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乳饮料工艺

合集下载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工艺课件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工艺课件

新技术应用
引入新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多样化产品开发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调配型酸性含乳饮 料产品。
强化研发能力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产品升级和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20世纪50年代
最早的酸性含乳饮料由美 国开发成功,并逐渐在全 球范围内流行。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兴起 ,酸性含乳饮料开始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
21世纪初
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不断 进步,酸性含乳饮料的种 类和口感不断丰富,成为 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02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工艺流程
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品牌竞争激烈
01
市场上众多品牌竞争,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差异化成为
竞争关键。
品质与创新并重
0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注重产品品质和创新,以满
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健康与环保成为趋势
03
随着健康饮食和环保理念的普及,健康、环保成为调配型酸性
含乳饮料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常见的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 、奶酪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 需求选择合适的乳制品。
在使用乳制品时,应注意其新 鲜度和保存方式,以保证产品 的品质和口感。
酸味剂的选择与使用
酸味剂是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 重要配料,其选择和使用对产品 的酸度和口感具有决定性作用。
常见的酸味剂包括柠檬酸、苹果 酸、磷酸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
灌装工艺
确保灌装设备清洁卫生,避免产 品二次污染。
产品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理化指标检测

含乳饮料工艺(谷风研究)

含乳饮料工艺(谷风研究)
比常规饮用咖啡的重一些,视品种及咖啡豆种不 同而异。咖啡豆的用量及混合比例根据使用目的 而定。
技术研究
5
(3)糖
通常使用白砂糖,也可使用葡萄糖、果糖以及果
葡糖浆。但由于除白砂糖外的其他糖类在加热时 pH值下降得较多,咖啡乳中的蛋白质胶粒会因 此出现沉淀,所以生产厂家在咖啡乳生产中多只 使用白砂糖。
最常见的品种有: 咖啡乳饮料 可可乳饮料 果汁 乳饮料
技术研究
3
技术研究
4
(二)工艺要点
1.原料
(1)乳制品。乳制品可使用鲜乳、炼乳、加糖 炼乳、全脂或脱脂乳粉等,单独或合用均可。 (2)咖啡豆。咖啡豆以罗伯斯特咖啡豆为主, 配以风味优良的巴西豆和哥伦比亚豆。国内海南 省、云南省的咖啡豆品质也十分优秀。 咖啡乳饮料一般用的是生咖啡豆。焙炒程度可
技术研究
12
(1)活菌进入人体内,如其具有繁殖能力即残
存活菌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物质在肠内可发挥作
用,抑制有害菌群。
(2)活菌进入人体内,被胃酸、胆汁肠液杀死,
其菌体成分可被小肠吸收,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并有保护肝脏的功能。
(3)乳酸发酵所产生的有效物质如乳酸可减轻
胃酸分泌,抑制肠道物质腐败。另外,乳酸与C
糖类、酸味剂、果汁、可可、咖啡等配料制而成 的液体制品,其成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 ( m/v )。 乳酸菌类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用乳
酸菌培养发酵后,加入水、糖类等配料调制而成 的液状制品,其成品蛋技术白研究质含量不低于0.72%
第二节 乳 饮 料
乳饮料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 再配以其他风味物质而制成的饮 料。
a2+形成的乳酸钙可促进钙质吸收,还有乳酸发
酵中产生的 胨、肽可促进肝功能和肠液分泌。

含乳饮料生产与实训(一)

含乳饮料生产与实训(一)

1 均质
经均质后的酪蛋白微粒,因失去了静电荷、水化膜的保护, 使粒子间的引力增强,增加了碰撞机会,容易聚成大颗粒而 沉淀。因此,均质必须与稳定剂配合使用,方能达到较好效 果。
2 稳定剂
乳酸菌饮料中常添加亲水性和乳化性较高的稳定剂,稳定剂 不仅能提高饮料的黏度,防止蛋白质粒子因重力作用下沉,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是一种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在酸性条件 下与酪蛋白结合形成胶体保护,防止凝集沉淀。此外,由于 牛乳中含有较多的钙,在pH降到酪蛋白的等电点以下时以游 离钙状态存在,Ca2+与酪蛋白之间发生凝集而沉淀,可添加 适当的磷酸盐使其与Ca2+形成鳌合物,起到稳定作用。
(四)果蔬料的质量控制
在生产乳酸菌饮料时,常常加人一些果蔬原料来强 化饮料的风味与营养,由于这些物料本身的质量或配 制饮料时处理不当,会使饮料在保存过程中出现变色、 褪色、沉淀、污染杂菌等。因此,在选择及加人这些 果蔬物料时应注意杀菌处理。另外,在生产中可适当 加人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儿茶酚、 EDTA等,以增强果蔬色素的抗氧化能力。
(三)均质
均质使混合料液滴微细化,提高料液黏度,抑制粒 子的沉淀,并增强稳定剂的稳定效果。乳酸菌饮料较 适宜的均质压力为20~25MPa,温度为53℃左右。
(四)杀菌
由于乳酸菌饮料属于高酸食品,故采用高温短时巴氏 杀菌即可得到商业无菌,也可采用更高的杀菌条件如 95~108℃、30s,或110℃、4s。发酵调配后的杀菌目 的是延长饮料的保存期。经合理杀菌、无菌灌装后的 饮料,其保存期可达3~6个月。生产厂家可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对以上杀菌制度做相应的调整,对塑料 瓶包装的产品来说,一般灌装后采用95~98℃、20~ 30min的杀菌条件,然后进行冷却。

