备的实际操作和维修。
(2)每个小组负责一种电子设备的维修,如电视机、电脑、手机等。
(3)每个小组选择一台损坏的电子设备进行修复,并写出维修日志和报告。
(4)学生交流和展示各小组的维修成果。
3.案例分析(2节课)(1)教师提供一些电子设备故障案例,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讨论。
(2)学生分组完成电子设备故障的诊断和维修任务,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4.安全知识(2节课)(1)安全用电知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2)安全用电的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
(3)电子设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的讲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维修能力的评价:根据学生的维修报告和维修操作情况评估其维修能力的提高程度。
2.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根据小组合作的实际操作和交流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学生安全意识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安全用电操作和事故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安全意识。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cae6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1.png)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学会使用常见的电子设备维修工具和仪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子设备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电子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电子设备维修的定义;(2)电子设备维修的原则;(3)电子设备维修的注意事项。
2. 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1)电子设备维修的步骤;(2)电子设备维修的技巧;(3)电子设备维修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原则、步骤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材;2. 工具:电子设备维修工具和仪器;3. 设备:电子设备样机;4. 课件:电子设备维修相关PPT课件。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第5-8课时:电子设备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第9-12课时:常见电子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第13-16课时:电子设备维修工具和仪器使用;第17-20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21-24课时:讨论交流与经验分享;第25-28课时:电子设备维修综合训练;七、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电子设备维修的兴趣;2. 讲解基本概念和原则:讲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定义、原则和注意事项;3. 讲解基本步骤和技巧:讲解电子设备维修的步骤和技巧;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6.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7. 综合训练:进行电子设备维修综合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电子设备维修的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在实践操作中发生安全事故;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4.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2eecd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0.png)
《机电设备维修》配套教案第一章:机电设备维修基础1.1 教学目标了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熟悉机电设备维修的分类和流程。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
1.2 教学内容机电设备维修的定义和重要性。
机电设备维修的分类和特点。
机电设备维修的流程和步骤。
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机电设备维修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演示:展示机电设备维修的流程和步骤。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简单的机电设备维修实践。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基础的理解。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二章:机电设备维修工具与设备2.1 教学目标熟悉常用的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维护保养。
2.2 教学内容常用机电设备维修工具的分类和特点。
常用机电设备维修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常用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分类和特点。
演示:展示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理解。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能力。
第三章: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与方法3.1 教学目标熟悉常见的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了解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
3.2 教学内容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常用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特点。
演示:展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和方法的实践操作。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18deb1caaedd3382c4d377.png)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四、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
条件是什么? 温度 : ? 湿度:?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 要有良好消除电源干扰的条件?
作业:P39 1-2 :3、4、5、6题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课后预习
P16--------24页 第4、5节内容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第5、6学时的内容 及教学要求
1.4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
开机前、开机时、运行时、用完后 4个方面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律及其
1.4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注意事项
三、运行时 1.操作开关、旋钮、线路连接等要按规程操作。 2.输入信号检查时,须接隔直电容。 3.测试时,先接低电位,再接高电位;测试完 毕,动作相反。 4.操作时熟记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四、使用完毕后 关闭电源开关、拨出插头、零部件整理归位、 各旋钮在最小位最高档、有仪器使用卡、及时 记录发生的故障情况等。
高频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增加条件?
