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讲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
▪ •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如机床、计算机、软件)? 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 工作方法 ▪ •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查找故障、质量保证、加工、装配)? ▪ 劳动组织 ▪ •工作是如何安排的(独立工作、团组工作)?同事有哪些
教学设计讲义
程万君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 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 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 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 的学习。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 第一,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在综合多种理论基础 上形成的交叉学科,因此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每一 次发展都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
分析与点评
▪ 作为电工、电子、计算机、通信类的重要专业基 础课,本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内容分量很重,内 容抽象难懂。
▪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等于没有设计,只是按教材顺 序进行讲解而已,学生始终被动听讲。
▪ 实验为传统“验证性”实验。 ▪ 整机电路分析设计为“纸上谈兵”
这样授课可以设想其教学效果。
《模拟电子技术》(新课程设计)
首先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 专业基础课,应培养的岗位能力有:
▪ 元器件的识别、测量能力 ▪ 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手工、专用软件) ▪ 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定位、维护、修理、
测绘能力 ▪ 单元电路分析、计算、初步设计能力 ▪ 工具使用能力(电烙铁、螺丝刀、电钻) ▪ 仪器使用能力(万用表、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 专业软件使用能力
板电子元器件 ▪ A1-2:能制定各工序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 A1-3:能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 ▪ A1-4:能协调生产调度部门优化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 A1-5:质量意识、成本意识 ▪… ▪ T11:电子产品的检测与检修 ▪ A11-1: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三端
稳压器、集成功率放大器、晶闸管的辨识与测试 ▪ A11-2: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新的教学安排:
▪ 1~9周:单元电路知识制作测量(单项实训)。从 感性经验、模糊理解入手。
▪ 10~15周:直流交流计算和电路理论分析方法,同 时单项能力考核。
▪ 16~18周:扩音机制作演示(综合实训)。成果演 示、综合能力考核。
考核设计:考核包括笔试、个人操作、项目制作、 单元电路制作、作业和口试
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
2、确定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是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结束时所 要得到的结果,说明学习者学完本单元的 内容以后应能做什么。确定了单元目标, 课程目标就具体化了
案例:电子产品制作工艺教学目标
T1:制作电子产品工艺文件与指导和管理电子产品现场工艺 ▪ A1-1:能加工电子元件的引线,能手工插接印制电路
错误的原则: 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突出知识目标;课堂活动、问答、习题、 巩固知识;用逻辑推导来训练思维;以教师为主体;知识理 论实践分离。
课例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对象:电子技术、机电类、计算机等二年级学 生
教学安排: ▪ 1~6周:绪论、定义、概念、公式、定律、方法、
直流交流计算 ▪ 7~15周:单元电路原理与实验 ▪ 16~18周:整机电路分析与设计 ▪ 19~20周:复习笔试 考核设计:笔试、实验报告、作业 第一堂课:绪论、历史、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
振荡电路、直流电源电路的原理分析与计算 ▪ A11-3:晶体管测试仪、示波器、集成电路测试仪的使用
•设计的要素 工作岗位
•被分析的岗位在哪里?该任务的工作过程如何?生产什么产品或 提供哪些服务? 照明条件如何?环境条件?有哪些肢体活动?
工作对象/内容 •工作任务的内容是什么(如技术产品或过程、服务、文献整理、 控制程序等)?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如何(操作或维修设备)?
学环节 ▪ 四个基本要素是指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 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 ① 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 ▪ ② 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
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 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 ③ 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图1.2迪克&凯里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模型
进行教学 分析
修改教学
评价需求 确定目的
编写绩 效目标
分析学习 者和环境
开发评 测量表
开发教 学策略
开发和选 择教学材 料
设计并实 施教学的 形成性评 价
设计并实 施总结性 评价
三、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组成要素
肯普模式 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十个教
▪ 第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论基础为系统论 。 ▪ 第三,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
播理论为理论基础 。
百度文库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 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 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 方案的建立、试行和评价、修改等,涉及内容面广,设计 难度较大
十个教学环节(肯普)
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 ②选择课题与任务; ③分析学习者特征; ④分析学科内容; ⑤阐明教学目标; ⑥实施教学活动; ⑦利用教学资源; ⑧提供辅助性服务; ⑨进行教学评价; 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四、教学设计的原则和内容分析步骤
教学设计的原则 ▪ (1)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 ▪ (2)以学生为主体 ▪ (3)以项目为驱动 ▪ (4)符合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强调的原则:
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
▪ 1、选择与组织单元 ▪ 为实现一门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学习者必须学习
哪些内容,(即必须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对这 个问题的考虑,首先要从单元层次开始。单元作 为一门课程内容的划分单位,一般包括一项相对 完整的学习任务。在这些单元学习任务中,哪些 应先学、哪些应后学?这涉及到对各单元的顺序 安排。通过选择与组织单元,可确定课程内容的 基本框架。
▪ •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如机床、计算机、软件)? 如何使用这些工具?