乳饮料生产工艺

乳饮料生产工艺

乳饮料生产工艺乳饮料生产工艺是指乳饮料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

下面就是乳饮料生产工艺的主要步骤。

1. 原料准备:选用新鲜的牛奶或羊奶作为主要原料,确保质量安全。

同时,根据产品需要添加糖、食用香精等辅料。

2. 杀菌:将原料进行高温杀菌处理,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常用的杀菌方法有超高温杀菌和紫外线杀菌。

3. 混合调制:将杀菌冷却后的原料与辅料进行混合调配,根据产品配方和要求控制好不同成分的比例和浓度。

4. 调pH值:将混合调制好的液体进行调pH值处理,以控制产品的酸碱度,达到口感和保质期的要求。

5. 均质乳化:将调制好的液体经过高压均质乳化机进行均质处理,使之变得均匀细腻,口感更佳。

6. 除杂:通过微过滤或超滤等工艺,去除液体中的杂质和微生物,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7. 灌装:将处理好的乳饮料液体通过自动灌装线进行灌装,控制好包装容量和无菌条件,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8. 加盖封口:在灌装好的乳饮料容器上加上盖子,并进行封口,保证产品的密封性和新鲜度。

9. 消毒灭菌:将封好的容器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杀灭潜在的有害微生物,延长产品保质期。

10. 质检:对生产出的乳饮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口感、pH值、保质期等指标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11. 包装:将通过质检合格的乳饮料进行包装,包括外包装和单包装,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

12. 储存:将包装好的乳饮料存放在库房中进行存储,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产品变质和污染。

乳饮料生产工艺的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指标和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要进行相关记录和跟踪,以便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

生产企业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市场竞争力。

含乳饮料加工

含乳饮料加工

1、加工要点
3. 后杀菌:灌装后采用95-98℃、2030min的杀菌条件,然后冷却。 4. 果蔬汁预处理:在制作果蔬乳酸菌 饮料时,要首先对果蔬汁进行加热 处理后打浆或取汁,再与杀菌后的 原料乳混合。
2、质量控制
1. 沉淀:沉淀是乳酸菌饮料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乳蛋白 中80%为酪蛋白,其等电点为4.6。乳酸菌饮料的pH在 3.8-4.2左右,此时,酪蛋白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为 了防止产生沉淀应该注意均质和添加亲水性和乳化性 较高的稳定剂。 2. 脂肪上浮:在采用全脂乳或脱脂不充分的脱脂乳作原 料时由于均质处理不当等原因引起脂肪上浮,应改进 均质条件,同时可选用乳化度高的乳化剂。 3.果蔬料的质量控制:加入一些果蔬原料时,这些物料 本身的质量或配制饮料时预处理不当,使饮料在保存 过程中引起感官质量的不稳定,如饮料变色、褪色、 出现沉淀、污染杂菌等。

奶 粉
热 水 溶 解
工艺流程 均
水 合 质 、 巴 氏 杀 菌
水、香精、柠 檬酸等辅料
冷 却
接 种 发 酵冷Βιβλιοθήκη 却配 料 糖、稳定 剂溶解
均 质
灌 装 (含活乳酸菌) 超高温杀菌 杀 菌
冷藏 销售 无菌灌 装 热 灌 装
常温销售 常温销售
1、加工要点
( 1 ) 配方及混合调配:先将白砂糖、稳 定剂、乳化剂与螯合剂等一起拌和均匀, 加入70~80℃的热水中充分溶解,经杀 菌、冷却后,同果汁、酸味剂一起与发 酵乳混合并搅拌,最后加入香精等。 ( 2 ) 均质:乳酸菌饮料较适宜的均质压 力为20-25MPa,温度53℃左右。
二、酸性含乳饮料
酸性含乳饮料包括调配型和发酵型两种。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是指用乳酸、柠檬酸
或果汁将乳的pH调整到酪蛋白的等电点 (pH4.6)以下而制成的一种乳饮料。根据 国家标准,蛋白质含量应大于1%。 发酵型酸性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QB/T 1552-92):分为活性乳酸菌饮料及非分为 活性乳酸菌饮料两类。