措 施 有 哪 些?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五、智能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
1.温度、湿度条件
2.磁场的影响
3.振动条件 4.电源质量要求:电压变化范围、频率变化范围、
波形失真率、备用电源、吸收电压突变设备等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的故障 见:表1-2
第一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教案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一、气候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二、电子设备的故障机理分析 ▲ 电子设备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 设备本身有缺陷 ①元器件失效 ②设计缺陷 ③制造工艺缺陷
设备使用外部条件恶劣 ④使用维护不当 ⑤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三、提高电子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1.可靠性设计原则 2.合理选用元器件 3.元器件老化筛选 1)元器件老化筛选原理及作用 2)老化筛选项目有哪几项 ? 3)筛选的价值:7美元----120美元—1000 美元
1.6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
九、校验 校验就是进行维修后的性能检定和检验。 1.检定----计量检定。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指定的检定单 位,依法执行,具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 制性和强制性。----------以保证仪器的性能参数符 合标准要求。 2.检验----检查验证,测试整机性能指标,进行调整与 校正,使性能参数到达标准要求。 十、填写检修记录及交付使用 1.填写记录是一项总结经验、积累资料的工作。仪器 设备修复后,维修人员要填写检修记录。表1-4 2.交验工作的内容;还要完成总结报告。
3.振动条件 4.电源质量要求:电压变化范围、频率变化范围、 波形失真率、备用电源、吸收电压突变设备等
1.3 电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
第 4学时
▲ 制定设备日常维护规范,应严格照章执行。 ▲ 仪器保管的环境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无尘、无腐蚀气体 ▲ 电子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的基本措施有六个 方面:
作业:P39 1-2 :3、4、5、6题
课后预习
P16--------24页
第4、5节内容
第5、6学时的内容 及教学要求
1.4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 开机前、开机时、运行时、用完后 4个方面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律及其 故障机理分析 1.可靠性与宏观规律 (了解) 2.故障机理分析(熟悉) 3.提高可靠性的方法(了解)
1.6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
五、维修前的定性测试 开机通电观察故障现象 六、拟定故障检测方案 分析故障现象,初步分析故障产生的部位和原因, 拟定出检测方案。(检测的内容、方法、使用测 试设备、测试点;准备设备正常工作时关键点的 电平、波形等资料) 七、故障分析、诊断 1.检测-----分析-----再检测----再分析,确定正常工作 部分和有问题部分,在有问题部分查出故障元器 件及虚焊等故障。它最关键最费时的环节。 2.遵循的原则:先外后内,先粗后细,先易后难、 先常见后稀少,先大部位后小部位。(先软件后 硬件)
1.6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
二、熟悉操作运行规程 维修人员必须首先会使用须维修的电子仪 器设备,熟悉操作运行规程,必要时要培训使 用操作人员。 三、了解故障情况,发现故障线索
维修前须了解故障发生的时间、现象、操作人员 的动作行为、设备使用维修历史等。 四、初步表面检查,确定故障症状 1) 先检查表面开关、旋钮、插口、探测器等 2)打开机壳,观察设备内部表面情况。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一、气候环境
表1-2
要素-----------影响-----------故障
1.温度 :高温 低温 2.湿度 :高湿度 低湿度(干燥) 3.气压 :低气压 4.盐雾 : 5.霉菌:(最佳温度?) 6.沙尘: 7.太阳辐射: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二、机械环境的影响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4.降额设计 1)什么是降额设计?为什么要降额设计? 降额设计是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常用的方法。 2)降额系数 S ?如何取值? 通常用降额系数来表示降额设计的程度。
降额系数S=实际工作应力 / 额定工作应力 3)对各元器件的降额设计
有电阻器、电容器、半导体器件、微处理器与数 字芯片的降额设计。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 电子教案
第1、2学时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认识) 第一章 1.1节: 一、维修基本概念(掌握) 二、现代电子装备维修特征(了解)
第 1学时
绪 论
电子仪器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电子设备维修技术》一书的教学
目标
有7点
学好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的4点要求
第一章 电子仪器设备维修基础
电子仪器设备你知道多少?你维修过吗? 1.1 维修概述 第 2学时 一、维修的基本概念 1.维修 1)什么是维修? 维护和修理 2)维修要做哪些事? 查—修—调—验 3)电子设备维修等级:有三级 4)电子装备维修等级:大修、中修、小修
一、维修的基本概念
2.故障诊断
什么是故障诊断? 步骤? 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识别等 3.检修 什么是检修?
2.通电观察 看、听、闻、摸 3、烧保险丝的正确处理 1) 更换同型号、同规格 2)第一次熔断,可直接更换熔丝试;第 二次再熔断须检查电路是否过载或短路。 4、注意对风扇的检查
1.4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注意事项
三、运行时 1.操作开关、旋钮、线路连接等要按规程操作。 2.输入信号检查时,须接隔直电容。 3.测试时,先接低电位,再接高电位;测试完 毕,动作相反。 4.操作时熟记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四、使用完毕后 关闭电源开关、拨出插头、零部件整理归位、 各旋钮在最小位最高档、有仪器使用卡、及时 记录发生的故障情况等。
1.3 电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
措施 一、防尘与去尘 二、防潮与驱潮 三、防热与排热 四、防振与防松 五、防腐蚀 六、防漏电
防 漏 电
▲ 双芯电源插头
机壳对地有 100~200V电 压,手摸时麻 木会触电!