▪ 工作方法 ▪ •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查找故障、质量保证、加工、装配)? ▪ 劳动组织 ▪ •工作是如何安排的(独立工作、团组工作)?同事有哪些
教学设计讲义
程万君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 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 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 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 的学习。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 第一,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在综合多种理论基础 上形成的交叉学科,因此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每一 次发展都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
分析与点评
▪ 作为电工、电子、计算机、通信类的重要专业基 础课,本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内容分量很重,内 容抽象难懂。
▪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等于没有设计,只是按教材顺 序进行讲解而已,学生始终被动听讲。
▪ 实验为传统“验证性”实验。 ▪ 整机电路分析设计为“纸上谈兵”
这样授课可以设想其教学效果。
《模拟电子技术》(新课程设计)
首先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 专业基础课,应培养的岗位能力有:
▪ 元器件的识别、测量能力 ▪ 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手工、专用软件) ▪ 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定位、维护、修理、
测绘能力 ▪ 单元电路分析、计算、初步设计能力 ▪ 工具使用能力(电烙铁、螺丝刀、电钻) ▪ 仪器使用能力(万用表、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 专业软件使用能力
板电子元器件 ▪ A1-2:能制定各工序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 A1-3:能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 ▪ A1-4:能协调生产调度部门优化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 A1-5:质量意识、成本意识 ▪… ▪ T11:电子产品的检测与检修 ▪ A11-1: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三端
稳压器、集成功率放大器、晶闸管的辨识与测试 ▪ A11-2:基本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
新的教学安排:
▪ 1~9周:单元电路知识制作测量(单项实训)。从 感性经验、模糊理解入手。
▪ 10~15周:直流交流计算和电路理论分析方法,同 时单项能力考核。
▪ 16~18周:扩音机制作演示(综合实训)。成果演 示、综合能力考核。
考核设计:考核包括笔试、个人操作、项目制作、 单元电路制作、作业和口试
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
2、确定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是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结束时所 要得到的结果,说明学习者学完本单元的 内容以后应能做什么。确定了单元目标, 课程目标就具体化了
案例:电子产品制作工艺教学目标
T1:制作电子产品工艺文件与指导和管理电子产品现场工艺 ▪ A1-1:能加工电子元件的引线,能手工插接印制电路
错误的原则: 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突出知识目标;课堂活动、问答、习题、 巩固知识;用逻辑推导来训练思维;以教师为主体;知识理 论实践分离。
课例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对象:电子技术、机电类、计算机等二年级学 生
教学安排: ▪ 1~6周:绪论、定义、概念、公式、定律、方法、
直流交流计算 ▪ 7~15周:单元电路原理与实验 ▪ 16~18周:整机电路分析与设计 ▪ 19~20周:复习笔试 考核设计:笔试、实验报告、作业 第一堂课:绪论、历史、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
振荡电路、直流电源电路的原理分析与计算 ▪ A11-3:晶体管测试仪、示波器、集成电路测试仪的使用
•设计的要素 工作岗位
•被分析的岗位在哪里?该任务的工作过程如何?生产什么产品或 提供哪些服务? 照明条件如何?环境条件?有哪些肢体活动?
工作对象/内容 •工作任务的内容是什么(如技术产品或过程、服务、文献整理、 控制程序等)?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如何(操作或维修设备)?
学环节 ▪ 四个基本要素是指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 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 ① 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 ▪ ② 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
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 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 ③ 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图1.2迪克&凯里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模型
进行教学 分析
修改教学
评价需求 确定目的
编写绩 效目标
分析学习 者和环境
开发评 测量表
开发教 学策略
开发和选 择教学材 料
设计并实 施教学的 形成性评 价
设计并实 施总结性 评价
三、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组成要素
肯普模式 应强调四个基本要素,需着重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要适当安排十个教
▪ 第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论基础为系统论 。 ▪ 第三,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
播理论为理论基础 。
百度文库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 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 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 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 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 方案的建立、试行和评价、修改等,涉及内容面广,设计 难度较大
十个教学环节(肯普)
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 ②选择课题与任务; ③分析学习者特征; ④分析学科内容; ⑤阐明教学目标; ⑥实施教学活动; ⑦利用教学资源; ⑧提供辅助性服务; ⑨进行教学评价; 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四、教学设计的原则和内容分析步骤
教学设计的原则 ▪ (1)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 ▪ (2)以学生为主体 ▪ (3)以项目为驱动 ▪ (4)符合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强调的原则:
分析教学内容的步骤
▪ 1、选择与组织单元 ▪ 为实现一门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学习者必须学习
哪些内容,(即必须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对这 个问题的考虑,首先要从单元层次开始。单元作 为一门课程内容的划分单位,一般包括一项相对 完整的学习任务。在这些单元学习任务中,哪些 应先学、哪些应后学?这涉及到对各单元的顺序 安排。通过选择与组织单元,可确定课程内容的 基本框架。