软饮料工艺学第4章 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软饮料工艺学第4章  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包装←冷却←杀菌
B、工艺要点
1. 原料的选择及处理 (1)乳原料 一般用鲜乳、脱脂乳、炼乳、全脂或脱脂乳粉 (2)咖啡 (3)甜味剂 (4)香料和焦糖 (5)稳定剂 (6)其他原料
2. 配方
乳固形物3%以上,咖啡、甜味剂、香料、 焦糖、稳定剂等因需要而定
3. 生产方法 (1)配制顺序 ①将砂糖液倒入调和罐
第二节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一、植物蛋白饮料(Plant Protein Beverages)概念与分类
1、概念
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的果实、种子或核果类、坚果类的果仁等为原 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成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5%(m/V)。
2、分类
豆乳(豆奶)、椰子汁、杏仁露、花生奶
3、大豆蛋白饮料的优势:
②缩短浸泡时间,提高均质效用
③改善风味 4.脱皮:干法、湿法 5.灭酶(脂肪氧化酶) a、干热处理法 b、蒸汽法 c、热水浸泡法 d、酸(碱)处理法 6.加水磨浆 7.分离
磨浆机、胶体磨设备
浆渣分离机
胶 体 磨
8. 真空脱臭
9. 调配
(1)营养强化
(2)添加甜味剂、稳定剂等
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卵磷酯 增稠剂:CMC、海藻酯钠、明胶、 黄明胶、琼脂等
Soft Drink Technology
软饮料工艺学
Dep.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第4章
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
生产工艺
本章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含乳饮料生产工艺 植物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教学重点: 1.乳饮料的定义、分类及生产工艺; 2.豆乳的营养和特点; 3.豆乳的生产工艺,主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教学难点: 1.乳饮料、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的区分及工艺; 2、豆乳质量控制措施。

含乳饮料工艺

含乳饮料工艺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1)活菌进入人体内,如其具有繁殖能力即残存活菌体,那么 它所产生的物质在肠内可发挥作用,抑制有害菌群。 (2)活菌进入人体内,被胃酸、胆汁肠液杀死,其菌体成分可 被小肠吸收,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有保护肝脏的功能。 (3)乳酸发酵所产生的有效物质如乳酸可减轻胃酸分泌,抑制肠 道物质腐败。另外,乳酸与Ca2+形成的乳酸钙可促进钙质吸收 ,还有乳酸发酵中产生的 胨、肽可促进肝功能和肠液分泌。牛 乳经发酵后,必需氨基酸与B族维生素都有增加,尤其是维生素 B1、B2 、Ca、P、Fe等矿物质也有增加,这都是由于乳酸菌 生长繁殖的结果。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第二节 乳 饮 料
乳饮料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再 配以其他风味物质而制成的饮料 。
最常见的品种有: 咖啡乳饮料 可可乳饮料 果汁 乳饮料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现已将双歧杆菌分为: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 杆菌、短双歧杆菌等。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
厌氧(有二氧化碳存在时,有时也可耐 氧),最适pH值6~7,最适生长温度(人 体内的双歧杆菌36~38℃)。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Exceltek Electronics (HK) Ltd Confidential
调和顺序
先将白砂糖液放入调和罐,加入碳酸 氢钠及食盐等溶液;蔗糖酯、海藻酸 钠溶液加入到原料乳中,再将其加入 到糖液中混合均匀;有泡沫时加入硅 酮树脂消泡;然后加入咖啡浆、焦糖 色素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香精均质。

多A和魔芋(中性)含乳饮料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

多A和魔芋(中性)含乳饮料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

多A和魔芋(中性)含乳饮料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1、范围使用含乳饮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各个工序操作要点、卫生要求及含乳饮料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

2、工艺流程:3、操作要点(以5000L调配量计)3.1调配3.1.1单糖溶解入调合。

白砂糖溶解后经85℃15分钟保温后经过5微米滤网过滤后冷却入糖暂存罐,按用量打入调合罐。

3.1.2化粉:在搅拌(化奶粉)桶中加入650L 50℃RO水,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奶粉和相关辅料,搅拌溶解25分钟后,经过100目滤网入调配罐。

3.1.3化胶在高速搅拌机中,加入60—65℃650L RO水,在高速剪切的条件下徐徐加入占总量一半的稳定剂及魔芋粉,充分搅拌溶解至肉眼检查不到有颗粒存在,继续剪切5分钟,使以上原料充分溶解后入调和罐;另一半稳定剂溶解同上,即分两次溶解。

3.1.4在主剂桶中加入少量RO温水(40℃左右),加入乙基麦芽粉溶解备用。

3.2定容加入已溶解好的乙基麦芽粉溶液,定容至刻度要求,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香精,搅拌均匀,测Bri x 、PH、酸度(待定)检测合格进行下一步工序。

3.3均质饮料经UHT一段预热进入均质机均质,要求一级压力5Mpa,二级压力20-24Mpa,压力表显示压力为一级压力50bar 二级压力180-200bar,均质后进入杀菌机瞬时灭菌3.4瞬时灭菌和灌注:杀菌温度和时间:135±1℃,10秒;灌注中心温度89±1℃;UHT与充填机之间100目滤网。

瓶子和盖子的清洗为一段余氯10-20PPM。

二段余氯1—3PPM。

瓶子容量为350ML。

3.6分段冷却第一段微70-72℃、3分钟,余氯1-3PPM,产品出口温度为40 ℃以下。

3.7套标3.8喷码瓶盖为:****/**/**时间FT纸箱:****/**/** 时间流水号FT 合格4包装纸箱包装5过程检测调配段每桶检测,后段工序检测1次/2小时,其中容量1次/半小时,瓶口残留3--4小时一次,特殊情况可加大检测频率。