如何检测 漏电程度?
防 漏 电
用兆欧表检 测漏电程度 用万用表检 测漏电程度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工作程序通常有10条!
1.6 维修工作程序
一、研究、熟悉工作原理 1、查阅设备档案资料 说明书、原理图、电路框图、装配图等。 2.研究工作原理
电路结构框图
电路原理图
装配图
3.做好维修资料的归档工作 1)绘制设备原理图 2)记录正常工作的 关键数据 3)查明设备中元器件型号及 测试正常工作数据。
预习
P24----------38
1.6 1.7 1.8
三节内容
第 7、8学时的内容及教学要求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 程序 (掌握) 1.7 电子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 (了解)
1.6
1.6
电子设备维修与装备条件
(认识)
1.6 维修电子仪器设备的一般程序
第 7学时
电子仪器设备维修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 合的技术工作。 既要熟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又要熟 悉单元电路原理及其调试基本技能; 既要掌握维修基本理论,又要掌握维修 基本技能并积累维修经验。
表1-2 要素-----------影响-----------故障 1. 振动: 2.冲击: 3.加速度: 课堂练习:P39 1-1 :1、2、3和1-2: 2 表1-2 记住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三、电磁环境
1.周围空间的电磁场 通电导线、静电场、来自天空电磁波等 2.供电电源的品质 尖刺形、振荡形瞬态干扰电压和电压瞬时跌 落 3.信号线路中的电气噪声干扰 电气噪声干扰、内部相互干扰
1.3 电子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 一、制定规范 二、仪器保管环境条件 三、六个方面的日常维护措施
(掌握)
第 3学时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一、气候环境
二、机械环境
三、电磁环境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 气候环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 气候环境的划分:热带(T)、亚热带 (ST) 、温带(N)、寒带 中国有无热带和寒带? 见:表1-1 气候环境参数和其他因素 ▲ 气候环境各要素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及引起 的故障 见:表1-2
小结与作业
1.4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 开机前、开机时、运行时、用完后 4个方面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律及其故障 机理分析 1.可靠性与宏观规律 (了解) 2.故障机理分析(熟悉) 3.提高可靠性的方法(了解) 课后作业:P39 1-2 : 6、9、10 1-3:计算题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四、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
条件是什么? 温度 : ? 湿度:? 电源电压波动范围:? 要有良好消除电源干扰的条件? 高频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增加条件?
措 施 有 哪 些?
1.2 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
五、智能电子仪器设备的运行条件
1.温度、湿度条件 2.磁场的影响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第 6学时
一、电子设备可靠性及其故障的宏观规律 ▲ 什么是可靠性?由什么来衡量? 1.可靠度R(t) 2.累计失效概率F(t) -------不可靠度 3.瞬时失效概率λ(t)及故障宏观规律 1)瞬时失效概率 λ(t) : 失效率曲线 (图1-3) ------“浴盆曲线” 2)故障宏观规律 浴盆规律,分三个时期
检查、检测和修复。
二、现代电子装备维修的特征
1.维修过程全程化:研制、生产、使用 2.维修工作精确化:时间、地点、部位、方 法与手段 3.维修手段高技术化和信息化: 4.软件密集系统维修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应 用: 5.快速应急维修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应用:
小结
பைடு நூலகம்
1.学习电子设备维修技术的目标
1.5 电子设备可靠性、故障的宏观规 律及其故障机理分析
3)产品的三个失效期: ①早期失效期: λ高,随时间下降 ② 偶然失效期: λ低,稳定,近似常数,又称 工作期。 偶然失效期失效率λ表示故障发生的概率。-----平均故障数----为常数,单位是 Fit ③耗损失效期: λ高,随时间增大,称衰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