调制乳和含乳饮料的加工

调制乳和含乳饮料的加工
❖ 均质条件:均质必须在40 ℃以上进行,均质温度越高,均质效 果越好。建议采用高于50 ℃,最好是70~75 ℃(但是不要超过 85℃)。国内目前常用的均质压力为5~20 MPa、温度65 ℃。均 质后脂肪球直径为1~2 μm。
第一节 调制乳的加工 一、再制乳
❖ (3)均质
❖ 均质前处理:均质前要进行脂肪的预分散,这一过程能使脂肪完 全分散并形成乳状液。在乳脂肪在线添加系统中,脂肪添加和均 质工序之间,一般要有某种类型的混合器(如静态混合器)使得 脂肪有效混入乳中并且不在管道上层形成奶油层。如果是把脂肪 加到罐中,罐内必须保持足够的搅拌力度,同时将乳泵入均质机 ,以防止脂肪在罐中形成漂浮或奶油层。如果脂肪预分散不好, 不均匀的高浓度脂肪(超过约10%)就会到达均质机头,乳蛋白 浓度就会相对不足,不能完全包裹在均质中新产生的脂肪表面, 这会导致“均质聚集物”的形成,未被完全保护的脂肪球就会聚复 在一起,将迅速地上浮并形成奶油层。
第一节 调制乳的加工 一、再制乳
❖ (3)均质
❖ 均质原因: 无水奶油为脂肪连续相,因此在生产再制乳时,要 求必须均质,不仅把脂肪分散成微细颗粒,而且促进了其他成分 的溶解水合过程,从而对产品的外观、口感、质地都有很大改善 。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脂肪膜,虽经过均质,但由 于缺乏脂肪膜的保护,脂肪颗粒仍容易再凝聚。因此,需要添加 乳化剂,以保持均质后脂肪球的稳定性。
第一节 调制乳的加工 二、花色乳
(二)操作要点
❖ 1. 可可粉的预处理
❖ 处理原因:由于可可粉中含有大量的芽孢,同时有许多颗粒
❖ 处理方法:可可粉的质量不同,采用的热处理强度也不同。生产实践中,一 般先将可可粉溶于热水中,然后将可可浆加热到85~95 ℃,并在此温度下保 持20~30 min,最后冷却,再加入牛乳中。这样处理后会使可可浆中的芽孢菌 因生长条件不利而变成芽孢,而在后续冷却后这些芽孢又转变为营养细胞, 营养细胞更容易杀灭,可以较好地保证灭菌效果。

含乳饮料

含乳饮料
• 二次灭菌的巧克力乳饮料 , 一般先采用超高 温灭菌 (135~137℃,2~ 3s), 然后在灌装后再 进行 115~121℃,15~20min 的灭菌 。
5、冷却
为保证加入的稳定剂如卡拉胶起到应有 的作用 , 在灭菌后应迅速将产品冷却至 25 ℃以下。
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 沉淀 1、可可粉的质量及用量 2、卡拉胶的用量 3、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4、可可粉的预处理 5、灌装温度
2、稳定剂的溶解方法
将稳定剂与为其质量 5~10 倍的糖预先混 合 , 然后在正常搅拌速度下将稳定剂和糖的 混合物加入到 70~80 ℃的热水中溶 解。
3、混合
将稳定剂溶液、糖溶液等加入巴氏杀菌 乳中 , 混和均匀后 , 再冷却至 20 ℃以下。
பைடு நூலகம் 4、酸化
①为得到最佳的酸化效果 , 酸化前应将牛 乳的温度降至 20 ℃以下。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三、典型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配料
乳粉
3%~12%
稳定剂
0.35%~0.6%
柠檬酸纳
0.5%
果汁或果味香精 适量
色素
适量
柠檬酸
调pH至 3.8~4.2
四、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
1、乳粉的还原 首先用大约一半的水来溶解乳粉 ,在保
证乳粉能很好,还原的情况下水温应尽可能 的低 。因为高温下不易控制 ,很难达到理 想的酸化过程。
对于超高温灭菌产品来说 , 若选用不耐 超高温的香精、色素 , 生产出来的产品风 味很差 , 而且可能影响产品应有的颜色。
巧克力乳饮料
典型的配方
• 原料乳 ( 乳粉 )30%~40%(4%~5%) • 糖 9%~10% • 可可粉 1%~3% • 稳定剂 0.2%~0.3% • 香兰素或麦芽酚 适量 • 香精 适量 • 色素 适量

含乳饮料生产工艺

含乳饮料生产工艺

含乳饮料生产工艺含乳饮料生产工艺含乳饮料是指以鲜牛奶、羊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饮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广受消费者喜爱。

以下是含乳饮料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鲜牛奶是制作含乳饮料的主要原料,应选用新鲜、健康、无异味的高质量鲜奶。

同时,可以添加果汁、果酱、糖果、坚果等辅料,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需求进行调配。

2. 原料预处理鲜奶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工序,如过滤、杀菌、冷却等,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稳定。

3. 配料混合将预处理过的鲜奶和其他辅料进行混合,可以通过搅拌或均质器进行,以保证各组分充分均匀的分布在产品中。

4. 加热处理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加热处理,以杀灭病菌、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

常用的加热方法有高温短时法(HTST)和超高温法(UHT),可以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工艺。

5. 速冷经过加热处理后的含乳饮料需要进行快速冷却,以防止细菌再次繁殖。

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冷却设备、冷水冷却或者通过灌装设备进行快速冷却。

6. 灌装冷却后的含乳饮料将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形式有瓶装、袋装、盒装等。

在灌装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复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并对包装进行消毒处理。

7. 无菌灌装对于要求更高的产品,可以进行无菌灌装,采用无菌包装材料和无菌操作,以保持产品的长期保存期限和更高的品质。

8. 成品检验灌装好的含乳饮料将进行成品检验,包括外观、口感、色泽、气味和营养组分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市场标准和消费者需求。

9. 成品贮存经过成品检验合格的含乳饮料将进行贮存,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污染,以保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以上就是含乳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严格的生产流程,可以生产出优质、安全、美味的含乳饮料,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含乳饮料工艺课件

含乳饮料工艺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1)活菌进入人体内,如其具有繁殖能力即残存活菌 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物质在肠内可发挥作用,抑制有害 菌群。 (2)活菌进入人体内,被胃酸、胆汁肠液杀死,其菌 体成分可被小肠吸收,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有保护肝 脏的功能。 (3)乳酸发酵所产生的有效物质如乳酸可减轻胃酸分 泌,抑制肠道物质腐败。另外,乳酸与Ca2+形成的乳酸 钙可促进钙质吸收,还有乳酸发酵中产生的 胨、肽可促 进肝功能和肠液分泌。牛乳经发酵后,必需氨基酸与B 族维生素都有增加,尤其是维生素B1、B2 、Ca、P、 Fe等矿物质也有增加,这都是由于乳酸菌生长繁殖的结 果。
学习交流PPT
8
3.灌装和杀菌
包装可采用玻璃瓶装,需高温杀菌, 例如120℃下保持20 min。也可采 用超高温瞬时杀菌(U HT)接无菌纸盒 包装(利乐包)。
学习交流PPT
9
二、可可乳饮料
可可乳饮料是用含乳脂肪2.5%以上、无脂固形 物3.5%的乳制品,10%左右的可可糖浆(用可可粉、 砂糖、香精、稳定剂等配成)以及水混合均质后,经杀 菌处理而制得的产品。
学习交流PPT
6
原料的作用
★香精和焦糖色素用来调味、调色; ★碳酸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用来调节pH值; ★食盐和植物油用来改善风味; ★蔗糖酯用来防止蛋白质等絮凝及防止硫化 腐败菌引起的变质; ★食品用硅酮树脂制剂用来消泡; ★海藻酸钠用来作稳定剂。
学习交流PPT
7
调和顺序
先将白砂糖液放入调和罐,加入碳酸 氢钠及食盐等溶液;蔗糖酯、海藻酸 钠溶液加入到原料乳中,再将其加入 到糖液中混合均匀;有泡沫时加入硅 酮树脂消泡;然后加入咖啡浆、焦糖 色素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香精均质。
牛乳发酵生产酸乳制品历史悠久,I000年前人 类就开始利用自然发酵的方法生产酸牛乳。自进入20 世纪以后,俄国科学家梅奇尼可夫和格尔基叶研究发现 发酵酸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乳酸菌发酵酸乳的研究及 生产风行世界各国,酸奶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保健饮料。 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诞生及发展,使 得发酵乳酸菌饮料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每日不可缺少的 饮用食品。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工艺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工艺

3.4 均质
牛乳中脂肪球的大小一般在1~10微米之间,放置一段 时间后易出现聚结成块、脂肪上浮的现象。经均质后可使 脂肪球直径变小(小于2微米),分布均匀,口感好,有 良好的风味,不产生脂肪上浮现象。同时均质可以使蛋白 粒子细微化,饮料稳定性大大提高。均质操作可以使稳定 剂效果充分发挥。
均质效果与均质压力和温度有关。高压比低压效果好, 通常控制在100-200kg/cm2下均质并控制温度在60℃左右 较好,均质一般在预热工序后杀菌前进行。
五、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 沉淀及分层 1、选用的稳定剂不合适 2、酸液浓度过高 3、调配罐内的搅拌器的搅拌速度过低 4、调酸过程加酸过快
( 二 ) 产品口感过于稀薄 1、乳粉的热处理不当 2、最终产品的总固形物含量过低
(CMC)、 低甲氧基果胶(LM),乳蛋白等电点 4.6-5.2,果汁4.5-4.8。 有机酸–柠檬酸和乳酸。 糖类—蔗糖--改善风味,防止沉淀。
二、配制型酸性乳饮料工艺流程图
牛奶
溶糖
香精、消泡剂
溶胶 冷却
混料
溶酸
在 调配
线 喷 酸
洗盖
洗瓶
均质 脱气
倒瓶
封盖
充填
杀菌Leabharlann 喷码冷却套标包装
三、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CCP)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生产工艺
(以PET包装为例)
罗正明 2012.04.18
主要内容
一、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定义 二、加工工艺流程 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四、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概念
1.1 定义
是指用乳酸、柠檬酸或果汁将牛乳的 pH值 调整到酪蛋白的等电点以下( 3.8~4.2)而制成 的一种酸性乳饮料。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工艺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工艺
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生产工艺
(以PET包装为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罗正明 2012.04.18
主要内容
一、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定义 二、加工工艺流程 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四、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概念
1.1 定义 是指用乳酸、柠檬酸或果汁将牛乳的 pH值 调整到酪蛋白的等电点以下( 3.8~4.2)而制成 的一种酸性乳饮料。 1.2 PET的介绍 PET是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的简称,PET 是一种结晶性好,无色透明,有玻璃的外观, 无臭、无味、无毒,耐酸碱,有良好的机械强 度和隔绝性,已经在成为现在的主要包装材料。
3.6 水的质量
配料使用的水应符合《GB5749-1999饮料生产用水标 准》,生产中尽量采用硬度较小的水,一般采用二级RO 水。如果硬度过高 , 由于水中含有Ca2+、Mg2+会使蛋白质沉 淀、分层 ,也而对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四、成品稳定性的检查方法
①在玻璃杯的内壁上倒少量饮料成品 ,若形成了像牛乳似的、细 的、均匀的薄膜 , 则证明产品质量是稳定的。
3.4 均质
牛乳中脂肪球的大小一般在1~10微米之间,放置一段 时间后易出现聚结成块、脂肪上浮的现象。经均质后可使 脂肪球直径变小(小于2微米),分布均匀,口感好,有 良好的风味,不产生脂肪上浮现象。同时均质可以使蛋白 粒子细微化,饮料稳定性大大提高。均质操作可以使稳定 剂效果充分发挥。 均质效果与均质压力和温度有关。高压比低压效果好, 通常控制在100-200kg/cm2下均质并控制温度在60℃左右 较好,均质一般在预热工序后杀菌前进行。
3.5 杀菌
杀菌是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杀死成品 中的有害微生物,延长保质期。从这个意义上讲,杀菌温度 越高,时间越长,其卫生质量越有保证。但杀菌温度过高会 使产品成分发生变化。对酸性乳饮料来讲易产生沉淀。因为 在较高温度下,乳蛋白粒子布朗运动加快,碰撞机会增加而 沉淀。一些稳定剂也会因高温发生部分分解,是稳定效果减 弱。一般酸酸乳生产 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温度121±2℃, 时间15s,而且充填后产品中心温度87 ±1℃,这样会进行二 次杀菌,可彻底杀死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

发酵型含乳饮料工艺流程

发酵型含乳饮料工艺流程

发酵型含乳饮料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发酵型含乳饮料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生鲜乳,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鲜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糖
通常使用白砂糖,也可使用葡萄糖、果糖以及果 葡糖浆。但由于除白砂糖外的其他糖类在加热时 pH值下降得较多,咖啡乳中的蛋白质胶粒会因 此出现沉淀,所以生产厂家在咖啡乳生产中多只 使用白砂糖。
(4)其他原料
其他原料包括香精、焦糖色素、碳酸氢钠、磷酸 氢二钠、食盐、植物油、蔗糖酯、食品用硅酮树 脂制剂及海藻酸钠等。
第二节 乳 饮 料
乳饮料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 再配以其他风味物质而制成的饮 料。 最常见的品种有: 咖啡乳饮料 可可乳饮料 果汁 乳饮料
(二)工艺要点
1.原料
(1)乳制品。乳制品可使用鲜乳、炼乳、加糖 炼乳、全脂或脱脂乳粉等,单独或合用均可。 (2)咖啡豆。咖啡豆以罗伯斯特咖啡豆为主, 配以风味优良的巴西豆和哥伦比亚豆。国内海南 省、云南省的咖啡豆品质也十分优秀。 咖啡乳饮料一般用的是生咖啡豆。焙炒程度可 比常规饮用咖啡的重一些,视品种及咖啡豆种不 同而异。咖啡豆的用量及混合比例根据使用目的 而定。
3.灌装和杀菌
包装可采用玻璃瓶装,需高温杀菌, 例如120℃下保持20 min。也可采 用超高温瞬时杀菌(U HT)接无菌纸盒 包装(利乐包)。
二、可可乳饮料
可可乳饮料是用含乳脂肪2.5%以上、无 脂固形物3.5%的乳制品,10%左右的可可糖 浆(用可可粉、砂糖、香精、稳定剂等配成)以 及水混合均质后,经杀菌处理而制得的产品。 可可乳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咖啡乳饮料的基 本相似。只是在选用原料时.一般选用可可粉, 采用可可豆经焙炒后加入的较少。 生产可可乳饮料时,可先将可可粉及砂糖配 成可可糖浆,进行杀菌;冷却后接配方加入牛乳、 稳定剂,混合后再进行一次杀菌;经冷却、调香, 然后灌装,再次进行高温。
二、发酵乳酸饮料的营养价值
▲由于经过了乳酸发酵,乳饮料中的酪蛋白变成 微细而柔软的凝块且水解显著,因此容易被人体 吸收。 ▲乳饮料中的乳糖部分被微生物利用,可减轻乳 糖不耐症患者因饮料中含有乳糖所带来的不良影 响。 ▲经众多科学家研究发现,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 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杀菌
原料乳需经杀菌、冷却后才进行发酵。 现常采用高温短时杀菌(HTST)。
(3)发酵
发酵用白发酵齐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 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乳酸链球等。 因为对人体的保健功效较高,现在也常添加 双歧杆菌到发酵剂中。发酵可采取混合发酵,发 酵剂用量为原料乳量的l%~3%。
发酵用菌种常采用的两种方案如下: ①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 ②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链球菌=l:4。 发酵条件: 采用第一种菌种时,温度控制在45~4 6℃, 时间约4 h; 采用第二种菌种时,温度控制在33 ℃ , 时间10 h左右。
双歧杆菌的生长条件
厌氧(有二氧化碳存在时,有时也可 耐氧),最适pH值6~7,最适生长温度 (人体内的双歧杆菌36~38℃)。
双歧杆菌对婴幼儿的保健作用:
①生成有机酸,降低大肠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 长; ②改善膳食的性质,使肠道内乳酸菌处于优势生 长,使腐败菌受到抑制; ③合成维生素,双歧杆菌合成的维生素包括B1、 B2和K; ④抑制硝化还原作用,双歧杆菌不会将硝酸盐还 原成亚硝酸盐,而且它们产生的有机酸可抑制婴 幼肠道内使硝酸盐还原的许多细菌; ⑤预防及治疗作用,双歧杆菌可用来矫正抗菌素 治疗后肠道内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防止消化不 良,可作为某些肠道感染症状的补偿治疗物。
第三节乳酸菌饮料 一、发展历史
牛乳发酵生产酸乳制品历史悠久,I000 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自然发酵的方法生产酸牛乳。 自进入20世纪以后,俄国科学家梅奇尼可夫和 格尔基叶研究发现发酵酸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乳酸菌发酵酸乳的研究及生产风行世界各国,酸 奶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保健饮料。尤其是近年来, 由于活性乳酸菌饮料的诞生及发展,使得发酵乳 酸菌饮料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每日不可缺少的饮 用食品。
近年来,研究又发现了双歧杆菌婴幼儿和 成人均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因此,在生产乳酸 菌类乳饮料和乳酸菌类饮料时,双歧杆菌也是一 种常采用的发酵菌种。 双歧杆菌是人类和非人类共有的菌种和纯 系群,具有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特 征以及细胞壁的组成和 DNA基的成分;是一 类不同外观、不能游动、无孢子形成的杆菌。 现已将双歧杆菌分为: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 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等。
(一)乳酸菌类饮料
2.工艺要点
发酵及调和过程控制可参考乳酸菌类乳饮料, 区别仅在于乳酸菌类饮料不经过杀菌处理即进行 装罐封口制成成品,保留活的菌体在饮料内。考 虑到乳酸菌的保健作用,有些国家还特别规定其 中活菌数不得小于106个/mL。 另外,该类 产品必须保藏在 2~4℃低温下。
乳酸饮料类
这是一种不经过发酵过程,直接利用牛乳 或乳制品为原料,添加稳定剂和酸味剂,酸化制 成的酸味蛋白饮料。
(1)活菌进入人体内,如其具有繁殖能力即残 存活菌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物质在肠内可发挥作 用,抑制有害菌群。 (2)活菌进入人体内,被胃酸、胆汁肠液杀死, 其菌体成分可被小肠吸收,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并有保护肝脏的功能。 (3)乳酸发酵所产生的有效物质如乳酸可减轻 胃酸分泌,抑制肠道物质腐败。另外,乳酸与C a2+形成的乳酸钙可促进钙质吸收,还有乳酸发 酵中产生的 胨、肽可促进肝功能和肠液分泌。 牛乳经发酵后,必需氨基酸与B族维生素都有增 加,尤其是维生素B1、B2 、Ca、P、Fe等矿 物质也有增加,这都是由于乳酸菌生长繁殖的结 果。
4.酸味剂
一般使用柠檬酸,也可使用苹果酸、乳酸,通常 很少使用酒石酸。添加时可先机酸制成2%~3 %的酸溶液,边搅拌边将酸溶液滴加或喷洒到饮 料中。
5.白砂糖
果汁乳酸饮料中一般需添加一定的白砂糖,这 不仅可改善风味,且因为可增加的密度和粘度而 有助于防止或减缓沉淀物的出现。
(二)调配
先将白砂糖和乳制品预先配制成溶液混合均 匀,再加入稳定剂溶液。为了能使稳定剂均匀分 散于乳溶液中,可将溶液均质一次,然后加入果 汁和酸味剂。添加时,为防止乳蛋白质沉淀,必 须边搅拌边加入。搅拌均匀后加入香精和色素等 辅料。
原料的作用
★香精和焦糖色素用来调味、调色; ★碳酸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用来调节pH值; ★食盐和植物油用来改善风味; ★蔗糖酯用来防止蛋白质等絮凝及防止硫化 腐败菌引起的变质; ★食品用硅酮树脂制剂用来消泡; ★海藻酸钠用来作稳定剂。
调和顺序
先将白砂糖液放入调和罐,加入碳酸 氢钠及食盐等溶液;蔗糖酯、海藻酸 钠溶液加入到原料乳中,再将其加入 到糖液中混合均匀;有泡沫时加入硅 酮树脂消泡;然后加入咖啡浆、焦糖 色素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香精均质。
(2)提高饮料的粘度。由于稳定剂的加入使饮 料的粘度大为提高,从而降低了蛋白质胶粒的沉 降速度,使得乳蛋白质能在较长时间内稳定悬浮 在饮料中。 常用的稳定剂,有藻酸丙二醇酯、海藻酸钠、 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也可使用琼 脂、海藻酸、罗望子胶、阿拉伯胶、果胶等,混 合使用效果更好。 稳定剂用量视溶液中蛋白质含量和溶液酸度 而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高,酸度大,量相应增 加,反之减少。一般溶液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 7%(pH值4~4· 5) 剂用量约为0.1%~ 0.5%。稳定剂用量大效果好,但可能口感会 有影响且成本增加。
④酸味剂。发酵所产生的酸不足以满足制 品的酸度要求时可添加酸味剂。常用的酸 味剂有柠檬酸、苹果酸及乳酸等。
⑤色素、香精。常用的色素有焦糖色素、胡萝素 以及一些合成色素。常用的香精多为水果风味的, 如柑桔和草莓,还有香蕉、甜瓜和桃子等。 ⑥果汁。常用的果汁有草莓汁、橙汁、菠萝汁、 葡萄汁和苹果汁等。要求果汁能和乳混合均匀而 不生成沉淀。
●均质。发酵完成后的均质采用14.71MPa的压力。 ●调和。果汁类乳酸菌类乳饮料的调和,最后在果汁、 稳定剂溶液、糖液及酸味剂溶液的混合液中,边搅拌边 加入搅拌过的发酵乳,充分搅拌均匀后要再次均质,以 提高饮料的稳定性。 ●均质。发酵乳的pH值常在3~4的范围内,乳蛋白 质容易沉淀,除使用稳定剂外还要进行均质以提高其稳 定性。均质压力一般为15~20MPa。 ●预热。预热是为了脱气较彻底,预热后物料温度一般 控制在40~50℃脱气。脱气是为了防止在杀菌时产 生气泡而造成损失。 ●调香。调香是为了增加饮料品种,生产出各种风味的 乳酸菌类乳饮料。 ●杀菌。杀菌可采用高温短时杀菌(HTST)或超高 温瞬时杀菌(U HT),再结合无菌包装,产品的保 质期可大为延长。
第四章含乳饮料
第一节 乳饮料的定义和分类 乳饮料类是以牛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 工制得的液状或糊状制品的总称,大体 上可分为: 乳饮料 乳酸菌类乳饮料 乳酸饮料 乳酸菌类饮料
乳饮料是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糖 类、酸味剂、果汁、可可、咖啡等 配料调制而 成的液体制品,其成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0 %( m/v )。例如咖啡乳饮料、可可乳饮料、果 汁乳饮料、巧克力乳饮料、蛋乳饮料等。 乳酸菌类乳饮料即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用 乳酸菌培养发酵后,加入水、糖类等制而 的液 状制品,其成品 蛋白质含量不低 于1.0% ( m/v )。 乳酸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 糖类、酸味剂、果汁、可可、咖啡等配料制而成 的液体制品,其成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 ( m/v )。 乳酸菌类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用乳 酸菌培养发酵后,加入水、糖类等配料调制而成 的液状制品,其成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7%
一、工艺流程
二、工艺要点
(一)原料
1.果汁 果汁乳饮料常使用橙汁、菠萝汁、苹果汁等, 也有使用混合果汁的,一般使用没过的浓缩果汁。 2.乳制品 乳制品可选用鲜乳、炼乳、加糖炼乳、全脂或 脱脂乳粉等,单独或合用均可。选用脱脂鲜乳或 脱脂乳粉,以防止制成的产品出现脂肪圈。
3、稳定剂
乳制品中蛋白质的pI为4.6~5.2, 当饮料的pH值在这个范围内时,乳蛋白质 会凝集沉淀。而果汁乳饮料的pH值一般在 4.5~4.8,这就带来了果汁乳饮料生产 技术上问题。为了生产稳定的果汁乳饮料, 必须添加稳定剂,来达到防止乳蛋白质沉 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